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知禅陕西华海信息技术术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我的图书馆
“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 &&&&&&&&&
坚定不移的志向
坚持不懈的努力
觉知禅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明心见性。因此本书分为前行和参禅两大部分:上篇是前行,下篇是参禅。在前行篇中,通过修炼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和觉知心念来培养觉知力。在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即可全力以赴地参禅,以达到明心见性。
在为期六年的修学中,各阶段修炼的时间分配如下表:
念头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念,这是自己主动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称之为意念,例如话头;一种是非自主念,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这种念头称之为浮念,例如“头脑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通常也叫做妄想。
无论念佛持咒,观心参禅,还是诵经礼佛,若要得力,都必须息灭浮念。永明大师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宗镜录》)
人们不是沉湎过去,就是盘算未来,总是在不断地打妄想。这是无始劫来根深蒂固的习气,犹如毒瘾,是苦难的根源。现在社会,物质丰富,人们不再遭受饥寒交迫等实际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制不住、无休无止思前想后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经过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对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遏制不住的痛苦回忆啮食着你的心,并且引起许多身体上的疾病。
浮念之危害,远不止于精神上的折磨和疾病的肇因,更严重、更可怕的是它是令神识昏昧而堕入轮回的迷幻药。大家都知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那么既然已明此理,为什么狂心还是歇不下来呢?这就是浮念在作怪。
要了生死出轮回,就必须停服这迷幻药——息灭浮念。浮念息灭了,自然就清醒过来,般若正智现前,临终时就能够正念分明。如果平时都是妄想纷飞,自己做不得主,临终众苦逼煎,怎么能够做到灵台清明,正念不失呢?所以,平时息灭浮念的功夫至为重要。
怎样能够息灭浮念,从妄想中脱离出来呢?妙法是:觉知!觉知是息灭浮念的利器:觉知时,即无浮念;若浮念生起,就说明此刻失掉了觉知,应当立即提起。当觉知成片时,自然就处于觉知而又无想无念的状态。《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存在呢?这是因为觉知不专注连贯,尚未连成片段,而出现瞬间觉知和瞬间浮念交替进行的情形,就误以为是二者并存。所以,做觉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觉知连成片段。觉知成了片段,在这些片段中自无浮念。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做到:觉知而无浮念,从浮念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前行阶段的核心是:通过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尽可能的不陷入头脑世界;一旦陷入,就要立即觉察到,并且脱离出来。在修持中,随时随地把握住这一点,修持功夫的浅深亦以此来衡量。
问:既然浮念与觉知不两立,那么“念起即觉”是怎么回事?
答:“念起即觉”的境界,是觉知力已经很强大,随时处于觉知中。虽然偶有闪失而浮念生起(此时失掉觉知),但是很快就恢复觉知,而觉知到刚才的浮念。如果觉知力不强,常常要打一会儿妄想,甚至打一阵子妄想,才能够觉知到。所以,“念起即觉”是觉知力强大的结果。在修学中,也常常以“念起即觉”来培训觉知力——妄念一起就要看得见。同时,也可以通过妄想持续的时间短长来判断自己觉知力的强弱。圭峰禅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问:为什么浮念会生起?
答:当末那识(意根)自发地攀缘阿赖耶识中之法尘而生起的意识,这就是浮念。(关于末那识、阿赖耶识和意识的论述,详见本院修学园地中一文。)当全神贯注地觉知时,末那识在执行觉知的任务,就不会去攀缘法尘,这就是“觉知即无浮念”的原理。就像一个人在作为警察去执法时,就不会去偷东西一样;若是去偷东西,便没有在执法。禅宗之看话禅,是通过看话头来堵截意根而令妄想流注不行。憨山大师云:“即如大慧,专教看话头,下毒手,只是要你死偷心(识情)耳。如示众云:‘参禅惟要虚却心,把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如欠人万贯钱债相似。昼三夜三,茶里饭里,行时住时,坐时卧时,与朋友相酬酢时,静时闹时,举个话头:“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管向个里看来看去。没滋味时,如撞墙壁相似,到结交头,如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要汝办一片长远身心,与之撕挨。蓦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一悟便彻底去也。’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妄想流注〕妄想之生灭迁流。〔妄想流注不行〕妄想流注停息。〔昼三夜三〕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这是古印度的计时方法。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
觉知禅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万念归一,一归于无,直至明心见性。因此在前行中,通过修炼“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和“觉知心念”来培养觉知力。有了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这一坚实的基础,参禅功夫就得力,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基础打牢!
要打牢基础,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练基本功,有时也许会感到单调、枯燥,其实这正是炼心修定的大好时机;而且功夫一深,苦尽甘来,别有一番乐趣。对此,李凤山先生在其《练功秘笈》中写道:
做任何事,都一定是从基础做起。练功夫更不用说,一定要从基础功锻炼起。紮马步,练桩步,是我永难忘怀、既痛苦、又受益良多的功法。那时候,师父要求我们好好练“一字桩”。因为中国的武术一定要在桩步上下功夫。平时练拳,着重连续性,速度也较快;但是练桩步,却是要摆角度、调姿势,练耐力和功力。桩步要想摆到相当时间,不是靠体力,而是要靠定力。十几岁的年纪,要谈定力,委实难了一点。但是师父每次盯我们练功,常说:“再蹲下去一点,再蹲下去一点。”严格的调整我们的动作。有时蹲久了、蹲累了,就会生出一股闷气,甚至转生瞋怒之心;心生恨意,那可就更是蹲不下去了。后来我才发现,若我仍有瞋心,心就变得狭隘,是怎么也练不下去的。我告诉自己,要信赖师父,师父这样要求,一定有其道理,师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心态这么一转,说也奇怪,内心就踏实起来了。我自然可以蹲得更低、更久。我也发现,以前自己蹲马步,在一开始时,身形太紧,因而呼吸大吸大喘,有时甚至会憋气;现在心一定,不仅蹲得久,而且呼吸顺畅。我也从中体会,心的作用真大。心可以让自己提升,也可以让自己堕落;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内心老是自我原谅、过于狭隘、或没有自我期许的人,都蹲不久,只有把心一专,不做他想,使心境进入无为状态,才能气定神闲。
第一章 觉知动作
觉知的对象甚多,例如动作、感受、呼吸、景物、身体、心念,等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培养觉知力,截断妄想。但其中以觉知动作最为容易——只要不忘记即可,所以前行一开始,是以觉知动作来培养觉知力。
觉知动作,就是清楚地到觉知动作的进行和动作所引起的感受。例如行走时,觉知到脚的运行以及脚底与地面接触时的感受;洗脸时,觉知到手的动作、水的温度、毛巾与脸接触时的感受,等等。当然,也可以只觉知动作的运行。觉知的要领是:制心一处,妄念不生。所以,自己觉得怎样做最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就这样做。
觉知动作时要专注,无论做什么,都要一心一意地做,不打妄想。例如穿衣吃饭时,若觉知动作而无妄想,即是觉的状态;若一边做一边打妄想,即是迷(无明)的状态——做的是同样事,而“用心不同”,其后果天地悬殊。只要不失觉知,搬柴运水皆是修行。
要特别说明的是:
一、觉知时,不仅要觉知到所觉知的对象(所觉),而且要知道是在觉知(能觉)——不要陷入所觉知的对象。
二、所谓“专注”,不是死死地盯着所觉知的对象,而是说不要走神(失去注意力)以致妄念生起。
三、综合上面两条,在觉知时,作一个轻松、自在而且冷静的观察者。
一、练辅助功法
初学者应从修炼辅助功法入手。这有两个好处:一、通过辅助功法的修炼来体悟觉知动作的要领,然后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上。二、修行人经常在问:妄想纷飞怎么办?现在有了辅助功法这柄上方宝剑,若是妄想纷飞,就立即做辅助功法,妄想自息。这样,令人烦扰的妄想,却成了用功的陪练。
此辅助功法,是借用李凤山先生的“平甩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功法,可以调和五脏六腑,活络气血,补氧排毒,并使周身关节变得灵活。
练功的要点是:无浮念,对每一动作都要了了分明地觉知到,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其方法是: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平举,掌心朝下,与肩同高,手指头伸直,面带微笑。开始时两手向后甩,然后回至水平,这样轻松自然地前后甩动。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前四下,是两手向后时念口令。“五、六”是膝盖蹲下、伸直(弹两下):甩到第五下时,两手向后,微微屈膝一蹲,念“五”;然后两手向前,双膝伸直,念“六”。动作要和缓、轻松,形成自然共振,不需要蹲得很低。收功时,两手慢慢停下来,自然回到身体的两边,眼睛轻轻地闭上,把呼吸调匀,全身放松,然后眼睛慢慢睁开。(网上有平甩功的视频,可以观看,例如:。)练完之后,慢慢喝杯温开水,更有助于气血循环、气机稳定。
