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敢于投资时尚和炫舞时尚设计师生涯品牌

资本在寻找下一个中国明星时尚公司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仟惠生活国际快时尚设计师品牌:投资首选&创业先锋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向来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般的社会机制如此,在竞争残酷、分秒必争的经济市场中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21世纪。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企业终将面临淘汰,只有拥有先见之明,主动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升级的品牌才能够在经济洪流中继续扬帆起航,一路破风斩浪。仟惠生活HOLY国际快时尚设计师品牌就是这样一个值得称颂的品牌,其不随风逐流,敢于改革创新的行事风格令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快消行业的领导先行者。
仟惠生活国际快时尚设计师品牌(http://www.qhuilife.com/)是香港百世汇集团旗下的多个最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项目之一。仟惠生活以快消产品为主要营销对象,其中囊括数码家电、生活用品、家居、奢侈配饰品等一切生活必须以及升级用品,全面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快消行业顶尖品牌。仟惠生活HOLY的全新行业升级为企业带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企业进一步规模扩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准确的市场信息掌握以及独到的市场战略,都为其积累了其他市场品牌无法匹及的强大优势。
正因为仟惠生活国际快时尚设计师品牌(http://www.qhuilife.com/)拥有着一般品牌望尘莫及的优势,使得一批又一批渴望寻求合作的有志之士慕名而来。仟惠生活HOLY今日的卓越,不仅仅是因为其在专业领域努力做到了极致,做到无人可替,更是因为其福利可观的合作优势为其赢得了无数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仟惠生活HOLY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只有团结起社会各界人士,众志成城,将群众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对抗外部激烈的竞争。
为了给予广大投资合作者最大的福利待遇,实现共同繁荣富裕的美好愿景,仟惠生活首先给予的是专业的技术指导。对于大多数投资合作者来说,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了解无疑是其事业道路上的一大障碍,而仟惠生活恰好帮助其扫清障碍。从订立合作之约的那一刻起,仟惠生活就全面承担起选址建议、店面装修、店员培训、经营指导等责任,切实为投资合作者成功开店营业铺平道路。其次,成功开业是第一步,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的经营才是关键。因此,仟惠生活切实为各大经营店面提供经过多年试验的成功的经营管理之道,根据每个店面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给出中肯建议,积极改进不足之处,继续发扬可取的地方。
现如今,仟惠生活国际快时尚设计师品牌已经将经营范围扩展到全球,遍布多个国家数十个城市,成功将快消行业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官网:http://www.qhuilife.com/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5十大独立设计师品牌评选
1. 投出你神圣的一票,请给你所喜爱的品牌一份支持。
2. 奖项结果由网友投票及专家评审共同产生。投票无需注册,投票结束后填写联系方式即可获得抽奖资格。
3. 本奖项每天每个IP只可以投1次票。
4. 每次需至少勾选3个至多10个品牌。
5. 投票时间为日至日截止。
6. 凡参加“2015中国服装网络盛典”票选的网友,都有机会获得由中国服装网提供的精美礼品。
7. 获奖用户名单公布于2015中国服装网络盛典活动页面及评审协会、媒体网站。同时我们还会将致电获奖者。
8. 所有参加评选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9.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2015中国服装网络盛典组委会”所有。
最终投票结果
有奖品牌评选、年度热点
有奖品牌评选
BANXIAOXUE
C.COLECTARE
COMME MOI 似我
E.SIGNET故然
FENGFEI·Z
Grace Deng
Hua Jia Studio
Cindy Soong
EACHWAY艺之卉
通过手机投票
版权所有: & 中国服装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近百亿美元砸向海外,在国内投资却谨小慎微?投资人说这一行他们就看三个领域……    这场有着十足看点的“艳遇”里,中国资本以及中国时尚企业时而扮演挥钱如土的土豪角色,过去通过招商的方式引进国际品牌,现在则是海外收购,或是买下品牌经营权,或是大手笔将整个品牌收入囊中,为的也是应对国内消费的需求,弥补国内服装公司的短板。
  王大仁(Alexander Wang)刚出道时,高冷的华尔街完全不去考虑投资时尚领域,他们认为“潮流”这个东西很难把握,时尚的风向又完全吹不定,没办法预估回报率。
  现在,Alexander Wang早已是万众追捧的时尚标志、不断有明星加持的设计品牌、纽约最红最年轻的华裔设计师……华尔街投资者有没有后悔不知道,但时尚行业确实已开始了和资本市场的“艳遇”,并且不断擦出火花。
  时尚度不够?砸钱收购别人家的来凑!
