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保险网络销售平台营销的方法及路径

当前位置: >>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营销-毕业论文
论文目摘要录………………………………………………………………………………… 2引言…………………………………………………………………………………… 3 引言 一、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3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3 (二)我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趋势……………………………………………………3 (三)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对策…………………………………………………………5 1、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6 2、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6 我国的保险营销 二 、 我国的 保险营销 ………………………………………………………………9 (一)保险营销的内涵…………………………………………………………… (二)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 (三)营销对我国保险公司的战略重要性………………………………………… 保险营销新理念………………………………………………………………10 三 、 保险营销新理念 (一)要注重关系营销………………………………………………………………10 (二)要突出营销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10 (三)建立企业文化管理营销人员…………………………………………………10 四、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14 参考文献 总结与体会……………………………………………………………………………15 总结与体会 致谢词…………………………………………………………………………………15 致谢词摘要】 【摘要】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 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1 论文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保险业的现状,将探讨未来保险营 销的一些理念。 【关键词】中国保险;现状;内涵;营销。 关键词】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scus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marketing new ideaAbstract: Abstract:With China's insurance into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ages, insurance service economic and social fields more and more widely, undertak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more and more big. Insurance is trying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ability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exploration, global development road of insurance indust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guard people's livelihood has accomplish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rough analysis of China insurance industry situation, will discuss some of the future insurance marketing concept Keywords : C T C Marketing.引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现代金融已经渗透到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渗透 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我国保险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停顿,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保险业是从 92 年才开始。我国保险业历经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2 论文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势必愈益激化,竞争的重点将超越目前在市场份额 上的争夺,更加注重在细分化、差异化市场上的争夺。因此,市场营销在企业发 展中的战略性日益显现,保险公司也必须树立现代营销新理念。一、我国保险业的现状由于我国现代保险业的起步晚,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经济地位是 有差距的,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更有差距。(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 析,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新华保险等几 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 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 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 一。 第二,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 多家中外大中型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 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 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三,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 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着特点。目前,各家保险 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 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 又有保 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 5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 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 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 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 几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大批外资机构人员和资金的介 入让中国的保险业更加快地走向国际化。市场是很大的,当我们在成长的时候,同样 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同样在迅速成长,国内的保险公司现在水准也很迅速地在提 高。3 论文(二)我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之一:保障型、储蓄型和投资型产品渐进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市场 利率长期稳定的理想状态下,传统寿险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欧美的经验和 日韩的教训来看,发展分红、投连、万能等新型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盈利 要求,而且可以适度规避利率风险,实现保险公司百年企业的梦想。以万能险为 例,1979 年起源于美国,1985 年美国万能险占比高达 38%,此后一直保持 25%左 右的水平。 发展趋势之二: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保险业的竞争不单是产品的竞争,更是 营销的竞争。在成熟的保险市场,营销渠道是多元化的,包括代理人、专属代理 人、独立代理人、经纪人、直接销售系统、直接反应销售、亲和销售和银行保险 等。新渠道建设有望打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瓶颈。渠道特点、产品特征以及客户 类型的匹配是保险管理的目标。交叉销售能为保险公司带来效率的提升。 发展趋势之三:服务差异化,经营专业化。随着保险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规 模化和专业化将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两条路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健康险、养 老险、年金公司的独立专业化运作已成趋势。专业化有助于市场深度挖掘,降低 营销成本和理赔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三)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对策1.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 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 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 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成为 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 完善保险市场的准入机制,增加市场主体,为保险市 场注入活力。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股设立保 险公司,增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承保能力。 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和促进 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经营优势,逐步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 争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 2.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合作。一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 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二是加强保险资 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4 论文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 深入、 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 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 中国 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是世界保险市 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 发展 。二、我国的保险营销(一)保险营销的内涵在保险法中对保险营销的定义是,以保险产品为载体,以消费者为导向,以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整体手段,奖保险产品转移给消费者,以实现保 险公司长远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我认为保险营销就是与保险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保险人为了充分满足保险 市场上存在的风险保障需求和欲望,而展开的总体性的活动。具体地说,它包括保险 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保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投保人的行为研究、新险种的开发、 费率的合理拟定、保险营销渠道的选择、保险产品的推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 活动。 