平甩功是很容易到达末梢的运动,十指连心,于是就能够产生彻底的回流,净化五脏六腑,百病自动调整。每天一次,三十分钟,这对身心的好处极大。第一个十分钟可以达到浑身的循环,第二个十分钟开始进入身体过劳之处,第三个十分钟开始调整病灶,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天至少做一次平甩功,每次30分钟。之所以作这样硬性的规定,这一手部动作除了是修动中定,对培养觉知力十分有效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用: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做手部动作一点也不困难,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够坚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的习性:心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如野马,如狡猿,如狂象。自己可以做个试验:练功时,若心一烦躁,或者想到还有其他事要做,马上就练不下去了。如果转念一想:修行如救头燃,是头等大事,想要做的事情难道真的30分钟都不能等待?要是连这个练习都做不下去,我还修什么行!马上心就清凉安稳下来,能够很好地练完。所以,心转境即转的奥妙就在这里。如果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刻做、要立刻考虑,那就停下来,做完、考虑完,然后再毫无牵挂地练功。
当然,对于整健反应较强者,可以减少练功时间,待身体正常之后,再逐渐恢复至每次30分钟。若是身体不适宜站和蹲,坐着甩也可以,同样有效果。
《禅秘要法经》云:“一心精进,如救头然(燃),心不放逸。”对修行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因此先德们修种种苦行来磨炼自己,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还有一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练习:每天吃一顿觉知饭(对吃饭的每一个动作,了了分明而不东想西想)。告诫自己:要是连这个练习都做不下去,我还修什么行!做得久了,心清凉安稳下来了,你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要降临重大的使命于此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熬煎,使他筋骨劳累困乏,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体消瘦,使他深受贫困逼迫之苦,扰乱他所做的一切,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磨炼砥砺而升华,使他的性格坚毅勇武而百折不挠,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
二、觉知连轴转
对修行人来说,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时所处的状态。如果是处于觉知状态,微细之事亦具重大意义;如果失去觉知,所做之事再重大,也不过是在种轮回因。
在日常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觉知每一个动作:穿衣吃饭要觉知,走路开门要觉知,打电话要觉知,在电脑前移动鼠标时要觉知,......。
为了迅速地培养觉知力,要保持二六时中觉知动作不间断,千万别一曝十寒。有动作时一定要觉知,无动作时就做辅助功法或者自编的小动作来觉知。其实,日常生活中一些例行公事,例如穿衣、吃饭、洗脸、刷牙、起身、坐下、开门、走路等等,都可以归纳成觉知动作的功法,饶有兴味地做,养成不离觉知的习惯。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的修炼也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一举一动,不离觉知。早晨一睁开眼就提醒自己:今天要保持觉知,事事觉知。例如,喝水、吃饭,是否每一口都觉知到了?坐下、起身,是否都觉知到了?走路时,是否每一步都觉知到了?先把这几项做好,然后全面展开。一定要把觉知动作的习惯培养起来,这一点至为重要。其实,修行就是修心正行,其关键是克服业障来转变坏习惯,例如,将不断打妄想的习惯转变成不断觉知的习惯。
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修炼时,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觉知力培养起来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时时反省:我是否在觉知?主人公,惺惺着!
〔惺惺〕神志清醒。
要做到觉知连轴转(不停歇):二六时中,觉知每一个动作,精进无懈。据说,有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佛陀的脸上,佛陀用手轻轻挥去。接着,又做了一次挥手的动作。弟子奇怪地问道:“世尊,您第一次挥手是驱赶苍蝇,第二次挥手是为了什么?”佛陀答道:“第一次是下意识的动作,没有觉知到,所以有觉知地做了第二次动作,改正过来。”佛陀的这一示现,是教导弟子: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觉知;没有觉知的动作是无明,要立即改正过来。
其实,宗门诸多手段,也只是要你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而以觉知动作来堵截,实在省力得多了,并且不论根性利钝,人人都做得到。要知道,觉知动作而无想无念,就是在修动中定,切勿以浅易忽之。
《大念住经》中,佛言:“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那么,如何培养觉知,随时随地保持觉知?如何将日常生活变成修行而乐在其中?《一行禅师文集》说道:
“或许你会问,在洗碗、装帧书籍(装帧书籍是一行禅师的日常工作,在书中他讲了如何将这一工作变成修行),或在工厂、办公室上班时,到底如何培养觉知?我想,你得自己去寻找答案。只要尽己所能地让内在的觉知之光保持明亮,终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禅师而言,洗碗时,神圣和世俗是可以同时并存、相融不悖的。洗碗时觉知手碰触碗和水的历程,是充满神圣和新奇的经验,但是关键点还是在于持续和专注于当下地洗。”
“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事要做:整理花园、烧饭洗衣、清洗碗筷、装订书籍、写作。或许这些事比不上喝茶或到山坡上散步来得有趣,但如果带着完全的觉知来做这些事,就会发现它们也相当令人愉悦。即使饱餐一顿后去清洗碗筷,也是件享受的乐事,我们所洗的每一个碗都是奇迹。”
“在觉照中的每个思惟、每个动作都是神圣的。在这片光明的领域中,神圣与世俗的疆界已泯除。我承认自己洗碗所费的时间较长,但我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而且内心十分快乐。洗碗这件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换句话说,洗碗不仅是为了洁净碗盘,也是为了洗碗而洗碗,让自己在清洗碗盘时的每一刻都保持觉知。如果我不能以愉悦的心情来洗碗,只想尽快将碗洗完,好去喝茶,那我同样也无法尽情快乐地享用这杯茶。虽然一杯茶在手,心里却仍惦记着其他事,这样一来,这杯茶的滋味和品茗的乐趣都消失殆尽,我的心永远都悬念于‘未来’,绝不可能活在‘当下’”
记住:做什么事情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所做的事情专注而且觉知。
问:觉知动作连轴转,说来容易,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怎么办?
答:这不奇怪,因为无始劫来已经养成不断打妄想的习惯,所谓习已成性,成为本能,而觉知动作却是崭新的。要把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打妄想)转变成崭新的好习惯(觉知动作),非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不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劝她丈夫念佛,而丈夫散漫懒惰、懈怠成性,总是做不到。妻子担心他将来堕入地狱受苦,就对丈夫说道:“我在门上悬一小铃,你出入门户时,听到铃响,就立即念佛,可保你平安。”丈夫回答:“这有何难?我照办即是。”此后,他每次出入门户,听见门铃作响,就念几句佛。他觉得这办法不错,省得妻子老是不断督促他念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后,果真堕入地狱。因他在世间恶业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因此鬼卒将他丢入铁锅中烫煮。碰巧,那鬼卒用叉戟戳他时,叉上铜铃作响,丈夫以为是门铃作响,随口连声念佛,因而得到超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善巧的方法、规定,来帮助养成好习惯,就会容易得多。现在你要养成觉知动作的好习惯,可以给自己规定:一、起身和落座时要觉知到动作;二、走路(包括室内行走)时,要觉知到每一步的动作;三、吃饭时,要觉知到每一口咀嚼。到了晚上睡觉之前,就回顾今天做得怎么样?按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不好(2分)、很不好(1分)这五个等级来打分,并且记在本子上。每个星期日的晚上,对这周的七天作一小结,计算出平均分数,评估这一周做得怎么样,以及下一周应当怎样来改进、提高,都详细写在本子上。依此,每月做一中结,每年做一总结。这个本子可以命名为《自知录》。人之堕落而非提升,是苦于不能自知。现在有了《自知录》,日日检点,周周检点,月月检点,年年检点,只要认真执行,不患不能成功。东岳大帝训曰:“行善,(福)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福)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祸福在暗中转移),迷者罔觉(迷者不能够察觉)。”对现在的修学而言,可写成:觉知,(般若)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妄想,(般若)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生死密移(生与死在暗中转移),迷者罔觉(迷者不能够察觉)。
以后,修学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心念、觉知禅时,都使用《自知录》,就必定能够成功。
借鉴先贤,再举一例:宋朝的赵康靖先生,用瓶子和黑白豆来做心地功夫: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恶念,投一黑豆。起初,瓶中的豆子黑多于白,后来就逐渐白多于黑。久而久之,纯白无黑。更进一步,达到心境两忘,入不思念境,于是连瓶子和豆子,也都弃而不用了。
问:为了提醒自己随时随地觉知,我总是在默念“觉知”可以吗?
