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不能帮忙推荐一家好的知识付费翻墙推荐平台?

大潮过后谁在裸泳?关于知识付费 你们可能都错了 - A5创业网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大潮过后谁在裸泳?关于知识付费 你们可能都错了
& 19:11&&来源:钛媒体&
  摘要: 在知识层面上,大众化即意味着庸俗化与肤浅化,而这恰恰和知识的内涵本质是相互矛盾的,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以解决知识需求难题为出发点的知识付费,实际上恰恰是在抹杀消解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嵇康是中国历史上诋斥礼教的非主流人物,他用&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来概括民之性。事实上,他对学习和知识的这种看法不止代表了魏晋放浪形骸一代的精神内涵,同时也隐隐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真理:知识和学习并不是人们的刚需。
  中国历史上,从理学心学的蔚然兴盛到乾嘉学派一统学界,背后并非出于学着研究兴趣而引发的学术风气转向,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政治风向的变化迫使知识研究方向不得不内缩到一个安全的维度之中。
  即使有&经世致用&的声音,终究亦不过是建立在&民可使由之&基础上。顾炎武固然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言论,然而,而他所谓的&保天下&却是因为&天下无父无君而入禽兽者也&。所以,在知识分子看来,无论是保国还是保天下,根本前提还是君父名教大义等等。
  一言以蔽之,发展到封建历史的下半场,皇权和知识分子阶层狼狈为奸,学术和知识不仅没有发挥推动社会进步、增长民智的作用,反而有意无意地成了专制皇权为虎作伥的利器。
  显然,从制度设计上,这样的学术知识已然将大众排除在外,大众仅仅只是知识的工具而已,用处也仅仅是为了维稳保证王朝长治久安。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中国的普通大众长期以来都是和知识无关的人,他们既无从接触习得知识,也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他们中的少数幸运儿借助制度的流动性进入统治结构内,绝大多数则永远地处在被统治乃至压迫的局面下。
  知识和权力的联合体一旦尝到禁脔的滋味,那么又怎么会轻易将自己的独占和权益转手他人,知识和知识分子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集团化、垄断性、排他性的特征。面对越来越复杂繁琐的知识,大众也渐渐敬而远之,知识王国成了一个真正的没有任何监督和反对者的独裁领域。
  相比财富和权力流动的停滞,知识阶层的固化才是最可怕的最悲哀的。
  1994年,第一个 Wiki 网站建立,七年后,Wikipedia 推出。
  2008年,MOOC 的概念问世并在随后几年里大行其道,2017年,牛津大学也推出了它的 MOOC。
  和一般的看法不同,我们认为,网络发展兴盛的二十多年不仅没有让知识大众化,也没有让学习摆脱以往的时间成本限制束缚,实际上反而让知识和学习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乍看起来,以 Wikipedia 为代表的线上众包知识编辑系统,通过互联网让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教授和疯子虽然缘悭一面却能靠着书信来往为 OED 贡献词条,与互联网几乎同步诞生的 Wikipedia 的编辑方式和一百七十多年的词典编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他们只是把过去的书信往来讨论置换成了线上的邮件组,他们只是有了多得多的志愿编辑。但问题随之而来,面向互联网上的各国用户,在民主开放的编辑场景和机制下,在词条/知识编辑保持客观中立态度立场的问题上,Wikipedia 遭遇着词典编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挑战与困难。
  中文与日文 Wiki 上南京大屠杀事件描述的差异 来源:维基百科
  一个细节是,中文与日文 Wiki 上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描述有显著的差异。以此为例,从根本上说,知识/词条就代表着权力和话语权,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词条背后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的对抗。
  于是,用户们看到的知识/词条实际上只是编辑们相互妥协斗争的结果,而学术界向来对 Wikipedia 嗤之以鼻,缺乏专业资源背书的百科网站上的知识甚至只是编辑们自以为正确的结果而已。
  陈旧的运作模式让 Wikipedia 陷入了商业上无解的悖论和困境,一方面,为了保证显示自己在知识上的客观中立性,它不得不尽力摈除巨大流量数据背后潜藏的收入可能性,只能仅仅依靠捐款维持运营,另一方面,没有自己成熟可持续的收入来源,知识却试图永远保证中立客观理智的独立立场,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来成功过。
  绝大多数注册者并没有按照规划完成 MOOC 学习规划 来源:mfeldstein
  情况在 MOOC 领域更加糟糕。
