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炮 2018年房价再发声:为什么你们老说房价高,我觉得还早

业界良心:我没太搞懂,为什么你们老说房价高啊?我觉得还早着呢【新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0,108贴子:
业界良心:我没太搞懂,为什么你们老说房价高啊?我觉得还早着呢
任志强昨天在一场财经论坛上称,中国平均房价超过2万元(人民币,下同,4080新元)的城市不到10个,超过1万元的城市不到20个。他说,全国所有的地级市都加起来,去年底平均房价不到4000元,到今年为止10月份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的平均房价也就是7000元
平均收入呢?确切的说是中位数收入呢?
平均大法好
买买买,还要涨
说的对!不然怎么消灭底端人口?
任大炮这货
听大炮,住别墅;听牛刀,住牛棚。
人家叫你速度买房
说的对,买不起的都是你自己不努力的结果,在贴吧随便都是月薪过万的水平,你买不起房,凭什么让别人家的姑娘嫁给你受苦?你有女儿你会让她嫁给一个买不起房的男人吗!
中国平均房价超过2万元(人民币,下同,4080新元)的城市不到10个?哪里来的数据
为什么说北上广能买下美国?这还叫不贵?这货其心可诛,该死
“超过1万元的城市不超过20个”,这是哪里来的数据?省会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帝都,怎么也不止20个吧。
这么说二三线又要爆?
其实他说这话也没毛病,人家就是干这一行的。王婆卖瓜还要自卖自夸呢,他总不能说房市要崩了吧。
确实,以前6000大喊房价太高。涨到10000了,哭闹买不起。突破20000了,买个不停。
任大炮说话挺损的,不过房价这事他都说对了
可惜以前读书没工作他说的再对也不可能买房,现在出来工作了买不起了
平均不到4000?这不科学
假的吧,他微博被封后好多冒充他的假新闻
确实是实话
对他的收入来说:还早着呢,对大家的收入来说太高了!唯一毛病就是这话他他喵的对大家说的
不涨到10万怎么能停
他招人恨主要是说的实话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人家十年多来就没说错过。。。这一轮房价暴涨前也是限购了三四年,这期间人家不停提醒大家买房,楼市寒冷期是入市最佳节点。等火热起来就没你的份儿了。。奈何没人听。。2019还会涨的。资本限制出境,股市太虚,楼市限购就是因为值得买才限
任大炮有哪次说的不对?虽然不好听。
不娶媳妇,不买房。
归根结底还是收入低,一个月挣他个10万8万的人肯定不会嫌贵。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任志强:没太搞懂为什么老说房价高 我觉得还早着呢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任志强
  新浪财经讯 “《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今日在北京举行,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任志强出席并演讲。
  任志强表示,如果想要完成小康目标,那么城镇化率至少要达到60%-70%,“不盖房子住哪儿啊”。
  他表示,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对于住房还有巨大的需求。对于部分认为我国老年化非常严重,可能导致住房需求量减少的观点,任志强并不认同:“更严重的是年轻人的独居问题。北欧很多国家年轻人独居率达到40%,父母有房子也不住,自己要单独住,中国现在大概最少有7700万户,独居的增加和过去的传统计算是完全两个概念”。
  任志强引用数据表示,我国家庭人口已经从1984年的3.9下降到现在的2.8,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降到了2.3、2.4,甚至一个人的家庭已经占到全世界总量的25%左右。“如果要把独居的加进来,预计中国未来城市最少有1亿5千万户,也就是说,仅仅满足独居人口的家庭需求大概要再干25年,还不算结婚的、生孩子”。任志强称,从1990年算起到目前为止,包括租赁性住房、廉租房、保障性租房在内,全国一共才建了1亿5千万套房子,仅够满足上述独居需求。
  在谈到商品房时,任志强称,商品房只占住房总量的40%,“现在超过2万元的不到10个城市,超过1万的不到20个城市,这里还含上了2万的城市。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全国所有地级市平均房价不到4千元,到今年为止10月份的统计数字,全国的平均房价也就7千多块钱,我没太搞懂为什么你们老说房价高,我觉得还早着呢”。
  任志强进一步表示,像北京这样的个别城市房价比确实很高,因为全国最有钱的人都会到北京买房,但根据全国来讲,平均房价真正超过2万块的只有10个城市,但以全国平均房价来看,我们的房价离合理水平还差的很远。
  任志强还表示,根据乐居所做的调查显示,扣除地价以后的房价收入比非常低,全国只有五点几,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扣除地价以后相差也达到了60%,“换句话说,中国从来没有出台过政策去限制地价,所有的不合理大概都在地价上”。
