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入中国物联网企业有哪些

技术小站:
& 参会,互动,拿好礼
& 观看视频回放,学习最新知识
& 学习业内最热门知识,还有好礼送
& 热点行业全新解读,产品样品免费申请
张飞电子工程师速成全集
10天掌握PCB AD画板
教你高速PCB项目整体设计
如何设计STM32单片机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从写到用
讲师:华清远见
讲师:林超文
讲师:郑振宇
讲师:李述铜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中国物联网公司排行榜_中国物联网企业龙头 - 全文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日 15:01
[导读] 中国物联网公司排行榜_中国物联网企业龙头。华为采用“121”物联网发展战略;中国电信正在打造新一代物联网开放平台;戴尔聚焦智能制造,重在研究销售预测与质量监控等。
  今年9月,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举行。与会的重要企业向大众诠释了企业布局物联网的实践路径,描绘未来生活场景。华为采用&121&物联网发展战略;浪潮聚焦大数据重在发展政府的智库作用和发挥行业平台作用;思科着力打造Kinec IoT运行平台;中国电信正在打造新一代物联网开放平台;戴尔聚焦智能制造,重在研究销售预测与质量监控等。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物联网战略可以简单称为&121&,第一个&1&指一套操作系统,&2&指提供有线和无线的接入方式;第三个&1&指提供一个物联网IOT平台,用于支持NB-IOT平台和传感器数据搜集、处理、分析并进行关联,最后向第三方开放。
  此外,华为还推出IOT连接管理平台,可以提供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和应用服务,并向客户和服务商提供服务。该平台以公有云、混合云等灵活部署方式满足客户业务和数据保护多方面需求,目前华为已与超过500家商业合作,涵盖车联网、公共事业、公共领域,通过开放实验室和联合创新中心,实现全球生态与本地生态的结合,提供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运营商和行业提供更多创新业务和商业价值。
  华为集成与合作部总监蒋刚林介绍,为了帮助更多的合作伙伴,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方便快捷的使用物联网技术,快速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华为计划在多个城市启动Ocean Connect loT生态沙龙中国行的计划。
  2107物博会&窄带物联网高峰论坛现场
  OceanConnect的开放生态是基于华为的loT连接管理平台所构建的一个开放生态,向下提供了广泛的连接协议的接入,包括2G、3G、WIFI等,向上提供了到目前为止170多个API,提供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支持合作伙伴快速的接入,华为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从开发者社区的支持,到开放实验室的支持,到营销支持,到最后的推广支持等。
 华为业务领域:
  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电力和交通等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供可被合作伙伴集成的ICT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通信、办公和生产系统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华为将继续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运营商、分销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致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终端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简单愉悦的移动互联应用体验。同时,华为根据电信运营商的特定需求定制、生产终端,帮助电信运营商发展业务并获得成功。
  华为还将对网络、云计算、未来个人和家庭融合解决方案的理解融入到各种终端产品中,坚持&开放、合作与创新&,与操作系统厂家、芯片供应商和内容服务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健康完整的终端生态系统。
  华为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华为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宽带、IP、光网络、网络能源 、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方便人们的沟通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具体包括以下十方面:1、无线接入 2、固定接入3、核心网 4、传送网 5、数据通信6、能源与基础设施7、业务与软件 8、OSS 9、安全存储 10、华为终端。
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在刚刚结束的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对于观展的市民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象力不够用了&。无人驾驶的汽车顺畅地行驶在马路上,驾驶者可以坐在车里玩平板!远程驾驶的司机可以在百里之外,像玩赛车游戏一样操控方向盘!这些犹如科幻电影般的驾驶体验,尽在物博会中国移动展厅。
  你开车,路况信息全掌握  
  别看车联网应用终端就是普通汽车上挂在后视镜上的屏幕,里面运用到的高科技可不少。简单来说,就是车子里的芯片和路上每个红绿灯信号机、高清摄像头三者之间可以彼此接收和发射信号。其中最核心的突破,就是汽车可以在行驶过程中读取到前方尚未看见的红绿灯信号机信息,这在过去可是只有交警才能知道的&机密&。更让不少新司机安心的是,行车途中,当遇前方车辆刹车或跟车过近时,系统还会及时预警提示。