在实践中,我认为要把握保险营销,还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保险营销并非等于保险推销。保险营销的重点在于投保人的需要,是围 绕满足投保人的需要而进行的整体营销,即从搜寻保险市场上的需求一直到完成险 种设计以及对投保人投保后的服务等一整套营销活动。而保险推销的重点则在于 保险产品本身,主要是为了销售保险产品而进行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保险营销不仅 仅包含保险推销,而且还包括保险市场预测、设计新险种、协调保险企业的内部环 境、外部环境以及经营活动的目标,促进保险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等内容;保险营销还 是一种注重长远利益的保险企业活动,也就是在注重促销的同时还注重树立保险企 业的形象,为保险企业的发展作出预测与决策,而保险推销则侧重于短期利益,是一 种为获得眼前的销售利润而采取的一种行为。虽然保险营销和保险推销都以盈利 为目的,但保险营销是通过投保人的满意而获得利润,而保险推销则是通过直接的 销售来获得利润,所以,从营业员的角度来看,营业员要与顾客很好地沟通以保持密 切的联系,淡化卖保单的商业行为,强化作客户永远朋友的服务行为。从保险企业的 角度来看,保险营销要求保险企业建立一套远比保单推销复杂的营销系统,来完成5 论文包括调查分析、实际营销、售后服务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第二、保险营销更适于非价格竞争原则。保险商品价格(费率)是保险人或保险 主管机关依据对风险、保额损失率、利率、保险期限等多种因素的分析,并通过精 确的计算而确定的,因而它是较为客观、较为科学的。为了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 的利益,这一价格一般不能轻易提高或降低。 因此,为了保证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为了 促进规范竞争,国家有关部门要对保险价格进行统一管理。所以,价格竞争在保险营 销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相反而非价格竞争在保险营销中却占有重要地位。(二)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的保险企业大多数还处在一种推销或者说推销营销转变的阶段,营 销观念还处于萌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保险营销及创新则应首先了解保险市 场的营销现状。 1、近年来,新险种开发较多,但仍不能适应保险市场需求。为在业务竞争中取 得优势,保险公司不断开发新险种,尤其是寿险险种。 但从市场需求来看,保险产品的 创新思路狭窄,形式单一。比如在抵消通货膨胀因素的保单设计方面,难以适应保险 市场的需求。与险种单一的状况相吻合,保险产品的同构现象十分严重。据有关资 料分析,我国各保险险种结构的相似率达 90%以上。这样一种状况不仅使各保险公 司在一种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无法构造自身的优势,而且导致过度竞争,造成社会 生产力和资源的浪费。 2、保险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严重扭曲了保险营销更适用非价格竞争的原 则。许多公司在招收没有任何风险及其保险知识营销人员后,经过 2 个星期左右的 培训,即上岗推销保险。 据调查,由于一些营销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或缺少保险及相关 知识,致使在推销保险时经常出现误导陈述、保费回扣、恶意招揽等违规、违法现 象,极大地破坏了保险业的声誉。(三)营销对我国保险公司的战略重要性1. 市场营销在特定阶段是有效地销售保险服务、快速扩展市场份额的操作性 手段。保险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其关键在于 有效地销售自己的保险服务。在居民整体保险知识比较缺乏、保险意识较弱、保 险公司产品趋同性特征明显的情况下,力量强大的市场营销手段对于有效地销售6 论文保险服务、快速扩展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这个阶段,恰当的市 场营销策略对于催醒公众的保险意识、彰显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吸引潜在客户成 效尤为显著。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1992 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进入上海市 场之初,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局面,扩大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入了全新的寿险 个人营销方式,组建了 4 千多人的营销队伍,短期内就取得了奇效。1994 年上海 寿险新签保单 77 万份,其中友邦公司就占了 70 万份,人保、太保、平安“三巨 头”仅占了 7 万份,给上海乃至全国寿险营销业和传统营销观念带来了强烈震撼, 迫使其它公司不得不纷纷效仿。 2. 市场营销是挖掘保险的潜在需求,开辟新的成长空间的策略性措施。同发 达国家“无所不保”的保险体系相比,我国还有不小差距,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 尽管有着“中国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最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的说法,但我国保险 业的竞争仍异常激烈,呈现出相对供过于求的局面。此中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是, 在保险有效需求方面存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尚有相当部分的潜在需求未能转化为 有效需求。因此,谁能够开发潜在需求,谁就能够开辟新的成长空间,赢得公司 的快速发展。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市场营销不仅更注重系统的、综合性手段 的运用,而且更能有利于挖掘潜在需求,延伸企业的触角,从而扩张业务量。不 仅如此,由于市场营销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市场和客户 的信息,因而更有利于细分和准确定位市场,创新和个性化其产品和服务,提升 其竞争力。额外的一个收获是,信息非对称性的降低,有助于防止保险销售中的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3. 市场营销是保险公司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战略性途径。市场营销通过市场 需求分析、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畅通、顾客服务优质等序列 环节和促销、广告、公益性活动等系列策略,不仅可以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 且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传播美誉度,久而久之,就塑造了公司的良好形象、 赢得了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公众的信赖 和支持就是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三、保险营销新理念7 论文随着保险独家经营的解体,保险市场上多个竞争主体的出现及竞争的日益激烈 化,各家公司的服务水平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保险公司要想吸引客户,只有更新保 险营销观念,在认真研究市场、调查市场的基础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及 经营特点进行准确的保险市场定位,同时在选准并确定目标市场后,按照客户的需 求开发新产品,拓展保险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占领并不断巩固市场份额。但作为保 险营销创新,除了强调保险营销的一般原则外更注重以下两点: (一)要注重关系营销 在公众的消费价值观由感性消费时代、理性消费时代跨入感情消费时代的过 程中,消费者更多地注意在商品的购买与消费过程是否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即追求 商品的“附加值” 。购买保险是高层次的消费,广大客户认购保险更多的是建立在知 识、信息、信任、关系、他人赞扬等基础上。这里,建立关系、寻找恰当的保户就 显得十分必要。美国咨询企业贝恩公司的研究显示,保留顾客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 着非常高的相关性:在保险企业中,保留顾客方面增加 5 个百分点,利润可以增加 50%。 波士顿论坛公司调查也显示:留住一位老主顾只需花费一位新顾客 15 的成本。 留住顾客是保险企业所要面对的关键性战略问题。因此,一个保险公司,要想在市场 上建立永久的地位,首先必须建立稳固的关系,充分利用行业的基础设施―――对 行业运转起关键作用的人、公司和企业,必须意识到,是保险公司这些基础设施之间 紧密的联系给了保险商品无限的生命力。这就要求现代保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 各种关系作为营销手段去加强公司与客户以及公司与市场的交流。保险商品和服 务都会因为这种交流而不断转变、修改、完善乃至创新。具体说来,保险营销中的 关系营销应体现在: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例如,营销人员应主动、真诚、热 忱地告知有关个人的一些背景以增加客户的信赖感,同时营销人员在与客户交往中 应表现出与其相似的目标、兴趣、价值观,以专业形象影响客户,取得他们的信任。 促进与竞争者合作关系的形成;例如,保险公司之间除了适度竞争外,还应加强合作, 共同开发新的险种、新的市场,取长补短,以增强彼此的实力。 (二)要突出营销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 对于保险消费者,服务的本质在于具有文化特色。作为一种具备文明意识和文 明要求的生物,人类除了依靠实践活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改造周围环境以外,总 是企图把简单的生存上升到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环境,总是希望在满足生理需8 论文求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 性。 也就是,现代营销不再是简单的一买一卖,而同时是一种文化交流,需要在营销中 巧妙地融入保险知识、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使买卖关系淡化为文化展示与交流, 从而拉近客户与公司的关系。服务做为一种特殊的保险商品也大体具有商品的一 般特征,无论是“名牌”“特色”还是“创新”服务,都是公司员工经过多年的实践 、 创造出来的有鲜明个性的服务“精品”,它以一种文化形态渗透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体现在公司与客户接触的各种层面上,并赋予公司名称以特有的内涵,使其信誉倍 增,极富魅力。这种服务虽然仅以一种活动、一种行为,独立的或伴随着有形产品的 提供满足客户的需要,但它却以与众不同的风格文化使人们认同、青睐、接受。了 解保险营销面对的文化环境,了解目标客户的文化背景,消除文化障碍,争取客户的 文化认同,是保险营销的重要任务之一。(三)建立企业文化管理营销人员对于保险营销人员,保险企业应建立企业文化来管理。人是有多方面、多层次 需求的。当现代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很高的生活标准,充分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和安 全需要后,人们在追求自尊、交际、自我成就等更高层次需要时,报酬、允诺、 刺激、威胁和其他强制手段就不会太起作用。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把人的精神属 性和价值追求提到首位的管理方法,正好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就保险而言,它通过 仪式、典礼、文化沙龙等一系列形式,把保险企业价值观念变成所在企业员工共有 的价值观念,通过共有价值观念进行内在控制,使本企业成员以这种共有价值观念 为准则来自觉监督和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借以增强保险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齐 心协力实现保险企业的目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刘愈.保险风险管理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5,(9). 2.李晓林,黄虹.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9 论文3.路琴,马颖.保险法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吴婷.我国寿险企业经营的风险及防范对策.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 年第 5 期.5.秦沁霞.浅谈我国人寿保险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1 卷.6.李珊,杨艳林.从 SCP 范式看我国保险产业的发展[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59. 7.刘降斌,周宝洁.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35. 8.汪宜新.预防为先康复为重――德国工伤保险制度一瞥[J].现代职业安全,-45.10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期刊导航详情页