  《纽约时报》将2012年誉为 MOOC 之年,但是研究却发现,在24家 MOOC 平台上,最终完成学习规划人数在报名者中的平均比重仅有7.6%,最低为0.67%,最高也仅有19.2%。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截至2013年6月的一年时间内,发起了一项针对100万名 MOOC 用户的调查,结果发现,在报名最多的课程中,超过11万用户中仅有大约2%完成了学习,而完成率最高的课程报名人数堪堪超过四万人,完成比例也只有约13%。
  一名老师的 MOOC 教学成果 来源:The Atlantic
  2013年,一门在 Coursera 上开设的媒体课程的最后结果是,超过55000名报名者中,大约有2/3在报名之后便对课程置之不理,仅有不到2400人为了积攒学分交过作业,只有不到1200人完成了整个课程。
  MOOC 的完成率不容乐观 来源:katyjordan
  更新至2015年6月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 MOOC 报名者和完成者之间存在的有趣关系,报名者超过1.4万的课程,仅有4例录得了20%以上的完成率,报名数不到2000的课程的完成率则呈狭窄的条状异常集中分布在20%到36%区间。
  越是受大众追捧的选题其完成率反而越低,MOOC 在大众学习上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耐心和毅力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
  从 Wikipedia 和 MOOC 的情况,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和学习并不是大众所真正需要的,看似繁华的景象背后,其实只是人们消费兴趣的亚种而已。
  2006年,还在 Huffington Post 工作的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创办了 BuzzFeed,这家网站计划在2018年上市,目前估值约为17亿美元,而创办至今有165年历史的《纽约时报》的市值目前仅为23亿美元不到。
  一个大家遮遮掩掩又羞于承认的事实是,尽管《纽约时报》依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质量最佳的严肃媒体,但是,读者们更热衷、市场投资人更钟意的却还是以标题党和病毒性传播闻名的大众通俗媒体 BuzzFeed。
  现在,喧嚣火热的知识付费实际上处于同样微妙的境地之中。
  从本质上来说,包括得到、知乎 Live 以及从分答衍生出的小讲和所谓的知识付费并没有多大关系。
  与其说它们是互联网时代基于知识供需双方建立起来的线上交易市场,毋宁说它们只是恰巧创办在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时代的内容生成分享平台而已。这些内容,在纸媒时代是专栏,在电视时代,是综艺节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论坛、群组上的帖子。
  这些平台或产品的根基并非是用户对知识及学习的需求,而更多地植根于用户对内容的兴趣。
  知识付费的产品形式或者是基于问答机制,或者是基于授业课程的规划,然而无论是何种模式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如何让内容尽可能多地触达到目标用户,如何尽可能高地增加付费用户转化率。
  要达到这一目的,不可避免地就要面向大众,而面向大众,则意味着内容本身的大众化。
  显然,如果真得对商业知识感兴趣,并不是自欺欺人地去看些所谓的谈资和内幕,而是去读《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和研报财报。而真得想了解经济学的用户,最好的入门方法之一当然不是去订阅某经济学家的频道,而是读遭他私淑却断然拒绝承认他学生身份的张五常的书或追根溯源读弗里德曼的书。
  知识和知识公司之间的矛盾
  不难想象,在知识层面上,大众化即意味着庸俗化与肤浅化,而这恰恰和知识的内涵本质是相互矛盾的,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以解决知识需求难题为出发点的知识付费,实际上恰恰是在抹杀消解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现在,知识付费依然只是一种建立在对答题者和授业者的消费下的拥趸经济模式。
  隐藏在知识付费供需双方背后的危险陷阱是,一方为了满足另一方的需求只能提供最简单的答案乃至最趋时的内容,另一方也自然而然地对此甘之如饴,满足于接受一个浅显没有论证与验证的回答,并将其置于定于一尊的地位。
  看看各个知识付费平台上最受欢迎的频道项目,我们就会发现,最受大众欢迎的是针对热点问题的回答,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精神自慰譬如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授课,是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价值的理财和常识入门。
  这样的消费和知识、学习没有关系,这样的消费和迷恋 TFBOYS、Justin Bieber 等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多少差别,它们都只是一种建立在崇拜偶像情结上的盲从与滥情而已,唯一的不同只是,前者可以志得意满地在知识的大纛下进行非理性的消费并以此炫耀。
  MOOC 授课时间越长,完成率越低 来源:katyjordan
  MOOC 课程时间和完成率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关系,那么,如果以学习为初衷的用户都无法保证完成学习规划的话,那些根本没有明确知识习得计划的用户又怎么可能仅仅通过付费就实现获得知识的目的呢?
