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汇简单比喻句

请选择考试简单的幸福的
一直以来我还是相信,互联网对建筑行业,如果能谈到“影响”二字的话,是一步一步来的:培养底层的用户使用习惯,逐步将各个与设计相关的分支业态的互联网结合模式都做起来,做成熟,再来谈影响行业整套体系,比较现实,也容易落地。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互联网+”在两会上提升到政府工作层面之后,如果我接触到的几个设计院都在谈类似“网络设计院”“建筑界的阿里巴巴”“设计师平台”这些事情,那这就成了时代下的普遍现象,四处开花,不能被无视了。
显然,结合整体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转移以及建筑行业的变化,活儿肯定是越来越少,因此也就显得越来越难干了。设计院从上到下都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进行转型:目的必然是希望尽可能找到短平快的解决方式:梳理现有的问题,改变不利的状态。对于设计院,最容易想到的互联网+建筑的形式,无非就是和日常生活最接近的形态:类似淘宝一样,平台上卖设计。它衍生出来的各种分支属性也很自然:给设计师搭建一个平台,允许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明确自己擅长的方向,甲方在平台上面发布项目也好,挑选设计师也罢,总之让二者通过透明公开的系统联系起来,将以往固化在一个建筑里的工作关系虚拟化。
当大家都琢磨搞这个的时候,无非就两种结局:成和不成。
我们先说不成的情况,因为它简单一点。直接说建筑设计的话,讨论的范围可能有点儿大,在物理学里,总是先从较为典型的模型开始研究。之前在做cgarchitect 年度分析报告翻译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到jeff提及的一个数据:效果图公司的境外、同国家、同城项目各占比例。对大部分公司,境外的项目比例还是最少的,最大的是本国,其次是同城。这个调查结论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件事儿:效果图还是要在现场盯,或者说,甲方觉得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去现场盯,是十分现实的一种考虑。反过来说,没法到公司去看图,甲方会觉得很别扭,有了新活儿还是优先考虑本地的公司,哪怕质量差那么一点儿。再稍微推理,无法脱离线下对接,成了效果图公司难以形成网络平台的一个重要门槛。对于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将线下沟通,通俗点说就是开会,这件事情保质保鲜地搬到线上,恐怕还是需要在培养用户习惯以及实时交流技术基础这两方面下功夫。而至于从设计行业的组织架构上,这个就更难了:它太深。
再说成的情况。讨论它的意义在我看来不在于它怎么就成了,而在于成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成的路上会有如下可能,比方说某群体组织了一群在他平台上发表信息的建筑师“会员”,整体行业在走下坡路肯定大家连做菜都记得少放点儿油。该组织就当起了大家长的角色,拉点儿甲方,跟后端的建筑师们来个对接,开个WORKSHOP头脑风暴一下,之后选个花魁送出去,顶多后面再加个电话回访调查客户满意度,把材料啊,装修啊的小弟带上,基本就这节奏。衍生的问题是:
A.建筑师为啥跟着你?
因为你能拉来甲方,因为我们不抱在一起就很可能孤孤单单成了流浪儿只剩捡破烂。但这样的建筑师太多了,假设这个模式成行,那国内未来将会呈现一个一个类似设计师联盟的组织,每个组织一片区域,再开业的建筑师就跟新开淘宝店一样——花钱刷信用,然后做生意——花钱交会费,然后平台才会给你介绍活儿。再接下来的情况是,头脑风暴这个环节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这个几乎不用分析,竞争导致的: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比质量,循环了几次之后就奔着质量+免费的方向去了。
一旦头脑风暴环节成了牺牲品,新的竞争者势必说,“我这儿还有更多姿势可以解锁!”,毕竟前期概念设计阶段也不是什么难事,稍微有点儿经验的,带上一个八仙桌的人,来个1礼拜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门槛低意味着复制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这就意味着竞争肯定更残酷。所以在我看来,在这种建筑行业生态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一种很可能的发展倾向是:建筑设计向后端转移,即更加关注实施的完成度,施工的便捷性,节点的精细程度等等,因为这些环节的工种更加复杂,配合更加牢固,审批制度相对严格,并且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交流及磨合,这些都是快餐式的互联网不能给予的。(3D打印技术一旦渡过了概念期,情况除外)
B.发展壮大了之后呢?
既然都是甲乙双方的合同约束,我们先挑个建筑师最容易理解的甲方形态来说,也就是建筑师到底做没做过甲方?做过,而且几乎天天都在做,那就是效果图。问题就化解成:如果有一个平台,核心目的是解决如何将效果图和建筑设计公司对接。假设让效果图公司的人来做,这网站的情形会类似于,各个公司把自己的作品都放上去,粗暴一点儿的按功能、按人视鸟瞰、按日景夜景分类。讲究一点儿的按完成时间分类,给我10小时我做啥样,给我30小时我做啥样,给我70小时我做啥样(你建筑师想做成的那样子,先撒泡尿看看自己给多长时间,再拉着脸过来要图)。再文艺那么一点儿,放几个公司效果图的教程。总之,这网站会成为各个效果图公司的选美平台,设计师进来摘牌子。但换个角度想,如果让建筑设计公司来做这个网站呢。他们作为甲方可能更简单更粗暴:发布画图的信息,多少天周期,中途要看几次,几张图,能提供的文件是什么,是模型还是CAD,是手绘还是意向照抄等等。反正就是个类似的求职信息发布平台。很明显,效果图公司首选平行推介自己,建筑设计公司首选发布招聘信息,在二者体量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哪种平台更容易活下来,不难判断。结论就是,市场繁荣导致公司增加,市场萎缩导致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导致服务提供者趋利前置。
同样,一旦这种类似的设计联盟的平台做大,可以形成产业链条和成熟模式,最有话语权的必然是合约的直接发出者,而且合约发出者之间本身就是圈子,他们接管平台,既便捷又直接。说得再三俗点儿,潘石屹拉着几家次他一级公司的老总,开这么一个平台,他们的地产项目都放在这个平台上征集建筑设计师,照样开WORKSHOP,照样要求新姿势,设计师们如果不趋之若鹜,就跟我开个新系列叫公益化的设计行业整体倾向一样扯淡。
那作为平台,它存在的价值在哪儿?对上线面临质量保证,对下线面临费用控制。这事儿是先例么?不是,说得高大上点儿,香港建筑师的官方组织负责干这个也不是一、两年了:甲方在设计时先按照合同向官方打全款,并最终由其按阶段向设计师付钱。如果换成连我姥姥都懂的话:支付宝。这里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基于平台的制度再建立:真正将设计的支付和质量的阶段控制上升到精准的意义上。谁的平台把这点做成了,谁的平台就赢了。如果都做不成也正常,真要推动它的话,恐怕还需要制度上的力量:建筑学会 or 建设部。
互联网+时代,建筑行业会不会被洗牌?
综上,在我看来,这种平台的出现,当市场总量小的时候,很容易走快销型的建筑设计或设计产品:小额设计项目(如农民自建房、城市立面改造,反正就是来张效果图就能砌砖抹灰那种)、家具或小型产品类(不需要执行防火规范,没有疏散距离限制、高层落地边要求等等)、图面表达或平面设计类(就是好看就是酷,爱我你就猛击我)。假(yi)设(yin)市场总量大的时候,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合同约定和保证(参考某些地市规划局报批的专用软件,如“修详通”之类),真正的建筑设计与互联网的交易模式,无从谈起,否则平台无非就是个图形化的通讯录,搜到了之后还得当面签合同碰方案。
2.设计行业洗牌这事儿,不敢说迫在眉睫,也得说箭在弦上,屁在屎头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上潘石屹的项目的,也不是潘老财年年都得整个50万平米计容的新噱头等着大家来看的。大量的设计师对接的还是普普通通的项目和甲方,这些伴随着普通而来的属性无非是:经验一般,对设计行业认识范围有限,毕竟大小也算隔行。但甲方对于方案的终极要求可不复杂,就是要好东西,且价格能被接受。举个形象点儿的例子,河南甲方在焦作干了一个城市综合体,他找了河南省院,很可能是因为他只认识6个设计院,数来数去,再平衡一下甲乙方啊,报建难度啊等等,选了河南省院。如果通过平台,甲方可以平行的知道50+的设计院呢,河南省院还会说我就有这个实力能拿下来合同么,那它能指望新增加的45个公司全都不如它么。基于这种情况,综合的院会越来越难以存在,甲方之间会很快形成:A院干ART-DECO风的住宅厉害,B院干商业综合体概念投标厉害等等评价,作为设计院,不断集中优质资源,来壮大单一方向的设计实力,而综合型的设计团队,啥都会但啥都一般般,将会拉低整个公司的精力。公开&透明,带来的最讨厌的情况就是:竞争白恶化,或者开辟新结合方式。
还有一个担心,一旦这种平台被市场证明是合理的商业模式之后,这种透明的竞争会自然地筛选掉很多技术水平呵呵呵的建筑从业者,而逐步将资源再次集中到新的这批活跃分子或者单项专业人士身上。这种进化可不叫什么平等,更不是所谓的社会关系重塑,这是要出血的行业革命,将行业刷新成甲方和一小撮设计师的游戏而已,当然了,在那之后,既得利益者肯定满口的仁义道德,他们会管这叫:基于互联网扁平化理念的生产关系进步。
但这事儿对不对?我觉得对。因为它很可能真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让市场将行业精英留下来。就好比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改革成在明确知道分数之后,甚至知道别人的排名和选择之后,再来报考专业和学校:剥离了原有的那层窗户纸,硬实力直接说话(以前清华招120人,福建省排进前400就敢报,现在?给分之后报名,排进前150都得看看前面的人有没有把烧锅炉专业的位子给你剩一个)但带来的问题便是,大量的背景型从业者,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稍微总结一下,假设把设计过程搬到网上这套体系真的成立:
1、有资源的人就能干,很容易形成大公司带着小公司的各大在线联盟,自己拉活的独立小公司生存环境被逐步挤压
2、每个公司(团队),旗帜鲜明,主打方向单一化,技术实力专向化
3、整体交易量上去之后,建立健全有保障的信用制度才是关键
4、会促使设计行业大量剥离普通从业者,但由于质量上的竞争和透明的平台,利润降低。成为高逼格,高消费,而收入普通的群体。
互联网+时代,建筑行业会不会被洗牌?