  在任志强看来,的“招拍挂”是推高地价的因素之一。从1993年文件出台到2003年没有实行土地招拍挂期间,房价平均年涨幅不到3%,而收入平均涨幅在9.5%,自从2004年“8?31”以后,土地价格急剧上涨,开始出现大量地王,面粉高过面包等等现象,于是才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
  “调控政策于法无据,你们可以查一查所有地区政府出台的政策哪个依据上位法了吗,你们给我举个例子,不管你限了什么”,任志强直言。
  此外,任志强认为调控政策完全没有契约精神,“土地合同中写了我可以盖这个房子、盖那个房子,没写我必须限价,但是我盖完房子你说这契约不算数,我重新做规定,你这个房子只能卖这些钱,我已经盖好了也不行,商住房也不能卖,如何,没有契约精神”。
  第三,市场的价格信号无效。“所有的价格信号都是假的,因为地方政府必须得造假,不造假官帽子就没了,这个造假要么让你限价或者不让你卖”。任志强称,“如果市场里头没有价格这只手,没有价格信号了,任何人做出来的判断就一定是错误的,不管你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当然也包括市场中所有的人”。
  “你说未来涨还是跌?不知道,因为这个价格可以随便做,想做多少做多少,这可能是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拐点来了的原因,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未来的价格信号是什么”,任志强表示。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任志强:没太搞懂为什么老说房价高 我觉得还早着呢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账号或密码错误
任志强:越出政策的地方房价越要涨
虎嗅注:昨天(4月22日)下午,任志强作为演讲嘉宾出现在“2018诺亚财富房地产金融高峰论坛”上,并以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身份发表了演讲。被称为“任大炮”的任志强延续了他一贯的犀利风格,屡屡有金句爆出。首先,他指出今年一季度虽然房价暴涨,但是开发商拿到的钱反而少了,如今的开发商也是如履薄冰,要面对规模和利润的两难抉择。对于如今地产行业的热点话题“以租代售”和“房地产税”,任志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以租代售并不能完全的解决问题,租房是刚需,但是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需要大量的租赁住房。关于地产税,他认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起来非常困难,但可以参照国外“空置税”等措施。原演讲稿很长,略经虎嗅编辑。一季度房价暴涨我们可以看到1月份的时候,施工面积是负的。今年一季度涨了多少呢?涨了7.9。从70个城市或者100个城市的指数来看,房价是跌了。跌到哪了呢?跌到政府的手上了,因为政府把销售价格给你限制了,所以表面上看是跌了。从有房地产以来,历史上的一个季度计算,今年一季度是房价涨幅最高的一个季度。销售额上去了,但开发商反而没钱了我们看到,销售增长了百分之十几的销售额,(但开发商)为什么没钱呢?他们公司基本上是没钱的,这个投资增速是2008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比2008年还惨,开发商基本上兜里就没钱了。为什么大家来开这个会?因为开发商兜里没钱了,开发商要有很多钱的话要基金干吗?去年开发商从境外的融资,38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193亿美元,国内融资很困难,就跑到国外融资。所以今年一季度,开发商境外的融资已经达到了去年的50%。前年是多少?2015年境外融资只有140亿美元,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以前,比2016年全年在境外融资的钱还多。主要是因为国内没机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开发商兜里的钱不够了。所以最开始我说,投资会持续下降,就是因为没钱了,如果还保持百分之十几的高位资金增长的话,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要想维持一个高速的增长,已经有困难了。东北、西部地区不能碰分地区看,我们看看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他们的投资增长2.9%、1.3%,也就说明了这些地区已经没有了增长能力。东部和中部地区还维持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棚改,三四线城市主要的力量在这两个投资领域,所以支撑效果还是有的。但是中部、西部的销售(目标)是什么呢?是高速增长。前面我们看到投资是负的,或者基本上是不增长的,可是从销售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快速地区是负增长销售,负的7.3,中部地区还维持14,西部12。