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中国经济社会形势为什么能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的新发展理念密码
  “中国赢了”。2017年,美国《时代》周刊亮出了写有这句话的中英双语封面,并将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称为“后来居上的巨人”。回眸2017,中国经济的确赢得漂亮:逾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总和;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和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更让中国的现代化透出浓浓的人情味。(1月19日人民日报)
  “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多项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2017年的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18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向世界亮出一份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成绩单,不仅让广大国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而且吸引了全球好奇和探究的目光,再度引发国际社会“中国为什么能”的历史性追问。
  “中国为什么能?”无论从专业视角还是从非专业角度,也无论是站在西方世界“远望”还是立足中国现实“近观”,或许都可以做出多种层面的解读、也不难找到足以让人叹服的答案。但透过这份漂亮的超预期成绩单更可以获得一致的发现,那就是一直以来人们热衷于探寻的“东方宝典”,最大的亮点在于用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生动诠释了非凡的改革魄力、创新魔力和发展定力,是始终不渝地坚定“四个自信”结出的屡屡硕果,闪烁着新发展理念的光辉。
  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乏力的经济新常态,面对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全国上下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过迷雾、破浪前行,凸显出对经济运行的高超驾驭和战略定力。
  过去5年,中央建立了深改领导组,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紧紧牵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不遗余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板上钉钉的精神促进“三降一去一补”政策落地,深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和经济升级,先进产能加快壮大,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优质供给蓬勃孕育,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业稳居经济的第一拉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引擎。
  中央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总抓手,锚定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新方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从“互联网+”到共享经济,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新产品、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增长超过50%。以创新驱动为经济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用创新实践演绎“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的时代命题。
  中央在千方百计以改革创新谋求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持续不断改善民生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坚定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全球热烈响应,并且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做出中国担当的努力,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多机遇、拓宽了发展空间,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位列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中国经济跃上新台阶,展现新活力,迈向高质量,不仅充分显示出新发展理念的巨大理论力量,而且给世界经济企稳回暖增添了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中国经济巨轮一定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扬帆远行。(南方网范子军)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欢迎关注"木棉花香"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多项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
  来源标题:多项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
“中国赢了”。
2017年,美国《时代》周刊亮出了写有这句话的中英双语封面,并将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称为“后来居上的巨人”。
回眸2017,中国经济的确赢得漂亮:逾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总和;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和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更让中国的现代化透出浓浓的人情味。
“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8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2017年的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
当2017年的中国经济画卷徐徐展开,将有怎样的华彩跃入眼帘?
那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2017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长0.3%。
那是火花四溅的机器焊点。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那是人声鼎沸的商业街巷。2017年,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12月的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9%,连续8个月位于景气区间;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连续7个月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且多项指标创下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增长稳。2017年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10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2017年全年GDP同比增长6.9%,不仅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加速,也改变了经济增速多年来单向放缓的状况。
就业稳。2017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300万。2017年12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仅为4.98%。
物价稳。去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好于预期;PPI比上年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
国际收支稳。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2%,不仅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还创下6年来增速新高;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年末近31400亿美元。
“在经济总量这么高的基数上,在转型升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能如此长时间地运行在合理区间内,确实值得骄傲。”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已逾82.7万亿元,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
宁吉喆透露,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2万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位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
“中国已成为100多个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而这些国家占全球GDP的8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也是商品出口的巨大磁铁以及全球重要的需求来源。”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稳居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经济总量规模迈过80万亿元大关的同时,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步伐在加快,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先进产能加快壮大。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和4.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0%、15.0%和15.1%。
落后产能加速退出。去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煤炭和钢铁的年度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地条钢”的产能全部出清。