  本次物博会上的实车驾驶展示,应用的是华为LTE-V2X通信技术及产品,而中心平台、路侧管控设备、智能网联汽车之间的LTE-V2X无线通信网络则由中国移动搭建,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无延时地显示全部路况信息。
  你开车,车在百里之外
  一个驾驶座椅,五块电视大屏,看似简单的&大连接 新赋能&展区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参会者。
  &虽然排队花了很长时间,但是太值了。&一位刚刚体验过5G无人驾驶远程操控的参会者兴奋地说道,&好像自己坐在车里一样,能准确地对车辆进行前进、加速、刹车、转弯等操作。&5G无人驾驶远程操控是通过展厅里的驾驶操控台,远程遥控一百多公里之外在上海嘉定的车辆,搭载在车辆上的摄像头,可将高清视频实时传达到远程驾驶台,并通过现场的四块电视大屏为驾驶员呈现240度的高清驾驶视角。
  最重要的是,远程驾驶虽然在科幻电影里很常见,但在现实生活中还只停留在遥控玩具车上。这项技术普及以后,不难想象以下场景:老婆不会开车,老公可以在家里遥控车辆接她上下班;老公在外喝了酒也可以不用找代驾,家里会开车的直接遥控到家;还可以遥控车辆去接孩子上下学&&分分钟上演电影中的情节。
  你开车,全程玩平板无压力
  去年物博会,中国移动的5G无人驾驶还只是在8字形的轨迹沙盘上进行展示。今年,这个沙盘就变成了展馆外的一个实车体验项目。
  一辆普通的蓝色小汽车,坐上去之后才发现驾驶座上的司机压根儿没碰方向盘,直接在玩!平!板!平板上点一下,车子就缓缓地沿着设定的环形&公路&行驶起来,据司机师傅介绍,每小时60公里的车速也可以完全hold住。转弯时,方向盘可以自动调整方向,遇到红灯,车子立刻自动停下来,就算遇到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车辆依然可以自动刹车停止。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据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可识别车道线、车辆、行人、标志牌与信号灯,实现基于高精度定位的自动驾驶,并基于环境感知、车车通信和车路通信,实现车道行驶、减速与换道避障,跟车、避碰与超车,以及信号灯通行辅助。最重要的是,普通车辆也可以改装成无人驾驶汽车哦。
  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正在打造新一代的开放平台,一方面解决海量连接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国电信的努力为一些物联网企业的应用开发、终端开发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中国电信将打造物云融合的体系,未来海量的连接会聚到电信云端,最终通过物云融合,以达到对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控制的最终目标。
  2017物博会展览区:中国电信-展厅
  其次,中国电信在整个体系建设上围绕物联网在做一些新的变革,例如在物联网运营中首次采用 &五专&方式,即通过专有平台、专用号卡、专用网络,专属政策,以及专用运营,使电信的物联网应用对用户的感知做到最好。
  此外,中国电信业在物联网产业中投资3亿元资金,对模组终端进行补贴。目前中国电信在物联网中聚焦的一些主要的方向包括:窄带物联网应用中更多的聚焦智慧城市,如水务、消防、井盖、路灯等;在垂直行业当中,更多聚焦智能制造、畜牧业、物流等;个人消费当中,重点聚焦智能家电、共享单车以及智能穿戴等。
4、高通公司
  高通创立于1985年,总部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33,000多名员工遍布全球。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下一代无线技术的企业,目前已经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
  高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既包括全世界知名的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系统制造厂商,也涵盖全球领先的无线运营商,高通致力于帮助无线产业链上各方的成员获得成功。秉承一贯的创新精神,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高通不断引领3G、4G以及下一代无线技术的演进,在推动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同时,让先进的无线数字技术能够更好的造福人类。
  根据iSuppli的统计数据,高通在2007年度一季度首次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供应商,并在此后继续保持这一领导地位。其骁龙移动智能处理器是业界领先的全合一、全系列移动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逼真的多媒体和全面的连接性。目前公司的产品和业务正在变革医疗、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骁龙(Snapdragon)是高通公司(Qualcomm)推出的高度集成的&全合一&移动处理器系列平台,覆盖入门级智能手机乃至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下一代智能终端。
  高通是HTC、索尼、诺基亚、MOTO、LG、三星等全球品牌智能手机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在国内,华为、中兴、联想、小米、海信、海尔等厂商的智能手机也大多采用骁龙处理器。许多耳熟能详的智能手机和明星终端比如诺基亚Lumia 800,Lumia920,Lumia1020,Lumia1520,Lumia2520,小米M1,红米1S电信版,小米M2,小米3,HTC One,联想K71、K81智能电视、HTC One V、HTC One S、,HTC One XC、HTC One Max ,步步高vivo S1、联想乐Phone等。高通是全球大牌高端手机采用的最多的移动处理器品牌,其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地位相当于PC领域的芯片巨头英特尔。
  高通公司正在构建一个其他厂商可以用于创新的基础,以及创造可以降低产品成本的环境。高通公司的专利授权结构帮助了那些原来不生产GSM产品或更早期的模拟手机的厂商投入到开发、销售CDMA2000和WCDMA产品中来。这些新厂商的出现带来了市场竞争,降低了终端用户所要支付的成本,凭借扩展更丰富的功能和应用促进了创新,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5、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业务
