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混些,扑街仔去哪个更有优势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从到,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精选一9月2日晚,代新晋网红小牛链在RenRenICO上完成了最后一轮350BTC的募资。在昵称“宝二爷”的币圈红人郭宏才办的第一期币圈黄埔军校中,小牛链拿了冠军。但好景不长。9月4日下午ICO政策落地,小牛链在当天晚上开始向退币。薛蛮子的别墅刚刚成为ICO的狂欢胜地,这场派对就迎来了终结。这个本意是为募集初始资金的创新方式,不幸在全球范围内跑偏了。在善于弯道超车的中国创业者和者的努力下,这场跑偏被推向了高潮。ICO火了,失控了,然后死了。一如当年的股权众筹。曾经的众筹很多人开始关注到众筹这个形态,都是因为Kickstarter。这个上线8年点网站,项目累计额已经超过30亿美金。对很多硬件创业者来说,产品能上Kickstarter是一种荣耀,和是否真正需要资金无关。曾经有传言称,国内某知名VR创业公司为了提升在Kickstarter上的众筹金额,不惜违规用自己的。但Kickstarter迟迟没有入局股权众筹。相比它所擅长的和,股权众筹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形态。但这个让众筹鼻祖Kickstarter十分审慎的领域,在国内却曾经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苏宁、36氪,都入局了这个领域。第一批做股权众筹的天使汇在创业大街的入口处放了一块模仿纳斯达克的大屏幕,一度成为早期创业者们期望露脸的展示位。那也是创业最热火朝天的时代。中关村的咖啡馆里一座难求,创业讲座随处可见,到处都在路演,天天都有融资发布会,顺带孵化器也多了不少。不幸的是,风光总是留不住。如今,京东众筹基本以产品众筹为主,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达客仍然显示为测试版,自2017年起就没有发布过新项目。苏宁众筹则已经下线官网。几个最早做股权众筹的独立企业中,点名时间先后进行了4次转型,最终卖身;轻松筹转去做了大病互助平台;天使街低调了许多,创始人刘思宇转身去做了贷款钱包。只有天使汇依然在坚持做股权众筹和创业服务的业务。现在依然活跃的众筹类型基本只剩一种,实体店的众筹,人人投、众筹客等做的都是这部分业务,唱吧的实体ktv唱吧麦颂一度是众筹客的重要项目之一。回过头看,存在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是缺乏真正的好项目,最好的种子项目早就被VC们抢走了,只能在瘸子里面挑将军。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核心问题。二是当时的大多数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京东众筹曾经尝试通过“领投+跟投”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让一些专业的充当导师角色。但这仍然存在问题,成熟的机构投资人和小白投资者的需求和心理并不相同。三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一点在股权众筹的监管方案出台后有所好转,天使汇等平台都开始建立,屌丝玩家被迫离场。anyway,股权众筹这个名词,已经算是过去式了。失控的ICO路演、项目PK、万众参与,ICO所经历的一切都很像曾经的股权众筹。不同的是,融资数额被成倍的放大了。和ICO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的募资额相比,当年的只敢众筹几十万的创业者实在是太谨慎了。一位ICO项目发起人说,他投了很多产业,包括矿山(真的埋在地下的那种),都没这个赚钱。现在别的产业他都不管了,精力只放在上。那个时候,正是ICO疯狂的7月份,他声称计划一年拿出1亿用作项目的宣传装。原本在数字货币上赚到钱的人,都不想错过这一轮史无前例的爆发。LDC链最初的白皮书显示,支持顾问包括前联合创始人杜均和络前CEO胡东海。曾经以锐波币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身份走进大众视线的90后CEO孙宇晨,也在8月份发起了ICO项目TRON。波场在ICO365上的介绍显示,要做一个“全球自由内容娱乐体系”,简单说就是的微博。8月22日波场在上发起第一轮募资,53秒就结束了战斗。9月4日的政策公布后,孙宇晨和他的团队经历了一番自我挣扎。据自媒体“今日币圈”的消息称,在政策落地后,波场并没有马上做出退币决定。当天下午7点多,RenRenICO的客服向用户说明情况时曾表示,波场项目方明确不能退币,并表示资金已打给项目方。直到9月5日凌晨,孙宇晨转发了薛蛮子的一则微博,并表示会做好回购和清退计划。中午,他po出了波场的代币清退公告。在ICO这场战役里,孙宇晨明显错过了早班车。同样的,郭宏才的币圈黄埔军校,也发起得有点晚了,第二期PK赛刚刚在中山结束,ICO政策就来了。如今他改换方向,跟随政策做起了“ICO普法中国行”。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曾经的众筹企业和创业者们,也纷纷加入了这场游戏。轻松筹在8月份发起了ICO项目HMS,不幸错过了末班车,目前正着手退币。曾经创办过天使街的刘思宇则发起了一个ICO,投了要做去中心化支付宝的NewPay。不过,NewPay最终取消了ICO,改为私募。形成对比的是,老牌的都在谨慎将自己与ico隔离。火币声明自己没有参与任何ICO项目,前面提到的杜均和胡东海都已经离职再创业。币行的朋友则热衷于在朋友圈中科普、和ICO的区别 。一位的高管称,在政策正式下发之前,没有人知道最终的结果。之前举行的闭门会议基本是讨论为主,具体的监管思路提到的并不多。中国式跑偏股权众筹和ICO在最火爆的时候,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发展过快、泡沫吹得太大,整个行业跑偏了。很明显,ICO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成了一个快进快出的游戏。要玩好这个游戏,你需要懂技术又看得开,什么,通通抛到脑后。海文总共投了八九个ICO项目,其中大约一半是在8月开始募资的,9月4日的政策出来后,这几个项目已经开始按募资价格退还ETH。在参与ICO这件事上,海文自认是懂技术的。他很关注项目的发展空间和白皮书的技术含量,不投,因此放弃了小蚁股ANS、、OMG、ICOCOIN等热门币种。但他并没有因此赚到“超过贩毒的利润”。随着手里的代币价格下跌,从原来的150%逐渐降低到100%,后来退币导致ETH暂时走低,又回吐了不少利润。和海文相反,安明把这一切看得十分透彻。抱着“全世界的ICO都不靠谱”的心态,他把大多数资产都投到了数字货币上。他看好区块链,但内心很明确,“ICO在短期内就是野蛮成长,长期成长起来后估值能达到ICO水平的可能性非常小”。本着这个思路,他的是,“找背书强的,快进快出,能多快套利就多快套利,别的不考虑,白皮书都不用仔细看。”。谁的收成更好些,你们猜猜?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之前众筹火爆的时候。原本属于长期,被很多参与者要求迅速套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被传说中的高收益吸引而来,对股权的一无所知,甚至不能区分。创业者中也良莠不齐。那种人人都能创业的氛围,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创业的门槛,催生了一大批不靠谱的项目和创业者。尽管当时涌动,VC已经恨不得满街撒钱,但相对人,众筹的参与者显然更容易忽悠。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跑偏。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处在风口上的行业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准入机制,变得鱼龙混杂,甚至。规则被无视,最终变成一场泡沫的狂欢。在股权众筹和ICO的语境里,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事情的演变都超出了行业诞生时预期的情形。本应具备相当专业门槛的参与者,逐渐变成了不懂也懒得去懂行业的人。没有人去真正在意项目。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钱。投资者想赚,创业者想卷钱就跑。那真是一个刺激的世界。(钛媒体作者:杨舒芳,公众号:科技考拉)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精选二货币的代价往往非常昂贵。——拉尔夫·爱默生巴菲特说,投资时,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投资者只是在别人贪婪时更贪婪,在大家都恐惧时找背锅侠而已。股市如此,楼市如此,到了ICO这里,仍然如出一辙。不久前ICO还被形容成将颠覆VC的,可不久后舆论的焦点就转移到了李笑来到底是不是个骗子、只不过,ICO与前两者相比更玄妙之处在于,尽管它的热度已经超过了被大力推广的,但直到现在也几乎没什么人理解它的真正意思,甚至每次出现时都还要配上注释。在局外人眼中,这可能是重新上演的泡沫一场。但在局内人眼中,一如薛蛮子所说,不喝泡沫,啤酒也喝不着。在这场狂欢中,到底谁在贪婪,谁在疯狂,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从 不同人的视角,提供一些观察结果。的空气:李笑来、薛蛮子,和ICO疯狂史文 | 冯尚鉞来源 | 36氪(ID:wow36kr)如果不是门口歪歪扭扭地用粉笔字写着找薛总,你很难确认这栋位于北京东北五环的僻静住宅,是曾经号称中国第一薛蛮子的工作居住地。粉笔字的尽头指向房子的后院 —— 从门口走进去,要穿过一丛茂密的花草,高度几乎到了膝盖。使人感到:这里似乎人迹罕至。但在后院,情形完全不同 —— 房间里已经有了七八个来客。有几位传统基金的投资人,与36氪的谈话中,新的访客也络绎不绝,都是来、区块链、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币发行)的。薛蛮子穿着一件蓝色T恤,面色红润,显得很兴奋。孩子,看看这老头是怎么想的?怎么这岁数突然玩起这个(数字货币)来?老夫聊发少年狂,是不是有病?是发羊角疯呢?他笑起来,朝向另外一名投资人,创新工场的邱浩说,你们不也想问么?大家一块聊聊。日,薛蛮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与李笑来的合照:两人坐在一张餐桌旁,薛蛮子搂着李笑来的肩膀,开怀大笑。上面的文字是@李笑来 ,我终于找到争取财富自由之路啦!哈哈哈!不难理解投资人对强烈的兴趣,这堪比1990年代的互联网。薛蛮子遇到李笑来,就像找到发现下一个Netscape之门。这个崭新的领域如此初级,真正专业的人很少,我见不着徐小平,见不着军,nobody there。他说,像突然全世界点了菜,就我一个人挑,有这么好的事,我得赶紧去。一猛子扎进去的人先扑到的却是巨大的泡沫。名人李笑来正被视为这场泡沫的制造者之一。作为富,李笑来先后投资和参与了多个,同时也是多个ICO项目的发起者。引起众人关注的是李笑来的壮举:他创立的一个名叫EOS的,仅用了5天时间就在ICO平台上融到了1.8。7月2日,这一项目在相应的市值冲到50亿美元。