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在其他单位受伤谁负责任进入厂矿死亡对厂矿有责任吗?








    冶金工厂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冶金生产具有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化、高速化、自动化以及产品多样化的特点,高温、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煤气燃烧爆炸,铁、钢水喷溅,粉尘与高温烟气,起重与车辆伤害等是冶金工厂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要接触各种生产工具和设备、原料等。如稍不注意安全生产就有可能遭受各种伤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冶金生产安全工作。第一节职工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


    一、职工安全生产基本权利获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是职工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了职工享有以下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基本权利。(一)要求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职工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载明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健康检查、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等有关事项。劳动合同是职工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护身符。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要求订立劳动合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知情的权利职工享有了解所在工作场所和岗位


    存在的危害因素、危害后果、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用人单位是保证职工知情权的责任方,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如实告知,职工有权拒绝工作,用人单位不得因此作出对职工不利的处分。(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职工享有安全生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职工是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受害者,对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要求最迫切;职工处在生产第一线,对安全生产最有发言权;职工具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技能,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职工的参与和监督,可以使领导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使领导的决策变为广大职工群众自觉的行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广大职工一定要充分行使安全生产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


    (四)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权利。职工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1、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增强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维权意识;2、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环境、生产过程、机械设备和危险物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3、掌握安全操作规程;4、学会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5、掌握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五)获得职业健康防治服务的权利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并了解检查结果的权利。被诊断为患有职业病的职工,有依法享受职业病待遇、接受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的权利。(六)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职工享有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用人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明知存在危险因素而不采取相应措施,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职工有权对此予以拒绝。用人单位不得因此作出降低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等对职工不利的处理。(七)紧急状态下停止作业或撤离的权利(紧急避险权)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用人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


    动合同。(八)享有工伤保险和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所有职工都有享有工伤保险的权利。受到职业伤害(因生产事故伤亡或患职业病)的职工,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九)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当职工的劳动保护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保护问题发生纠纷时,有向有关部门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十)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不履行安全保障责任的情况,职工有直接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二、职工安全生产基本义务职工在享受劳动保护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二)服从管理的义务(三)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同的劳动防护用品具有特定的佩戴和使用规则、方法,只有正确佩戴和使用,才能发挥它的防护作用。按照规定为职工提供防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佩带和使用,是用人单位的责任。提高防护意识,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是职工应尽的义务。(四)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提高技术技能的义务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提高技术技能


    是职工的义务。为了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职工必须具备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五)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报告的义务职工一旦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有义务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不得隐瞒不报或者拖延报告。三、用人单位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一)在劳动合同中应当写明有关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依法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二)向职工告知有关劳动安全卫生事项除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告知外,用人单位还应当采取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提供安全操作规程等方式履行告知责任。


    (三)提供符合标准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在新建、扩建或改建生产项目、装置,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三同时”(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原则。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情况。(四)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对新职工应进行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他们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书。此外,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五)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劳


    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时间发放,不得向职工收取费用,也不得以货币或者其它物品代替。要教育、培训和督促职工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六)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七)做好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八)依法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1、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2、做好对安全设备的管理;3、做好对特种设备、危险品容器及运输工具的管理;4、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或严重危及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工艺、设备和材料;5、做好对危险物品的管理;6、做好对爆破、吊装作业的管理;7、设置安全警示标志;8、进行经常性的劳动安全卫生检查、监测。


    (九)做好职业健康防治监护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检查的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从事所禁忌的作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工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十)对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的保障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


    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四、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工会应为职工做的工作(一)代表职工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立法与决策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涉及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参与政府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基层工会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代表职工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1、工会代表职工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就有关问题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督促解决。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要求、督促行政方面处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


    2、工会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工会有权进行纠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要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处理。4、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三)督促、协助用人单位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四)组织职工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检查活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查隐患、堵漏洞、排险情活动,协助行政组织职工整治事故隐患及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第二节工伤保险知识


    一、工伤保险概述(一)工伤和工伤保险概念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包括生产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伤害是由职业行为(或说劳动行为、生产行为、工作行为)所致,二是有人身伤害后果,(死亡或者劳动能力暂时或永久的丧失)。还要注意的是,“事故”必须与从事工作的时间和地点有关;“职业病”必须与从事工作或职业环境、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工伤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工死亡、致伤、致残的职工(包括遗属)实行劳动赔偿、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工伤保险主要特点1、强制性。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按照规定为全体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2、非营利性。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不同,是非营利性的,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保障性。职工在确认发生工伤以后,对职工或者遗属发放工伤保险金,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4、互助互济性。(三)工伤保险遵循的基本原则1、无责任赔偿原则(又称为“无过失赔偿”原则)。赔偿只根据工人因工受到伤害的事实,无论事故责任是否在于职工本人,只要不是受害者的故意行为所致,就应当对其进行伤害赔偿。2、职工个人不缴费原则。实行保险方式时,工人不缴纳保险费,而由用人单位交纳保险费。3、依法强制赔偿原则。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情愿,必须依法为工人缴纳保险


    费。如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由本单位负责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4、待遇平等原则。任何企业的任何职工,工伤赔偿的标准是相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二、工伤认定所受伤害是否认定为工伤,由法律规定的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伤害的事实情况确认。在被认定为工伤以后,受伤害职工才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按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按照《条例》的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三)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三、劳动能力鉴定(一)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所谓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程度的等级鉴定。具体来说是:职工受到伤害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以后,由劳动


    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的申请,组织医学专家依据有关标准、运用医学方法和手段,对工伤职工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程度作出等级鉴定。(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初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有三个:1、已经认定为工伤。2、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在伤情不稳定时进行鉴定,可能使鉴定结论不准确)。3、经治疗后,身体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申请复查鉴定的条件有两个:1、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1年后。2、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包括变好、变坏两种情况)。


    (三)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将伤残并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十级三类,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四、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致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三个方面。(一)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是指职工因工致伤或者患职业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医疗康复费用待遇。《工伤保险条例》主要相关规定是: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医疗康复待遇。2、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


    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3、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4、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保证,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工出差标准报销。5、工伤职工需要继续治疗的,继续享受上述3、4项工伤医疗待遇。6、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7、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条例》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二)工伤致残待遇1、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


    位,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职工因工致残鉴定为七级至六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补助金;(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三)因工死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


    均工资。(四)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4、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五、职工在工伤保险方面的权利、义务和用人单位的保障责任(一)职工在工伤保险方面的权利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时,有权得到医疗救治,有权按时、足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2、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有权在规定时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3、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时,有申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


    利。4、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工伤认定不服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二)职工在工伤保险方面的义务1、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除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外,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2、职工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和劳动能力申请时,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并在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时,予以协助。(二)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1、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责任。


    2、承担工伤预防的责任。3、及时救治工伤职工的责任。4、申请工伤认定和申请劳动能力仲裁的责任。职工发生工伤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当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用人单位有责任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5、支付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1)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所在单位发给。(2)经医疗机构出具保证,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3)职工因治疗工伤,在停工留薪


    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4)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根据标准按月发给伤残津贴。6、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1)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2)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3)职工被借调期间发生工伤,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4)用人单位破产的,在破产清算


    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5)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6)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根据规定应当享受伤残津贴的,按照新认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第三节焦化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燃料是钢铁生产的基本能源,焦炭是冶金工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燃料和还原剂。高炉料柱约有三分一到二分之一的体积是焦炭,在高温条件下既不熔融又不软化,在炉内起骨架作用支持料柱,改善料柱透气性,有利于炼铁的顺利进


    行。一般每生产一吨生铁约消耗焦炭450~700kg。(一)工艺过程焦炭是一种由煤经干馏处理过程形成的二次固体燃料。现代焦炭生产过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化学产品回收处理四个工序,其生产流程见图1—1。由于资源、经济和生产技术上的种种原因,矿山生产的多种洗煤先经按规定的比例配合,并经粉碎成粒度小于10mm后装入焦炉的炭化室。炭化室内的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两侧燃烧室供给热量进行干馏,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经干燥、预热(50~200℃)、热分解(200~300℃)、软融(300~500℃)、半焦(500~800℃)、成焦(900~1000℃)等几个阶段完成焦化过程。炼成的焦饼用推焦机推出,再用水急冷即为焦炭。炼焦过程生成的煤气从炉顶上升管导引到化学产品回收系统,可以提取近百种化



    图1—1焦化生产流程图(二)生产特点一座焦炉由几十孔炭化室组成。通常是两座焦炉组成一个操作组,由一套机械设备和一组操作人员操作。一般全组人员十分钟内要完成推焦、熄焦、装煤和清扫炉盖、炉顶、上升管、炉门、炉框及启闭炉盖、上升管盖、炉门等操作,工作十分紧张;同时炉内温度高达1300~1350℃,推出的焦炭温度在1000℃左右,焦炉表面热辐射强度大,装煤及干馏过程中有大量煤气外泄,又是多层同时作业,所以焦炉生产环境恶


    劣,劳动强度大,是事故较多的生产部门。据此,可将其安全方面的特点归纳为:1.由于操作中,设备转动、移动频繁,造成机械伤害的机率较大。尤其是炼焦作业,焦炉温度高,供电点又多,还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烟尘、气体污染环境,不仅容易发生烫伤、灼伤及触电事故,且更增加了机械伤害的危险性。2.从原料到产品、半成品几乎都是可燃物,其中不少还是易燃物,火灾与爆炸是焦化生产安全上的最大威胁。3.配煤,焦化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粉尘和烟气,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4.焦炉加热使用的煤气及炼焦时回收的化学产品大部分是有毒物质,因此要防止化学中毒。5.回收加工物料中含有氨、硫化氢、氰等,并大量使用酸碱等辅助材料,使焦化生产作业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腐蚀


    性成份较多,必须对防腐工作加以重视。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一)配煤作业从全国20家大、中、小型焦化厂恶性事故统计数字来看,由运输皮带造成的恶性事故占配煤作业总事故的44%,由煤掩埋造成的恶性事故占24%。1.运输皮带造成的事故是配煤作业第一位的恶性事故。皮带运输机是配煤作业时使用数量最多的设备,目前,各厂矿使用的皮带运输机,除极少数加罩外,均是敞开式的。皮带运输机的转动部件多,两侧人行通道极狭窄,运送的物料易散落,需要人工清扫,从统计数字看工人被皮带绞死的事故中,大部分是在清扫皮带时发生的。2.煤掩埋人事故是配煤作业第二位的恶性事故,这主要是一些老的贮煤槽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二)炼焦作业


    炼焦作业是焦化生产过程人身伤害事故最多的工序,其人身事故大部分发生在焦炉的周围,其中与拦焦车、装煤车有关的事故占炼焦作业总事故的70%左右。焦炉是一巨大的高温设备,焦炉内部温度一般在1350℃左右,焦炉向四周散失的热量约为生产所需热量的8~12%,据此可估算出焦炉表面平均散热2量为2556MJ/m.h。焦炉炉顶的操作条件最为恶劣,炭化室装煤盖表面温度可达400~500℃。炉顶工人操怍空间的温度高达55℃。(三)化学产品回收怍业从焦炉炭化室出来的荒煤气,是一种成份复杂、既有毒、又可燃、极易爆炸的混和气体,离炉后经气液分离器和初凝器到煤气鼓风机这一段处于负压状态,设备和管道破损后吸入空气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人员中毒或爆炸。


    自煤气鼓风机开始,基本上是处于正压状态,除泄漏外还有回收产品所造成的危害。它们是苯、甲苯、二甲苯的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焦油加工过程过热引起的爆炸和火灾。三、防护和管理措施(一)配煤作业安全措施贮煤槽里的煤在沿贮槽倒锥体部分向下流动时,受到了槽壁的摩擦阻力和煤粒相互之间的挤压力,当此二力大于煤层的重力时即产生悬料,处理悬料需工人进槽操作,不慎时就可能产生人被掩埋的事故。为减少悬料的产生,应将贮煤槽锥形部分设计成等截面收缩率或递减截面收缩率的形状(如双曲线形状)以减少下流的阻力。在双曲线贮煤槽内煤可以全截面下流,消除了“死煤”现象,从而不需要人工清扫,也就不会产生掩埋事故。但一些老式的、设计不合理的贮煤槽,因条件限制还在使用,仍


    需人工清扫,为此必须注意:1.清扫人员应佩带安全带,安全带的系绳端由槽上监护人员握持并保持绳的长度适当的松驰状态,不可过长。2.槽内操作人员应站在坚实的煤层上,不得站在可能坍塌的危险煤堆上,也不许站在悬挂在槽壁上煤的下部进行操作。3.装放煤与扫煤应有专人指挥,不得同时进行。扫煤时必须停止装放。清扫人员离开煤槽以后,经确认才能装放。4.要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导线、开关等应安置在不会被人或工具碰到的地方。5.冬季如使用煤气加热煤槽漏嘴,这本身就是不安全因素,则应在清扫前停止加热,并切实切断煤气来源。老式贮煤槽和煤溜槽应设风动或电动振煤装置,尽量避免人工捅煤。在必须人工捅煤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操作,


    特别要注意人体任何部位不可对着捅煤钎,不可正对着溜槽口,以防止煤料突然下落时造成事故。(二)炼焦作业安全措施焦炉炉顶是作业条件恶劣的场所,为使炉顶操作环境的改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用汽化冷却代替自然冷却的荒煤气上升管,可使其表面温度下降,某厂采用汽化冷却后,炉顶操作空间温度降低约15℃。2.使用隔热炉盖,能使炉盖表面温度降低120~140℃,使炉顶操作空间大气温度降低12℃左右。3.采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技术。国内大部分焦炉原来都用蒸汽喷射无烟装煤装置,但蒸汽压力不足而不能发挥作用。采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不但免受蒸汽制约,而且效果较好、费用省。据测定采用此技术后,炉顶一氧化碳含量


    由49mg/m下降到405mg/m苯并(a)芘由191μg/100m3下降到292μg/100m3,3炉顶粉尘浓度由654mg/m下降到274/m3。经此改进装煤顺利,几乎不冒烟、不冒火。4.和配煤工序一样采用新式贮煤槽,不需人工捅煤,能使装煤顺利进行,装煤时间明显缩短,能有效地防止烧伤及其他事故。5.水封上升管盖和桥管接头,可根本杜绝上开管盖及桥管冒烟现象。6.在炉顶设置吸烟气、洗涤、焚燃和扫余煤等装置。7.北方寒冷地区,许多焦化厂在贮煤漏嘴处安袈煤气加热装置,这是应该禁止的。因为采用煤气加热,曾经多次发生事故。如某厂由于粉煤被煤气加热装置点着燃烧,当用压缩空气振煤时,产生粉煤爆炸造成死亡事故。又如某厂由于煤被火烤而分解产生煤气,造成工




    人中毒死亡。因此必须执行焦化安全规程的规定,采用蒸汽加热。8.除焦炉炉顶外,焦炉两侧操作台包括四大车(熄焦车,栏焦车,推焦车、装煤车)的操作人员工作条件也甚为恶劣。特别是焦炉两倒操作台上的工人,必须面对温度高达1000~1100℃的焦炭和迫近炉墙操作,受到强烈的热辐射。熄焦车上的红焦和熄焦产生的高温,使操作台上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避免事故的产生,主要应从提高操作的机械化水平入手。目前我国已有比较成功的操作机械,如炉门清扫机械,炉框和炉尾清扫机械等,应推广使用。9.炼焦机械操作频繁,加强安全操作技术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各行走机械都必须设置有效的信号警告装置,以显示机械所处的状态。司机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10.焦炉的夜间照明必须保证足够


    的照度以防工人从炉侧操作台坠落。除了加强照明外,应要求工人在操作台扶着护栏行走;当照明不足或烟汽太大时更需如此。11.熄焦车轨道,在非检修期间应禁止一切人员通过。12.一般焦炉的地下室及其两侧烟道走廊布满煤气管线及焦炉加热设备,属煤气危险区域和甲类火灾危险地区,一切煤气设备必须密封并保持可靠,开工前应经过试压验收合格。这些地区应严禁烟火和进行可能引起煤气泄漏的操作。煤气的安全装置如低压报警器、防爆装置等,应处于良好状态,经常捡查校正。13.焦炉各高温岗位均应设置具有空调设备的休息室,并供给足够的清凉饮料。14.可能造成烧伤的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采取阻燃织物制作,不得采用