去年前年的高杠杆,导致相当一部分回收的资金没有进入到开发商的资金盘子里,而是跑到了银行的兜里面。70家上市公司拍卖股票今年一季度我们可以看一些数据,融资下降了1.33万亿,下降了20%,企业贷款下降了15.8%,委托贷款下降了50%,信托贷款下降了9%,融资下降了80%。所以到3月份为止,企业存款下降了1.21万亿,和去年年底相比。一个季度少1万个亿,开发商手里的钱很紧。更严重的是,现在有7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抵押贷款开始进行司法拍卖了,也就是说这70家公司的现金流已经不行了。上市公司一共2000多家,70家公司开始拍卖股票,还银行债,信用是非常严重的不足。有人说,4月25日开始降息,银行准备降准,这是个信号,但是这个信号会到什么时候不知道。到目前为止,1.3万亿里头有9000亿是银行间进行内部调整的钱,对社会只有4000亿,但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而且命令禁止流向房地产。别人家娶媳妇你看着高兴就行了,那不是你家娶媳妇儿,所以这个差距是很大的。规模和利润之间的矛盾另外一个实际问题,比如产品与价格,我们现在看到市场上的开发商没法盖好房子,你只能盖破房子,越破越好。这个破房子破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上边有一些一期的房子卖的很好,又有空气净化器,又是高级的电梯,又是高级的门窗,二期的价格比一期的还低,于是大家把空调都撤了,把电梯换成最破的电梯,把外墙的瓷砖给弄没了。总之,以后可能得盖破房子,不能盖好房子,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所以,产品与价格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想盖绿色产品,我们想盖环保产品,你不让卖高价,怎么办?很多企业在扩大规模,但是扩大规模和利润之间产生矛盾,因为你想扩大规模很容易,有钱就行,但是不让你卖高价,你的利润差越来越减少。我们可以看看领头的这些企业,实际上整体销售价格很低。比如说碧桂园,去年比前年的低,就是只能卖破房子,卖低价,扩大规模,但是利润达不到那么高。所以规模和利润之间的矛盾,这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租还是买?另外一个,土地招标的时候,好多加入固定性住房了,你投标还是不投标?要是投标了房子只能租不能卖,坏了。前天开会我问一个人,你的房子租出去没有?他摇摇头,没有。他是一个月1.5万,一次性交180万,十年的租金,在北京的一个很远的地方,那也就是平均一个月2万块钱的租金,90平米以下的房子。房子不管是不是用来住的,都得有人先盖。但是我们看一看北京,看看很多大城市,都建公租房,建共同产权房和其他的房子,把商业房的比例降到很低很低,或者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商品房用地,北京可能连四分之一都不到,这个市场是要还是不要?挺麻烦。最重要的是,这个房子是住的,但是不一定是产权人住的。什么意思呢?你要想限制租赁性住房,租赁性住房就是告诉你不是产权人去租,如果都是产权人的话,哪还有什么租赁房?我自己租不就完了?所以租赁房一定不是产权人住。这里就出了一个麻烦,不是我们要宣传,而我们实际造成的结果就市场最需要你建房,至少你得把房子建出来,你再说是用来租的还是用住的。比如说媒体人,比如说演员,比如说地产商,他总得来回跑,来回跑的时候他是不是也得有一套房子呢?这套房子不管是他自己买的还是什么的,如果一个项目干六七年,他是在这买一套房子六七年以后再把它卖了好,还是我租个六七年什么也没剩下好?非常简单的事儿。但是他买了六七年以后,卖了,你一定说是炒房了,就和刚才的流动空间是一个道理,你那个流动空间就是炒空间,这个逻辑是一样的。供给面在扭曲价格是来自于什么?来自于需求。如果没有需求就没有价格。有人说地价涨了房价就得涨,正确的分析应该叫做,地价是房价的地板价,就是最低价格了。我把地价加上一个建安,税费,各种成本加进去以后,这是我卖得不赔钱的价,叫地板价。天花板价在哪?天花板价在顾客身上,一个人买,可能加点利润就算了,10个人买我就得往上加价,这个价叫天花板价。所以形成的结果是,房价继续上涨的压力加大,越来越大。因此,用这种政策导致的结果,我们有五次大型调控,每次调控之后房价都是上涨的,没有一次是下跌的,原因就是它把供给面扭曲了。所以各种政策加码的时候,就形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一二受房价倒挂。倒挂是什么意思?二手房卖6万块钱,政府给你批的一手房卖5万块钱。楼市如何走取决于特朗普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这些政策能够取消?什么时候这个政策能够解封?前两天开会有一个老总告诉我,最好就得看看我们特朗普先生给我们帮多大的忙。特朗普先生要让中国的外贸掉下去了,要让中国的经济掉下去了,可能政府就得把这个后门开开,让开发商日子好过点,要不然经济就掉下去了。我个人认为,开发商在和地方政府比财政支出,如果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遇到了问题的时候,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就加大,去年土地财政是5万亿,土地出让金是5万亿,房地产相关的税收18000多亿,然后和建筑业相关的,就是除了房地产本身的税收以外,相关的费用由6000多亿。