至于弄个产业园给设计师拉活,别动不动就互联网思维:建个既有甲方董事会主席,又有设计团队负责人的这么一个群,什么平台不平台的,设计师饿了不会自己炒个菜,难道还非得等人一勺勺地喂啊。
武汉分13个区,其中6个中心城区,7个远城区, 江汉区(汉口)——江汉路步行街,民众乐园…… 桥口区——汉正街,宝丰路美食街
江岸区——解放大道购物圈(武广、世贸、新世界、SOGO)
武昌:司门口 汉阳:钟家村 青山:红钢城
武汉从地理上划分:汉口、武昌、汉阳,称为武汉三镇。汉口是商业娱乐比较发达的区域,武昌是文化教育区,汉阳是生产工业区。
江岸区 面积 64平方千米,人口 63万。邮编430014。区人民政府驻黎黄陂路29号。 江汉区 面积 33平方千米,人口 46万。邮编430015。区人民政府驻新华下路15号。 硚口区 面积 46平方千米,人口 54万。邮编430033。区人民政府驻中山大道315号。 汉阳区 面积 108平方千米,人口 48万。邮编430050。区人民政府驻阳新路特1号。 武昌区 面积 81平方千米,人口 94万。邮编430061。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307号。 青山区 面积 45平方千米,人口 45万。邮编430080。区人民政府驻和平大道971号。 洪山区 面积 509平方千米,人口 73万。邮编430070。区人民政府驻珞狮路318号。 东西湖区 面积 439平方千米,人口 24万。邮编430040。区人民政府驻吴家山东吴大道1号。 汉南区 面积 288平方千米,人口 11万。邮编430090。区人民政府驻纱帽街道。 蔡甸区 面积1108平方千米,人口 48万。邮编430100。区人民政府驻蔡甸街道。 江夏区 面积2009平方千米,人口 68万。邮编430200。区人民政府驻纸坊街道复江道117号。 黄陂区 面积2261平方千米,人口111万。邮编432200。区人民政府驻前川街道。 新洲区 面积1415平方千米,人口 96万。邮编431400。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道
美国商科一直是热门专业,申请人数众多,竞争也比较激烈,学商业专业的同学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那么如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呢?看看哈佛商学院推荐的20部必看电影,这20部电影可以学到的商业社会必须的经济常识,以及每天都发生着的经济欺诈。其中包括哈佛商学院一直排第一位的Wall Street,还有沃顿商学院排第一位的Trading Place,以及斯坦福要求商科学生必须看的Boiler Room。
  1. Wall Street(华尔街) (1987)
  内部交易是违法的,不违法怎么能够发财。关键看如何违法同时可以掩盖。不看这个影片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股市。
  2. Glengarry Glenn Ross(拜金一族)(1992)
  当房地产进入萧条的时候,美国的房屋中介的销售顾问都在忙什么?他们如何利用数据库,如何门到门地将房地产销售出去。如何在萧条期包装房地产,如何瞄准新婚家庭的住房需求,如何对准投资需求?看了才知道,如今的美国房地产萧条肯定不会是问题。
  3. Trading Places(颠倒乾坤)(1983)
  经济是交易行为的代名词。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学会评估交易是否合算,就需要透视交易对方内心的秘密。交易中学到三个核心法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如何地方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都适用的本质法则。
  4. Boiler Room(锅炉房)(2000)
  难以想像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一个19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5.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硅谷传奇)(1999)
  比尔&盖茨与斯蒂夫&乔布斯在所有方面的看法,观点都是对立的。他们只有在一个事情上是绝对共同的,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封杀这个影片。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是如何孵化的,是怎么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不到25岁的年轻人利用了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又是如何让市场规则,让客户,让竞争对手形成一个共同体的。阴谋一个接 一个,层出不穷的点子笼罩在硅谷的上空。
  6. The Coca-Cola Kid(可口可乐小子)(1985)
  不是地震中的可乐男孩,而是美国男孩的可乐生涯。作为一个碳酸饮料的营销从业员,他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在边远的澳大利亚小镇,为什么没有一瓶可口可乐?营销是生意不可缺的部分。尤其是创业中不可缺少。一个男孩用可乐创造一个事业的故事。
  7. The Secret of My Success(发达之路)(1987)
  任何年轻人的梦想中都至少包括两个绝对共同的东西,一个是金钱,一个是美女。明天早晨醒来,发现你不过就是一个北漂的时候,不过就是陷入大上海茫茫人海中的 一个小小小小的水滴的时候,如何实现自己梦想中这两个无法或缺的元素。且看美国堪萨斯的男孩在纽约飘荡的历程。如果纽约可以代表近100年人类商业活动的中心,那么,任何21世纪的年轻人,你不得不面对大城市的喧嚣、躁动,美女可以让你实现金钱的梦想,同样,金钱也可以让你品味美女的诱惑。
  8. In Good Company(优势合作)(2004)
  想成为全球级别的公司,怎么能够不看这个影片?大公司都是通过收购来长大的。你会收购吗?知道收购后销售主管是怎么想的吗?知道销售人员背后议论什么吗?联想收购IBM失败的核心因素就是根本没有看懂这个影片。你看得懂吗?当公司与公司之间发生买卖的时候,公司一员的你,位置在哪里?