有人把它称作50亿美元的空气。大多数投资者只知道ICO能在短时间内有30倍、50倍的涨幅,却连这是一个什么产品都无法搞清楚——李笑来的EOS几乎没有任何实体产品的项目,按照规则,这笔募集资金没有上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也不甚明确。攀上高峰后,它的市值在接下来的10天迅速缩水为原来的1/3——这让被哀嚎不止。很快,李笑来被认为制造了,甚至坊间还传出他被立案的说法。到此为止,你可能还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一切犹如梦幻。没关系。我们假设你大致知道,那么你可以把ICO类比传统市场里的,它是一些公司通过发行代币向外募资的一种方式,但不能以等法定货币直接购买,而只能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支付,用以获得项目中的某些功能使用权,或者项目盈利后的。这些代币在ICO后,又形成了一个能相互交易的二级市场,类似股市。ICO本来是一种看似更民主化的式,仅是币圈社区里一些爱好者用于资助那些无法获得VC投资的区块链项目,但在中国,却因为更多非专业者的投机者变得复杂起来。36氪采访了产业链上下近二十个人士,带你看看这个被誉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事物,为何造成了一夜40倍的疯狂投机神话,又如何让去中心化变成了技术乌邦。7月9日,李笑来与薛蛮子合照从小众极客,到大众炒家企业公信宝的创始人黄敏强没有想到,他会目睹自己的企业成为ICO神话的一部分。6月15日,当公信股正式上市的那个上午,黄敏强来到了办公室。这是公信宝的代币:GXB上市的第一天。他打开电脑,看到了公信股的开盘价:31元。这是三个月前它 ICO 时发行价格的约 40 倍。尽管平时都不怎么关注自己的公信股价格如何,但那一天,黄敏强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些梦幻,不敢想象,真的是不敢想象。作为2012年开始混币圈的早期,黄敏强见证了这一概念由冷到热的全过程。黄敏强创业,是看到了金融中用户数据容易泄露和非法变卖的问题,而、记录难以伪造两个特点正好能解决问题,因此辞掉工作与朋友们一起创业,但早期遭遇了诸多困难。最麻烦的,是难以获得**支持或。当时大家对区块链知之甚少——币圈的大多数人仍然把它当做是实现基本技术,而币圈之外的人,包括资深投资人,根本不知道。寻找一个合适的工程师也十分困难,黄敏强当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能够独立负责一个区块链项目的人不超过20个。在第一个来自股东的100万行将用尽的时刻,黄敏强得到了来自社区的支持。今年3月,他在社区内做了一次ICO,获得了2451个这帮了公司一把。黄敏强和许多创始人都常常提到社区,包含了早期币圈、、安全圈的诸多资深人士。社区人信仰术,相信它能够改造社会,是一群理想主义极客。相比于专业投资人,社区投入的比特币更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他们愿意花时间去陪项目一起成长,同时也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早期项目突破技术、协议、应用的种种障碍。社区的存在也是一种约束。除了按约定发放代币以外,ICO 的发行者与购买者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关系,但由于人员彼此相熟,因此要爱惜羽毛,否则就会混不下去。因此,黄敏强也在公信股中增加了分红的设定,用以回报币圈的支持者。此时的ICO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参与人群还是募集资金还远远不能与后期同日而语。然而,在接下来三个月的时间里,在最初不到10万人的核心社区的外部,又开始形成了新的以炒币和群落围绕的100万人的新的群体,早期的极客文化和群体意识在新的玩家手里在逐渐被稀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在做什么,不是因为技术和应用 —— 区块链和数据保护太难理解——但对30到50倍的财富增长,人们了解得深入骨髓。公信宝走势图,开盘价格为其ICO价格的近40倍牛市与可以替我告诉他(薛蛮子),圈钱的时候,圈得好看一点,别割太急,把散户都给圈没了。得知36氪采访了薛蛮子,Alan这样说。作为,Alan经常参加一些,也涉足的。在一个上,他听到了小蚁负责人陶荣祺第一次说到了ICO。这不是跟IPO类似吗?Alan感觉这件事可以赚钱。Alan买了小蚁的代币,平均下来,成本约七毛一个。过了两个月,小蚁币进入数个交易平台开始交易,到了一元左右,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尽管如此,他仍然很心满意足。他觉得:这是一笔长期的投资,能保本,稍微涨点就够了。不知不觉过了年,他几乎忘了还有这笔资产的存在。直到快到4月份,从朋友圈和网上,他才注意到,这个沉默了许久的小蚁开始启动了。3月底到4月,它缓慢增长着。达到一个临界点以后,突然就爆发了。在4月21日到5月3日,小蚁币的价格从1.21元涨到3.69元——十天之内,涨了三倍。仿佛初春的冰凌出现裂缝,开始融化一样,资本和投资者纷纷涌入 ICO。3月份,另一个项目量子链传说即将进入进入二级市场,众筹的价格不到3块;4月,在QQ群私下交易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10元;结果上市收盘接近60元——是最初的20倍。群里传说,有人睡了一觉,醒来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Alan后来觉得,这股狂热背后,就像和打新一样:发现自己错过低点的投资者,把狂热投向了下一轮的ICO项目。在4月,能在正规平台上线的ICO项目还并不多,这种相对的紧缺,使得ICO项目变得更加诱人。根据ICO的要求,普通投资者不能直接用人民币参与兑换代币,而要用和于是,新入币圈的投资者又开始一波和比特币的热潮,推动已经在上涨的价格进一步提高。热潮之下,ICO募资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1秒。5月,号称要与世界各地的存储机构达成合作,对每进行实名确权的黄金链开始ICO,在工作日下午的半小时之内被抢完。六月之后,在币久和其他平台上的ICO项目,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就会被抢完。号称要做以太坊上的微信新加坡项目SNT在上线后一秒,因为涌入人群过多导致币久网卡死。为了应对人们的热烈要求,SNT临时宣布,将众筹目标提升十倍。十个小时后,ICO结束,SNT的创始人Status团队筹集到价值等同于8亿人民币的以太币 —— 这已经超过了2016年新加坡所有科技金融公司接受的投资总数。所有人都在抢。Alan回忆,在各个圈子里面,无论抢到还是抢不到的这些人,都会在群里发言,对那些持币观望者形成心理压力。似乎从抢到ICO那一刻就已经现金在手。大家可能就会感觉,不管他是什么,不管它什么项目,不管它有什么币,先抢到就算对。6月19日,小蚁达到了最高的涨幅,95.14%,价格最高价达到了72元,是ICO时的100倍。在一片欢腾的时候,Alan注意到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5月份的时候,人们还会关注白皮书写了什么,6月份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白皮书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人群逐渐增多的时候,除了主流的币种,一些币价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开始停滞甚至下滑。作为长期的币圈投资者,Alan判断:这是庄家感觉顶部已到,在缓慢出货和撤退的信号。但市场上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信号,甚至没有认真对待已经偶然出现的项目破发。量子链、公信币、小蚁币这三种涨了30倍以上的币,此时已被捧上神坛,成为散户心中ICO的代表。小蚁币走势图:从5月19日到6月19日,涨价为20倍,从ICO价格计算,近100倍上市、和停止交易在ICO价格的腾飞之中,登上交易平台是关键一跃。大家管这叫做上市,管交易平台叫,对待它宛如真正的股市。当小蚁、公信宝和量子链开始腾飞的时候,这给刚开张3个月的币久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庞大用户、权力,以及麻烦。币久网和其他主流的上币平台,除了掌握着ICO项目的发布权外,更重要的是还掌握着ICO代币是否能够交易的权力。在与庞大交易量同时发生的,是币久网接到了越来越多的ICO白皮书。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有人许诺给一定的代币,也有人带着几百万现金上门,暗示只要ICO上市钱就直接给你们了。币久网的CEO刘晶超每天要看3到5份的ICO白皮书 —— 这大概是一个月前币久网上线的 ICO 项目总数。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各行各业:从传统区块链涉及的金融、安全领域,到娱乐、文化、零售、社交等等,甚至包括一些他从未听说的领域。有一天,有一个洗车店的老板来找刘晶超,希望能够上链。理由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美容配件产品的溯源,帮助车主知道自己使用了哪些美容配件。刘晶超觉得非常吃惊。我说这个溯源,如果是汽车生产厂家,国家已经做了相关规定,如果你是全国连锁的4S店,你做信息管理也可以理解,但你如果只是一个单独的洗车店,你做这个有什么意义?你上链有什么用?它跟完全不相关的。笑来基金的人张鹭,也在这一时刻加入了区块链投资,结果发现大多数项目完全超乎她的想象,有婚恋的,有社交的,有养花花草草的。她甚至发现一个区块链约炮项目,记录你跟谁约了,大概防止生病啊这样的,防止你有不良记录。后来在大跌中,这个项目的官网关闭,应该是了。即使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成功进行了ICO之后,也并不意味着代币能够上市。上哪种币往往成为新的争议焦点。而新代币的涨幅则成为了散户评价交易平台的标准。ICO项目马勒戈币的宣传页面,该项目宣称自己已经ICO成功某一次上币之后,群里面开始议论纷纷。刘晶超去看,发现许多矛头正对准他。骂我是垃圾,骂我们这个平台垃圾,这个团队是垃圾。原因是才涨了三倍,才涨了两倍。刘晶超郁闷地发了朋友圈。你只用了一个月不到,是什么支撑你要30倍、50倍的?你哪来的信心?似乎所有人都在进入这个市场,而且所有人都认为赚钱理所应当。在散户为几只ICO代币不可思议的涨幅沉醉的时候,刘晶超则看到:散户的幻想跟现实距离越来越大,随着流通币种的增多,币价的涨跌也越来越两极分化。薛蛮子看过一轮ICO项目后的判断是:如果按照VC的标准要求,大部分的ICO项目都无法过关,甚至达不到进门的标准,在技术、市场等等都有缺陷;创业者简单而幼稚,并且混入了大量以希望获得10倍、20倍、30倍利润为目投机者。相比传统从天使轮看团队看demo,到A、B、C轮看数据、看收入、看利润的风险投资,ICO这种只有一个白皮书的募资模式,判断依据少之又少,并且和空手套白狼的操作空间巨大。目前看的90%的ICO都是不靠谱的,很多人实质是捞钱,赶紧给自己扯上ICO,然后赶紧弄一笔钱。90%的人只关心一上市之后涨5倍、10倍、20倍,对技术是不关心的。它现在就像一个新时代的众筹一样,只要有有名的人,他就跟着买。