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日国际油价走势图大跌,中国油价象征性缓慢跌点.国际

您的位置:>>>正文
国际油价暴跌 一片跌声中国内油价我行我素
经济参考报
  12日晚间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5.38美元,延续下跌趋势。自7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一度惨跌20%以上,但国内成品油价格仍然保持坚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周期过长、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敏,也没有处理好油企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导致现行定价机制饱受诟病。
  国际油价瀑布般跌去两成
  自7月下旬以来,以WT I和BREN T两大基准油为主的国际原油期货出现暴跌,W T I从100美元左右的高点一度探底到80美元,两周内跌幅达20%,BR EN T原油在7月26日曾在盘中逼近120美元,之后一路下滑,甚至在8月9日盘中击穿100美元,两周内跌幅达17%。
  进入8月以来,一系列的利空消息相继传出,造成了油价恐慌性的大跌。在中国国际期货高级主管分析师刘亚琴看来,三季度国际油价可能延续震荡下跌的弱势行情,W TI油价在每桶80美元、布伦特在每桶90美元至95美元附近的点位会有一定的支撑,&但也不排除跌破支撑点位的可能。&
  能源研究机构东方油气网油品部经理冯臻也曾向记者表示,月初美国公布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指数都显示经济增长接近停滞。美债违约危机虽然暂时得以避免,但美债上限上调对市场产生的利好已经被迅速消化殆尽,投资者对未来经济担忧的恐慌情绪主导着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油价难以摆脱这种恐慌心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期货价格相对应的是市场对其表现出了强烈的灵敏度。国家统计局8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21日至8月5日,国内重点企业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整体上涨,成品油价格普降。当期,成品油方面,93#汽油、-10#及0#柴油出厂价分别为16.2、6531.7元/吨,环比则普遍下滑0.4%至1.4%不等。
  同时,由于受国际油价连续几日大跌影响,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宣布自8月10日凌晨下调汽柴油价格,汽柴油价格分别下调0.1港元和0.18港元,下调后,香港两种汽油价格&&&超级汽油及汽油每升分别为17 .34港元及16.4港元,柴油每升11.6港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香港中石化自5月以来的第四次调价。
  国内油价在强烈下调预期中&岿然不动&
  《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在山东、上海、北京、重庆、河北等地调研获悉,当地民营加油站和外资加油站早已经开展了促销降价。以93#号汽油为例,记者调研的地方大多降幅在0.2元/升以上,上海、北京、山东等地部分加油站的降价幅度高达0.4元/升。
  一位拥有多家加油站的河北民企老总8月初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大家都觉得近期国内下调油价的可能性很大,索性就降价促销消纳存货。但他至今尚未等来下调油价的那一刻,相反发改委认为国内成品油尚没有达到下调的条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8日表示,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但暂时没有达到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如果今后国际油价持续在目前价位波动或继续回落,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平均价格跌幅达到4%的边界条件,国家将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记者注意到,按照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即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移动价格变化超过4%时,成品油价格可相应调整。
  根据息旺能源监测,截止到8月11日,布伦特、辛塔、迪拜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为正向的0.78%,确没有达到下调条件。
  为什么香港能够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而国内油价却多次错过调整时机?