Modern Marketing
语种:中文
出版周期:月刊
致编辑部:
影响因子:0.28
载文量:15456
被引量:9844
下载量:284222
文献目录列表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每页显示50条
全部统计源期刊(4263种)第2496名
社会科学理论(78种)第30名
期刊简介:《现代营销》月刊是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面向全国发行的经济类期刊。杂志创办十多年来,发行覆盖全国,深受全国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主要栏目:发展战略
主要栏目:经营管理
主要栏目:市场营销
主要栏目:创新研发
主要栏目:人力资源
主要栏目:财务天地
主要栏目:法律法规
主要栏目:行业经济等
期刊信息:主管单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数万名医为您提供优质、专业、及时的医疗咨询服务
,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
试论寿险营销渠道发展,寿险营销员数量,寿险市场营销现状,营销渠道,营销渠道策略,营销渠道管理,营销渠道的作用,营销渠道的概念,网络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概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试论寿险营销渠道发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保险营销:如何应对“和家人商量商量” 在和准客户谈保险时,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当中经常会有人讲: “我得和家人商 量商量。 ”言下之意,就是老婆或老公的意见比较重要。 “本文来自: 这种回答,反映出当事者的对保险基本认同但心态不坚定。如果顺应其意,让其和家人 商量,签单就可能一拖再拖或者无成。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让其下定决心马上购买。怎样处理 这个问题呢? 可以使用情景描述法争取让准客户马上做出决定,即给准客户描述一些未来的情况,或 者蓝图描述,或者引用一些鲜活的事例,辅以感性的话语,让准客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引导其思维走向我们所要达成的目标。 假如准客户说: “我得和老婆商量一下。 ”这时,我们可以马上告诉他: “你丢给老婆一个 两难问题。 ”准客户听到这话,一定很好奇,我们可以顺势解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您太太说好也不是,说不好也不是。说好吧,受益人是自己, 舍不得让老公花钱; 说不好吧, 万一将来真的有事发生而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购买这份保险, 岂不后悔? “女人很容易感情用事,当女人感情用事的时候,男人就必须理智用事。想一想,当你 不在的时候,老婆和小孩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设情景,说出感性言辞。 “其实,我能看得出您很爱您的老婆,您的家庭。然而无论我们生命有多么美好,每个 人都始终面临着走向天国的那一天。我有一个同事,曾对我说过他亲身体验的一件事:他有 一个多年的朋友,一直做生意,几乎把全部财产都用在生意的周转上了。我的同事曾多次动 员他买点保险,可是因为生意繁忙,他一直没有坐下来填一张保单。就在上个月,他在出差 回来的路上出事了,从此,借出去的钱没了音讯,而借进的钱却引来了向他妻子要债的人。 原本温馨富裕的日子,因为一场变故,而使整个家庭的生活黯然失色。 ” “先生,我觉得保险是一个长期的契约,和家人商量当然很重要,但为‘爱’投保,不 如今天就由您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 “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说‘我爱你’ ,相对于用 嘴巴说话,白纸黑字的保险就实际得多。你不妨把这张保单收着,等到结婚纪念日或太太的 生日时再把保单拿出来,并告诉她: “老婆,我爱你。 ”如此一来,这句“我爱你”可不是单 纯地说了,老婆一定能深切地感受到你的心意。 这样,当准客户有了正确的投保观念,通常能够自己下决定,也就不需要和老婆商量了。 在上面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情景描述的方法,通过问题假设和引用一种成实或虚 的情景为客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客户在这一情景之下感受到自己需要做出决定并在现在 就应投保的急迫性。 保险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买,保的是明天的风险! 买保险是买倍数 如果我今天买了一份保险,明天或者后天就发生了风险,那么保险 公司赔给我的钱是我今天所花的钱的多少倍,这是衡量一张保单保障意义的有力数据。对于 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个数字应该不低于 20,如果是消费型的寿险,则有可能趋近于 200。由 此看来,在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大多不具有这样的特征(不包含意外险) 。 保险保的是明天的风险1这句话很有分量,话一出口就要马上购 有人说,我现在买一份 30 万的保险,如果交 20 年的话,每年交的保费算下来也有 30 万了,可是每年的物价都在涨,30 万到那个时候还能干什么用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风 险的定义:不确定什么时候发生的才叫风险。如果我们确定能够交满 20 年的钱,那么从保障 的意义上就不用买保险。 问题是你用什么办法来保证你在未来的 20 年中都会是平安的和健康 的呢?因为意外都是在瞬间发生的,疾病的发生也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 保险是理财,不是投资 我们经常看到客户在计算现在买的保险将来可以赚多少钱, 甚至有代理人也在帮客户算返 还是多少、分红是多少等等。其实保障是有成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拿钱来买保险比把钱 放到任何投资渠道的回报来得都要低。我们只要考虑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在保险公司买 了 100 万的重疾险,如果刚交了一年的钱就得了大病,保险公司就要赔偿我 100 万,这 100 万真的是保险公司赔的吗?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而不是慈善机构,它从哪里拿钱来赔?说白 了是拿没出事的人交的保费赔给了出事的人,摊到每一个没出事的人头上的钱叫保障成本。 所以要想投资赚钱就不要买保险,买保险赚钱的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在交费过程中发生风险。 换句话说,保险是不可以算的,能算得出来的都不叫保险。 保险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买的 有人觉得目前很年轻, 既注意饮食又注重锻炼, 出门也是很小心, 暂时应该不会有风险, 等年龄大些了再买保险也不迟。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想法,有一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 说前几天觉得胃疼,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心梗,装了两个支架花了七万多块,后悔没能让保险 公司报销。我说,你还有更应该后悔的,就是你这一辈子再也不能买保险了,因为保险只卖 给健康的人。 保险不是想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 保险从本质上说保障的是被保险人未来所能创造价值的能力。比如一个四十岁的人,年收 入五万,他可以买到一千万的保额吗?答案是否定的,保险公司会认为这个投保的要约存在 道德风险而拒保。 买保险就是写遗嘱 中国人不像西方人一样有年轻的时候写遗嘱的习惯,其实细想一下,也没有什么好忌讳 的,一个写好了遗嘱的人面对任何突发事件和生活中的逆境都会是非常坦然的,因为他知道: 他对家人的梦想和关爱在经济上已经数字化和落实化了,对每一个他所爱的人在经济上想要 给予的报答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保险首先满足的是被保险人的最后费用 有人说,保险是死了以后才给钱,我自己享用不到,所以我不会买。我们设想:一个人如 果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需要 80 万的治疗费,此时他如果向他的亲弟弟求助会是什么结果 呢?他弟弟可能非常愿意帮他,可是他弟弟的太太会同意吗?因为她知道这笔自己赖以养老 的钱有可能永远不会归还了。而此时如果这个病人自己有一张 100 万的寿险保单,结果又会 是怎么样呢?他只要把受益人变更成他的弟弟,他弟弟一定会借他 80 万。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有效补充 很多人在单位都享有非常好的福利,觉得看病都可以报销,没有必要再买商业保险。这 里涉及到健康保险的分类:医疗保险保障的是由于看病产生的费用,疾病保险保障的是由于2 得病而造成的损失。显然我们的社会保险属于前者的范畴。我曾经遇到一位客户,公司提供 非常周到的保险,到他六十岁光荣退休的时候,突然得知公司给他们买的是团体保险,被保 险人是所有在公司工作的人,不包括退休人员。无奈,他又找到各大商业保险公司,想重新 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得到的回答都是:已经超过投保年龄,无法承保。 保险分为保障型和保证型 很多有钱人都觉得自己现有的资产足以应对任何生活中的风险,所以不再需要购买商业 保险。其实这只是从保障的角度来理解。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有一个亿的资产,你如何保证 这一个亿一定就是你的呢?当你躺在病床上,对这一个亿的资产失去管控能力的时候,你又 如何确保你会拥有生命的尊严呢?这就是西方国家有钱人大多会购买高额寿险的原因:或者 凭空创造一个亿,或者免税转移一个亿。一个发育成熟的保险市场,保证型保险的市场份额 一定远远大于保障型保险,而在中国,目前保证型保险的市场份额几乎是零。 代理人为客户做售后服务不是义务 很多客户会认为:我通过哪个代理人购买的保单,售后服务就应该找这个代理人。于是 就担心代理人离职、转行等等行为会把自己变成“孤儿保单” 。这种想法再想得极端一点:一 定要找比我年龄小的代理人买保险,至少他有可能比我活得久,可以帮我做好理赔。其实, 保险合同只有甲乙双方,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不存在雇佣关系,是独立的丙方。从正式保单递 送到客户手里的时刻,代理人的义务就已经完成了,任何售后服务都应该由这家保险公司的 客户服务部门来做。代理人的工作只是售前服务,那为什么很多代理人会向客户承诺终身服 务呢?很简单,他们是期望从这个客户身上得到加保以及转介绍,得到新的保单。这就是为 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代理人经常变换保险公司,却仍然能为以前的客户做好服务。 分享]成为富人只用五招 相信每个人都想成为富人,过上衣食无忧有车有房有闲有钱的生活,如何才能成为富人 呢? 一、 理财要趁早,理财越早,复利的奇迹会让您乘上财富的快车 首先要养成储蓄的习惯,要强迫储蓄,大部分人理财的公式是:储蓄=收入-支出,即 每月将消费余下的钱进行理财和投资,多余多存,少余少存,无余不存,很多年轻人月月光 成为“月光族” ;而正确的理财公式应是:支出=收入-储蓄,即每月的储蓄是固定的, ,而 支出是弹性的,这样坚持下来,如果每个月定投一个表现一般的股来型基金,30 年下来,您 将积累 100 万元资产(投入本金只有 10 万多点) ,这就是复利投资的神奇效果。相信每人有 工作的人每个月拿出 300 元进行理财不是一个难以办到事吧? 二、 “富贵险中求”――科学冒险,顺势而胆大是成为富人的通行证 除了继承祖辈基业的富家子弟之外,没有天生注定富贵,要相信自己也有成为富人的 潜质,因为很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基金、股票、房产、黄金、古玩等等每个人都可 以去投资,在已进入钱生钱的今天,只要您抓住机会,成为富人还是穷人可能只是一念之差, 四年前有二个同事,分别领到 8 万元内退金,一个人全部买了国债,另一个分析认为房价还 要上涨,购了一套 65 平的气楼房然后出租,四年后今天房子 29 万出手,不算四年来和租净 赚 21 万,而国债四年利息不到 2000 元,可谓天讓之别。 05 年到 07 的股市,04 年到 06 的黄金,01 年至今的房市,任何一个机会握住,都会让3 您的财富成倍成几倍的翻番;机会只所以成为机遇,这就要求您有正确的认知、把握大势, 顺势而为,撘上财富的顺风车。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毫无主见、人云亦云,只能让您一次 次与财富擦背而过。 三自信而有激情是通向财富之路的加速器 如果认定自己没有后台没有资本不可能成为富人,也许您真的永远只能站在穷人的一 边,因为没有自信,您不敢也不愿面对风险,因而也无缘抓住机会,您不愿接触富人,不知 道或不想知道自己的差距,过着安贫乐道或小富即安的日子,这样下去,连后知后觉的机会 也一个个错过。。。 