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网贷怎么网贷难道没有人管吗吗

原标题:【记者调查】借3000元还10万,市民亲身经历告诉你非法网贷有多可怕!!

形形色色的网络借贷平台,高到离谱的利息,花样繁多的收费标准……当这一切悄然走进一些消费自制力弱又没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他们便开始深陷“借贷泥潭”,拆东墙补西墙地挣扎,并和他们的亲友一起遭受暴力催收。网络现金贷行业乱象正在侵蚀金融安全。

就因为借了3000元钱,最后竟要偿还十万余元,还不起钱,今年19岁的杨滔(化名)出门躲债了。

杨滔在崆峒区一家理发店打工。去年初,为购买新手机,杨滔无意中发现网上一些主打现金贷的贷款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资金当天就能到账。杨滔当即决定借款3000元。

“当时,我对利息并没有在意。”杨滔说,他一个月收入1800多元,以为能轻松偿还贷款,但因为谈了女朋友,各方面支出很大,没能按时偿还。后来,他不断接到催款电话和信息才得知,一旦逾期还款,还要加收管理费和逾期费,每天高达近百元。

无奈之下,杨滔先后从20多家现金贷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本息很快“滚雪球”般达到2万多元。杨滔的亲属、朋友都收到了贷款公司的催款信息,还不断有人到杨滔的家中催款。

杨滔父母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全靠女儿接济。他们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偿还贷款。在此过程中,逾期费、管理费和利息的滚动却从未停止。后来,本息已增至10余万元。杨滔没办法,只好选择“一跑了之”。

平凉市民深陷债务危机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个人背债不算,众多亲友也深陷暴力催收。 去年,平凉一市民因在现金贷平台上借款未还,债务累计十几万元。他手机通讯录里的朋友全部被骚扰。甚至,与他联系紧密的朋友的妻子的上司、同事也深受其累。 

市民祁龙就是被骚扰的借款人的朋友老婆的公司主管。据祁龙称,前几天,显示为四川的一个手机号给他打电话称,“有一个人在网络平台上有借款,已经逾期,而通信录里与欠款人联系紧密的朋友的老婆在你单位工作,你有义务催还欠款。”“借款人逾期,网络平台应该找借款人,找我这不相干的人做什么?”祁龙说,他随后表示不认识此人,挂断电话。然而对方并不甘心,又多次给他打来电话,有一天晚上直接打来70多个催款电话,最后,他把这个电话设为黑名单。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却不料很快手机上就接到一条“催款短信”。“都说不认识了,还要发短信,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对方究竟是如何知道我的手机号的?”祁龙无奈地说。

祁龙单位里,好多同事都收到了同样的短信和电话,让大家烦不胜烦,也不知道一整个单位同事的手机号是如何被对方知晓的。

对此,记者查询后发现,网上有关“闪电平台”发送催款短信的词条有很多,和祁龙一样,很多人都发帖表示“莫名其妙”。

虽然不必为朋友或陌生人的借款逾期负责,但暴力催收总让人头疼和困惑。平凉一位金融界的人士表示,眼下,距离《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件出台已经足足一月有余,现金贷这艘嗜血狂奔的巨轮也在凛冬之下,慢慢减速靠岸。在国家监管力度加强,借贷行业即将面临大换血的背景下,现金贷行业内部原有的问题逐渐爆发,由于平台暂停放款或者暂停借款延期,一些靠“以贷还贷”的借款用户顿时就进入了绝地,从去年12月上旬开始,“现金贷”平台陆续出现大规模逾期。很多有问题的网贷平台开始了加紧回笼资金。一夜间暴力催收,爆通讯录,恶意中伤,捏造事实,侮辱借贷人的事件开始了井喷式的爆发。

记者在网上与一位现金贷客服交流时得知,以前平台的逾期率约为20%,现在不论平台好坏,基本上首次借款逾期率都上升到40%,中小平台已飙升到60%,现在平台的催回率也下降了,以前逾期10天以内能催回来70%左右,目前的催回率仅为45%至50%。该客服坦言,“面对逾期率的猛然上升,催回率的下降,一些平台就采取了暴力催收的方法。”至于平台如何获取借款人手机通信录里的好友名单及电话,以及好友的好友的电话,客服表示无可奉告。

记者了解到,其实几年来的借款人遭受暴力催收的情形极为常见,社交投诉平台中关于现金贷的投诉已经泛滥,投诉内容集中于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非法窃取、电话骚扰等。

据金融界人士透露,目前全国有至少有2700万人从网贷平台周转过或正在周转资金。虽然网贷操作起来很方便,几乎就是一张身份证,一个实名电话卡号的事儿,但是借款的成本却远远高于银行,虽然大多数平台的利息看上去还算合理,但加上各种前期手续费、隐性手续费,甚至故意混淆月息、日息,每月付息、总息费等概念的设坑诱贷,可以说99%网贷平台在本质上其实与高利贷并无二致。让人气愤的是,还有的网贷平台会针对那些有还款压力的消费者继续去放款,不停地“借新还旧”。利滚利的结果就是最终产生巨额本金利息,导致消费者陷入债务危机。由此影响消费者的征信,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这位金融界人士称,这些现金贷赚的主要是低收入者的钱,利用的则是他们偏弱的自我控制力和不很正确的消费观。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在提倡消费带动经济的当下,前者或许有些过时,但后者并不应被抛弃。鼓励甚至诱导一个人去借贷,去提前消费超过其承受能力,并不值得提倡。若个人确实遇到经济困难时,应当通过正当渠道求助于金融机构或是选择利息未超过规范的借款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为《平凉日报》(微信号:plrb933)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绍辉) 媒体不时曝光非法的“网贷公司”以给高校学生等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贷款的方式,采取欺诈、恐吓、威逼等违法手段,牟取非法暴利,导致有的大学生和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自杀、失学,有的甚至倾家荡产。非法的“网贷公司”已经成为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毒瘤。7月5日,湖南省永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年轻消费者要注意防范非法“网贷公司”的欺诈陷阱。

