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目建设项目选址申请表对选址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北苑污水处理厂维权#《关于北苑再生水厂二期项目重新选址的请愿书》。请邻居们、业主们共同维权!
关于北苑再生水厂二期项目重新选址的请愿书
北京市人民政府:
我们是朝阳区清河营村地区居民,近期得知北苑再生水厂二期扩建项目在周边居民毫不知情下已悄然完成“二次公示”,建设单位也已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交环保部门审批。作为将受到该项目影响的居民群体,对此事件我们十分震惊。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绿色北京的规划蓝图正逐步落实,清河营村区域作为朝阳区“五轴三带”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正蓬勃发展,住宅区建设渐成规模,商业日益兴旺。我们,作为业主,正翘首以待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然而,北苑再生水厂二期扩建项目的消息给这希冀笼上了阴霾!
经过对该扩建项目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北苑再生水厂二期扩建项目的建设因选址问题将对周边九大社区近5万居民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从程序上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从规划上有重复建设之嫌,也不利于清河营地区的经济的长远发展。现将有关问题反映如下:
项目扩建的选址,将严重影响后边居民的生活,造成环境破坏
1、选址距离居民密集区边缘直线距离不足200米
2005年北苑再生水厂一期污水处理厂选址建设时,周边2公里内尚无住宅小区。而目前,周边已逐步建成九大住宅小区,居住了上万名居民。此时,二期工程成倍增加污水处理量、扩大建筑面积、侵占绿地,选址边缘离清河营村地区住宅密集区边缘直线距离不足200米,仅一路之隔,没有绿化带作为防护,严重威胁了附近上万名居民的身体健康!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等标准规范中明确规定:新建(包括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并根据项目特点和环境特点,同居民区设有一定的卫生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严重污染空气、散发有毒气体
生活污水处理会散发含氨和硫化氢的刺激性臭气,属于无法收集和处理的面源污染,大型处理厂不同面源污染的叠加效应明显;并且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焚烧过程会产生剧毒的二噁英,严重污染周边空气。从地图上看,清河营地区生活区在污水处理厂目前选址的西部,只要一吹西向风(西、西北、西南风),周边的数万居民不但长期处于恶臭的空气中,同时将长期吸入二噁英、氨和硫化氢等剧毒的有害气体!
3、破坏区域绿色生态环境
该再生水厂的选址在清河营郊野公园北段,一期用地面积5公顷,二期规划面积10公顷,相当于一半公园面积,此举严重影响区域大气环境,破坏了区域的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再生水项目本是政府为人民谋利,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良措的生态项目,但由于选址问题,本身却在严重危害周边居民的环境。同时也违背了北京市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之城的发展战略,极度影响清河区域建设益于子孙后代的宜居家园的目标。
二、项目规划及环评违反有关规定,未征求周围居民公众的意见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日处理5万吨以上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日处理达到8万吨,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中的最高级别,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必须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被征求意见的公众必须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即包括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项目的主要信息及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方式,公告可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公共媒体上发布公告;也可以公开免费发放包含有关公告信息的印刷品;或者通过其他便利公众知情的信息公告方式告知。
本项目中建设单位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并未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任何方式征求周围居民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也未在公共媒体或通过其他便利公众知情的方式告知周围的民众,只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告了相关信息,试问有多少人能每天主动登陆排水集团网站去浏览一个公司的信息?受到该项目影响的上万名附近居民几乎无人知晓,各小区的物业、开发商也表示均未被有关单位征求环境影响的意见。
三、有重复规划之嫌,不利于朝阳区十二五战略及经济发展
在北苑再生水厂东侧仅一公里处即是清河第二再生水厂选址处,该厂位于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西侧,占地约36公顷,已于2012年9月完成公示工作,目前选址规划方案已获市政府批复。两个超大型再生水厂紧邻,造成重复建设,不利于清河流域污水处理总体协调发展。
该再生水厂的选址将影响到朝阳区“五轴三带”的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格局。本区域处于奥运文化体育发展轴和五环城市综合功能带的交汇处,重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优质的生活和休闲空间。在选址1公里的范围,有润泽、福熙大道、华贸城等九个超大型楼盘,本居住区作为朝阳区北部高端住宅小区集中地,也是未来朝阳北部生活商圈的核心区域。如果选址不再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朝阳区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清河营九大社区全体居民,向市政府郑重请愿:
1、请立即停止北苑再生水工程建设后续审批,并叫停所有未经审批程序而擅自开展的建设工作;
2、请对项目前期的进展情况和有关材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示、公开;
3、请本着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理念,对该再生水厂重新选址,论证选址的可行性,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进行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广泛征求包括周边小区的意见,举行听证会。
4、建议将北苑再生水厂与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合并,在已获市政府批复的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二期的基础上做适当扩建,满足区域污水处理需求。
5、立即停止对清河营地区九大社区居民健康的侵害及对清河郊野公园市政绿地的侵害。
我们理解并支持北京市政府的环保工作,以及建设再生水厂的战略决策。但我们强烈呼吁:为了清河营上万居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北苑再生水厂的选址更换事宜。全体清河营地区居民将等待市政府领导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特此请愿!