  这场有着十足看点的“艳遇”里,以及中国时尚企业时而扮演挥钱如土的土豪角色,过去通过招商的方式引进国际品牌,现在则是海外收购,或是买下品牌经营权,或是大手笔将整个品牌收入囊中,为的也是应对国内消费的需求,弥补国内服装公司的短板。
  这种转变发生在近3年。尽管中国的时尚版图一直不够成熟,被国际品牌盯上的中国市场里,本土品牌的抵御开始变得更加有力,为自己挣回更多的生存空间。有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4月,中国时尚企业和资本收购海外时尚品牌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数十亿美元,很多企业的收购金额没有透露,具体数字尚无法估算。投资界对此进行了粗略统计:
  对于国内品牌方来说,收购海外品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影响力,二是通过收购不同定位的品牌,让自有品牌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应对消费者们的多层次需求,抵抗多样的市场风险。毕竟,除了海外品牌的虎视眈眈,传统服装品牌的市场扩来越艰难,电商和新晋设计师、潮流买手店都冲击着他们的市场份额。
  比如2015年4月登陆上交所的深圳服装品牌,通过上表也能看到,它在上市后几次大手笔收购来自法国、德国、美国的潮流品牌,数据显示,2016年歌力思财报显示出了利润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做出贡献的始终不是主品牌自己。
  对于国内的VC/PE来说,投资、收购海外已经成熟的时尚品牌,比押宝国内尚在发育的企业来说,回报更加可期。曾在IDG资本新消费时代峰会上说:“消费领域未来会出现BAT这样的大公司,目光放到全球范围这种可能性会更高,盯住一个事情来做品牌,并且当成时尚来做,一定能成功。”
  上表仅仅是收购情况,如果范围扩大到投资,会发现很多海外时尚品牌已经被国内资本“盯上”。很多时尚达人喜欢逛三里屯太古里的眼镜店“Gentle Monster”,但你可能不知道IDG资本刚刚在今年对它进行了投资,此前,IDG还投资了海外品牌Moncler、Evisu等,并在今年9月投资二手时尚电商Plum。此外,、、海通国际等机构也在进行着布局。
  而在国内,投资时尚领域是投什么?
  与海外投资热潮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关于时尚行业的资本动作尚未集聚成风口。
  根据《华丽志》统计,2016年国内时尚和生活方式领域共发生股权投资事件376起,总投资金额在351亿人民币(约合52亿美元)。这其中,关于时装配饰的投资仅有50余起,更多的融资都集中在酒店旅行、餐饮美食和文创娱乐上。在这50余起投资事件中,香港互联网时尚服配品牌Grana、设计师品牌名堂MAGMODE都在2016年拿到了两轮融资。
  除此之外,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进行了统计,近两年时装配饰品牌上市情况如下表(系不完全统计):
  不禁思考,资本投资时尚行业是在投什么?哪些细分领域是更被看好的?毕竟,品牌这个东西跟惯于卖概念的互联网企业有很大不同,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生意。
  IDG资本闫怡腾曾在中国服装论坛上表示,在品牌这个领域,投资机会可以分成三大类:1、奢侈品,集中在国外品牌;2、大众渠道品牌,需要时间积累;3、小众时尚品牌,背景其实是80后、90后消费能力的崛起,又可以分为潮牌和设计师品牌。
  的确,时尚行业的发展的确与消费升级密不可分,沿着80/90后崛起这个思路,在国内很多年轻人看来,与传统服饰品牌相对应的“设计师品牌”和“买手店”似乎更轻松也更具时尚感。
  不过放到资本市场,却一直很少有投资公司愿意大笔投资初出茅庐的设计师,这和开篇Alexander Wang的境遇一样,设计师品牌成长需要大量时间成本,但资本却未必愿意做出妥协。相对来说,买手店比单一的设计师品牌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因为它不局限于某一个品牌,实际运营起来更省力。买手店也一直被奉为时尚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设计品牌大概对于资本方来说有些“押宝”的意味。深圳设计联合会副会长兵说:“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说,设计是远见未来的,设计在最低估值的时候,设计师也是最低估值的,对PE来说投资设计和投资设计师就是最佳的时间。只要你是个具有这种设计思维的设计师,设计一定能成为产业的引擎、时尚的引擎。”
  在国内,除了这些都可以被概括为传统的商业模式外,新的拥抱时尚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服装、共享包包,像“”,已经获得了4轮融资,投资方涵盖了、软银中国、红杉中国、金创投、IDG资本、、、等机构和个人。再如帮助用户选衣服的各种线上平台,如垂衣、锦尚志等等。