  在各个知识付费平台上,我们发现,知识和学习实际上早已经让位于单纯的内容产出,答案和授课更多地是以输出内容为目的,而这些并没有跳出如如报纸杂志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的窠臼,反而借助互联网的神力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海量受众群体。
  但是如果这种模式仅仅依靠用户数量基数来反推内容产出的话,那么它和今日头条、乃至微博等拥有更多用户内容的平台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
  科学和民主都需要具有足够的理性、有条理的论据、证据的严格标准和诚实。科学是防范假装有知识的人的有效方法。科学是反神秘主义、反迷信以及反对在不属于自己范围内的地方滥用教义的宗教的一座堡垒。如果我们忠实于科学的价值观,那么,科学就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什么时候被欺骗了。
  显然,现在的知识付费正走着与卡尔&萨根上面对科学阐述恰恰相悖的道路。
  我们仔细考察知识付费的模式,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如果是内容产出机制而言,单纯的问答机制已经由 Quora 和知乎的实验摸索而宣告并不能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所以,在&知识付费&的幌子下,实际上不过却是以付费墙(Paywall)为关键的内容输出而已。
  换言之,和知乎这样的平台相比,得到、分答等仅仅是通过价格歧视的市场经济手段将付费意愿在阈值以上的用户筛选了出来,并通过关注力、影响力等手段予以变现而已。
  内容生产机制和商业模式实际上都没有任何新鲜的地方。
  而经过我们上面的讨论,授课模式的持续性更加让人生疑,首先,用户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不高,其次,学习的自主性和持续性也都存在极大的缺陷,这使得基于授课模式的知识付费就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发现。
  再从内容产出形式的角度来看的话。
  在文本之外,各个知识付费平台往往在预设的碎片化、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自身特性等前提下开始鼓吹音频内容输出。
  然而,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几乎没有一个基于音频形式的内容/社交产品获得成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短音频单向交流在知识学习分享层面上不啻银样蜡枪头,时间、交互体验、内容密度等诸多限制因素实际上让音频形式下的内容产出往往成为一种用户新鲜和娱乐心态刺激下的非理性应用。
  我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知识付费平台甚至可能还会推出基于视频模式的产出形式。这样的产品或者会以多人为场景、以弹幕和聊天室为交互手段,或者会以短视频形式为载体推出授课教程及问答。毫无疑问地,这样的产品形式,又将直接落入诸如斗鱼等直播平台、在商业上还远远谈不上成功的 Papi 视频等的既有模式。
  从内容产出和商业机制上而言,我们并不认为现在的知识付费探索出来一条独创有新意并且具备持续性的模式,我们看到,现在的所谓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个将传统的内容生成机制刻意划分出存在着需求双方的伪概念产品。
  它之所以流行,原因在于,人们根本就没有抱着真正去学习获得知识的目的去使用它。
  那么,问题来了,当被市场和资本强行输入的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神话破产的时候,当知识付费的热潮渐渐褪去回归到兴趣式消费和内容产出的本质的时候,这些今时今日喧嚣盛行的知识付费平台那时候又怎么办呢?
