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做微商能不能投诉怎么投诉他

教师该不该做微商?观点反差竟然这么大!
中国教育报
“我来当介绍员,为自己家乡苹果代言”;“今天订货60多箱……”去年以来,范先生的微信朋友圈“生意红火”,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是位商人,其实他的职业是老师。目前,供职于海口某小学的范老师近两年来工作、生意两不误,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在网上做起了卖苹果的买卖。各位老师家长,不知道您的朋友圈里是不是也有像范先生这样的同事或者老师呢?他们一边教学、一边做生意,给自己赚点外快。但最近,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教职员工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当地的老师教职员工及时纠正整改,未整改的将调查处理。这下,老师到底应不应该当微商的话题一下“火”起来了。中教君上个星期也曾发文关注这一话题。文章发出后,竟然收到了700多条留言,这当中,既有老师,也有家长。而且,中教君发现,留言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各种角度的都有,有的反差很大。那么,对于老师当微商,他们都是怎么看的呢?小编这就带您一起看看!老师兼职当微商,家长、学校有点纠结“我来当介绍员,为自己家乡苹果代言”;“今天订货60多箱……”去年以来,范先生的微信朋友圈“生意红火”,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是位商人,其实他的职业是老师。目前,供职于海口某小学的范老师近两年来工作、生意两不误,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在网上做起了卖苹果的买卖。卖点心、椰油、水果、玉器……一些老师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叫卖”,生意相当不错。在不放弃教学工作的同时,轻轻在手机上一点就赚到外快,这让不少老师都颇为心动。东莞某幼儿园教师周老师对自己做微商毫不掩饰,她说自己并没有在上班时间发产品信息,而是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附带做一下,“因为是北方人,北方盛产苹果,为了帮家乡的苹果销路出一点力,我也会在苹果收获季宣传一下家乡的特产,看身边有没有人需要,不强买。”周老师还说:“其实同行当中做微商的也不只是一两个,虽然算不上多数,但也不是零星,大家都是业余做的。”家长:孩子老师做微商,买还是不买?虽然做微商仅是少数现象,但是如果你家孩子的老师正好做微商,买还是不买,成为很多家长纠结的难题。胡女士的儿子在海口上幼儿园大班,班里有个老师在微信上卖口红。“老师倒是从没主动推销过,后来,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买她的口红。“我当时很矛盾,到底要不要也买。买,老师赚到钱开心,自然对孩子照顾,但是买不喜欢的东西,用不上,浪费钱。”家长胡女士说,“不买的话,别的家长买,怕老师对不愿花钱的家长有意见。”胡女士说,为了讨好老师,她后来买了一支,一直没用。学校:老师做微商,管还是不管?那么,针对老师做微商,校领导们是怎么看待的呢?海口市港湾小学校长王旗认为,教师是个特殊的行业,教书育人是其主要工作,从事微商难免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同时,如果教师把商品推销给学生、家长,这会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教师队伍形象。东莞松山湖某中学校长表示,教师做微商很难用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来说,“当然,从我个人看来,教师最好不要做微商,如果要做,也应该有所尺度。”他说,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国家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很多人都加入这个大流,而国家教育部门又没有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做微商,加上现在是自媒体时代,网络发达、信息化快速发展,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大环境上都给教师做微商提供了条件,如果教师在不影响自己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微商,是不存在合不合法的问题,而只能根据教师做微商的实际情况,从道义上去讨论。老师该不该做微商,大家怎么看?最近,晋江市教育局下发了一份《关于开展教职员工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对照相关规定,对本单位教职工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开展自查自纠。相关负责人表示,公职人员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是法纪明令禁止的行为,教职员工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将严重影响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在学生家长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教师队伍形象。