  9. Barcelona(巴塞罗那)(1994)
  美国人的销售方式,销售方法真的可以同行全球吗?一个美国销售在西班牙的销售经历让我们学到销售的价值观,销售对客户文化的处理方式,销售对客户关系的把握。
  10. Jerry Maguire(甜心先生)(1996)
  做生意要拿出诚意来。这个影片为美国文化提供了两条经典的短语,风行美国经久不衰。show me the money 让我看到钱才是真的。任何生意都如此。怎么才能看到钱,什么情况下,你会忘记这一点,而且通常是客户劝你忘记这一点。生意中没有牢靠的友谊,这是你在创业 前必须要牢记的教训。做销售,建立大客户关系不容易。
  11. Office Space(上班一条虫)(1999)
  公司缩减规模,预备裁员的时候,这个哥们居然不知道,而且,就在裁员开始的那天,他却决定请假一天。他的两个办公室的好友已经处在被开掉的边缘,无奈,哥们 三个决定实施一个神秘计划,将公司帐号上的钱陆续转移,当然,通过木马病毒的方式。然而,由于这个哥们本来对办公室工作就没有感觉,于是,对于裁员特别轻松,满不在乎,公司高层偏偏就欣赏这样的态度,他居然被留下了。 办公室政治课实战教材。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司遇到危机时,裁员的本质动机,员工对公司的作用的核心意义都是必须要学习的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则。
  12. The Corporation(解构企业) (2003)
  18世纪美国法律正式通过了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个人的组织行为后,到21世纪,仅仅两个多世纪,美国的这个公司法居然影响了全球,你可以在中国的公司法中也看到类似的描述。恰好是这样的法律文本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这个冠之以法人的称号横行全球,世界每一个角度都受到影响。个人的贪婪,个人的无度,个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地扩张,膨胀。从最深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商业规则,并无情地揭示了其存在的弊病以及可以打败之的机会。 商业法,垄断法,公司治理的必修课程。
  13. The Insider(惊爆内幕) (1999)
  当商业秘密与巨额货币纠缠在一起的时候,阿尔8226;帕 西诺主演的主持人面对了两难的处境。在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金钱可以换来什么?商业社会的本质是货币自由交换,只要你情我愿,交换什 么都可以,哪怕是交换对公众危害严重的吸烟的秘密。科学家的良知能否用钱收购,中国古语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真的在外国对于鬼来说有效吗? 交易中的商业价值,交易中的定价原理,商业信誉在交易中的作用都是这个影片中活生生地展示出来的,商科学生必须要理解金钱统治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具备的不可逆的特性。
  14. The Hudsucker Oroxy(影子大亨) (1994)
  一个缓慢叙事风格的影片。一个票房不怎么样的影片,一个懂商业的人说好的影片,一个社会大众看不懂的影片。一个公司的老板自杀了,似乎特别符合现在的萧条期 的潮流。然而,老板自杀了,其公司还蒸蒸日上呢,董事会的实权人物开始行动,行动的目的当然是私欲横流,监管呢?正直呢? 公司治理,企业董事会操作实战等都是这个影片不可多得的实战教案。
  15. Antitrust(反垄断) (2001)
  商业社会信任容易建立吗?谁值得信任、给钱的人值得信任吗?给你一个录用的机会就值得信任吗?影片中的大型软件公司暗指微软,公司老板也是用比尔盖茨为原型的。从斯坦福录用天才软件工程师毕业生,然后应付已经严重推迟了的软件发布日期。然而,信任却突然成了一个问题,一个公司,法律,个人,专业性之间复杂 的,纠缠不清的问题。毕业了,有的是大公司如同鳄鱼一样盯着你,不是用鳄鱼般的嘴,而是用诱人的薪酬,宽松的待遇包装起来的网,你已经准备好投怀送抱了吗?
  16. Rogue Trader(魔鬼营业员)(1998)
  学习银行业务,尤其是投资业务最好的教材。一个能够将百年老字号银行一夜之间弄垮的业务模式到底是什么?其中伴随着一个职员怎样的人生辉煌?如何巧妙地利用廉价的不懂业务的员工?如何利用大银行罕见的机会?还记得里森在巴林银行的所作所为吗?应该不会忘记2008年华尔街横行的杠杆吧。学习金融,学习投资,学习银行业基本操作的实战教案,怎么能够错过?!
  17. Other People’s Money(抢钱世界)(1991)
  商业法,企业兼并,商业诉讼规范,商业流程,兼并重组流程等。也是一个基于美国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美国商业自由市场中到处充满了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的冲突,矛盾。也恰好是这些冲突和矛盾中可以学到不同的人的心思,不同的人的动机,以及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段。 商业法的学生,商科学生,法律学生必看。
  18. Disclosure(败露)(1994)
  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影片总是让人经久不忘。这个影片的主题是性骚扰,是公司办公室性骚扰。一个高管面对提升的机会,提升的关键人是他大学的女友,女友的动机并不单纯,在办公室发生了一切,一切,第二天却在法庭相见。 商业法,办公室行为,公司群体人际关系行为准则,公司高管提拔等都是难得的教材,生动的雷人的教案。 万万不能错过的是道格拉斯的滔滔不绝,振振有词以及慷慨激昂。
  19. What Women Want(男人百分百)(2000)
  用最巧妙的方式揭示女性所思所想的影片。天生上帝都羡慕的帅哥自以为是,从事的又是广告行业,居然没有机会升迁,居然老板还是女性。一个意外,就一个小小的车祸,让他具备了能够阅读女性头脑的能力,他居然真的发现了女性竟然是这么想的。商业心理学,女性行为学,广告学等都是这个影片中最需要学习的亮点。
  20. Barbarians at the Gate(门口的野蛮人)(1993)
  当一个大师级的销售高手销售的产品是他的公司的时候,你要小心了,因为你面对着千载难逢的机会,那就是发大财的机会。看好他的公司的股票,立刻购买,无论多少钱都要买,因为眼看着他将这个公司的股票从40推到100,一个夜晚并不漫长,一个夜晚让有钱的更加有钱,贪婪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回避的主题,当然也无法忘记,每次贪婪遇到正直,为什么赢的总是贪婪。现代公司政治,公司价值,投资机会,销售技巧等都是这个影片贯穿始终的启发。
以上就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推荐的20部必看电影。目前美国商科专业的设置上更为注重专业的细分,如依金融、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房地产、旅游、物流等不同方向来培养不同的商业人才。所以对申请者来说,了解专业设置和个人优势同等重要。
如何在工作中腹黑萌
卖萌在工作中有没有必要?无论是在和朋友的生活中、职业场合的工作中,常卖萌都能够带来很多效果。但还是得看被卖萌的对象而定。
卖萌的实用功效
卖萌在工作中有没有必要?我觉得肯定是有的。无论是在和朋友的生活中,在职业场合的工作中,还是在大专院校的学习中,常卖萌都能够带来很多效果,比如:
1、你的小秘密不被发现
比如我吧,常年接私活赚外快,在办公场所大摇大摆写剧本什么的,人品差座位也差,为了不被同事领导检举揭发,卖萌是必须的。生活也是一样,比如坐火车逃票不被人揭发。
2、迟到早退请假顺顺当当
迟到早退是我常年追求的梦想,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公司打不打卡,迟到早退请假这些破事肯定会显得很啰嗦,妥善卖萌,可以省去这些麻烦。在学校更有用了,迟到啊旷课什么的。
3、搞好同事同学人际关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某些需要协调的工作。妥善卖萌,能够调节同事关系,让别人心情愉悦,最后便宜的还是你自己,比如把一个工作发给同事,别人还不生气之类的。比如上学骗个奖学金大家也不说你。
4、升职加薪不是梦想
妥善利用卖萌不仅是作为小鱼小虾的隐藏手段,更能够成为加薪升职挣大钱的巧妙手段。依靠卖萌保研要比走民工之路值多了吧!
卖萌的历史案例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接触比较浅,大多数情况下观测一个人,很难深入内心。
而印象的好坏,往往都是具有伪装性的。闷声大发财、养精蓄锐、大智若愚、暗中发力这些都是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王道啊
子牙直钩钓大鱼,武王伐纣称大周
夫差勾践往死斗,吃了苦胆赢人头
秦王嬴政当人质,装傻充愣统神州
玄德打雷扔筷子,骗完荆州进西蜀
曹植眼看要完蛋,念诗保得小命延
李世民善交豪侠,玄武门后乐未央
宋朝开国本来乱,请客喝酒骗兵权
铁木真曾躲羊圈,最后统一大草原
永乐皇帝本没戏,装疯卖傻成皇帝
鳌拜别看闹得欢,康熙把丫一窝端
国父x山小短腿,三民主义萝莉控
x石曾经混黑帮,也能做到委员长
分地分粮装抗日,最后天下归x共
总而言之,善于卖萌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功的人。
卖萌的心理学原理
1、卖萌等于示弱,告诉别人你没有威胁,人畜无害。
2、卖萌拉近距离,告诉别人你愿意对他敞开心扉,现在人都孤独,有个人开开玩笑,很难得啊。
3、卖萌等于逗趣,给烦躁的生活增添亮色,也缓解别人的紧张焦虑空虚寂寞冷。
4、卖萌等于拍马屁,恭维别人比你精明。
卖萌的类型划分
1、肉体萌,就是让你看上去就很萌,萌很多时候是和身体器官的特点分不开的,比如小短腿有大饼脸,小胡子挂绿豆眼,大肚皮拍的啪啪响,蹦蹦跳跳出洋相。比如我小短腿李亦树就具备了肉体萌的特点,我是农业邋遢萌。。。。。。。
2、道具萌,道具萌就是妥善的利用道具,什么海绵宝宝手机套,轻松熊的钥匙链,南方公园内裤穿,银魂是你的好伙伴。
3、性格萌,这个分天然和后天,天然萌是气质没法模仿,后天的是腹黑萌,一会详细说
4、语言萌,语言萌分为表述和逻辑,语气呢因人而异,什么呀啊呢哈喔嗯反正都是口 逻辑同样见后文
5、腹黑萌,腹黑萌其实是我最想强调的,请接着看!