  记者了解到,在中石化下调香港汽柴油价格的同时,Shell香港也宣布自8月10日起调整旗下油站汽柴油零售价,降幅和调降后的价格与中石化相同。Shell香港零售业务部营运经理刘凯茵表示,此次价格调整是因汽油的新加坡离岸价回落而导致。新加坡汽油离岸价是亚太地区汽油现货价格的参考标准。中石化在港已于5月9日和7月2日两次下调油价。7月27日,则上调了油价。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香港市场有加德士、中石化、Shell等多家成品油零售商,是完全开放的市场,其价格由公司自主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
  现行定价机制被指迟钝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油价落后于国际油价的运行趋势,与市场脱轨。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尚处于过渡阶段,在运行了两年多时间以来,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于调价周期过长,导致调价往往滞后于国际油价的运行。其次,多次调价幅度都不到位,给下一次调价造成困难。
  &由于我国成品油调价的整个流程透明化不足,一方面,国家多次在调涨时采取的控制涨幅的手段并不为消费者所了解,另一方面,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由于当前调价周期较长等原因造成国际油价大跌而国内调价窗口未开启,这也让消费者产生历次调价都&涨快跌慢&的误解。&董秀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董秀成举例,若按照正常测算价格应该涨价至8元/升,而国家考虑到某些因素而收窄涨幅,仅调至7.1元/升。这样,后期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参照调价标准要下调至7.5元/升时,基于目前国内水平已经低于国际水平的现状,可能就不具备下调的条件。
  这种尴尬甚至体现在:多次面临上调窗口却没有上调或者滞后,使得国家在面临下调窗口时承受更大的压力。
  业内有人士指出,8月以后,虽然国际油价短期重挫接近20%,但因为5月该上调时没有上调,阻碍了这次下调。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数位内部人士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即现行定价机制)曾规定&原则上不提或少提&、&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成品油价格可相应调整&,但都太模糊,实际操作中自由裁量权过大,难以给业界明确的预期。
  &一是滞后,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调价周期较长,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敏;二是规定模糊,给有关方面留下不严格执行调价行为的空间,该调整时不调整,调价幅度又不到位。&有三大油企的内部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道出现行定价机制的两个弊端,他还用&跷跷板&来比喻国家在油价上反复平衡油企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国际油价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的背景下,油企觉得上调油价没到位、不准时,消费者觉得&调涨不调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股票/基金&
国际油价大跌国内油价或降
作者:钟晶晶
  新京报讯 (记者钟晶晶)受中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布伦特原油周一一度重挫3美元。目前国际油价延续两周跌势,跌幅已近10%。多家分析机构认为,按目前跌势,下一个国内油价调整周期,国内油价应是下调趋势,下调幅度在260-300元/吨左右。
  目前中国油价定价机制调整周期为10天,且取消了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需达到4%的条件。多家机构监测数据预期,在25日零时下一个调价周期到来时,国内油价将下调。
  金银岛监测数据显示,参考原油品种布伦特、迪拜等目前国际原油均价103.797美元/桶,较此前变化率为-3.38%。后市来看,若原油后期延续薄弱态势,国内下调窗口将于4月24日开启,最快25日凌晨全面兑现,理论降价幅度为300元/吨左右。
  大宗产品资讯机构中宇资讯数据也显示,以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和汇率等因素滚动估测,下调幅度或至260元/吨。
  不过并未公布国内油价调整所挂靠的油种。各家机构分别用布伦特、迪拜等指标油价来组合测试,预期国内油价变化。此前一次,发改委宣布因油价涨跌幅过小暂不调整,机构也预测成功。&
04/16 13:1704/17 10:3104/17 09:3104/17 08:2104/17 08:2004/17 02:3204/17 01:28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国际油价下跌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吴侨玲
  [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对外依存度约为60%。如果目前一味依赖进口,过度增加进口,那么今后一旦油价再度进入上涨周期,中国经济必将受到很大冲击]
  新年油价跌势加剧,1月12日,国际油价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这是自2003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这个价位。而2014年6月原油价格曾达到每桶108美元,这意味着原油价格从2014年6月以来已暴跌72%,跌幅惊人。而年初至今的新一轮抛售狂潮在为数不多的交易日中更使国际油价大跌19%,跌幅之大令人难以置信。
  原油暴跌的原因
  原油与全球经济关系紧密,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连续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持续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以及有关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的预期导致了需求不振。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OPEC内部不团结,协调不力。
  OPEC成立于日,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它目前有12个成员国,控制着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储量,全球大约40%的原油需求由其提供。在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希望OPEC能协调各个成员国削减石油产量,并请求阿拉伯带头减产。
  而实际情况是,沙特2015年12月仍加大马力生产原油,其12月原油产量维持在1015万桶/日,这是连续第9个月维持在1000万桶/日以上的高水平。