答:可以。这是非常善巧的方法。
三、进程及答疑
做觉知动作的功夫,一般来说有如下进程:
一、开始时,觉知动作的同时仍有妄想。这是由于觉知力微弱,只要坚持修炼辅助功法,不久就会改善。
二、专注的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稍有松懈,妄想即起。要比较努力才能够回到“觉知动作即无妄想”的状态。
三、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一旦忘了觉知,即陷入妄想中而不自知。过一阵子才会发现在打妄想。但是,只要一回到觉知动作,妄想自息。
四、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一旦忘了觉知,即陷入妄想。但是已经能够较快发现在打妄想。只要一回到觉知动作,妄想自息。
五、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稍不留神,妄想即乘隙而入,但能够及时发现。
六、功夫打成一片,妄想无隙可入。
前行的核心是培养觉知力,觉知力增强一分,就自在一分,所以要抓紧一切机会来培养觉知力。若是在以后的修炼中遇到困难,问题都是出在觉知力不够,只要把欠缺的觉知力补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问: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正念?
答:严格说来,有想皆妄,因此,一切念想,都是妄想;无念,才是正念。但一般来说,妄想是指不必要、不应有的念想,例如,念佛时,佛号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参禅时,话头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观心时,观当下一念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觉知动作时,觉知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
问:如果手足都在动,觉知哪里?
答:开始时,选择最方便的觉知点。例如,打太极拳时眼随手走,就选择眼盯着的那只手。觉知功夫熟了,就可以觉知整体动作。
问:觉知动作时仍有妄想,怎么办?
答:这是初学者常有的现象,原因是觉知力不够专注连贯,觉知与妄想相间而行,一瞬间在觉知,一瞬间在妄想,于是感觉是二者并行。办法是:开始时,只要知道自己是在觉知就对了。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觉知力自会愈来愈专注连贯。功夫到了,觉知连贯,即无妄念可插入。这时,只要一觉知动作,妄念自息。这就像西方人来到中国,吃饭得用筷子。开始时自然笨拙不堪,但是只要坚持一条:吃饭必须用筷子。用得久了,自然由生到熟,进而熟能生巧,巧能生妙。所以,做觉知动作的工夫不难,只要给自己规定一条:动作时必须觉知。坚持下去,不患功夫不成就。
问:有时被妄想笼罩,根本无法觉知动作,这该怎么办?
答:如果是这样,你就停下来,不要去觉知动作,而是心平气和地看头脑在想什么。此操作的要点是:一、要看着它;二、对所想的内容不加评判(不参与)。这样一来,妄想犹如烧天之火,过一会儿也就熄灭了。然后再去觉知动作。如果再出现妄想笼罩的情况,仍然如法炮制。而且,你看着“头脑在想什么”的这一段时间并没有白费,因为你在培养觉知念头的能力。这样练下去,妄想笼罩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都会急剧减少,觉知力逐渐强大。其实,你应当经常向内看看,观看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只是看着,不加评判。这对减少妄想和培养觉知力甚为有益。做得多了,自会悟出箇中妙处。
问:觉知动作时,心中有一个念头:觉知。不知这样对不对?
答:觉知动作时,心中有“觉知”这一念头,是对的,这是正念。这个正念之外的念头统统都是妄念。当你修到只有“觉知”这唯一的念头时,你就做到了万念归一。
问:觉知连轴转说来容易,只要不忘记即可,但是我实行起来相当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答:问题出在习惯和业障。对于习惯,只要革除漫不经心的旧习惯,而养成了了分明的新习惯即可。但是,如果阻碍是来自于业障,就要检查是否严持五戒十善,并且要忏除业障。每天读诵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并回向,这对消除业障是非常有效的。
要做到觉知连轴转,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参禅,其初步要求就是话头不断。首先要求自己话头不断,也就是说随时随地都提起话头(而不一定是话头与话头之间没有时间间隔)。在此前提下,提一句话头,就觉知当下的动作,如果没有动作,就觉知当下的景物,例如一个杯子,一张桌子,等等。如果你的觉知是专注的,你会发现一件奇妙的事情:初心禅人,在参禅时总是夹杂着妄念。但是,当你提一句话头,就立即觉知动作或者景物,这时就不会有妄念生起。特别是当你把“提话头就立即觉知”的方法练得比较深入,就很容易做到万念归一。
第二章 觉知感受
感受,有心理上的感受和身体上的感受,而且二者常常紧密相连。情绪,例如满意、快乐,贪爱、嫉妒、不满、痛苦、怨恨、责怪、忧愁、沮丧、空虚、恐惧、焦虑、瞋恚等等,都会引起身、心的感受。
觉知感受,并且觉知到自己是否在执著这些感受(把它们当真了),进而了悟到感受的虚幻无常而不受它们的操控,这就是在修行,进而“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大念住经》)。
觉知感受,就是客观地(以观察者的身份)、不加评判地观察了知这些感受。通过觉知感受,可以更确切地了知心念,并且能够平息情绪和妄想,要对自己当下的感受清清楚楚。
不加评判地觉知身、心感受,不仅能够释放负面情绪,不受它的伤害和操控,而且这正是拔除业种子的大好时机。所以,每当负面情绪生起,就立即不加评判地觉知并观察它所引起的身、心感受。这种练习做得愈多,就愈能够及时逮住负面情绪而不受其害,并使它们成为菩提道上的增上缘。当你愤怒(或者悲伤)时,如果你能够以观察者的身份不加评判地观察它,愤怒(悲伤)虽未平息,但它却不能够掌控你了。
除了及时觉知情绪所引起的感受而脱离它的操控外,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觉知动作所引起的感受,来截断妄想并培养觉知力。例如,睡觉时,身体与床接触的感受;坐着时,身体与椅凳接触的感受;洗脸时,与毛巾、水接触的感受;刷牙时,与牙刷接触的感受;吃饭时、洗碗时、走路时,种种接触的感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不打妄想;二、培养觉知力。若是在觉知感受时,还同时觉知引起感受的动作,这是奇妙而有趣的,效果更好,这就是在修行。推而广之,一天当中,你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修行机会。
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一旦把觉知动作和觉知感受的技术掌握纯熟,则正如禅宗祖师所言,著衣吃饭、搬柴运水,无一不是修行,这是修行生活化的要诀。
在中,世尊开示道: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比丘们!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在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当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于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问:我常常被负面情绪笼罩,怎么办?
答:负面情绪是身心之大敌,它不仅使我们蒙受不必要的痛苦,而且会造成许多疾病。你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当你被负面情绪笼罩时,你会事事处处都不顺当;反之,当你心慈意悦时,你会事事处处都顺当。所以,及时发现负面情绪,并且及时地释放、化解它,非常重要。
问:怎样能够释放、化解负面情绪?
答:不加评判地观察它,觉知它所引起的感受,饶有兴趣地看着它,直到这哭闹不休的孩子露出笑脸。要注意的是:你必须具备一定的觉知力,才能够有效地实施以上办法。如果在实施上遇到困难,就要按照前一章“觉知动作”所讲,通过觉知动作来进一步培养觉知力。
问:怎样解除紧张和压力?