腹黑萌的重要条件和原则
1、卖萌对象与你要有年龄差距,最好大几岁,这样他和你的生活状态存在差异,容易被你所蒙蔽。
2、在卖萌对象性取向正常的情况下,最好异性卖萌比较容易成功,或者妹子给御姐卖萌。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二十岁小正太给一个秃顶大叔做鬼脸。。。这太可怕了,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3、接触是必须的,但是卖萌对象一定不要和你有工作上的直接利益冲突。否则你越卖越弄巧成拙。
4、卖萌最好一对一,不要当着一堆人,当着一堆人会变成出洋相。
5、严防急功近利和卖萌过度。
腹黑萌的重要手段
1、对女性卖萌,主要围绕以下三点:
比如我自己的用法:哇!原来你是经理,都三十多了,我擦我以为你比我小是前台妹子还说约你看演出呢。真伤心。
资质好好不仅是姿色,跟气质、教育都有关系。首先夸她长得好,这是最管用的,对于大龄小清新,就夸她有文化,没事找她请教一下人生经验,会跟夸外貌一样有效。
气质不仅是精神状态,也包括了穿衣品味,夸妹子穿衣服穿的好有时候比夸他们的脸还管用。我就经常说,姐,您这衣服哪买的,我操太好看了,我女朋友她就不会穿,赶明您推荐几个品牌给我啊!
2、对男性卖萌,其实也是相似的,但是重要程度要改变一下,男人都有虚荣心,而且更善于走内心,所以呢,先夸内,再夸外。
A人生阅历丰富
这个太简单了,哥你说你看问题咋就这么透彻呢,我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唉呀妈呀,我嫉妒死啦!
B男性魅力突出
哥,要不是你有老婆了,我就找你当男朋友了!你可不胖,你那肚子看着就安全感!
C生活情趣吸引人
现代人其实没什么情趣,都是大俗逼一个,但是还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尤其男的,你拍虎他会理财,懂国家大事,这还不如说他生活有品位更有用呢!哥,你咋这么会看电影,比学电影的还厉害,哥,你咋这么会唱歌,当初还不如去学唱歌呢。
D关于外貌的一切
不要以为男的就不注重外貌,其实男的更玻璃心,你要是说他们不会穿衣服,嘎巴嘎巴玻璃心得碎了一地。所以用夸妹子的全套外貌夸法再来一遍吧,长得不帅说你身材好,身材不好说你会穿衣,穿衣服难看说你有肌肉,肌肉也不行你皮肤白,都不成了该吃饭了嘿,你牙口不错啊哥!
乌西枢纽改造工程中,在K处,有一座连接苏州路和北站路的新建立交桥。该桥为1-10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净空5m,本文主要介绍该桥四号箱身的顶进过程。
&&&&在箱涵顶进前应将即有线用钢便梁架空
&&&&本工程采用的是D24型低高度施工便梁
&&&&便梁架设后,每过一次列车都要对桥上线路检查一遍,并及时整修超限处所
&&&&要把钢便梁下的道床和路基土全部挖空
&&&&工作坑挖好以后应先修筑滑板,滑板表面应尽量光滑平整,高程误差不宜超过&3mm,并做好润滑层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要注意使其与滑板的有效隔离,防止由于粘连而使顶进启动发生困难
&&&&箱身预制完成后,要在桥面上做好防水层
&&&&要按设计标准浇筑好后背墙
&&&本次顶进是以三号箱身为后背墙,箱身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0%,方可进行顶进
&&&&四号箱身长度为19米,原设计最大顶力1500t,顶程54M,布置200t千斤顶11台。实际应用320t千斤顶4台
&&&&每台千斤顶的行程为1200mm
&&&&要用两台高压径向柱塞泵站。每台泵站控制两台千斤顶
&&&&泵站的技术标准如上图
&&&&传力柱用旧P50钢轨焊制而成,长度为4米、3米、2米、和1米4种
&&&&每当千斤顶行程顶完一次。就缩回油缸
同时更换一次传力柱
&&&&为了防止传力柱拱起,要用横梁把每组传力柱压住
&&&&还要经常调整传力柱和千斤顶的方向防止扭曲
&&&&在顶进时要密切观察防止箱身顶偏
&&&&&随时调整泵站的压力
&&&&保证箱身直线顶进,平稳到位
&&&&施工现场
取题目的时候首先要体现研究的重要性及创新点,应该用论文中的主要结论作为标题,且尽量包含所有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力求吸引人,有些时候可以用动词和句子等,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义”、“…的发现”&、“…的特征”、“…的讨论”&、&“…的分析”等词,也不要说是某某问题的研究、初步研究等。
第一,写文章的目的,一句话就可以,有时甚至可以不写;第二,研究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同样要尽可能精简;第三,主要结果和结论,这个是核心部分。基础研究应体现创新,但不宜过分强调;应用研究要提出应用前景。
第四,摘要与结论分开,不可照搬论文中内容。尽量以重要事实开头,不要用第一人称。
第五,时态上,叙述工作用过去时,表达结论用现在时。
摘要写作应该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国内外同行根据英文摘要和图表,可以大致看懂全文。
(1)课题研究的目的。&先简要回顾相关研究领域研究历史,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2)别人所已经做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该部分应当对国内外在本课题上的研究作一总结。总结用表的形式比较好,再辅以适当的论述。不要引一大堆参考文献,要引自己看过的参考文献。(3)准备做的工作。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研究内容,简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强调研究的重要性。论文工作
材料与方法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外期刊对此尤其重视,该部分应该达到的效果是:让他人看到你的论文后能重复你所开展的研究工作。
结果与讨论
&&&绝大部分论文结果和讨论放在一起,其实要分开来写显得更干净利索。
(1)结果。一般结果的开始部分需要简单介绍原理和实验目的,一句话就可以。然后按照图表,看图说明,描述具体结果。按照结果在正文和图表中的逻辑顺序,不能遗漏。实验结果的顺序,绝不是按获得数据的先后排列,而是要按企图说明问题的逻辑顺序排列。此时要学会合理使用图、表和文字说明,要敢于舍弃不必要的数据!(2)讨论。。在讨论部分中应该对结果中出现的发现或问题寻找原因并展开论述、解释。其实此时引用可以支持你结论的文章。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害怕这样会降低文章的创新性,其实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或降低文章的创新性,反而会引起审稿人和所引论文作者的尊敬。此外还要指出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缺点是什么,为什么。例子
某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1.&学生整理好实验数据;与导师讨论论文的基本构思、框架、插图;学生说明其实验结果的创新点;讨论决定投寄何种杂志。2.&学生向导师提供与该课题有关的主要综述和研究论文(20~30篇)。3.&由学生本人撰写论文初稿,送交导师。4.&导师对初稿作出评论;请学生补充实验数据,并提出修改意见,但通常并不立即修改。5.&参考导师评论和修改意见,学生撰写第二稿,送交导师。6.&导师在第二稿基础上进行修改,部分内容完全重写,交回学生,请学生提出修改意见(用不同字体标明),形成第三稿。7.&导师与学生对第三稿进行讨论后,由导师拟就第四稿,交回学生再评论和修改。8.&对学生的评论和修改意见作认真考虑后,拟就第五稿(半定稿),请学生评论、修改,并对英文做仔细润色。9.&导师最后定稿(第六稿),并对英文作仔细润色。10.&由学生严格按投寄杂志的要求整理定稿、送审。
结语一篇学术论文的产生,要经历学术思想的形成,实验,数据分析,论文写作,投稿,修改,校对,发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从做实验到论文发表出来需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唯其艰难,所以才有乐趣。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要求,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挑战。若干年后,这种经历一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宝贵的财富。
需要指出的是,我是理工科专业出身,经验和教训可能只适用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且以下观点仅一家之言,请大家慎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很多科学家认为包含5个因素:创新性、可读性、信息量、参考文献、署名与致谢。论文写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Guide&for&authors,每个期刊格式不同,在投稿之前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修改。至于信息量,新的学术思想、实验、发现等结果决定一篇论文的信息量,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cuss(讨论)等词。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发表在Nature,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然而就是这篇论文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参考文献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部分,因为这一块正是大部分科研初学者最忽略的地方。目前国内科研评价指标已经慢慢转向按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研究成果。SCI里面除了收录论文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之位外,还将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下来,这样可以勾画一篇论文同其他论文之间的学术联系。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难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参考文献对计算影响因子和评价论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3.&创新不仅仅是“无中生有”很多新新新手对于创新还是摸不着头脑,新手不要期望那么高,改进一下工艺,改变一下方式,或者把应用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方法或者推导公式等应用于自己的方面等等都是创新。只要论文有一两个闪光点,并围绕闪光点自圆其说,那就完全可以达到创新的要求。慢慢有所积累,有所顿悟。5.&写好引言做好图引言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要写的详实而可靠,对别人做的工作有所概述,然后引出自己做的东西,切忌空洞无物。图表也是重中之重,图片质量一定要高,精美的图片会让文章添色不少,认真学习一些科研软件,如origin,spss,甚至photoshop,会让SCI写作如虎添翼。
主要出版管理学、图书馆学、工程学等专业领域的期刊,Emerald&目前出版的期刊包括200种管理学(超过全球同类期刊10%,含24&种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16&种为工程学。在全球范围内,有98%以上的世界前100&名商学院;58%以上的全球500&强企业用户订购Emerald&的期刊和数据库。产生了8,000,000&以上的每年文章下载量和26,000&名以上的庞大专家作者群。期刊
Emerald&全文期刊覆盖以下学科范围:会计金融和法律,经济和社会政策,健康护理管理,工业管理,企业创新,国际商务,管理科学及研究,人力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学,营运与后勤管理,组织发展与变化管理,财产与不动产,策略和通用管理,培训与发展,教育管理,图书馆管理与研究,信息和知识管理,先进自动化,电子制造和包装,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库Emerald管理学全集
Emerald&Management&Xtra(EMX)—,EMX是Emerald2006年最新推出的管理学和图书馆学综合性数据库产品,是Emerald专家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研究人员、学生等共同探讨,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发展研究出的一个创新的管理学信息系统。Emerald工程图书馆
Emerald&Engineering&Library(EEL),Emerald出版16种高品质的工程学期刊,涵盖先进自动化、工程计算、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电子制造与封装等相关领域,所有期刊曾多年被SCI索引。土木工程文摘库
International&Civil&Engineering&Abstracts&(ICEA)&,来自全球著名的150多种期刊的超过120,000的文摘,内容涵盖建筑管理、环境工程和结构工程等等。著名的期刊包括ASCE&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USA),&Engineering&with&Computers(UK),&International&Journal&for&Numerical&Methods&in&Engineering(UK)等。国际计算机文摘库
Computer&Abstracts&International&Database&(CAID)&,自从1957年第一次出版开始,CAID就树立了其在该领域的先锋形象,并跟随惊人的计算机科学发展步伐直到现在。超过140,000来自于200多种计算机期刊的文摘,涉及到人工智能,通讯和网络和系统工程等专业领域。计算机和通讯安全文摘库
Computer&and&Communications&Security&Abstracts&(CCSA)&,CCSA提供超过100多种期刊的9000多篇文摘内容,主要覆盖的领域包括电子商务安全、网络安全和第三方信任等。同时该数据库还包括每年40多个国际重要会议的会议录文摘。图书馆和信息管理文摘库
Current&Awareness&Abstracts&(CAA,CAA确保您知晓在全球400多种核心期刊中出版的每一篇重要的有关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的文章。26,000多篇文摘存档回溯至1989年,并且每月更新。评价