。。 成为富人要有自信,要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气,上帝给每个人一个脑袋一双 手,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少什么,您就会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认清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知道与其临岸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胆大而心细,成为富人并不是遥不可及。 当然光有自信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充满激情,对任何新鲜事物怀有必要的好奇心 往往是成功的开端,很多新事物在开始为大多数不了解不接受,却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中国刚发行股票大部分人因不了解而不敢接受,党员发扬风格带头购买,结果很多人大发其 才,基金刚发行时很多人不愿接受,如今一二年翻几番。。。有激情的人,他会主动了解新 。。 事物,接触新东西,先人而了解先人而介入先人而发现会先人而创富。 四、巧借外力,善用杠杆,创富的催化剂 有的人有很好的工作,很稳定的收入,有较强的还款能力,但买房时却不愿贷款或不敢 多贷款,不会通过信贷巧用财务杠杆放大收入乘数,假如 2002 年您有 20 万元,你可以有二 种投资选择: 一是全款买价植 20 元住房一套; 二是 20 万作为首付, 购价值 30 万元住房二套, 四年后的今天房价翻番, 投资选择一资产增值 20 万, 投资选择二资产增值 100 万, 相差 5 倍。 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信用工具,如银行信贷资产和信用卡,可以有效地放大你的投资资 本,若运用得到,机会把控准确,可以极大地缩减财富积累的时间;可以利用的财务杠杆还 有外汇保证金交易、黄金的期贷(T+D) ,均可以 10 倍放大投资。巧借外力还包括:通过专 家进行理财、通过专业书籍掌握各种投资知识等。 五、改变消费方式,进行投资性消费 同样有 10 万元钱,若购买汽车 5 年后汽车价值 3 万,购房 5 年后可能房价为 15 到 20 万元,这就是纯消费和投资性消费的区别;同样是购车一部,有的人专用来上下班和平时游 玩,有的人用来做生意用来跑楼盘寻找投资机会,依然是纯消费和投资性消费的差别,两者 带来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要想成为富人,要改变以往的消费方式,比如有一万元,你可选择购电脑一部,而不去 购液晶电视一台;因为通过电脑你可以看电视更可以上网查询很多有用的咨讯,可以网上炒 股炒黄金炒外汇,但电视只能消遣浪费时光。 有钱就去购游戏币就想着玩就新的大片的人,他可能离富人的距离只能越来越远,富人 也看电视也去游玩,但绝不会沉湎于无聊的韩剧或打打杀杀的电视剧中不能自拔,不会忘情 于麻将或垂钓中。 未来五年中国 保险业仍是高速成长的经济行业发展趋势4 保险业仍是高速成长的经济行业 过去的 5 年间,中国保险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 22%,为同期 GDP 增长率的 2.66 倍。入 世后的 5 年,保守地推算,可望保持 1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入世以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将得到调整。传统业务加上责任保险、 家庭财产保险和农业保险及其他围绕高技术产业所设计的保险项目,将使我国财产保险市场 保险费总量稳中略升。人身保险业务在未来 5 年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增长规模,而且可望超 过过去 5 年年均近 40%的增长率。 民族保险业仍然控制市场的绝对份额 目前,外国独资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占总保险费的 1%,即使在上 海市场,外资保险公司也仅仅控制了 10%左右的市场份额。尽管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 数量在绝对数上大大超过民族保险公司,但由于历史、网络及业务范围限制等原因,加上入 世头几年我们将实行不同程度的市场保护措施, 境外保险资本的业务扩张规模仍将受到限制。 入世 3—4 年全面取消对境外保险资本在中国市场的各项限制措施后, 外资对于中国保险 市场的影响力肯定将日益扩大,但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土壤所形成的保险市场上,民族保 险业仍将是左右市场大局的决定力量。 保险中介市场将出现批发与零售并举的局面 今后,在代理人群体中,除了营销员之外,保险代理公司将成为市场代理业务的主流, 兼业代理将被逐渐削弱或限制发展。在面向自然人提供的保险经纪及保险公估服务方面,目 前存在的空白将被弥补。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专门为社区服务的保险经纪公司或保险 公估公司将会形成,已经形成规模的保险中介机构也将介入零售市场,批发与零售并举的保 险中介市场格局在入世后的 2~3 年内将逐渐形成。 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 保险产品的创新,如通过约束责任免除项目的技术手段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将保险产品 的保障功能与投资、理财和金融服务相链接。又如将标的性质接近或相同的产品设计在同一 张综合保险单上等。总之,保险产品的创新将在围绕如何将保险产品的设计、管理和控制的 难题留给自己,将方便和效率留给客户上做文章。 服务创新是保险服务的一个永远的主题。入世之后,外资公司将带给我们各种服务理念,其 中无缝隙或无断层保障服务将是我们可能面临的—个重要冲击。未来的保险市场上,市场竞 争的主流并非保险费率和佣金折扣,相反,那些注重市场品牌形象的外资保险公司很有可能 采取费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佣金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经营策略,从而使产品创新和服务创 新成为保险公司之间开展竞争的主要方式 。保险行业未来的四大发展趋势&776&字节 保险行业未来的四大发展趋势 根据被调查者的观点和数据分析,到 2020 年,保险业将出现四大重要趋势。这些趋势 表明了创新的必要性,并将为稳定创造价值铺平道路。 1,技术使价值链虚拟化,降低进入门槛。汹涌的技术浪潮使越来越多的传统价值链内 外的细分市场服务商得以进入市场。15 年内,将出现许多部分虚拟甚至完全虚拟的保险公司 服务于个人和企业。5 2,活跃而知识丰富的各类消费者青睐非传统保险公司。现代信息网络的冲击以及财务 责任正转向最终客户的现象将促使人们要求更高的服务和便利性。来自各类人群的保险申请 者和被保险人将转而寻求能持续满足其期望值的保险公司的服务。 3,主流保险产品灵活多变,产生更稳定的业绩。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急切地消费并不 断得益于通讯和个性化产品,这促使保险公司开发灵活和适应性强的产品。通过传感网络和 提供更多私人信息的规则,保险公司能利用技术力量使其产品更接近于实时互动。 4,法规协调和行业标准应用扩展到全球。所有产业的全球化和提高效率的需求将促进 在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和企业保护的协调,从而提高自动化水平,促使产业标准化。 被调查者指出,通过坚持几十年不变的经营模式也能获得成功,但是这些模式妨碍未来 增长。实施产业创新,以适应未来将出现的客户人口情况的变化、新技术、法规变化和其他 因素,才是增长的基石。 □张森福 美国人寿保险业高度发达,2001年上半年,人寿保险净保费收入高达2300亿美 元,大概60%至70%的美国家庭拥有一种或多种人寿保险。美国大约有2000家人寿 保险公司,但是,42%的业内资产由前10名人寿保险公司控制,而其中最大的两家寿险 公司———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和美国宝德信保险公司就占了整个业内资产的14%。 受到经济环境和业内竞争的影响,美国寿险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是人口结构 的变化使保险公司力求不断满足战后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对退休金的需求。其次是寿 险公司正面临着来自银行和证券经纪商的竞争,由此迫使寿险公司寻找与其它金融服务公司 组成战略伙伴,相互公司非相互化,或寻找其它销售渠道来改进客户服务,很多公司正寻求 向海外市场发展。 混业经营和竞争的加剧 曾经实行专业化经营的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金融服务业兼业经 营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美国银行和证券经纪商如今销售的年金保险已超过人寿保险代理人, 同时,寿险代理人现在也大量销售投资类产品,包括共同基金。 来自银行和其它金融中介机构持续增加的竞争压力正在改变美国的人寿保险业。曾几何 时,人寿保险公司只提供一种东西,即在被保险人发生伤残或死亡时向其提供财政补偿。现 在,寿险公司可以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在人们的金融安排中包括一些复杂的领域,如养 老金、税收和房地产投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也损害了很多寿险公司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地位。为了面对新的 挑战,很多寿险公司正重新评估他们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其它公司则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以获得规模效益并降低经营成本。 保险业的兼并活动 2001年上半年,美国保险业的兼并案达136件,尽管低于2000年上半年的1 70件,但兼并金额大幅上升,从2000年的113亿美元到2001年的562亿美元。 其中人寿保险业的兼并规模占绝大多数,2001年上半年交易金额达543亿美元,规模 最大的兼并案为美国国际集团兼并德州的美国通用人寿保险公司, 交易金额为234亿美元。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9·11”事件的影响,保险业的兼并活动正在放缓。然而从长6 远看,兼并活动不会停止。这是因为保费收入增长缓慢,来自银行和证券业的竞争压力、降 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需要。的确有些公司完全靠兼并别的公司来获得发展,因为通过兼并获 得保单及客户比重新销售新的保单成本要低。另外一些公司重新调整他们的业务结构,侧重 于某种业务或变成单纯的人寿险公司。有些公司侧重于特殊的客户群,并向这些客户群提供 多种金融产品。兼并活动满足了不同公司调整经营结构的需要,公司可以卖掉不再符合公司 长远发展战略的部分公司经营资产,以集合资源发展公司优势业务。 相互公司非相互化 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于1696年发源于英国,于1735年传入美国。相互保险公司 由保单持有人所有,其存在仅仅是为了服务保单持有人,为保户提供低成本的保单和高质量 的服务。 美国大约有100家相互人寿保险公司,拥有1亿保单持有人,最大的两家寿险公司 ———美国宝德信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都是相互公司。大都会已于2000年4月转变为 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29亿美元的资本金。2000年1月,恒康寿险公司也通 过发行原始股而筹集到16.5亿美元的资本金而将公司组织形式由相互公司转为股份有限 公司,宝德信公司也已宣布将公司转变为股份公司。 相互公司股份化的主要原因有三: (1)进入资本市场, 并通过资本市场参与兼并活动; (2) 通过发行股票筹资,增加公司经营和财务方面的灵活性;(3)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高级 管理人员股票期权而吸引业内精英。 销售渠道的变化 由于增加保费收入和边际利润的需要,很多人寿保险公司开始重新整合其销售系统,以 最低成本和最快速度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如今销售系统的生产率已成为大多数寿险公司C EO的头等大事。 银行和证券公司由于拥有低成本的销售渠道正对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虎视耽耽。寿险公 司主要通过代理人系统销售产品,而此系统非常昂贵。尽管代理人销售系统在寿险业发展时 期非常有效,但当寿险产品成为普遍商品时,代理费用则加大了寿险产品的成本。而银行和 证券公司则拥有庞大和成本较低的销售网络,因而其销售寿险产品更有竞争优势。寿险公司 将有可能与其它金融服务公司结盟而充分利用其有效的销售系统。 由于美国的互联网高度发达,加上人们普遍较忙和受教育程度较高,人们很容易得到金 融方面的信息,由此改变了寿险业的营销观念,互联网正成为人寿保险重要的销售渠道。 向海外扩张 有三大因素促使美国公司向海外扩张: (1)生产能力过剩。2000年,美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与资本金的比率为0.9比1, 与理想的比率2比1相差一倍多。保险业过剩的资本产生了保险产品价格向下的压力,同时 使竞争更加激烈,很多保险公司只能向海外寻找机会。 (2)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保险公司的客户需求转向海外。 (3)很多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保险公司向这些国家扩张。