  OPEC成员国内部在减产保价问题上的不一致,反映出OPEC成员国之间极其脆弱的关系。近来,沙特和关系的紧张对国际油价也产生了负面作用,石油生产国之间在石油价格问题上互相合作、达成一致变得更加艰难,这导致国际油价进一步大幅下跌。
  二是OPEC当前的高产策略是有针对性的。
  OPEC任由原油价格下跌的目的,是希望把诸如这样一些原油开采成本高的国家赶出石油市场。据国际机构统计,目前、、和美国生产一桶原油的成本分别是52.50美元、49美元、41美元和36美元。而沙特和这样的产油国,生产一桶原油的成本还不到10美元。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油价已跌近30美元/桶关口,但阿联酋能源部长还会说,OPEC当前的高产策略正在奏效。
  三是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将加剧供需矛盾。
  预计伊朗被解除经济制裁后会全力恢复原油产量。投资者预计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恶化。
  四是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加剧了矛盾。
  目前,国际原油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与美国页岩油的繁荣兴起有很大关系。美国自己的原油产量也很高,2015年10月份平均每天的原油产量为935万桶。对于国际原油市场而言,雪上加霜的是,美国为了扩大就业已于去年底废除了长达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从今年1月份开始恢复向国外出口,这必然会打压油价。
  五是美元持续走强打压油价。
  美元走强也加剧了原油价格的跌势。国际原油的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的,这就意味着美元持续走强,原油价格就会下跌。有研究称,如果美元升值5%,油价将可能跌10%~25%。
  六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让投资者担忧,因为投资者预计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油也会相应减少,而近期A股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更让国际贸易商对中国这个原油进口大国在2016年需求能否持续感到担忧,因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出口国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原油下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油价下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喜忧参半,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对于欧洲国家而言,是有利的。银行认为,投资者抛售石油可能会促进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另据世界银行测算,油价每下跌30%,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0.5%。
  与此同时,油价下跌对原油出口国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据统计,原油价格每下降10%,这些国家的GDP增速将大幅回落0.8~2.5个百分点,同时还导致原油出口国财政收入下降、货币贬值、资本外流。
  面对原油价格暴跌,海湾国家纷纷承受压力,即便是全球“石油首富”的沙特也未能幸免。沙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石油出口约占该国外汇收入的90%。该国2014年预算赤字创纪录,如油价继续下挫,其经济还将受到重创。
  面对国际油价的大跌,诸如、委内瑞拉、哥伦和厄瓜多尔等原油出口国也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以俄为例,俄罗斯经济极度依赖能源出口,该国约50%的预算收入以及40%的出口依赖于能源。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下跌,俄罗斯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分析师认为如果油价徘徊在30美元左右,俄罗斯今年的预算赤字将增至5%甚至更高,这势必会使俄罗斯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油价暴跌暴涨对我国经济也有着负面影响。国内之所以对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就是为了减轻国际市场油价过高或过低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和消费国,对外依存度约为60%。如果目前一味依赖进口,过度增加进口,那么今后一旦油价再度进入上涨周期,中国经济必将受到很大冲击。这是我们目前应该极力避免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振梁 HN063)
01/17 18:1401/16 17:4801/16 11:2101/15 16:0501/15 13:1401/15 08:2201/15 01:4001/14 17:38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强烈质问相关部分为何不下调国内油价
昨晚给家里打电话,知道我妈生病了,一大早去长途客运站买票,票价三十五元,在车票上方盖了一个不知哪个部门允许的小章:燃油附加费七元,这不是坑爹吗?现在国际油价大跌,我们的不跌反涨?真的很气愤,很想质问相关部门的良知何在?自从国内油价跟国际油价挂钩以后,中国的相关部门不是很积极嘛,国际油价微涨国内马上跟涨,国际油价跌了,当广大人民群众要求降价的呼声越来越高时才象征性地降一点,国际油价稍有反弹,国内就马上提价,有一举收复失地之霸势.
国内cpi今年屡创新高,相关部门都归罪于其他商品的物价上涨,为何确对高高在上的油价避而不谈呢?他们是瞎了还是聋了,还是贵州茅台喝多了,醉了,不省人事了,说不了人话做不了人事了???
最近由于受到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大跌,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大幅降温,国际油价也随之一路下跌,中国油价却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原因何在,没有人问,没有人关心,除了我这样的无权无势的普通老百姓还在默默的问天问地?就连最近一直大胆暴光百度的央视对近期的国内油价也不闻不问,三缄其口了,真的是悲哀呀!
国内cpi一直居高不下,现在国际油价大跌了,国内此时如果也同时下调油价,我相信未来两三个月的cpi肯定会有所下降,如果做到位的话,可能还会幅度不小呢!为什么不抓住这个契机把cpi给打下去呢?
我说油价啊,你就降一降吧,你降了又不会死人,你怕什么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油价大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