优质供给蓬勃孕育。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则比上年下降1.8%。
有进有退,带来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服务业稳居经济的第一拉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引擎。
有升有降,推动中国经济质量效益的持续提升。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0.4%;财政收入在8%左右,超出年初报告中预算的增长。
“从经济增长的质量看,微观质量、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均在提升。”宁吉喆说,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还反映在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7%,好于3.4%的年初目标,说明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十足。
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提质增效的阶段性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亮眼的成绩单,依托于深化改革释放滚滚红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的扎实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去产能圆满完成。去年,我国钢铁去产能约5000万吨、煤炭去产能逾1.5亿吨,煤电去产能5000万千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5年新高。
“去产能不仅使中国钢企受益,也让全球钢企受益。中国钢铁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对世界钢铁工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说,中国钢铁工业自化解过剩产能以来,减掉的粗钢产能已超过美国一年的粗钢产量,对钢材市场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日本媒体建议世界钢协为中国去产能行动点赞加分,并建议其他国家学习借鉴中国去产能的做法。”
去杠杆取得成效。2017年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去库存进展明显。2017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2016年末减少了10616万平方米,70个大中城市房价保持稳定。
降成本真抓实干。2017年,我国继续减费降税1万亿元,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8元。
补短板收效甚著。去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有力弥补了长期以来的欠账问题。
亮眼的成绩单,受益于创新创业注入不竭动力。C919一飞冲天、“复兴号”驰骋神州……过去一年,一批高新科技唱响“中国智造”的最强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更快。
“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都迅速成长,成为新动能。”宁吉喆介绍,放管服改革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2017年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虽然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国内经济会在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中继续稳健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在加快进行,提质增效的阶段性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作者:陆娅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现在的位置:
超预期“成绩单”传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信号
www.taihainet.com
用手持设备访问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超预期&成绩单&传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信号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申铖、刘红霞
  6.9%的增速、1.6%的通胀、超过130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18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向世界亮出一份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成绩单。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总量不仅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更在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上蹄疾步稳,为经济注入中长期发展动力。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新气质,成为过去五年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最新注脚,也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跃上新台阶:GDP首破80万亿元
  6.9%&&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结束了自2011年开始的增速下行态势。这一转折,加上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保持住中高速增长,波动更加平滑,走势更加稳健。
  在安徽合肥开幕的科大讯飞(首届)全球1024开发者节展示区内,参观者和智能语音机器人进行互动(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而在5年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
  中国经济&超预期&,来源于我国对经济运行的高超驾驭和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统领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穿过迷雾、破浪前行。
  过去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较高增速、较多就业、较低物价搭配的运行格局难能可贵,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
  过去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更强,城乡差距继续缩小,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过去5年,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在位于肯尼亚卡贾多郡的特福陶瓷有限公司,一名工人检查陶瓷地砖(日摄)。特福陶瓷有限公司,由中国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森大集团合资建立,致力于打造&肯尼亚最优秀的陶瓷生产企业&。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赢得国际舆论纷纷&点赞&。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的封面文章说,中国越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经济更呈现出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国际收支稳的&多稳&格局&&
  四季度GDP增速达到6.8%,经济增速连续10个季度运行在6.7%至6.9%的区间,经济韧性增强;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创多年来的最低;全年CPI同比上涨1.6%,物价涨幅温和;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逐步回升。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GDP增速实现了近年来的首次回升,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区间得到确认。&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说。
责任编辑:张薇
资料图:日,连接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卫星城诺伊达之间的洋红色地铁线建成通车。新华社记者张迺杰摄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德媒称,西门子公司将使印度地铁电气化。这家德国企业上周公布了在次大陆上的另一项交易:短途交通运营商甘地讷格尔-艾哈迈达巴德城际特快铁路公...
底图为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中国赢了&。   2017年,美国《时代》周刊亮出了写有这句话的中英双语封面,并将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称为&后来居上的巨人&。   回眸2017,中国经济的确赢得漂亮:逾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世...
1、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实现净增200家。我市经济在高增长的同时彰显出高质量。   2、2017年,全市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预计达3.25%,科技进步贡献率约6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约24件,为全省平均值的3倍。   3、月,我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86.1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7.72%,比上年末提高8.6%。   4、目前...
台海网1月13日讯 据海峡导报大泉州报道,自70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于日悉数到位后,市公交公司全力推进新车投放到线路上的步伐。截至1月3日,第一批220部纯电动车辆已投放在21、30、34、44、55、K1、K902等7条线路营运。另外,新车到位后在用车辆达1943辆(不含第二公交和石狮公交),其中新能源车1291辆;年内旧柴油车报废计划数为652辆,报废后新能源...
