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阿里小号注册微信秒封上架产品的信息不可以放微信和QQ号码,对吗

注册 | 登录
美女PM,爱生活,爱微笑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5 月 6 日,腾讯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 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群总裁。
微信是腾讯广研团队做出的产品,一直被认为是“体系外”的成功,微信独立发展成立事业群以后,业界认为这意味着微信的地位得到腾讯的正名,将与 QQ 平起平坐。而在争取腾讯内外资源上微信的话语权较原来更加强大,微信和 QQ 的博弈也可能加剧。
但 QQ 作为 PC 端即时通讯工具的王者,显然不能坐以待毙,目前 QQ 正在努力打通 PC 端和移动端,并且根据 PC 和移动端不同的特性也在做着不同的尝试。
最新版的 QQ 从 5.0 开始就在产品和功能上不断做优化,无论是“云消息”还是对教育的特殊优化,又或者 PC 和手机端的互联互通,甚至出了腾讯课堂教育专享版 QQ,都可以看出来 QQ 在 PC 版上做的努力。而同样在无线端,手机 QQ 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升级和变化,并且在功能上从文字聊天慢慢向语音聊天开始过渡,最新版的手机 QQ4.7 版还增加了多人通话的功能,在此之前的几个版本手机 QQ 就已经有意从文字到语音的过渡引导,试图把手机 QQ 从功能上做一个用户升级。
当然,尽管在产品上 QQ 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但 QQ 作为腾讯的基础杀手级产品,又确实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责任,几乎所有腾讯体系下的产品都想借着 QQ 的影响力有所突破,于是 QQ 变成了一个超级 QQ,除了产品之外,又要附带着其他很多功能,已经臃肿很久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腾讯的支柱产品,QQ 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 IM 工具,如何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对腾讯其余业务线有所提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音视频沟通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手机 QQ 版本的功能升级变迁里看到,一直在不断的优化升级语音通话甚至视频通话的功能,而且在产品的引导上也在朝语音通话引导,我们都知道 4G 时代已经到来,用户的沟通需求也会随着技术的升级而变迁,3G 时代运营商主导的视频通话已经成为笑谈,如今在 4G 时代 QQ 如何借助移动环境的技术升级将语音甚至视频通话的需求变成大众需求,将音视频的沟通模式变成下一个社交时代的爆发点?
如何平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
如果要做语音甚至视频通话,那就会面临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语音通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抢了运营商的市场,这又回到了讨论已久的问题,QQ 如何在功能和市场之间平衡?解决好和运营商之间的关系?
QQ如何代表社交而不只是沟通工具?
QQ 已经是一个有 15 年生命力的产品和社交品牌了,甚至很多人对上网的第一概念就是上 QQ,笔者身边的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就以为 QQ 就是互联网的一切,但现在由于互联网产品的层出不穷,QQ 已经不再是上网的代表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新兴的一代是在移动互联网上成长起来,QQ 的影响力和品牌正在慢慢被其他移动互联网产品所削弱,如何能让一个 15 年的社交品牌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变成不只是 70、80 后的上网概念,而是 90、00 后在想到社交时,也能第一想到的是 QQ,而不只是个工具?
如何突破相对低端的品牌形象?
根据腾讯透露的数据和 QQ 目前的状况来看,QQ 更多更多忠实的用户群集中在学生、蓝领,或者在二三四线城市来说,依然是主流,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 QQ 正在被慢慢取代,比如微信和陌陌就拥有很大一部分用户群,QQ 的品牌形象也一直停留在相对低端,如何在品牌上有所突破,影响到一二线城市的核心用户,这是现在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社交领域的大数据传播
QQ 经历了很长的一个社交变迁历程,超过 8 亿的月活跃用户,由于用户基数的巨大,自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在社交领域的数据积累更是无人能及,但尽管 QQ 积累了庞大的用户数据,但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这些数据,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和功能并没有太大突破,出现了手里有数据但是并不知道怎么用好的状况,至少从现在看来,在传播层面,并没有用好这些数据,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数据宝库,但是这个宝库的价值如何体现?
如何满足最基本的需求?
腾讯旗下有多少产品?可能我们一时半刻没法数清,只知道时不时腾讯就会有一个叫 QQXX 的新产品出来,至于能存活多久不知道,就拿信息来说,拥有 QQ 这个入口的腾讯并没有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在 PC 端,过去很多用户上网就是上 QQ 的原因是一个 QQ 能解决了他的所有需求,新闻看腾讯新闻,视频看腾讯视频,游戏上 QQ 游戏,但在移动时代,是够能将移动 QQ 打造成为一个用户最基础的内容需求汇集处?将不同维度的内容和信息汇集到 QQ,解决用户最基本的需求?