地方财政一共8万亿,如果没有这5万多亿的支撑的话,地方财政很难支撑债务转化问题。一些好的城市仍然在高价出场土地,但是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控制,就是土地我刚才说涨价那么多,所以我们一季度财政增长了17.8%,GDP才6.8。改善需求十分强劲我们首先得确定不管房子是用住的还是用炒的,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城市化的主要矛盾,从眼前看,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我们的城镇化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城镇化速度发展还是很慢的,还没有真正解决农村进城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央提出一个,叫建立中国的长效机制,住房的综合住房制。现在我们没有综合住房制,现在我们的住房制度叫做城市住房制,只解决城市居民的部分问题,不解决农村的居民住房问题。对于老龄化来说,我们现在是改善性需求占主导地位,年轻人结婚生孩子是刚性需求,老年人是有房子,但是他给改善。其中有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没有电梯,老人爬不动,北京70%,上海大概也得有70%的房子是没有电梯的,6层也爬不上去。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英国怎么解决的?政府出钱,把3层楼都加上电梯。虽然我们有一些补贴,北京已经开始了,大概改了几十栋楼,但是差得很远,没有电梯的楼太多了,所以改不过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80%以上的房子没有卫生间,你们觉得上海的房子好吗?上海房子都是刷马桶,早上起来刷马桶,没有卫生间。没有卫生间,它连厕所都没有,所以上海政府改了一栋房子,加了个厕所,厕所和卫生间是两个概念,卫生间是可以洗澡的地方,厕所只能叫半个卫生间,你只能解决一半的卫生问题,另外一半的卫生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很多楼没有热水,我们大概全国90%以上的楼没有热水,70%以上的没有卫生间。所以很多家庭买热水器,淋浴器,搁到厕所里头,底下还得躲着那个洞,上头淋浴。刷牙呢?早上起来得到厨房刷牙,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楼里头仍然保持了这个现象。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改善性需求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的。还有一个就是独居需求,独居需求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到现在为止大概有750万独居,我们估计五年以后,每年增长30%到40%,其中一部分是孤寡老人的独居,另外一部分是年轻人,90后,00后不愿意跟父母在一起住。他们宁愿远离父母,自己单独租一个小房子,也不愿意跟你在一块住,你那个房子太大,他不跟你住。北欧40%这种,整个欧洲大概平均有25%这种情况,现在中国是5.8%。未来的发展是什么?如果要发展到25%,我们得有两亿五千万户独居户,越来越多的90后和00后开始独居了。城镇化红利期还很长史上来看,重要的GDP是在于1800年以后产生的,十八世纪以前我们用了3万年时间,大概只产生了全世界5%的GDP,而后来的95%的GDP,都是十八世纪以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城市化,大规模的城市化集中在十八世纪后,因为十七世纪末才有了私有产权制度的保护。在十二世纪的时候英国就有一个大宪章,但是皇帝老毁约,到十七世纪末的时候,皇帝终于不能毁约了,所以全世界都开始确立私有产权保护制,城市就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十八世纪以后的工业化,导致城市化加剧,第一产业农业越来越不行了,这个发展过程是加速。所以从1800年到2010年,全世界人口增加了6倍,可是城市人口增加了60倍。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需求在全球的发展过程。2007年的时候,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到2016年的时候城市已经40.27亿人,农村34.15亿人,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中国到现在14亿人里头,8亿人在城市生活,但只有5亿多是城市户籍,40%是城市户籍,剩余的人都是农村户籍。所以虽然有一部分农民住在城市里头,但是他孩子不能上学,不能领退休金,不能买房子等等。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还早得很。