薛蛮子说。一旦价格下跌,危险就出现了。中国股民亏钱了,还有国家队来救市,当币圈的散户投资者亏钱了,他们会怎么做?这个近似交易的虚拟市场,其实非常脆弱:没有规则制定人,没有证监会,没有SEC,也没有惩罚措施。团队可以随时跑路或破发,但交易平台却要直接面对不理智的大批散户。刘晶超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他咨询了法务,一旦ICO出现了问题,应该如何是好?币久网此时的角色,恰如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不同的是,它只是十来个较大交易所中的一个。刘晶超模仿了正规交易所的措施,增加了新的风险警示,让散户们填写问卷来鉴别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但在炎热的六月,事情已经像滚动的车轮一样无法停止。压力不仅来自于散户,也来自于投资人,圈内的或圈外特别有名的人都推过来各种各样的项目。哪个也得罪不起,经过反复思考,刘晶超做出了一个看上去十分荒谬的决定:暂停ICO项目上线,等待市场冷静下来。不出所料,刘晶超的决定遭到了公司内大多数人的反对:作为一个交易平台,这波牛市几乎是获取用户,实现利润增长的最好机会。刘晶超在公司内部开了三次会,意见仍不能达成一致。刘晶超努力的说服剩下的人,给他们摆了两条路,第一,继续做,这有可能大家都会死。如果说我们现在提(停止),也许能为行业做些贡献。6月26日晚上11点半,在经过漫长的讨论之后,会议室里面的所有人终于达成了一致。同意了刘晶超暂停ICO上线的决定。在做出决定之后,刘晶超让网站运营者起草公告,于凌晨立即发布。在公告发布之后,刘晶超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当天晚上那些所有已经同意的人,可能明天又过来说反悔了,说这样做的不好。等我通告发了,就不能再改了。刘晶超的预感不久应验。几天之后,火热的ICO市场的涨势嘎然而止。在这一次,许多投资者的愤怒不再指向ICO和交易平台,而是一款ICO项目:EOS,和它的投资者:李笑来。量子链走势,6月最高价为ICO价格40倍大V和50亿美元的空气7月,薛蛮子微博发出跟李笑来的合影后,这条微博获得了300余条回复,其中一大半都带着怨气和攻击:有人警告不要和李笑来同流合污,有人回复联合李笑来这样的人来坑中国人自己的钱,有人嘲讽两人即将开发新币’李蛮币’(你麻痹)。作为币圈里最有名的人、号称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具有巨大的号召力。这也让他的风评最两级分化。李笑来的EOS上市第三天,投资人大虎抛掉了自己所有的EOS代币,他说自己躲过了进入ICO圈后最大的劫难。EOS有李笑来的背书,创下了7月ICO市场的新纪录 —— 开盘价仅为5.87元,2天后涨到30元,5倍。当时几大明星币种,量子链、公信宝、小蚁币都开始跳水。群里所有人开始讨论这一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此前对EOS持怀疑态度也在这几天选择了噤口不言。然而,这却引起了大虎的内心怀疑,作为比特币的资深投资者,他对偏离价值的涨跌十分敏感。没有考虑很久,他就做出了选择,在30元出货。事实证明了大虎的正确:从7月4日EOS持续十多天下跌,到7月16日的时候。EOS 价格为最高价的三分之一不到。尽管价格仍要高于ICO的原始币值,但由于绝大多数散户买进EOS时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且是急涨,因此他们大多数损失惨重,被腰斩者比比皆是。EOS价格,在两天猛涨6倍后开始跳水本来就富有争议的 EOS ,形象一下随着股票的价格开始跳水,同时还有它最知名的投资者 —— 永远在宣传画里笑着,给人们指引财富自由之路的币圈首富李笑来。EOS全称为EOS Operating System,或名为EOS。由香港公司Block.one开发。根据EOS的说明,它提供了数据库、账号许可、调度、认证和互联网应用通信这些基础性服务,方便其他者在它提供的服务上进行开发,提高的效率。相对于6月的其他项目,它的白皮书和内容逻辑都十分清晰,开发者是比特股的创始人、著名的BM。但对大多数的外围投资者而言,这些优势都抵不过李笑来三个字的简单粗暴有吸引力。他不仅是Block.one的核心成员,还将EOS放到了自己投资的云币网上进行交易,这使得很多人将EOS等同于李笑来发的币。然而,当李笑来宣布了EOS的独特ICO模式后,这却引来了许多争议:首先,它不再像传统的ICO一样有融资目标,EOS的众筹没有目标,时间是持续整整一年,一级ICO和二级交易同时进行。其次,每日发放的ICO也不再是传统的用户以交换,而是每天发放一定数量的代币,在所有的参与用户中平均分配。最后,EOS不能使用比特币,只能使用以太币。有人质疑,这一模式无疑开启一个巨大的资本黑洞:这意味着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以太币被输送到EOS这个黑洞里去。也有人质疑,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实体产品的EOS,其募集资金没有上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甚至代币的资金的用途都不明确,这无疑于将投资者的钱至于非常危险的境地。面临种种质疑,EOS仍然在短短五天内融到了1.85亿美元。但据说这仅仅是所有EOS的20%。在进入了二级市场后,如果以兑换的计算,在7月2日那一天,EOS的整体市值达到了不可思议的近50亿美元。有人称之为价值50亿美元的空气。在大跌之后,如梦初醒的散户开始反弹。圈钱的声音越来越多,有人将EOS大跌和6月27日的以太币大跌(这又被认为是整个币市大跌的导火索)联系起来,出现了一种说法:李笑来通过EOS的ICO吸纳大量的以太币,在6月27日大量抛出套现,导致以太币大跌。再通过其投资的云币网人为拉高EOS的,使人们再次用高价将以太币重新买回。最后,再抛售EOS,再次套利的同时,还压低了EOS价格,为以后的赎回代币或宣布项目失败做铺垫。此说法声讨李笑来通过资本市场上的一鸡三吃,成功洗劫了所有人。在此言论背景下,愤怒的网民开始围攻李笑来。然而,李笑来仍然没有收手,7月10日,他又宣布了另一个更具有争议的 ICO 项目:Press.one。Press.one 是李笑来推出的另外一个项目,介绍为为一个基于EOS的内容分发公链, 人们可以在这里创建各种各样基于内容的去中心化应用。PressOne官网放出了的发售通知,发售220亿代币,其中100亿枚PRS通过众筹完成,价值2亿美元。相比EOS,能够理解 Press.one 是什么的人更少。原因是 Press.one 根本没有白皮书。项目方给出的理由是不提供那个,即使提供了也没多少人看得懂,甚至没几个人看的东西。这一略带傲慢的说法在本已不利于李笑来的舆论上火上浇油。这在知乎引发了73个回答,反对者获得的点赞更多。一个用户嘲讽道现在圈钱的已经从改吧改吧代码发个白皮书炒空气,升级到了,白皮书都还没有,你们爱交税就交税吧!在微博和巴比特的ICO论坛上,有人找到了《北京市群众举报涉嫌线索奖励办法》,让人们以非法集资,并声称已经有数万受害者向网信办、金融办等**部门实名举报李笑来非法集资;有人贴出了据称是李笑来办理移民手续的证据;有人甚至制作类似于平安北京警情通报的图片,传播李笑来被抓的消息。李笑来破坏了币圈的规矩,(规矩就是)白皮书是每个项目都必须得有的。不管它做的怎么样也好,可能很差也好。你可以把我当白痴,但你什么都不给我,你凭什么?然后就凭着你是大V吗?大虎说。笑来基金负责区块链的投资人张璐尽管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出白皮书,则对36氪解释说, EOS 和 Pressone 大概率会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据部分购买 Press 的网民反映,有一部分 Press 的资金没有投入到项目开发上,而是放到了包括稀有金属和其他多个方面的投资中。张璐并没有透露 Pressone 具体向的问题,但提到,Pressone的资金会按照ICO说明那样使用资金,的确有一部分会投入到基于PRS的区块链项目。不过在没有必要的资金支出时,Pressone不会动用融到的代币,这样相当于投资人买了btc、eth、eos三种代币的指数,代币的增值对于投资人而言也是更为有利的,可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项目资金也会更加充足也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概率。尽管提前抛售了自己手里的EOS,但大虎仍然能够理解转发这些信息的币民们。2013年,他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在那个夏天,比特币曾经一度涨到了8000元,然后在国家出台政策后狂跌,最低的时候不到900元。他后来在微信公共号里写出了自己的经历,我很失落,觉得没有什么精神,但又无力抗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跌下来,无能为力。他最终在2015年,耗尽了所有的耐心,亏钱卖掉了所有的比特币。大虎用自己的经历作比喻你如果亏钱的话,从心理学上,它需要去找一个原因,所以他得去发泄,正好李笑来有这样的问题,大家就会把这个事情就是归结到他身上,他刚好出来,当了这个靶子。另一个投资者则这样对36氪总结,(骂李笑来)它背后是一种不安全感。什么不安全感?因为不知道你的钱去了哪里,不知道你怎么用这些钱,或者是知道它又没有什么办法,国家法律完全不保护,除了骂你,或者完全相信你,还能怎么办?在7月中旬,这样的博客经常被人转发大户和韭菜,泡沫和未来然而,到了8月之后,随着,ICO币市又再次复苏了。一开始,愤怒的,指责李笑来为非法集资,ICO是庞氏骗局,要求国家查处的声音仍然零星存在,但随着主流ICO币价重新上涨,新的ICO项目登上平台。抱怨的声音又重新被新一轮的狂热所替代。交易平台引力波的合伙人周耀波认为,尽管反复出现泡沫和破灭,但投机者的心态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泡沫破灭而更成熟。问题的根源,来源于客观存在的投资需求与教育的缺失。对于6.5%的率而言,存在银行已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股市不振,房市限购,期货、炒汇等专业投资手段对投资者往往有资质要求。而一度兴盛的邮币卡等投机手段,又遭遇政策限制,在这种情况下,ICO 的 20 - 30 倍神话看上去显得十分诱人。没有涨,没有t+0政策,没有落地产品,技术核心够高科技,对一般老百姓又艰难晦涩,ICO即是一种民主化的融资手段,却也因为这些原因,更是当下中国的有效的投机工具。大虎有一个400人的微信群,一个200人的小密圈,和一个名为区区区块链的微信公号,他发现,在大部分群里,普通散户是最多数的,且越长,新普通散户也就越多。这些普通散户大多数对于区块链完全不了解,甚至不愿意看白皮书,但是非常相信从小密圈或微信群里获得的信息,投资观点趋于从众,尤其相信名人站台。在币市回暖之后,甚至有人将小蚁币当做蚂蚁金服发行的虚拟货币。因为ICO制约机制脆弱,产品技术难以理解,普通散户和资深投资者的差距巨大,比要大得多。币圈老人讨论的一般不是价格,而是某一种,对于区块链团队的整体评价。但这些普通散户只能是去到处听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他甚至觉得你如果看到这个比特币的白皮书,你都已经超越了90%的投资者了。而且,大虎身边的人,尽管牛市中市值许多曾经翻上几倍,但最终赚钱的并不多。除了七月之外,散户的投机心理趋向短期,热衷于追涨杀跌,俗称拿不住币。