不能直接订阅,需要有个账户,然后把关键词文献发到邮箱账户里面。ScienceDirect-RSS
Elsevier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近几年该公司将其出版的1100多种期刊全部数字化,即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服务。该数据库涉及众多学科: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商业、及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网上浏览期刊全文(PDF格式)需要使用Acrobat&Reader软件。
Sciverse&Scopus&海外论文検索
Elsevier&Science的1,263种全文电子期刊的学科分类如下:&
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Sciences (农业和生物科学)&133种&
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化学和化学工程学)&220种&
Clinical&Medicine (临床医学)&291种&
Computer&Science (计算机科学)&124种&
Earth&and&Planetary&Science (地球和行星学)&118种&
Engineering,&Energy&and&Technology (工程、能量和技术)&280种&
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 (环境科学与技术)&127种&
Life&Science (生命科学)&437种&
Materials&Science (材料科学)&135种&
Mathematics (数学)&50种&
Physics&and&Astronomy (物理学和天文学)&165种&
Social&Sciences (社会科学)&291种评价
数据库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进行RSS订阅ASCE-1852-RSS
ASCE:&The&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852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史最久的国家专业工程师学会;是全球土木工程领域的领导者,会员来自159个国家超过13万的专业人员。目前,ASCE已和其他国家的65个土木工程学会有合作协议,所服务的会员有来自159个国家超过13万名专业人员。ASCE也是全球最大的土木工程出版机构,每年有5万多页的出版物面世,目前有30种技术和专业期刊,以及各种图书、会议录、委员会报告、实践手册、标准和专论等,目前可访问全文电子期刊和会议录。电子期刊回溯年限至1995年;会议录收录回溯至2003年,部分精选会议录回溯至1998年。
ASCE也是全球最大的土木工程信息知识的出版机构,每年有5万多页的出版物。2009年学会出版物包括31种技术和专业期刊、会议录,以及各种图书、委员会报告、实践手册、标准和专论等。ASCE出版的期刊大部分被SCI、EI收录,其中,有9种期刊在SCI收录的土木工程类期刊中总引用量排名前30名。评价
数据库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进行RSS订阅EI-1884-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此外,EI也是多个外文表述的英文缩写。
是世界著名的检索工具,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编辑出版发行,该公司始建于188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信息提供者之一,早期出版印刷版、缩微版等信息产品,1969年开始提供EI&Compendex数据库服务。EI以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全面且水平高为特点。EI收录5000&多种工程类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科技报告。收录范围包括核技术、生物工程、运输、化学和工艺、光学、农业和食品、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材料、石油、航空和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1995年以来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开发了称为“EI&Village”的系列产品。EI&Village运行平台是一个数据库平台,包含两个数据库(EI和Inspec)。其中,若判断为Document&type:&Conference&article(CA),则为会议论文。若判断为Document&type:&Journal&article(JA),则为期刊论文。
&&&&&&&&&EI&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就收录的中文期刊而言,每隔几年会发生一次变化。2009年,核心库与非核心库的合并使得收录的中文期刊大大减少。2013年再次更新了期刊源列表,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删。评价
数据库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进行RSS订阅
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日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总部在美国纽约市,IEEE在150多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个地方分会。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出版物
《IEEE&Transaction》(学报,月刊或季刊)、《IEEE&Magazine》(杂志,月刊,双月刊或季刊)、《IEEE&Journal》(期刊,月刊)、《IEEE&Letters》(指南,每年出版一次);还有800多种已经颁发或正在制订的各种标准;各专业分学会还出版各种期刊杂志和会议论文集。标准
IEEE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授权为可以制定标准的组织,设有专门的标准工作委员会,有30000义务工作者参与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每年制定和修订800多个技术标准。
IEEE的标准制定内容有:电气与电子设备、试验方法、原器件、符号、定义以及测试方法等。委员会
IEEE委员会
IEEE&754&浮点&算法规范
IEEE&802&局域网/城域网
IEEE&802.11&无线网络评价
你妈,直接打不开
SpringerLink-RSS
SpringerLink是全球最大的在线科学、技术和医学(STM)领域学术资源平台。凭借弹性的订阅模式、可靠的网路基础、以及便捷的管理系统,SpringerLink已成为各家图书馆最受欢迎的产品。Springer是科学出版界的领导者,一直凭着其卓越表现而享有美誉。Springer已经出版超过15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著作。目前,SpringerLink正为全世界600家企业客户、超过35,000个机构提供服务。SpringerLink的服务范围涵盖各个研究领域,提供超过&1,900种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以及不断扩展的电子参考工具书、电子图书、实验室指南、在线回溯数据库以及更多内容。电子期刊
Springer出版1,900多种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大部份拥有自1997年以来已出版的期刊内容。Springer的在线回溯期刊数据库提供自第一卷第一期起的所有期刊。Springer拥有大量的高水准ISI期刊,并不断新增学会期刊以及收购其他优质期刊,体现了Springer对提供高品质文献的承诺。电子图书数据库
Springer&的电子图书数据库包括各种的Springer图书产品,如专著、教科书、手册、地图集、参考工具书、丛书等。SpringerLink在2009年已经出版超过30,000余种在线电子图书,每年将增加3,500种新书,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获得。提供&12&个分学科子库: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可以浏览数以百万计的文献页面,这些页面能够轻松整合到图书馆的总目录当中,更可与Springer的电子期刊链接,构成无与伦比的参考工具。SpringerLink&电子图书其它功能包括:电子参考工具书
Springer电子参考工具书均由居于领军地位的科学家和具有全球视角的专家所撰写,并由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管理。这些庞大的综合性著作同时与高效率的在线工具互相结合,为检索当前最热门的研究主题提供独一无二的灵活性。注册用户可以为章节添加标签并保存检索结果,使检索更加便捷、高效。
Springer电子参考工具书是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购买。电子丛书
Springer的电子丛书是Springer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一部分。其中最受欢迎的21套丛书可单独订阅,这些丛书从第一卷第一期开始提供。
知名的丛书包括:&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等等
。。。。。。。。评价
数据库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进行RSS订阅
&SCI、EI、ISTP、SSCI、CSSCI和CSCD介绍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Garfield)&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S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SCI选取论文情况&&&&SCI选取期刊、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已成为公认事实。从表&1中可以看到,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有语言、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经有关部门调查指出,SCI选刊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编辑质量、引文指标和专家评审,其中引文指标最为客观。经统计1995年&SCI收录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0.4,平均不足0.2&3,而同年SCI收录的3&4&0&0多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到48.9,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这恐怕是影响我国期刊人选&SCI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人选率,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一、力争向国外投稿。SCI选刊情况虽在不断变化,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据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1996年&SCI收录我国论文期刊种数虽减少,但排位却由15升至14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论文进入SCISEARCH的期刊数量增多了。从进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论文看,有&91%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只有9%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据专家分析,几年内国内期刊入选种数不会有更大的突破。因此,论文外投越多,人选机率越大。二、注意论文的质量和规范化。据中信所信息分析中心1993年调查结果指出:提高人选率关键在于论文内容和学术水平是否能引起对方足够的重视。此外,SCI非常注意论文格式的标准化程度,例如:题目、作者、机构名称等是否清晰,参考文献著录的是否齐全(包括:参考文献的作者、论文题目、发表在什么期刊上及发表的年、卷、期、页、号等)。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改变被他人选择这一事实,但经过不懈努力主宰命运的仍将是我们自己。EI
《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版本(及区别名称)&出版周期收录文献源,光盘版(EI&Compendex)&双月刊&2600种,网络版(EI&Compendex&Web)&季度更新&5.600种,光盘版(带文摘)(SCICDE)&周更新&5000种,其中网络版(EI&compendex&Web)包括光盘版(EI&compendex)和EI&pageone两部分。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ISTP),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版本(及区别名称)&出版周期,收录文献源,印刷版(ISTP)&月刊&每年报导4,700多种会议录,光盘版(ISTP)&季度更新,每年报导10,000多种会议录,网络版(WOSP—S/T)&周更新,同光盘版。SSCI