答:你向内看:紧张和压力从何而起?持续地看下去,你就会进入一个没有紧张和压力的状态。然后,就安住这没有紧张和压力的状态之中。时常这样来解除紧张和压力,他们就不会沉积下来为非作歹。
第三章 觉知呼吸
觉知呼吸是以前面“觉知动作”和“觉知感受”为基础。所以,前面的功夫愈扎实,这一阶段功夫就愈容易上手。如果觉知呼吸练起来很困难,就应回到前面阶段修炼,待到有足够的觉知力时,才开始练觉知呼吸。后面各阶段也都是以它的前一阶段为基础,所以盈科而后进是最好最快的。
〔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这是比喻学习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步步走稳,不要急躁冒进。
觉知呼吸,比觉知动作来得细微,而且呼吸无时不在,随时觉知呼吸对提升觉知力甚为有效,对身心亦十分有益。
由于目的不同,呼吸的观法甚多,本章的觉知呼吸是为参禅服务,故与其它观法有所不同。下面介绍两种方法,它们都是在静止状态时修炼,睁眼闭眼均可,姿势不限,坐、卧、站立都可以,出入息皆用鼻孔。这两种方法,选取一种来练即可,不必都练。
第一种方法是觉知鼻端处的呼吸(简称观息)。自然呼吸,觉知时,不必去分辨气息的出入、长短、轻重、缓急等等,只要知道自己在觉知鼻端处的呼吸就好,一直保持这一状态,身体要放松。其要诀是:眼观鼻。“眼观鼻”的意思是将眼部的神光内敛,返照鼻端处的呼吸。(注意:切勿将“眼观鼻”误会成用眼睛去看鼻尖。)观息的功夫深了,神光就会留驻在鼻端,始终觉知着这里的呼吸。
第二种方法是观息数息法。舌抵上腭,腹式呼吸:深吸气(入息),腹部逐渐外凸;慢呼气(出息),腹部逐渐内凹,如是循环。要特别注意的是:呼吸一定要纯乎自然,不可用力。日久功深,逐渐会细、深、长、慢。练功之前,先放松身心,安详自在,调匀气息,即可开始。出息时,默数六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请注意,这与传统的数息法不同。传统的数息法是第一个出息数一,第二个出息数二,如此等等;而本法是每一出息,就数六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入息时,要觉知到吸气,出息时要觉知到所数的每一个数字,不要有杂念。杂念若起,说明觉知涣散或者完全失掉,要立即凛然一觉,抖擞精神重新开始。数息法功夫较深时,身心凝静,意不乐数,这时就不再数息,而专注地觉知出入息(观息)。修炼时,如果有境界出现,无论善恶好坏,当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不喜不忧,专注在觉知数数和觉知气息上,即不受其害。
觉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其功用是:一、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二、炼心,将散乱的心定静下来。心就像一头野象,狂躁不安,破坏性极大,所以必须驯服,才能够化害为益,为我们工作。觉知呼吸是在驯心,其奥妙难于讲说,只要练下去,功夫稍深即能悟到这是静心息妄之妙法,所以古人喻之为斩魔剑。
觉知呼吸看似容易,其实颇难。原因是注意力随时会被妄想牵离。所以,对治的办法是:旋失旋收。也就是说,只要一发现忘记了觉知呼吸,就马上把心收回来,专注地觉知呼吸。功夫上手后,只要是在觉知呼吸,即无妄念。功夫再深一些,妄念纷飞时,只要专注地觉知呼吸,妄念即息,此乃“斩魔剑”盛名之由来。故云:妄念纷起,观息为锚。
修炼的路子是:自己去发现、试验、总结出一套能令觉知呼吸站得住、站得久、抗干扰的方法。经常自问:为什么忘记了觉知呼吸?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这次妄想?俗话说,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心诚、志坚、吃得苦,坚持练下去,方法自会出来。
这一阶段的修炼,每天至少座上觉知呼吸两小时。打坐的姿势双盘、单盘、散盘(两腿交叉)均可,也可以端坐在椅凳上,姿势以背直(但胸部不要太挺,亦不靠椅背)稳定持久为宜。以后在“觉知心念”和“参禅”阶段,座上修炼都必须保持每天至少两小时,愈多愈好。
觉知呼吸这一功夫,除了座上练,座下也要多练,住(伫立)、坐、卧都要练(行和动时练觉知动作),睁眼练,闭眼练,见缝插针地练,练!练!练!
问:有的腹式呼吸资料介绍,在吸气后屏息1秒,呼气后亦屏息1秒。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吗?
答:这样的腹式呼吸,时间不宜太久。本章所讲,其目的是通过觉知呼吸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因此没有必要屏息。
觉知当下,就是觉知此时此处。其要点是:对周围的一切,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不起念想。
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舍卫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见佛陀在城内一家一家托钵乞食,举手投足都很优雅美妙,六根都已调御摄护,安详寂静。婆希上前顶礼,请求佛陀为他说法,为他说无尽利益安乐之法。佛陀说现在正沿门托钵,不适合说法。但婆希再三请求,于是佛陀为他就地说法:婆希!你应当这样学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你就达到没有执著挂碍了。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现在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现在和未来这两世,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原文见南传佛教《自说经》第一品第十节)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按:上文中,“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现在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现在和未来这两世,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这可能是传抄有误。似应:“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过去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过去和未来这两世,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
觉知当下而无想无念,称为临在。前面说过,只要觉知,即无浮念,这里所说的“无想无念”,是说,不仅没有浮念,而且不主动起念想。要随时随地保持临在状态。《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大乘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传心法要》云:“当体便是,动念即乖。”“息念忘虑,佛自现前。”大安禅师云:“阿尔(汝等)欲作佛,但无如许多颠倒攀缘、妄想恶觉、垢欲不净众生之心,则汝便是初心正觉佛”(《景德传灯录》)
你可以通过觉知一朵花,一棵树,一个瓶子,一把椅子,等等,来培训自己看只是看的能力;通过聆听乐曲,周围的谈话声,街上的车流声,机电设备的噪音,等等,来培训自己听只是听的能力。要经常练习。久久行之,你就会体会到“制心一处,无所不办”的妙处。
你也可以觉知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例如手指头、足指头、掌心、膝盖、胳膊,等等。进一步,你还可以觉知自性,觉知当下时刻。这都是在觉知当下。前面三章(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以及下面一章(觉知心念),也是在觉知当下。
问:如何觉知自性?
答:自性是内在的灵能。觉知自性,就是感受它,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对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自性。故《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二六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师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无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无形段者,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经》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令尸体起来行走、活动),以毗舍阇机关力故,动摇运转,云为不绝。”这是说:色身如木头人、尸体,因机关力而动。这个机关力,即是自性之生命力。所谓觉知自性,就是感受到体内这一鲜活的生命力,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保持觉知自性,则浮念不起,就能够轻松自然地做到无念,或者专念。觉知自性绵密不断,就是随时随地都在觉知到、感受到体内自性鲜活的生命力,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缘来即施,缘去即寂。无论做事,还是谈话时,都要保持觉知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缘所操控)。《六祖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问:如何觉知当下时刻?