这导致散户经常在这一轮挣得钱,在其他的币种,或者其他的时间,又将挣的钱赔了出去。甚至收到甜头后,追加投资导致倒亏。真正能够将账面盈利转为实际收益的,少之又少。8月后,小蚁币又经历了8天6倍的涨幅,许多人又开始涌入大虎曾经经历过比特币的高潮和低谷,在业内话语中这叫做穿越牛熊。能穿越牛熊的人,被认为才能真正在币圈入了门,然而在暴利面前,信仰往往经不住考验。更何况,ICO 二级市场目前没有管理机构,市场狭小,一些非主流币种甚至仅需要几百万即可做庄。代币的发行者及利益相关方,也可以通过调低发行比例,将大部分的代币控制在自己手中,无论通过放出信息还是通过抛售或购买代币,都可以对币价进行操控。唯一对大户进行制约的,目前看只有更大的大户:如果做庄,可能有更大的庄家黄雀在后。即使全军覆没,对我来说不是大的损失,但是如果我错过了,对我来说那才是大的损失,不能把大的趋势浪费了。薛蛮子被问到如果投的十多个区块链、ICO项目都砸了怎么办,他说,区块链创业会从技术,变成区块链+,进入金融、医疗等等行业,有具体场景应用,虽然他也说不准具体会怎么落地。就像互联网最开始也是海量泡沫一样,不喝泡沫,你啤酒喝不着。尽管由于相关法规还不允许以机构身份投入ICO市场或拥有代币。但专业投资人已经摩拳擦掌。全中国和全世界投资的精英人士、传统人士都在关注这个事,红杉也在看。薛蛮子说。总之,这不是散户的市场。但散户还在继续进入。张璐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去投资ICO的建议,尽管阅读量不高,但读完后有近三百个人加了她的微信。港澳台同胞,华人同胞,东南亚的、柬埔寨的,在香港做基金的,在美国做干细胞,哪里的都有。但问题是微信天天在那聊价格,聊价值的人很少。8月8日,36氪在无引力基金发布会上,看到了一只来自东北的ICO项目团。这只有20-30人组成的项目团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由特定的领队带领。队员王大姐告知36氪,她来自沈阳,原来做小商品批发。后来东北经济不振,他们被人介绍,买挣到了钱。这次,是矿长带他们一块来参加发布会。王大姐并不知道,什么是ICO,甚至也是知道个大概。但她十分相信矿长和领队,觉得他们推荐的项目肯定是好项目。王大姐自豪把自己的手机上的转账记录给36氪记者看:她通过把自己买的矿机租给矿长挖矿,一天大约有3000元的收入。现场还有两支这样的中年男女组成的项目考察团。在发布会之后,他们上了大巴,准备奔赴别的地方。中国人有一种赌性。8月14日,在北京的一个宾馆里,曾经作为第一批中国股民,南下深圳挨家挨户收集原始股,参与了从期货到比特币的各种各样的的周耀波,意味深长的回答36氪如何看待ICO散户重新涌入的问题。中国的资本,包括虚拟的,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是换了个马甲,换一个道具。货币的代价往往非常昂贵。一切正如美国作家拉尔夫·爱默生所说。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精选三货币的代价往往非常昂贵。——拉尔夫·爱默生巴菲特说,投资时,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投资者只是在别人贪婪时更贪婪,在大家都恐惧时找背锅侠而已。股市如此,楼市如此,到了ICO这里,仍然如出一辙。不久前ICO还被形容成将颠覆VC的投资方式,可不久后舆论的焦点就转移到了李笑来到底是不是个骗子、只不过,ICO与前两者相比更玄妙之处在于,尽管它的热度已经超过了被大力推广的无现金社会,但直到现在也几乎没什么人理解它的真正意思,甚至每次出现时都还要配上注释。在局外人眼中,这可能是重新上演的泡沫一场。但在局内人眼中,一如薛蛮子所说,不喝泡沫,啤酒也喝不着。在这场狂欢中,到底谁在贪婪,谁在疯狂,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从 不同人的视角,提供一些观察结果。50亿美元的空气:李笑来、薛蛮子,和ICO疯狂史文 | 冯尚鉞来源 | 36氪(ID:wow36kr)如果不是门口歪歪扭扭地用粉笔字写着找薛总,你很难确认这栋位于北京东北五环的僻静住宅,是曾经号称中国第一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的工作居住地。粉笔字的尽头指向房子的后院 —— 从门口走进去,要穿过一丛茂密的花草,高度几乎到了膝盖。使人感到:这里似乎人迹罕至。但在后院,情形完全不同 —— 房间里已经有了七八个来客。有几位传统基金的投资人,与36氪的谈话中,新的访客也络绎不绝,都是来谈比特币、区块链、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币发行)的。薛蛮子穿着一件蓝色T恤,面色红润,显得很兴奋。孩子,看看这老头是怎么想的?怎么这岁数突然玩起这个(数字货币)来?老夫聊发少年狂,是不是有病?是发羊角疯呢?他笑起来,朝向另外一名投资人,创新工场的合伙人邱浩说,你们不也想问么?大家一块聊聊。日,薛蛮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与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合照:两人坐在一张餐桌旁,薛蛮子搂着李笑来的肩膀,开怀大笑。上面的文字是@李笑来 ,我终于找到争取财富自由之路啦!哈哈哈!不难理解投资人对区块链技术强烈的兴趣,这堪比1990年代的互联网。薛蛮子遇到李笑来,就像找到发现下一个Netscape之门。这个崭新的领域如此初级,真正专业的人很少,我见不着徐小平,见不着雷军,nobody there。他说,像突然全世界点了菜,就我一个人挑,有这么好的事,我得赶紧去。一猛子扎进去的人先扑到的却是巨大的泡沫。名人李笑来正被视为这场泡沫的制造者之一。作为比特币首富,李笑来先后投资和参与了多个区块链团队,同时也是多个ICO项目的发起者。引起众人关注的是李笑来的壮举:他创立的一个名叫EOS的区块链项目,仅用了5天时间就在ICO平台上融到了1.85亿美元。7月2日,这一项目在相应的二级市场市值冲到50亿美元。有人把它称作50亿美元的空气。大多数投资者只知道ICO能在短时间内有30倍、50倍的涨幅,却连这是一个什么产品都无法搞清楚——李笑来的EOS几乎没有任何实体产品的项目,按照规则,这笔募集资金没有上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也不甚明确。攀上高峰后,它的市值在接下来的10天迅速缩水为原来的1/3——这让被套牢者哀嚎不止。很快,李笑来被认为制造了庞氏骗局,甚至坊间还传出他被立案的说法。到此为止,你可能还不清楚我们在说什么。一切犹如梦幻。没关系。我们假设你大致知道么,那么你可以把ICO类比传统金融市场里的IPO,它是一些公司通过发行代币向外募资的一种方式,但不能以人民币和美元等法定货币直接购买,而只能用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支付,用以获得项目中的某些功能使用权,或者项目盈利后的分红。这些代币在ICO后,又形成了一个能相互交易的二级市场,类似股市。ICO本来是一种看似更民主化的投资方式,仅是币圈社区里一些爱好者用于资助那些无法获得VC投资的区块链项目,但在中国,却因为更多非专业者的投机者变得复杂起来。36氪采访了产业链上下近二十个人士,带你看看这个被誉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事物,为何造成了一夜40倍的疯狂投机神话,又如何让去中心化变成了技术乌托邦。7月9日,李笑来与薛蛮子合照从小众极客,到大众炒家区块链创业企业公信宝的创始人黄敏强没有想到,他会目睹自己的企业成为ICO神话的一部分。6月15日,当公信股正式上市的那个上午,黄敏强来到了办公室。这是公信宝的代币:GXB上市的第一天。他打开电脑,看到了公信股的开盘价:31元。这是三个月前它 ICO 时发行价格的约 40 倍。尽管平时都不怎么关注自己的公信股价格如何,但那一天,黄敏强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些梦幻,不敢想象,真的是不敢想象。作为2012年开始混币圈的早期区块链创业者,黄敏强见证了这一概念由冷到热的全过程。黄敏强创业,是看到了金融征信中用户数据容易泄露和非法变卖的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记录难以伪造两个特点正好能解决问题,因此辞掉工作与朋友们一起创业,但早期遭遇了诸多困难。最麻烦的,是难以获得**支持或风险投资。当时大家对区块链知之甚少——币圈的大多数人仍然把它当做是实现比特币的基本技术,而币圈之外的人,包括资深投资人,根本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寻找一个合适的工程师也十分困难,黄敏强当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能够独立负责一个区块链项目的人不超过20个。在第一个来自股东的100万行将用尽的时刻,黄敏强得到了来自社区的支持。今年3月,他在社区内做了一次ICO,获得了2451个比特币,这帮了公司一把。黄敏强和许多区块链企业创始人都常常提到社区,包含了早期币圈、链圈、安全圈的诸多资深人士。社区人信仰区块链技术,相信它能够改造社会,是一群理想主义极客。相比于专业投资人,社区投入的比特币更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他们愿意花时间去陪项目一起成长,同时也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早期项目突破技术、协议、应用的种种障碍。社区的存在也是一种约束。除了按约定发放代币以外,ICO 的发行者与购买者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关系,但由于人员彼此相熟,因此要爱惜羽毛,否则就会混不下去。因此,黄敏强也在公信股中增加了分红的设定,用以回报币圈的支持者。此时的ICO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参与人群还是募集资金还远远不能与后期同日而语。然而,在接下来三个月的时间里,在最初不到10万人的核心社区的外部,又开始形成了新的以炒币和群落围绕的100万人的新的群体,早期的极客文化和群体意识在新的玩家手里在逐渐被稀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在做什么,不是因为技术和应用 —— 区块链和数据保护太难理解——但对30到50倍的财富增长,人们了解得深入骨髓。公信宝走势图,开盘价格为其ICO价格的近40倍牛市与打新可以替我告诉他(薛蛮子),圈钱的时候,圈得好看一点,别割太急,把散户都给圈没了。得知36氪采访了薛蛮子,散户投资者Alan这样说。作为私募,Alan经常参加一些财经论坛,也涉足区块链概念的股票交易。在一个论坛上,他听到了小蚁负责人陶荣祺第一次说到了ICO。这不是跟IPO类似吗?Alan感觉这件事可以赚钱。Alan买了小蚁的代币,平均下来,成本约七毛一个。过了两个月,小蚁币进入数个交易平台开始交易,到了一元左右,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横盘。尽管如此,他仍然很心满意足。他觉得:这是一笔长期的投资,能保本,稍微涨点就够了。不知不觉过了年,他几乎忘了还有这笔资产的存在。直到快到4月份,从朋友圈和网上,他才注意到,这个沉默了许久的小蚁开始启动了。3月底到4月,它缓慢增长着。达到一个临界点以后,突然就爆发了。在4月21日到5月3日,小蚁币的价格从1.21元涨到3.69元——十天之内,涨了三倍。仿佛初春的冰凌出现裂缝,开始融化一样,资本和投资者纷纷涌入 ICO。