这一《通知》激起了“千层浪”,老师到底应不应该做微商呢?中教君上周也为此发文,很多老师、家长,乃至非教育界用户都给我们留下了自己的观点,看看大家怎么看!不会反对老师做微商不应该单独地将教师拿出来进行分析@小燕全民微商时代,教师本来工资就偏低,公务员都在做微商,为何老师就要做神?身边很多老师做微商。优秀的老师工作还是一样优秀,而且因为人品好,他卖的东西大家还信得过。@在雨中为什么其他单位的可以,而教师就不可以?教师也想多赚点钱养家。有人认为,公立学校教师虽是公职人员,却不是“强势”的公职人员,没必要要求得那么严格。用户@会飞的雨这样说道:“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微商人人都可以去做,老师也是人,不是神,我还是赞成的。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做了微商,工作照样认真,那种不负责任的人,不做微商也照样不认真工作,我不是老师,但我认为人人都可做微商,没有哪个行业哪个身份的人不能做。”东城某小学教师李老师在仔细思考后表示,当下电商发展很快,而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出台,对于微商主体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约束,可以说当下的微商环境是相对包容的,也正是这种包容给了教师做微商的条件之一,“事实上,教师只是微商的其中一个主体,还有公务员、医生以及其他很多行业的人也有做微商,在我看来不应该单独地将教师拿出来进行分析。”老师职业的特殊性,允许老师有条件做微商@云
老师也是普通人,老师也有家庭,也要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如果老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从事微商,那又有何妨?@邢最根本原因还是老师们工资太太低了。学生家长刘英也表示,如果教师没有影响正常工作,做不做微商其实都没关系,“教师职业是个特别的职业,有寒暑假,如果利用业余的时间,比如下班和寒暑假来做微商,其实没什么不可以,毕竟教师群体中有一部分是非编制的,这部分人群的待遇不是特别高,这也是最近几年民办教师难招的主要原因之一。”刘女士认为,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做为微商,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做不做微商没人能管,来讨论教师做微商的话题也只能是从道义上来讨论。禁止老师做微商,不能简单一刀切@Simple既然政策是鼓励创业的,那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做微商创业很正常。这跟教授办公司做项目是一样一样的。有人提出,规范教师做微商,不该简化成禁止。政府部门直接“一刀切”禁止老师做微商,虽然断了教师的一条财路,让教师安心教学工作,但并不适当。“教师做微商,如果只是一种利用课余时间的兼职行为,不影响正常工作,而且不面向学生、家长推销商品,跟平常的开店、经商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就不该禁止,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看法。另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说,禁止老师做微商其实于法无据。在编教师虽然属于公职人员(很多地方新招录的教师已经不具有事业编制),但不属于公务员,并不同于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学校是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所以,对教师、医生等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不能简单的比照、套用管理公务员的办法。”有人这样分析。老师做微商?还是不要了吧教师最好不要做微商,以免做着做着正职反而成了兼职@梅老师的职业是伟大的,个人觉得老师还是应该专注于教学,其实l老师的好多工作问题也是需要8小时以外的时间来做充分地准备。@相信上帝我赞成禁止,因为老师做微商影响教学@只若初见个人认为做微商对教学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发货,回复,推荐等等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做微商也需要时间,要每天更新朋友圈信息,还要配货、发货。”澄迈中学的李老师介绍,她身边有两三个做微商的老师都是教音乐、体育等科目的,业余时间多,而她作为主课老师,压根没时间做微商。东莞政协委员、东莞中学教师梁聚峰坦言:“对教师做微商,我个人是反对的。”梁聚峰认为,教师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全心全意地坚守这份责任,而微商的最终目的是赚钱,尽管教师不能不谈钱,但如果将下班后的时间用来做微商,甚至在上班时间都发布或者更新产品信息的话,很显然,说明教师没有全心全意的对待自己的职业,教师也要生活,但也要谈奉献,因为教育事业本身是非常严肃也应该纯粹的行业。老师做微商难免瓜田李下之嫌,会将家长、老师的关系庸俗化@心宝妈妈--雪格子如果工资待遇可以当老师生活有保障,谁会去下班了还做兼职?!当然,做兼职做微商还是不要卖给学生和家长的好,毕竟有层师生关系。@一叶扁舟我个人是不赞成老师做微商的。是的,老师的待遇不高,可是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该全身心投入,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身边有教师同事做微商,我如果长时间不买他的东西都觉得不好意思,何况家长?