  另外,电商平台在时尚领域的探索和野心更是不容小觑。奢侈品电商寺库在前几天刚刚在纳斯达克敲钟;京东还专门成立了京东时尚事业部,在今年6月花了3.97亿美元投资时尚购物平台Farfetch;老对手也正与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电商Yoox Net-a-Porter暧昧着,说不定哪天也成为一个大的并购案,此外,阿里巴巴为扶持淘宝平台中的商家登陆资本市场,还专门成立了天猫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的上市就有它的功劳,大量淘品牌的问世也离不开阿里的支持。
  日子都不好过,奢侈品牌上演一幕幕“自我救赎”
  一个总被拿来讨论,却往往莫衷一是的话题是:奢侈品行业是不是真的危险了?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AllianceBernstein L.P.在今年9月份刚刚发布了一项调查数据,似乎足以印证坊间对于奢侈品行业的判断——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门店数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也就是说,关店的速度大于开店的速度。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预测,奢侈品零售市场要到2020年才能恢复双位数的增长。
  奢侈品牌们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救赎方式。
  如果你有注意到,作为时尚行业“顶梁柱”的奢侈品品牌之间已经在互相并购。日,Coach以每股18.5美元收购了Kate Spade & Company,总交易金额为24亿美元,Coach还在2015年初收购了高档女士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2017年,LAMH斥资65亿欧元收购了Dior集团旗下Dior高级时装业务;2017年7月Michael Kors12亿美元收购Jimmy Choo……
  奢侈品公司2017年全年预计在并购上有巨大的投入,有公司调研了11家企业(包括Coach、LVMH、Kering、Ralph Lauren等公司),发现它们将会有7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并购,去年仅为20亿美元。对于在竞争中相对弱势,又在投资人那里得到巨大压力,或者品牌存在管理问题的企业来说,被收购往往是个不错的结局,而奢侈品行业的高估值、大量可用现金也让奢侈品的并购时机日渐成熟。
  此外,麦肯锡咨询公司分析,奢侈品行业发展的首要动力将聚焦于中美两大市场的地域组合,并预计到2025年,全球奢侈品行业增长的一半将在这两大市场实现;而到2025年,全球奢侈品产品销售额的20%将通过在线销售渠道获取,届时全球奢侈品线上销售额将达到740亿欧元。
  中国人向来被认作奢侈品行业的拯救者,这个市场有多重要?通过中国明星常常被请去做奢侈品牌的形象大使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线上渠道越发被关注,Gucci 和LV已经先后上线了中国网购服务,2017年,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也开始做电商业务。奢侈品牌亲自上线,有着奢侈品电商难以抗衡的优势,正品保证。
  尽管中国还没有培育出太多够格的奢侈品牌,中国的消费力却被海外品牌紧盯不放,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的频繁出手也让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接轨指日可待。作为这一波消费主力的80、90甚至00后们,赚钱才是王道啊,毕竟未来独立设计师品牌、潮牌和买手店的成长,就仰仗大家了。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李拜天,原文:http://news.pedaily.cn/72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TOPS18664゜112496゜211483゜310392゜49389゜59121゜64627゜74556゜83908゜93157゜1053151゜151308゜250120゜349412゜448749゜542460゜640011゜739359゜838680゜936353゜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2000万人民币 融资A轮 1850万美元 融资Pre-A 1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当前位置: &
余晚晚等投资人为何敢于投资时尚和设计师品牌