扫一扫关注A5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安然&&&/&&&作者:胡勇
自V2.0版本推出“知识圈”功能以来,迅雷镖局迅速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使用,进一步佐证了“知识付费正在成为新一代网民普遍接受的模式这一现实”。近期,迅雷镖局2.0.1发布,知识圈功能升级,开放了免费入圈权限,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
近两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在此浪潮下涌现出大量优质的知识内容产品,“知识付费”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今天我们来盘点女性知识付费的内容类产品。据小鹅通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达62%。从付费内容来看,个人提升和母婴亲子是付费用户比例是最高的两个,分别占了27%
由网易新闻举办的2018年GMIC“内容新生态”专场今日正式召开。在论坛上,网易传媒内容创新业务总经理刘晶、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蜻蜓FM副总裁郭嘉等人共同探讨了关于内容付费是否进入下半场话题。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面对这样一个热点,各知识付费平台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活动,这里做了一份粗略的统计。在其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各平台都开始主打“听书”这一促销点,这也说明用户听书需求的崛起,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本文主要是对市场上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较大的几款产品:知乎、得到、在行、百度知道的横向对比,分析他们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机遇。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产品设计方案。
近年来,车贷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优质细分领域,以小额分散、风险可控备受市场青睐。2018“备案元年”过半,面临最严监管,如何脱颖,如何探路,如何前进,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美、欧都在强推新能源汽车,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资本投入和市场体量上都领先于全球。目前中、美、欧的产业政策和车企车型投放已经聚焦于EV/PHEV/FCV路线,在HEV上具有极大优势的日本也不得不跟随全球潮流走EV/PHEV路线。
2017年已经成为过去,互联网金融行业向社会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与总结。在2018年初召开的海河科技集团(八条鱼所属集团)大会中,八条鱼董事刘海鹏提到:“一直以来我们行业都被誉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5月27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与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18中国政府信息化大会在贵州举行。Coremail论客凭借深度结合“邮件服务”和“即时通讯”的企业邮件协同客户端荣获2018中国政府信息化产品技术创新奖。
销售富可视手机一万余部、夏普电视四百余台、个人推广销售额累计超千万元、销售佣金超过百万元——谁能想到,创下如此佳绩、在富士康赫赫有名的"百万姐"管丽,14年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产线女工。
5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德首脑会谈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致认为中国和德国应该在自动驾驶领域加强合作。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德国车企将纷纷寻求与百度这样的中国顶尖自动驾驶技术平台展开深度合作。
据了解,“iResearchAwards金瑞奖”由艾瑞咨询发起,汇集超百位权威专家评审团队,评选出中国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商业力量。历经12年的打磨和洗礼,金瑞奖吸引了90%以上互联网企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已然成为新经济领域最具公信力的权威奖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在接触一件新事物的时候,迈出的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来我们没有经验,二来我们在这第一步中的经历将会影响我们日后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的态度和选择