    化纤衣服。(三)化学产品回收作业安全措施化学产品回收生产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特点,因而其设备及管道、阀门等附件在运行中极易腐蚀、磨损,检修任务繁重。因检修而引发的事故,如硫化氢、氰化氢中毒和生产硫酸铵的饱和器着火爆炸等均时有发生。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检修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认真进行检修后设备验收和试车工作是实现回收工序安全检修的三个重要环节。1.检修的准备不论是大修还是小修,计划检修还是计划外检修都必须在检修前根据安全检修规定,办理安全检修证(如动火证、容器内工作许可证等)的申请、审核及批准手续。除此之外,还应:(1)只要有二人以上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2)施工要求应在检修准备阶段明确制定并经审核批准。(3)根据检修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脚手架,防护用具以及测氧、测爆、测毒,测厚、无损探伤等检测仪器和消防器材,并指定专人分别负责仔细检查,确保完好。(4)按照检修计划,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停止设备运转。停运设备时,必须和上下工序及有关工段(如锅炉房、配电间、给水站等)密切联系。设备停止运转后,根据安全检修的要求分别做好排尽物料、中和置换、清扫清洗、可靠隔离等工作,还应做好设备安全界标或栅栏。(5)在施工前、后和施工期间,根据检修时间的长短和检修过程中的情况,分别召开全体检修人员参加的会议,以明确安全要求,落实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安全责任感。2.检修的实施(1)在检修准备工作完成后,应组织有各级安全负责人和检修项目负责人等参加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与检修项目有的安全措施是否已一一落实。检查发现的不实之处,应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限时解决。并作汇报。(2)设备停止运行并经操作人员进行中和置换及清洁工作后,操作人员应向检修人员交待清楚。按动火、动土、容器内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要求,做好可靠隔离工作,经安全监测人员分析测定,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下,方可进行作业。检修过程中,一般由操作人员负责监视,除检修质量外,必要时还应监视安全情况,如是否有易燃、有毒物质泄漏,是否有缺氧状态等。检修人员应随时征询操作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意见。检修完毕,在将设备移交给操作人


    员后,始可解除检修时采取的安全措施。然后双方共同进行设备的验收与试车。(3)检修过程中对检修的内容、设备的缺陷状况、作业方法、更换的附件等应做详细记录。动火、动土,容器内作业、登高、起重和电气设备检修等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制度。3.检修的验收检修作业结束前,项目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应组织负责有关检修和操作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主要项目是清点人数、工具、器材等,防止遗留在设备或管道内。还应检查是否有漏掉的检修项目,应该进行的测厚、探伤等项目是否按要求全部进行结束;设备上的防护装置以及因检修工作需要而拆移的盖板、栅栏等是否按照安全要求装上或恢复原状。最后检查现场是巳通过清理,达到了“工完料净地清,所有通道畅通”的要求。


    在试车与验收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检查核实。如该抽、堵的盖板是否巳抽去、堵上;各阀门是否灵活、完好,是否符合试车前开或关的要求;全部管道和仪表接头是否复位;电机的三根接线是否正确;转动部件查对是否正常;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是否符合要求;所有安全附件、仪表、信号装置是齐全、好用、灵敏和可靠等等。经检查核实无误,方可试车。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移交生产。验收所需的技术资料,一般包括安全记录,缺陷记录、试验记录(如耐压、气密性试验、空载试车等各项试验)、主要零部件的探伤报告以及更换零件的清单等。



    第四节原料与烧结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高炉是生产生铁的主要设备,高炉的冶炼过程,要求使用块状物料,矿石开采过程产生的大量粉矿和贫矿富选得到的精矿粉,都不能直接入炉冶炼,它们必须进行造块处理,使之成为具有适宜块度和冶炼性能良好的人造块料。粉矿造块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烧结,目前高炉所用的块料,绝大部分都是由烧结得到的。(一)烧结的工艺过程烧结生产是将矿粉(富矿粉、精矿粉),燃料(焦粉或无烟煤粉)、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粉或石灰粉)以及含铁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成混合剂,然后装在烧结机上点火进行烧结。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使混合料加热到1300~


    1500℃,并产生熔融的液相渗入散料层内;燃料烧完后,温度下降,熔融液相凝固,起粘结剂作用,使粉状料形成坚实多孔的烧结矿。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烧结生产工艺流程图(二)生产特点一个有四台75m2烧结机的烧结厂,约占地十一万平方米,设备有四千多吨,其中胶带输送机就有60~70条。烧结机进行烧结时,机头、机尾产生大量粉尘,特别是使细磨精矿作原料时,如不经除尘净化,烟窗排出的废气含尘浓度为2~6g/m3个别情况下高达14g/m3。胶带运输熔剂、燃料系统中,由于机械作用产生粉尘,当胶带密封罩内具


    有较高的正压时,将使粉料大量外逸。经测定,熔剂系统含尘浓度高达282g/33m,燃料系统含尘浓度为680mg/m。烧结作业过程中,噪声源有30余处,主要是主风机、四辊破碎机、冷风机、通风除尘风机、振动筛、锷式破碎机等。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一)原料准备作业烧结用料品种繁多、数量大,一台75m2烧结机每日需输入的物量约4000t,在备料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1、例如铁精矿,在寒冷地区的运输过程中,精矿冻结,给卸站带来困难,易发生撞伤或摔伤事故,冻层较厚的矿车,必须送解冻室,解冻时可能发生火灾或煤气中毒事故。2、又如由于精矿含一定的水分,粒径小,粘结性大,在胶带运输中常发生机头、尾轮挂泥现象,使胶带发生跑偏、打滑等故障,处理故障时易发生绞伤事


    故。3、焦和煤等燃料,常用四辊破碎机破碎,一般情况给料粒度小于25mm,但常夹有大于100mm的块焦、块煤、石块等杂物,引起漏斗闸门和漏嘴被堵,使给料不均,上辊不但不进料,还易磨损辊皮。清理大块常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二)烧结机及其主要的不安全因素烧结机按烧结方式不同,可分为间隙式和连续式两大类;现时广泛采用的是连续带式烧结机。它由驱动装置、供烧结台车移动用的走行轨和导轨、台车、装料装置、点火装置、抽风箱、密封装置部分组成。烧结机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有:1.由于烧结机体又长又大,而生产与检修工人往往因联系失误造成事故。据全国14个烧结厂的事故统计资料,在机头、机尾、风箱等处均发生过死亡事故。


    2.没有机尾摆动架的烧结机,为了调节台车的热膨胀,在烧结机尾部弯道起始处与台车之间,工作状态时形成宽度为100~150mm的间隙。由于台车在断开处的撞击,促使台车端部损坏变形,增加有害漏风,并增加工人更换台车的工作量,易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3.由于台车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受200~500℃的温度变化,又要承受自重和烧结矿的重量以及由抽风负压造成的作用,易产生因热疲劳而损坏的“塌腰”现象;台车的联接螺栓也会出现断裂而使台车破损,工人在更换台车时,不小心就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4.随着烧结机长度增大,台车跑偏现象将更为突出,台车轮缘与钢轨的踏面干涉(俗称啃道)严重时会造成台车脱轨掉入风箱或台车的回车轨道。5.烧结机检修过程中,要部分拆卸台车,若拆除时未对回车道上的台车采


    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往往发生台车自动行走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三)翻车机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翻车机是卸火车车皮的,它的运行程序是:当载重车皮被推动到翻车机车台上并对准零位后,启动电机,带动齿轮使转子旋转,摇臂机构随之动作。当翻车机转到50°~70°时,站台车弹起,车皮的上缘被固定压车梁压紧,转到175°时停顿3秒钟卸料,卸料完毕回转到零位,空车皮被推出完成一个作业循环。其主要不安全因素是:1.由于翻车机联络工与司机联系失误,车皮未能对正站台即行翻车,会发生站台车及旋转骨架撞坏等事故。2.翻车机锁钩、摇臂失灵或是用钢丝绳带动旋转骨架转动,常出现故障,工人处理故障时易发生伤害事故。3.车皮进入站台前,有时车皮上有


    人,由于缺乏联系,在翻车机转动时会将人翻入矿槽。综上可见,原料与烧结作业也是人身伤害事故比较多发的作业。原料、烧结作业中所产生的事故是多种多样的,据全国十二个烧结厂自投产以来发生的85例死亡事故来看,各种死因的比例是:机械伤害致死44.9%,灼烫伤致死13.O%,高处坠落致死10.6%,矿石塌落致死10.6%,车辆伤害致死11.8%,触电伤害致死5.9%,物体打击等致死3.5%。三、防护与管理措施(一)备料准备作业为了消除原料准备过程中,从原料运输、卸车、贮存到配料等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精矿水分所引起的危害——粘结、冻结造成的危害,须采取以下措施:l.对短途运输的精矿,可在每个车箱上盖麻袋或麻布编成的“被”以防


    冻结。揭去麻布被时要有稳固的作业平台。2.大气温度在-20℃以内,精矿含水控制在12%左右,若精矿运输时间不超过48小时,可采用生石灰防冻。3.解冻室的各种仪表要齐全,并要保证灵敏、精确。同时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并定期监测一氧化碳的含量。4.加强与选矿厂的联系,根除精矿中的大块与杂物。5.胶带输送机的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保证灵敏、可靠,并应实现自动化控制。(二)带式烧结机安全措施1.烧结机的停、开要设置必要的联系信号,并应加强检查。2.在烧结机首部的导轨与台车走行轨之间,安装杠杆式安全装置。3.烧结机尾部安设可动摆架,既解


    决了台机的热膨胀问题,也清除了台车之间的冲击,并克服了台车跑偏和轮缘走上轨道的故障,大大减少了工人检修设备的工作量,从而减少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4.为了防止烧结机过载造成设备事故,一般安设过电流继电器作为保护装置。(三)触电与灼伤的预防烧结作业耗电能极多,所用的电压为380V,大设备的电压为3300V。由于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高且又潮湿,开关或电器设备表面常有漏电和起动失灵现象,特别是地下通廊的胶带输送机处积水时,处理不当易发生触电事故。为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除应安装除尘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并加强电气设备的维修外,还应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烧结作业发生的灼伤致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返矿园盘操作岗位。为防止


    单纯追求产量,忽视安全,进行违章作业,防止因返矿或返矿仓浇水产生大量蒸汽等,应采取的措施是:1.严格按生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返矿仓内和台车底部浇水。3.改革生产工艺,逐步将烧结矿热料改为冷料,既可避免灼烫事故,又可改善作业环境。第五节炼铁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自然界的铁大都以铁的化合物状态(氧化铁、含铁盐)存在于地壳内,炼铁就是从铁矿石冶炼出生铁。现代炼铁方法主要采用高炉冶炼。(一)炼铁的工艺过程高炉炼铁是将经过处理的铁矿石、燃料和熔剂按一定比例从炉顶分批装入


    高炉,从高炉下部送入空气及其它燃料。焦炭的作用是供给铁矿石还原所需的还原剂。(CO和C)、热量和疏松高炉料柱;空气经热风炉预热成为温度高达1000℃左右的热风,以供给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并提供部分热量;熔剂的作用是使熔点很高的脉石(矿石中不含铁的矿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钙等)和燃料燃烧后的灰份成为熔融状态,流动性能良好的炉渣。铁被还原并熔化成铁水后和炉渣分层贮存于炉缸之中,然后进行出铁、出渣作业,获得合格的生铁。炼铁工艺流程如图3—1。(二)生产特点高炉冶炼是一个连续性的生产过程,自点火开炉后就不停顿地进行生产。在生产期间,高炉操作要保持炉况顺行,冶炼正常。炉况正常时,炉料下降顺利,料速均匀,煤气分布合理,炉温适宜稳定,炉渣成


    份合适,流动性好,生铁产量高,焦化低。但高炉冶炼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炉内状况随时都在变化。有时煤气分布不均匀,有时炉料偏行,有时炉料下降过慢,有时炉料停滞不下


    图3—1炼铁工艺流程产生悬料,有时炉料又突然崩落,有时炉内过热,又有时变冷,有时还会在炉墙上结瘤等。炼铁生产是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其设备以高炉为主体,它的附属设备系统有:原料系统(包括炉顶装料设备),出铁、出渣、送风系统与煤气除尘系统。向高炉喷入燃料的设施有喷吹设备,需铸铁的还有铸铁机。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炼铁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生产


    的产品与副产品的性质,以及生产的环境条件,给炼铁人员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危害。建国50多年来,随着炼铁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动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安全卫生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伤亡事故较多,职业病也时有发生。(一)高炉装料系统1.大中型高炉的原料,燃料大多采用胶带机,少数采用火车输入贮槽。劳动条件差极易发生事故,且粉尘危害难以治理。采用胶带机加振动筛筛除粉料时尤为严重,粉尘浓度最高可达1g/m3,每班地面粉尘积集厚达数厘米。2.高炉通常采用钟式装料,大钟要经受原料的磨损与煤气的冲刷,在常压情况下,可以使用3~5年,如采用高压操作一般只能使用一年左右。当此系统出现故障时,轻则煤气泄漏,重则大钟掉到炉内。(二)高炉作业系统


    高炉的基本操作是保证炉况的正常。炉况正常时经常的操作是出铁和出渣;不正常时,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甚至还要休风和进行检修。1.出铁、出渣出铁、出渣是炉前工的任务。炉前工是在很高的辐射热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操作不当和多种其他原因都可能引起事故,如渣铁罐积水引起爆炸,出铁操作失误,铁水失去控制(俗称“跑大流”)等,这些事故影响生产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据四个铁厂近20多年伤亡事故统计,炼铁过程炉前工的事故率高达50%,远高于其他相关工种。2.休风休风就是高炉暂时停止向炉内送风,以便进行一些炉前作业,如换风口、焊补煤气系统的设施等。休风过程易发生煤气爆炸及煤气中毒事故。中小高炉由于炉顶设备泄漏严重,蒸汽压力不足,


    当休风或低压时,空气进入炉顶或大小钟之间,也会产生煤气爆炸。冬季这种事故尤多。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任何非计划休风均属事故,休风期的检修往往是突击性的多工种交叉作业,更是人身伤害事故多发时期。某厂统计表明高炉人身伤害事故中,三分之一是在抢修或处理高炉故障时发生的。3.热风炉热风炉是为高炉鼓风加热的设备,一般采用高炉煤气加热。煤气中毒与爆炸事故是其安全工作的重点,为防止事故,各阀门应有连锁装置。即使是这样,在换风和休风,特别是紧急休风时,操作人员往往比较紧张,容易引起操作失误,可能发生各种预想不到的事故。(三)煤气作业高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氢和少量甲烷等可燃气体,发热值一般约为5MJ


    /m,含有大量的灰尘(一般为20~60g/m3),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使用。冶金工业使用的可燃气体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天然气等。由于对热值的需要,高炉煤气常与焦炉煤气或天然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可燃气体和空气在一定比例下混合,遇明火即产生爆炸,可燃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散发在作业场所时,容易使用中毒。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是:1.强制送风的炉窑未开风机,煤气由闸阀窜入送风管道。2.工业窑炉第一次点火未点燃,、又未吹净炉膛内煤气就进行第二次点火。3.煤气设备停产后,未将煤气处理干净,又未经气体分析就动火。4.煤气设备意外着火时,未通入蒸



    汽或氮气充压,未切断煤气来源发生回火爆炸。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有:高炉风口、热风炉煤气闸阀、煤气蝶阀组传动组、煤气管道的法兰部位、煤气鼓风机围带等处煤气泄漏,以及煤气设备年久失修产生泄漏等。三、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一)高炉装料系统1.贮矿(焦)槽的结构应是永久性的,十分坚固,其形状应做到能够顺利地自动下料,金属矿槽应设辅助耐磨衬板,存放热烧结矿的内衬板应是耐热的。槽上必须设格栅,周围设栏杆并保持完好。应有料位指示器,卸料口应选用开关灵话的阀门,最好采用液压阀门。2.用斜桥上料法的高炉,料车坑必须设有两个相对方向的出入口,并设防水与防尘的措施。斜桥一侧应设有符合要求的通往炉顶的人行梯。若高炉上料


    采用胶带运输设备,设备应有足够的完全可靠性,并加盖密闭,安设除尘净化装置。如生产、工艺允许时,亦可设置喷露洒水装置,卸料口卸料方向应与胶带机运动方向一致。机上应要防跑偏、打滑装置和溜槽堵塞、清扫、启动的信号装置,以及事故开关、事故警铃和安全准确的运转与停机联锁装置。3.用钟式装料的高炉,搞好各装置之间的密封,特别是采用高压操作时,保证大小钟之间、大小钟与料斗间、大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至关重要。搞好密封首要提高装置部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安装质量;其次选用适当的密封材料,重要的部件要采用多种封密措施,使之软硬结合,层层设防以杜绝煤气的泄漏。(二)高炉作业系统1.炉况为了判断高炉冶炼过程是否正常,高炉操作者必须认真细致通过直接观察