  【论坛主题】  如何投资新兴设计师品牌及相关产业链?  朝气蓬勃的设计师和创意人才是时尚产业创新和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然而作为创业者,他们大多还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团队和商业模式还有待成熟和完善,如何从中发掘好的投资机会,助力时尚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越来越多投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投资人所关心的课题。“华丽志全球时尚创新与投资论坛”,邀请到五位活跃在时尚投资最前沿,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和出色投资业绩的年轻投资人,深入探讨设计师品牌和相关产业链的投资逻辑和发展前景。  【圆桌嘉宾】  王鑫,IDG资本投资总监  在IDG负责消费领域的投资,投资项目包括江小白、magmode名堂、Gentle Monster、 阿芙精油等;王鑫曾任职KPMG审计部、德勤管理咨询商业策略咨询部等,有丰富的财务、审计、各地区市场的IPO经验及商业管理策略咨询经验。王鑫同时担任橙湾大学特聘讲师。  金戈,远镜创投投资总监  聚焦消费行业投资,重点关注餐饮、零售、文化、教育、等细分,投资案例包括:Dare One、全爱工匠、忒逗、超能小黑、火球买手、码隆科技、超盟数据、Flowerplus、点我达等。金戈先生曾在商业地产、连锁零售领域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熟悉连锁领域多种业态。金戈同时担任橙湾大学特聘讲师。  常欣,启赋资本投资副总监  专注消费领域投资,投资案例包括内外内衣、轻生活、Pidan、饭来、美间、彼伏等。此前常欣女士在德同资本消费文娱组,负责中韩两国消费娱乐差异研究,及国内新型消费文娱公司的挖掘和投资;常欣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专业硕士。常欣同时担任橙湾大学特聘讲师。  孙璐璐,真格基金投资经理  真格基金是由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先生于 2011 年联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立的早期投资机构。真格基金自创立伊始,一直积极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未来科技、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消费升级、教育、内容娱乐及大文化等不同领域积极寻找最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引领时代的投资机会。在时尚消费领域,真格基金投资了内外、造作、衣二三等初创企业。孙璐璐在真格基金重点关注时尚消费类项目。  余晚晚,Yu Holdings创始人&CEO  90后时尚科技先驱投资人、企业家、青年慈善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有潜力成为行业翘楚、拥有优秀团队、快速发展的成长型企业,专注于时尚,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领域,在时尚领域投资了时尚品牌Mary Katrantzou、Bottletop以及Fashion Concierge等公司。2018年余晚晚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装学院史上首位策展主席(Curatorial Chair),并受邀加入Met Gala委员会,成为其最年轻的华人成员。  【圆桌主持】  沈媛,华丽志研究总监 & 橙湾大学教学总监  01  对投资时尚品牌的看法  沈媛:大家如何看待投资时尚品牌这件事?可以投资的领域那么多,为什么关注时尚,关注设计师品牌?  王鑫(下图):IDG资本在中国投资时间很久,我们独特的地方在于行业分组很细:每个人专注看擅长的领域,有些人看消费,有些人看互联网、高科技、医疗、能源、出行、旅游、文化、娱乐等。我自己并没有刻意规划要关注哪些行业,不过迄今为止的职业经历都是聚焦消费行业。  我之前做过撰稿人,那时候认识了很多设计师领域的人。大概是2012年或2013年,中国第一批年轻设计师品牌刚刚创立,我们就看到了这个趋势。  金戈:远镜是2013年成立的专门做消费投资的基金。从基金组成来看,我们的合伙人之前运营大型家居连锁零售集团,远镜一开始就有比较强的消费基因。  至于为什么我们开始看时尚方向的产品呢?消费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的物质属性即产品的功能耐用性,用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物质诉求;另外一部分是精神属性,消费者买这种产品是在买一种满足感、荣耀感,这些感觉更多地是寄托于LOGO本身的属性。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间重叠的一部分是审美属性,即产品外观什么样、好不好看。  中国品牌想一步从纯粹的物质属性提升到纯粹的精神属性,从满足产品本身的功能,到利用LOGO达到精神上的满足是不可能的,必须经历中间审美提升的过程,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审美、更漂亮的设计购买产品。  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这个行业,在2014年时投 Y! 就是在试水时尚消费行业。  余晚晚:我从小就关注设计师,收藏时尚杂志,也特别喜欢读时装史的书,经历过买买买的阶段。