老师还是要经得住物质的诱惑,纯粹些好。“教师手中也是握有权力的,这种权力看似不大,但让家长们相当敬畏。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照顾,有些家长平时挖空心思讨好老师,老师一旦做了微商,就等于让家长们多了一个讨好的机会。”有人指出,老师当微商有瓜田李下之嫌并可能导致权力寻租。“教师的微信朋友圈里很多都是学生家长,教师卖东西,家长们岂能不捧场?哪怕不需要这些东西,有些家长也乐于掏腰包,权当送礼好了。退一步讲,即便没有这些问题,也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给家长造成压力。”我不会做微商,这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晨月我也是教师,坚决不做微商,不想毁了自己形象。@李玉霞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要禁得住诱惑,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暗夜里的花朵,美给谁看?我也是老师,观点明确,既然为人师,就要教好书。做微商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就怕个别老师向家长、学生推销商品,有的甚至强卖,这让家长很为难,也破坏了老师的形象。”某中学何老师表示,不能因为极个别老师的行为破坏了整个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老师最好还是别做微商。老师,即使做了微商,这几点至少要做到尽管现在只有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下发了通知对教师的微商行为进行了规范,但大多数地区对于老师们的这一行为还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老师您正在做或者准备做微商,还是有一些原则是大家的共识,是一定要铭记于心的。原则一:尽量不建家长销售群,别把家长当顾客“我微信上也有很多微商,大家都是要生活的人,老师在认真教学之余做做微商,赚点零花钱,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候,总感觉老师在利用自己教师的身份,给家长‘暗示’,多少让人有点反感。”孩子就读于幼儿园的庄先生说。海口某小学五年级李老师也认为,“教师在朋友圈共享信息是权利和自由,但是,如果针对学生推送商品就另当别论了。”她认为,教师在不耽误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做微商,但不能向学生家长主动推销。看来,如果老师凭借自己的教师身份进行买卖,真的会引人反感,而且不合情理。所以不妨像这位老师学学吧——“老师首要工作是教学,微商只是业余爱好。”一位做微商的老师以晴(化名)说。“自己做微商纯属玩的性质,且没有占用教学时间,我微信是有分组的,领导、家长都被我屏蔽了,我的产品信息只有一些亲戚朋友可以看到,所卖产品也都是我用了觉得好,才向朋友们推荐的。”原则二:别让生意经冲了教育经,教育教学别放松南京某公司白领张女士最近向记者吐露一件尴尬事。儿子的一名任课老师与张女士相处不错,互加了微信。这位女老师在半年前貌似做了微商,天天在朋友圈里发保健品广告,还经常发一段段很“励志”的话,鼓动大家做微商,声称现在就是个微商时代。还拿明星说事,诸如:孙俪在做微商,李晨在做微商,连郭德纲都做微商了,央视知名评论员杨禹也说,他女儿做微商比他还赚的多,等等。“我们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也希望能及时关注到教育方面的咨询,可她整天发保健品广告,还让我帮转发。”张女士说。东城的周女士就坦言,儿子上幼儿园,入园后,为了便于沟通,班级有建家长群,老师也在其中,而且每个家长都有加班主任和老师的微信,“没想到的是他们班主任做了微商,当时看到时候有点小惊讶,再后来,发现班主任老师有时候会在白天上班时间更新微信产品。”这让身为家长的她有些担心。所以,老师们,即使做了微商,也不要让生意经冲了教育经。原则三:买卖一定要自愿,对待学生要公正“教师是一份不同寻常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群体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决定了教师群体不能以普通人、普通公职人员的道德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教师与学生、家长处于一种不对等关系之中,面对教师的微商推销,学生、家长不敢拒绝或视而不见,担心孩子会被做微商老师穿小鞋,遭到教师的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有人这样说道。所以,老师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家长的这些担心。本文综合东莞阳光网《朋友圈有老师做微商你怎么看?》、南国都市报《老师做微商,该不该家长,买不买?》、法制日报《教师做微商难除瓜田李下之嫌》等整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jamepe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2541|回复: 9
老师做微商,是不是在暗示我们呢,求支招
我小孩幼儿园的班主任,最近老在朋.友.圈里销.售围巾。我们班级29位家长我只有5位是我朋.友.圈,是她们加的我。我看到她们都点赞,还有几位都说支持她生意要一条,多少钱红.包发给老师。当然她们肯定私聊了,具体多少钱不知道,我也不便问她们。
