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用评级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了什么成就?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研究
  不断壮大的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更加认识到了资金链的重要性,其重要的融资渠道就来自银行。银行自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发布,确立了国际金融界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的新框架后,突出强调了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因此,建立可行有效的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成为了沟通企业和银行间资金流通的渠道。我国的信用评级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目前,经常使用的有聚类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判别模型,经过检验三种模型对于总趋势的预测是一致的,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准确性最高,聚类模型次之。但是由于Logistic回归模型要求总的样本量达到200家,才能保证模型数据的稳定性,而上市房地产企业总计111家,所以本文选择聚类模型对其进行研究。 中国论文网 /3/view-788841.htm  一、上市房地产企业与财务指标遴选   银行针对上市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级是指银行根据规范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履行严格的评估程序,对上市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素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了解、分析研究后,就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履行承诺的能力、可能出现各种风险做出的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了111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剔除21家数据不全的单位,最终以90家企业为集合进行研究,在这些企业2008年的年报中,共披露了103项财务指标。理论上,这些财务指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过多的指标会破环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了遴选更具说明力的指标,本文采用指标之间相互不涵盖、重视现金流量分析指标、突出房地产企业评价指标的原则,使用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了12项指标,分别是: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税后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利息备付率。   在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中,我们将反映企业信用评级打分函数Z记做各项因子Fi的线性组合,即:Z=a1F1+a2F2+a3F3+a4F4+a5F5   +…+a12F12   式中:Z表示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得分;Fi(i=1,2,3,……,12)表示确定的12项评价指标;ai(i=1,2,3,……,12)表示确定的12项指标所占的比重。   二、信用评级模型指标分类及权重确定   其一,信用评级的财务指标分类。为了提高模型预测能力,本文采用基于因子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数据计算,将财务指标分类,建立更直观、易操作的模型。   (1)由于各项指标的正、 逆性和量纲不统一,所以本文使用Z-   Scores法对数据做标准化处理。   (2)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数据,得出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输出结果可知,前六项主成分包含的原始数据达到了78.044%,说明六项分类可以保留近八成的财务指标,同时计算量大幅减少,可以代替原有财务指标得出有效的结果,本文选择6个因子来建模分析。   (3)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后,主要因子变量的含义更加明确反映了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根据旋转载荷矩阵按照先纵列向后横行的原则,分别列标出纵列前三项绝对值最大的指标,再标注出一项横行绝对值最大的指标。对于其中交叉的项目我们按照绝对值和房地产企业会计的特点进行划分,得出每一类别中权重最大的分财务指标组情况并进行因子命名,如表3所示:   其二,信用评级的财务指标权重计量。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AHP架构。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建立起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研究模型的构架图(图1),以便于直观掌握财务指标的分类情况。在建立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指标构架后,可以根据层次分析法分别对目标层、中间层和决策层打分,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2)专家打分法。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以上的指标进行1-9评价并采用AHP对此分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以盈利能力X1这层中的净利润增长率F1、流动比率F2和税后利润增长率F3为例说明权重确定的方法。   第一步,构造X1―F1、F2、F3判断矩阵如下:   第二步,计算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f1=0.54,f2=0.16,f3=0.3。   第三步,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姿max=3.01。   第四步,一致性检验:CI=0,CR=0.01<0.1,符合一致性要求,所以权重的分配是合理的。   (3)计算结果。同理,可以采用该方法确定其他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确定Z―X1、X2、X3、X4、X5、X6的权重,最终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   a1=0.1188,a2=0.0352,a3=0.066,a4=0.0415,a5=0.0085,a6=0.352,a7=0.088,a8=0.025,a9=0.075,a10=0.0225,a11=0.072,a12=0.1。   三、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打分模型建立   经过财务指标的分类和权重的确定,可以得到综合评价房地产企业信用得分的线性模型,即:   Z=0...066F3+0...352F6+0.088   F7+0.025F8+0.075F9+0..072F11+0.1F12   至此,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打分模型构建完毕。   四、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等级划分   笔者整理了9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指标,采用上式计算得出以下信用得分,如表4所示: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中的K-means算法来划分90家企业的信用得分,这是一种基于样本间相似度量的间接算法。经过反复的迭代和计算,发现九级分类优于七级分类结果,可以合理说明90家企业的信用分布情况。其分析结果表5所示:   9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信用得分经过聚类分析后,在九级信用等级中呈现了样本量集中在第4、6级别,而两端的分布较小的情况,这和现实情况是一致的。由于本文选取的是2008年年报,整体房地产企业在这一年中的经营都陷入了金融危机时的低迷状态,所以在最差的第9级中出现9家样本量也真实反映出了当年该行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本文采用欧式几何原理,把每两级别的最终中心点的中间值确定为分级的临界点,用来划分九级信用等级,并确定出了区间范围,如表6所示:   五、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模型检验   为了验证该模型,本文选取6家上市房地产资料健全的ST企业,其信用得分和评级情况如下(表7):   通过表7可以看出,6家ST房地产企业在信用等级中有4家分布在最后三级中,一家分布在第6级中,而ST中润则分布在第4级。笔者参阅该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发现,ST中润自2007年扭亏为盈后,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其2008年和2009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8.63%和43.80%,远远高于同期的行业净资产收益率6.01%,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大幅提高,企业信用开始改善。而ST耀华和ST鲁置业在2008年都有大幅亏损且资金的流动性差,这和模型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该模型可以合理识别并预测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等级。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9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的实证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模型,该模型可以为银行提供评价房地产企业等级的依据,增强银行对企业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减少人为信贷评级过程中的缺陷,在房地产企业和银行间建立起资金流动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康书生、鲍海静:《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吴青:《〈巴塞尔协议Ⅱ〉、内部信用评级及小企业贷款》,《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   [4]高媛、卞直巍:《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赵家敏、黄英婷:《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研究》,《金融论坛》2006年第4期。