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母婴跨境电商平台排名大家知道不?专门供出口的哪个较好?

2017年会 -->
写在前面:这是一篇流水贴。整篇文章,比较长,比较混乱,如果对电商不感冒的朋友,现在就可以直接叉掉文章闪人了。大家时间都珍贵,不想让你把三角裤都脱了,看了半天无感。因为自己一直对比较感兴趣,所以这篇文章,基本上讲述的是我过去的亲身经历。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和许多负责市场运营的操盘手不同,我一直都在品牌部(民间俗称企划部)。好了,下面进入正题,关灯,看片。时间:2014年冬,地点:北京昌平从北京东三环月2k房租大主卧,到燕郊,再到北京最北边月租400人民币无卫生无空调无厨房无地板无衣柜无凳子的民租房(又称群租房)…………这种心酸的北漂经历,估计只有北漂的人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是我9个月的北漂生活真实经历。现在,我回到了上海。现在回想起这段岁月,感觉苦中有乐。生活上的苦,我相信对于30岁之前的男孩子来说,是值得。哈哈,这句话是我北漂的时候一直鼓励自己的话。乐,是因为自己能够漂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相信,对于北漂的人来说,人活一辈子,最贵的就是两样东西,除了钱,就是梦。读到这里,有的人会想对我说no zuo no die吧?没事北漂个毛线啊。对于这部分人,我只能呵呵了。……………………………………………………分界线…………………………………………………第一节:因无知结缘电商2008年,毕业之后,自己进入到一家党报里面,负责筹备他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刚开始之前,这家党报主要搞一些保健品销售。保健品市场比较火的那几年,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纸,广播都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就在这个时间,国内电商开始火起来,天猫(原淘宝商城)正式诞生了。报社开始顺应历史潮流,转型过去单纯的销售保健品向国家认可的烟酒家居日用百货生鲜等品类的自采自营经营。就像其他每个企业转型一样,报社转型的过程中何等纠结和矛盾,为此事内部耗费了整整2年时间,后来网站终于上线了,当初的模型完全copy天猫的,不同的是,我们的网站是自采自营,在这个网站上线过程中,个人负责了整个项目的市场调研丶以及市场运营,再加上品牌定位和推广四大块内容。刚开始的时候,内部坚持把原来的保健品运营优势完全搬到网站上,我和几个小伙伴完全不同意,记忆中有一个是阿里巴巴丶一个是中国电信,还是一个是奥美出来的,都是小年轻派,而另外坚持把保健品拿到网上卖的则是报社的老功臣,不得不说他们都是报社的中坚力量。报社每年的销售任务中都有他们的一份力量。后来,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妥协了,想说服我们把保健品放在网站上试试看?放在商品菜单栏中,放在首页上,但不放在重要位置。10年下半年(这个项目早在我进去之前报社内部就已提出过),网站终于上线了,网站名字和现在国内排名前十的某B2C电商名称大同小异。网站上线之后,因为我们是一家党报,有的资源就是党报和党报旗下的一份都市报所覆盖的中老年人群。所以在品类上采取以点带面,以中老年人群喜欢消费的烟酒两大品类作为单品引爆点,进而连带销售家居日用百货,并辅以保健品推荐。在供应商选择上,专门选择中小代理商或者经销商。为什么要选择他们?因为我们既不是万达,也不是淘宝,更不是苏宁,所以规模采购在我们这边行不通,其次,对于中小供应商或者代理商,他们是大中型代理商或者经销商发展的下线,帮忙走货的重要渠道分支。只要每年的销售量完成了,他们的收入就不会减少。而对于中小经销商或者供应商而言,花了真金白银把货买断了,自己不卖出去,迟早要乱在自己的仓库里面,一旦发生后果不堪想象。就这样,边做边招商,到了2011年年底,财务统计出来,网站+报纸+电视的三个平台总销售完成了1700多万,创造了报社历史性销售新高。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幸好没有放弃保健品,后来我们针对保健品专门扩建了一个电话销售团队,大概20多个MM,在整个销售额里面,保健品仍然是一大重要品类。现在想想,这应该是自己第一次接触电商吧。……………………………………………分界线……………………………………………………第二节:进入正规军在这家党报干了两年之后,业务扩张了,报社准备扩增人手,这个时候就空降了一个中国移动的负责整个市场。整个团队天气突变,负责人直接找了一个8年社会经验的人进来。现在想想,其实是被报社逼的。报社的逻辑,竟然干得这么好,下回要干得更好。