我之前在思考是什么在真正推动时代进步,我觉得应该是思想家、艺术家、哲学家,而艺术家也包括时尚设计师。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时尚对生活影响之大,我们每天穿的、选择的东西都是一种代表我们个人属性的强有力的、无声的语言。  我的第一笔时尚投资是在2015年初,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移动时尚电商 Fashion Concierge(别名 ASAP 54)。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水的心态,后来跟设计师熟悉了以后,越来越了解他们当下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新一代消费者面临消费升级,同时海外独立设计师想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设计针对的也是那些不再满足于 LV、Chanel 等品牌的90后消费者,这是非常好的契机。因此我们今年投了一些海外很有名但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完全为大众所知的品牌,另外我们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合作也是基于现在这样一个好的时机。  孙璐璐(上图):真格关注设计师品牌大体有三个原因:第一,真格一直是一支非常关注消费的基金,涵盖了吃喝玩乐各个领域;第二,真格其实是女性成员特别多的基金;第三,我们看到中国设计师品牌即将发展起来的趋势。就如刚才几位同行朋友提到的那样:中国人消费能力上升,国人开始有自己的品味,种种原因让我们觉得未来几年内在设计师品牌这一细分赛道会有非常大的项目冲出来,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关注这个赛道。  常欣:今天的启赋资本其实是基于达晨的背景,达晨在中国最早的那批消费企业中投了很多案子。启赋最早投时尚品牌从年开始,我们觉得市场已渐趋成熟,现在的消费者有国际化的眼光和自信去选择真正好的品牌,他们不再追求大牌或迷信名气,大部分消费者由于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天猫国际、小红书上也看了很多内容,眼光已经成熟了。  其次在创始人这端,现在这批创始人基本都是80后、90后,他们其实才是真正知道一个品牌应该长什么样的创始人,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开始敢投品牌的一个原因。  02  好团队的要素  沈媛:各位作为投资人必然已经看过很多品牌,能否和我们分享下你们在看品牌、做投资判断时会看哪些因素?尤其从团队的角度谈一谈你们认为的、好的时尚创业团队是什么样的?  常欣(下图):我现在投的这些新品牌的团队都是非常年轻的,而且他们都会把设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实评判的标准没有变过,还是要看团队、产品、定位。团队里最重要的是要看创始人,撇开所有条件之后,我们非常在意的是这个创始人是否真正相信自己的品牌理念。这点也会影响其品牌的发展,因为创始人对品牌理念的执着会传递到他的品牌、他的产品,然后他的产品又会被传递给他的消费者。只有这样日复一日地传递下去,大家才有可能记住这个品牌。  此外,我们觉得当一个品牌长成非常大的体量,做到10亿、20亿或者可能到50亿时,大家能清晰地看到创始人是什么样,他的品牌就会是什么样。所以首先我们会看创始人的性格明不明显、讨不讨人喜欢,是不是能为大众消费者接受,他的特质能不能在当下的新兴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由于我们是早期投资人,我们希望创始人今后能找到三种人:一种是设计师,真正能够把品牌独特性打造出来并融入其产品理念,当然这种设计不是曲高和寡的设计,而是为大众所接受的设计;第二种是企业家,他要有商业感觉,能够有魅力吸引更多更强的人加入团队;还有一种是能够把设计师和企业家的想法落地的、踏实干活的人。  孙璐璐: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三点。第一是市场容量,第二是团队,第三是品牌化的可能性。  第一点关于市场容量,一方面指品牌设计能被多少人接受,因为有些设计只能让少部分人能接受,不能让大众市场接受;另一方面是指价格,价格的昂贵与否也会限定市场范围。  第二点关于团队。团队其实是真格非常看重的一点。我们会把设计师品牌的团队重要性等同于科学家创业时团队的重要性。设计师和科学家其实是一样的,都必须要对自己的领域有很高的理解和造诣,但同时他们也都很容易遇到一个挑战,比如科学家会很容易钻到如何把科技更精细化这个问题上,而不考虑到底该如何将科技应用到商业上,我们注意到设计师有时也会有类似情况。所以我们特别关注设计师团队里是否有具备把设计转化为销售能力的核心骨干成员。  第三点关于品牌,我们会关注这个品牌的产品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能否在市场上积淀出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希望投那种在卖得好的同时也能为大众所记住,保持较高复购率的品牌。  