3月份,另一个项目量子链传说即将进入进入二级市场,众筹的价格不到3块;4月,在QQ群私下交易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10元;结果上市收盘接近60元——是最初的20倍。群里传说,有人睡了一觉,醒来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Alan后来觉得,这股狂热背后,就像股票的牛市和打新一样:发现自己错过低点的投资者,把狂热投向了下一轮的ICO项目。在4月,能在正规平台上线的ICO项目还并不多,这种相对的紧缺,使得ICO项目变得更加诱人。根据ICO的要求,普通投资者不能直接用人民币参与兑换代币,而要用以太坊和比特币。于是,新入币圈的投资者又开始一波购和比特币的热潮,推动已经在上涨的价格进一步提高。热潮之下,ICO募资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1秒。5月,号称要与世界各地的黄金存储机构达成合作,对每一克黄金进行实名确权的黄金链开始ICO,在工作日下午的半小时之内被抢完。六月之后,在币久和其他平台上的ICO项目,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就会被抢完。号称要做以太坊上的微信新加坡项目SNT在上线后一秒,因为涌入人群过多导致币久网卡死。为了应对人们的热烈要求,SNT临时宣布,将众筹目标提升十倍。十个小时后,ICO结束,SNT的创始人Status团队筹集到价值等同于8亿人民币的以太币 —— 这已经超过了2016年新加坡所有科技金融公司接受的投资总数。所有人都在抢。Alan回忆,在各个圈子里面,无论抢到还是抢不到的这些人,都会在群里发言,对那些持币观望者形成心理压力。似乎从抢到ICO那一刻就已经现金在手。大家可能就会感觉,不管他是什么,不管它什么项目,不管它有什么币,先抢到就算对。6月19日,小蚁达到了最高的涨幅,95.14%,价格最高价达到了72元,是ICO时的100倍。在一片欢腾的时候,Alan注意到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5月份的时候,人们还会关注白皮书写了什么,6月份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白皮书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人群逐渐增多的时候,除了主流的币种,一些币价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开始停滞甚至下滑。作为长期的币圈投资者,Alan判断:这是庄家感觉顶部已到,在缓慢出货和撤退的信号。但市场上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信号,甚至没有认真对待已经偶然出现的项目破发。量子链、公信币、小蚁币这三种涨了30倍以上的币,此时已被捧上神坛,成为散户心中ICO的代表。小蚁币走势图:从5月19日到6月19日,涨价为20倍,从ICO价格计算,近100倍上市、股票交易所和停止交易在ICO价格的腾飞之中,登上交易平台是关键一跃。大家管这叫做上市,管交易平台叫做二级市场,对待它宛如真正的股市。当小蚁、公信宝和量子链开始腾飞的时候,这给刚开张3个月的币久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庞大用户、权力,以及麻烦。币久网和其他主流的上币平台,除了掌握着ICO项目的发布权外,更重要的是还掌握着ICO代币是否能够交易的权力。在与庞大交易量同时发生的,是币久网接到了越来越多的ICO白皮书。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有人许诺给一定的代币,也有人带着几百万现金上门,暗示只要ICO上市钱就直接给你们了。币久网的CEO刘晶超每天要看3到5份的ICO白皮书 —— 这大概是一个月前币久网上线的 ICO 项目总数。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各行各业:从传统区块链涉及的金融、安全领域,到娱乐、文化、零售、社交等等,甚至包括一些他从未听说的领域。有一天,有一个洗车店的老板来找刘晶超,希望能够上链。理由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美容配件产品的溯源,帮助车主知道自己使用了哪些美容配件。刘晶超觉得非常吃惊。我说这个溯源,如果是汽车生产厂家,国家已经做了相关规定,如果你是全国连锁的4S店,你做信息管理也可以理解,但你如果只是一个单独的洗车店,你做这个有什么意义?你上链有什么用?它跟区块链是完全不相关的。笑来基金的区块链投资人张鹭,也在这一时刻加入了区块链投资,结果发现大多数项目完全超乎她的想象,有婚恋的,有社交的,有养花花草草的。她甚至发现一个区块链约炮项目,记录你跟谁约了,大概防止生病啊这样的,防止你有不良记录。后来在大跌中,这个项目的官网关闭,应该是跑路了。即使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成功进行了ICO之后,也并不意味着代币能够上市。上哪种币往往成为新的争议焦点。而新代币的涨幅则成为了散户评价交易平台的标准。ICO项目马勒戈币的宣传页面,该项目宣称自己已经ICO成功某一次上币之后,群里面开始议论纷纷。刘晶超去看,发现许多矛头正对准他。骂我是垃圾,骂我们这个平台垃圾,这个团队是垃圾。原因是才涨了三倍,才涨了两倍。刘晶超郁闷地发了朋友圈。你只用了一个月不到,是什么支撑你要30倍、50倍的投资回报率?你哪来的信心?似乎所有人都在进入这个市场,而且所有人都认为赚钱理所应当。在散户为几只ICO代币不可思议的涨幅沉醉的时候,刘晶超则看到:散户的幻想跟现实距离越来越大,随着流通币种的增多,币价的涨跌也越来越两极分化。薛蛮子看过一轮ICO项目后的判断是:如果按照VC的标准要求,大部分的ICO项目都无法过关,甚至达不到进门的标准,在技术、市场等等都有缺陷;创业者简单而幼稚,并且混入了大量以希望获得10倍、20倍、30倍利润为目标的投机者。相比传统从天使轮看团队看demo,到A、B、C轮看数据、看收入、看利润的风险投资,ICO这种只有一个白皮书的募资模式,判断依据少之又少,并且画饼和空手套白狼的操作空间巨大。目前看的90%的ICO都是不靠谱的,很多人实质是捞钱,赶紧给自己扯上ICO,然后赶紧弄一笔钱。90%的人只关心一上市之后涨5倍、10倍、20倍,对技术是不关心的。它现在就像一个新时代的众筹一样,只要有有名的人,他就跟着买。薛蛮子说。一旦价格下跌,危险就出现了。中国股民亏钱了,还有国家队来救市,当币圈的散户投资者亏钱了,他们会怎么做?这个近似股票交易的虚拟市场,其实非常脆弱:没有规则制定人,没有证监会,没有SEC,也没有惩罚措施。团队可以随时跑路或破发,但交易平台却要直接面对不理智的大批散户。刘晶超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他咨询了法务,一旦ICO出现了问题,应该如何是好?币久网此时的角色,恰如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不同的是,它只是十来个较大交易所中的一个。刘晶超模仿了正规交易所的措施,增加了新的风险警示,让散户们填写问卷来鉴别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但在炎热的六月,事情已经像滚动的车轮一样无法停止。压力不仅来自于散户,也来自于投资人,圈内的或圈外特别有名的人都推过来各种各样的项目。哪个也得罪不起,经过反复思考,刘晶超做出了一个看上去十分荒谬的决定:暂停ICO项目上线,等待市场冷静下来。不出所料,刘晶超的决定遭到了公司内大多数人的反对:作为一个交易平台,这波牛市几乎是获取用户,实现利润增长的最好机会。刘晶超在公司内部开了三次会,意见仍不能达成一致。刘晶超努力的说服剩下的人,给他们摆了两条路,第一,继续做,这有可能大家都会死。如果说我们现在提(停止),也许能为行业做些贡献。6月26日晚上11点半,在经过漫长的讨论之后,会议室里面的所有人终于达成了一致。同意了刘晶超暂停ICO上线的决定。在做出决定之后,刘晶超让网站运营者起草公告,于凌晨立即发布。在公告发布之后,刘晶超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当天晚上那些所有已经同意的人,可能明天又过来说反悔了,说这样做的不好。等我通告发了,就不能再改了。刘晶超的预感不久应验。几天之后,火热的ICO市场的涨势嘎然而止。在这一次,许多投资者的愤怒不再指向ICO和交易平台,而是一款ICO项目:EOS,和它的投资者:李笑来。量子链走势,6月最高价为ICO价格40倍大V和50亿美元的空气7月,薛蛮子微博发出跟李笑来的合影后,这条微博获得了300余条回复,其中一大半都带着怨气和攻击:有人警告不要和李笑来同流合污,有人回复联合李笑来这样的人来坑中国人自己的钱,有人嘲讽两人即将开发新币’李蛮币’(你麻痹)。作为币圈里最有名的人、号称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具有巨大的号召力。这也让他的风评最两级分化。李笑来的EOS上市第三天,投资人大虎抛掉了自己所有的EOS代币,他说自己躲过了进入ICO圈后最大的劫难。EOS有李笑来的背书,创下了7月ICO市场的新纪录 —— 开盘价仅为5.87元,2天后涨到30元,5倍。当时几大明星币种,量子链、公信宝、小蚁币都开始跳水。群里所有人开始讨论这一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此前对EOS持怀疑态度也在这几天选择了噤口不言。然而,这却引起了大虎的内心怀疑,作为比特币的资深投资者,他对偏离价值的涨跌十分敏感。没有考虑很久,他就做出了选择,在30元出货。事实证明了大虎的正确:从7月4日EOS持续十多天下跌,到7月16日的时候。EOS 价格为最高价的三分之一不到。尽管价格仍要高于ICO的原始币值,但由于绝大多数散户买进EOS时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且是急涨,因此他们大多数损失惨重,被腰斩者比比皆是。EOS价格,在两天猛涨6倍后开始跳水本来就富有争议的 EOS ,形象一下随着股票的价格开始跳水,同时还有它最知名的投资者 —— 永远在宣传画里笑着,给人们指引财富自由之路的币圈首富李笑来。EOS全称为EOS Operating System,或名为EOS区块链操作系统。由香港公司Block.one开发。根据EOS的说明,它提供了数据库、账号许可、调度、认证和互联网应用通信这些基础性服务,方便其他开发者在它提供的服务上进行开发,提高的效率。相对于6月的其他项目,它的白皮书和内容逻辑都十分清晰,开发者是比特股的创始人、著名的区块链技术工程师BM。但对大多数的外围投资者而言,这些优势都抵不过李笑来三个字的简单粗暴有吸引力。他不仅是Block.one的核心成员,还将EOS放到了自己投资的云币网上进行交易,这使得很多人将EOS等同于李笑来发的币。然而,当李笑来宣布了EOS的独特ICO模式后,这却引来了许多争议:首先,它不再像传统的ICO一样有融资目标,EOS的众筹没有目标,时间是持续整整一年,一级ICO和二级交易同时进行。其次,每日发放的ICO也不再是传统的用户以固定汇率交换,而是每天发放一定数量的代币,在所有的参与用户中平均分配。最后,EOS不能使用比特币,只能使用以太币。有人质疑,这一模式无疑开启一个巨大的资本黑洞:这意味着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以太币被输送到EOS这个黑洞里去。也有人质疑,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实体产品的EOS,其募集资金没有上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甚至代币的资金的用途都不明确,这无疑于将投资者的钱至于非常危险的境地。