所以,所以对于负责人来说,没辙。毕竟,我们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小年轻,必须要一个具有成熟经验的。后来,因为,我与负责人中间多了这个人,个人的许多想法开始得不到实现,自己进入尴尬结局。这个时候,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坚持,or放弃。11年下半年,自己终于鼓起勇气结束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应该说是草草的画上了句号。当初自己走的时候,负责人专门找我谈了一上午,后来自己还是执拗的从他办公室出来之后,直接找财务把钱结了然后把自己办公桌收拾干净之后走掉了。好了,第一份工作说的太多了,说实话,如果没有第一份工作的前戏,就不会有人生第二份工作的高潮。可惜的是,我的人生高潮来的太突然太快太短了,自己还没有爽够就谢(she)了。第二份工作是我在投了十几次简历之后,自己才顺利进入的。这家公司目前在国内可以说虽然不如阿里巴巴能够翻云覆雨,但也可以呼点小风唤点小雨的。目前这家电商是国内前十强。写到这里,请允许我骄傲一会儿。进去之后,自己进入到了他们的品牌部。这家公司是集团花重金打造的,我算得上是公司对外招的第一批吧。进去之后,部门的人数一只手可以数完。由于自己有两年工作经验,所以很快就适应了。在这家公司,简单来讲,除了拼脑力,拼智力之外 ,还拼体力。为什么这么说?拼脑力,这个很简单理解,因为公司是集团新项目,新品牌,以前所有外包的活儿必须拿回来自己慢慢做,而且除了数量,还必须要讲究质量。拼体力,这句话,只要是做电商的,应该都会深有体会,就是做的是卖白菜的活儿,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每天加班加点,10点多,12点下班时很正常的事情。马云说电商是颠覆性的,是先进的,是人类的创新。我看完全错误了。以前干零售只是每年的五一丶十一国庆,再加上周末等等节假日忙一点,加个班,但是你看看现在从事电商的人,那一天都6点之前下过班的。很少吧。除非你是行政人事的文员差不多。其他部门的就更别想了。我印象中,市场丶客服丶物流丶设计丶运营都是苦逼的一米。还有个财务险些忘记了,他们好像可以正常早9晚5丶6吧。在这家公司,自己第一次知道了办公室战队文化,靠山文化。这就是拼智力。幸好自己遇到了一任特别好的领导,虽然自己现在出来了,但是自己仍然打心眼里感谢他。这几年的照顾。感谢他不仅仅是满足自己财富上的,还有职业技能上的。我不知道各位都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中国好领导在你们心中。现在回想起来,这家公司不仅让我正式从原来一个杂牌电商菜鸟,转变为正牌电商从业者。托这家公司的福,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也认识了好几个好朋友。上海丶北京丶杭州丶南京丶武汉丶长沙等几个城市。来来来,看我码了这么多字眼睛休息一会儿,来个美女亮亮眼。除了认识几个朋友之外,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长见识,整个行业都喜欢打鸡血。电商负责人喜欢给投资者和员工打鸡血,每天看着自己通过各种手段换来的数字。然后每天更加奋斗到凌晨下班都 no problem(没事儿)。个人不理解这些非人类的。自从进了这家公司之后,每天都有写不完的稿子,做不完的策划,改不完的方案,还有开不完的会。就这样,一晃就4年了,自己也从先前的主管,升到了负责人。整个过程有迷茫,有抱怨,也有收获。总这家公司的工作经历,自己只能说经历过了,才算生活。什么O2O丶互联网金融丶众筹丶B2C丶C2B丶本地生活丶互联网思维丶价格战等等这些词语都被自己写的想吐了。现在只要一看见朋友圈有人分享什么互联网思维的标题文章,自己立马关掉手机,不想再看了。…………………………………………………………………分界线…………………………………………………………………………日,北京更新第三节:从小弟到操盘手刚刚吃完最后一包泡面,给爸妈在淘宝上面买的保暖内衣终于送到了,父亲刚刚来电话了。感觉自己一年下来就给他们买了一套保暖内衣。有点囧吧。记得今年年初的的心愿,就是带爸妈到北京逛逛天安门。各位看官,亲点拍砖。这段真不是说摘抄其他人的。交代一下我老家背景。老家靠着国内最大山城重庆(重庆人都这么说,具体也不太了解),父母出生在解放后,上过山,出个工,当过苦力,挑过担,修过堰塘,干过集体,吃过大锅饭,上过几天学,背过毛泽东语录,放过牛,割过猪草…… ……还被打上“地主”标签,绑过电线桩,戴过高帽,睡过牛栏,吃过芭蕉果,总之作为四五十年代的一群人,我们伟大毛爷爷曾经批示过的信条,我父母都亲眼见证了,还亲身实践了。一辈子下来,现在都奔七了。没有剩下什么好的回忆。作为下一代,很想给他们留点好的记忆,度过稀少的晚年生活。