答:“觉知当下时刻”,听起来有点玄。但是,确能觉知到。当你觉知当下时刻的时候,就会处于一种不念过去、不思未来的凝然状态。当然,你也可以去觉知那个容纳万物发生的空间,当你觉知这个空间的时候,也会处于一种不念过去、不思未来的凝然状态。
把握心的每个当下。
觉知心念,就是了知自心。这里的心,是六根接触六尘所生起的念想。修行人必须时时了知自己的念想——兴兵讨贼,当知贼在何处。而且,观心之重要,远远不仅于此。
达摩祖师《破相论》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又云:“此法(观心)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又云:“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如性,能所俱忘离诸见。”《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太虚大师在《大乘心地观经讲记》中说道:“(本经)指示大乘行者的意念的醒悟,这是一个最可靠而实用的法门。”“本经尽管有十三品之多,‘观心品’是特别而重要的。行者如能观心,知心幻寂,就不迷执;执去了,妄惑就可以不生;惑不生,智慧就得增长起来;智慧增长,就消灭烦恼,惑灭智生,于行者就有实用,完成断德。”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六尘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境。〔断德〕一切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这是佛的三德之一。佛的三德是:智德、恩德和断德。
觉知心念有三个环节:一、求其放心;二、知而勿随;三、不离当念。其中,“知而勿随”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
觉知当下,称为心在,这是觉;陷入妄想,心就不在,这是迷。孟子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译文: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心丢失了,却不晓得去找回来。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丢失了的心找回来罢了。)
〔学问之道〕这里的“学问”不是指系统的知识,而是心性的涵养。
心在,就是心在觉知当下。把陷入头脑世界(妄想)的心收回来,觉知当下(此时、此地、此事)——活在当下,这是觉知心念的第一步。一般人的心如野马、如狂象、如狡猿,一点也管不住,总是在妄想中。把心收回来就是从头脑世界(妄想)中脱离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反过来说,心若散乱,则无事可成。修行是修心,心若散乱,所做的功夫都是虚的,就像武林中所说的花架子。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念管起来。要随时随地照顾心念,若走失了,就要立即收回来,并且保持在当下。不断地做收心功夫,旋失旋收。收心的方法很多,自己可以通过尝试,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方法,自省自问:“主人公,心在否?”立即就回光返照,看自己的心是否走失,当你仔细看的时候,心就收回来了,就自答:“在。”这是饶有兴味的修持。经常这样做,功夫深了,心就定下来了,即便走失,只要凛然一觉,就收回来了。
慧可(后来是禅宗二祖)见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安,乞师安心。”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曰:“与汝安心竟。”
这是达摩祖师所传安心妙法:觅心。当念头搅扰时,就仔细观看念头,看它究竟要想什么,念头即自然停息,心也就安住下来了,所谓“观念念即住(停息)”。(这一安心妙法非常有效。如果现在还下不了手,或者很吃力,说明觉知力还不够强大,可暂时放一下,待以后觉知力强大了再做。)
通过不断地练习,有了初步的收心基础以后,只要一提醒自己:当下!于是,心就收回来了。
要经常观察:心在,还是走失?如果心在当下,也就是说在此时、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即在;如果心打妄想,在想它时、它处、或者它事,就走失了,要马上收回来,做到“穿衣就是穿衣,吃饭就是吃饭”,觉知当下。
“一心以鸿鹄将至”,这是打妄想的典型。《孟子·告子上》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下棋的圣手。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别无它想;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牠。这样,虽然同一个老师在教,他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本来,我们的思想是为在这个形相世界生存服务的。所以,思想应当像自来水,要就打开,不要就关掉。也应当像臣仆,完全听令于君主,不得擅自主张。但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思想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它控制了你,而且光开不停,浮想联翩,妄念纷飞。修行就是要主人公重掌大权,令思想听从于你。《佛遗教经》中,佛言:“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心在,就是心在此时、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而无攀缘妄想。“心在”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心处于工作的状态,一个是心处于静止的状态。如果生活或者业务需要心工作时,心就处于工作状态,这时应当专心致志地思惟;当不需要心工作时,心就应当处于静止状态,无念无想,切不可浮想联翩。所以,做心在功夫,应当从这两方面来做。
那么,心工作时,怎样能够专心致志?心静止时,又怎样能够无想无念?因为本书都是对修行而言,因此,侧重于心怎样能够无想无念。《佛藏经》云:“诸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至于参禅或观心时,怎样做到专心致志的心在,在有关章节中,有详细的论述。
心要做到无想无念,有许多方法,这里着重介绍觉知当下法。当你专注地觉知到当下(深刻地意识到当下时刻),心就处于无想无念的状态。因为浮念都是思前想后,与当下不相干,是要把你拖离当下。因此,在这一节要专门刻苦地练觉知当下(心在)。做到念念不间地觉知当下,直到动静打成一片,保持灵台清明。清者,无念也;明者,觉知也。
〔灵台〕指心、心灵。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你所能拥有的全部,就是当下一刻,而且这一刻的质量切实地影响着你的未来。所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当下一刻——心在,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禅宗祖师总是教人活在当下。
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至为重要。做心在功夫时,要专注地心在,连贯地心在,持久地心在。总而言之,专注、连贯、持久地心在!
问:我专注地觉知当下,可是仍然妄想不断,怎么办?
答:这说明你的觉知力还不够强大,应加强前面阶段觉知动作、觉知感受和觉知呼吸的修炼,把基础打牢了,才开始“觉知心念”的修炼。
所谓“心在”,就是心专注于所视、所听、或所作之上而无它想。这是“著衣吃饭亦修行”之要诀。把握住了这个要诀,时时处处皆可修行。这样一来,不仅有充裕的修行时间,工作修行两不误,而且功夫不间断,易于成就。
功夫深了,你会发现“心在”是非常美妙而有情趣的,这是禅的境界。要随时检查:心在否?你一检查,心就定下来了。要在空闲中练,在做事中练,在等待中练,在烦躁不安中练。
有学人问赵州禅师:明心见性之人该当如何?赵州禅师回答说:正好大修行。学人道:不知您这样境界的大师是否也还修行?赵州禅师说:我就是穿衣吃饭。学人道:穿衣吃饭乃寻常事,难道这也是修行?赵州禅师说:若不是修行,那你说我每天在干什么?(原文:“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做什么?”(《赵州禅师语录》))
憨山大师云:“有问者云:‘古人饥时吃饭,困时打眠,便是道。今人饥时吃饭,困来打眠,为什么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饭只吃饭,打眠只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饭不吃饭,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乱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来,足下日用,只将眉毛剔起,叱咤一声,只教神惊鬼怕,天魔胆碎,阴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静静悄悄,寸丝不挂,赤力力,净裸裸。将此一段家风,要读书便读书,不读则拈向一边,不许挂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边,不许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饭,就吃茶吃饭,要打眠,便打眠;要痾矢放尿,便痾矢放尿;撞著便了,更不许过后思量。如游魂鬼子一般,干干净净,洁洁白白,亦不许坐在干净洁白里(不要失掉觉照而落于无记)。如此单刀直入,一念向前,则读书亲见古人,作文也只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无前后。涵畜时,便是吐露时;吐露时,便是涵畜时。如此不为动静明暗所转,不为种种伎俩所移。”(《梦游集·示黄惟恒》)
问:我做收心功夫时,心收回来了,但是守不住,马上又跑了,而且眼睁睁地看着它跑,束手无策。怎么办?
答:心收回来了,就要以觉知将它拴住,通常称之为守心。例如,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特别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这是最好的练习对象),心不旁骛,了了分明;或者觉知动作,觉知呼吸;或者觉知一花、一木、一物而不起念想——如镜映物,系心一处。所以,守心的关键是:觉知到而不起念想。收心和守心的功夫是以前面培养觉知力的修炼为基础,若收心时,发现觉知力不够强大,收不回来(陷入妄想世界而不能自拔),或者收回来却守不住,就要加强前面三段(觉知动作、觉知感受和觉知呼吸)的修炼。
问:我常常躺在床上妄念纷飞,怎么办?