对于美国来说,根本不缺土地,农村面积很大,但是他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一点不低于中国,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所以中国到目前,农村的人口比例是大于城市人口比例的。从全球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非发达地区,城市化的速度都在加速,为什么?因为第一产业的产值太低了,中国有27%,接近30%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只生产7%的GDP,而70%多左右的劳动力生产93%的GDP。所以人均GDP上,城里人比农村人高了很多很多,钱多,收入高,所以人都往城里跑。去年我们中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了GDP的50%,换句话说,如果服务业越来越多的时候,一定要靠城市才能解决问题,靠农村是解决不了服务业的问题的,靠农村就是老婆和孩子给你倒水洗脚,能有人给你捏脚吗?所以城里城外,不管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我们都可以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第一产业的人口一定是越来越少,必须到城市才能富起来。中国要想达到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小康,你得满足70%的城市化率,我们还早着呢。重点城市人口流入加快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城市的城市化率,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其中一部分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人口增长的比例速度也是非常非常快的,厦门达到了年均7.5,这不得了。去年发生一个变化,吸引优秀人才。西安吸引了将近60万人,武汉37万人,长沙20多万人,合肥也是十几万人,郑州好像也是30多万,总之利用吸引人才造成的人口大量向这些二线城市集中的速度非常快,一年你要增加30万人,你给他多少补贴,他也得有房子,没房子总不行吧?所以这个城市人口变化的规律是不可打破的。如果全球都这样,中国要想跟上世界的步伐,你还想成为强国,你还要美好生活,不让农民进城就美好生活了?我看谭总刚才那个标题,叫做追求美好生活,那你得让农民进城,这不是你没解决吗?还要用20年完成70%城镇化我们的现有城市里头,现在大概有22亿到240亿平方米的住宅,这包括破房子,包括非成套住宅。那如果按70%的城镇化率计算的话,我们最少得有400多亿。大现有情况下,好像增长1倍的住房增长量。我们每年住宅多少呢?去年大概7.8亿平方米,今年大概也就10亿平方米。即使是这样算的话,我们还得用20多年的时间才能满足70%的城市化率的人口需求。我们满足不了。如果你天天用按着的方法,这个速度可能就很难达到。老龄化带来的“恶果”但是仇保兴忘了一条,我们孩子的户口在父母的户口上,但是那个孩子已经单独住了一套房子,我儿子前两天偷偷结婚了,既没告诉男方的家里,也没告诉女方的家里,然后两个人偷偷在外头租了一套房子住。这种事儿我说是只有我们家出现吗?不是,突然发现他们公司十几个人都是这样。年轻人不愿意告诉你,他自己愿意过小日子,干吗非得告诉你?我又不需要你的婚礼,人家过的挺好的。我觉得你们在座的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情况。独居家庭的速度,我们现在750万户,今后估计得有2500户,这个发展速度可能是非常快的,可能用五六年时间就得这样。因为虽然我们的80后,90后比80后少了三分之一,00后和90后少了三分之一。所以很多人说,我可以从父母那儿继承一套房子,从老婆家里还可以继承一套房子,我一个人可以分三到四套房子。胡扯,因为老人不死。我们的平均年龄估计从60多岁,70多岁,现在涨到80多岁了,过两年就是90多岁。你想想,30岁生孩子,你要想继承老人90岁的房子,你得活到60岁才能继承,那你30岁结婚的时候,到60岁之间这30年你老住别人的房子?那不是胡扯吗?所以很多专家都在那儿瞎说,就忘了老人不死。为什么我们退休养老金老不够用?我们原来计算的时候,是按照你70岁以前就死了计算的,结果人不死了,这个钱不够花的。这很是个问题。他们没想到,我们的美好生活让老人不死了,老人不死就变成一个结果呢?原来一套房子能解决问题,现在得两套、三套房子才能解决问题。你要熬到老人90岁死,下次他活到120的时候你怎么办?更麻烦了。我们的最新科技告诉大家,2038年新科技就可以保证这些人,未来就告诉你人可以活到120岁,高科技,没法弄了。并非每个城市都需要租赁住房我个人觉得,房租不炒,集体土地上建租赁应租房,共有产权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当期矛盾。第一个是租赁房,就是集体土地上建租赁房,我觉得不行。为什么不行?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会把管子和路修到他不能卖的土地上去,他如果能拍卖这个土地就拼命的修市政基础设施,不能卖的地他就不修了。只有什么样呢?就是顺路沾了光的这些集体土地才能建租赁性住房。有多少?没多少。所以每一个城市里都有极少的集体土地才能建租赁性住房。