苦过了,熬过了,就什么都无所谓了,有时候想装一回逼,给他们报个团,让他们出国,玩一玩,他们嫌弃浪费,有时候发工资了给他们点钱,让他们买件新衣服,总舍不得,还说要给开个账号给我存着。不知道其他父母是不是都是这样子?有时候去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种年轻人习以为常的地方,他们总让我不要买太多,吃不完,就给小侄子买就行了。好了,扯得有点远了。回到年初的那个愿望吧。自己来北京之后,一波三折,刚开始还坚持隔一段时间,叫他们准备来北京,我来安排住宿。后来等我失业之后,自己就彻底断了这个想法。————————————————————分界线——————————————————————上面说到我进入到这家电商品牌部之后,自己的几年努力得到了上面领导的认可。给了我好几个优秀证书。PS,这又是我为什么对前任领导恋恋不忘的原因。这几年,升职加薪的愿望都实现了。就这么干了几年之后,今年公司大调整,品牌部再次大扩增,我被安排到了这家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设置的品牌策略部。进入这个新部门之后,就正式开始加速我离职的想法了。现在回想,促使我头脑发热,开始zuo die的模式了。作为新员工,上下都想快点做出成绩,但是上面对于这个部门真的怎么战略落地,还没有成熟的管理机制。只有想法,但都是基于公司业务未来战略需求而设置的。当不同人被调整到一个部门之后,每个人都想一鸣惊人,所以整个团队就开始进入磨合期,磨合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开始浮躁,有的申请去了其他部门,当然也有其他部门的同事在听说我们这个高大上的部门名称之后,积极加入的,就在这个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时间过了几个月,最后每周晨会的时候,大家都比较着急了,因为如果继续这样子下去,没有产出面临被KPI的危险。就这样,每个人都开始打起自己的盘算,我开始注册招聘网站,接触了好几个猎头(不是装十三,只是想通过猎头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好电话好几个公司之后,都在薪资待遇上面卡主了。出来的时候是4月。不是什么招聘旺季。所以说这就是zuo die的节奏。想要找一个好下家,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的财富梦,另一方面又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发挥自己的强项。越找越挑,越找越挑,就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接触上了北京的一家专门做母婴电商的草创公司。公司成立于13年下半年。no zuo die &就 no die,还真是应了这句话,这家公司还真是草创中的草创,现在想想,还有点大寒颤。创始人是个有激情丶有勇气丶有谋略丶有战略丶有胆识的五有中国好老板。因为创始人之前做过淘宝丶做过线上丶做过分销丶做过实体丶做过零售丶做过品牌连锁,所以在综合能力上面,除了马云,都不比其他任何电商老板差。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后面找了一大批牛逼的人进入到这家公司。扯远了,好像写成爆料贴了,不好意思,回到我自己身上吧。我进去之后,主要负责他们的品牌推广。通俗的说,就是帮他们打草稿丶吹牛逼。可惜半年下来,自己未能施展开自己的拳脚,就光荣下岗了。现在分析导致自己光荣下岗的原因吧,不喜欢勿喷。内因:1丶想当然自己认为把之前成熟公司的那一套模式拿过来,就可以让我高枕无忧了。所有的品牌推广传播 ,都应该基于慢火慢炖的渐进式策略,最后达到持续性的爆表。就像一锅好料理一样,从食材的种植,到采摘清洗,再到切割,下锅,中火丶大火丶小火慢炖。当然,在这中间,要把握住时间,是不是放进一些调料,譬如葱花丶香油丶胡椒丶麻椒丶菜椒丶八角等等,像味道重的需要早点放进去,才能进入食物里面,而像葱花这种就只能在开吃的时候放进去才有色香味。在这里,自己要表示最喜欢的品牌推广风格就是大朴网,很低调做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像现在许多小鲜肉刚刚弄个小公司就出来牛逼哄哄,听过自己的产品做口碑分享传播。通过自己牛逼的产品,专业术语尖叫性产品,让购买你的产品的用户情不自禁的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圈。也是因为有了这样偏执的想法,所以自己在开展工作的难度就可想而知。对于初创公司的品牌推广,个人建议还是要采取“鬼子进村”策略,偷偷进村,打枪的不要。为什么这么说?我个人理解,对于一家创始人不管他是第几次创业,还是在同个行业第一次创业,对于自己的项目战略,商业模型肯定都不是成型的。