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无缘无故的 中弘有陈榕生几个上市公司司

中弘股份营销架构巨变 数十城员工“被离职”
  距去年百城发布会不足一年时间,中弘股份因营销架构变动,开始裁撤所在地无项目的分公司,导致数十城中弘员工陷入“被离职”窘境。6月13日,中弘股份部分分公司员工来到中弘公司北京总部进行维权,要求公司发放拖欠工资并对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涉事员工进行赔付。据了解,不仅是所在地无项目的分公司被裁撤,当地有项目的分公司以及总公司也存在裁员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故解聘员工、拖欠员工工资违反了相关法律,彼时中弘股份拓展营销渠道的目的在于在文旅地产领域做到行业领军,此次营销架构大变动,裁撤数十个区域分公司,不利于中弘股份的规模扩张。
  “被离职”事件
  “有数十名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来到位于东四环远洋国际中心的中弘北京总部,希望中弘能解决拖欠员工工资、无故解聘员工等相关问题。”6月13日上午,中弘股份某区分公司员工向北京商报记者报料称,此次来到中弘总部提出诉求的员工,均来自于中弘股份各区域分公司渠道中心。
  北京商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公司华南大区某城市经理邹先生,据他介绍,事情开始于5月31日,当天许多分公司员工都收到一份《劳动合同变更通知书》,称“因甲方业务调整,乙方工作所在城市业务变更,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自日起,乙方的工作地点变更为北京”。
  当收到这份《劳动合同变更通知书》后,只有一小部分员工选择来北京。就在6月1日,未选择来京工作的员工又收到一份中弘股份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令这些员工感到更为震惊和愤慨。这份通知书明言:公司自日起将与您解除劳动聘用关系,终止与您的劳动合同,最终结算的薪酬发放时间为日。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拒不服从公司总体经营方案,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
  据消息人士透露,工作地点的变更只是中弘股份裁撤员工的一种手段,从临时通知员工此事也可看出端倪。不仅如此,这之后发生的事情更是令这批“被离职”员工无法与公司妥协。据邹先生介绍,劳动合同解除日期是6月1日,薪资结算日期到5月31日,但直到目前,“被离职”员工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且工资迟迟不发。公司甚至赤裸裸地说:“自动离职才发放5月未结算工资。”
  “面对来自于50多个分公司员工的诉求,中弘股份采取的对策却是拖字诀。”邹先生进一步介绍称,对待此事,中弘股份董事长说不知情,总裁说没有权限。此外,有关人力方面流出的文件显示,该事件是中弘股份早有计划的裁员,并不会给予裁撤员工补偿。
  违反劳动合同法
  针对中弘员工“被离职”事件,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松涛律师表示,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无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提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赔偿金。
  据查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弘股份中弘网络营销公司营销中心品牌推广部总监许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弘对得起任何一个员工”。部分员工被辞退的原因在于,销售行业是按照任务达成情况进行考核,未完成销售任务的员工会给予辞退,还有可能是因为违反公司纪律被辞退。
  北京商报记者就渠道中心员工“被离职”事件采访中弘股份有限公司渠道负责人杨皓,对方回应称,“这是公司内部事情”,不接受采访。
  营销策略转变的牺牲品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弘员工“被离职”事件涉及到50多个分公司、数百名员工,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可谓是公司人事的一次巨大变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弘股份对渠道中心进行裁撤始于年关,当时中弘股份营销中心经历了人事变动,正是此次人事变动后,公司决定对营销架构进行调整,对所在地无项目存在的分公司进行裁撤。不仅如此,有项目存在的分公司以及总部员工也存在裁员现象。
  一位资深地产界人士感慨,此次中弘裁撤50余家分公司的情况不禁让人想到日中弘股份举行的“百城发布会”,如今百城中超过一半的分公司员工遭遇“被离职”事件,这也证明中弘股份在打造文旅地产行业领军的路上营销策略迎来了重大调整,而数百名员工则成为公司战略调整的牺牲品。
  据了解,当时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仟金所”与中弘股份旗下的文旅度假项目“新奇世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互联网时代文化旅游地产营销新玩法。发布会在全国100座城市同时启动,2万家经销商、40万经纪人参与此会。
  从中弘股份近两年业绩来看,中弘股份加快布局文旅地产的目标达成度并不理想。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中弘股份2015年以及2016年一季度业绩报表发现,2015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4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1.51%;2016年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7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13%。
  业内人士认为,净利润持续下滑,又遭遇营销架构巨变,中弘股份若想在文旅地产做到行业领军的既定目标,依旧困难重重。
[责任编辑:48小时排行中弘股份预计2017年全年亏损10.00亿
  1月30日,()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亿,同比变动-736.75%。房地产开发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2.30%。  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1、公司所属北京项目2017年度受北京3.17商办项目调控政策的影响,御马坊项目和夏各庄项目(商业部分)销售停滞,同时2016年度已销售的御马坊项目业主大量退房;其他区域项目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也大幅下滑,导致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2、公司所属境外公司(包括中玺国际、KEE、亚洲旅游等)2017年亏损较大。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中弘股份(000979.SZ)上市公司持股的大型社保基金机构数量有多少?