答: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立即觉知呼吸,或者觉知动作、觉知感受,例如可以拈指。拈指的方法是:以拇指缓慢地反复搓拈(抚摸)中指、食指,专注地觉知每一动作以及指间接触的感受,心随指走。这一功法熟了,身心很容易进入安详宁静而又觉知的状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持续地打妄想,这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是迷,是在做轮回梦。这时就要立即凛然一觉将心收回来,专注于所做的事上;或者觉知呼吸、或者动作、感受;或者觉知当下:与周遭的一切同处当下而不起念想,境不扰心,心不缘境。经常这样做,就能够摸索出一整套方法,使自己处于觉的状态,安住当下。
二、知而勿随
觉知心念的方法是:返观自心,而不加评判。“不加评判”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妄上生妄。其要点是:知而勿随。《发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念若起时),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念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
〔知而勿随〕不加任何评判地看着这个念头。
当你觉知心念,观察思想时,你就体验到主人公的存在,是主人公在觉知心念,观察思想。这个主人公才是你,而思想并不是你。念头生起,你跟着它跑,它就控制了你,甚至还以为它就是你。如果念头生起,你不跟着跑,而是知而勿随,你就做主了。这就是自在——自主地存在。无始劫来,众生迷惑颠倒,就是跟着念头跑,起惑造业而生死轮回不断。现在要了生死出轮回,当务之急就是脱离头脑的操控,做一个自在者。
观心的要点是:看当下一念。妄念起时,仔细一看,它就消失了;一会儿又起,又仔细一看,它又消失了;妄念若不起,就只看着。这样继续,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此时是观而无念,无念而观。《起信论》云:“若有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智故。”无念状态甚佳,而且深广无尽,但不要去追求、执著。有念时,知而勿随;无念时,仍然保持觉知——寂而照,照而寂。所谓“有念观念,无念观空”,向一念起处看去,念头若起,就要立即看见。观心功夫不断深入地做下去,伏烦恼,除习气,离忧苦,得一心不乱,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达摩祖师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破相论》)
如果看当下一念功夫成熟了,观心时,回光返照:看下一念是什么(下念云何)?或者:有无念起?也是非常有效的息妄方法。
要经常观察(觉知)心念,这是非常有益而且有趣的。一般说来,这有三种情形:一、观察是专注而连贯的,这时就只有正念(觉知之念)而无妄念。二、观察,却不连贯,因而正念和妄念交替而行。这时,要仔细地观察前念和后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不仅有趣,还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所谓的“自己”,并且有助于过渡到第一种情形。三、失掉观察,完全陷入妄想,只有妄念而无正念。第一种情形,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第二种情形,一定要在监控下进行;第三种情形,是要完全杜绝的。
觉知心念是息妄、去执、破惑的利器,古人喻之为照妖镜。同样地,这一功夫除了座上练,座下也要多练,行住坐卧都要练,睁眼练,闭眼练,见缝插针地练,练!练!练!养成随时随地观心的习惯,进而习惯成自然。
问:观心时看不见念头,怎么办?
答:开始时,会有这样的情形,不用着急,只要知道在专注地观心就好。若是注意力失掉了,就要立即收回来,旋失旋收。务必培养起专注、连贯、持久观心的能力和习惯。进一步,就要做到:妄念若起,知而勿随。
问:观心时头容易晕,怎么办?
答:对此,南怀瑾先生说道:“纯正的般若观心法门,观自我心意识的生生灭灭,本无所谓在何处起观的问题,婆婆妈妈,多此一举!心并不在内外中间。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观法,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头部,引起高血压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轻轻在心头作观的方便;又怕你们不懂心头部分,特别说明在心窝子这里,两个乳头中间,肋骨衔接凹下之处。就在这里自然起观。”(《定慧初修》)
问:有时妄想盘旋不去,怎么办?
答:你就静下心来,细细地观察那个思考者,不加任何评判地观察它,看它要想什么。当你这样观察时,妄想的力量就急剧地减弱了,终会停息。一会儿再起,你又如是观察,直到停息。这就是“观念念即住(停息)”,是止息妄想的好方法。当你收心功夫和观妄功夫入手了,一些有创意的方法会自动浮现,你就采用“实施,总结,改进(拟订新方案);再实施,再总结,再改进(拟订新方案)”不断深入的循环。久而久之,你会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全天候方法。
要经常好奇而且饶有兴趣地仔细观察那个思考者在想什么,做到知而不随。这样做,既在息妄,又在培养觉知力,一举两得。在觉知禅的整个修学过程中,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极其重要,觉知力强大了,甚么都好办。所以要尽量地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来增强觉知力,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
问:是谁在观察那个思考者?
答:是主人公在观察。迷昧时,是思考者在做主;觉醒时,是主人公在做主。解脱之道的核心就是要主人公做主。
三、不离当念
不离当念,就是行住坐卧,不离觉知当下一念,做到念起即觉(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见)。妄念若起,立即呵斥一声(例如:错!),将其斩断,勿令相续;妄念不起,就这样看着。也可以,妄念若起,即凛然一觉,觉之即无。还可以,妄念若起,就看它要想什么,妄念自息。总而言之,斩断妄想的具体方法甚多,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采用。但是,务必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直至一念不生。
不离当念的功夫极其重要,这是参禅的基本功。所以,座上要练,座下也要练,行住坐卧练,二六时中都在练,练得扎扎实实的。
这一阶段的修学,实际上是上一节中“知而勿随”的继续和深化。要由“知而勿随”,进一步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直至一念不生,动静打成一片。
到了这一阶段,若是觉知专注、连贯,则妄念不生;稍有闪失,妄念即起。所以要始终保持觉知,在“念起即觉”上做功夫,妄念一起,立即觉知,不令相续。要随时检查是否陷入头脑世界(打妄想),如果是,就说明失去了觉知,要立刻提起来。觉知一提,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妄念无踪无影,习气的坚冰也在融化。到了这个地步,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失觉知上。久久纯熟,入一念不生之境。
不离当念的功夫要分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加强自身的觉知力,一是削弱尘境对自己的牵缠力。削弱尘境的牵缠力的功夫,是在日常起心动念处,通过看破、放下来做。《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维摩诘所说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的“般若破妄”阶段的教材(《金刚经精解》、《心经精解》、《六祖坛经精解》和《佛藏经选注》)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要经常观察是什么把你牵离当下而陷入妄想?一定要把牵离当下的事件和原因找出来,对症下药,重者先治。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忍,然后能够化。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
不离当念是明心见性的基础。觉知当念不断,保持无念(一念不生),动静打成一片,然后在无念中看取本来面目。憨山大师云:“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憨山大师又云:“即今现在无明梦中,如何能得消旧业?须是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的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使,则诸业无因,以(因为)妄想乃诸业之因也。此何以故?由无始来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种种业。业习内积八识田中,以无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恶种发现(生发出)业芽,是为罪根,一切恶业从此而生。今欲旧业消除,先要发起大智慧光,照破无明,不许妄想萌芽,潜滋暗长。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则旧积业根当下消除。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稍迟,则被他转矣。若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念念觉察,念念消灭,此所谓‘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无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谓智慧能消除也。若(你)昼夜不舍,勤勤观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处,穷究了无生起之相。看来看去,毕竟不可得。久久纯熟,则自心清净无物,无物之心是为实相。若常观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积业可寄耶?……要以觉照为行本也。……非智慧光,又何以破痴暗耶?但须觉照不昧,智光现前,便是了业障、出生死之时节也。”(《梦游集·示董智光》)
憨山大师又云:“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妄想和习气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如今做工夫,先要刬(同“铲”)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起时便咄(duō,呵叱),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切不可去压制念头),则随他使作(否则会跟着它转),如水上葫芦(这个按下去,那个又浮上来)。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柳毅若不传书信,何缘得入洞庭湖。
参禅的目标是:万念归一,一归于无,而明心见性。
问:什么是明心见性?
答:明心就是息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见性有两个层次:见自性和见本性。当粗念和细念俱息(即通常所说的无念)而体悟到内在的灵能(主人公),即是见自性;例如,“随机直指,令其开悟”就是见自性。当微细念亦息,本性彻现,即是见本性;例如,“藏识迸裂,虚空粉碎”就是见本性。这两种见性都是通过明心(息念)来达到,故称之为明心见性。见自性,这是解悟(或称理悟),而见本性是证悟。在习惯上,也常常称见自性为见性,而见本性称为明心见性。本书中的明心见性是指彻见本性。关于自性、本性和心的含义和运作,详见本院教材中,“基础知识”一章。
〔灵能〕古德称之为“灵焰”。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参沩山灵祐禅师,问曰:‘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仰山)于言下顿悟。(《五灯会元》)〔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微细念停息,则自性呈现本性状态,这就是明心见性。〔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问:什么是顿悟渐修和渐修顿悟?
答:这是修行的两条路子,各有所长。顿悟渐修者,如《修心诀》所言(详见本院教材),就是首见自性,悟后起修,调心除习,定慧等持。渐修顿悟者,例如参禅,以悟为期,一参到底,直至彻见本性。虚云老和尚说:“参禅要以悟为期。”这里的开悟(见性),是根尘脱落彻见本性。如《五灯会元》载,百丈禅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只要不妄自攀缘尘境),即如如佛。”
对于顿悟渐修和渐修顿悟,憨山大师开示道:“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由于)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水穷山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镕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这两条路子,无论修那种,都要注意两点:一、莫把幻影当悟境;二、要正确地判断自己修行所到达的位次。
无论哪种法门,其修行的共同路线是:万念归一(伏烦恼)、一归于无、明心见性(断见惑),断烦恼(断思惑)、断尘沙惑、分证法身、圆证佛果。
注:关于明心见性的境界,历来各说不一,亦有说“见惑思惑齐断”,或者“位同初地”,等等。从实例来看,境界之深浅,差异颇大。这里说“明心见性(断见惑)”,是就起码要求而说。(若是见惑尚且未断,何言明心见性?)