都是边做边看,也就是我们伟大邓爷爷曾经说过的那句“摸着石头过河”,你自己的商业模型都不固定,你一上来就四处牛逼哄哄,不得不说,许多创始人就喜欢这种到处刷存在感的,好像那一天如果那个场子自己没有上去,那自己就掉队了。牛逼哄哄的结果,就是你越发对自己的商业模式的不断修复。当然这个变化,对于任何一家初创公司都是需要的,但是有的创始人就过于敏感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干扰,专家丶顾问丶投资者,最终导致自己每天都在自我强化丶员工内部洗脑。原本刚开始自己计划从一个小细节切入市场,但是最终由于因素的共同作用,原来的一个小计划,变成了一部鸿篇巨着,有可能是一个行业干的事情,自己想一个人都干了。而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作为一个打工者,我的工作就是辅助创始人到处发声,到处刷存在感。说这个词语,如果你是我曾经的领导,请您自动差评吧。谢谢您了。写到这里,问题就来了,领导想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而且是隔一段时间是一种说法,而这就与我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的结果背道而驰了。作为一名打工者, 好吧,为了人民币,自己妥协了,开始完全按照公司的各种领导的意思照办了。照办的结果,可想而知,就加速了我的地位丶功能和作用日落西山。最终成为了公司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了。创始人的不信任,再到员工的各种非议就来了 ,大平台丶大公司丶高薪丶走后门丶老板亲自招聘…… ……自己的身份越来越尴尬,越来越尴尬,最后自己出来的时候,连自己最信任的一位同事都背叛了我,呜呼歪哉!当然,反过来来说,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并没有随机应变,就像许多朋友给我的事后诸葛建议一样,混场子,领导喜欢什么,你就唱什么戏不就得了吗?干嘛那么僵硬。为毛跟钱过不去。领导自然有他的想法,所以你就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就是了。后来出来之后,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但我不知道如果是这样子,我想知道,你会再这样的气氛下一直待下去吗?………………………………………………………………………分界线……………………………………………………………………2丶抓大不抓小,缺乏统筹丶缺乏全盘思维就在老板和公司整个团队都在左右摇摆的时候,因为有红孩子丶京东丶当当丶酒仙网丶1号店丶亚马逊等等各个大电商平台的各种大牛人加入之后,整个团队开始越来互相牛逼起来。看累了,再来一张《冬季恋歌》女主角的图片不要说她长的丑,反正70后能够保持这样子就已经不错了。对于一个处处都是牛人的初创公司而言,管理则成为了考验创始人的综合能力了。而对于我来说,不管是他丫来自BAT,还是某NB公司,都不过是一个打工的。这不是我瞧不起任何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平常人平淡看待周围人的一种角度而已。你也可以很谦卑的每天叫哥叫姐,跪舔,我也不在乎。因为我只服从于公司丶服从于老板。当然,如果有在我面前装逼装十三的,我也没有给他们好脸色,这也是我在这家公司只待了几个月的原因。这一点后面单独拿出来说。在公司快速前进的时候,对于创始人而言,品牌公关这个岗位既要有推广品牌的责任,也有负责营销的义务。这个在老板那里是二者兼顾,但是一旦这个思想下来之后,就变成了“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销售”了,所以推广必须要有流量丶要有转化丶要有ROI,要有销售增长。为了完成公司分配到部门的销售任务,我开始苦逼的新媒体营销。每天找选品,写文案,而且文案就是那种只有标题,和产品介绍的那种简单粗暴的,连小屁孩都不喜欢看的文案。你会好奇?既然自己都认为这种方式不行,为什么自己不叫停?原因很多,我只能说,我上面还有个人。他口味非主流。然后我也就被非主流。因为公司的战略一直在变化,而下面的人在没有跟上创始人的节奏同时,开始各种自我牛逼,奇怪的KPI就这样出来了,出来之后,结果可想而知,原有公司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全部变味,然后大家就各种忙,各种忙,忙着完成销售,忙着完成KPI,忙着完成一个好数据,好给领导汇报。可以想象,在一个大家都是新的环境下,大家都想急于出成绩,得到认可,用瞎忙形容初创公司再合适不过了。为什么这么说?创始人急,老子花了这么多钱把你们一个个大爷大神(PS貌似自己也算半个)请过来了,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吊样,哥要怎么给风投交代啊。你们这些大神到底能不能干?