面临种种质疑,EOS仍然在短短五天内融到了1.85亿美元。但据说这仅仅是所有EOS的20%。在进入了二级市场后,如果以兑换的美元币值计算,在7月2日那一天,EOS的整体市值达到了不可思议的近50亿美元。有人称之为价值50亿美元的空气。在大跌之后,如梦初醒的散户开始反弹。圈钱的声音越来越多,有人将EOS大跌和6月27日的以太币大跌(这又被认为是整个币市大跌的导火索)联系起来,出现了一种说法:李笑来通过EOS的ICO吸纳大量的以太币,在6月27日大量抛出套现,导致以太币大跌。再通过其投资的云币网人为拉高EOS的二级市场价格,使人们再次用高价将以太币重新买回。最后,再抛售EOS,再次套利的同时,还压低了EOS价格,为以后的赎回代币或宣布项目失败做铺垫。此说法声讨李笑来通过资本市场上的一鸡三吃,成功洗劫了所有人。在此言论背景下,愤怒的网民开始围攻李笑来。然而,李笑来仍然没有收手,7月10日,他又宣布了另一个更具有争议的 ICO 项目:Press.one。Press.one 是李笑来推出的另外一个项目,介绍为为一个基于EOS设施的内容分发公链, 人们可以在这里创建各种各样基于内容的去中心化应用。PressOne官网放出了的发售通知,发售220亿代币,其中100亿枚PRS通过众筹完成,价值2亿美元。相比EOS,能够理解 Press.one 是什么的人更少。原因是 Press.one 根本没有白皮书。项目方给出的理由是不提供那个,即使提供了也没多少人看得懂,甚至没几个人看的东西。这一略带傲慢的说法在本已不利于李笑来的舆论上火上浇油。这在知乎引发了73个回答,反对者获得的点赞更多。一个用户嘲讽道现在圈钱的已经从改吧改吧代码发个白皮书炒空气,升级到了,白皮书都还没有,你们爱交税就交税吧!在微博和巴比特的ICO论坛上,有人找到了《北京市群众举报涉嫌非法集资线索奖励办法》,让人们以非法集资,并声称已经有数万受害者向网信办、金融办等**部门实名举报李笑来非法集资;有人贴出了据称是李笑来办理移民手续的证据;有人甚至制作类似于平安北京警情通报的图片,传播李笑来被抓的消息。李笑来破坏了币圈的规矩,(规矩就是)白皮书是每个项目都必须得有的。不管它做的怎么样也好,可能很差也好。你可以把我当白痴,但你什么都不给我,你凭什么?然后就凭着你是大V吗?大虎说。笑来基金负责区块链的投资人张璐尽管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出白皮书,则对36氪解释说, EOS 和 Pressone 大概率会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据部分购买 Press 的网民反映,有一部分 Press 的资金没有投入到项目开发上,而是放到了包括稀有金属和其他多个方面的投资中。张璐并没有透露 Pressone 具体投资去向的问题,但提到,Pressone的资金会按照ICO说明那样使用资金,的确有一部分会投入到基于PRS公有链的区块链项目。不过在没有必要的资金支出时,Pressone不会动用融到的代币,这样相当于投资人买了btc、eth、eos三种代币的指数,代币的增值对于投资人而言也是更为有利的,可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项目资金也会更加充足也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概率。尽管提前抛售了自己手里的EOS,但大虎仍然能够理解转发这些信息的币民们。2013年,他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在那个夏天,比特币曾经一度涨到了8000元,然后在国家出台政策后狂跌,最低的时候不到900元。他后来在微信公共号里写出了自己的经历,我很失落,觉得没有什么精神,但又无力抗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跌下来,无能为力。他最终在2015年,耗尽了所有的耐心,亏钱卖掉了所有的比特币。大虎用自己的经历作比喻你如果亏钱的话,从心理学上,它需要去找一个原因,所以他得去发泄,正好李笑来有这样的问题,大家就会把这个事情就是归结到他身上,他刚好出来,当了这个靶子。另一个投资者则这样对36氪总结,(骂李笑来)它背后是一种不安全感。什么不安全感?因为不知道你的钱去了哪里,不知道你怎么用这些钱,或者是知道它又没有什么办法,国家法律完全不保护,除了骂你,或者完全相信你,还能怎么办?在7月中旬,这样的博客经常被人转发大户和韭菜,泡沫和未来然而,到了8月之后,随着回升,ICO币市又再次复苏了。一开始,愤怒的,指责李笑来为非法集资,ICO是庞氏骗局,要求国家查处的声音仍然零星存在,但随着主流ICO币价重新上涨,新的ICO项目登上平台。抱怨的声音又重新被新一轮的狂热所替代。交易平台引力波的合伙人周耀波认为,尽管反复出现泡沫和破灭,但投机者的心态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泡沫破灭而更成熟。问题的根源,来源于客观存在的投资需求与财商教育的缺失。对于6.5%的通货膨胀率而言,存在银行已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股市不振,房市限购,期货、炒汇等专业投资手段对投资者往往有资质要求。而一度兴盛的邮币卡等投机手段,又遭遇政策限制,在这种情况下,ICO 的 20 - 30 倍神话看上去显得十分诱人。没有涨跌停板,没有t+0政策,没有落地产品,技术核心够高科技,对一般老百姓又艰难晦涩,ICO即是一种民主化的融资手段,却也因为这些原因,更是当下中国的有效的投机工具。大虎有一个400人的微信群,一个200人的小密圈,和一个名为区区区块链的微信公号,他发现,在大部分群里,普通散户是最多数的,且牛市时间越长,新普通散户也就越多。这些普通散户大多数对于区块链完全不了解,甚至不愿意看白皮书,但是非常相信从小密圈或微信群里获得的信息,投资观点趋于从众,尤其相信名人站台。在币市回暖之后,甚至有人将小蚁币当做蚂蚁金服发行的虚拟货币。因为ICO制约机制脆弱,产品技术难以理解,普通散户和资深投资者的差距巨大,比股票市场要大得多。币圈老人讨论的一般不是价格,而是某一种场景,对于区块链团队的整体评价。但这些普通散户只能是去到处听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他甚至觉得你如果看到这个比特币的白皮书,你都已经超越了90%的投资者了。而且,大虎身边的人,尽管牛市中市值许多曾经翻上几倍,但最终赚钱的并不多。除了七月的熊市之外,散户的投机心理趋向短期,热衷于追涨杀跌,俗称拿不住币。这导致散户经常在这一轮挣得钱,在其他的币种,或者其他的时间,又将挣的钱赔了出去。甚至收到甜头后,追加投资导致倒亏。真正能够将账面盈利转为实际收益的,少之又少。8月后,小蚁币又经历了8天6倍的涨幅,许多人又开始涌入大虎曾经经历过比特币的高潮和低谷,在业内话语中这叫做穿越牛熊。能穿越牛熊的人,被认为才能真正在币圈入了门,然而在暴利面前,信仰往往经不住考验。更何况,ICO 二级市场目前没有管理机构,市场狭小,一些非主流币种甚至仅需要几百万即可做庄。代币的发行者及利益相关方,也可以通过调低发行比例,将大部分的代币控制在自己手中,无论通过放出信息还是通过抛售或购买代币,都可以对币价进行操控。唯一对大户进行制约的,目前看只有更大的大户:如果做庄,可能有更大的庄家黄雀在后。即使全军覆没,对我来说不是大的损失,但是如果我错过了,对我来说那才是大的损失,不能把大的趋势浪费了。薛蛮子被问到如果投的十多个区块链、ICO项目都砸了怎么办,他说,区块链创业会从技术,变成区块链+,进入金融、医疗等等行业,有具体场景应用,虽然他也说不准具体会怎么落地。就像互联网最开始也是海量泡沫一样,不喝泡沫,你啤酒喝不着。尽管由于相关法规还不允许投资机构以机构身份投入ICO市场或拥有代币。但专业投资人已经摩拳擦掌。全中国和全世界投资的精英人士、传统人士都在关注这个事,红杉也在看。薛蛮子说。总之,这不是散户的市场。但散户还在继续进入。张璐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去投资ICO的建议,尽管阅读量不高,但读完后有近三百个人加了她的微信。港澳台同胞,华人同胞,东南亚的、柬埔寨的,在香港做基金的,在美国做干细胞,哪里的都有。但问题是微信天天在那聊价格,聊价值的人很少。8月8日,36氪在无引力基金发布会上,看到了一只来自东北的ICO项目团。这只有20-30人组成的项目团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由特定的领队带领。队员王大姐告知36氪,她来自沈阳,原来做小商品批发。后来东北经济不振,他们被人介绍,买矿机挣到了钱。这次,是矿长带他们一块来参加发布会。王大姐并不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ICO,甚至对比特币也是知道个大概。但她十分相信矿长和领队,觉得他们推荐的项目肯定是好项目。王大姐自豪把自己的手机上的转账记录给36氪记者看:她通过把自己买的矿机租给矿长挖矿,一天大约有3000元的收入。现场还有两支这样的中年男女组成的项目考察团。在发布会之后,他们上了大巴,准备奔赴别的地方。中国人有一种赌性。8月14日,在北京的一个宾馆里,曾经作为第一批中国股民,南下深圳挨家挨户收集原始股,参与了从期货到比特币的各种各样的投资风口的周耀波,意味深长的回答36氪如何看待ICO散户重新涌入的问题。中国的资本投资市场,包括虚拟的,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是换了个马甲,换一个道具。货币的代价往往非常昂贵。一切正如美国作家拉尔夫·爱默生所说。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精选四不过、火币网、OKCoin币行等3大都表示,没有接到监管机构的关闭通知;如果上述报道属实,将停止目前的的交易,转型为。作为一项新生事物,ICO原本在“技术江湖”中是开发者互助式的项目融资工具。但在最近半年间,随着各类ICO平台和ICO钱包的兴起,参与ICO的门槛**降低,圈子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监管难题则越发迫切而棘手。主动戳破ICO泡沫,或许只是未来更多挑战的开始。业界和监管层都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ICO、虚拟货币的多重属性,而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一夜暴富神话下的ICO黑洞对于突然发布的ICO监管政策,者、天使投资人李风并不觉得意外。早在ICO监管政策出台前几天,李风就在与中国青·中青在线记者的交流中谈到,“我觉得‘一刀切’也正常,太乱了先停下来,在这么乱的乱象下任何监管都应该不意外。”“币圈”乱象丛生已久。李风自己的感觉是,最近一两个月在北京看到一些ICO项目的白皮书(ICO项目启动前发布的说明书)有些“鬼扯”,不靠谱的项目越来越多。更让他担心的是,在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一些“更离谱”的ICO项目。无论是“鬼扯”的白皮书还是“离谱”的项目,背后的诱因都是ICO一夜暴富的神话。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七百余种涨幅明显,39%的虚拟货币市值增长10~50倍,9.9%的虚拟货币市值增长50~100倍,另有7%的虚拟货币市值增长超过100倍。在“一币一别墅”的神话下,ICO的圈子越来越大,门槛逐渐降低,甚至有人将其类比为一个“小股市”。