(编辑 刘 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市场上的信用交易成分逐渐加大,我国的经济开始徘徊在“信用经济时代”的台阶之下。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企业急需在市场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企业信用体系维系的规则,并最终会在市场上生成一个适合企业信用交易发展的软环境。在不久的将来,企业信用体系将成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是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经有关部门收集整理,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遵纪守法等信用程度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公开,为企业服务,供企业查询,帮助企业经营决策,促进诚实交易,维护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系统。企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企业信用法律体系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其中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本文中分为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体系与政府监管体系。在认真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多家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定&
(本文共80页)
权威出处:
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信用现状,深入系统的研究了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本文从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失信的成因。在对国内外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信用管理经验,重点对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的三大难点问题:企业信用征信模式及管理、企业信用综合评估体系和企业失信惩罚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还运用研究成果对吉林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共163页)
权威出处: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在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是大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扩大出口,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是,在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中小企业的整体生存发展环境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资金短缺、竞争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信用资源不足,而优质信用资源是获取诸如市场、客户、资金等社会资源的保障。改善中小企业信用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提高自身融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高比例信用销售的同时,能够保持极低的坏账率,就得益于西方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扶持优强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信...&
(本文共67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通过制假售假、逃废债务、偷税漏税、提供虚假信息等一系列违法和违反信用原则的行为谋取私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障碍。企业信用制度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是转轨时期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保障。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企业信用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的总体特征,借助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企业信用进行了深入的经济学分析,系统研究了企业信用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均衡关系。其次,本文研究了市场经济下企业征信制度、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信用约束与监督机制,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了现代市场经济下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异同。本文分析了转轨时期企业信用危机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危害,并从我国历史文化背景、现有经济体制角度对转轨时期的企业信用危机产生根源...&
(本文共189页)
权威出处:
当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此背景下的新生事物——电子商务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能与大型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更为广阔的商机;B2B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的转型的重要方式,使中小企业能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市场机会。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不见面的交易特点凸显了网络中交易主体的复杂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信用风险。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子商务为我国中小企业带来潜在的巨大的商业前景的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以及市场主体信用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信用危机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信用问题却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健康快速的发展,时至今日,B2B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许多中小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不敢贸然进军B2B电子商务领域,尤其是交易额较大的时候。这实际上反应出他们对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怀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本文共206页)
权威出处:
市场经济是法制、竞争和信用的有机结合体,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在法制与信用结合基础之上的竞争体系。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它将关系到每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及信用不足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对企业信用征信系统的建设、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和和企业信用管理等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如何建设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提出了建议。&
(本文共5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企业信用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企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企业信用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企业信用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企业信用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已聚集众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信息。信用清白很重要。当代企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表明,一个企业能否做强做大,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网络的建设,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状况。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财政部副部长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来源:综合
作者:财政部