非法“网贷公司”的欺诈方式

非法“网贷公司”利用互联网、微信、小卡片、小广告等发布贷款信息,广告内容多为“XX网贷”、“XX微贷”、“XX理财”,放款快、无抵押、无当保等。这样方便快捷的贷款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及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尽管这些非法的“网贷公司”广告宣称无抵押、无当保,但是要求贷款的消费者提供除了本人身份证、电话号码以外,还要求提供其父母、亲友、同学等几十人的电话号码。以便在消费者不能按时还款时,用来打电话骚扰贷款消费者的亲友、同学,让他们向贷款的消费者施加还款压力。

这些非法的“网贷公司”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为了逃避打击,不公布自己的经营地址、真实名称,都是以“XX网贷”、“XX微贷”、“XX理财”等名称招揽业务,然后用电话、微信、QQ等与客户交谈。有的非法“网贷公司”为了更具有欺骗性,还到工商部门办理了正规的营业执照,但是这些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没有贷款项目的,只不过是非法“网贷公司”用来作为非法从事贷款活动的幌子。

非法“网贷公司”利用大学生和涉世不深年轻人贷款心切的心理,采取欺诈手段向贷款的消费者收取高额的利息。媒体曝光,贵州省贵阳市一名消费者向“网贷公司”贷款写借条贷款5万元,被扣掉“砍头费”、利息等费用,自己只拿到3万元。还有一些非法的“网贷公司”行为更为恶劣,给贷款的消费者设下“套路贷”的陷阱,就是非法“网贷公司”恶意让贷款的消费者不停地用新贷款去偿还老贷款,从中牟取暴利。媒体报道,河南省新郑市的一名消费者从非法“网贷公司”贷款1200元,一年零两个后贷款已经累计到了190多万元。

如果贷款的消费者不能按时还款,非法“网贷公司”就会采取电话、短信骚扰和恐吓、威逼贷款消费者本人和其亲友、同学的手段,逼迫消费者还款,还有的则采取暴力手段逼迫消费者还款。

如何防范非法“网贷公司”的欺诈陷阱

大学生及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力而行,不要因虚荣超前消费,去非法的“网贷公司”贷款,落入非法“网贷公司”的欺诈陷阱。如果确需贷款,最好到银行等正规的金融机构去。如果要通过网络平台贷款,必须要搞清楚“网贷公司”是否是合法设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如果“网贷公司”能够提供相关从事贷款业务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消费者还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实其营业执照是否有金融(贷款)业务的经营项目,防范其使用伪造的证照欺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查询“网贷公司”的经营地址、经营范围、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等信息,如果信息不符或发现刻意隐瞒,或没有具体办公场所的,基本可以断定为骗子公司。不要向其贷款,以防上当受骗,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如果消费者在贷款的过程中,发现非法的“网贷公司”和高利放贷的行为(年利率超过国家规定的36%),以及采取暴力手段收款,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已经向非法的“网贷公司”贷款,消费者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处理。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重点打击十二种黑恶势力,其中之一就是打击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行为。全国扫黑除恶举报网站:;举报信箱:北京市邮政19001号信箱;举报电话:010-12389。

P2P平台暴雷早已成为网贷行业近些年常见现象,每当有平台跑路也必定伴随了 一大群受害投资人 以及各种饱含血泪的维权故事。事实上P2P平台暴露后大多数投资人都会报警立案,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来追回被骗走的资金,但实际情况真能如愿吗?

纵观这些年网贷行业平台跑路事件,能够立案执行的大多数都是被判定为非法集资,可能还有一些投资人幻想着相关部门追回平台资金后能够按照原有数据返偿给自己,但这是需要分情况的,尤其是平台被判定为非法集资的情况下,更是很难拿回损失的资金。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均有参与者自行承担。简单的说在平台被判定为非法集资时,网贷投资人则就成为了其中的参与人,因此无论投资人损失多少,国家都不会给你赔钱的。那么投资人到底可以挽回多少损失呢?这主要还要看从平台那里追缴回来多少钱,通常都是根据回收本金的比例来兑换的,假如平台还有1千万本金没有收回,而追缴回来只有4百万,那么投资人的就只能按照相应的比例来从这4百万中分了,并不会完全等到自身所有的资金

那投资人就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挽回剩余的吗?理论上能但事实上一般不能的,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资被侦查,这就意味着按照刑事案件处理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正在侦查、审理非法集资案件是不会受理其他形式的诉讼。这意味着即使投资人已经提起了民事诉讼,即使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也会被终止。而等待刑事判决结束后,那么民事诉讼还有作用吗,那个时候相关责任人都已经被处理了,投资人又能去哪里追回资金呢个?

如果投资人发现非法集资是不是就不报案维权了,并非如此通常这种情况出现时一般都是平台资金链断裂,基本上已经撑不住了,时间拖得越久损失越大。相应的报案本身就有强大的威慑力,可以让平台尽可能的补窟窿,至少是能够先把小额投资人的钱还上;另一方面就是防止平台转移财产,导致原本可以追缴的资金也追不回来。

平台暴雷对于投资人而言无疑让人绝望的,这些跑路的平台不管最后被判定为什么罪名,投资人追回损失要么希望渺茫,要么是少的可怜。P2P网贷投资属于直接投资,而投资也注定伴随风险,所以在投资之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风险评估,谨慎选择平台不要冲动投资,否则会遭遇严重的资金损失 。

本文由网贷1号整理,转载需注明: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难道没有人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