目前最明显的例 子是中国,持续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加上加入WTO,使中国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保险 市场,预期会有更多的美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7 □陈昕 趋势之五:产销分离时代来临随着保险市场自身条件的成熟,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以及入世效应的推动,保险产销分离的态势和进程必将形成和进一步加快。保险走向产销分 离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所决定的。1、产销分离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 求。任何现代化大生产都要求产销分离,作为现代产业的保险业也不例外。在保险产业形成 的初始阶段,由于条件的不成熟,许多公司的规模小、资金少,进入市场的保险品种和数量 不多,市场需求的范围较小,因而采取自产自销、产销合一的小生产营销方式。伴随着经济 活动的频繁化,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使产需在时空衔接上的矛盾开始突出, 原有的经营模式、经营手段已不能顺应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要求。从发达国 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一般保险产品开发与销售代理也都是分开的,保险销售中介获得了长足 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也必然要走产销分离的路子。2、保险产销分离是保险业 成熟的标志。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虽然比较短,但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产销分离是一种 发达商品流通形式,它不仅是营销手段的更换,实质上是保险业日趋成熟的标志。它反映了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已从初期的粗放型阶段向集约型阶段转变。3、产销分离也 是扩大保险市场需求的紧迫需要。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近年来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买方市场的态势。 人所共知,流通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保险流通受阻既使保险产品不能及时 推广,又使客户的购买需求不能迅速得以实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保险产品研发的 末端到零售商、甚至到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运输、组合、配送等环节串连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现代保险物流。因此,只有积极推进保险业产销分离,建立和 理顺保险物流,才能促使保险有效需求的扩大,实现供求均衡发展。 (六)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全文) (论文参考资料 入库时间:
17:7)→[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 20 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第二,中国保 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第四,中国保险业的 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 险监管亟待加强。 纵观我国保险业 20 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 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8 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 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 保险市场份额的 70%。 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 77%, 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 78%。 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 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 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 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 产总值的 8-10%左右,而我国 1998 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5%,在世界 排名 70 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 100 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 到 10 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 80 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 发达国家人均保费 2000 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 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 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 家中 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 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 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外资公司与合资公 司,虽然其数量已占大陆保险公司总数的 56.7%,但它们 100%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 又没有遍布的分支机构,所以其市场份额仅占 0.69%。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 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 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 声。 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 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 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 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按照规定程序正式批准的专 业保险代理公司仅 9 家、经纪公司 3 家。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十几年来,我国重视直接保险市场的 建设,忽略了对再保险市场的培育,导致国内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分保 计划安排不当经常造成损失;同业间信任不足,再保险行为不规范,外币保险业务过份地依 赖国外再保险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对保险监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险监管机关建设和 监管力度与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 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 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 套法律法规。9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 20 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预计在未来 10 年之 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 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 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 1995 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 1998 年 11 月中国保 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 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 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 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 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 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 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 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 1997 年开始,人民 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 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 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 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 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 解经营风险。 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 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 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 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 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 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 +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 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 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 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 子技术、 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 分配制度、 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 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 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 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 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10 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 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 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 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 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 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 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 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 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论我国健康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目前,从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看,寿险公司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诸种 条件已基本具备。