中弘股份(000979.SZ)上市公司持股的大型社保基金机构数量有多少?
追问内容...
中弘股份(000979.SZ)上市公司无持股的大型社保基金。
追问内容...
简介:【系统默认】
@2014d1money.com,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号-2&&同花顺旗下品牌
股市债市高举屠刀!这家公司不安好心 不守规矩 几十亿地雷随时爆! | 上市公司扫雷系列
    文时晨晨  从2017年3月份开始,每周一篇,叶檀财经共发表了42篇分析上市公司的文章。  这是一件笨事,市场上几乎没有人愿意做,风险高,没收益。我们遇到过各种事,一发文章,晚上的电话就不断,威胁也没有停过。  笨事总要有人做,做的多了,手有余香。檀香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坚持的动力,多多支持,多多点赞,否则,你们再也看不到持续对上市公司定期说真话的人了。  分析上市公司,原意是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最大程度的还原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能帮到投资者理性投资,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A股市场奇葩太多。有一家房企,前三季度还盈利8268.32元,四季度年报出来,巨亏25个亿。  房地产业务收入不占大头就算了,竟然还要倒贴。  这家公司就是()。  2010年2月,王永红控制的房地产公司中弘集团借壳ST科苑上市,更名为中弘股份,公司主营业务由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转型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这是好时候,地球人都知道,从2010年到2017年,中国房价翻了几倍。  2017年第四季度,中弘股份御马坊项目大量退房,共计退房1397套,账面冲减收入17.28亿元,结果,房地产销售收入为-3.48亿元。  来源:2017年公司财报   前世今生业绩都很烂差!   借壳前,科苑集团(中弘股份的前世)主要产品是生化技术及产品、医药产品和塑料制品,业绩非常差。  2004年以后,业绩几乎停滞;净利润更差,就是一年小幅盈利、两年巨额亏损、保壳的节奏。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中弘集团借壳后,公司业绩没有好转,营收没有明显增长,这些年没丁点长进。  借壳当年,中弘股份营收36.61亿,第二年腰斩,暴跌49.36%,到18.54亿。随后几年,营收一直保持着过山车式的清奇画风。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净利更糟。中弘股份上市当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到9.21亿,然后一路下滑。2017年一泻千里,巨亏25亿!  比见鬼更可怕的是,鬼没完没了。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单从现金流看,营收质量还可以,除2014年外,现金收入比都在1.00附近。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从应收账款占比、业绩波动幅度等指标看,营收利润质量很差,经营性净现金流一直是负值。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蹭热点 假并购 缺了大德了   这家公司还不停的折腾,不停的并购。  借壳以来的八年内,中弘股份宣布的并购事项高达近40次,平均下来,每年“并购”个四五家企业,涉及的行业都是一时热门,比如手游、影视、矿产等等。  就问你,并购这么频繁,尽调忙得过来吗?  中弘股份实际控制人王永红,2016年被迫辞任董事长,由哥哥王继红接任,根本原因是,徐翔被抓了。  根据调查,从2010年到2015年,徐翔等与王永红等其他13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另案处理)合谋,按照徐翔等人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利好,徐翔等利用信息优势,通过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进行连续买卖,与上市公司共同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从中获利。  配合得天衣无缝啊!  举个栗子。  日,中弘股份发布公告,进入手游业,公告第二天,中弘股份涨停。龙虎榜的数据显示,两个国泰君安交易单元分别耗资9054.78万元和5499.9万元买入,市场一直认为,很可能是徐翔的操作。  股价大涨两三天后,就开始回调,2013年10月中旬,股价再次爆发,然后一泻千里,两个月内股价接近腰斩。这波韭菜,割得6,缺了大德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知道中弘股份为什么频繁宣布并购了吧。  是不是真并购无所谓,要的只是“股民相信公司会并购”,这也是中弘股份经常宣布并购热门行业企业一个月后,又宣布放弃并购的原因。  比如,日,中弘股份宣布并购鹿回头、新佳旅业;日,公司宣布放弃这笔并购。  2017年,中弘股份对联营、合营企业增加了36.9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诡异的是,2017年,这些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均被审计机构认定为无法确认。  背后的含义是,会计师没法排除你转移资金和利益输送的嫌疑啊。  这家企业全是雷还都是连环雷   这么多年不务正业,财报中埋了不少雷。终于,地雷开始爆炸,首先牺牲的就是债权人。  借壳以来,中弘股份债务规模和杠杆率不断攀升,尤其是带息债务。  2010年,中弘股份带息债务总计19.69亿,总体杠杆率为67.92%,2017年带息债务规模就飙升至283.36亿,总体杠杆率高达81.26%!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2016年,中弘股份的带息债务才179.68亿,仅仅2017年一年,带息债务就净增加了103.68亿!上一年净资产规模才102.10亿。  借款中,除了69.44亿元的银行借款利率在4.75%-6.90%外,信托融资、基金等融资的最高利率达12%。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相应的,财务费用暴增13亿。  刚开始,中弘股份把22.42亿的利息全都资本化了。  