    和各种监测仪表来掌握炉内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以消除故障,保持炉况正常。2.供水高炉炉体、风口等处的冷却设备,以及水渣槽场等必须连续供水。为了安全供水,应采取的措施是:应有备用的电源、水泵和贮水塔;在炉体、风口供水管上设连续过滤器;供、排水采用铁管以防破裂;各个小的供水系统间设联络管以串成能相互调剂的大供水系统。3.休风休风时应特别注意的是:(1)煤气系统和高炉断开口,必须保持正压力。若长期休风则应进行炉顶点火。在煤气系统作业必须彻底驱赶煤气。(2)炉顶系统应使用蒸汽保持正压。(3)冷风管道应保持正压。(4)冷却系统不能向炉内漏水。4.检修


    检修时应该做到:(1)先切断被检修没备的电、气、风、水供给,而后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操作制度进行检修作业。(2)在不停止作业情况下进行检修,预先要制定防范措施,作业时要专人监护。(3)进入管道、容器内检修时,除进行有效的通风、气体检测,监护外,检修前后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点人数。(4)检修时必须确认无坠落物继续坠落和煤气,蒸汽等窜出。5.出铁顺利出铁的关键是维护好铁口、保持铁口的深度。一般中型高炉铁口深度至少不少于1、2m,大型高炉达2、0m以上。出铁时要避免出现:(1)铁口过浅铁口过浅使铁水流未经缓冲减压从铁口中冲


    出,铁水流不稳定,在高压铁流的冲刷下铁口直径容易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最后失去控制造成“跑大流”事故。(2)潮铁口出铁出铁后用泥炮堵塞铁口,堵塞后的铁口必须烘干,严禁潮铁口出铁。潮铁口出铁时,由于被铁水急剧加热,急剧蒸发大量蒸汽,破坏铁口,最后也导致“跑大流”。6.出渣许多高炉采用炉前水力冲渣,能防止发生爆炸事故,但当渣中夹带大量铁水流入水冲渣沟还是会发生爆炸的。因此渣中应防止夹铁。此外还要防止冲渣沟堵塞。(三)煤气作业煤气事故重在预防,它的技术措施是防止煤气的泄漏和作业场所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允许标准;要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煤气压力波动不要超过0.5KPa;尽量不进行带煤气作业和防止


    煤气和空气混合等。组织措施是按国家标准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规定设立半军事化的煤气防护站或不脱产的煤气防护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抢救时应该做到:1.进入煤气危险区域必须戴氧气呼吸器。2.织好抢救队伍,工作要服从统一指挥。3.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要就近抢救不得远送。4.事故现场要做好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和保持安静及程序。



    第六节炼钢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和废钢。钢和生铁都是以铁、碳为主并含有硅、锰、磷、硫等杂质元素构成的合金,其差别主要在于钢中的碳和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较生铁为低。它们的化学成份大致在表4-l所示的范围之内。表4—1生铁和钢的化学成分比较化学磷硫成不不份碳硅锰大大于于



    %品名炼3.00.60.50.00.1钢0-40-10-13-05-1生.50.60.50.07.60铁0.00.10.20.00.0碳6-12-05-02-03-0素.35.37.80.07.09钢生铁性硬而脆,不能承受冲击载荷,不便压力加工,因而用途受到限制。钢的机械性能则比较全面,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又有一定的塑性、韧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性能还可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变化,如果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还可获得某些特殊性能。故钢拥有能适应多种加工方法的


    加工工艺性能和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的使用性能。把生铁进一步炼成钢,就使材料的潜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因而生铁也就成了炼钢的一种主要原料。此外,钢厂本身和其他工业生产中的大量废钢和废旧设备也是炼钢的重要原料。(一)工艺过程炼钢过程主要是通过氧化反应将生铁中的碳和杂质元素转变为各种氧化物并使其进入炉气成炉渣而分离出去。氧化反应所需的氧化剂一般有空气、工业纯氧和铁矿石等。为了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金属必须加热并保持液态。杂质去除后,钢液中残留有一些以氧化亚铁(FeO)形成存在的过剩氧,对钢的性质极为不利,故还须通过脱氧操作加以去除。如果冶炼合金纲,还要加入铁合金进行合金化,有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钢质,还要进行炉外精炼,最后获得具有一定成


    分、一定温度的钢水,并通过浇铸工序铸成合格的钢锭或钢坯。获得高温钢液的过程主要是在炼钢炉内进行的。炼钢炉的种类甚多,主要的有平炉、电炉和转炉三种。它们在冶炼中与熔融金属和炉渣接触部分所用的耐火材料有的是碱性的(如镁砂、白云石等),有的是酸性的(如石英砂),故三种炼钢炉都有碱性与酸性之分。由于酸性炉冶炼不利于去除有毒杂质磷、硫,故应用不广,而碱性炉则应用十分普遍。平炉还有固定式和可倾式之分,目前普遍采用固定式。平炉炼钢可以全部用生铁或废钢为原料,也可用按不同比例配合的生铁与废钢为原料,生铁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平炉炼钢主要是以燃料(煤气或重油等)燃烧发出的热能来作为热源,炉火内火焰温度一般在1800℃左右。为了保证足够高的火焰温度,一般采用两组蓄热室,利用平


    炉废气中的热量将煤气和空气分别加热到1200~1300℃后再入炉燃烧。高温火焰将固体炉料(生铁、废钢、石灰石、铁矿石等)熔化形成熔池,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使杂质元素去除到一定范围。目前国内平炉的容最从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炼一炉钢一般约需2~6小时,向熔池吹氧强化冶炼过程可使时间缩短,生产率提高。电炉的热源是由电能转换而成的热能。电炉有电弧炉,电渣炉、自耗电炉、感应电炉等多种类型,其中以电弧炉应用最为普遍。电弧炉是将电能输入炭质电极,利用电极与炉料间的放电作用形成电弧来加热炉料的。电弧温度高达5000~6000℃可使各种难熔金属熔化成液体,电炉炉内气氛(氧化气氛或还原气氛)可以自由控制,炉体可以倾动,换渣操作甚为方便,故冶炼中合金元素的氧


    化损失甚少,有害杂质元素磷、硫、氧等可以得到较为彻底的去除。由于这些特点,所以电炉特别适于生产各种高级优质合金钢。电弧炉原料主要是利用废钢,有时也配入部分生铁。为了提高生产率,电弧炉也普遍采用吹氧冶炼。目前国内电炉的容量从上百公斤到上百吨不等。转炉主要是以液体生铁为原料,利用铁水的物理热及元素氧化反应放出的化学热作为热源来进行冶炼。转炉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或工业纯氧,目前普遍采用纯氧。按氧化剂送入炉内的部位不同,转炉有顶吹转炉、侧吹转炉、底吹转炉和顶底复合吹转炉之分,目前最流行的是氧气顶吹转炉。氧气顶吹转炉是通过吹氧管(氧枪)将高压(约为1、5MPa)氧气向炉顶开口吹入炉内的铁水中。氧气气流使熔池激烈搅动、氧化反应迅猛进行、短时问内放出大量热能以


    提高熔池温度。由于反应速度极快,冶炼时间极短,一般20~30分钟即可完成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因此,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炼钢方法。转炉的炉容量一般从数吨到数百吨不等。炼钢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二)生产特点炼钢作业在安全方面的特点如下:1.炼钢过程是一个高温物理化学过程,整个工艺过程都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绝大多数工序都与高温熔融物(金属及炉渣)及高温炉气密切相关。2.作业过程中需要频繁动用多种机、电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以及高压电、高压水、高压氧等高压系统。3.作业过程中有大量烟尘,有害气体及噪声外逸。污染环境,恶化劳动条件。4.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甚大。



    图4-1炼钢工艺流程图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上述生产特点说明炼钢生产的作业条件十分险恶,危害职工安全、有损健康的因素很多,因此,事故伤亡率在钢铁冶金企业中几乎是名列前茅。表4-2所示为某炼钢厂32年的统计数据,炼钢生产中的事故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同一资料还表明:烧狎事故中因氧气回火爆炸牙起的占35、6%,因熔融物喷溅引起的占37、2%,其他占27、2%。表4—2炼钢厂各类事故伤亡统计烧起车高机物触伤重辆空械体电


    伤伤坠伤打伤亡亡落害击害死2318814亡008..0.%...11.重2215173伤860.9..%...3.051353总2216183伤484.4..害...6.57%5322总伤害包括:轻重伤及死亡现将各种常见事故简述如下:(一)爆炸与熔融物喷溅事故炼钢车间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作业场所,作业中随时要与高温熔融物接触,由高温熔融物引发的爆炸或由


    爆炸引起的熔融物喷溅对安全的威胁最为严重。1、熔融物遇水引起的爆炸水与高温熔融物接触时将迅速汽化而使体积急剧膨胀,极易发生爆炸。被熔融物复盖、包围的水,相当于在密闭容器中汽化,由此引发的爆炸,其猛烈程度和危害作用尤为突出。除冲击波、爆炸碎片造成伤害外,由于爆炸伴随着熔融物的飞溅,还很容易引起连锁作用造成大面积灾害。在炼钢生产中引起熔融物与水接触的主要因素如下:(1)炉体及附属设备的高压水冷装置穿漏,高压流股穿入熔池内部、或水冷构件落入熔池。(2)往熔池内加入潮湿炉料。(3)用潮湿容器盛装熔融物。(4)熔融物由炉内或盛装容器中溢出、漏出、倾翻而与湿地面接触。


    2.炉内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与喷溅炼钢熔池中碳和氧按反应式:FeO+C=Fe+CO↑发生反应,形成CO气体:当熔池中积聚了大量反应物质并相互充分接触时,反应就能以极大的速度爆发进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最CO气体。这些气体从炉内急速外逸可将熔融物一并带出,气流喷出的反作用力可将熔融物自炉内压出,于是形成熔融物喷溅。CO气体与空气或氧气在炉内熔池上空混合到达爆炸浓度范围便发生爆炸。CO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范围为12、5%—74、O%,在纯氧中爆炸浓度范围为15、5%~94、0%,其爆炸危险度与汽油不相上下。这种炉内有限空间的爆炸,不仅引起熔融物的大量喷出,而且摧毁设备,破坏厂房,威力之猛,有时竞与成吨TNT炸药的爆炸相彷佛,其危险之严重可以想向。


    引起爆炸与喷溅的具体原因如下:(1)炼钢炉装入量过多,熔池过深,渣层过厚,或炉渣粘度过大等都使CO气泡不能顺利排出,当其积聚到压力足够大时便突然喷出引起熔融物喷溅及燃气爆炸。(2)低温操作:低温下集中加入铁矿石过多使碳一氧反应停止进行,炉内积聚大量FeO及c,当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碳一氧反应迅猛讲行,于是引起爆炸与喷溅。(3)高温操作:炉温甚高、供氧过快,也会引起碳一氧剧烈反应。(4)转炉留渣操作:留渣中含有大基FeO,当铁水高速兑入时立即发生剧烈的碳一氧反应。(5)平炉、电炉操作中铁水兑入过早、过晚;过早则固体炉料加热不充分,相当于低温操怍,过晚,固体料全部熔化,形成了FeO浓度相当高的熔渣,相


    当于留渣操作。(6)操作失当,造成钢液过氧化(碳低、氧高,不符合钢种要求)出钢时被迫在盛钢桶内向钢液增碳引起强烈的碳一氧反应。3.转炉煤气在烟气净化系统中的爆炸转炉吹炼中形成的大量烟气含CO甚高,除能在炉内引起爆炸外,还可能在炉外其他地区如转炉烟气净化系统中引起爆炸。当除尘系统的管道气密性较差,有空气进入系统,或吹氧管切断阀关不紧,有氧气漏入烟气,烟气中的CO与一定量的氧混合容易达到爆炸极限,一遇火种即能引起爆炸。转炉大喷可能将大量熔融物导入文氏管,如果文氏管中的喷水量不足以熄灭熔融物则这些熔融物就可能成为引发爆炸的火种。4.用氧中的爆炸氧气是炼钢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


    物质。转炉以氧气为主要氧化剂,平炉、电炉也普遍采用吹氧操作以强化冶炼过程。氧气是通过氧枪以高压输入炉内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极易引起爆炸事故。如:(1)低压用氧导致氧管负压、易引起高温熔池产生的燃气倒灌回火发生爆炸事故。(2)氧枪回水不通,枪内积水在熔池高温作用下汽化、阻止高压水进入,当枪内蒸汽压力高于枪壁强度极限时便发生爆炸。若停水不及时,一旦高压水进入熔池还将引起更严重的二次爆炸。5.其他方面引起的爆炸和喷溅(1)炼钢炉炉顶和炉衬坍塌、衬炉材料剥落及熔池中的大块料塌落均可能引起喷溅。(2)入炉废钢中混入了密封容器及易爆物和废旧武器中遗留的弹药、雷管等引起爆炸。


    (3)在废钢堆放场地用火焰切割废钢时可能引起混入废钢中的易爆物爆炸。(二)起重运输作业中的事故炼钢过程中从进入炉内的固体炉料,液体炉料到由妒内出来的高温熔融物以及铸锭设备、钢锭等都需要用吊车吊运,吊车不仅使用频繁,且在生产场地上空运行;加上人的种种不安全因素,使起重运输作业潜伏着严重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吊运熔融物时由于钢丝绳断裂,容器耳轴断裂等原因引起熔融物倾翻,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2.吊车端头与厂房柱之间间距过小,造成挤压伤害。3.检修人员在吊车上检修时从吊车上坠落。4.起重物品时由于捆扎不牢,或吊钩未挂稳妥等造成重物坠落伤害。


    5.吊车在起重运行中发生碰撞造成伤害。6.起吊时工具及起吊物对操作者的挤压或打击伤害。(三)机械事故1.传动机构在运转中发生的事故转炉、电炉及可倾式平炉的传动机构,。它们多是在盛满熔融物的情况下工作的。传动机构荷重甚大、使用频繁,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如倾炉时因惯性力矩的作用而使熔融物外喷,制动时发生振动引起炉衬塌落造成大喷等都是值得注意的事故。2.平炉装料机运行时造成的伤害平炉的固体炉料绝大部分需由装料机装入炉内,装料机工作繁忙,运行处人员众多,很容易发生挤伤、撞伤事故。(四)车辆事故冶炼一吨钢需要完成三~四吨的运输任务。大型钢厂一般都采用铁路运输


    方式,由于运输任务繁重,车间线路密集,车辆来往频繁,场地拥挤,操作人员甚多,因而事故发生率甚高、伤害严重,是炼钢厂的第三大灾害。其主要表现有。压死、碰伤、车上坠落物砸伤、挤伤或挤死,车辆互相碰撞造成伤害等。(五)煤气中毒事故炼钢生产中平炉需要大量使用煤气作燃料,转炉要产生大量煤气,电炉无排烟系统,用氧强化冶炼时也有大量煤气逸出炉外,因此,煤气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1阀门失灵、水封断水,造成大量煤气外逸使附近操作人员中毒;2.误入煤气危险地区,如转炉料仓内就常有大量煤气积聚,其浓度足以造成中毒致死,一旦误入,必然发生中毒事故。(六)爆炸事故炼钢原料中的废钢大件入炉前要经


    过爆破或切割使其符合尺寸要求。平炉的熔池、沉渣室积渣及蓄热室积瘤时,必须采用松动爆破法拆炉。平炉出钢口不能及时开启也常采用定向爆破法打开出钢口。进行这些爆破作业时,如果操作失当引起事故,其危害作用也是相当严重的。爆破可能造成的危害如下1.产生爆炸地震波。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如速度过大,将危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在爆破坑lOm之外的振动速度为2~4cm/s范围时被认为是符合安全的。2.产生爆炸冲击波。用爆破法破碎废钢铁或松动炉体烧结物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将重达数十吨的爆破坑盖板折翻或抛出。修炉爆破的冲击波能震毁周围建筑物的门窗璃璃。3产生爆破碎片及飞块爆破废钢的碎块重可达5~200kg、能飞出10~2000m。可能破坏建筑物或造


    成人身伤亡。如某厂的爆破碎块飞出打死了江上的渔民,另一厂的爆破碎块打死了在地里耕作的农夫。“某厂拆炉爆破的碎块将30多米高的厂房盖破坏成“千疮百孔”。(七)触电事故炼钢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尤其是电炉炼钢更是以电能为主要能源,其电气设备十分复杂,有高压系统也有低压大电流系统,变压器一次电压一般高达V,最大可达35000V~66000V,二次电流高达数万安培。通过短网输入电极,因此两个系统都能使人触电致死。操作人员在更换电极时,在倾炉出钢时,如果操作失当均有可能发生触龟事故。三、预防事故的措施(一)爆炸与喷溅的防护措施l.熔融物遇水爆炸的预防(1)从安全角度改进各种设备的设