台海网1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昨日,滴滴快车&蓝色厦门&正式启动,预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将在厦门投入3000辆新能源车辆,主要集中在4款车型,工况续航都在300公里左右,包含换电车型和充电车型。   滴滴方面表示,3000辆新能源车将在今年上半年陆续投放,并且符合厦门网约车规定,司机也将持证上岗。   为了迎接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滴滴提前投入筹...
台海网(厦门海峡在线传媒有限公司)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多项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中国经济为什么能
10:56:5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多项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国经济为什么能
本报记者 陆娅楠
底图为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中国赢了”。
2017年,美国《时代》周刊亮出了写有这句话的中英双语封面,并将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称为“后来居上的巨人”。
回眸2017,中国经济的确赢得漂亮:逾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总和;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和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更让中国的现代化透出浓浓的人情味。
“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8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2017年的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
当2017年的中国经济画卷徐徐展开,将有怎样的华彩跃入眼帘?
那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2017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长0.3%。
那是火花四溅的机器焊点。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那是人声鼎沸的商业街巷。2017年,我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12月的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9%,连续8个月位于景气区间;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连续7个月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且多项指标创下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增长稳。2017年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10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2017年全年GDP同比增长6.9%,不仅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加速,也改变了经济增速多年来单向放缓的状况。
就业稳。2017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300万。2017年12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仅为4.98%。
物价稳。去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好于预期;PPI比上年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
国际收支稳。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2%,不仅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还创下6年来增速新高;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年末近31400亿美元。
“在经济总量这么高的基数上,在转型升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能如此长时间地运行在合理区间内,确实值得骄傲。”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已逾82.7万亿元,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
宁吉喆透露,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2万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位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
“中国已成为100多个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而这些国家占全球GDP的8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也是商品出口的巨大磁铁以及全球重要的需求来源。”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稳居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经济总量规模迈过80万亿元大关的同时,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步伐在加快,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先进产能加快壮大。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和4.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0%、15.0%和15.1%。
落后产能加速退出。去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煤炭和钢铁的年度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地条钢”的产能全部出清。
优质供给蓬勃孕育。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则比上年下降1.8%。
有进有退,带来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服务业稳居经济的第一拉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引擎。
有升有降,推动中国经济质量效益的持续提升。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0.4%;财政收入在8%左右,超出年初报告中预算的增长。
“从经济增长的质量看,微观质量、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均在提升。”宁吉喆说,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还反映在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7%,好于3.4%的年初目标,说明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十足。
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提质增效的阶段性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亮眼的成绩单,依托于深化改革释放滚滚红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的扎实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去产能圆满完成。去年,我国钢铁去产能约5000万吨、煤炭去产能逾1.5亿吨,煤电去产能5000万千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5年新高。
“去产能不仅使中国钢企受益,也让全球钢企受益。中国钢铁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对世界钢铁工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说,中国钢铁工业自化解过剩产能以来,减掉的粗钢产能已超过美国一年的粗钢产量,对钢材市场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日本媒体建议世界钢协为中国去产能行动点赞加分,并建议其他国家学习借鉴中国去产能的做法。”
去杠杆取得成效。2017年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去库存进展明显。2017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2016年末减少了10616万平方米,70个大中城市房价保持稳定。
降成本真抓实干。2017年,我国继续减费降税1万亿元,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8元。
补短板收效甚著。去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有力弥补了长期以来的欠账问题。
亮眼的成绩单,受益于创新创业注入不竭动力。C919一飞冲天、“复兴号”驰骋神州……过去一年,一批高新科技唱响“中国智造”的最强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更快。
“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都迅速成长,成为新动能。”宁吉喆介绍,放管服改革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2017年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虽然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国内经济会在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中继续稳健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在加快进行,提质增效的阶段性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制图: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日 02 版) 责任编辑:王晓鹤
&&下一篇:
平顶山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平顶山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平顶山新闻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
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平顶山新闻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
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平顶
山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须取得平顶山新闻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平顶山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
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平顶山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
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站内新闻网检索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社会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