就是因为我顺路,有管子,有煤气,有燃气,有供暖什么的东西,你要是离得远的话,我才不给你修管子呢,你自己修管子修不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土地都能用。这个矛盾要解决好。我们在做租赁性住房,大家都说租赁性住房好,我刚才说了,万科的租赁性住房有多少人能租得起?不知道。美国,前十大城市,租赁的房子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从人数,从比例数都可以看到。所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我们觉得要有50%左右的租赁性住房才能满足需求,因为流动人口和临时居住的创业人员等等,大概需要这样。而一般的城市,或者三四线城市,可能5%、2%就可以了,中等城市大概也有10%左右就够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需要大量的租赁性住房。“租赁住房”必须市场化反过来说,租赁性住房来自于哪?从美国来看,它不是政府掏钱盖的,不要以为多方建设靠政府出钱盖能行,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再看看香港,香港的租赁性住房,私有持有的只有50%,另外40%和其他部分都是靠政府提供的,政府提供多少?免租的只有2%,廉租的这部分也很少,户主提供的也有2%,单位提供的也占到一定比例。但是这个房源从哪来的呢?房源从私有拥有的房源里来的。日本,我们看看,日本的租赁市场巨大,70%来自于私人,一定要靠私人租赁市场来解决问题。北京,北京大概700多万套私人的住房,20%用于租赁,大概140万到150万套左右。有多少人用呢?有百分之三四的人用,平均一套房子要住五到七个人。所以我们看到,北京就是打隔断,N+1,客厅变成住房,一改改两间,所以它就打隔断,把所有隔断都取消了以后,人没地儿住了,涨房租。所以去年到今年,普遍房租增长了百分之十几,个别地区房租增长40%,重点地区,比如通州,普遍涨了20%以上,因为政府让往这边搬。租赁性住房的价格根本无法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多少房子,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北京按道理说应该是40%到50%的房子是用于租赁的,否则外地人口都没法办了,各媒体都在北京有一个点儿,要不然最新的新闻拿不到。外国领导来了,你要到现场拍一个照,两会来了你要拍一个照,你不得在北京派记者?怎么办?都买房子?两年就换人了,所以你还是得租。因此干部、高官,比如各个公司的高管们都在北京买房,但是他的低级管理人员待不了那么长时间,一年两年就完了,所以就得租房子,所以租赁性住房的欲求很大。房地产税,路还很远还有一个关心的问题,就是房产税。1949年的时候我们是房产税是房产税,地税是地税,1951年的时候把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了,叫做房地产税,那个时候土地和国际一样是私有产权的。取消以后变成了什么?就变成了工商税,变成了城市维护事业税,附加税,土地使用金,土地出让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等。现在我们列出来七八个税种,都是属于房产这个范围之内。物业税的时候,或者是我们房产税初期的时候就提出,要减去相应的税费。但是如果减了一些税,再征,能不能解决现在的土地财政问题?解决不了。不懂行的人以为,房产税还能替代土地出让金、财政问题解决不了,土地出让金70年的一次性支付相当于永久性的土地费,它是复利计算的。可是你要把它分成70年收,政府兜里一下子就没钱了,所以替代不了地方税。回答记者问的时候,他提出通过房产税来调紧税负公平问题,如果要现在收房产税,税负是极不公平的。第一,现有的房产税已经很重了,所以你要先取消再收才合理,否则就是税上加税。第二,原有房屋的价格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交了土地出让金,有的没交土地出让金,我们的商品房占总房量的多少呢?30%多。也就是说70%多的房子,60%多的房子,接近70%的房子是没有交土地出让金的房子,你能一并收税吗?你要一并收税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很多麻烦。我们还可以看到有的交了大市政费,基础设施费,什么什么一大堆,有的没交。有的房改房是交了土地出让金的房子,商品房改成了房改房,有的不是,是原来分配的住房改房。这里头的构成矛盾很多。今天你要统一收税,人家说了,文件上写着,我老板得老办法,你怎么能按新人新办法解决呢?所以统一实行这种房产税,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一个是取得房屋产权的方式不一样,有人是花钱取得,有人是分配取得,有人拆迁取得的,有的是经济适用住房转换成商品房的,但是他没交土地房产税。有的是各种各样的房子,还有自建房,原来的私有产权房等等一大堆,你怎么把它统一分配呢?房地产税与租售并举矛盾同时,税收一定是大大提高了租赁标准,和租售并举是违背的,这两个是相悖的。