    计、制造并配备有效的检测,监视仪表、指示、报警装置及连锁快速切断、自动制动装置。如:①将氧枪下端设计成上粗下细、锥角为5度的锥形结构,则可使氧枪上粘结的钢渣因热胀冷缩而自动脱落于炉内。这就可以避免粘结钢渣的枪头在提升时拉坏烟罩或水套而造成漏水引起爆炸的事故。氧枪经冷弯、焊接工艺后,应进行无损探伤检验、避免漏水、漏氧。②在电炉上推广使用三联电极水冷圈,将三根电极的水冷圈互相串联并固定于炉盖上方,以防万一发爆炸时不致因某一水冷圈炸落而发生二次爆炸。③采用测厚仪对炼钢炉及熔融物容器衬砖的蚀损及残余厚度。加以准确可靠的检查、测绘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可防熔物泄漏事故发生。④保证盛装熔剐物的各种包罐的壳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足够数量的排气孔。


    (2)各种设备的准备,使用、检修、维护及定期更换都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如①盛装熔融物的包罐使用后必须消除积渣,使用前必须烘烤并进行安全检查。新砌的或存放的包罐第一次使用时应按规程烘烤至足够(800℃)温度方能使用。②为了保证熔融物运输中的安全,首先要保证运输起重机械及各种附件、工具的完好、可靠,做到经常检查、定期维修更换;其次是控制装入量及运行车速,容器内的液面应低于容器上沿300MM,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0km/h,以免熔融物晃动泼出。③装料槽(斗)在装料时应无积水及潮湿废物。(3)从设计、管理两个方面保证地下排水系统容量足够,畅通无阻,以避免厂房地面潮湿积水。(4)原材料在存放时必须保证防雨、防潮、入炉前必须于燥、烘烤。


    (5)各种炼钢炉拆修时不允许冲水冷却,以免镁质耐火材料水化,造成漏钢事故的隐患。2、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与喷溅的预防(1)杜绝低温操作和高温操作,以及留渣操作,如有特殊原因必须留渣时,留渣量不得超过炉容量的5%并须先加入石灰使渣内氧化铁与氧化钙结合后再缓缓兑入铁水,可避免碳一氧剧烈反应。(2)在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增大热负荷,使炉内的加热速度适应加料速度,避免炉料冷冻和过烧。(3)控制供氧量,不允许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最大烟气量超过抽风机风量的0、75倍,以避免炉内气流不畅,使CO容易达到爆炸浓度范围。(4)采用先进的自动调节炉膛压力系统,使炉艟压力始终保持正常;增大炼钢炉排烟系统及抽风机能力,使冶炼


    中产生的大量CO、CO2气体得以顺利排出,避免达到爆炸浓度范围。3.煤气在烟气净化系统爆炸的预防(1)炉前操作防止大喷,避免火种喷入文氏管。(2)增加文氏管喷水量,保持规定水压和充沛的水量。开足阀门尽量灭火。(3)密切监视煤气中的含氧量,发现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放空,停止回收。4.氧枪爆炸的预防(1)严密监视氧压,多个炉子用氧时,不要互相争着用氧,防止管道造成负压回火。(2)严格控制冷却水质以防结垢、堵塞和腐蚀。(3)保持氧枪所有联锁装置齐全有效。(二)起重运输作业的事故预防统计资料表明:起重运输作业中的事故原因最主要的是违章违制(占40%),其


    次是不懂技术知识(占27、8%),以下依次为设备的设计制造不良(占26%),管理不善(占3、6%),及防护装置不完善(占l、8%)。由此可知预防事故应该采取的措施是:1、严格贯彻安全技术规章制度。(1)新工人必须先学好岗位安全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不允许走过场。(2)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发现不完善的地方应及时修改。2.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与技术素质。3.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不断改革工艺,改进设备,逐步宾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置。(三)机械事故的预防1.采用安全可靠的传动机构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以减少传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转炉悬挂传动机构中配置力


    矩平衡装置可以克服转动时惯性力的影响,减少制动时的振动,配置安全电气装。置可以在故障停电时做到安全供电保证转炉正常运转和安全复位。2.为了保证平炉装料机的安全作业,装料机在工作前必须先发信号通知工作人员离开装料机作业区并清除有碍装料机运转的设备及杂物。装料工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四)车辆事故预防1.在厂房设计时应考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2.革新现有设备,采用电气或内燃机车,改进车辆联接方法。3.部分原材料改用管线输送或封闭式皮带输送,减少厂房内线路和车辆数量。4.线路通道安装自控音响及灯光信号装置,并用无线电对话机联络。


    5.建立交桥、改善道口流量。6.危险地段设立安全防护装置。7.加强铁路规章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车辆操作安全技术规程。(五)煤气中毒事故预防1.经常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水封等,严防漏气。2.确定煤气危险区并有醒目的警告标志。3.设立煤气防护站,配备一定的防护人员和急救器。4.加强通风设施以减少作业场所的煤气浓度。5.在工作值班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信号装置。(六)爆破事故预防1.废钢爆破必须在地下爆破坑内进行,爆破坑的四壁要结构合理、强度大,透气性好以避免碎片飞出。2.要求爆破坑顶盖所受压力不得超


    过500KPa,加速度值不得超过重力加速度的15倍以避免爆破时冲击波掀起或移动顶盖,为此爆破坑必须开设泄压孔。泄压孔周围应设立阻挡墙,以防止泄压孔飞出碎片伤人。3.拆炉爆破时要搭好防护棚,控制碎块飞散造成伤害4.限制炸药用量、控制爆破能量。5.爆破所用的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火工用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其购买,运输,贮存领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6.采用拆炉机械代替爆破拆炉,采用活换渣车代替爆破消除沉渣室积渣。7.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七)触电事故预防1.电气线路设计必须满足安全要求,保护操作者的生命安全。2.电气设备中必须有足够和有效的保护、信号装置,在必要时发出警报信


    号并尽量避免工人操作时直接接触高压及大电流设备而发生触电事故。3.操作中注意下列事项:(1)送电冶炼前,检查高压系统是否在断开位置,电炉变压器应处于无负载状态。(2)先送隔离开关,然后操作转换开关,远距离电动合上高压断路器。(3)配电人员必须与炉前操作人员随时密切配合。(4)上炉顶接电极或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5)电炉出钢时必须先停电后出钢。(6)安装隔离装置避免和禁止操作人员通过短网。(7)电炉炉体及其构件必须可靠接地。(8)加强对操作人员关于触电抢救工作的技术训练。(9)严格执行送电、停电、操作、监


    护、检修中的停电、验电、放电、接地等用电安全制度。防止反送电事故。


    第七节轧钢生产安全知识金属压力加工过程,可以说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因此也称为塑性加工。它与金属切削加工、铸造、焊接等相比,可以节约大量金属,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生产率很高,因而90%以上炼出的钢,都要经过压力加工成坯或成材。由此可见它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常见的塑性加工方法有轧制、锻造、挤压和拉拨等几种,如图5-1所示。



    图5——1一、轧钢生产简述轧钢是将炼钢厂生产的钢锭或连铸坯,通过带有旋转辊的轧钢机轧制成钢材的生产过程。用轧制方法生产的钢材种类很多,目前已达万种以上,可大致分为型材、线材、板带、钢管和特殊钢材等五大类,与此相适应的也有各种类型的轧钢机。图5-2为轧钢生产过程的示意图。



    图5-2轧钢生产过程示意图由于轧钢品种、规格繁多,生产这些钢材的轧钢车间也各种各样,但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1.生产工序多,生产周期长由坯料到成品,一般都要经过加热、轧制、精整等工具,视产品要求不同,精整中又可分成不同的工序如矫直、平整,或铣头、钻孔等。合金钢轧制则所需工序更多,如图5-3为一般合金钢轧制的工艺流程。



    图5-3一般合金钢轧制的工艺流程轧制产品不仅工序多,而且有的工序要往返好几次,如冷轧生产中的退火,酸洗等,这势必使生产周期增长,车间待处理的半成品增多,造成车间拥挤、杂乱,吊车往返吊运次数也频增,这一切都使车间容易发生事故。2车间设备多而复杂为了完成上述各个工序,就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如轧钢机主要设备(或称主机列),就是使轧件在旋转的轧辊中产生塑性变形的那部分设备,由主电机、传动机构(减速箱、齿轮机座、连接轴等)和轧钢机三部分组成。如图5-4所示。



    图5——4交流电机驱动的轧机主机列1——齿轮座;2——减速机;3——飞轮;4——连接轴;5——联轴节;6——电动机联轴节;7——主电机;8——轧机此外,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铺助、设备,如加热炉、剪切机、锯机、矫直机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确保各个工序顺利进行,还有很多辊道和起重运输设备,为了改善车间工作环境,还有各种抽吸设备和净化装置等。由于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又复杂,因此,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特别是我国目前的轧钢设备,大部分属于三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水平,例如迭轧薄板


    轧机,单张钢板冷轧机,横列工式线材轧机,横列式中小型轧机和炉焊管机组等:在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均巳列入淘汰的行列。生产设备陈旧,是我国轧钢伤亡事故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全国各地民营企业中,横式布置占大多数,横列式必然带来危险作业多,劳动强度大,设备故障多等弊病,.因而发生工伤事故也较多。轧钢车间的后部工序和其他辅助工序的设备,较主体设备更为陈旧,部分企业还采用手工操作(如剪切、矫直等)。不少轧机上仍采用人工喂钢翻钢拔钢,移钢等,人工调压下,调孔型、调导卫,人工撒盐,人工打印,搬运等落后的操作方法。3温度高、噪声大,烟雾迷漫绝大多数的轧钢车间是热轧车间,开轧温度要达1200℃左右,终轧温度为800~900℃,工人在如此高温下操作,


    极易疲劳,烫伤、碰伤。此外,车间内各种传动机械鼓风机的摩擦,振动,撞击声,钢材从冷床上拉下来的噪声,特别是像无缝钢管车间气动机构的尖锐剌耳的噪声,此起彼伏,严重地刺激着操作工人的神经,使人烦燥,心绪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容易造成事故。轧钢车间烟雾迷漫也很普遍,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有涂料产生的粉尘、酸洗工序产生的酸雾,轧制时冷却水遇高温轧件产生的大量蒸汽水雾等,还有与氧化氮有关的光化学烟雾,特别是象迭轧薄板轧机上用沥青油润滑,散发出大量的有害的烟雾,都威胁着工人的健康。综上所述,轧钢车间是一个“多事”的车间,伤亡事故较多。二、常见事故及危害1.传动机械设备常见事故及危害


    由于轧钢车间设备多而杂;而且很多都是高速运转,极易发生事故,有的设备陈旧,有的超负荷工作,这些都带来事故隐患,据某厂调查,设备运行的事故隐患就占到65%。在主机列上,操作工人常因调整轧辊孔型、进出口导卫装置、或检查冷却水管和紧固各部位螺钉、销子时,不小心被衣袖、裤脚卷入传动接轴或轧机内,造成事故。在一些高速线材轧机上,线速度高达120M/S,危险性更大,碰到身上任何部位,都会穿透。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至于后续工序的剪切机、锯机、矫直机等也常会发生事故。如高速飞转的锯片,有时会破碎飞出打伤人;手指、手掌被剪刀口剪伤、被压下装置压伤;两侧辊道挡板不牢固,热钢件跑出辊道外面而被烫伤、碰伤;在矫直机入口辊


    道两侧,更易发生被弯曲待矫的钢材碰伤。另外,在轧机前后都有工作辊道,在加热炉与轧机,轧机与锯机、剪切机等设备之间都有辊道输送轧件,操作时千万不能站在辊道的辊子上,否则辊子转动起来就会使人跌倒、摔伤和挤伤脚,严重时将人轧入轧机,后果不堪设想。2.起重设备常见事故及危害由于轧钢机的零部件都很庞大、笨重,而且换辊频繁,不仅这些设备的拆卸,安装都要用行车吊起.而且由于工艺上的需要,必须把半成品从这一作业区调往另一作业区,如迭轧薄板车间。轧机轧出的板迭,要吊往剪机剪切,剪切后吊到掀分区去掀板、分类,然后又往返于矫直、酸洗、退火场所之间,薄板经反复多次吊运后造成大量残次品,影响薄板成品率,而且因行车吊运造成的事故也大大增加,常会因钢丝绳捆缚


    不牢造成物体打击伤害,尤其是在死亡和重伤事故中,起重伤害所占比重较大,有的多达50%,见表5—1,对此应给予特别的注意。表5—1几个轧钢厂历年与吊车有关的事故统计


    某特钢轧锅厂某小型轧锅厂某大型轧钢厂某半连轧钢厂合计


    3.高温环境常见事故及危害可以说整个热轧车间都属于高温环境,即使在精整工段,钢材从冷床上拉下来已呈兰灰色时,也尚有50~60℃,有时冷床能力不够,钢材断面大时温度就更高,可高达lOO~200℃,吐上一口唾沫,仍会滋滋冒烟。因此在这样的高


    温环境下,烫伤是很多的。有时踩在看上去已经冷却发黑的钢板上,就会产生滑倒(表面有油)、烫伤;用手触摸呈兰灰色的钢材时,也会引起烫伤,甚至有人坐上去而烫伤的,这在轧钢车间是经常会发生的。在加热工段更易引起灼伤事故,当加热炉设计正压太大时,炉门冒火严重,特别是在开启炉门时,易被火焰烧伤。加热炉是高温下作业的设备,各部分材料的好坏,不仅影响寿命和经济效益,处理不当还会导致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特别在高温条件下,由高温氧化燃烧引起炉子的腐蚀作用也很严重,主要是硫和钒,这不仅影响炉子的使用寿命,而且SO2的烟雾对人体有危害。另外,燃烧装置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事故,如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容易回火爆炸;燃油烧咀会出现熄火,未燃油滴下来,严重时会因此引起火灾,亦应


    注意。4.电气设备事故及危害轧钢车间电气设备很多,主电室更是轧钢车间的心脏,一般人员不准擅自进入。不仅要确保轧机正常运转,连续生产,还要注意主电室内的清洁卫生。车间内各种电器开关也很多,更不能随便去拉合,特别是在停机俭修中更应注意,例如一次工人在检修步进式冷床时,由于有人随便开启开关,使冷床立即动起来,造成事故。此外如轧机和辊道的正反转,一旦开关搞错,动向相反,后果就不堪设想。5.厂房结构不合理,设备布置不合理多数轧钢车间,行车端外缘到室柱内缘净空间距,仅有lOOmm左右,工作人员十分容易被挤压。有的厂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或因生产不断的发展,使原来的设备布置显得


    不合理,工艺流程不顺畅,往返运输增多,因而造成物体打击,碰伤和吊运等事故。此外,在冷轧车间,由于采用润滑油或乳化液对轧辊进行润滑,造成地面油腻不堪,稍不留心就易滑倒。冷轧喂料时,手部及服装极易绞入轧机和卷筒。如果站立方位错误,操作不熟练,思想不集中,或者使用防护品不当,均有被绞入负伤的可能。由于坯料经过多次冷轧后,“毛边”、“裂口”增加,坯料的脆性也增加,极易飞溅伤人,特别是冷轧硅钢片更是如此。冷轧轧辊容易爆裂,也会象弹片一样伤人,应予防护。为了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不仅冷轧生产有酸洗工序,而且在热轧生产中酸洗也常属必不可少的。为了缩短酸洗时间,酸洗机组设有破鳞机,破鳞时产生


    大量含有氧化铁皮的粉尘,吸入肺里就会造成铁尘肺。酸洗产生的酸雾,有害工人健康。由此可见,在整个轧钢生产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设备或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轧钢生产的安全。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做到安全生产。三、预防与管理措施不论哪种轧机,认真抓好开机前,运行中、停机后和检修中四个方面的安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1.轧机开动前,必须做好全部准备工作,从主电机开始,经飞轮、减速箱,连接轴、齿轮机座到轧钢机所有机架两旁的一切安全防护装置,挡板等要装妥装齐,防护装置高度低于1~2m的顶部要加装防护罩。轧机接轴严禁用金属丝捆扎,轧机的进出口导卫装置必须紧固牢靠;冷却水管装接完好。所有危险区


    域的标志,信号和防护围栏等,均应醒目并装放妥当;一切有碍轧机操作的废旧轧辊、导卫等备品备件,均应消除出现场。启动轧机指挥负责者,必须亲自检查全部准备工作,在确认准备齐全,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操