不能干,早点给老子滚粗,不要占着坑位,影响老子心情。VP:每个公司都应该或多或少都有几个总裁丶副总裁的吧。没有的话,只能说,你们老板太牛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一个人搞定。这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公司通过猎头从别的公司高薪挖过来的,年薪至少在50W上下,牛逼一点的,年薪冲刺个六七都有可能。我说的都是税前哈。这部分人因为是属于管理层,习惯了把创始人的任务接下来,然后指派下面的人执行。时间紧丶任务重,再加上创始人心急,迫使这部分人群在下达任务的时候,也是火急火燎,不做拉倒,做不做随你?只要他在每天管理层上一句话,你,立马被人事部门分分钟除名。VP下面就是中级管理层了,其实在初创公司里面,这个级别也就是专门干活的了。名字好听点是公司的中间管理层,其实就是跑腿的经理。我们公司还有好几个高级的。这些人员也大多来自行业比较有头有脸的电商公司,所以当VP给自己的脸色是一半黑一半白时,他们当然不服气了。凭什么,老子早前也是带团队冲锋杀敌的,现在沦落到当小弟,老子心情不爽。到这里基本上,你们都可以看出问题出在哪里了?创始人的很多想法不能够第一时间真实的到达执行层面。中间变数太大了。怎么解决这个办法,那就是人事的企业文化培训必须跟上了,不然仅靠创始人每次开大会给大家讲商业模式,讲未来,讲战略,大家能够听懂,但是等到他执行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环境了。个人理解,初创公司的人事非常重要,除了利用薪资福利还有老板的人格魅力留住各种大神之外,还需要通过各种企业文化活动,把各位大神的心都集拢在一起,不说百分百的聚拢,但至少大家在执行工作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沟通成本和试错成本。……………………………………………………………………分界线………………………………………………………………………日晚11点 & & & &北京 & & & 晴来北京这家母婴电商之前,自己觉得这就是机会了。因为我进这家公司,是自己直接绕过了人事,和他们的老大谈的,电话好几轮,后来专门来北京面试。来北京之前,这家公司的老大说要亲自面谈我,可是等我那天到了之后,他却有事情太忙,不在公司,然后我就直接和人事,以及另外一个美女面试了(PS:是公司请的一个托儿,后来我这家公司之后,这个人根本就不在,估计是新浪,或者是腾讯的)。面试的时候,人事负责人碍于我是创始人自己叫过来的人,所以她有意回避我的一些问题。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后来想想,由于这个人事负责人也是从国内一家做了8年不到就上市电商挖过来,所以她也是算新人,对于公司的许多事情,还是老板直接说了算,她在这边束手束脚,后来等我进公司没多久,她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美妆电商。面试的时候,这个托儿先是详细的了解我的过去经历,然后给我现场处考题,笔试题。面试完了之后,人事负责人比较满意(自我感觉的哈)。笔试是让我针对这家母婴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及市场定位写一篇行业评论稿件,对比其他母婴电商,凸显他们的不同和可成长性。这句话有点装逼,其实很简单,就是写一篇说明公司模式丶资源牛掰,就像黄太吉颠覆传统餐饮一样,他们家也是。现在想想,就是从这个面试就为我后来的下岗再就业埋下了伏笔。为什么这么说?第一,自己对于第一节接收草创公司的品牌推广过度自信。认为自己在原来创办20多年的老东家都能做好,为什么在新公司不能做好。第二,没有和创始人做基本的沟通,这就导致创始人过于相信我,对于我的期望值不是一般的高,以至于在刚开始的时候,发现两个人想的完全不一样。就像今天过元旦,你和好朋友都说要到中关村聚餐一样,刚开始,你和朋友都只说去中关村聚餐,结果发现去了之后,大家从地铁口出的地方都不一样,等到大家都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之后,然后大家又盲目想去哪儿吃饭,找了半天去了一家,发现人超多,然后没有办法,只要一大堆人去找下一家,就这样吃饭只花了半个小时多一点,但是找路丶找饭店花了至少一个小时。悲催。面试之后,自己很勤快的和创始人邮件来往,一是表达自己强烈进队的愿望,来北京之前,我已经鲁莽的把原来的那份工作辞掉了。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创始人的信任和支持。我知道,即使关系再好的人,一旦在一起做事情了,那肯定免不了磨合。整个邮件沟通都蛮愉快,创始人非常认可我的一些想法。然后我很快的把原来的租房都推掉了,把我的一些东西全部搬到我亲戚家了。记得是上个月的28辞职,第二个月的3号我就到北京公司报道了。