&&&&SSCI是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一个简称。《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S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区域研究、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收录50个语种的1700多种重要的国际性期刊,累计约350万条记录。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的简称,学科范围: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来源期刊:核心库669种期刊,扩展库378种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光盘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书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国科学院核心CSCD与美国Thomson-Reuters&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ISI&Web&of&Knowledge(SCI)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指定查询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遴选,入选者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此外,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指定查询库、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2009&年-&2010&年CSCD&共遴选了&1&123&种期刊,其中英文刊&67&种,中文刊&1&056&种;核心库期刊&748&种,扩展库期刊&375&种。据2009&年-&2010&年最新收录报告显示,好几种刊物被CSCD(核心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万条,引文记录近&1700万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CSCD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国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光盘,1999年出版了基于CSCD和SCI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制作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3年CSCD上网服务,推出了网络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美国Thomson-Reuters&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将以ISI&Web&of&Knowledge为平台,实现与Web&of&Science的跨库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ISI&Web&of&Knowledge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CSSCI的来源期刊或来源文献,不仅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而且将包括欧美等各国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来源期刊按引文量、影响因素、专家意见等标准评定。在国内,只要具有CN(中国连续出版物编号)的正式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又是学术性的期刊,都可参加评选。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CSSCI今后也将关注和收录学术集刊(具有正式书号的连续出版物)以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CSSCI建有一个全国性的“CSSCI咨询委员会”(2005年改名为“CSSCI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17家委员单位和技术专家组成,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温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等。指导委员会是学术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指导委员会章程;审议中心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指导中心CSSCI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审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审核CSSCI重大新闻发布内容;协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的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中信所三大检索论文统计的原则:
1、SCI数据采集SCI网络版。
2、EI数据采用《EI&&Compendex》光盘版,并剔除了国际会议论文,仅包括期刊论文。
3、ISTP数据采集自网络版。
4、在文献类型中仅选article、review、letter为统计数据。
ISTP:光盘版与网络版真的一致吗?
最近适逢学校进行年终论文奖励,政策是只认三大检索的光盘版。
SCI和EI还好,光盘版与网络版相差甚大,标准清晰。如SCI光盘版以当年光盘为准,EI光盘版(核心版)以主题词和分类号字段,即Ei&main&heading和Ei&controlled&terms字段为准。中信所的SCI和EI光盘版数据漏检较多,不知何故?有些著录很规范的论文也会被漏检,实在不解。
可是ISTP就麻烦了,众所周知,ISTP号称是光盘版与网络版内容一致,只是更新频率不同。然而在实际检索中,发现二者收录范围相差甚远,很多被网络版收录的论文在光盘版中却检索不到。但是你却不知是光盘版真的没收录还是因为著录不全的原因。因为ISTP光盘版的著录问题也被广泛诟病。
我们以同一次会议的论文做例子,在网络版中都有,在光盘版中却有的检得到,有的检不到。有些文章你用题名检索不到,但用题名中的一个单词又检索到了,用两个单词又检不到了。真是令人云里雾里。再谈谈收录年与发表年的问题。
数据库中一般只有发表年(出版年)字段。学校奖励是认收录年。SCI好办,一年一张光盘。EI也容易,收录号的前2位就是收录年。然而ISTP又麻烦了,一张光盘有5年的数据,检索入口却没有年份这一项,而且检索界面是个极弱智的类DOS界面,也没有高级检索。检出来也不知是哪一年收录的。三大检索,本来就是一把坏掉的尺子。一个简单的收录引证工作,也能让人头疼无比。何时不再有光盘和非光盘之分,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啊。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面临改革,日元汇率剧烈调整的国内外背景、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泡沫经济生成的促进机制等,都值得中国在推进改革中深思与借鉴。
一、“广场协议”诞生与日元升值历程
1.“广场协议”,诞生的背景
&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的政策选择是维持高利率,通过逐利性的外资流入既解决赤字国债的购买者问题,又得以维护国际收支失衡。然而,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强势,使得本已脆弱的美国制造业更加举步维艰。1982年和1983年,美国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1984年贸易逆差已高达1090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 事实上,美国利益集团要求日元升值不是空穴来风,日元确已具备一定的升值基础。80年代上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32%,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展、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日元资产需求的不断上升,都在客观上对日元升值形成内在压力。“广场协议”前,日本银行己频繁入市,阻止日元升值。因此,“广场协议”只是从国际协调角度制约了日本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迫使日元真正地实现自由浮动。
2.“广场协议”内容
& &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3.“广场协议”后日元急速升值
& &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
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
1987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
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
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
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
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看,
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升值54%。
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1%;
1998年第三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升值28%。
二、“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与结构变化
1.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停滞,反而经历了将近7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 & 日元升值并没有打击日本经济,反而在信心膨胀、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带动下出现了一段相对较长的经济繁荣期。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3%(以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而年达到4.6%,1988年甚至出现了久违的6.5%的高增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应对升值带来的影响,日本政府大幅度、持续放松银根,实行超低利率政策;二是80年代中后期全球IT产业高速增长,当时日本IT技术基本适应了这次产业发展要求,抓住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三是80年代中后期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严重依赖国外石油供应的日本企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部分抵消了日元升值对国际竞争力的不利影响。
2.通货膨胀率经历了较低、温和直至加剧的过程 &&
& & 日元的持续升值并没有给日本经济带来通货紧缩的难题。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看,以2000年CPI为100,年的四年间,该指数分别为86.1、86.7、86.7和87.3。但年,即泡沫经济破裂的前三年,日本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CPI分别为89.3、92.1和95.1。值得指出的是,日元升值的最初几年,日本经济适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低,低油价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而且舒缓了通货膨胀压力。同样以2000年油价为100,1985年为127.4,此后一路走低,年分别为112.6、103.0和97.3。
3.出口下降,进口也下降,经济对外依存度下降
& & “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大幅度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1985年日本出口总额为419557亿日元,1986年下降到352898亿日元,1987年进一步下降到333153亿日元,这种下滑势头直到1988年才有所扭转。与理论的预测相反,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进口不升反跌,1985年日本进口总额为310851亿日元,1986年下降到215509亿日元,1987年略增至217369亿日元,直到1990年才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由于进口下降比出口下降更快,在日元强劲升值的最初两年,日本的贸易顺差有增无减。1985年为108706亿日元,1986年和1987年分别为137389亿日元和115784亿日元。1988年后在内需的刺激下进口有了显著扩大,日本贸易顺差连续三年走低,1990年降至76018亿日元。由于进出口都有所下降及非制造业的强势增长,“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开始降低,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由4.3%左右下滑至1,3%左右。 进口额之所以不升反跌,原因在于石油价格下跌,在进口总额中占很大比重的石油进口额随之减少。同时,由于日元升值打击了对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出口,导致进口随着出口一同萎缩。
4.进出口价格都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更快,贸易条件趋于改善
& & 日元急速升值后,日本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都趋于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导致日本贸易条件较“广场协议”前有了明显改善。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着力点逐渐从价格转向质量、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非价格因素上来。