内容提示:矿山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2| 上传日期: 15:43: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冶金工厂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冶金生产具有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化、高速化、自动化以及产品多样化的特点,高温、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煤气燃烧爆炸,铁、钢水喷溅,粉尘与高温烟气,起重与车辆伤害等是冶金工厂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要接触各种生产工具和设备、原料等。如稍不注意安全生产就有可能遭受各种伤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冶金生产安全工作。第一节职工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


    一、职工安全生产基本权利获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是职工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了职工享有以下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基本权利。(一)要求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职工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载明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健康检查、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等有关事项。劳动合同是职工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护身符。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要求订立劳动合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知情的权利职工享有了解所在工作场所和岗位


    存在的危害因素、危害后果、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用人单位是保证职工知情权的责任方,必须履行如实告知的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如实告知,职工有权拒绝工作,用人单位不得因此作出对职工不利的处分。(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职工享有安全生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职工是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受害者,对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要求最迫切;职工处在生产第一线,对安全生产最有发言权;职工具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技能,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职工的参与和监督,可以使领导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使领导的决策变为广大职工群众自觉的行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广大职工一定要充分行使安全生产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


    (四)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权利。职工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1、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增强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维权意识;2、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环境、生产过程、机械设备和危险物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3、掌握安全操作规程;4、学会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5、掌握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五)获得职业健康防治服务的权利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并了解检查结果的权利。被诊断为患有职业病的职工,有依法享受职业病待遇、接受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的权利。(六)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职工享有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用人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明知存在危险因素而不采取相应措施,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职工有权对此予以拒绝。用人单位不得因此作出降低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等对职工不利的处理。(七)紧急状态下停止作业或撤离的权利(紧急避险权)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用人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


    动合同。(八)享有工伤保险和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所有职工都有享有工伤保险的权利。受到职业伤害(因生产事故伤亡或患职业病)的职工,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九)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当职工的劳动保护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保护问题发生纠纷时,有向有关部门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十)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或者不履行安全保障责任的情况,职工有直接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二、职工安全生产基本义务职工在享受劳动保护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二)服从管理的义务(三)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同的劳动防护用品具有特定的佩戴和使用规则、方法,只有正确佩戴和使用,才能发挥它的防护作用。按照规定为职工提供防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佩带和使用,是用人单位的责任。提高防护意识,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是职工应尽的义务。(四)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提高技术技能的义务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提高技术技能


    是职工的义务。为了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职工必须具备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五)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报告的义务职工一旦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有义务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不得隐瞒不报或者拖延报告。三、用人单位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一)在劳动合同中应当写明有关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依法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二)向职工告知有关劳动安全卫生事项除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告知外,用人单位还应当采取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提供安全操作规程等方式履行告知责任。


    (三)提供符合标准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在新建、扩建或改建生产项目、装置,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三同时”(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原则。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情况。(四)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对新职工应进行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他们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书。此外,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五)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劳


    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时间发放,不得向职工收取费用,也不得以货币或者其它物品代替。要教育、培训和督促职工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六)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七)做好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八)依法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1、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2、做好对安全设备的管理;3、做好对特种设备、危险品容器及运输工具的管理;4、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或严重危及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工艺、设备和材料;5、做好对危险物品的管理;6、做好对爆破、吊装作业的管理;7、设置安全警示标志;8、进行经常性的劳动安全卫生检查、监测。


    (九)做好职业健康防治监护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检查的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从事所禁忌的作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工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十)对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的保障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


    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四、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工会应为职工做的工作(一)代表职工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立法与决策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涉及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参与政府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基层工会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代表职工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1、工会代表职工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就有关问题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督促解决。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要求、督促行政方面处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


    2、工会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工会有权进行纠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要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处理。4、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三)督促、协助用人单位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四)组织职工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检查活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查隐患、堵漏洞、排险情活动,协助行政组织职工整治事故隐患及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第二节工伤保险知识


    一、工伤保险概述(一)工伤和工伤保险概念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包括生产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伤害是由职业行为(或说劳动行为、生产行为、工作行为)所致,二是有人身伤害后果,(死亡或者劳动能力暂时或永久的丧失)。还要注意的是,“事故”必须与从事工作的时间和地点有关;“职业病”必须与从事工作或职业环境、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工伤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工死亡、致伤、致残的职工(包括遗属)实行劳动赔偿、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工伤保险主要特点1、强制性。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按照规定为全体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2、非营利性。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不同,是非营利性的,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保障性。职工在确认发生工伤以后,对职工或者遗属发放工伤保险金,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4、互助互济性。(三)工伤保险遵循的基本原则1、无责任赔偿原则(又称为“无过失赔偿”原则)。赔偿只根据工人因工受到伤害的事实,无论事故责任是否在于职工本人,只要不是受害者的故意行为所致,就应当对其进行伤害赔偿。2、职工个人不缴费原则。实行保险方式时,工人不缴纳保险费,而由用人单位交纳保险费。3、依法强制赔偿原则。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情愿,必须依法为工人缴纳保险


    费。如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由本单位负责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4、待遇平等原则。任何企业的任何职工,工伤赔偿的标准是相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二、工伤认定所受伤害是否认定为工伤,由法律规定的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伤害的事实情况确认。在被认定为工伤以后,受伤害职工才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按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按照《条例》的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三)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三、劳动能力鉴定(一)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所谓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程度的等级鉴定。具体来说是:职工受到伤害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以后,由劳动


    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的申请,组织医学专家依据有关标准、运用医学方法和手段,对工伤职工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程度作出等级鉴定。(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初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有三个:1、已经认定为工伤。2、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在伤情不稳定时进行鉴定,可能使鉴定结论不准确)。3、经治疗后,身体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申请复查鉴定的条件有两个:1、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1年后。2、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包括变好、变坏两种情况)。


    (三)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将伤残并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十级三类,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四、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致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三个方面。(一)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是指职工因工致伤或者患职业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医疗康复费用待遇。《工伤保险条例》主要相关规定是: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医疗康复待遇。2、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


    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3、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4、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保证,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工出差标准报销。5、工伤职工需要继续治疗的,继续享受上述3、4项工伤医疗待遇。6、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7、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条例》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二)工伤致残待遇1、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


    位,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职工因工致残鉴定为七级至六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补助金;(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三)因工死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


    均工资。(四)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4、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五、职工在工伤保险方面的权利、义务和用人单位的保障责任(一)职工在工伤保险方面的权利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时,有权得到医疗救治,有权按时、足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2、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有权在规定时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3、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时,有申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


    利。4、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工伤认定不服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二)职工在工伤保险方面的义务1、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除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外,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2、职工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和劳动能力申请时,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并在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时,予以协助。(二)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1、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责任。


    2、承担工伤预防的责任。3、及时救治工伤职工的责任。4、申请工伤认定和申请劳动能力仲裁的责任。职工发生工伤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当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用人单位有责任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5、支付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1)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所在单位发给。(2)经医疗机构出具保证,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3)职工因治疗工伤,在停工留薪


    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4)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根据标准按月发给伤残津贴。6、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1)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2)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3)职工被借调期间发生工伤,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4)用人单位破产的,在破产清算


    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5)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6)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根据规定应当享受伤残津贴的,按照新认定的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第三节焦化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燃料是钢铁生产的基本能源,焦炭是冶金工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燃料和还原剂。高炉料柱约有三分一到二分之一的体积是焦炭,在高温条件下既不熔融又不软化,在炉内起骨架作用支持料柱,改善料柱透气性,有利于炼铁的顺利进


    行。一般每生产一吨生铁约消耗焦炭450~700kg。(一)工艺过程焦炭是一种由煤经干馏处理过程形成的二次固体燃料。现代焦炭生产过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化学产品回收处理四个工序,其生产流程见图1—1。由于资源、经济和生产技术上的种种原因,矿山生产的多种洗煤先经按规定的比例配合,并经粉碎成粒度小于10mm后装入焦炉的炭化室。炭化室内的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两侧燃烧室供给热量进行干馏,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经干燥、预热(50~200℃)、热分解(200~300℃)、软融(300~500℃)、半焦(500~800℃)、成焦(900~1000℃)等几个阶段完成焦化过程。炼成的焦饼用推焦机推出,再用水急冷即为焦炭。炼焦过程生成的煤气从炉顶上升管导引到化学产品回收系统,可以提取近百种化



    图1—1焦化生产流程图(二)生产特点一座焦炉由几十孔炭化室组成。通常是两座焦炉组成一个操作组,由一套机械设备和一组操作人员操作。一般全组人员十分钟内要完成推焦、熄焦、装煤和清扫炉盖、炉顶、上升管、炉门、炉框及启闭炉盖、上升管盖、炉门等操作,工作十分紧张;同时炉内温度高达1300~1350℃,推出的焦炭温度在1000℃左右,焦炉表面热辐射强度大,装煤及干馏过程中有大量煤气外泄,又是多层同时作业,所以焦炉生产环境恶


    劣,劳动强度大,是事故较多的生产部门。据此,可将其安全方面的特点归纳为:1.由于操作中,设备转动、移动频繁,造成机械伤害的机率较大。尤其是炼焦作业,焦炉温度高,供电点又多,还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烟尘、气体污染环境,不仅容易发生烫伤、灼伤及触电事故,且更增加了机械伤害的危险性。2.从原料到产品、半成品几乎都是可燃物,其中不少还是易燃物,火灾与爆炸是焦化生产安全上的最大威胁。3.配煤,焦化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粉尘和烟气,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4.焦炉加热使用的煤气及炼焦时回收的化学产品大部分是有毒物质,因此要防止化学中毒。5.回收加工物料中含有氨、硫化氢、氰等,并大量使用酸碱等辅助材料,使焦化生产作业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腐蚀


    性成份较多,必须对防腐工作加以重视。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一)配煤作业从全国20家大、中、小型焦化厂恶性事故统计数字来看,由运输皮带造成的恶性事故占配煤作业总事故的44%,由煤掩埋造成的恶性事故占24%。1.运输皮带造成的事故是配煤作业第一位的恶性事故。皮带运输机是配煤作业时使用数量最多的设备,目前,各厂矿使用的皮带运输机,除极少数加罩外,均是敞开式的。皮带运输机的转动部件多,两侧人行通道极狭窄,运送的物料易散落,需要人工清扫,从统计数字看工人被皮带绞死的事故中,大部分是在清扫皮带时发生的。2.煤掩埋人事故是配煤作业第二位的恶性事故,这主要是一些老的贮煤槽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二)炼焦作业


    炼焦作业是焦化生产过程人身伤害事故最多的工序,其人身事故大部分发生在焦炉的周围,其中与拦焦车、装煤车有关的事故占炼焦作业总事故的70%左右。焦炉是一巨大的高温设备,焦炉内部温度一般在1350℃左右,焦炉向四周散失的热量约为生产所需热量的8~12%,据此可估算出焦炉表面平均散热2量为2556MJ/m.h。焦炉炉顶的操作条件最为恶劣,炭化室装煤盖表面温度可达400~500℃。炉顶工人操怍空间的温度高达55℃。(三)化学产品回收怍业从焦炉炭化室出来的荒煤气,是一种成份复杂、既有毒、又可燃、极易爆炸的混和气体,离炉后经气液分离器和初凝器到煤气鼓风机这一段处于负压状态,设备和管道破损后吸入空气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人员中毒或爆炸。


    自煤气鼓风机开始,基本上是处于正压状态,除泄漏外还有回收产品所造成的危害。它们是苯、甲苯、二甲苯的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焦油加工过程过热引起的爆炸和火灾。三、防护和管理措施(一)配煤作业安全措施贮煤槽里的煤在沿贮槽倒锥体部分向下流动时,受到了槽壁的摩擦阻力和煤粒相互之间的挤压力,当此二力大于煤层的重力时即产生悬料,处理悬料需工人进槽操作,不慎时就可能产生人被掩埋的事故。为减少悬料的产生,应将贮煤槽锥形部分设计成等截面收缩率或递减截面收缩率的形状(如双曲线形状)以减少下流的阻力。在双曲线贮煤槽内煤可以全截面下流,消除了“死煤”现象,从而不需要人工清扫,也就不会产生掩埋事故。但一些老式的、设计不合理的贮煤槽,因条件限制还在使用,仍


    需人工清扫,为此必须注意:1.清扫人员应佩带安全带,安全带的系绳端由槽上监护人员握持并保持绳的长度适当的松驰状态,不可过长。2.槽内操作人员应站在坚实的煤层上,不得站在可能坍塌的危险煤堆上,也不许站在悬挂在槽壁上煤的下部进行操作。3.装放煤与扫煤应有专人指挥,不得同时进行。扫煤时必须停止装放。清扫人员离开煤槽以后,经确认才能装放。4.要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导线、开关等应安置在不会被人或工具碰到的地方。5.冬季如使用煤气加热煤槽漏嘴,这本身就是不安全因素,则应在清扫前停止加热,并切实切断煤气来源。老式贮煤槽和煤溜槽应设风动或电动振煤装置,尽量避免人工捅煤。在必须人工捅煤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操作,


    特别要注意人体任何部位不可对着捅煤钎,不可正对着溜槽口,以防止煤料突然下落时造成事故。(二)炼焦作业安全措施焦炉炉顶是作业条件恶劣的场所,为使炉顶操作环境的改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用汽化冷却代替自然冷却的荒煤气上升管,可使其表面温度下降,某厂采用汽化冷却后,炉顶操作空间温度降低约15℃。2.使用隔热炉盖,能使炉盖表面温度降低120~140℃,使炉顶操作空间大气温度降低12℃左右。3.采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技术。国内大部分焦炉原来都用蒸汽喷射无烟装煤装置,但蒸汽压力不足而不能发挥作用。采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不但免受蒸汽制约,而且效果较好、费用省。据测定采用此技术后,炉顶一氧化碳含量


    由49mg/m下降到405mg/m苯并(a)芘由191μg/100m3下降到292μg/100m3,3炉顶粉尘浓度由654mg/m下降到274/m3。经此改进装煤顺利,几乎不冒烟、不冒火。4.和配煤工序一样采用新式贮煤槽,不需人工捅煤,能使装煤顺利进行,装煤时间明显缩短,能有效地防止烧伤及其他事故。5.水封上升管盖和桥管接头,可根本杜绝上开管盖及桥管冒烟现象。6.在炉顶设置吸烟气、洗涤、焚燃和扫余煤等装置。7.北方寒冷地区,许多焦化厂在贮煤漏嘴处安袈煤气加热装置,这是应该禁止的。因为采用煤气加热,曾经多次发生事故。如某厂由于粉煤被煤气加热装置点着燃烧,当用压缩空气振煤时,产生粉煤爆炸造成死亡事故。又如某厂由于煤被火烤而分解产生煤气,造成工




    人中毒死亡。因此必须执行焦化安全规程的规定,采用蒸汽加热。8.除焦炉炉顶外,焦炉两侧操作台包括四大车(熄焦车,栏焦车,推焦车、装煤车)的操作人员工作条件也甚为恶劣。特别是焦炉两倒操作台上的工人,必须面对温度高达1000~1100℃的焦炭和迫近炉墙操作,受到强烈的热辐射。熄焦车上的红焦和熄焦产生的高温,使操作台上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避免事故的产生,主要应从提高操作的机械化水平入手。目前我国已有比较成功的操作机械,如炉门清扫机械,炉框和炉尾清扫机械等,应推广使用。9.炼焦机械操作频繁,加强安全操作技术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各行走机械都必须设置有效的信号警告装置,以显示机械所处的状态。司机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10.焦炉的夜间照明必须保证足够


    的照度以防工人从炉侧操作台坠落。除了加强照明外,应要求工人在操作台扶着护栏行走;当照明不足或烟汽太大时更需如此。11.熄焦车轨道,在非检修期间应禁止一切人员通过。12.一般焦炉的地下室及其两侧烟道走廊布满煤气管线及焦炉加热设备,属煤气危险区域和甲类火灾危险地区,一切煤气设备必须密封并保持可靠,开工前应经过试压验收合格。这些地区应严禁烟火和进行可能引起煤气泄漏的操作。煤气的安全装置如低压报警器、防爆装置等,应处于良好状态,经常捡查校正。13.焦炉各高温岗位均应设置具有空调设备的休息室,并供给足够的清凉饮料。14.可能造成烧伤的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采取阻燃织物制作,不得采用