润泽公馆、润泽悦溪、润泽庄园、花语城、国际城、乐想汇、福熙大道、华贸城、世华泊郡
九大社区全体居民
二零一三年七月八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决定_网易新闻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决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决定)
(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 告(第69号)《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决定》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日为推进本省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推动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出如下决定:一、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是社会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公益性项目。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政府必须而且应当及时提供的公共服务。推进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等相关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全民参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选址等相关工作应当坚持科学选址、集中建设、长期补偿、各方受益的原则。本决定所称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是指采用焚烧、卫生填埋、综合处理等工艺技术,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将居民生活垃圾集中进行处理的规模化终端设施。二、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省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监督。地级以上市、县级人民政府是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选址工作责任制,健全综合联动机制,统筹、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三、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区域统筹、联建共享、环境保护,加强规划引导,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本行政区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应当确定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布局、处理规模和处理方式。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地级以上市、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用地,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黄线保护范围,并依法向社会公布。严禁擅自占用设施用地或者随意改变用途。五、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服务多个区域的,选址时可以由所服务的区域分别确定一个备选选址方案,然后进行备选选址方案比选。确定备选选址方案和备选选址方案比选应当科学、公开、公平、公正,通过论证会、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周边居民、专家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六、鼓励利用既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鼓励采取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统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不同类型垃圾处理,优化配置焚烧、填埋、生物处理等不同种类处理工艺,形成一体化项目群,避免垃圾处理设施重复选址和分散选址。七、地级以上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异地长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设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补偿期限,使补偿成为长期可持续行为。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服务多个区域的,以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所在村(居)为接受补偿区域,以居民生活垃圾输出区域为提供补偿区域。生态补偿费主要用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周边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村(居)民回馈等。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所在地人民政府和设施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周边村(居)的扶持和回馈,因地制宜设立共享区域,配套绿化、体育和休闲设施,实施优惠供水、供电、供热等服务,安排村(居)民就近就业,实现共享发展。八、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应当依照相关建设、技术和环保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备。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所在地人民政府和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应当健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排放监管制度,确保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九、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设施周边生态环境。已经建成的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应当根据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结合实际,利用稳定、可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水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经评估对已经建成的不达标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应当进行治理,保证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居民关心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技术装备、污染控制等问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取得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所在村(居)和设施周边村(居)居民对设施选址等相关工作的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开展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形成有利于推进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舆论氛围。十一、加强对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监管能力建设,通过驻场监管、公众监督、经济杠杆等手段进行监管,采用信息化等多种方式实现全过程监管。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开放参观、监测数据实时公开等多种方式,宣传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知识,按规定向社会公布运行基本情况,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监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不按规范要求进行运营的,有权向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核查处理。地级以上市、县级人民政府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主管部门或者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公开。十二、地级以上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规划、选址、建设、运营、监管、生态补偿、回馈等相关信息,健全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提供便利。十三、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居民的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纠纷协商解决机制,推进周边居民通过法定途径或者协商方式解决有关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规划、选址、建设、运营、监督等方面的纠纷。对居民提出的诉求,应当研究解决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对采取不正当方式表达诉求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的行为不当的,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十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监督。监督可以采取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方式进行。人大代表可以对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十五、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原标题: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工作的决定)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知识点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开始了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短时间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带来城市用地和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数量到1957年增加至176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一类重点建设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迅猛,如太原年均增加31%,兰州19%,鞍山19%,齐齐哈尔20%,北京11%。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被称为进入了“第一个春天”,规划任务围绕国家重点工业项目选址,配套建设工人住宅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材料三& 它(农业集体化)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农民不再是一股独立政治力量,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三大改造开始时中央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主张逐步推进。但1955年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80%以上的农民是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加入初级社并随即转入了高级社,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后来对农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偿还也没有认真执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集体化的影响。(10分)(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一五计划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民生。(9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江西省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七)
分析与解答
习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注意材料一信息“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 材料二信息“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2)注意材料三信息“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材料四信息“改造进程过急过猛”“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3)注意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材料一涉及城市化问题,材料二涉及医疗卫生,材料三四涉及农业问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主要考察你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与“(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相似的题目:
中国曾流行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象,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应出现于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后,他的宏伟愿望得到实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法国和英国,位居世界第一位第四位第八位第十位
有同学从50年代的报刊资料上查找到了一些有关中国粮食增长的数据,并归纳整理为下列表格,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出现了粮食的大幅增长 粮食增长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最高年份增长率是最低年份的60倍粮食超速增长的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开始了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短时间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带来城市用地和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数量到1957年增加至176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一类重点建设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迅猛,如太原年均增加31%,兰州19%,鞍山19%,齐齐哈尔20%,北京11%。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被称为进入了“第一个春天”,规划任务围绕国家重点工业项目选址,配套建设工人住宅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材料三 它(农业集体化)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农民不再是一股独立政治力量,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三大改造开始时中央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主张逐步推进。但1955年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80%以上的农民是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加入初级社并随即转入了高级社,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后来对农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偿还也没有认真执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集体化的影响。(10分)(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一五计划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民生。(9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开始了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短时间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带来城市用地和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数量到1957年增加至176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一类重点建设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迅猛,如太原年均增加31%,兰州19%,鞍山19%,齐齐哈尔20%,北京11%。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被称为进入了“第一个春天”,规划任务围绕国家重点工业项目选址,配套建设工人住宅区和生活服务设施。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材料三 它(农业集体化)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农民不再是一股独立政治力量,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三大改造开始时中央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主张逐步推进。但1955年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80%以上的农民是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加入初级社并随即转入了高级社,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后来对农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偿还也没有认真执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集体化的影响。(10分)(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一五计划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民生。(9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独选址建设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