5.进出口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 & “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升值导致食品、纺织品、金属制品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规模出现萎缩。例如,1985年日本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为14960亿日元,1990年下降到10420亿日元。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则有了显著增长。年,化学品出口从18430亿日元增长到22950亿日元,机械和电子设备从141420亿日元增长到187030亿日元。汽车出口有所下降,从117320亿日元降至103670亿日元,但日本汽车厂商的海外投资和生产国际化更为显著。
& & 表 “广场协议”前后日本进出口价格和贸易条件变化价格指数1995年=100
年份 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
142.1 1.007
219.2 0.694
208.8 0.715
134.0 0.946
123.1 0.977
117.4 1.001
126.2 0.972
137.2 0.913
125.9 0.942
118.2 0.967
106.0 0.992
100.1 1.021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统计年鉴2003年》计算。
& & “广场协议”后,日本的进口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消费品进口增长最快,1990年消费品进口额比1985年增长了3.3倍。同期,资本品中的设备进口也有较快增长。但是,工业用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进口却大幅下降,从1985年的217490亿日元降至1990年的183870亿日元。这表明日元升值后日本的工业日趋转向高加工度制造业,对原材料的投入需求减少。
6.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 & “广场协议”后,面对日元持续升值的压力,日本国内产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三点变化:
& & 一是由于贸易条件改善,非制造业的单位工资和投资收益随同制造业一起出现了提高,刺激了金融、房地产、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较快发展,经济由出口主导型逐步转向内需主导型。年非制造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1995年后随着泡沫经济后遗症的越来越严重,制造业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略有回升。
& & 二是制造业内部越来越强调质量、技术、创新等非价格竞争力因素的作用,企业的努力方向转向高精加工和高附加值。
& & 三是制造业内部分化严重,第一类是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精密仪器等产业,这些产业在“广场协议”后发展强劲,但泡沫经济破裂后增长平稳;第二类是纺织、钢铁等产业受日元升值打压严重,“广场协议”后持续萎缩或在萎缩中波动下滑;第三类是化学、造纸、石油制品等产业,“广场协议”后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没有大起大伏;第四类则是电子设备等产业,无论日元怎样升值,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领头羊。
三、日元升值与经济泡沫的生成及破裂
& & “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升值,使得日本经济沉浸在繁荣和欢笑之中,来自日元“值钱”的信心膨胀和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很快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形成价格泡沫,并把整个日本经济拖入越来越大的泡沫之中。直到90年代初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经济泡沫才不攻自破,日本经济进入了停滞的十年。
1.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的生成
& & (1)“卢浮宫协议”下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资产价格的盲目膨胀。“广场协议”后,为了防止日元升值打击经济成长和造成通货紧缩,日本央行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官方贴现率不断调低,仅1986年就下调4次,由1985年底的5%下调至1986年11月的3%。然而,这样的低利率政策仍无法满足美国等国对日本参与国际汇率协调的政策要求。出于制止美元大幅贬值的考虑,1987年2月,在美国财长的倡导下,西方七国集团在法国巴黎达成“卢浮宫协议”,同意采取联合措施稳定美元币值。会后,日本独自降息,将利率下调到2.5%的超低水平,并一直维持到1989年5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而在此期间美国连续三次上调利率,美日之间的长期利率差一直保持在3%以上。超低利率政策以及为防止日元过快升值而投入的干预性货币投放,导致“广场协议”后的几年,货币供应量急剧增长。面对过多的流动性,银行和企业都苦于难以找到有高比例回报的投资项目,转而纷纷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
& & (2)从信心膨胀到热衷投机。日元升值后日本人对经济前景充满乐观情绪,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追捧。从1986年1月开始,股市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为13000点,到1989年底飙升到最高点39000点,四年间上涨了三倍。由于股价持续上涨,使买卖股票完全变成投机行为,买股票主要是出于对股票上涨的预期而不是红利。1987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超过纽约证交所,年,东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平均高达60倍。股市参与者的投机行为愈演愈烈。
& & (3)股市价格上涨迫使银行把贷款转向房地产,并催生出一个更大的资产泡沫。由于股票的持续上涨,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成本低于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本,日本的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纷纷选择证券融资方式筹集大量低成本资金。除用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股票投资和土地投资外,就是赶紧把银行的贷款还掉,导致银行的贷款业务量急剧下降。同时,日元升值后日本大企业对外投资急增,信用评级提升,海外低成本融资十分便捷,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银行的资金过剩。在有钱贷不出去的困境下,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正好满足了银行的投资需求,银行狂热地向房地产企业提供以土地作担保的融资,并推动地价飞涨。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全日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约1倍,住宅用地价格上涨约60%。
2.泡沫经济破裂
& & 1989年至1990年,面对通胀压力和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宏观调控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导致极度膨胀的资产泡沫破裂直至急剧崩溃。具体而言,导致泡沫破裂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 (1)高利率刺破了经济泡沫。为了预防通货膨胀,日本于1989年开始改变超低利率政策,连续五次大幅度调高利率,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把官方贴现率由2.5%提高到6%。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挤压下,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开始破裂,并在1991年后形成土崩瓦解之势。
& & (2)美国压力加速了泡沫破裂。1989年秋,美国和日本为解决两国贸易长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磋商,美国强烈抨击日本股市的封闭交易和相互持股做法,要求日本的银行持有企业股票的标准由5%降到2%。由于日本企业的股票主要是由关联企业相互长期持有,市场上的流通股相对较少,一旦改变相互持股的做法,特别是要求银行降低持股标准,股市必然下跌。美国通过美日经济结构问题会议发布的这些消息,给日本股市带来了压力,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1990年下半年,股市出现下跌,而后演变成恐慌性出逃,长达四年的股票市场大牛市就此结束。
& & (3)紧缩贷款对过热的房地产行业如同釜底抽薪。1990年4月,日本大藏省开始就日本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进行总量控制,土地价格进入漫长的下跌之路,并拖累银行形成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坏账。
& & (4)银行提高自有资本比率加剧了信贷紧缩。1989年,日本大藏省采纳“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商业银行将自有资本比例提高到8%。由于此前银行受政府高度保护,没有破产风险,银行普遍不关注自有资本问题,自有资本比例很低。因此,执行“巴塞尔协议”后,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得不大规模缩减国内外贷款,房地产泡沫受到进一步挤压。
综观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历程,其原因大致可归结为四点:
& & 一是日本国民对经济的信心出现了变化。80年代日本经济非常好,很多人认为“JapanisNo.1”。但是进入90年代后,日本国民对日本经济过于自负的信心出现了下降。
& & 二是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规制的放开。80年代日本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但监管制度没有跟上,导致商业银行过于放松贷款,特别是承担高风险的贷款,从而错配了经济资源。
& & 三是对地产价格缺乏清醒认识。单一看好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缺乏有效监管,资源越来越集中于房地产行业,银行和个人都进入了房地产价格虚拟膨胀的恶性循环,最终酿成巨大的泡沫。四是货币政策有误。过分估计了日元升值对经济增长的打击和通货紧缩压力,长时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四、评论与启示
& & 1.“广场协议”只是加速了日元升值进程,而不是升值的肇始者。1985年之前,日元已具备了升值基础,“广场协议”仅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强化了市场对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的预期,推动日元汇率在短期内出现过度调整。
& & 2.在特殊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本币急剧升值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损害并不显著。日元急剧升值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还能保持增长和繁荣,主要得益于恰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大幅度降低,部分抵消了日元升值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打击。同时,全球信息技术产业还处于技术革命的前夜,国际市场对日本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
& & 3.针对本币升值的负面影响问题,要避免过分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回应冲击的手段。应当看到,通货膨胀率并不总是货币政策的最佳指引。在本币升值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经济中尽管已出现了过热苗头,但通胀率可能依然很低。
& & 4.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当然,汇率不仅仅是经济可承受性问题,也是政治可承受性问题,在这方面,要在战略上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立场给予足够的重视。
& & 5.当前,人民币也面临着升值压力。但与日本不同,中国在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本币国际地位等方面都与当年的日本差距甚远。中国除了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为人民币升值论者喧嚷之外,在其它方面都不具备升值的内在基础。即使按照美国的统计标准,目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只占美国逆差总额的20%,而1984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占比高达50%。因此,美国一些利益集团要求人民币升值,甚至想通过国际协议达到目的,都是不切实际的。人民币不具备升值基础,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石。