    化纤衣服。(三)化学产品回收作业安全措施化学产品回收生产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特点,因而其设备及管道、阀门等附件在运行中极易腐蚀、磨损,检修任务繁重。因检修而引发的事故,如硫化氢、氰化氢中毒和生产硫酸铵的饱和器着火爆炸等均时有发生。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检修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认真进行检修后设备验收和试车工作是实现回收工序安全检修的三个重要环节。1.检修的准备不论是大修还是小修,计划检修还是计划外检修都必须在检修前根据安全检修规定,办理安全检修证(如动火证、容器内工作许可证等)的申请、审核及批准手续。除此之外,还应:(1)只要有二人以上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2)施工要求应在检修准备阶段明确制定并经审核批准。(3)根据检修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脚手架,防护用具以及测氧、测爆、测毒,测厚、无损探伤等检测仪器和消防器材,并指定专人分别负责仔细检查,确保完好。(4)按照检修计划,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停止设备运转。停运设备时,必须和上下工序及有关工段(如锅炉房、配电间、给水站等)密切联系。设备停止运转后,根据安全检修的要求分别做好排尽物料、中和置换、清扫清洗、可靠隔离等工作,还应做好设备安全界标或栅栏。(5)在施工前、后和施工期间,根据检修时间的长短和检修过程中的情况,分别召开全体检修人员参加的会议,以明确安全要求,落实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安全责任感。2.检修的实施(1)在检修准备工作完成后,应组织有各级安全负责人和检修项目负责人等参加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与检修项目有的安全措施是否已一一落实。检查发现的不实之处,应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限时解决。并作汇报。(2)设备停止运行并经操作人员进行中和置换及清洁工作后,操作人员应向检修人员交待清楚。按动火、动土、容器内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要求,做好可靠隔离工作,经安全监测人员分析测定,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下,方可进行作业。检修过程中,一般由操作人员负责监视,除检修质量外,必要时还应监视安全情况,如是否有易燃、有毒物质泄漏,是否有缺氧状态等。检修人员应随时征询操作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意见。检修完毕,在将设备移交给操作人


    员后,始可解除检修时采取的安全措施。然后双方共同进行设备的验收与试车。(3)检修过程中对检修的内容、设备的缺陷状况、作业方法、更换的附件等应做详细记录。动火、动土,容器内作业、登高、起重和电气设备检修等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制度。3.检修的验收检修作业结束前,项目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应组织负责有关检修和操作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主要项目是清点人数、工具、器材等,防止遗留在设备或管道内。还应检查是否有漏掉的检修项目,应该进行的测厚、探伤等项目是否按要求全部进行结束;设备上的防护装置以及因检修工作需要而拆移的盖板、栅栏等是否按照安全要求装上或恢复原状。最后检查现场是巳通过清理,达到了“工完料净地清,所有通道畅通”的要求。


    在试车与验收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检查核实。如该抽、堵的盖板是否巳抽去、堵上;各阀门是否灵活、完好,是否符合试车前开或关的要求;全部管道和仪表接头是否复位;电机的三根接线是否正确;转动部件查对是否正常;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是否符合要求;所有安全附件、仪表、信号装置是齐全、好用、灵敏和可靠等等。经检查核实无误,方可试车。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移交生产。验收所需的技术资料,一般包括安全记录,缺陷记录、试验记录(如耐压、气密性试验、空载试车等各项试验)、主要零部件的探伤报告以及更换零件的清单等。



    第四节原料与烧结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高炉是生产生铁的主要设备,高炉的冶炼过程,要求使用块状物料,矿石开采过程产生的大量粉矿和贫矿富选得到的精矿粉,都不能直接入炉冶炼,它们必须进行造块处理,使之成为具有适宜块度和冶炼性能良好的人造块料。粉矿造块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烧结,目前高炉所用的块料,绝大部分都是由烧结得到的。(一)烧结的工艺过程烧结生产是将矿粉(富矿粉、精矿粉),燃料(焦粉或无烟煤粉)、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粉或石灰粉)以及含铁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成混合剂,然后装在烧结机上点火进行烧结。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使混合料加热到1300~


    1500℃,并产生熔融的液相渗入散料层内;燃料烧完后,温度下降,熔融液相凝固,起粘结剂作用,使粉状料形成坚实多孔的烧结矿。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烧结生产工艺流程图(二)生产特点一个有四台75m2烧结机的烧结厂,约占地十一万平方米,设备有四千多吨,其中胶带输送机就有60~70条。烧结机进行烧结时,机头、机尾产生大量粉尘,特别是使细磨精矿作原料时,如不经除尘净化,烟窗排出的废气含尘浓度为2~6g/m3个别情况下高达14g/m3。胶带运输熔剂、燃料系统中,由于机械作用产生粉尘,当胶带密封罩内具


    有较高的正压时,将使粉料大量外逸。经测定,熔剂系统含尘浓度高达282g/33m,燃料系统含尘浓度为680mg/m。烧结作业过程中,噪声源有30余处,主要是主风机、四辊破碎机、冷风机、通风除尘风机、振动筛、锷式破碎机等。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一)原料准备作业烧结用料品种繁多、数量大,一台75m2烧结机每日需输入的物量约4000t,在备料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1、例如铁精矿,在寒冷地区的运输过程中,精矿冻结,给卸站带来困难,易发生撞伤或摔伤事故,冻层较厚的矿车,必须送解冻室,解冻时可能发生火灾或煤气中毒事故。2、又如由于精矿含一定的水分,粒径小,粘结性大,在胶带运输中常发生机头、尾轮挂泥现象,使胶带发生跑偏、打滑等故障,处理故障时易发生绞伤事


    故。3、焦和煤等燃料,常用四辊破碎机破碎,一般情况给料粒度小于25mm,但常夹有大于100mm的块焦、块煤、石块等杂物,引起漏斗闸门和漏嘴被堵,使给料不均,上辊不但不进料,还易磨损辊皮。清理大块常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二)烧结机及其主要的不安全因素烧结机按烧结方式不同,可分为间隙式和连续式两大类;现时广泛采用的是连续带式烧结机。它由驱动装置、供烧结台车移动用的走行轨和导轨、台车、装料装置、点火装置、抽风箱、密封装置部分组成。烧结机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有:1.由于烧结机体又长又大,而生产与检修工人往往因联系失误造成事故。据全国14个烧结厂的事故统计资料,在机头、机尾、风箱等处均发生过死亡事故。


    2.没有机尾摆动架的烧结机,为了调节台车的热膨胀,在烧结机尾部弯道起始处与台车之间,工作状态时形成宽度为100~150mm的间隙。由于台车在断开处的撞击,促使台车端部损坏变形,增加有害漏风,并增加工人更换台车的工作量,易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3.由于台车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受200~500℃的温度变化,又要承受自重和烧结矿的重量以及由抽风负压造成的作用,易产生因热疲劳而损坏的“塌腰”现象;台车的联接螺栓也会出现断裂而使台车破损,工人在更换台车时,不小心就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4.随着烧结机长度增大,台车跑偏现象将更为突出,台车轮缘与钢轨的踏面干涉(俗称啃道)严重时会造成台车脱轨掉入风箱或台车的回车轨道。5.烧结机检修过程中,要部分拆卸台车,若拆除时未对回车道上的台车采


    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往往发生台车自动行走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三)翻车机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翻车机是卸火车车皮的,它的运行程序是:当载重车皮被推动到翻车机车台上并对准零位后,启动电机,带动齿轮使转子旋转,摇臂机构随之动作。当翻车机转到50°~70°时,站台车弹起,车皮的上缘被固定压车梁压紧,转到175°时停顿3秒钟卸料,卸料完毕回转到零位,空车皮被推出完成一个作业循环。其主要不安全因素是:1.由于翻车机联络工与司机联系失误,车皮未能对正站台即行翻车,会发生站台车及旋转骨架撞坏等事故。2.翻车机锁钩、摇臂失灵或是用钢丝绳带动旋转骨架转动,常出现故障,工人处理故障时易发生伤害事故。3.车皮进入站台前,有时车皮上有


    人,由于缺乏联系,在翻车机转动时会将人翻入矿槽。综上可见,原料与烧结作业也是人身伤害事故比较多发的作业。原料、烧结作业中所产生的事故是多种多样的,据全国十二个烧结厂自投产以来发生的85例死亡事故来看,各种死因的比例是:机械伤害致死44.9%,灼烫伤致死13.O%,高处坠落致死10.6%,矿石塌落致死10.6%,车辆伤害致死11.8%,触电伤害致死5.9%,物体打击等致死3.5%。三、防护与管理措施(一)备料准备作业为了消除原料准备过程中,从原料运输、卸车、贮存到配料等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精矿水分所引起的危害——粘结、冻结造成的危害,须采取以下措施:l.对短途运输的精矿,可在每个车箱上盖麻袋或麻布编成的“被”以防


    冻结。揭去麻布被时要有稳固的作业平台。2.大气温度在-20℃以内,精矿含水控制在12%左右,若精矿运输时间不超过48小时,可采用生石灰防冻。3.解冻室的各种仪表要齐全,并要保证灵敏、精确。同时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并定期监测一氧化碳的含量。4.加强与选矿厂的联系,根除精矿中的大块与杂物。5.胶带输送机的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保证灵敏、可靠,并应实现自动化控制。(二)带式烧结机安全措施1.烧结机的停、开要设置必要的联系信号,并应加强检查。2.在烧结机首部的导轨与台车走行轨之间,安装杠杆式安全装置。3.烧结机尾部安设可动摆架,既解


    决了台机的热膨胀问题,也清除了台车之间的冲击,并克服了台车跑偏和轮缘走上轨道的故障,大大减少了工人检修设备的工作量,从而减少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4.为了防止烧结机过载造成设备事故,一般安设过电流继电器作为保护装置。(三)触电与灼伤的预防烧结作业耗电能极多,所用的电压为380V,大设备的电压为3300V。由于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高且又潮湿,开关或电器设备表面常有漏电和起动失灵现象,特别是地下通廊的胶带输送机处积水时,处理不当易发生触电事故。为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除应安装除尘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并加强电气设备的维修外,还应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烧结作业发生的灼伤致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返矿园盘操作岗位。为防止


    单纯追求产量,忽视安全,进行违章作业,防止因返矿或返矿仓浇水产生大量蒸汽等,应采取的措施是:1.严格按生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返矿仓内和台车底部浇水。3.改革生产工艺,逐步将烧结矿热料改为冷料,既可避免灼烫事故,又可改善作业环境。第五节炼铁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自然界的铁大都以铁的化合物状态(氧化铁、含铁盐)存在于地壳内,炼铁就是从铁矿石冶炼出生铁。现代炼铁方法主要采用高炉冶炼。(一)炼铁的工艺过程高炉炼铁是将经过处理的铁矿石、燃料和熔剂按一定比例从炉顶分批装入


    高炉,从高炉下部送入空气及其它燃料。焦炭的作用是供给铁矿石还原所需的还原剂。(CO和C)、热量和疏松高炉料柱;空气经热风炉预热成为温度高达1000℃左右的热风,以供给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并提供部分热量;熔剂的作用是使熔点很高的脉石(矿石中不含铁的矿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钙等)和燃料燃烧后的灰份成为熔融状态,流动性能良好的炉渣。铁被还原并熔化成铁水后和炉渣分层贮存于炉缸之中,然后进行出铁、出渣作业,获得合格的生铁。炼铁工艺流程如图3—1。(二)生产特点高炉冶炼是一个连续性的生产过程,自点火开炉后就不停顿地进行生产。在生产期间,高炉操作要保持炉况顺行,冶炼正常。炉况正常时,炉料下降顺利,料速均匀,煤气分布合理,炉温适宜稳定,炉渣成


    份合适,流动性好,生铁产量高,焦化低。但高炉冶炼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炉内状况随时都在变化。有时煤气分布不均匀,有时炉料偏行,有时炉料下降过慢,有时炉料停滞不下


    图3—1炼铁工艺流程产生悬料,有时炉料又突然崩落,有时炉内过热,又有时变冷,有时还会在炉墙上结瘤等。炼铁生产是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其设备以高炉为主体,它的附属设备系统有:原料系统(包括炉顶装料设备),出铁、出渣、送风系统与煤气除尘系统。向高炉喷入燃料的设施有喷吹设备,需铸铁的还有铸铁机。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炼铁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生产


    的产品与副产品的性质,以及生产的环境条件,给炼铁人员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危害。建国50多年来,随着炼铁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动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安全卫生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伤亡事故较多,职业病也时有发生。(一)高炉装料系统1.大中型高炉的原料,燃料大多采用胶带机,少数采用火车输入贮槽。劳动条件差极易发生事故,且粉尘危害难以治理。采用胶带机加振动筛筛除粉料时尤为严重,粉尘浓度最高可达1g/m3,每班地面粉尘积集厚达数厘米。2.高炉通常采用钟式装料,大钟要经受原料的磨损与煤气的冲刷,在常压情况下,可以使用3~5年,如采用高压操作一般只能使用一年左右。当此系统出现故障时,轻则煤气泄漏,重则大钟掉到炉内。(二)高炉作业系统


    高炉的基本操作是保证炉况的正常。炉况正常时经常的操作是出铁和出渣;不正常时,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甚至还要休风和进行检修。1.出铁、出渣出铁、出渣是炉前工的任务。炉前工是在很高的辐射热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操作不当和多种其他原因都可能引起事故,如渣铁罐积水引起爆炸,出铁操作失误,铁水失去控制(俗称“跑大流”)等,这些事故影响生产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据四个铁厂近20多年伤亡事故统计,炼铁过程炉前工的事故率高达50%,远高于其他相关工种。2.休风休风就是高炉暂时停止向炉内送风,以便进行一些炉前作业,如换风口、焊补煤气系统的设施等。休风过程易发生煤气爆炸及煤气中毒事故。中小高炉由于炉顶设备泄漏严重,蒸汽压力不足,


    当休风或低压时,空气进入炉顶或大小钟之间,也会产生煤气爆炸。冬季这种事故尤多。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任何非计划休风均属事故,休风期的检修往往是突击性的多工种交叉作业,更是人身伤害事故多发时期。某厂统计表明高炉人身伤害事故中,三分之一是在抢修或处理高炉故障时发生的。3.热风炉热风炉是为高炉鼓风加热的设备,一般采用高炉煤气加热。煤气中毒与爆炸事故是其安全工作的重点,为防止事故,各阀门应有连锁装置。即使是这样,在换风和休风,特别是紧急休风时,操作人员往往比较紧张,容易引起操作失误,可能发生各种预想不到的事故。(三)煤气作业高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氢和少量甲烷等可燃气体,发热值一般约为5MJ


    /m,含有大量的灰尘(一般为20~60g/m3),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使用。冶金工业使用的可燃气体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天然气等。由于对热值的需要,高炉煤气常与焦炉煤气或天然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可燃气体和空气在一定比例下混合,遇明火即产生爆炸,可燃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散发在作业场所时,容易使用中毒。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是:1.强制送风的炉窑未开风机,煤气由闸阀窜入送风管道。2.工业窑炉第一次点火未点燃,、又未吹净炉膛内煤气就进行第二次点火。3.煤气设备停产后,未将煤气处理干净,又未经气体分析就动火。4.煤气设备意外着火时,未通入蒸



    汽或氮气充压,未切断煤气来源发生回火爆炸。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有:高炉风口、热风炉煤气闸阀、煤气蝶阀组传动组、煤气管道的法兰部位、煤气鼓风机围带等处煤气泄漏,以及煤气设备年久失修产生泄漏等。三、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一)高炉装料系统1.贮矿(焦)槽的结构应是永久性的,十分坚固,其形状应做到能够顺利地自动下料,金属矿槽应设辅助耐磨衬板,存放热烧结矿的内衬板应是耐热的。槽上必须设格栅,周围设栏杆并保持完好。应有料位指示器,卸料口应选用开关灵话的阀门,最好采用液压阀门。2.用斜桥上料法的高炉,料车坑必须设有两个相对方向的出入口,并设防水与防尘的措施。斜桥一侧应设有符合要求的通往炉顶的人行梯。若高炉上料


    采用胶带运输设备,设备应有足够的完全可靠性,并加盖密闭,安设除尘净化装置。如生产、工艺允许时,亦可设置喷露洒水装置,卸料口卸料方向应与胶带机运动方向一致。机上应要防跑偏、打滑装置和溜槽堵塞、清扫、启动的信号装置,以及事故开关、事故警铃和安全准确的运转与停机联锁装置。3.用钟式装料的高炉,搞好各装置之间的密封,特别是采用高压操作时,保证大小钟之间、大小钟与料斗间、大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至关重要。搞好密封首要提高装置部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安装质量;其次选用适当的密封材料,重要的部件要采用多种封密措施,使之软硬结合,层层设防以杜绝煤气的泄漏。(二)高炉作业系统1.炉况为了判断高炉冶炼过程是否正常,高炉操作者必须认真细致通过直接观察