然后我和老公商量是不是应该要买一条。结果老公就搜了一下这个牌子的围巾,高的要五六千到一万不等,低的也要五六百,属于奢.侈.品。大家帮我分析分析,老师每天发一条这个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暗示学生家长买啊?还是我想多了。
想多了,现在很多老师由于收入与支出不符,都会做点微商帮补一下家用,应该没有让家长买的意思,不过这个老师方法不对,她发买东西的信息时应该屏蔽家长的!呵呵
可能有这个意思在里面,但是可以不管她了
可以不管她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想太多了,老师不会因为你不帮衬她就**你的孩子的。
至于说帮衬会不会有特殊待遇,人情分肯定有,笑容都多D啦~
我觉得你系想多了,做微商系甘的,每日都会发下
主要看你怎么做
Powered by
您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站务电话:020-工作日 8:30-17:30 在线老师做微商,家长好纠结。(资料图片)  如果孩子的老师在微信上向家长推销化妆品,买不买呢?买吧,明明不需要,不买吧,又担心得罪老师对孩子不利。最近,王女士就非常纠结。  微商的朋友圈刷屏早已不新鲜,朋友之间不喜欢可以屏蔽,那如果是上下级呢?重要客户呢?孩子老师呢?微商模式下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在受到冲击,不少被推销者像王女士一样纠结又无奈。该怎么监管微商?  本报记者 刘文静  烦恼  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做微商 我能不买吗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省会一家私立幼儿园上中班,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平时对孩子不错,对家长也热情大方,她还是很感激老师的。今年夏天,幼儿园开家长会,家长们纷纷和老师互加微信,说平时要加强交流,老师干脆建了一个家长群,把大多数学生家长拉到了群里,说有什么信息、情况会直接在群里发布。  家长群建了没多久,家长们就发现,老师业余还有一个职业,那就是微商。在家长群里,老师会零星地发布一些她代理的化妆品信息,包括化妆品图片、效果介绍和本人使用心得等,这让不少家长心里有点不舒服。“明明家长群交流的应该是孩子的情况,可中间还夹带了化妆品广告,我觉得这个群已经变了味儿。”王女士说。因为幼儿家长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代理的化妆品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卖得相当不错,群里的大多数家长从老师那里买过化妆品,多的会买整套,少的也会买个洗面奶、柔肤水等单件商品。有的家长还公开在群里夸赞:化妆品效果特别好,用过以后皮肤不干了,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睡一晚上也不会感到干,还会有别的家长随声附和。这时候老师会非常高兴地连发几个笑脸。对于这种现象,王女士很是无语。  王女士说,她用的化妆品一直都是固定品牌,老师卖的品牌她并不感兴趣,也不需要,所以当群里一些“舍得花钱”的家长们和老师交流时她基本保持沉默。可是没想到,有一次老师竟然在微信上私聊她,直接问:“XX妈妈,别的家长都说这套化妆品不错,补水效果特别好,你不试试吗?”王女士一时语塞,只好推托说,自己是敏感肤质,很多化妆品用了都过敏,所以不敢换牌子。老师马上热情地说:“这样啊,没关系,我们正好有一套防过敏的套盒,使用者的反馈特别好,没有一个过敏的,我给你调货,你试试,万一过敏我给你退。”王女士只好“欣然接受”,过了几天,老师调的货到了,王女士接孩子时顺便取走,通过微信支付了398元。事后,她把这套化妆品直接送给了小姑子,“虽然老师说不适合可以退,但是你想想哪个家长那么不开眼,会真的去找老师退货?”王女士叹口气说。  最近,老师又开始在家长群里推荐新上的补水面膜了,这让王女士非常纠结,她很担心老师再来一次“私聊”,那自己是买还是不买呢?  王女士说,她和别的家长私下也交流过,家长们都很无奈,毕竟孩子天天上幼儿园,老师是不能得罪的。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妥协,反正化妆品也是要买的,就从老师这里买好了,只要老师高兴,对孩子好点儿就行。  调查  老师做微商 多数家长表示反对  昨日,记者随机调查了多位家长,发现老师做微商的情况并非个例,不仅幼儿园,有的小学老师也在业余时间做代购。只不过,多数老师并没有将客户对准家长圈。邢女士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她说,她知道孩子的英语老师在做代购,据说是因为英语老师有亲戚在韩国所以顺便做的,主要卖包和衣服,老师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产品介绍,但是从来没有主动向家长推送过,这一点她还是比较认可的,至少不用面对被直接推销的尴尬。  对于老师在业余时间做微商,多数家长表示反对。一位家长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如果掺入了销售者和顾客的关系,难免会让双方尴尬;而且,即使老师不利用身份向家长推销,做了微商势必会消耗精力,对学生的关注就会减弱。他们希望学校能出台相关规定,直接屏蔽微商,也省得家长尴尬。  但是,虽然心里反对,也极少有家长会表现出来。向本报反映问题的王女士就再三叮嘱记者:“千万不要在媒体上透露我的信息啊!也不要透露幼儿园信息,我家孩子才上中班,老师还得再管一年呢,如果让老师发现我对她不满意,那我家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啊?”  