2018年5月,正是锦绣芳华的初夏时节,时值一年一度的5.20“告白日”前夕,资邦金服旗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唐小僧也迎来了成立三周年的生日。
近年来,互联网与金融的跨界融合,促进了P2P理财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随着行业监管不断加码,互金企业也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正轨,逐渐成为大量投资人首选的资产增值渠道。
创业好项目
网络文学二十年: 意气江湖载酒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当前位置: &
知识付费平台良莠不齐泡沫多 一些爆款已黯然下架(2)
扫描到手机
09:26:25 & &中国经济网 &
为您推荐:
幼儿过马路被车撞死司机逃逸 监控拍下惨烈瞬间
PUA背后的财色陷阱:指导学员&养宠&、骗财骗色
特朗普:6月12日举行朝美首脑会晤计划不变
女教师肩扛输液杆 学生:从没见过这么拼命的老师
女子与&男友&同居3年 发现对方这个难以启齿的秘密
2分钟狂摸5女臀部 日本大爷猥琐行径全被拍下(图)
央视痛批情感教主:教女人为奴突破底线
女教师肩扛输液杆照片走红:从医院偷跑打点滴上课知识付费平台生死攸关的五个节点
作者简介:崔书馨,分答前公关总监。著有长篇小说《未来之夏》《瑾年秀时》,ONE 热门作者、平面模特、曾拍摄众多护肤品广告。现撰写行业观点及职场文章见于爱范儿、领英、豆瓣阅读、猎聘和虎嗅等平台。
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接近真理的过程比攀登珠穆朗玛还要难。我们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
从互联网开始我们获得了另外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不再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机收音机。而是直接输入你想了解的任何信息都能得到答案,可是有趣的是,某搜索一家独大之后,我想搜索的任何东西后缀都可能加一个 V1 对于内行来说,明显是某度的广告推广。
对于不明真相,对互联网依赖程度不大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能就走上了上当受骗的第一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得而知,很有可能进错了医院,开了些可吃可不吃的药,里面的大夫除了抽血化验之外,可能只会问你工作压力大不大,是不是加班就不按时吃饭,每天睡得晚不晚等宽泛度极高但又对你来说极其好回答的问题。
用户又不得不为了这些看似流畅的过程实则愚蠢的服务付费。
因为花费了医疗机构的时间,作为盈利机构他们考量的是单位时间内变现的效率和接应的患者数量。对此我深受其害,因为当时我年幼无知,依赖父母。而我爸又天真相信百度,加上协和挂号极慢炭中送雪等现状,讲究办事效率的我们就另辟蹊径利用百度搜索找到一家看似好评如潮的医院。
当我到了医院看到居家的厚重窗帘后,我真的慌了,似乎从来没有在白衣天使聚集的地方见到过这么接地气的窗帘,当然抛开细节不谈,而后的诊断结果说没事但也开了价格昂贵的药物。出来之后,我爸略微不安最后还是托黄牛挂到了协和的号,万事大吉。
但后来细思恐极,从小到大,你是不是也为了那些一文不值的课外活动或者课外书花了父母的好多血汗钱,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大型机构的垄断,而垄断后只在乎扩张不在乎质量和服务水平,一味高傲的认为自己仍然占据市场主流,稳步领先并持续的占领赛道的龙头地位。
而这种企业文化也在逐渐的渗透到员工的血肉里和脑神经里。看似精明高傲的中层,战战兢兢的下属服从着永远与你们有一墙之隔的高层的陈腐施令。
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存在于他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他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他能不断的让我们认识错误。再者说,自称完美或绝对知识的主张及做法会阻碍人们的探索,自由而开放地探索知识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先决因素,我们应该总是在怀疑那些号称已经找到问题最终答案的言论。
那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其实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就像没有人真正活过。我所能给你的经验或者是知识仅仅是我经历过的和我曾经消化吸收后再次输出的二手货。对于他的价值来说,你喜欢那就是复古 vintage,你不喜欢那就连垃圾都不如。
知识及有效经验的获取需要时间,但是每个人获取的效率影响了最终的结果,夸张一点说是影响一生的机会。
作为精英,或者是急于跻身精英阶级的大多数职场人群,大家纷纷在找如何能在三年内快速实现从年薪三十万到五十万的突破;对于创业公司或庞大集团的管理中层每天在寻找如何能用更巧妙的方式说服下属并充分展现人格魅力和知识储备,对于每天纠结在情感漩涡中的人来说他们似乎需要更多的情感麻痹,无论所谓的情感专家说得是不是对的,只要听了,就能奏效几天的时间,缓解心理轻微病情。