靠税收去提高租金,老百姓更租不起房子,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我也不认为房产税能解决房价问题,能解决供应性问题,能解决任何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历史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国外为什么行呢?因为他一直是市场经济,土地私有制,所以不管他取得的房价是多少,他的规矩是一样的。我们的规则不一样,因为我们有住房分配制的,有住房房改制的,有大量的市政基础设施拆迁阶段的,有住房改革阶段,有商品化的阶段,有非商品化的阶段。你现在要统一市场评估的方式解决,一定会出乱子的,大家就会拿原来的房产证,原来的土地取得条件,或者房屋取得条件跟你打官司,为什么他的和我的是一样?我的成本比他高多了,或者我的成本比他低多了等等,法院以后就变成集市了。所以我估计,要这样说的话,税务比现在的军队要扩大3倍到4倍才能忙得过来。空置税可解决租赁住房问题因此在不改变现有双轨制的一些条件下,我个人觉得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问题是最好的,不是限制个人买房子,而是鼓励大家买房子。你买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第六套都行,买的越多越好。但是我要加你一个空置税,香港、德国,很多国家都是用这种方法。只要你的房子是为了住的,不是为了炒的,那你就让里头有人住,你不要空置半年以上我就要收你的税。所以他的房子里有人住,有人住你不就达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目的了吗?但是人们为什么要把它用于出租呢?就是因为你减税,德国就是这样的,他用减税的方式控制房价,同时用减税的方式,用政府补贴让穷人有房子租。意大利也同样,你要拿着住房券放的时候,政府给你减免个人所得税。所以那个住房券租房子的时候,你比市场的房价要低得多,租房价要低得多,可是减免你的个人所得税,它能交换。所以用市场化的办法,完全不需要政府大量的盖房子,可以解决我们租赁市场的问题。很多,比如说美国,美国有一个网站叫Airbnb,它就是专门用于租赁住房的一个软件。上了这个网以后,你说我今天从北京到杭州开会,我家里的房子就可以用来租,租两天,我开两天会,那个房子租两天。它就收到很高,比酒店便宜,但是比一般的旅馆费用要高得多,因为所有的条件都很方便。在欧洲这种以家庭方式进行短租,住一天两天、一个礼拜、两个礼拜的,这种房子多得一塌糊涂。所以空中食宿,就用这种方式成为了现在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一个网站,但是它也有很多官司,但是它有利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说旧金山、硅谷,它的租赁住房是不够的,空中食宿就把原来的整体租赁房,整栋整栋的给你租了,然后变成时租,因为来往的人员太多了。所以中国完全可以扩大租赁市场,用市场化的办法去解决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些矛盾。用市场的方式解决我们可以讲两个笑话,一个是布莱尔当英国首相的时候出台了一个政策,叫医生必须在48个小时给预约的病人看病,他们都能电话预约私人医生。布莱尔出来的这个政策,非常明确的要保护病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们能想象到吗?所有的医生都取消了电话预约。为什么?医生的良心过不去,因为医生如果把所有的病人填满他的就医时间,临时出现了撞车、生病的这些病人,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不然他就违法了,因为布莱尔出的是法。他到时候说,我要给临时得病的病人看病的时候,那个约的病人不干了,告你。所以他干脆为了保证临时可能出现的这些治病需要,我就所有的预约全取消了,我宁愿没有预约病人。医生的道德真好,所以他就把布莱尔这个临时性的单向措施彻底打败了。第二,去年年底说台湾的行政院出台了一项政策,为了保护劳工的利益,劳工的加班费要从一个小时2倍的工资变成一个小时4倍的工资,蔡英文很科学的告诉你,我要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从此以后,没有一个人雇原来的员工加班了,所有的工厂主都说我雇临时工,我不雇这个员工,这个员工来了叫做加班,所以过去我给2倍工资还行,现在你让我给4倍工资我不用他了,我宁愿到市场上找一个临时工来给我干一天,干两天,因为这个临时工不是按加班算的,因为他就干这两天。所以单一政策通常在市场当中是悖论,所有的好心都会变成坏事,员工也很苦,也很生气,你这个政策真烂,原来我还能拿2倍工资,现在我连1倍工资也拿不着了。最后台湾行政院做了修改,修改法律。所以当一个政府试图用单一政策,出于好心解决某一单一问题的时候,通常是悖论。我们如果用市场中的方法解决这种房价,不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问题我觉得是适得其反,也不可能建立长效机制,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猛嗅创新!
本文已被收藏在:
热&文&推&荐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大炮说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