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发展健康保险的指导意见》精神,未来中国健 康保险业将步入专业化经营的轨道,专业化经营的内涵,一是指在业务发展定位上,把健康 保险作为寿险公司的主业之一予以规划;二是在体制建设方向上,按照专业化经营要求构建 经营运行体系。 一、我国健康保险业发展处于开拓时期 1,健康保险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开拓。目前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除中国人寿、中 国平安寿险、中国太平洋寿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中资寿险公司外,又新添 了两大经营主体,一是新《保险法》规定,自 2003 年 1 月 1 日开始,产险公司可以经营短期 健康险业务。包括人保公司和华泰公司在内的产险公司早在新《保险法》出台前几个月,就 着手加大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专业人才储备力度,准备从短期健康险这一新市场中占得一 席之地。由于近五六年来,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相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增长速度趋缓(2002 年全国产险占全部保费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无论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还是增强公司实 力的要求,产险公司都将会大力开拓包括短期健康险在内的新业务领域。二是随着我国加入 WTO 后保险市场的保护期缩短,更多的有着国际背景的合资寿险公司将全面渗入我国保险市 场,势必加剧健康保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开业的合资寿险公司凭借其较丰富的健康 保险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突破传统意义上医疗保险的思维定式,按市场需求提供健康保险 产品。如 2002 年 9 月,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加合资)推出“大病无忧”保险,将重大 疾病保障病种由 25 种扩大到 33 种,成为国内保障病种最多的一款重疾险种。还有的公司将 触角伸人健康保险的另一个重要类别——残疾收入保险,推出了内涵丰富的健康保险组合产 品。 如中保康联集团公司 (中澳合资) 2003 年 1 月在国内首推“收入保障定期寿险”产品, 于 配合同期上市的“附加长期伤残收入保障保险”,构成“金领无忧保险计划”等等。 2.中资寿险公司积极探索健康保险的发展之路。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于 2001 年向全系统下11 发了《关于推动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积极发展、专业化管理、整体推 动和讲求效益”四项指导原则,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努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中 国太平洋寿险公司在农村推出的“江阴模式”和在城镇推出的“厦门模式”,均在社会上引 起了较大的反响;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在 2003 初召开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将在年 内筹建独立的健康医疗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对健康险的产品开发、风险控制、市场 推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对销售人员资格进行专门考核;中国平安寿险公司十分注重 开发健康险产品,2003 年 1 月又推出了四款新重疾健康保险产品,成为拥有国内重疾健康险 产品品种较为齐备的保险公司等。可以说,各家寿险公司都充分预见到健康保险的发展潜力, 力争在即将到来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3.以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为业务突破口,中资寿险公司健康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01 年以 来,中资寿险公司纷纷利用国家医改赋予的良好契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抢占各地医改后的职 工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在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相关险种的强力拉动下,各家寿险公司 2000 年健 康险保费的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 98.94%,比全国人身险保费增长率高出 39.19 个百分点, 同时,健康险保费在人身险业务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 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健康保险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尽快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广泛 共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可以说,目前 我国健康保险业务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无论从外部政策环境还是从内部经营环境看,大 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诸种条件已基本具备。 1.外部环境对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十分有利。一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入为商业保 险公司在全国城乡开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0 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 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经明确了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 本原则,提出了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由此为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留下了巨大的 市场空间。2002 年 10 月,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支持广大农民 以各种形式获得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据初步测算,城镇补充医疗和 农民基本医疗的保费潜力高达千亿元人民币,健康保险业务无疑将成为寿险公司保持业务高 速增长率的一个重要支撑。二是中国保监会非常重视发展健康保险业。2002 年 12 月,中国 保监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 了加快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加强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和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健康保险发展 模式等方面的原则要求。保监会曾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落实发展健康保险的各项政策。 三是我国医疗服务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2002 年以来,国务院加强了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 药品流通体制“三改并举、同步推进”工作,使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费用得到了初步控制。 据统计, 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前的
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每次平均门诊和住院费年增 长率分别为 25%和 23%,改革后的 2001 年分别降低到 9%和 5%。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先后 两次强调“健康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加快商业健康保险的试点 工作,为商业健康保险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保监会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12 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有效控制 业务经营成本。四是健康保险市场的需求日益膨胀,尤其是城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和农民基 本医疗保险的市场需求巨大,在广大城镇和富裕地区农村,公众的投保意识日渐强烈,对健 康保险已形成良性消费心理等。 论我国健康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来自: 第一范文网 2.发展健康保险的内部经营环境正朝着良性的方向演变。一是健康保险的部分经营风险 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往只要是提起健康保险,保险业界人士一般认为其经营风险偏 大,赔付率过高。其实,目前寿险公司主推的产品是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与以往传统健康险 种尤其是与“为了推广主险而设计的附加健康险”完全不同。由于它是与社保部门衔接开展 的补充医疗业务,经营风险相对容易控制。基本医疗保险作为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较好 地规范了医院的医疗行为。寿险公司完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接口、联合办公等形式与之衔接, 既可以间接获得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真实资料,又可以简化理赔手续,降低经营风险。从业 务管理的角度看,社保部门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火墙”,换言之,社会医疗保险有效地 为商业医疗保险分散了发病率最集中的一部分人群及常见病的风险,寿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 社保部门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成果。另外,近年来,中资寿险公司在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手段 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经营健康保险的成功经验。二是健康保险费率存 在着提升空间。通过近几年的健康保险业务经营,寿险公司已经积累了大量有效的基础性数 据,更有大量第一线的业务人员进行市场调研,这有利于统计、推测出一个指导性的市场费 率。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健康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以广东省 部分地区为例,附加住院医疗险平均费率从 30%。提升到 50?,只经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却已迅速地被市场消化和接受。既然费率存在提升空间,社会需求又大量存在,保费收入也 就有了大幅增长的可能,赔付率会因保费增加而下降,寿险公司的经营会更加稳定,广大保 户的保险利益将会更有保障。这将是一个良性的连锁反应。尽管目前寿险公司在健康保险经 营方面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经 营管理水平,健康保险终将成为寿险公司产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定人们生活发挥重 要作用。 (二)健康保险业将逐渐步入专业化经营的轨道 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业务发展定位上,把健康保险作为公 司主业之一予以规划;二是在体制建设方向上,按照专业化经营要求构建经营运行体系。 1.