根据国家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的《》,上半年国内ICO相关平台43家,上线并完成ICO项目65个,累计达63523.64BTC(比特币)、ETH(以太币)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以日零点价格换算,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如此迅疾的增速潜藏着众多未知的风险。国家互金专委会提醒,存在恶意炒作、价格剧烈波动等系列问题,且为、恐怖融资等活动提供了便利;ICO融资规模大,参与用户多,但项目失败率高。同时,存在通过ICO进行、诈骗等活动,容易导致和社会问题。目前很多区块链应用项目属于借区块链名义炒作概念、滥竽充数的“伪链”。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李爱君、张珺等人执笔的《、交易与融资法律问题研究报告》称控制存在风险,虚拟货币发行、交易与融资存在技术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合同诈骗风险、非法经营风险、风险、交易风险、洗钱风险等,并且加大了性。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9号文。文件明确:ICO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金融专家曹红辉指出,行业并不是不能创新,但要依法依规。现在不少平台成为了货币本身的交易平台,“这还不是币币之间的,而是把货币当做炒作的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认为,本次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监管政策是对当前ICO风险非常及时的预警、处置措施。“这个做得非常正确,出手非常果断。”胡滨说,这也是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以后,首次出现的七部委联合针对金融风险采取的措施。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教授表示,9月4日ICO“一刀切”政策的出台不足为奇。在当前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金融安全,然后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第三才是金融创新。所以“一刀切”虽然出乎意料,但对整体金融安全来说仍是件好事。武长海表示,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的先例已经证明,在技术面前,金融监管的手段和制度是滞后的。ICO目前尚未得到监管政策的认可,包括ICO的准入、定义都没有法律依据,“它是个什么东西都没有界定清楚”。“创新要法律的陪伴,要有规则及时跟上,否则这样的ICO泡沫破灭是迟早的事。”武长海说。“币圈”的眼泪,“链圈”的幸运?针对ICO的监管政策出台后,业界和学界在反思泡沫之外,也意识到需要重新、准确认识ICO和多重属性。武长海认为,短期来看“一刀切”确实保证了金融安全和稳定,但这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关键是我们能否在‘一刀切’之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以后,重新认识虚拟货币的性质和价值,再来谈监管的问题。”实际上,对于而言,ICO所带来的并不全是泡沫和灾难。美国电商平台5Miles创始人兼CEO卢亮最近两三年一直在研究中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根据他的了解,最近国内ICO监管“重拳”对区块链业内的两种人产生不同影响:对“币圈”来说这是灾难,但对“链圈”来说却是好事,甚至可以说是幸运。所谓“币圈”,指的是一群利用、发行、运营虚拟货币的人,许多ICO项目正是“币圈”的典型代表;“链圈”则是一群研究以及社会化应用的开发者。“‘链圈’以前主要在上海,以技术开发为主;‘币圈’以前主要在北京,以屯币为主。以前‘链圈’和‘币圈’这两个圈子之间是有鄙视链的。”卢亮说,监管政策出台后,身边这两个圈子的人反应不同:“币圈”的人虽然之前赚到了钱,但触碰了红线很苦恼;“链圈”的人开始明白通过ICO可以快速融资,帮助他们的区块链项目尽快运作起来。“ICO本身是小众、专业领域里面的一种募资方式。”星合资本董事长最近半年也在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他接触的项目团队来看,因为“区块链这种底层技术没个三五年你也看不出效果”,许多“链圈”的开发者其实很难获得VC/PE等的支持。郭宇航认为,在此轮ICO严格监管之后,应该研究如何筛选可靠的ICO项目,并将其在可控范围内。“一刀切之后,能不能再给予那些真正的项目一个机会?假设我们能用某种方式把真正的人甄别出来,这样他们能通过ICO迅速做大做强,对区块链在金融和各个行业的普及是有积极作用的。”“爱恨”各不同在上述七部委文件发布后,各大代币全线下跌:超级现金Hshare(HSR)跌超50%,OmiseGo(OMG)跌20%,Lunyr (LUN)跌17%,VeChain(VEN)跌20%,比特币也在20分钟内跌去近2000元,以太币暴跌10%。虽然比特币、以太币等“大币”下跌后的价格依旧维持在高位,但接连出台的监管措施始终不是个好消息。金晖(化名)是ICO圈内的“老人”,最近一年来主持了多个ICO项目的路演活动,涵盖游戏、等领域。他了解到的情况是,“一刀切”的政策出台后,一些ICO项目可能会转移到国外去,在海外的交易所进行,甚至可能在国外的社交网络上路演。“就我所知,有些ICO可能会转移到日本、冰岛、爱沙尼亚去做,那里对区块链持很开放的态度。”“在哪儿ICO都会受到监管。”胡滨表示,目前国际上对于ICO、虚拟货币的性质和监管有多种看法,想通过“出海”躲避监管其实不现实。从国际经验来看,对虚拟货币和ICO项目的认识各有不同,所采取的的监管措施也差异较大。金融科技分析研究公司Autonomous NEXT发布的状况报告分析了瑞士、新加坡、俄罗斯、中国、英国和美国等6个国家的ICO和加密货币整体状况:新加坡和瑞士对新兴科技的监管较为宽松,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适合其发展;英国相关法规缺乏明确性,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对技术采取了等等看的态度;美国“监管机构的大杂烩”让代币发售更加复杂,而且各州实施各自的法规,情况比较复杂。能源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架构师、信达证券首席曹寅最近一年与不少欧美国家的业界有过交流。根据他的观察,大国对于虚拟货币通常比较谨慎,因为内部金融体系复杂,不同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意见都不一样。“美国的IRS(国税局)今年在考虑把比特币列为应纳税资产,作为合法的来管理,但美国证监会把比特币作为证券类产品来管理。”曹寅注意到,还有些货币体系脆弱的国家把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作为工具,甚至有些规模非常小的国家非常支持虚拟货币。例如,东欧小国爱沙尼亚正在考虑成立一个,此前,爱沙尼亚也曾发行过“爱沙币”。业内分析,这个人口只有132万人的小国看中了、自由和隐私等属性,希望能以此摆脱外资银行对本国金融市场的控制。曹寅的另一个身份是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委员会成员,在他看来,爱沙尼亚等的开放态度对于中国并没有参考性;且因为相关法律对虚拟货币的性质还没有界定清楚,“拿来主义”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爱沙尼亚这些国家的摸索,摔倒了顶多也就是淹没胸口。中美这类大国,摔倒了可能就是深渊。”曹寅说。试一试“”?虽然各国情况各异监管措施不一,但业界和监管层一直在讨论,能否学习英国、新加坡等国的监管沙盒模式。所谓监管沙盒,指的是创建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可以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同时不用在相关活动与现行规范冲突时立即受到监管规则的约束。监管沙盒的概念由英国**于2015年3月率先提出,随后在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推广实验。加拿市场管理局(AMF)最近确定ICO项目属于证券类,甚至接受这类ICO公司进入监管沙盒。有消息称,Impak Coin项目成为了AMF沙盒监管下的第一个项目,这也是首个合规的加拿大ICO项目。放眼国内,学习国外监管沙盒的建议早已有之。在2017年7月刊的《当代金融家》杂志上,中国人民银行姚前发表署名文章《数字加密代币ICO及其监管研究》,这是中国学界和业界最早系统分析ICO的文章。在文章中,姚前建议对 ICO 实施监管沙盒,监管部门可在确保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前提下,在监管沙盒内对 ICO 的上市审批、投资者限制、项目公开宣传和推介等方面实施豁免或有限授权,允许 ICO 项目开展测试活动而不需要担心监管后果,为 ICO 项目创造 “安全” 的创新空间,降低创新成本和政策风险。实际上,此类探索最近也在贵阳、赣州等地出现。7月9日,赣州园暨地方新型金融监管沙盒在北京正式启动。7月25日,在贵阳召开的“区块链ICO行业生态体系建设研讨会”发布了《区块链ICO贵阳共识》,提出将建立标准沙盒计划,及各领域子沙盒计划,深入细节,形成切实可行的监管体制。不过,针对虚拟货币进行监管沙盒的想法在落地时仍将面临不少挑战。武长海认为,开展沙盒式监管前要弄清楚虚拟货币的性质,而首先要做的,是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的性质界定清楚。“如果要想合法化,虚拟货币是个什么东西?相应的规则、制度要写清楚。跟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什么?要研究清楚。”“这个东西各国都在试验过程当中,(对于)沙盒大家都没有经验,都是在尝试做。”胡滨指出,监管沙盒不是一两个简单的试点,而是有一整套机制,涉及的监管部门众多。“我们现在界定它是一种非法的金融活动,联合了7个监管部门来联合执法。未来等ICO制度完善了,监管规则明确了,自然监管主体就水落石出了。”胡滨说,从国际经验来看,目前对ICO的监管更多的是定位为证券监管部门,代币的发行类似于证券融资行为。姚前在上述文章中也指出,实施监管沙盒的先要基础是完备清晰的授权或许可的金融监管体系。基于我国当前的体制,若按分业授权或许可,容易产生或监管混乱,也不符合 ICO 项目的多元创新特点和测试需要,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将其提升到更有效的层次,在此框架下开展监管沙盒。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宁迪 实习生 张蘩一《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精选五来源:一本财经作者:零和 戈森 萨伊2015年,最火的行业,一定绕不过“众筹”。这个模式,曾被看为VC的颠覆者,激活的酵母,巨头们都纷纷布局。