这家公司在北京东三环朝阳区芍药居,我在公司附近的地方太阳宫出地铁口的一个小区,租了一个小次卧,2k一个月,水电费和网费丶物业费另算。好贵,一个房子住了7个人。憋死。一个卫生间,经常排队。第一次来北京,一个人,许多朋友让我通过赶集网上找合租,我担心骗子,所以找了中介。PS,建议,准备北漂的人,一定要个朋友帮你找租房,不然你自己很难搞定的,北京的房东都是土豪,好多房东,都是你爱租不租拉倒,反正不缺人租房。就这样,在这个地方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和同事混熟了,就搬家去了燕郊。燕郊说实话,确实是个好地方,就是离北京远一点,但是房租基本上都能够承受。好点的一套房间,两室一厅带卫厨才1400元/月,真心便宜,如果你在望京丶三元桥丶国贸附近上班的,都可以考虑。搬去燕郊之后,自己的工作开始进入混乱状态。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就说我光荣下岗的第三原因3丶站错队,不太懂草创公司的办公室文化这家公司的启动资金是创始人和另外一家大型集团合伙创办,操盘人就是老板,他有过十几年的传统零售经验。在圈内具有一定名气。他在创办这家母婴电商之前,自己带来了许多之前的老战友,幸运的是,在品牌部也有他之前的同事。这位同事,由于之前也是做电商品牌策划推广,所以很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从未持怀疑态度,这就是做品牌身上该有的东西,可是自己比较缺乏,自己是一个不喜欢与他人吵架的人,即使争执也觉得太搞笑,由于这个缺点,导致自己后来在工作中,总是很难开展。文人相轻(Ps,请允许我装一会儿逼)。我的一些东西到他那边总是被他否定掉,蛮搞笑的,因为他是创始人的人,也因为他级别和我同级。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但是作为我而言,我是一个新人,所以我很少公开自己与他的不合,但是对方是一个很直爽的人,许多事情他看不惯,或者没有看懂,只看见表现,他立马就会在公开场合直接给你质问?举个栗子,去了之后公司的新媒体是他在负责,后来他告诉创始人,自己事情太多,新媒体的事情转给我,接手之后,因为自己确实对于母婴品类如何在新媒体中如何做推广,做运营,并没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拿来用。所以自己决定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专门研究其他同行是怎么做的,然后我把他们几家做的比较好的东西直接复制过来,再结合自己的东西做一些创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同事看不下去了,说你们的官方微博为什么天天掉粉(其实他负责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值得拿来炫耀的地方,就事论事,现在都可以对比一下,他那段时间发的微博内容转发量和我的互动量。说实话,到我这边,我至少把我们官方微博的内容风格固定了,开始有一些互动量,但是粉丝增长不太明显,所以惨就惨到这里了。),哥哥,你之前公司网站刚刚开始的时候,用了好多购物券和红包刷来的僵尸粉,不掉才怪了,你去看看,现在哪个的微博账号不掉粉?当然创始人在群里面看见这条消息之后,结果可想而知。这只是其中一条栗子,针对他个人的一些做事做人风格,我在这边也不能不好随便点赞或者差评。对于我个人而言,只能说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经历吧。就像我上面写的栗子一样,由于我不太愿意服怂,这是公司后来专门请的一位行业大牛品牌顾问,发的一条微信说,不认怂,便苦逼。所以后来自己慢慢的被公司边缘化了,后来,事情就越来越复杂了。……………………………………………………………………分界线……………………………………………………………………日 & & 北京 & &阴 & 冰冻天 & 零下4刚刚给几家快递公司打电话,把我在网上买的一双鞋子准备退回去了。准备叫我朋友一起去实体店买,但是北京坐公车费用太贵了,再加上天气太冷,就直接在网上买了,但是不合适,只能退掉。昨天被几个土豪公司的北漂朋友叫出去吃饭了,晚上10点多才回家,一天吃一顿,好省钱。还是别人请客。吃完饭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记得昨天晚上下地铁出地铁口之后,那个北风吹着真冷,比南方冻多了。不是一般的冷,直打哆嗦。从地铁口到我租的房间需要走大概20多分钟,中间接了一个大学室友的电话,他是我们四个室友中唯一一个最南方人,湛江人,也是唯一一个搞艺术的人,上大学就狂喜欢摄影,而且是人体摄影。就因为这个,还泡上了一个湖北妹子,电话里,他问我,他带着儿子和老婆回湖北丈母娘家了,问我是否时间聚聚,毕业之后,好几年没有聚了,我说可以,他结婚的时候,我叫另外一个室友帮我付了红包。