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 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在专业化管理问题上,健康保险的出路就是走专业化经营管理的道路。 寿险公司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是建立健全保险专业经营体系。国内外的业务实践充分表明, 专业化经营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健康保险的经营水平,有效控制经营风险,是保证健康保险可 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13 2.健康保险的财务考核体系。鉴于健康保险经营的特殊性,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 明确要求健康保险业务实行单独考核和专业精算制度。健康保险业务的上机管理,将为健康 保险单独考核提供基础条件。 (三)发展健康保险业务的思考 健康险业务在保险业界一直被称作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对中资 寿险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将是一场综合的考验。在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前,中 资寿险公司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去克服,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完成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近 一、两年要把如何加快健康保险业务发展提上议事日程的重中之重,从战略高度制定健康保 险的业务发展规划,从战术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推动方案,全面加强对健康保险业务的 领导。 目前,一是尽快解决专业信息系统建设问题。鉴于健康保险信息管理要求高,数据统计 分析功能十分重要。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康保险信息化建设要实行专业化, 从而体现公司健康保险的管理水平和服务优势,促进主打险种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完善专 业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是经营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的必然要求,核保是 业务经营管理的核心所在。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专业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 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应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尽快组织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如: 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操作规程及核保核赔管理手册、健康保险服务操作规程及医疗服务监督管 理办法等。三是加强专业销售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健康保险的经营特点,专业销售既是市场 拓展的重要手段,又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在专业销售队伍尚未建立以前,健康保险专业 销售部门可依托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销售风险控制,操作上可借助公司现有的销售渠 道。目前,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是健康保险业务拓展的重点,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主要是 保额大的团单业务,在以团险直销为主的同时,可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中介服务和保险 经纪人开展业务。四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经 营管理水平,探索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如:要与医疗卫生部门探 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支持、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合作模式等等。? ?保险业 发展趋势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保险发展论坛 2006 国际学术年会”上,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 “十一五”时期,我国保险业发展将呈现出五大趋势。准确把握保险需求全面化、多元化; 保险发展科学化、集约化;保险经营国际化、综合化;保险创新自主化、深度化;保险业监 管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是制定正确的行业发展战略,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前 提和基础。吴定富强调,“十一五”时期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10 年,保险在 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稳定运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参与社会管理 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自我救助能力 和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主体多元化、竞争差异化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培育一批 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保险集团和专业性保险公司;基本建成一个业务规模14 较大、市场体系完善、功能作用突出、服务领域广泛、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充 满生机和活力的保险市场。吴定富要求,保险业要实现又快又好,做大做强必须坚持重点突 破,有所作为的方针,努力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保险业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保险减少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稳定性,大力 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二是提高保险业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促进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保障方式 向现代的、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转变;促进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向现 代的、多层次、多支柱的金融体系转变;促进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 的、不同组织机构分工配合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 三是提高保险业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使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保险 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提高保险业服务人民生活的能力,在提供养老、医疗保障和多样化投资理财渠道的 同时,增强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满足人们保障、投资、家庭资产负债管理等各方面的个性 化需求。 2007 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2005 年实现保费收入 4927.33 亿元,是 2002 年的 2.4 倍,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分别 实现保费收入 1229.86 亿元和 3697.48 亿元。分地区看,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仍然是全 国保费收入最大的四个省市。 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 保险市场主体也稳步增加, 2005 年共有 22 家新公司开业, 到年底时,全国共有保险公司 93 家,保险业总资产超过 1.5 万亿元,总体承保能力和抵御风 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另外,2005 是我国保险业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外资保险公司数目及市场份额 迅速上升。目前,我国仅有 4%的国民购买个人保险,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国外竞争者 蜂拥而至。2005 年,外资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341.2 亿元,占全年总保费收入的 6.92%, 而在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前的 2004 年,该比例只有 2%左右。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保险主体的增强, 保险企业逐渐成长为证券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 者。至 2005 年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 14315.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1.15%。各 家保险投资机构在股票市场直接、间接投资额总计已超过 800 亿元。 2006 年上半年,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达 3080.28 亿元,同比增长 13.69%,扣除大单因素影响 同比增长 22.75%。财产险较快增长,保费收入 790.88 亿元,同比增长 16.72%;寿险平稳增 长,保费收入 2014.61 亿元,同比增长 12.68%,扣除大单因素影响同比增长 11.77%;健康和 意外险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保费收入 274.79 亿元,同比增长 19.80%。赔款和给付平稳,同 比增长 17.9%,达到 635.3 亿元。截至 6 月底,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 17373 亿元,比年初增 加 2147 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 1532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09 亿元。15 上半年,保险赔款、给付总额 642.16 亿元,同比增长 19.19%。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 额仍高于人身险赔款给付额,其比重占到 55%,基本上维持了去年的水平。从增长速度来看, 与去年同期相比,人身险赔款给付的同比增长速度有大幅上升,同比增长 15.90%,远高于去 年的 8.24%的增长速度。 截至 6 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 15808.34 亿元,较年初增长 12.17%。其中:银行存 款 5667.31 亿元,较年初增长 9.17%,占比 35.85%,较年初下降 0.8%;债券投资 8657.76 亿 元,较年初增长 16.67%,占比 54.77%,较年初上升 2.11%;证券投资基金 782.68 亿元,较 年初下降 29.30%, 占比 4.95%, 较年初下降 2.9%; 股票投资 434.73 亿元, 较年初增长 173.62%, 占比 2.75%,较年初上升 1.62%。 由于竞争和收益的内生要求,预计 2006 年保险公司将加大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重;同时 保险资金将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并被获准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保险业混业渗透将加剧; 未来几年外资保险公司进入的势头将会越来越猛烈,进入的形式也将越来越复杂。 本报告分析了