如何打造完整的QQ多终端生态圈?
QQ 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所不入,几乎每个平台都有 QQ 的客户端,多终端的产品布局是 QQ 最大的一个优势,但显然这个优势还并没有产生足够多的价值,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QQ 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多终端的布局打造一个整合的完整生态圈,这是没有任何一个产品能实现的布局,但 QQ 还没有做。
QQ是否能开放基础通信能力?
微信在很多时候把自己定义为一个 IO 系统,无论是推微信空调还是微信冰箱,都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接口,跟各种设备进行对接,甚至连微博都出了微博空调,QQ 作为一个基础的通信平台,这些能力是早就具备了的,QQ 是否有勇气将这个通信平台对外开放,将通信能力开放给各种设备,这又有怎样的机会?
QQ群如何商业化?
一直以来,QQ 群作为 QQ 最活跃的一个产品形态,一直生生不息的发展,这种通过互联网将人与人聚合起来的方式让 QQ 具备不可替代的属性,但 QQ 自从出现以来,如果说这么多年有什么没变过,那么就是群了,QQ 群就一直是那个 QQ 群,无论是功能还是形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QQ 如何将 QQ 群演变升级,变成可商业化的产品和生意?
O2O领域有哪些机会?
QQ 的覆盖面已经非常完整,多平台多终端最大用户群,无论是支付还是购物都有足够的技术及用户支持,但在生活消费领域,大家还是购物上淘宝,吃饭上点评,订票去哪儿,地图看百度,在线上和线下可以相结合的领域,几乎都没有看到 QQ 的影子,QQ 在 O2O 领域的发展真的要靠微信的入口来支撑?还是腾讯要把这个宝压在微信上呢?
转自:极客公园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4赞已赞 | 1
美女PM,爱生活,爱微笑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5个回答5人关注
8个回答10人关注
10个回答8人关注
17个回答61人关注
15个回答23人关注
21个回答72人关注还在用微信谈工作?阿里和腾讯都想把大家带去一个新市场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还在用微信谈工作?阿里和腾讯都想把大家带去一个新市场
效率工具、企业社交……这些不温不火的概念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投入再次得到了关注
根据,5.7 亿中国用户每天从起床到入睡都离不开它。可能你也意识到了,这里有相当多的时间,都是在应付领导和同事。
如今,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想把你的这部分时间从微信里拽出来。
但上月底的发布会上,阿里巴巴旗下的工作社交工具钉钉宣布收获 150 万的注册企业,甚至把广告挑衅地打到了腾讯家门口的地铁站里。
一年多以前,钉钉还是阿里巴巴集团里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第一版连上传用户头像都会变形。
另一边,在不少公司已经测试两个月的企业微信也在 4 月 18 日上线。
公司申请开通后企业微信后,员工就能用微信号直接登陆使用。从名字上看,它可能要成为工作上专用的另一个微信。
想帮你提升效率的中国公司一直有,但从没有哪家火起来
在美国,提升企业内沟通效率的 IT 服务有着很大的市场。,这类应用在 2013 年的市场规模达 280 亿美元,并预计 2016 年将提升到 580 亿美元。
如今,靠帮企业提升效率,就有好几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例如市值超过 500 亿美元的 Saleforce 做的是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近 4000 亿美元的微软旗下也有 Sharepoint、Skype、OneDrive 等多种协作服务。
没上市的创业巨头也有好几个。像打算取代邮件的 Slack 在创办 2 年半时间后,估值有 40 亿美元。而做人力资源管理的 Zenefits,估值突破 45 亿美元也只花了 2 年时间。
直接把自己高价卖给大公司的就更多了。光微软收购的 Sunrise、Wunderlist 、Acompli 3 个应用,开价都分别超过了 1 亿美元。
而且这类公司还一直在增长中。自 2008 年至今,,以付费在线软件服务作为商业模式的公司数量就增长了 4 倍。今年已经超过了广告。
但在中国,你最近听到的上市例子可能还是 2007 年求伯君创办的金山软件在香港上市。现在这家公司来自网络游戏的收入,也都接近办公软件的两倍。