他们会选择得到来听音频专栏,分答小讲来听各行业经验结构化输出,知乎 live 上与情感大 V 一边听音频讲解,一边文字图片互动。而这些平台在喧嚣热闹获得资本垂青之后迅速跌落到平台期,在这个较为瓶颈的时期,有几个关键的节点必须突破:
1.包容人性黑暗面;对于从事知识服务的创业者来说最要先包容的是人性的黑暗面。这一点心里准备一定要做足,我见过不少在行行家后期单量减少之后抱怨连连。而不是为曾经帮助你利用盈余时间变现的平台想更多有趣的办法,而是不断的唱衰。这是不对的。
后来在其他各个平台注册后你会发现产品极为相同的情况下运营的质量都远远不够在行。而对于用户而言,有的按照行家的价格支付相应费用之后,对咨询服务不满意就会要求退款,或者强行加微信好友等情况屡见不鲜。再之后也会因为“我付过钱了”等原因来让行家帮忙,这些情况应有尽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甲方乙方的角色定位根深蒂固。不排除活力向上的大都市也存在这种深受腐化主义毒害的年轻人。
2.为可标准化的服务制定标准,给提问者设置门槛:分答之所以会在 2016 火箭般速度大红大紫成功融资是因为商业模式足够清晰,轻便的生态体系里三方皆可获利。上到 80 岁老人,下到 6 岁学龄儿童皆可使用。
而极高利润率的原因是正是因为服务无需标准化,在提问你之前,你能愿意回答我,作为一个小粉丝我就很知足了,哪有时间去考量你的答案是否准确呢?因为你说什么我都爱听。渐渐向知识平台转型之后,发现一切越来越重。作为知识分享领域的先行者在行&分答对内容运营精益求精,知乎 live 的质量及层次远远落后于分答小讲。
在知识付费平台转型知识服务平台之后,应该设置评论机制而非打分机制,后台根据评论内容再进行星级评分,让评判的标准变得统一,对讲主才较为公平。对于在百度上搜索答案来回复网友的行为进行禁言。前期教育用户的机制要设立起来:举个例子要把“如何传播一个热点事件”这样的大坑问题转化成“我在一家智能硬件公司工作,如何给我的产品写第一篇新闻稿”这样的细节化问题,因为针对服务来讲只有点对点,才能实现相对标准化。
3.选择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微博问答自然不必说,有天然的传播土壤。利于一切泛娱乐话题扩散。亏在出现太晚。知乎,分答,喜马拉雅,罗辑思维知识付费四大阵营出现之后才不紧不慢的邀请加 V 用户开通微博问答功能,一个看似极有前途的产品由于慢人一步而变得可有可无,成了新浪微博不可承受之轻。只能开通答案三个月之后免费等福利吸引网友。对于其他产品来说,盘子本身不够大,那么传播的结果就是 ROI 极低。
在我看来,得到利用用户进行自发传播的效果很好。在朋友圈中传播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触及到了跟你一样焦虑的用户,只要是无法承受焦虑的人就一定会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消除焦虑,花钱就是最喜闻乐见的手段。只要焦虑存在,平台就会一直在,作为平台,也要将刺激用户焦虑成为一种传播手段。
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付费应该是基于学习社群的升级产品,产品要轻,定位明确才能在短期内聚集大量的目标用户。在推广上应该选择被验证过的爆款商品,以公号的方式,商品售卖的行为逻辑加乘精准客群,所以才会有很好的转化。
4.充分利用互联网,重构用户消费决策体系:由于知识服务与出版有着本质上的相同,那就举一个网络销售渠道超越实体店的例子。网络领先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因为低折扣而在于互联网体系的信息传递—便携购买。试想一下如果在我不知道得到,分答、知乎情况下,我去哪里消除焦虑、获取知识,取得解决难题的方法呢?逛互联网,看排行榜,决定是否购买,在这个决策链条中,决定用户购买的是能否在渠道中看到这本书(知识服务产品)的信息。陈列的渠道至关重要。
知识服务产品以音频,视频,电子书籍等形式存在,那么就需要找到最适宜的陈列渠道。与门户媒体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是重要一步,背靠网易的网易公开课一直有天然的流量优势,在平台的保护下不断的完善内容是让业务稳重有升的根本。
5.流量就是用户的时间:想留住用户,就要让他们用所有的碎片时间去做完一件事,并且都在你这里做这件事。从咨询服务到知识服务到解决问题,完整的生态体系需要建立。我的疑问被解答之后,需要有人帮我一起执行,一条龙让我更安心才是王道。因为焦虑和慵懒是人类的本性,就像人性黑暗面一样。刚开始是得入口者的天下,而后就是服务质量一拼高下了。
就像“哲学”(philosophy)最早是“爱智慧”一样,求索知识的行为,是知识产生的起点。雅典广场的消失当然是一种遗憾,但是,获得知识的形式却从未缺席。
在知识付费这个广场,“为什么”是一切问题的开始,“是不是”是一切回答的起点。各行各业的经验丰富乐于分享的人们如潮水涌入,冗杂的信息流在这里纵横恣睢,人们自由地穿行在每一个让自己好奇的领域里,分享、聆听、交流、辩论,冲刷常识和智识。
互联网这头的我们既然渴求着答案,那就要去探寻,只是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认输。承认我们所知甚少,就像你不能带着一个标签去问问题。我们应该做出终极答案并不存在的虚无假设,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迈出探寻真理的第一步,而不是走上制造真理的道路。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os付费游戏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