年我国保险市场运行特点,并将其与国际保险市场进行比较, 对企业年金、银保合作、外资参股、内外资保险公司合作与竞争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深 度剖析了整个保险业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及整个经营效益、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同时详细分 析对比了各主要财险与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与财务指标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日本是世界上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形式早 期从德国引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采用美国的一些做法,逐步制定了一系列卫生立法和政 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疗保险组织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的医疗保险组织实施的。日本的医疗保险组织从大的 方面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工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共事业人员等在职职 工及家属为对象的,叫做“职工医疗保险”,亦称雇佣者医疗保险;另一类是以农民、自由 职业者等为对象的,叫做“国民健康保险”。 职工医疗保险中包括 6 个医疗保险组织,它们是:以企业职工为对象的组织称为“健康 保险”;以船员为对象的组织称为“船员保险”;以国家公务员为对象的组织称为“国家公 务员互助会”;以地方政府公务员为对象的组织称为“地方公务员互助会”;以公用事业职 工为对象的组织称为“公共事业职工互助会”;以私立学校职工为对象的“私立学校职工互 助会”。它是根据《健康保险法》 (1922 年)建立的。 国民健康保险亦称区域保险,主要由市町村组织管理。加入这种保险的人员主要是农民、 自由职业者等。国民健康保险还广泛适用于各类职业的退休人员。即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员一 旦退休,原来加入的险种的所有保险记录都转入国民健康保险。它是根据《国民健康保险法 案》 (1938 年)建立的。 (二)医疗保险对象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始于 20 世纪初,1927 年正式实施。到 30 年代中期逐步趋于完善。 1938 年,厚生省从内务省分离开来,专事年金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职能。到 1961 年,日本实16 现了全民皆医疗保险。1973 年,政府规定 70 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看病,这一年被称为“福利 元年”。 据 1993 年 3 月底的统计,各险种加入人数分别为:大企业健康保险为 3250 万人,中小 企业健康保险为 3720 万人,临时雇佣人员健康保险为 450 万人;船员保险为 40 万人;国家 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及私立学校教职员保险为 1180 万人;市町村国民健康保险为 3800 万人。 分别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26.1%、30%、3.6%、0.3%、9.5%和 30.5%。全国国民都参加了不同的 医疗保险,实现了全民皆医疗保险。 (三)医疗保险费分担比例与使用 日本的医疗保险费来源主要是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 就个人和企业单位负担看, 对工薪收入者, 每月交纳医疗保险费率约为工资收入的 8.2%, 其中单位和个人各负担一半。个人所交部分,由单位从工资中代扣,并由单位直接代交至保 险机构。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略有差别,但单位与个人负担的比例基本上是对半分。对于临 时雇佣人员,由于其收入不确定,而且相互之间差距也大,保险费不按收入比例上交,而是 按收入额分为 1~13 级,1 级每日保险费额为 130 日元,13 级为 2640 日元。 在个人和单位交纳的同时,政府适当给予补贴。政府对不同险种的补贴有所区别。有的 是按费用发生额的比例补贴,有的则是按一定额数补贴。从 1993 年的情况看,政府对不同险 种的补贴分别为:中小企业健康保险为 13%,大企业健康保险补贴额为 48.5 亿日元,临时雇 佣人员健康保险补贴为 13%。船员保险补贴额为 30 亿日元,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及私立 学校教职员工三种共济组合的保险是国家全额补贴。农民和自营业者的国民健康保险的补贴 比例为 32~52%,具体比例视市町村的财政情况而定。 对于老人保健医疗,只要被保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则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所需经费 分别由保健医疗机构、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按比例分担,其比例是 70:20:5:5。 医疗费用的报销,凡参加保险者,均由医疗保险报销组织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各 医疗保险组织的报销比例各不相同,随着政府采取控制医疗费用政策的加剧,职工本人的报 销比例已从原来的 100%降为 90%,家属的报销比例也都相应地降到 70%-80%。 医疗保险的内容包括疾病治疗、负伤医疗以及死亡补贴和分娩补贴等。医疗费用报销的 范围是:诊断费用、药品费用、治疗材料费用、处置费、手术费、住院费、护理费以及转院 费用等。 此外,还支付非工伤性疾病补贴,补贴金额为每日工资 60%,补贴时间一种伤病最多为 一年半。 对被保险者还设有一种叫做高额医疗费用补贴,即一个月内在同一医疗机构内医疗费用 自我负担金额超过 57000 日元(1989 年)时,其超过部分由医疗保险组织负担。 (四)医疗保险服务的提供 承担被保险人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有医院、诊所和药房,称为保险医疗机构,医疗机构 必须首先向医疗保险组织提出申请,经医疗保险组织审核批准,取得为被保险者提供医疗服 务的资格,然后由保险组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提供医疗的内容、服务区 域及有效期等,合同的签订由医疗保险组织和当地政府联合审批,凡签订合同的医生、药剂 师等必须是已经获得政府颁发的行医执照者。17 医疗保险组织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的办法是按标准支付,该标准由厚生省中央社会 保险医疗协议会制订。费用计算办法等情况,经过周密的调查和计算将各种治疗项目用分数 值标出,医疗机构每完成一个治疗项目就获得一定的分数,最后按一定时期内的总分向医疗 保险组织结算费用, 每一分值为 10 日元。 政府对各种治疗项目制订分数表, 共分四种分数表, 即甲分数表、乙分数表、牙科分数表和药房药品换算表,根据医院和诊所的规模、性质,有 的实行甲分数表,有的则实行乙分数表,实行哪种分数表由政府确定。政府还经常根据物价 因素、合理性等,对项目进行调整分布。 (五)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日本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是由政府实行立法、指导、组织、监督,具体由厚生省有关 厅局实施。各类制度各自独立管理。在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私人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由各地健康保险组合(互助会)管理。大型企业单位单独建立健康保险组合,代表政府管理。 小型企业单位由国家组织若干“组合”进行管理。健康保险组合是服务性的民间健康医疗保 险管理组织,它是由雇主和雇员代表组成,具有特殊法人的身份。在中央,有健康保险组合 联合会,任务是调查研究、提建议、协调各组合的关系和会计宣传等。其经费由各保险组合 交纳。在地方,各行业、企业独立的健康保险组合负责管理具体业务。政府对各健康保险组 合,主要在资金上给予补贴,对业务不干涉。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和职工健康保险制度中的 船员、国家雇员、中小企业职工以及临时工由各级政府分别管理。老人保健医疗制度是由厚 生省老人保健福利局通过都道府县老人保健主管部和市町村国民健康保险组合进行管理的。 享受上述几种健康医疗保险者凭医疗卡就医,除自费费用以外,患者不直接与医疗机构发生 经济关系,费用由医疗机构凭账单向健康医疗保险结算,后者委托医疗费用支付基金会和国 民健康保险团队联合人进行审查并支付费用。 二、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革趋势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颇具日本特色,加上强大的经济实 力作基础,日本国民深深体验到了这一制度的优越性,但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并非完善无缺, 其主要问题有: (一)人口老龄化给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国民的寿命普遍延长,男性由 1950 年 的 59.57 岁,提高到 1992 年的 76.11 岁;女性由 62.97 岁提高到 82.22 岁。老龄人口在全国 人口中的比例,由 1985 年的 10.3%增加到 1994 年的 14%、2000 年的 17%,预计 2025 年将升 至 25.8%。人口老龄化必然导致医疗保险支出的急剧增加。 据厚生省推算,每个人一生的医疗费总额中,60 岁以后的医疗费约占 62%,60 岁以前只 占 38%。就是说,一个人看病医疗的高峰是在 60 岁以后。目前,日本社会 60 岁以上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17%。1993 年,日本国民医疗费占国民所得比重为 6.7%,而老人医疗费占 整个医疗费比重为 30%。 (二)医疗保险的险种划分过细,与社会化相悖 这种方式在制度建立之初,有利于财力合理分担,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也由于这一制度 的特殊性,最终也使日本医疗险种细分到几乎不能再分的程度。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 高度化,社会保险社会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医疗险种细分的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18 以不同职业和地域为对象建立不同医疗险种,意味着医疗保险费的收取将随着行业和地 域经济状况好坏而有所差别,这也就决定了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差别。医疗保险风险也就局 限在行业和地域范围内,而不能完全走向社会化。医疗保险也就由于险种不同而不能实现公 平化。这显然是与社会保险的最终取向相悖的。 (三)医疗费结算方式问题 日本规定,受保人就医,遵从所谓的“个别计件支付方式”,即按每种治疗项目既定的 单价向医疗机构付费,每月向社会保险机构结算一次。截至 90 年代初,日本制定了数百种单 价,用规定的分值乘以几日元计算,单价高低决定了治疗难易。单价每 2 年修订一次。 这种付费方式的优点是实际操作方便,适用范围较广。缺点是由于医院的收入同提供医 疗服务的项目多少有关,因而有提供过度服务的动机,医疗费用难以控制;保险机构为了控 制过度提供服务,必然要高度介入规范医疗行为审查,行政管理成本高。 (四)医疗服务质与量问题 由于实行全民皆享受医疗保险,日本鼓励民间开设各种医疗机构,而把有限的资金用于 建立高医疗水平的公立医院,结果,医疗服务的量的问题解决了,质的问题仍待解决。量的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却表现为医院数量和病床数双双过剩。而质的问题仍然存在,表现为民 间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差,而医疗服务质量高的公立医院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结果导致 医疗资源浪费与有效的医疗资源需求相对不足。 90 年代以来经济泡沫的破裂,特别是 1997 年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日本社会保障 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已使财政在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 面前捉襟见肘,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难。经济低迷和内需不足导致失业人数激增, 1998 年失业率升至历史最高的 4.1%;随着金融状况的恶化,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形势愈 加严峻,财政投资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率已由 80 年代的超过 10%降至 1997 年的 2.2%; 国民的社会保障负担日益加重,国民负担率已由 70 年代的 23%升至 90 年代初的 39.1%。为解 决社会保障面临的困难,日本政府着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医疗保险方面改革的主要 措施有: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销售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