教育局:尚无明确规定 家长可举报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微商吗?记者询问了石家庄市教育局多个部门,都没有得到确切答复。教育局政策法规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中小学教师在校外有偿补课是绝对禁止的,但是微商毕竟是一种新事物,老师是不是可以在业余时间做微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如果家长认为老师做微商影响了教学或者被强迫购物,可以向教育局举报。记者询问如果家长不买会不会导致老师对孩子不好?这位工作人员说“你想多了”。  现状  微商变“微伤” 尴尬者大有人在  被微商“伤”了的不仅仅是学生家长与老师的关系,还有各种上下级、客户关系或者好朋友。  在省会一家私企做业务员的曾女士也受到了朋友圈微商的困扰,她不敢得罪的是自己公司的重要客户。这位客户在朋友圈卖内衣,为了拉近关系,曾女士已经从这位客户手里买过两套内衣了。曾女士说:“我是靠业绩吃饭的,没有业绩,奖金就是零,所以这些大客户就是我的上帝。做微商的这位姐们儿是对方公司的财务经理,平时我做业务绕不开的,就加了微信,她倒也没有专门针对我推销东西,只是经常在朋友圈里发,我从她那里买过两套内衣,还在朋友圈里替她推送过广告,这样一来,在平时结账的时候就能更顺利一些。其实她卖的内衣质量并不好,买的内衣我平时也不怎么穿。”  自己开公司的陈先生也告诉记者,他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人在做微商,会推送各种产品宣传和广告,关系一般的他已经屏蔽了对方的朋友圈,但是还有一些经常来往的朋友和客户,是不适宜屏蔽的,只好忍受着被刷屏。  有多少微商的商品是无奈中买下的?记者随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至少有两成受访者从微信上买过并不需要的商品,理由是照顾面子、不好得罪。尤其是在双方的不对等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多数会照顾强势一方的生意。  一位做过微商的业内人士说,微商做生意本来就是基于社会关系,但是因为很多不规范操作,反而伤害了自己的社会关系,让原本和谐的朋友关系、客户关系变得尴尬起来。所以,看似无处不在的微商其实是迫切需要规范和管理的。  监管  专家:建议打通政府与电商平台信息接口  基于不同社会关系而产生的微商由于运行不规范,反而伤害了社会关系。这只是微商乱象之一。除此之外,由于监管尚属空白,微商的商品质量问题、售后问题以及个别操作是否接近传销都已成为隐患。  石家庄市电商协会秘书长高文海说,微商的从业门槛低,又缺少管控与规则,致使市场盲目扩大,出现了不少问题,的确需要政府部门介入进行管控。而政府监管的最大难题就是,政府部门缺乏相关资源和数据,由于微商没有进行注册和纳税,很难准确地统计和管控。他认为在此情况下,电商平台应该起到制订规则和管控的作用,包括审核身份,进行信息管理等。他建议打通政府与电商平台的信息接口,以便于政府部门掌控相关信息,对发现的不良信息和违规行为,可及时进行查处。  微商协会:正在制定微商行为规范  记者从河北省微商协会获悉,对微商的行为规范正在制定中,不久以后,省内首个微商行为规范就会出台。  河北省微商协会会长冯素明说,微商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门槛低,很适合大众创业,近两年更是异军突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河北省微商从业者已经达到200多万人,囊括了各个行业,包括专职和兼职。但微商市场也非常不规范,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协会的良性引导。目前,行业协会正在进行市场调研,准备联合消协、工商等部门共同制定一套微商行为规范,其中会包括微商兼职群体的行为规范。具体到老师做微商,冯会长认为老师向家长推销这一行为本身就违背了职业道德,应该受到警告。如果协会发现有会员出现类似的不当行为,会进行说服和警告,如果警告无效,则会以协会名义向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以促进微商群体的健康发展。来源燕赵晚报)你好,我想问下,现在是我的一个老师,她是做微商的,然后买给我的东西是假的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你好,我想问下,现在是我的一个老师,她是做微商的,然后买给我的东西是假的
甘肃-兰州&04-04 11:17&&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1)
你好,我想问下,现在是我的一个老师,她是做微商的,然后买给我的东西是假的,想咨询下&&有何处理办法?我现在没有任何票据之类的,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做凭据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甘肃-兰州]
440212积分
回复时间:
你好,没什么好的办法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王丹丹)()&
(毕丽荣)()&
(年遇春)()&
(柯朝政)()&
(李保忠)()&
(陈铠楷)()&
最新回复律师
上海 虹口区
人气:3160
北京 海淀区
人气:324562
北京 朝阳区
人气:33571
人气:695900
人气:16444
人气:549693微信里最让人讨厌的行为 老师做微商家长该怎么办?|微商|保健品广告-教育时讯_华商网教育
微信里最让人讨厌的行为 老师做微商家长该怎么办?