〔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其中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是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在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中等,无明为细。〔分证法身〕菩萨断尘沙惑后,破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称为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尽无明,即圆证法身而成佛。
《华严经》谓菩萨修行直至成佛,有五十二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天台宗以六即佛来标示凡夫修行直至成佛的位次: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从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点头会意,豁然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这是圆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进一步依教修观,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故名“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四、相似即佛,这是圆教十信内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于观行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悟实证,而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证即佛,这是于十信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从此成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各各破无明,证三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证即佛”。
六、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六即佛与五十二位的相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外凡位〕心居理外(对正理尚无相似之智解)。〔内凡位〕虽未证见正理,但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圆教〕大乘究竟圆满的教法,为天台所立四教中之第四。〔四教〕亦称化法四教: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三藏教即是经律论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通教是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三乘通学,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旁机;别教是特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不通于二乘;圆教是对最上利根的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佛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四教”。
问:什么是如来禅和祖师禅?
答:“如来禅”是指达摩西来之前,东土盛行的禅法,例如安般禅、五门禅,等等。其特点是:依教修观,摄心入定,主张禅定解脱。“祖师禅”是指达摩祖师所传之禅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坛经》云::“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教外别传〕禅宗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心印,称为“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释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为禅宗的起源。所以,祖师禅也是起源于如来,不过是教外别传。〔正法眼藏〕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
问:什么是参禅?
答:参禅,就是参入禅道——微细念歇,本佛现前。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参沩山灵祐禅师,“师(仰山)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沩山)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于言下顿悟。”(《五灯会元》)
〔性相常住〕诸法之性相常住,无有生灭、垢净、增减等。《大智度论》云:“世间诸法之性,即诸法之实相。”《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事理不二〕因缘生之有为法为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为理。事虽随缘而生,而不生不灭之理即寓乎其中;理虽为凝然不动、寂静无为之真如,然非由缘生之事则无以彰显之。由是,即事即理,即理即事,称为事理不二。〔如如〕如于真如。这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
参禅篇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举个无字”,是介绍大慧禅法;第二章“话之前头”,是介绍虚云禅法。读者如果读这两章感到困难,可以直接先读第三章“参临在禅”和第四章“真修实悟”,并依此实修。待到参禅有了一定的功夫,再回来读第一章和第二章,就会大有受用。
由于前行阶段的修学,我们已经做到能够在短时间内无念,这是参禅的基础。参禅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五彩缤纷。《觉知禅》的方法是:举个“无”字。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唐代黄檗祖师在《传心法要》中,首开话头禅之先河:
“若是个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抖擞精神):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到这里,说甚么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遮(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颂曰: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先河〕《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精彩〕这里是“精神”的意思。〔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尘劳迥脱事非常〕断尽烦恼(见思惑)一事,非同寻常。〔紧把绳头做一场〕这是以牧牛为喻,紧紧把住牛鼻绳来牧心牛,而牛鼻绳就是“无”字话头。只要话头打失,心牛就会狂奔乱跑,甚至吃人庄稼(譬喻干坏事),所以要“紧把绳头做一场”。
现将“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这一则公案,注释如下:
【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
一僧问道:‘狗子也有佛性吗?’赵州回答道:‘无。’
“州曰:无。”这个“无”字,就是“本来无一物”的无,是就诸法实相来回答。就实相而言,一切法都不存在,狗子当然不例外。狗子都不存在,哪里还说得上有没有佛性呢。一般所说的无,是对有说无,例如:牛有角,兔无角。这是无明梦中事。赵州所说的“无”,是超越有无的无,是本来无一物的物,是诸法实相。
〔无明梦〕《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是幻象),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关于诸法实相的更多论述,详见本院教材。
“思量个不思量底”(或者“就不可思量处思量”),
这是参禅的精髓,思尽还源,即见真佛。
到了宋朝,大慧祖师极力倡导话头禅,中兴禅宗。话头虽有多种,他特别提倡举个“无”字。
大慧云:“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厮缠)。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有进无退),便见倒断(便见结局,指明心见性)也。又,方寸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立即一切透过)。不着问人(用不着问人),若一向(若总是)问人,佛语又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有悟时也。”(《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老宿〕年长资深之人。禅门指老成宿德之人。
大慧祖师在这一段开示中,除了说明举“无”字话头的重要性(若透得个‘无’字,立即一切透过),并且讲明举个“无”字的方法:“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
这段话有三个要点:
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这是说:不可把心力集中去看“无”字这个念头。
二、“又不得思量卜度”,这是说:不可去思量卜度“无”是什么。憨山大师云:“古人说:‘话头如敲门瓦子,只是敲开门要见屋里人(本性),不是在门外做活计。’以此足见依话头起疑,其疑不在话头,要在根底也。”(《梦游集·示参禅切要》)又云:“咬定话头,不是要明话头;只借话头发疑,斩截妄想。其参究须离话头处参究,下得疑,方得力。”(《梦游集·径山杂言》)又云:“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寻思,当疑情,讨分晓也。”(《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三、“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这一句是参禅的精髓,是大慧开示学人如何举话头!“心无所之”,就是处于息妄的无念状态。怎样能够处于这一状态呢?方法是:但着意(只是集中心力),就不可思量处思量(于不可思量处去思量)。进而,思尽还源,即见真佛。
问:怎样“于不可思量处去思量”?
答:这很难用语言来解说,下面一则公案,可以帮助我们契入这一境界。“僧问:‘兀兀(孜孜不倦)地思量什么?’师(药山惟俨禅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的)。’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章》)
问:这一公案令人难解,请细说。
答:对于学人“不思量底(的)如何思量”的问题,药山惟俨禅师回答道:“非思量。”意思是说,这个思量不同于一般用语言、文字、概念、推理、联想来思惟的那种思量,而是超离言思的“思量”。
问:我还是不懂,请再具体一些。
答:此事不关言语。如果能够契入“思量个不思量底”这一境界,就说明已经有举话头的基础了,即可开始举话头的修炼。如果还不能够契入,就要先在基础上用功,特别是加强前行篇中“觉知心念”一章的修学。
问:上面公案中所说“思量个不思量底”,我认为应该是不思量——非思量。
答:若是这样,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药山惟俨禅师就应当回答:无思量(我没有思量)。何必绕圈子而说“思量个不思量底”?况且大慧祖师说:“就不可思量处思量”。所以,“思量个不思量底”是在“思量”,只不过“思量”的方式和对象异于寻常,这就是药山惟俨禅师所说的“非思量”。
问:“思量个不思量底”,是谁在思量?
答:“恒审思量”的末那识在思量。六祖云:“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末那识)”(《六祖坛经》)
〔恒审思量〕末那识之性质:历经三世,无有间断,审查一切事理而思虑量度。〔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努力须用意〕末那识恒审思量,攀缘法尘。分别心和妄想常由它生,所以参禅就是用末那识去参,堵截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
问:参禅要起疑情,什么是疑情?
答:所谓举“无”字话头,就是:提一个“无”字,即进入“思量个不思量底”(或者“就不可思量处思量”)状态,此一“思量”,便是参。这个参的状态,就称为疑情,亦称疑团。若是疑情在,就不用提话头;疑情若失,就要立即提起话头而起疑——“思量个不思量底”(或者“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尽量保持疑情持续不断。
举个“无”字,既不是去看“无”字这个念头,也不是追问审究“无”字,而是“思量个不思量底”(或者“就不可思量处思量”)。众生无始劫来,思量成习,现在参禅要截断妄想,不准想东想西,非常困难,而且一旦不思量,又容易落入昏沉。现在举个“无”字,思量个不思量底,乃是博换之法:因为在思量,所以心力集中,不会昏沉;因为思量的是个不思量底(或者是在不可思量处思量),所以无妄想,离言思。——这是参禅的妙法。举个“无”字,除了警醒自己进入疑情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警醒自己:本来无一物!从而斩断尘浊念想。憨山大师云:“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才见起处,即将六祖本来无物一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
问:这里讲疑情是思量个不思量底,可是有的书上是通过追虑审问参究话头来发起疑情的,何者为是?