最火时近300家平台,3分钟募资2500万,众筹广告甚至爬上了高铁;如今大多停摆、转型、退出,只剩下一个空落落舞台。在中国的土壤之上,我们常常看到这些急速落潮的故事,它们从一出生,就暗含必败的宿命:非理性的开场,一拥而上的躁动,监管的冷却……01退幕某公司的众筹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了默默退场。该公司的员工透露,当初一百来人的团队几乎解散,最后一个募集的项目停止在2016年7月。现在剩下寥寥数人,在做投后管理。问其原因,他只有两句话:“大环境如此,时机未到”。早就拿到首家股权众筹营业执照的蚂蚁达客,其网站依然显示为“测试版”,官网简单,最新的,也停留在2016年。△ 蚂蚁达客依然是“测试版”而,也被调整下线,官网打开后,直接跳转到苏宁易购上。就此,巨头们众筹之梦,悉数梦断。巨头尚且如此,各大小平台,更是落寞退场。专注于吃喝玩乐领域的众筹客,尽管领域更垂直,但依然举步维艰,现在他们试图往直播领域转型,追逐下一个风口。根据数据,截至2017年5月底,仍有425家平台处于运营状态(网站链接仍可打开)。其中,股权/收益权众筹平台约为182家,失效平台3家,新收录平台0家。行业内,几乎无人再提股权众筹。各大互联网金融的媒体官网上,股权众筹这个分栏目,被默默关闭、下线。一个曾经风起云涌的风口行业,寥落至此,让曾经身处这场大戏之中的人,恍如隔世……02造梦时间回溯到2014年,那个创业者躁动的年代。两百米的创业大街上,咖啡厅里坐满了西装革履、却多日未洗头而头油锃亮的热血青年,他们拿着BP,一轮轮见投资人,高谈阔论,仿佛心怀万物,胸揽天下。创业太热,热到VC都不够用了。股权众筹就是在这波创业春风中开始了疯狂生长。2011年,股权众筹这个全新的模式,飘洋越海,从美国来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股权众筹只是传统VC的补充,突然间,它从“补充者”,成为了“替代者”,甚至“颠覆者”。最先觉察到风口的,是嗅觉灵敏的创投媒体系,以36氪为主要代表,他们的用户多为创投人士,又聚集了一批早期的创业项目,有先天的发展优势。他们带着强大的使命感,宣传语也是豪气干云:“让钱跟着人走,而不用看‘豪门’的脸色”。在媒体推波助澜下,风口真的来了。2015年,巨头们敲锣打鼓都来了。京东、阿里、小米等电商系,试图将股权像商品一样兜售。不久,蚂蚁金服也发布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蚂蚁达客”。“国外有纳斯达克,中国有蚂蚁达客”,蚂蚁金服的副总裁韩歆毅在舞台上描摹恢弘蓝图,他引用着马云的名言作为注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巨头的牵引力下,第三方的小平台,开始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众筹客、大伙投、第五创、头狼金服等多个项目都宣布完成融资,融资额百万级别。“最火的时候,近300家平台”,众筹行业垂直媒体“众筹之家”的主编子野称,很多平台融资后,开始高调宣传,甚至在高铁座椅上打起了广告。△ 众筹广告登上高铁2016年年初,凹凸租车在京东上众筹2500,上线3分钟即超募,最后居然募资近1亿。“人人都是做天使的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在《新闻直播间》的栏目上,主持人和嘉宾对于这个金融新生儿充满了热情,“值得我们去呵护它”。股权众筹一下被推到了浪头之巅,但一些,却开始出现异样的妖氛。“整个都是非理性的”,子野注意到,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自于P2P领域。彼时,P2P如炽浪扑面,激活了民间散碎的资本,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式的理念。股权众筹正是搭上了这一波时代快车。而子野注意到,很多平台为了上车,开始不择手段,“宣传的时候,直接说本金可以翻一倍、两倍”。相比P2P年化12%的,这个新生的模式,却打出了高达100%甚至200%的回报,一度让投资人心智全失。参与其中的,除了P2P领域的投资者,剩下的小部分是中产阶级,他们才符合股权众筹的用户地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而正是这个扭曲的开场,才导致后面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崩盘……03崩盘2015年的下半年,行业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早期P2P投资过来的那批用户,他们经历过半年或一年的投资周期,开始期望看到了。事实上,股权众筹是一个“慢悠悠”的模式。在中国,一家企业从创立到上市,至少5-7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这就意味着,股权众筹要跑完一个周期,需要至少5-7年。而被“”和“保本保息”喂刁了胃口,被P2P的就有收益教育的投资人,对如此长的时间周期,完全不能接受。“投资人开始天天吵着就要退出,给他们解释,完全听不进去”,某众筹平台的媒体负责人辛晴感觉,投资人的情绪开始失控,他几乎能听到决裂的滋啦声。最激烈的时候,辛晴在群里说一句话,所有投资人都开始围攻。往往一个问题刚回复完,又冒出七八个问题,“压力巨大,头发都愁白了”。当然,除了上市之外,还有两种退出方式:下一轮融资或者。可实际上,操作起来也困难重重,因为“众口难调”。在这场博弈中,话语权都掌握在领投者,或投资额较大的跟投者手中,小投资人完全被左右。就如一群狼,头狼领跑,其他成员只能陪跑,当然也可以选择脱队成为孤狼,但一起打江山的肉自然分不到了。辛晴就曾差点成为孤狼。她也投资了一个项目,获得了preA后,她就想退出,但投资团队中的“长老们”却大力反对:“既然能很快拿到新融资,项目以后肯定牛逼”。“长老们”不允许其他投资者退出,大家几轮拉锯,身心俱疲。利益螺旋,经常将周遭的一切,混搅得血肉模糊。而另一边,很多人,已血本无归。创业,就是一场幸存者的游戏,九死一生。“十个项目中,一般只有一两个可以进入下一轮”,子野称。一家知名的前员工透露,他们当时上了很多实体店铺项目,结果大部分因为经营不善而亏损、倒闭。质疑、维权活动集中爆发,投资人甚至开始找媒体助威,行业被推至悬崖之边。坏消息通常就会扎堆而来,墨菲效应爆发——监管也来了。日,证监会下发通知,对股权众筹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和定义,将其修改为“”。在原来,,更接近“”,希望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然而,监管的新的定义,却有明确暗示,不希望散户入场,而成为针对中产阶级的产品。对于这个门槛,相当于渔网,只保留大用户,把全部放流。“整个股权众筹领域是一脸懵逼的,这和一开始设定的立场,不是相违背了吗?”齐轩称。在美国,早在2012年就颁布了“乔布斯法案”,专门新兴成长企业(EGC)简化IPO发行程序、降低发行成本和义务——这是得以健康发展的肥沃土壤。此时,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希望中国的“乔布斯法案”的出台。但投资人并不愿意耐心等待,监管的暧昧态度,让他们更为慌乱不堪。业内甚至流程一种说法:散户不能被教育,就等着被收割。平台与投资人的矛盾,一度加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崩盘降临。04余晖这一边,被惹得心浮气躁的投资人,叫喊着“退钱”,另一边,平台百般解释——双方架在这个节点上,谁也难以退让。退出机制真的毫无破解之道吗?“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股权的交易流通”,齐轩类比IPO,如果这些创业型公司的股权,也可以做当像IPO一样流通,就彻底解决了周期长的问题。齐轩发现,有一批高净值的用户,自行在地下成立了多个“”,进行,加速流通。但这毕竟是灰色的,且相应的规则制定、定价体系,都难以服众,“大多没有做起来”。实际上,这不是创业公司就可以建立的庞大系统,而需要**和监管的介入。“当时行业提出了无数设想,比如,建立第四板,都是理想化的解决方式”,齐轩称,整个行业都在翘首以盼,期盼规则出台。“整个行业都仰着一张小脸,眼巴巴盯着,希望能有监管的助力,让退出机制更完善”,齐轩称,但没人知道,要等多久。此时,行业已有很多平台撑不下去了,原因是,股权众筹的盈利,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当时的平台方,唯一的利益来源,是收取服务费或者管理费。一般服务费只融资额的2%到5%,比如说融资额1000万,一般小平台只能收到20万的服务费。说得不好听点,20万的费用,还不够这个项目调研的成本开支。而很多平台也开始采取“领投+跟投”的方式,平台自己,也参与到项目之中,但是和投资人一样,他们同样也要面临回报慢的弊病。“很多平台就是等不来监管,自身造血能力也不足,被活活拖死了”,齐轩称。兵败如山倒,行业急速退潮,巨头们也淡淡离场,繁华如烟消散,两年恍如一梦。“当年的近300家平台,基本全部离开,转型的、倒闭的、沉寂的”,子野看到,行业中还有百来家平台尚在运转,但这些,已离最开始的股权众筹,越来越远。“这些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沉淀了一些比较理性的、高净值的投资人,平台已安心围绕这些投资人服务,类似基金的模式,这些投资人类似LP”,子野称,此时的股权众筹,已不是2C的众筹。基金的模式,早已有之,此时大多股权众筹平台,成为“四不像”。行业一度出现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股权众筹就是一个伪命题;另一派认为,并无问题,就是降生得太早。在美国,法规健全、投资环境相对理性,股权众筹已做得颇为成功。而这个需要长时间才能跑完一个周期的模式,基因天生就如中国的大环境不匹配。投资环境的投机、不理性,体系不健全的土壤上,难以滋生出一朵需要长时间养殖、精心呵护的花朵,它只适合速成、功利的植被。“恐怕还需要5-10年,投资人趋于理性,法规健全之后,也许股权众筹还能再战江湖”,齐轩称。就在行业哀鸿遍野之际,却又有逆流而上者。成立了“宜天使”,宜信CEO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看好股权众筹。而就在近日,数月没有更新的百度百众,突然上线一个新的项目。行业并未彻底衰败,在灰烬中缓缓重生……在中国,任何项目的落地生根,恐怕都不能忽视大环境和背景音。普惠金融撬动了最底层的理财用户,他们刚刚觉醒,尚在蒙昧之初。他们没有经历过的洗礼,也没有经受完整的金融教育,就如嗷嗷待哺的婴儿,只有非理性的哭声和呐喊。而另一方面,金融和文明的光芒,刚刚刺破中国的商业莽林,万物生长,却又原始血性。规则缺失,投机心重,面对这片土地,金融的从业者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和耐心……“如果金融从业者也陷入非理性,加入狂欢,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就会陷入群魔乱舞”,齐轩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失败标本,解读过去,是为了读懂现在和未来。(编辑:孙涵宇)《从股权众筹到ICO,创新的募资方式为何纷纷扑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扑街唔好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