他还告诉我,自己在考驾照,应该今年就能拿到驾照了,我说,那你现在幸福了啊,家也有了,儿子也有了,富有了啊。他说是的,他告诉我,幸好自己坚持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一切,虽然,他现在没有买房,但是他想把买房的钱拿来明年开始自己创业。我只能告诉他,蛮好的。就像我节前去面试的那家互联网公司的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对我说的一样,你自己想好了,那就坚持去做吧。不要顾虑任何东西。人活着,有些事情,是完全不在你的掌握当中的。就是冲着这句话,我决定去她家了。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自己知道,更需要找一位趣味相同的人共事吧。没有坚持,只有顾虑,那你永远都在顾虑的路上,而不是在终点的路上。现在想想,除了上面说的那三个原因之外,导致自己失业的原因,就是缺少坚持。这个坚持是指自己对于自己心里面的一些东西的坚持,而不是盲从或者迷信。4丶坚持你该坚持的,妥协你该妥协的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我不太懂市场营销,怎么去策划活动,但是我知道怎么把一件事情,怎么包装丶策划,然后通过什么媒介渠道,把一个产品丶或者一种声音丶一个观念,传达给想要传达的人。就像你对一个女孩子表达一样,肯定有很多种方式,像北方的汉子,看见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子,肯定会对女孩子说,美女,咱们在一起吧。表达方式比较直接。而南方的汉子,肯定就比较委婉。会对 女孩子说,昨天公司刚好发了两张电影票,多了一张电影票,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电影?等等。当然北方的汉子肯定也有比南方的汉子浪漫的。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举个例子,我只想说的是,当我进公司之后,我把我的工作思路和想法,和老板说了之后,老板也表达了他的观点,但是没有否定我的想法。我知道,他其实在对我进行观望。在观望一段时间之后 ,部门的负责人选择终止这场没有未来的关系。这里面除了创始人的着急之外,还有各种内部纷争的矛盾。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他不管是部门内,还是部门外 ,她都找不到位置感,不是她能力问题,请结合我上面的一些内容YY吧。我也不好在这里扒我原来同事的坏话。这张好像是最近很火的一部韩剧女主脚,电视剧名称叫《匹诺曹》,喜欢看的,可以去看看。个人感觉纯属少男少女看的。如果你的消费者是85后丶90后丶或者是00后,那这部韩剧你必须看了,我一直认为,你要想和你不同人的正常的交流,那就必须知道他们的喜好,慢慢研究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自从自己从这家公司出来之后,自己也想尝试去了解其他品类的市场情况,但是最后自己还是觉得,就认真了解母婴这个品类吧。做一个只专门研究母婴品类的行家就行了。在公司的时候,自己和同事们说,虽然我们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集合其他母婴电商前面做过的那些经验,位我们所用。公司许多人表示不屑。同行的运营数据研究,也是以周为单位,对于市场的节奏完全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刚开始自己主动负责起了每天行业信息动态的检测,当然运营的数据,这个我没有做,没有时间做。后来,做了大半年之后,我私下里了解,基本上整个公司很少有人关心我发的内容。包括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就这样,自己觉得既然没人看,那就不做了。就像这件事情一样,自己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目的性太强,导致许多事情都半途而废。现在想想,坚持和不坚持还真是两回事情。各位派友,如果你现在正在处于一个矛盾期,那就请你坚持把。不是有句话说的比较好,坚持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坚持就一定没有结果。…………………………………………………分界线……………………………………………………未完,待续。
好帖,没有广告,内容发自肺腑,顶。
3月15日 15:45&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婴电商平台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