会计师事务所实在看不下去了:你项目2016年12月份都已经竣工了,还要把2017年产生的利息给资本化,这种操作没法交代啊。  中弘股份被迫进行调整,最后资本化利息9.46亿,费用化利息12.96亿。本来投资者觉得,2016年盈利1.46亿,业绩预告说亏10个亿,应该到底了,结果利息费用化后,一下子亏了25.37亿。  神奇的股市,没有什么不可能。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债务,而且是有息债务大幅飙升,资产质量急剧下降,导致中弘股份偿债能力迅速恶化。  公司有形资产在关键时刻变现能力相对较强,实在不行,卖房卖地啊。可奇了怪了,中弘股份有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不断下降,由2011年的36.19%降到2017年的8.09%。  有形资产和带息债务的比值由2011年的1.22降到2017年的0.12。如果是2011年发生极端情况,变卖有形资产还能偿还带息债务,到2017年,全卖光也只能还一成。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地狱不光十八层,公司经营没有带来增量资金,经营性现金流都是净流出,导致公司货币资金规模占总资产比重迅速减少。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毫不意外,中弘股份债务违约了,逾期本金27.5亿,逾期利息2.5亿(公司公告中可能用错了数量单位),并承认经营困难。  中弘股份的借款利息,最高已经达到24%,靠什么还?  债务地雷开始爆炸,商誉的雷正在引爆的路上。  30亿商誉大地雷 随时可能爆   前几年中弘股份的商誉没有太大变化,从2010年到2014年,商誉都只有810.59万,主要是收购永恒嘉业所致。  2015年,中弘股份开始玩大的了,收购了卓高国际集团,新增3.61亿商誉。2016年,又收购了开易控股,商誉新增5.08亿。2017年,收购Abercrombie & Kent等相关企业,新增商誉21.85亿,商誉合计高达30.29亿。牛!  数据来源:制图:叶檀财经   2016年9月、11月和12月,中弘股份旗下子公司分三步完成对A&K的收购,最终的收购成本为27.84亿,持股比例90.5%。  花了近30亿收购的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呢?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呢?  A&K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57 家控股子公司,注册地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营业务是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包括提供定制化及针对团体的高端旅游行程服务,从事旅游项目的设计、开发销售,以及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行程运营及执行,并对旅游目的地的酒店、飞机以及船舶开展运营活动。简单说,是一家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公司。  按照中国会计准则,2016年A&K净资产仅4.27亿元,净利润-2243万。  来源:平安证券《中弘股份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修订稿)   花近30亿元,溢价663.57%收购一家亏损企业,平安证券、北京中锋资产评估公司也有责任。  他们根据市场法和收益法来估值,就是跟同类上市企业相比和现金流折现。  假设条件是:公司未来五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4%、10%、12%、6%和3%,毛利率大概为27.8%-28.3%,销售费用增速3%、2017年管理费用增长3.2%,以后增速为4%、财务费用282万不变。  来源:平安证券《中弘股份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修订稿)   按照预测,A&K净利润一路上涨,妥妥赚大钱。有时候,预测只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交易所看不下去了,就问:2015年和2016年,A&K的财务费用还高达3043.2万和4407.17万,为啥你假设就282万?北京中锋回答:中弘股份替A&K还债了,所以财务费用就这个数。  一问一答,结束了。一年后,业绩出来了,差得让人想骂脏话。  报告显示,2017年,A&K实际实现利润总额18,046.52万元,较预测利润总额减少13,85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640,119元。  公司腆着脸说,不好意思,以前假设的业绩增速有点儿高哈,实际业绩少8120万。  业绩没上去,管理人员的薪倒是涨了近三成,股权照发。管理费用少预测了11,707万元,主要是计提职工薪酬较2016年度增长约27%。除此之外,2017年实际确认股权支付费用2,944万元,并计入管理费用。  别忘了,当初并购的时候,控股股东中弘集团可是做出过业绩承诺的哦。  日,中弘集团与上市公司签署了《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承诺A&K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000万元,28,000万元和35,000万元。如果实际净利润低于上述承诺净利润,则中弘集团将按照签署的《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相关约定,用现金的方式给中弘股份补偿。  收购的第一年,业绩就没达标,才完成了44.59%!怎么办?  本次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及主办人平安证券倒是很积极,赶紧出来道歉,顺便提醒一下风险: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缺钱,估计没钱赔偿哈。  来源:平安证券关于中弘股份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2017年度业绩承诺实现情况的说明及致歉声明  不光现在没钱,估计以后也没钱,因为A&K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这次并购三者必居其一,不是犯傻就是被骗,或者是利益输送。总有一天,巨额商誉要减记掉,冲击当年利润。  