    和各种监测仪表来掌握炉内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以消除故障,保持炉况正常。2.供水高炉炉体、风口等处的冷却设备,以及水渣槽场等必须连续供水。为了安全供水,应采取的措施是:应有备用的电源、水泵和贮水塔;在炉体、风口供水管上设连续过滤器;供、排水采用铁管以防破裂;各个小的供水系统间设联络管以串成能相互调剂的大供水系统。3.休风休风时应特别注意的是:(1)煤气系统和高炉断开口,必须保持正压力。若长期休风则应进行炉顶点火。在煤气系统作业必须彻底驱赶煤气。(2)炉顶系统应使用蒸汽保持正压。(3)冷风管道应保持正压。(4)冷却系统不能向炉内漏水。4.检修


    检修时应该做到:(1)先切断被检修没备的电、气、风、水供给,而后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操作制度进行检修作业。(2)在不停止作业情况下进行检修,预先要制定防范措施,作业时要专人监护。(3)进入管道、容器内检修时,除进行有效的通风、气体检测,监护外,检修前后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点人数。(4)检修时必须确认无坠落物继续坠落和煤气,蒸汽等窜出。5.出铁顺利出铁的关键是维护好铁口、保持铁口的深度。一般中型高炉铁口深度至少不少于1、2m,大型高炉达2、0m以上。出铁时要避免出现:(1)铁口过浅铁口过浅使铁水流未经缓冲减压从铁口中冲


    出,铁水流不稳定,在高压铁流的冲刷下铁口直径容易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最后失去控制造成“跑大流”事故。(2)潮铁口出铁出铁后用泥炮堵塞铁口,堵塞后的铁口必须烘干,严禁潮铁口出铁。潮铁口出铁时,由于被铁水急剧加热,急剧蒸发大量蒸汽,破坏铁口,最后也导致“跑大流”。6.出渣许多高炉采用炉前水力冲渣,能防止发生爆炸事故,但当渣中夹带大量铁水流入水冲渣沟还是会发生爆炸的。因此渣中应防止夹铁。此外还要防止冲渣沟堵塞。(三)煤气作业煤气事故重在预防,它的技术措施是防止煤气的泄漏和作业场所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允许标准;要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煤气压力波动不要超过0.5KPa;尽量不进行带煤气作业和防止


    煤气和空气混合等。组织措施是按国家标准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规定设立半军事化的煤气防护站或不脱产的煤气防护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抢救时应该做到:1.进入煤气危险区域必须戴氧气呼吸器。2.织好抢救队伍,工作要服从统一指挥。3.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要就近抢救不得远送。4.事故现场要做好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和保持安静及程序。



    第六节炼钢生产安全一、生产过程概述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和废钢。钢和生铁都是以铁、碳为主并含有硅、锰、磷、硫等杂质元素构成的合金,其差别主要在于钢中的碳和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较生铁为低。它们的化学成份大致在表4-l所示的范围之内。表4—1生铁和钢的化学成分比较化学磷硫成不不份碳硅锰大大于于



    %品名炼3.00.60.50.00.1钢0-40-10-13-05-1生.50.60.50.07.60铁0.00.10.20.00.0碳6-12-05-02-03-0素.35.37.80.07.09钢生铁性硬而脆,不能承受冲击载荷,不便压力加工,因而用途受到限制。钢的机械性能则比较全面,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又有一定的塑性、韧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性能还可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变化,如果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还可获得某些特殊性能。故钢拥有能适应多种加工方法的


    加工工艺性能和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的使用性能。把生铁进一步炼成钢,就使材料的潜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因而生铁也就成了炼钢的一种主要原料。此外,钢厂本身和其他工业生产中的大量废钢和废旧设备也是炼钢的重要原料。(一)工艺过程炼钢过程主要是通过氧化反应将生铁中的碳和杂质元素转变为各种氧化物并使其进入炉气成炉渣而分离出去。氧化反应所需的氧化剂一般有空气、工业纯氧和铁矿石等。为了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金属必须加热并保持液态。杂质去除后,钢液中残留有一些以氧化亚铁(FeO)形成存在的过剩氧,对钢的性质极为不利,故还须通过脱氧操作加以去除。如果冶炼合金纲,还要加入铁合金进行合金化,有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钢质,还要进行炉外精炼,最后获得具有一定成


    分、一定温度的钢水,并通过浇铸工序铸成合格的钢锭或钢坯。获得高温钢液的过程主要是在炼钢炉内进行的。炼钢炉的种类甚多,主要的有平炉、电炉和转炉三种。它们在冶炼中与熔融金属和炉渣接触部分所用的耐火材料有的是碱性的(如镁砂、白云石等),有的是酸性的(如石英砂),故三种炼钢炉都有碱性与酸性之分。由于酸性炉冶炼不利于去除有毒杂质磷、硫,故应用不广,而碱性炉则应用十分普遍。平炉还有固定式和可倾式之分,目前普遍采用固定式。平炉炼钢可以全部用生铁或废钢为原料,也可用按不同比例配合的生铁与废钢为原料,生铁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平炉炼钢主要是以燃料(煤气或重油等)燃烧发出的热能来作为热源,炉火内火焰温度一般在1800℃左右。为了保证足够高的火焰温度,一般采用两组蓄热室,利用平


    炉废气中的热量将煤气和空气分别加热到1200~1300℃后再入炉燃烧。高温火焰将固体炉料(生铁、废钢、石灰石、铁矿石等)熔化形成熔池,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使杂质元素去除到一定范围。目前国内平炉的容最从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炼一炉钢一般约需2~6小时,向熔池吹氧强化冶炼过程可使时间缩短,生产率提高。电炉的热源是由电能转换而成的热能。电炉有电弧炉,电渣炉、自耗电炉、感应电炉等多种类型,其中以电弧炉应用最为普遍。电弧炉是将电能输入炭质电极,利用电极与炉料间的放电作用形成电弧来加热炉料的。电弧温度高达5000~6000℃可使各种难熔金属熔化成液体,电炉炉内气氛(氧化气氛或还原气氛)可以自由控制,炉体可以倾动,换渣操作甚为方便,故冶炼中合金元素的氧


    化损失甚少,有害杂质元素磷、硫、氧等可以得到较为彻底的去除。由于这些特点,所以电炉特别适于生产各种高级优质合金钢。电弧炉原料主要是利用废钢,有时也配入部分生铁。为了提高生产率,电弧炉也普遍采用吹氧冶炼。目前国内电炉的容量从上百公斤到上百吨不等。转炉主要是以液体生铁为原料,利用铁水的物理热及元素氧化反应放出的化学热作为热源来进行冶炼。转炉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或工业纯氧,目前普遍采用纯氧。按氧化剂送入炉内的部位不同,转炉有顶吹转炉、侧吹转炉、底吹转炉和顶底复合吹转炉之分,目前最流行的是氧气顶吹转炉。氧气顶吹转炉是通过吹氧管(氧枪)将高压(约为1、5MPa)氧气向炉顶开口吹入炉内的铁水中。氧气气流使熔池激烈搅动、氧化反应迅猛进行、短时问内放出大量热能以


    提高熔池温度。由于反应速度极快,冶炼时间极短,一般20~30分钟即可完成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因此,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炼钢方法。转炉的炉容量一般从数吨到数百吨不等。炼钢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二)生产特点炼钢作业在安全方面的特点如下:1.炼钢过程是一个高温物理化学过程,整个工艺过程都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绝大多数工序都与高温熔融物(金属及炉渣)及高温炉气密切相关。2.作业过程中需要频繁动用多种机、电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以及高压电、高压水、高压氧等高压系统。3.作业过程中有大量烟尘,有害气体及噪声外逸。污染环境,恶化劳动条件。4.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甚大。



    图4-1炼钢工艺流程图二、作业条件与事故危害上述生产特点说明炼钢生产的作业条件十分险恶,危害职工安全、有损健康的因素很多,因此,事故伤亡率在钢铁冶金企业中几乎是名列前茅。表4-2所示为某炼钢厂32年的统计数据,炼钢生产中的事故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同一资料还表明:烧狎事故中因氧气回火爆炸牙起的占35、6%,因熔融物喷溅引起的占37、2%,其他占27、2%。表4—2炼钢厂各类事故伤亡统计烧起车高机物触伤重辆空械体电


    伤伤坠伤打伤亡亡落害击害死2318814亡008..0.%...11.重2215173伤860.9..%...3.051353总2216183伤484.4..害...6.57%5322总伤害包括:轻重伤及死亡现将各种常见事故简述如下:(一)爆炸与熔融物喷溅事故炼钢车间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作业场所,作业中随时要与高温熔融物接触,由高温熔融物引发的爆炸或由


    爆炸引起的熔融物喷溅对安全的威胁最为严重。1、熔融物遇水引起的爆炸水与高温熔融物接触时将迅速汽化而使体积急剧膨胀,极易发生爆炸。被熔融物复盖、包围的水,相当于在密闭容器中汽化,由此引发的爆炸,其猛烈程度和危害作用尤为突出。除冲击波、爆炸碎片造成伤害外,由于爆炸伴随着熔融物的飞溅,还很容易引起连锁作用造成大面积灾害。在炼钢生产中引起熔融物与水接触的主要因素如下:(1)炉体及附属设备的高压水冷装置穿漏,高压流股穿入熔池内部、或水冷构件落入熔池。(2)往熔池内加入潮湿炉料。(3)用潮湿容器盛装熔融物。(4)熔融物由炉内或盛装容器中溢出、漏出、倾翻而与湿地面接触。


    2.炉内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与喷溅炼钢熔池中碳和氧按反应式:FeO+C=Fe+CO↑发生反应,形成CO气体:当熔池中积聚了大量反应物质并相互充分接触时,反应就能以极大的速度爆发进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最CO气体。这些气体从炉内急速外逸可将熔融物一并带出,气流喷出的反作用力可将熔融物自炉内压出,于是形成熔融物喷溅。CO气体与空气或氧气在炉内熔池上空混合到达爆炸浓度范围便发生爆炸。CO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范围为12、5%—74、O%,在纯氧中爆炸浓度范围为15、5%~94、0%,其爆炸危险度与汽油不相上下。这种炉内有限空间的爆炸,不仅引起熔融物的大量喷出,而且摧毁设备,破坏厂房,威力之猛,有时竞与成吨TNT炸药的爆炸相彷佛,其危险之严重可以想向。


    引起爆炸与喷溅的具体原因如下:(1)炼钢炉装入量过多,熔池过深,渣层过厚,或炉渣粘度过大等都使CO气泡不能顺利排出,当其积聚到压力足够大时便突然喷出引起熔融物喷溅及燃气爆炸。(2)低温操作:低温下集中加入铁矿石过多使碳一氧反应停止进行,炉内积聚大量FeO及c,当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碳一氧反应迅猛讲行,于是引起爆炸与喷溅。(3)高温操作:炉温甚高、供氧过快,也会引起碳一氧剧烈反应。(4)转炉留渣操作:留渣中含有大基FeO,当铁水高速兑入时立即发生剧烈的碳一氧反应。(5)平炉、电炉操作中铁水兑入过早、过晚;过早则固体炉料加热不充分,相当于低温操怍,过晚,固体料全部熔化,形成了FeO浓度相当高的熔渣,相


    当于留渣操作。(6)操作失当,造成钢液过氧化(碳低、氧高,不符合钢种要求)出钢时被迫在盛钢桶内向钢液增碳引起强烈的碳一氧反应。3.转炉煤气在烟气净化系统中的爆炸转炉吹炼中形成的大量烟气含CO甚高,除能在炉内引起爆炸外,还可能在炉外其他地区如转炉烟气净化系统中引起爆炸。当除尘系统的管道气密性较差,有空气进入系统,或吹氧管切断阀关不紧,有氧气漏入烟气,烟气中的CO与一定量的氧混合容易达到爆炸极限,一遇火种即能引起爆炸。转炉大喷可能将大量熔融物导入文氏管,如果文氏管中的喷水量不足以熄灭熔融物则这些熔融物就可能成为引发爆炸的火种。4.用氧中的爆炸氧气是炼钢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


    物质。转炉以氧气为主要氧化剂,平炉、电炉也普遍采用吹氧操作以强化冶炼过程。氧气是通过氧枪以高压输入炉内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极易引起爆炸事故。如:(1)低压用氧导致氧管负压、易引起高温熔池产生的燃气倒灌回火发生爆炸事故。(2)氧枪回水不通,枪内积水在熔池高温作用下汽化、阻止高压水进入,当枪内蒸汽压力高于枪壁强度极限时便发生爆炸。若停水不及时,一旦高压水进入熔池还将引起更严重的二次爆炸。5.其他方面引起的爆炸和喷溅(1)炼钢炉炉顶和炉衬坍塌、衬炉材料剥落及熔池中的大块料塌落均可能引起喷溅。(2)入炉废钢中混入了密封容器及易爆物和废旧武器中遗留的弹药、雷管等引起爆炸。


    (3)在废钢堆放场地用火焰切割废钢时可能引起混入废钢中的易爆物爆炸。(二)起重运输作业中的事故炼钢过程中从进入炉内的固体炉料,液体炉料到由妒内出来的高温熔融物以及铸锭设备、钢锭等都需要用吊车吊运,吊车不仅使用频繁,且在生产场地上空运行;加上人的种种不安全因素,使起重运输作业潜伏着严重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吊运熔融物时由于钢丝绳断裂,容器耳轴断裂等原因引起熔融物倾翻,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2.吊车端头与厂房柱之间间距过小,造成挤压伤害。3.检修人员在吊车上检修时从吊车上坠落。4.起重物品时由于捆扎不牢,或吊钩未挂稳妥等造成重物坠落伤害。


    5.吊车在起重运行中发生碰撞造成伤害。6.起吊时工具及起吊物对操作者的挤压或打击伤害。(三)机械事故1.传动机构在运转中发生的事故转炉、电炉及可倾式平炉的传动机构,。它们多是在盛满熔融物的情况下工作的。传动机构荷重甚大、使用频繁,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如倾炉时因惯性力矩的作用而使熔融物外喷,制动时发生振动引起炉衬塌落造成大喷等都是值得注意的事故。2.平炉装料机运行时造成的伤害平炉的固体炉料绝大部分需由装料机装入炉内,装料机工作繁忙,运行处人员众多,很容易发生挤伤、撞伤事故。(四)车辆事故冶炼一吨钢需要完成三~四吨的运输任务。大型钢厂一般都采用铁路运输


    方式,由于运输任务繁重,车间线路密集,车辆来往频繁,场地拥挤,操作人员甚多,因而事故发生率甚高、伤害严重,是炼钢厂的第三大灾害。其主要表现有。压死、碰伤、车上坠落物砸伤、挤伤或挤死,车辆互相碰撞造成伤害等。(五)煤气中毒事故炼钢生产中平炉需要大量使用煤气作燃料,转炉要产生大量煤气,电炉无排烟系统,用氧强化冶炼时也有大量煤气逸出炉外,因此,煤气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1阀门失灵、水封断水,造成大量煤气外逸使附近操作人员中毒;2.误入煤气危险地区,如转炉料仓内就常有大量煤气积聚,其浓度足以造成中毒致死,一旦误入,必然发生中毒事故。(六)爆炸事故炼钢原料中的废钢大件入炉前要经


    过爆破或切割使其符合尺寸要求。平炉的熔池、沉渣室积渣及蓄热室积瘤时,必须采用松动爆破法拆炉。平炉出钢口不能及时开启也常采用定向爆破法打开出钢口。进行这些爆破作业时,如果操作失当引起事故,其危害作用也是相当严重的。爆破可能造成的危害如下1.产生爆炸地震波。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如速度过大,将危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在爆破坑lOm之外的振动速度为2~4cm/s范围时被认为是符合安全的。2.产生爆炸冲击波。用爆破法破碎废钢铁或松动炉体烧结物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将重达数十吨的爆破坑盖板折翻或抛出。修炉爆破的冲击波能震毁周围建筑物的门窗璃璃。3产生爆破碎片及飞块爆破废钢的碎块重可达5~200kg、能飞出10~2000m。可能破坏建筑物或造


    成人身伤亡。如某厂的爆破碎块飞出打死了江上的渔民,另一厂的爆破碎块打死了在地里耕作的农夫。“某厂拆炉爆破的碎块将30多米高的厂房盖破坏成“千疮百孔”。(七)触电事故炼钢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尤其是电炉炼钢更是以电能为主要能源,其电气设备十分复杂,有高压系统也有低压大电流系统,变压器一次电压一般高达V,最大可达35000V~66000V,二次电流高达数万安培。通过短网输入电极,因此两个系统都能使人触电致死。操作人员在更换电极时,在倾炉出钢时,如果操作失当均有可能发生触龟事故。三、预防事故的措施(一)爆炸与喷溅的防护措施l.熔融物遇水爆炸的预防(1)从安全角度改进各种设备的设