其实中国本土的办公协作软件并不少。美国每一个热门的企业效率应用,中国都能找到效仿者。
Google Docs 文档协作:一起写、石墨;
Slack 团队社交:班聊 、Worktile、瀑布 IM;
Basecamp 项目管理协作:Teambition、Tower.im、风车
但从这些创业公司对外公开的融资情况来看,它们筹钱并不容易。
石墨文档:2014 年 9 月成立,12 月获得 800 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Tower.im: 2012 年成立,2013 年 1 月 A 轮融资数百万美元,2015 年 8 月 A+ 轮数百万美元
Teambition: 2011 年 4 月成立,2013 年 6 月天使轮,2014 年 A 轮 500 万美元,2015 年 9 月 B 轮 1200 万美元
单看这些数字,似乎它们的表现还不错。但如果对比消费市场,这些钱不仅相当少,而且节奏也很慢。
A 轮,数百万美元
B 轮,数百万美元
C 轮,2500 万美元
D 轮,8000 万美元
E 轮,3.5 亿美元
F 轮,6.3 亿美元
滴滴出行战略投资,金额不详
F 轮,阿里巴巴投资 12.5 亿美元,获得 27.7% 股权
例如饿了么仅在 2015 年 1 月的 D 轮融资,就能抵得上上述各家公司融资之和。尽管疯狂补贴客户很难持久,但其依然能接连拿到投资,可见资本的倾向。
火热程度的差异,是习惯造成的
中美两个市场的差异,首先是在用户的使用习惯上。
在美国市场,办公协作工具早已成为许多人工作中的一部分。拿最基础的电子邮件来说,, 59% 的美国成人通常每天都会使用它。即便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也有 48% 的人是如此。
养成了专用工具习惯以后,他们更能接受为办公而生的其它工具。
但中国没有这样的基础。当乔布斯 1976 年启动苹果的时候,中国是文革最后一年;1980 年末,盖茨已经把每张办公桌有一台 PC 变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还在推进市场化改革。
除了外企和互联网公司,很多公司依然不用公司邮箱。
数字化的协作工具在国内早已普及。以前是人们使用的是 QQ,现在则更多是用微信。不管是任务的安排、和同事间的联络、和客户的联络,资料的传输和保存,在线会议的召开都在这里可以解决。
在不经意间,它们也在改进公司内的沟通效率——低效率的沟通总好过没有沟通。
但拿微信办公也有它的弊端。例如朋友圈和各种公众号会随时打断你的工作进程,降低工作效率。在私人生活时间,一条关于工作的消息,也会弄糟你的心情。
现在这个市场终于等到了巨头
先前阿里也尝试过的聊天应用也有不少,比如掌上旺信、湖畔、来往,以及升级到 9.0 版的支付宝。但这些聊天功能对于大多数人可能都未曾听闻过。
2014 年 10 月,已发布一年的来往依然没有起色。其在 App Store 的社交类应用排行榜上仅在 40-50 名左右徘徊。但阿里已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其产品和技术团队就有 200 人。其中还包括钉钉创始人陈航。
在来往看不到未来,于是陈航便带着一支 6 人的团队,想单独开发一款新的应用,在企业市场寻找机会。2015 年初,钉钉正式对外发布。当时陈航给钉钉的定位仅是一个区别于微信的企业专用聊天应用。
到了 5 月的 2.0 版推出后,钉钉又被赋予了办公协作工具的价值。通过建立开放平台,他们打算在领域里,把各种企业效率工具都吸纳到自己的应用内,首批接入了和创、蓝凌、泛微、Tower 等老牌企业的服务,并声称要投入 10 亿元成立基金扶持开发者。
为了推广钉钉,阿里也比之前更为卖力。一位同样做企业通讯工具的业内人士有点调侃地告诉《好奇心日报》,那段时间杭州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都被陈航“跑了个遍”,以至于他们连找个客户都变得越来越艰难。
他们还在机场、高铁和楼宇电梯间打起了广告。据传去年秋季的广告费用就达 。此外,当时钉钉还宣称为认证企业的员工提供福利补贴,总金额也有 2 亿元。
不管是大规模线下广告还是补贴,在企业市场都不常见。因为决定是否使用该产品的多是企业领导层,要想让他们通过上述方式接触到自己的产品,不仅效率低下,也投入上也不划算。
到了今年 1 月,负责阿里音乐的虾米创始人王皓也加入了钉钉,担当商务副总裁一职。可见阿里高层对该产品的重视。
这种激进而粗放的方式最终起到了效果。据阿里巴巴 2015 年的财报,去年年末,钉钉上的认证企业数已达到 100 万家。近半年来,在 App Store 商业类应用排行榜上,几乎一直保持着第 1 的位置。
面对一款社交产品的挑战,按理说腾讯应该没多少压力。这家公司既擅长做社交产品,又有 QQ 和微信积累的完整社交关系。
但企业微信上线后表现并不好。一周内就从 App Store 排行榜第 86 名跌倒了第 531 名,商业分类中的排名也远远低于钉钉。
企业微信 iOS 版发布后下载排名快速下滑,数据来源 AppAnnie