[摘要]我朋友圈里有个人卖化妆品,经常发那种是运用产品前后的比较的图,一般运用前的要么满脸疙瘩,要么全身赘肉,看得人很是恶心,更可恶的是,这个人不但在朋友圈发广告,还经常用广告@自己。
  微信里最让人讨厌行为  1 转发狂 经常发一些广告微信,让我帮忙转发 19%  2 广告主 朋友圈里卖东西,而且价格是淘宝的N倍 19%  3 投票狂 各种投票,今天给她孩子,明天给她孩子老师,后天给她孩子老师的领导18%  4 刷屏狂 各种养生啊、祷告啊、祈福啊之类的东西 15%  5 自炫狂 每天在朋友圈里晒些高大上的东西,不是豪车就是国外旅行或者是大餐 12%  6 小气鬼 总是在微信群里抢别人发的红包,但是自己从来不发 9%  7 奔走狂 每天都在微信运动里排行第一名,早上7点半,他已经走了2万步 5%  微信这些行为 网友吐槽满满  网友俞小姐告诉记者,自己特别讨厌“广告主”。我朋友圈里有个人卖化妆品,经常发那种是运用产品前后的比较的图,一般运用前的要么满脸疙瘩,要么全身赘肉,看得人很是恶心,更可恶的是,这个人不但在朋友圈发广告,还经常用广告@自己。“你说这是啥意思?意思是我也长这样吗?”俞小姐愤愤不平地表示。  “投票狂最烦,比如我们有些同学群,平时大家谈天说地互相调侃都很愉快,但是有些人,总会在里面发各种投票的东西,今天让你帮她孩子投票,明天帮她同事投票,后天帮她老公投票,刚开始大家抹不过面子还会应付下,时间长了,她再发,大家都不说话了。”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投票既没有意义又浪费时间,每次都要找半天点好几次才能找到,最讨厌的是还有一些投票微信号,必须要关注才能投票,对于这样的微信号,她投票完后只有一个态度——取消关注。  家住浦口的秦女士说,她的朋友圈里一个将近60岁的妇女,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化妆后的大头照。大厂的金女士说,有一次外出旅游,旅游途中认识一名热心的大姐,也挺聊得来的。后来她们成为微信好友之后,发现这位大姐家里是开麻将档的,每天中午在朋友圈里发麻将档里的事情,炫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勤快,然后再炫自己可以睡到中午起床,接着是坐在麻将桌上和谁谁谁一起打麻将。  “明明只是拍个矿泉水瓶,但非要露出个方向盘上的宝马车标,让人不得不怀疑晒水的动机。”网友“月月”最讨厌的则是自炫狂,“每次你上班正忙得半死的时候看到她都在海边休假,那是什么样一种感觉啊?”  身边案例  A 老师做微商拉家长入保健品群  想退群又怕得罪老师  南京某公司白领张女士最近向记者吐露一件尴尬事。儿子的一名任课老师与张女士相处不错,互加了微信。这位女老师在半年前貌似做了微商,天天在朋友圈里发保健品广告,还经常发一段段很“励志”的话,鼓动大家做微商,声称现在就是个微商时代。还拿明星说事,诸如:孙俪在做微商,李晨在做微商,连郭德纲都做微商了,央视知名评论员杨禹也说,他女儿做微商比他还赚的多,等等。  “我们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也希望能及时关注到教育方面的咨询,可她整天发保健品广告,还让我帮转发。”张女士说,有时朋友圈被广告刷屏,她抹不开面子时也会帮转发,但是发多了感觉自己的朋友都变少了。后来,这位老师又把张女士拉入那个保健品的群,说让群热闹热闹。“这个群有80多人,十分活跃,群里的人都是做这款保健品的,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谈论的也全是保健品,就像传销一样,一早就打招呼。”张女士还念了几段话:“早安分享,梦想确定期限,就变成目标,目标经过分解就变成计划,计划经过行动就变成现实,还有伙伴分享,从企业家角度分析微商的速度、微商的年营业额已不是几百万、几亿,而是每年几百亿,不是传统企业能比的。”张女士说,她原本想把这个群设置成“消息免打扰”,后来看到老师也在里面很活跃,不想得罪老师,就一直没退群,现在只好转为“潜水”。  B 闺蜜朋友圈卖衣服好贵  买后质量出问题却不好意思说  大学生小马告诉记者,她的闺蜜自从做了微商似乎变了个人,朋友圈发的内容都是各种化妆品的代购和广告,还经常向她推销。