    计、制造并配备有效的检测,监视仪表、指示、报警装置及连锁快速切断、自动制动装置。如:①将氧枪下端设计成上粗下细、锥角为5度的锥形结构,则可使氧枪上粘结的钢渣因热胀冷缩而自动脱落于炉内。这就可以避免粘结钢渣的枪头在提升时拉坏烟罩或水套而造成漏水引起爆炸的事故。氧枪经冷弯、焊接工艺后,应进行无损探伤检验、避免漏水、漏氧。②在电炉上推广使用三联电极水冷圈,将三根电极的水冷圈互相串联并固定于炉盖上方,以防万一发爆炸时不致因某一水冷圈炸落而发生二次爆炸。③采用测厚仪对炼钢炉及熔融物容器衬砖的蚀损及残余厚度。加以准确可靠的检查、测绘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可防熔物泄漏事故发生。④保证盛装熔剐物的各种包罐的壳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足够数量的排气孔。


    (2)各种设备的准备,使用、检修、维护及定期更换都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如①盛装熔融物的包罐使用后必须消除积渣,使用前必须烘烤并进行安全检查。新砌的或存放的包罐第一次使用时应按规程烘烤至足够(800℃)温度方能使用。②为了保证熔融物运输中的安全,首先要保证运输起重机械及各种附件、工具的完好、可靠,做到经常检查、定期维修更换;其次是控制装入量及运行车速,容器内的液面应低于容器上沿300MM,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0km/h,以免熔融物晃动泼出。③装料槽(斗)在装料时应无积水及潮湿废物。(3)从设计、管理两个方面保证地下排水系统容量足够,畅通无阻,以避免厂房地面潮湿积水。(4)原材料在存放时必须保证防雨、防潮、入炉前必须于燥、烘烤。


    (5)各种炼钢炉拆修时不允许冲水冷却,以免镁质耐火材料水化,造成漏钢事故的隐患。2、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与喷溅的预防(1)杜绝低温操作和高温操作,以及留渣操作,如有特殊原因必须留渣时,留渣量不得超过炉容量的5%并须先加入石灰使渣内氧化铁与氧化钙结合后再缓缓兑入铁水,可避免碳一氧剧烈反应。(2)在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增大热负荷,使炉内的加热速度适应加料速度,避免炉料冷冻和过烧。(3)控制供氧量,不允许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最大烟气量超过抽风机风量的0、75倍,以避免炉内气流不畅,使CO容易达到爆炸浓度范围。(4)采用先进的自动调节炉膛压力系统,使炉艟压力始终保持正常;增大炼钢炉排烟系统及抽风机能力,使冶炼


    中产生的大量CO、CO2气体得以顺利排出,避免达到爆炸浓度范围。3.煤气在烟气净化系统爆炸的预防(1)炉前操作防止大喷,避免火种喷入文氏管。(2)增加文氏管喷水量,保持规定水压和充沛的水量。开足阀门尽量灭火。(3)密切监视煤气中的含氧量,发现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放空,停止回收。4.氧枪爆炸的预防(1)严密监视氧压,多个炉子用氧时,不要互相争着用氧,防止管道造成负压回火。(2)严格控制冷却水质以防结垢、堵塞和腐蚀。(3)保持氧枪所有联锁装置齐全有效。(二)起重运输作业的事故预防统计资料表明:起重运输作业中的事故原因最主要的是违章违制(占40%),其


    次是不懂技术知识(占27、8%),以下依次为设备的设计制造不良(占26%),管理不善(占3、6%),及防护装置不完善(占l、8%)。由此可知预防事故应该采取的措施是:1、严格贯彻安全技术规章制度。(1)新工人必须先学好岗位安全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不允许走过场。(2)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发现不完善的地方应及时修改。2.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与技术素质。3.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不断改革工艺,改进设备,逐步宾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置。(三)机械事故的预防1.采用安全可靠的传动机构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以减少传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转炉悬挂传动机构中配置力


    矩平衡装置可以克服转动时惯性力的影响,减少制动时的振动,配置安全电气装。置可以在故障停电时做到安全供电保证转炉正常运转和安全复位。2.为了保证平炉装料机的安全作业,装料机在工作前必须先发信号通知工作人员离开装料机作业区并清除有碍装料机运转的设备及杂物。装料工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四)车辆事故预防1.在厂房设计时应考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2.革新现有设备,采用电气或内燃机车,改进车辆联接方法。3.部分原材料改用管线输送或封闭式皮带输送,减少厂房内线路和车辆数量。4.线路通道安装自控音响及灯光信号装置,并用无线电对话机联络。


    5.建立交桥、改善道口流量。6.危险地段设立安全防护装置。7.加强铁路规章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车辆操作安全技术规程。(五)煤气中毒事故预防1.经常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水封等,严防漏气。2.确定煤气危险区并有醒目的警告标志。3.设立煤气防护站,配备一定的防护人员和急救器。4.加强通风设施以减少作业场所的煤气浓度。5.在工作值班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信号装置。(六)爆破事故预防1.废钢爆破必须在地下爆破坑内进行,爆破坑的四壁要结构合理、强度大,透气性好以避免碎片飞出。2.要求爆破坑顶盖所受压力不得超


    过500KPa,加速度值不得超过重力加速度的15倍以避免爆破时冲击波掀起或移动顶盖,为此爆破坑必须开设泄压孔。泄压孔周围应设立阻挡墙,以防止泄压孔飞出碎片伤人。3.拆炉爆破时要搭好防护棚,控制碎块飞散造成伤害4.限制炸药用量、控制爆破能量。5.爆破所用的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火工用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其购买,运输,贮存领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6.采用拆炉机械代替爆破拆炉,采用活换渣车代替爆破消除沉渣室积渣。7.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七)触电事故预防1.电气线路设计必须满足安全要求,保护操作者的生命安全。2.电气设备中必须有足够和有效的保护、信号装置,在必要时发出警报信


    号并尽量避免工人操作时直接接触高压及大电流设备而发生触电事故。3.操作中注意下列事项:(1)送电冶炼前,检查高压系统是否在断开位置,电炉变压器应处于无负载状态。(2)先送隔离开关,然后操作转换开关,远距离电动合上高压断路器。(3)配电人员必须与炉前操作人员随时密切配合。(4)上炉顶接电极或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5)电炉出钢时必须先停电后出钢。(6)安装隔离装置避免和禁止操作人员通过短网。(7)电炉炉体及其构件必须可靠接地。(8)加强对操作人员关于触电抢救工作的技术训练。(9)严格执行送电、停电、操作、监


    护、检修中的停电、验电、放电、接地等用电安全制度。防止反送电事故。


    第七节轧钢生产安全知识金属压力加工过程,可以说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因此也称为塑性加工。它与金属切削加工、铸造、焊接等相比,可以节约大量金属,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生产率很高,因而90%以上炼出的钢,都要经过压力加工成坯或成材。由此可见它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常见的塑性加工方法有轧制、锻造、挤压和拉拨等几种,如图5-1所示。



    图5——1一、轧钢生产简述轧钢是将炼钢厂生产的钢锭或连铸坯,通过带有旋转辊的轧钢机轧制成钢材的生产过程。用轧制方法生产的钢材种类很多,目前已达万种以上,可大致分为型材、线材、板带、钢管和特殊钢材等五大类,与此相适应的也有各种类型的轧钢机。图5-2为轧钢生产过程的示意图。



    图5-2轧钢生产过程示意图由于轧钢品种、规格繁多,生产这些钢材的轧钢车间也各种各样,但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1.生产工序多,生产周期长由坯料到成品,一般都要经过加热、轧制、精整等工具,视产品要求不同,精整中又可分成不同的工序如矫直、平整,或铣头、钻孔等。合金钢轧制则所需工序更多,如图5-3为一般合金钢轧制的工艺流程。



    图5-3一般合金钢轧制的工艺流程轧制产品不仅工序多,而且有的工序要往返好几次,如冷轧生产中的退火,酸洗等,这势必使生产周期增长,车间待处理的半成品增多,造成车间拥挤、杂乱,吊车往返吊运次数也频增,这一切都使车间容易发生事故。2车间设备多而复杂为了完成上述各个工序,就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如轧钢机主要设备(或称主机列),就是使轧件在旋转的轧辊中产生塑性变形的那部分设备,由主电机、传动机构(减速箱、齿轮机座、连接轴等)和轧钢机三部分组成。如图5-4所示。



    图5——4交流电机驱动的轧机主机列1——齿轮座;2——减速机;3——飞轮;4——连接轴;5——联轴节;6——电动机联轴节;7——主电机;8——轧机此外,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铺助、设备,如加热炉、剪切机、锯机、矫直机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确保各个工序顺利进行,还有很多辊道和起重运输设备,为了改善车间工作环境,还有各种抽吸设备和净化装置等。由于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又复杂,因此,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特别是我国目前的轧钢设备,大部分属于三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水平,例如迭轧薄板


    轧机,单张钢板冷轧机,横列工式线材轧机,横列式中小型轧机和炉焊管机组等:在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均巳列入淘汰的行列。生产设备陈旧,是我国轧钢伤亡事故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全国各地民营企业中,横式布置占大多数,横列式必然带来危险作业多,劳动强度大,设备故障多等弊病,.因而发生工伤事故也较多。轧钢车间的后部工序和其他辅助工序的设备,较主体设备更为陈旧,部分企业还采用手工操作(如剪切、矫直等)。不少轧机上仍采用人工喂钢翻钢拔钢,移钢等,人工调压下,调孔型、调导卫,人工撒盐,人工打印,搬运等落后的操作方法。3温度高、噪声大,烟雾迷漫绝大多数的轧钢车间是热轧车间,开轧温度要达1200℃左右,终轧温度为800~900℃,工人在如此高温下操作,


    极易疲劳,烫伤、碰伤。此外,车间内各种传动机械鼓风机的摩擦,振动,撞击声,钢材从冷床上拉下来的噪声,特别是像无缝钢管车间气动机构的尖锐剌耳的噪声,此起彼伏,严重地刺激着操作工人的神经,使人烦燥,心绪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容易造成事故。轧钢车间烟雾迷漫也很普遍,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有涂料产生的粉尘、酸洗工序产生的酸雾,轧制时冷却水遇高温轧件产生的大量蒸汽水雾等,还有与氧化氮有关的光化学烟雾,特别是象迭轧薄板轧机上用沥青油润滑,散发出大量的有害的烟雾,都威胁着工人的健康。综上所述,轧钢车间是一个“多事”的车间,伤亡事故较多。二、常见事故及危害1.传动机械设备常见事故及危害


    由于轧钢车间设备多而杂;而且很多都是高速运转,极易发生事故,有的设备陈旧,有的超负荷工作,这些都带来事故隐患,据某厂调查,设备运行的事故隐患就占到65%。在主机列上,操作工人常因调整轧辊孔型、进出口导卫装置、或检查冷却水管和紧固各部位螺钉、销子时,不小心被衣袖、裤脚卷入传动接轴或轧机内,造成事故。在一些高速线材轧机上,线速度高达120M/S,危险性更大,碰到身上任何部位,都会穿透。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至于后续工序的剪切机、锯机、矫直机等也常会发生事故。如高速飞转的锯片,有时会破碎飞出打伤人;手指、手掌被剪刀口剪伤、被压下装置压伤;两侧辊道挡板不牢固,热钢件跑出辊道外面而被烫伤、碰伤;在矫直机入口辊


    道两侧,更易发生被弯曲待矫的钢材碰伤。另外,在轧机前后都有工作辊道,在加热炉与轧机,轧机与锯机、剪切机等设备之间都有辊道输送轧件,操作时千万不能站在辊道的辊子上,否则辊子转动起来就会使人跌倒、摔伤和挤伤脚,严重时将人轧入轧机,后果不堪设想。2.起重设备常见事故及危害由于轧钢机的零部件都很庞大、笨重,而且换辊频繁,不仅这些设备的拆卸,安装都要用行车吊起.而且由于工艺上的需要,必须把半成品从这一作业区调往另一作业区,如迭轧薄板车间。轧机轧出的板迭,要吊往剪机剪切,剪切后吊到掀分区去掀板、分类,然后又往返于矫直、酸洗、退火场所之间,薄板经反复多次吊运后造成大量残次品,影响薄板成品率,而且因行车吊运造成的事故也大大增加,常会因钢丝绳捆缚


    不牢造成物体打击伤害,尤其是在死亡和重伤事故中,起重伤害所占比重较大,有的多达50%,见表5—1,对此应给予特别的注意。表5—1几个轧钢厂历年与吊车有关的事故统计


    某特钢轧锅厂某小型轧锅厂某大型轧钢厂某半连轧钢厂合计


    3.高温环境常见事故及危害可以说整个热轧车间都属于高温环境,即使在精整工段,钢材从冷床上拉下来已呈兰灰色时,也尚有50~60℃,有时冷床能力不够,钢材断面大时温度就更高,可高达lOO~200℃,吐上一口唾沫,仍会滋滋冒烟。因此在这样的高


    温环境下,烫伤是很多的。有时踩在看上去已经冷却发黑的钢板上,就会产生滑倒(表面有油)、烫伤;用手触摸呈兰灰色的钢材时,也会引起烫伤,甚至有人坐上去而烫伤的,这在轧钢车间是经常会发生的。在加热工段更易引起灼伤事故,当加热炉设计正压太大时,炉门冒火严重,特别是在开启炉门时,易被火焰烧伤。加热炉是高温下作业的设备,各部分材料的好坏,不仅影响寿命和经济效益,处理不当还会导致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特别在高温条件下,由高温氧化燃烧引起炉子的腐蚀作用也很严重,主要是硫和钒,这不仅影响炉子的使用寿命,而且SO2的烟雾对人体有危害。另外,燃烧装置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事故,如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容易回火爆炸;燃油烧咀会出现熄火,未燃油滴下来,严重时会因此引起火灾,亦应


    注意。4.电气设备事故及危害轧钢车间电气设备很多,主电室更是轧钢车间的心脏,一般人员不准擅自进入。不仅要确保轧机正常运转,连续生产,还要注意主电室内的清洁卫生。车间内各种电器开关也很多,更不能随便去拉合,特别是在停机俭修中更应注意,例如一次工人在检修步进式冷床时,由于有人随便开启开关,使冷床立即动起来,造成事故。此外如轧机和辊道的正反转,一旦开关搞错,动向相反,后果就不堪设想。5.厂房结构不合理,设备布置不合理多数轧钢车间,行车端外缘到室柱内缘净空间距,仅有lOOmm左右,工作人员十分容易被挤压。有的厂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或因生产不断的发展,使原来的设备布置显得


    不合理,工艺流程不顺畅,往返运输增多,因而造成物体打击,碰伤和吊运等事故。此外,在冷轧车间,由于采用润滑油或乳化液对轧辊进行润滑,造成地面油腻不堪,稍不留心就易滑倒。冷轧喂料时,手部及服装极易绞入轧机和卷筒。如果站立方位错误,操作不熟练,思想不集中,或者使用防护品不当,均有被绞入负伤的可能。由于坯料经过多次冷轧后,“毛边”、“裂口”增加,坯料的脆性也增加,极易飞溅伤人,特别是冷轧硅钢片更是如此。冷轧轧辊容易爆裂,也会象弹片一样伤人,应予防护。为了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不仅冷轧生产有酸洗工序,而且在热轧生产中酸洗也常属必不可少的。为了缩短酸洗时间,酸洗机组设有破鳞机,破鳞时产生


    大量含有氧化铁皮的粉尘,吸入肺里就会造成铁尘肺。酸洗产生的酸雾,有害工人健康。由此可见,在整个轧钢生产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设备或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轧钢生产的安全。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做到安全生产。三、预防与管理措施不论哪种轧机,认真抓好开机前,运行中、停机后和检修中四个方面的安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1.轧机开动前,必须做好全部准备工作,从主电机开始,经飞轮、减速箱,连接轴、齿轮机座到轧钢机所有机架两旁的一切安全防护装置,挡板等要装妥装齐,防护装置高度低于1~2m的顶部要加装防护罩。轧机接轴严禁用金属丝捆扎,轧机的进出口导卫装置必须紧固牢靠;冷却水管装接完好。所有危险区


    域的标志,信号和防护围栏等,均应醒目并装放妥当;一切有碍轧机操作的废旧轧辊、导卫等备品备件,均应消除出现场。启动轧机指挥负责者,必须亲自检查全部准备工作,在确认准备齐全,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来人员在其他单位受伤谁负责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