在2017年的审计报告中,会计师事务所给出了“保留意见”,表示公司提供的资料不全,没法评估商誉是否减值。  学贾跃亭换个马甲圈钱?   一个烂摊子,还想靠重组,财务那叫一个乱。  2017年4月份,为了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决定把2014年、2015年定增没花完的钱,共计26.8亿元拿来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均不超过12个月。当天,这26.8亿资金由募集资金专户划转至公司基本户,12个月后,公司说,账上没钱了,没法把钱转回募集资金专户。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估计在管理层眼中,反正都是公司的钱,在哪个账户,没区别。  会计师事务所也出具“保留意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徽证监局给中弘股份先后下达了3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大意是,中弘股份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永红凌驾于公司内部控制之上,干预公司经营管理;并责令公司改正的监管措施,要求中弘股份立即对公司内控开展自查。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财报 制图:叶檀财经   行政监管对这家公司没用,看看这诡异的财报:公司资金极度紧张,2017年预付账款却突然飙升,这不符合常识。主要原因就是在董事长的要求下,公司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就向海南新佳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支付61.5亿元的股权转让款。  这家公司的很多资产已经抵押给别人了,你没权卖。截止2017年末,中弘股份受限的货币资金、房地产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子公司股权等资产规模高达264.5亿;被法院冻结的银行账户高达51个,冻结金额2205.7万元。  来源:2017年公司财报   要重组?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都没钱。  首先,王永红控制的中弘卓业基本上把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全部质押了,就像以前贾跃亭干的一样。  其次,中弘卓业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票已经被法院轮候冻结。这种情况,贾跃亭刚刚遭遇过,乐视控制权到底属于谁,律师们还没搞清楚,未来中弘股份也可能面临控制权变更的问题。  最后,跟贾跃亭一样,王永红也在找钱。他去香港找,想通过中国港桥向境内外合格投资者定向募集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内投资者认购不超过人民币70亿元,境外投资者认购不超过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0 亿元)。  这家烂公司,为啥以前能在资本市场上风风火火?  因为背靠华融,2016年收购A&K时就得到华融的帮助。  来源:平安证券《中弘股份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修订稿)   现在,王永红还想通过中国港桥抱华融的大腿,基本不可能了。日,中纪委发布消息称,中国华融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个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当心股票退市   中弘股价只有1.38元,抄底的人,当心股票退市。  根据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出现以下情况,股票会强制退市。  连续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连续1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上市公司股东数量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的20个交易日和公司股票停牌日)每日均低于2000人。  这样的公司,就是中国资本货币市场的屠刀,害了股市害债市。
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
ID :tancaijing
同顺号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作者的发文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同顺号立场,作者需为自己账号的一切行为负责。
已有--个人赏过
叶檀如何?打个分吧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 &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21750关注人气
597文章数量
3015547访问量
&&叶檀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每日经济新闻》主笔、《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在《财经国家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评论专栏。获《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20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等奖项。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等领域写作。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现居上海。
24小时热文排行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内容或者商务合作请联系)
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郴州有几个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