余晚晚(下图):我要看的也是三点。第一点是品牌的DNA,这是让消费者第一眼就能识别出这个品牌的关键性部分。最近的潮牌崛起,潮牌吸引到一群忠实粉丝也是源于品牌的DNA。新一代消费者如今面对的选择太多,在相似价格下,要让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你就必须给消费者一个很强的理由,在这一点上,品牌DNA就至关重要了。例如 Mary Katrantzou 被很多媒体称为印花女王,很多喜欢她品牌的消费者也是看中她的3D印花。  第二点是潜力,尤其在投资海外独立设计师的时候,我会看它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潜力以及在未来在新一代消费者中的发展潜力。  第三点是团队,作为一个设计人才,如何让创新性和商业完美结合,这是很多设计师遇到的瓶颈。西方设计师在中国市场遇到的另外一个瓶颈就是在东西方审美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国新一代消费者。所以我觉得西方设计师在保留自身DNA的同时,也要在中国市场找到契合点和平衡点。  金戈(下图):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投资一个新品牌,无论它是不是设计师品牌,我们主要关注其团队三方面能力:产品能力、渠道能力、营销能力。我们觉得在这三方面能力中至少有一方面非常强的话,那强的那面就会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另外两方面不应该有任何核心短板,因为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会限制品牌未来的发展。  从设计师品牌的角度来说,它们往往产品力非常强,但营销能力、渠道能力有所欠缺。从设计师品牌的产品力来看,我们会关注他们在设计上度的把握:设计师品牌风格化可以很强,品牌特征能够非常明显,这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风格和特征,这个品牌就无法让人记住;但如果设计师品牌风格过于强硬的话,其受众范围就会缩小。所以能否在适应市场的同时保持自身品牌调性,是我们在看设计师品牌产品力时比较重视的一点。  王鑫:当你想创建一个品牌的时候,你会思考到底是要创建一个设计师品牌,还是想做一名设计师;当我投资这类项时,我也会思考我是投资了一个设计师,还是一个设计师品牌。当然我觉得很多设计师非常棒,他们有很鲜明的设计风格,设计出来的东西也非常美,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品牌归为艺术类,但艺术类的品牌不需要投资,也不需要商业化。然而如果要做品牌,不管是设计师品牌、食品品牌、服装品牌、日化品牌或其他,都需要将设计和商业相结合,就如欧莱雅校招的 Slogan 所说:“我们要的是诗人和农民的结合体。”  03  推进投资案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沈媛:投资设计师品牌在你们的基金中应该还是比较新的事情,部分投委会成员可能对这个行业还不够了解,想问下你们在推进投资时尚或设计师品牌的案子时有没有遇到过障碍?  常欣:鉴于过去投的案子的效果都不错,所以现在我推进投资案会稍微容易点。2016年我到启赋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内外”,当时我们投委会成员都是50岁不到的男性,我们很难跟他们解释品牌,因为品牌是很虚的东西,甚至很难解释“内外”的内衣跟别的内衣有什么不同,所以当时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确花了很多功夫。  王鑫:根据我过去的经验,我主要看到两个方面:第一,不管是在创业者见投资人,或是投资人争取投资委员会批准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懂品牌。但消费是一种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维度,你的维度究竟正确与否在得到验证之前是很难下结论的。  作为投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跳出消费者视角去看。当我们想推一个项目时或者我们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品牌的时候,我们会为了说服自己去倒推人性、人口结构等等,这是普通人很容易会犯的一个错误。所以保持清醒,跳出来看很重要,即不要做太多主观上的逻辑推理,而要跳出自我、更理性地去看待各个品牌,这样你的观点正确机率会大很多。  第二点,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没有人可以投所有领域、所有行业,大家有各自的分工。所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才会让大家比较相信你的观点。
来源:华丽志  作者:魏芳
招商专题品牌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尚设计师的戒指mo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