& & 6.美国主导日元升值的历史不会再重演。由于二战后美日之间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日本在日元汇率问题上对美国的意旨即使想谢“不”,也无力谢“不”。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无需看他人脸色,人民币汇率问题完全是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否,主要取决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变化。全球化时代既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也是一个相互制衡的时代,靠贸易制裁要挟别人,只能损人而不能利己。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
& & 7.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培育,是回应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治本之道。对于日益开放的中国,人民币汇率不仅是国际收支的风向标,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如果说人民币要升值,那也应是建立在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基础上。从日本的经验看,在本币升值前应尽力消除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使得国内经济面对本币升值的冲击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以达到有效地、平滑地分配经济资源。为此,广义的经济结构改革应是制定政策的最高目标,它包括放松管制、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等。
& & 2015年,广场协议(Plaza Accord)问世30周年。一千位经济学家评说广场协议,也许会有一千种感受,但是所有学者谈及这个曾经令外汇市场血脉偾张的协议,总怀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情情结”。
  美、德、法、英、日五国的初衷是:通过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然而事与愿违,虽然日元、马克、法郎、英镑在随后两年升值至少四成,但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并未明显减少。时至今日,贸易失衡问题依然是全球化时代的棘手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更是超过两万亿美元。
  想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还惹出了新麻烦——日本经济失去动力。在经济学界,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失速的作用,已然成为一出“罗生门”。眼下,日本冀望于安倍经济学能发挥效力,重振经济。
  安倍经济学是新瓶装旧酒,其中最为“提神”的是曾经令日本“休眠”的外汇政策,只不过,这次方向相反——“让日元大幅贬值”。对于安倍经济学的得与失,经济学界口水横飞。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外汇政策大调整,总能引发大讨论。究其因,还是对外汇政策的效力认识不清。
  外汇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效力几何?解决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的良方是什么?30年前,没有找到答案,30年后依然没有答案,这是经济学界的悲情之事,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悲情之事。
  启示一:
  通过外汇政策解决全球贸易赤字问题是失效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五国政府就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达成一致,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协议。由于开会地点在广场饭店,故称为“广场协议”。
  一般来说,贸易赤字通常等于一国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差额。所以,贸易赤字要么源于投资增加,要么源于储蓄下降。美国奉行三大经济政策,即赤字财政、高消费和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的。在美国,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是孪生兄弟,更准确地说,它们是“父子关系”。财政赤字必然导致贸易逆差,且随着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而贸易逆差日益攀高。美国既有投资增加,更有储蓄下降,双重推动贸易赤字急速膨胀,甚至狂飙。在美国,不仅政府靠双赤字渡日,而且家庭也靠借债消费。美国居民家庭储蓄率极低,难以支撑高消费,于是靠借债过日。
  数据显示,1980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为762亿美元,占GDP的1.94%,与此相适应,贸易逆差仅314.1亿美元。从根本上说,“广场协议”旨在调整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包括日元、德国马克、法郎、英镑)之间过高的汇率水平,缓解美国贸易赤字之痛。
  外汇政策对于缓解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至少从结果来看,广场协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问题。实际上,在“广场协议”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了。日元升值并没有为美国商品打开广阔的日本市场,因为日本产品与美国本土产品有很强的结构性差异,形不成价格竞争。即使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无论是电器、汽车,还是中间机械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因此,就减少美国对日的贸易赤字这一目标来说,“广场协议”是彻底失败的。
  1987年,以美国为首的G5又签署了另一份针对外汇政策的协议《卢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这意味着“通过外汇政策解决贸易赤字问题是失效的”,这是因为汇率变动带来的最大影响并非是产品的输出、输入,而是资本的流动和与之相应的财富效应。数据显示,到2005年,美财政赤字高达4992亿美元,占GDP的4%,贸易逆差也创新高,达8284亿美元。截至2013年,美国贸易赤字高达22668.6亿美元。
  启示二:
  “广场协议”也许不是日本经济陷入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但是它确实是日本经济陷入低迷的起点
  “广场协议”生效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日元则升到了战后的历史新高。“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与此同时,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此后二十年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日本社会称为“失去的二十年”。“广场协议”是不是日本经济陷入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
  “我曾经就此请教了数位研究日本经济的专家,包括一些日本经济学家。几乎没有一位认同‘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说法。”旅居日本的新加坡学者蔡长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日元升值至多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把日本之后20年经济萧条的原因,简单归咎到日元升值的判断,未免过于武断。”
  《国际金融报》记者翻查了“广场协议”前后三年各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发现美元的贬值并不只针对日元,而是对大多数货币都贬值了,而且贬值幅度相当。1985年1月至1987年12月的数据显示,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255降至1∶121,贬值幅度52.5%;美元兑德国马克从1∶3.16降至1∶1.57,降幅50.3%;美元兑瑞士法郎从1∶2.68降至1∶1.27,降幅52.6%;即使“受灾“程度最轻的英镑,汇率也从1∶0.885降至了1∶0.530,降幅40.1%。除了日本,其他四个国家并未陷入衰退。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广场协议”至多只能算是诱发日本病的原因之一而已,日本经济持续萧条的根源还在于经济结构的自身缺陷和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
  东京大学教授伊藤也曾明确指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资产泡沫,才是导致日本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广场协议’本身并不足以导致日本经济持续萧条,最多只能算一个导火索而已”。
  资料显示,广场协议生效后,特别是从1986年到1987年,日本货币政策越来越宽松。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减息来停止或减缓日元升值的速度,央行的贴现率下调至历史最低点2.5%,这一水平从1987年2月一直维持至1989年5月。由此,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资产泡沫并非因为日本迎合了美国对日元升值的需求,而可以看作日本对升值压力抗拒的结果。
  这个严重的政策失误,导致了日本长时间的经济不振。蔡长胜告诉记者,将“广场协议”作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罪魁祸首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广场协议”是日本经济和国际贸易关系发展的一个结果,即便没有“广场协议”这样极端的方式,也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日本银行前副行长绪方四十郎认为,日本本该早做调整,但调整的延迟导致日本最终迫于压力做出了被动性调整,在被动性调整之后,日本又一次次地耽误了其他政策调整,最终产生了日本病。绪方四十郎先生的观点在日本并不孤单,有很多日本人支持这种观点。相反,认为“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病的观点却往往存在于右翼极端主义分子之中。
  在2007年中国遭遇严重通胀压力时,日本在广场协议年代主管当时国际事务的日本央行副行长已经表示,日本经济的变局不在于广场协议,而在于之前的多年,行政系统决策频频出现问题时,早就应该开始的日元升值和其他结构性改革迟迟得不到解决,才导致了之后的巨大经济泡沫,尤其是在房地产、金融等投资领域。
  启示三: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国的货币坚挺程度会决定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日元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大幅升值成就了日本的“大国梦”
  1985年9月的广场会议是二战后国际货币外交的一个非常时刻。在和平时期,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的货币关系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大幅的调整,这在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当美国经济因为过于高扬的美元而陷入疲敝时,日本在所有工业国中给予了坚定而“无私”的支持。尽管学界有观点认为,“广场协议”是一场美国对日本赤裸裸的金融掠夺,但“广场协议”对日本也有积极作用。
  升值后的日元成为全球最强势的货币之一。日本货币当局也全力推进日元国际化进程,开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大量贷出日元。靠着这些贷款和援助,日元在亚洲的扩张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不仅如此,日本还将日元国际化的重点放在培育欧洲日元市场,通过在欧洲发行债券和贷款,日元在欧洲资本市场上的流通规模也迅速扩大。世界出现了美元、日元和马克“三驾货币马车”呈鼎立之足的态势。相应地,日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也有重大进展,1985年12月,美林等6家外国券商如愿取得了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
  “广场协议”的推动也促进了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给日本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带来了机遇。在1990年泡沫完全破裂后,“日本制造”被迫全面转型,日本工业从一般的加工制造型企业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日式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日本国民和企业以极大的坚忍重新焕发了日本的制造业优势,直至近年来,“中国制造”崛起对日本形成新一轮冲击,人口老化对经济复苏形成打击……但客观地看,在日元持续升值过程中,美元计价的日本国家资产同步增加,日本企业逐步在海外扩大投资,日本居民也切实地分享到了成长红利。
  作为对日本“听话”的奖赏,美国同意其在世界银行的份额排名由以前的第5位提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简单外汇交易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