答:处处绿杨堪系马,条条道路通长安。虽然都是要明心见性,但在具体实践上,各家手法不必雷同,但求实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问:什么是小疑?什么是大疑是?
答:疑情的持续时间短,抗干扰性弱,就称为小疑;疑情的持续时间长,抗干扰性强,就称为大疑。宗门常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做功夫时,首先要话头站得住。所谓话头站得住,是说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疑情。然后,要话头站得长。进一步,就是要话头抗干扰,无论甚么情形下,话头一提,就站得住,站得长,所谓“话头一举,妄念全消”。如此下去,日久功深,直至万念顿息,动静一如。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前奏,古德喻为“钻木取火,烟飞之时(钻燧烟飞,火之前相)”。虚云老和尚在《自述年谱》中,记叙他在高旻寺打禅七而明心见性时写道:
“禅堂内职不令予轮值,得便修行。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指跑香时)。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厕所)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及西单,果然。予知是境,不以为异。至腊月八七(第八个“七”,这一期是连续打十二个“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问:参禅与修定有何不同?
答:修定是凝心不动,而参禅是始终保持疑情——“思量个不思量底”(或者“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博山元来禅师云:“坐久则与静境相应,冥然无知,绝对绝待,纵得禅定,凝心不动,与诸小乘何所异也。”(《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问:请具体讲说二六时中,如何举个“无”字?
答: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各人情况不同,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运用。原则上是:遵循“万念归一,一归于无”的路线,只要达到了“万念顿歇,动静如一”的境界(宗门称为功夫落堂),明心见性是早晚的事。例如,如果通过前行篇的修学,能够直接进入“一归于无”的修学,就直接进入;如果还不能,就先进行“万念归一”的修学。“万念归一”的修学,就是二六时中,“无”字话头常提,只允许有“无”字一念(或者无念),别无它念。由于一天当中,情境不断变化,所以“无”字话头的运用,也相应不同。例如,静坐时、临睡前,“无”字是指令,“无”字一提,即进入“思量个不思量底”的状态。如果是在应酬宾客,不用说话时,就守个“无”字。在有些情境下,“无”字是指令我们进入无念状态。由于通过上一章“觉知心念”的修学,已经有短暂时间处于无念的功力,所以能够“无”字一提,即进入无念状态;妄念不起,不必再提,妄念若起,立即提起,特别要在日常起心动念处做功夫。
以上所说,只是原则性的提示。自己要紧紧把握住“万念归一,一归于无”的修学路线,临机应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建立一套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修学方法。久久行之,待到功夫深了,虽不着意,也不分场合,都在“思量个不思量底”。一旦思尽还源,即见真佛。
问:工作时怎样举个“无”字?
答:工作时,应当聚精会神地工作,只要一门心思在工作上,即是举个“无”字。切忌处于“一边工作,一边打妄想”的状态。一旦陷入这种情形,就要立刻提起“无”字,斩断妄想,回到聚精会神工作的状态。
如果你是在做家务事,或者重复性的劳动,可以这样来修炼:举个“无”字,立即进入无念状态。此无念状态就是疑情。疑情在时,不用提话头;疑情不在,就要立即提起。首先令疑情站住脚,然后站得久,抗干扰。最初,这是在做万念归一的功夫,进而即是在做一归于无的功夫。
处州白云无量沧禅师云:“二六时中,随话头而行,随话头而住,随话头而坐,随话头而卧。心如棘栗蓬相似,不被一切人我无明五欲三毒等之所吞啖。行住坐卧,通身是个疑团。疑来疑去,终日呆桩桩地,闻声睹色,管取[囗@力]地一声去在。”(《禅关策进》)
问:是否可以在任何情境中,都“无”字一提,即进入“思量个不思量底”的状态?
答:能够做到这样,这是最好的。通常,这是功力已深的境界。在修学中有任运和对治二门。任运门就像弄潮的舟子,在惊涛中随浪高下,而不翻船。如果做不到,就先入对治门,有什么问题,就针对性地处理什么问题,念念不放过。对“万念归一”的修学阶段而言,只要能令心念归一,便是好方法。“万念归一”的功夫愈得力,“思量个不思量底”功夫就会渐入佳境。
问:在实践中,我发现以“思量”二字作为话头,效果甚好。此话头一举,即进入“思量个不思量底”状态。这样做,可以吗?
答:你通过实践找到了自己的话头,这是很好的。古德将话头喻作敲门瓦子,其作用是要敲开门见屋里人。所以,是什么样的瓦子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敲得开门。大慧祖师的开示中,就使用了各式各样的话头来接引学人。
问:我在静中做“思量个不思量底”功夫,很得受用。但是,在动中做时,甚感困难。怎么办?
答:若是这样,动中你就做临在功夫。提一个“无”字,即进入临在。临在状态就是疑情。(关于临在,详见第四章“觉知当下”。)
问:自古以来,参禅方法的开示甚多,学人无所适从,请为抉择。
答:参禅而彻见本性的开示,最早见于《六祖坛经》。六祖开示惠明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是一念未生之际。所以彻见本性的方法是:一念未生之际,回光返照,如何是本来面目?对于上等根性来说,仅此一言足矣。因此,惠明言下大悟。但是对一般人而言,要能够“一念未生之际,回光返照,如何是本来面目”,首先要能够处于稳定的无念状态,也就是说,一念不生的功夫成片。而要一念不生的功夫成片,首先要有万念归一的基础。所以,参禅有三段功夫:一、万念归一;二、一归于无;三、本来面目。为了能够迅速地奠定万念归一的基础,又有各种前行。在公案、语录中对参禅方法的种种开示,不外乎是在讲如何做前行、万念归一、一归于无或本来面目的功夫,或者彻见本性的境界和悟后保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用。
问:参禅用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参禅用功的关键是:放下皮囊(躯壳),单提一念,绵密做去,无令间断。虚云老和尚说道:“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麽放不下?只要放得下,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通身内外只是一个疑念。平平和和不断地疑下去,不杂丝毫异念。一句话头,如倚天长剑,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怕什麽妄想,有什麽打得你闲岔,哪个去分动分静?哪个去着有着空?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不是一天盘起腿子打坐,才算用功办道的。”
牧心牛的核心是:净除自心现业流识。妄念若起,
即是“牛入草去”,便要以话头“蓦鼻拽将回”。
参禅的过程,有如牧牛(牧心牛,话头是牛鼻绳),故称之为牧牛行。
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曰:“识后如何(悟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自始至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
普明禅师十牛图颂云:
(一)未牧。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二)初调。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三)受制。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四)回首。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五)驯伏。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六)无碍。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七)任运。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八)相忘。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九)独照。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十)双泯。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云:
(一)寻牛。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俄差(讹差,讹误差错)。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颂曰: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何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二)见迹。依经解义,阅迹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辨,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明众器为一金〕明了众多的金器虽然各不相同,其实都是由金制成。
颂曰: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芳草离披见也么〕只见芳草散乱间杂。〔离披〕散乱;间杂。〔也么〕衬词,无义。唐·钟离权《赠吕洞宾》诗:“説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三)见牛。从声得入,见处逢源。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目,非是他物。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盐溶于水中,可以尝出盐的味道,但是看不见盐的形体;染料着色,但是只看见颜色,而看不见染料的形体。〔胶青〕颜料、染料。
颂曰: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廻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四)得牛。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牠)。由胜境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颂曰: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霞深居处。
(五)牧护。前思方起,後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唯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颂曰: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惹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形又逐人。
〔逐人〕牛已牧得驯伏,步步随人。
(六)骑归。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背,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围裹)不住。
颂曰: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存人。法无二法,牛自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如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蹄、筌〕蹄是捕兔的工具,筌是捉鱼的工具。《庄子.外物》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譬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威音〕威音王佛,劫初之佛。〔威音劫外〕劫初之前。
颂曰: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八)俱忘。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含花,一场懡罗。
〔百鸟含花〕百鸟衔花来供养。牛头法融禅师未见禅宗四祖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