新发布的企业微信可以看作是腾讯对钉钉的回应。但这个回应并不是非常认真。
这一点从企业微信团队本身也能看得出来。虽然他们都属于微信事业部,但负责开发的并非是微信应用的开发团队,而是原本负责腾讯企业邮箱的人马。
先前,该团队还开发过微信电话本和微信读书,许多人员就是从微信读书中抽调而来。
企业微信应用在许多地方和微信十分相似。但这却是一个重新开发的程序——负责微信应用的团队并没有共享其代码,开发时遇到难题,还需要程序员跨团队私下交流。
腾讯没有投入全力做企业服务的并不难理解。如今微信已成了一个能帮用户解决一切在线需求的应用。一旦用户在企业微信上停留的时间越长,也意味着在微信中花的时间越少。
何况,企业服务里又很难加入原本可以在微信里出现的广告。如果企业微信做太好,难免会让微信的广告业务受影响。
而。它在 2014 年时就已超过游戏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去年最后 3 个季度均实现了收入的翻倍增长。2015 年由手机 QQ 空间、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创造的广告收入,已达到 175 亿元的规模。
继微信之后,企业微信又成为了腾讯需要革自己命的应用。在解决这些窘境之前,企业微信恐怕还没法和受到阿里全力扶持的钉钉对抗。
钉钉和企业微信会改变什么?
就算没有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进入,企业协同工具可能也会成为互联网领域下一个受到关注的对象。
近年来,多数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都已成熟,未被发掘的领域越来越少。其中主要的服务,如社交、电商、打车、外卖,也被巨头们所瓜分。新公司越来越难,相应地,投资人也很难指望遇到下一个千百倍增长的回报。
但企业市场,仍是一个未经充分开垦的地方。
另一方面,当人人都用惯了各种手机软件,尤其是微信这样的聊天工具,学会使用办公协同应用也就没那么困难。
而后钉钉的出现,进一步培养了用户的这种习惯。通过阿里巴巴的宣传推广,更多人可能会因此意识到工作沟通和私人生活是需要区分开来的事。对于工作效率或许也会有更高的追求。
巨头的参与也影响了创业者对这个市场的认知。原本做 CRM 的纷享逍客,在今年 3 月宣布转型为移动办公平台,由一个面向销售的产品变成了大多数公司人都能用得上的通讯及协同工具。其官网上就直接把自己比喻为企业微信,帮用户理解自己。
对于中小企业,在办公市场赚钱也更容易些。消费市场上做互联网服务,往往需要积累千万,甚至上亿用户才会开始考虑盈利。
企业市场中,只要一家公司开始使用自己的服务,它就有可能直接为提升效率付费买单。“企业主比起个人消费者更愿意为自己的需求买单。”针对行业做定制企业邮箱的 Coremail CEO 陈磊华告诉《好奇心日报》。
在美国,更少的用户支撑起一套商业模式已有成功的案例。Zenefits 在估值破 45 亿美元时,购买其医疗保险的人数仅有 10 万。Slack 在推出一年后,其日活跃用户不过 26.8 万,但付费人数却超过了 7 万。
这可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当更多的企业用上它们,并为之买单,这些办公协作产品也会有完善的机会,进而吸引更多人们使用。
巨头进场后,已经让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用上了自己的服务。比如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之前也计划过使用海外服务,但都因为产品表现和网络稳定性等问题否决。
“对于钉钉,我们也是前后经过近一年的考察和逐步放大试用,才最终决定使用。”该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谢欣表示。
较大规模的公司对于此类产品使用,前期的决策都会很慎重。拿到越多的这样的大客户,也就越能展现产品的价值。目前像复星集团、分众传媒、中公教育都是钉钉的用户。
不管最后钉钉和企业微信是不是能有一个获胜,总会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可以不用把所有事都挤在微信里解决。
伴随这个变化,也可能会给这个行业里的公司,带来新的机会。
题图来自:Pixabay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拒绝访问 | lusongson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lusongson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d92bcf83424f92-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小号怎么注册微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