“一次不买吧也不好意思,买了,那些东西也不敢用,在微信里配的图片都是名牌,实际上许多是假货。”  小马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有一次在微信朋友那里购买了一件打底裤,价格挺贵的,结果第一次穿就破了一个洞。她再找那个朋友,那个朋友居然不理睬她了,维权也无门。“淘宝网店里买个东西,出了质量问题还能给个差评呢,这到了朋友圈,有脾气都没地方发了。”  C 有人发红包但却不敢抢  原来每个背后都有“炸弹”  微信里抢红包是很多网友都爱的活动,虽然往往都是些零钱,但却很有满足感,逢年过节朋友间互相发发,既有趣味又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但是关于红包,网友们也有发现一些令人厌恶的行为。“有的人永远在抢红包却从来不发,小气。”“我最烦那些常年‘潜水’不说话,但抢红包却一个不落的。”“经常装土豪发红包,一打开永远是1分钱,1块钱能装100个红包。”  年轻人喜欢开玩笑把请柬说成是“红色炸弹”,最近,很多微信红包也成了一些网友心中的“红色炸弹”。市民李小姐不久前因为参加一次线下活动进入一个微信群,刚开始跟群友畅谈甚欢,但不久后却对这个群屏蔽了消息,对群内网友的红包她更是不敢碰不敢抢。“有人发红包,你一旦抢到,他会马上@你,请你帮忙转发商家的广告,或者帮忙投票,帮忙到朋友圈点赞,总之是干各种事。这样的红包已经不是娱乐了,变成了被利用后的小恩小惠,让人很不舒服。”  教你一招  如何处理好微信中的负能量  微信无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另一方面包罗万象的负面信息、垃圾信息也不可避免。对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社会学、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钱再见教授坦言,自己在使用微信中,如果有人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把他拉进一个信息海量且不需要这些信息的群里,这些信息势必会干扰自己,让自己受到信息轰炸,他会选择退出。他认为,别人利用微信平台获得了信息传播的权力,但自己又不需要这样的信息,那么别人拉他进一个陌生群就属把这种传播权力强加到自己身上,那么自己不受干扰的权益就受到了侵犯。  打个比方说,上述张女士儿子的老师兼职做了微商,学生家长又希望与老师搞好关系,但家长又不愿意接纳这些海量且不需要的信息,可以说老师是利用了教育权作为捆绑,侵犯了家长不受干扰的权益,作为家长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避免受到这种干扰。同时,针对这一现象,政府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因为仅靠道德是无法约束的。  南京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新闻评论员惠天老师认为,微信交流也属互联网活动,过去在没有互联网时,大家需要面对面交流,移动互联网让大家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信息,积极的、负面的信息都会在网络上放大,也不可避免,网络交流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社会上出现的现象,网络上一样会出现。以微信上转广告为例,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从环保角度来说,比街头发传单环保、节约资源。对于用户应该习惯海量信息,不一定要点开每一个群里的消息,也可以关闭不需要关注的推送。为避免一些误会,人们不要总是点击手机,通过网络交流,不妨多见面。 编辑:唐子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做微商能不能投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