原标题: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日 来源: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3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就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3月31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1个月内,已有两家国际评级公司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一直在稳步上升,标普从“BBB”提高到“AA-”,穆迪从“Baa1”提高到“Aa3”,目前均为其评级体系的第四高等级。即使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历最困难的时期,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也在上升,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巨大的潜力和韧性。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稳定力量。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主动承担国际社会责任、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一份力量的切实举措。即使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疲弱乏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依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速。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6.9%,据有关数据显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韧性很强、回旋余地非常广阔。“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中国经济随着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为主权信用评级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实的保证。
  此次穆迪、标普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我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评级公司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债务、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评级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估。
  记者问:评级公司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市场信心和预期对现代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国的经济基本面才是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走势的根本因素。评级公司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只是对一些风险表示关注和提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的“三期叠加”关键时期,外部和内部的供给和需求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我国有必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从增长动力看,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产业,消费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也不断优化。从增长质量看,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单位GDP能耗逐步下降,并将通过促进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以及增加研发投入等,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增长环境看,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总体可控,为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比如,地方政府和实体经济企业债务仍处于合理水平,人民币汇率也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记者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请问财政部门在稳增长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将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需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既能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又能在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方面实现定向发力,进行“滴灌”调控,加强预调微调。
  稳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扩大赤字、清费立税、优化结构、提高绩效,在供给端改善供给结构,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在需求端提振有效需求,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从而积极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要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实行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实施营改增,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坚决遏制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第二,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安排2.18万亿元,赤字率为3%,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第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创新财政支出方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就业、脱贫、生态等重点支出,同时减少不必要或低效的支出。第四,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继续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PPP立法,加强规范引导,培育市场发展;同时,继续督促地方政府按照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制度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记者问:刚才您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要减税降费,请您谈谈财政部在减税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答:今年2月底,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并发布联合公报,明确将尽可能采取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所谓增长友好型税收,就是如何能让税制更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形成合理的企业税负,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近年来,财政部门着力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积极推进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各项税制改革。同时,为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整合完善产业优惠政策体系,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完善了支持民生和创新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前期试点已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的交通运输业、电信业、邮政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此外,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继续配合做好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立法工作。
  记者问:金融领域一直受到国际评级公司高度关注,请您谈谈财政部门在金融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是,金融领域的风险也会对经济产生明显的负外部性,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及面广,隐蔽性、脆弱性、传染性强,具有准公共性的特征。对于如何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各国财政部门始终保持高度重视。
  近年来,财政部主动采取或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多项措施,共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不断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金融机构在境内外发行上市,增强自身实力,健全风险管控等各项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机构活力和竞争力。在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方面,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贴息等措施,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优势,撬动金融资源重点“支农、支小、扶弱”,促进解决“三农”、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建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方面,支持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支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打造了一张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护网,为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营造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金融环境,财政部门将继续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同时,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关注和防范金融信贷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郭彪 UN832)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