  应用商店解决方案&&创新商业模式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
  Applicaon Store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运营商能够通过AppStore与第三方开发者合作,和开发者进行收益分成,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链,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
  ZXME WEB移动手机上网加速解决方案
  使用手机访问WWW网站成为巨大需求,移动互联网关就是在无线宽带时代,提供整个互联网内容,同时带来全新的数据服务体验给3G用户,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搭起的一座桥粱。
  家庭业务
  引领家庭生活美好新时代&&基于SNS的IPTV增值业务综合解决方案
  SNS社区产品集成了人们生活中绝大部分网络元素,架起了畅游网络世界的高速公路。中兴通讯着力打造基于SNS的IPTV增值业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游戏、社区、教育、卡拉OK、阅读、健康、相册、商城、可视通讯等一体化增值业务。
  面向未来的IPTV解决方案&&开放、创新、智能、融合
  随着全球IPTV业务的快速增长,&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观念深入人心,IPTV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给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影响IPTV业务发展的网络时延、抖动、丢包等问题被一一克服和解决,下一代的IPTV平台应该如何构建成为运营商和通讯设备提供商不能忽视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企业业务M2M业务支撑平台解决方案
  物联网实质是在泛网络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由于人与人通信的市场饱和,运营商也开始将目光投向物联网的蓝海市场。运营商除了为物联网提供基础承载网络以外,还希望借助物联网深入行业提供专业服务,扩大生存空间,并通过物联网业务发展粘滞度高的行业用户,持续获得稳定收入。[详情]&网络视讯&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网络视讯&平安城市&系统使用数字高清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术及相关系统和设备,实现对城市卡口、主要道路、重要目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区域等目标的治安监控。
  6、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浪潮集团在大数据领域开展了许多的工作,一是发展政府的智库作用,紧密支持政府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浪潮集团突出技术标准、产业规划、平台整合的多学科综合优势,形成一支稳定队伍,已经帮助无锡、广州、哈尔滨、贵阳等城市开展大数据社会治理,大数据产业规划,大数据的新旧动能转化,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同时释放数据能量。
  同时浪潮承建了中国首个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公共实验室,旨在提升我国大数据基础技术支撑能力,解决我国大数据共享交换以及交易流通不畅,标准不明确,参差不齐等问题,目前该实验室已经在无锡、济南等地开展安全性评估,交易区块链的研究和试点。
  二是发挥行业平台作用,推动产业发展。浪潮集团依托国家双创基地、数字中心联盟、&互联网+创新&推进联盟等,联合300多家企业瞄准产业发展关键点在大数据技术、标准制定,数据流通与交易的规则研究,大数据的双创人才发展方面开展探索。
  为了大力发展大数据业务,浪潮发动了大数据双创行动计划,投资成立大数据创业基金,在全国一百个城市建设100个创新中心,100个创客中心,100个数据所,全力推进大数据创业,目前已经有33个大数据创客中心投入运营,投入6家大数据公司,带动产业发展超过5亿元。
  中国物联网企业Top50
  全球物联网企业排行
  总体前50名
  &一句话&理解物联网: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即物物相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均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部分。
  另外,城市规划通过物联网&&空间定位新技术,可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流量、大气环境监测实况,可动态监测农林生长状态,也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态势,能为快速发现违法建筑提供手段等。这一切动态产生的大量数据积累,经过大数据的技术处理和信息挖掘,将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物联网概念的龙头股主要有:
  1、远望谷(002161):
  该公司是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龙头股。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以RFID业务为主业务的上市公司,专门从事超高频RFID研究和发展的公司。其业务除了涵盖整个铁路射频识别产业链外,还在烟草物流、军事应用等其它超高频RFID领域取得初步成果,现拥有5大系列60多种产品。在物联网产业链中,公司属于RFID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公司之一。
  2、新大陆(000997):
  该公司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拥有二维码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设计、开发了全球首台掌上二维码识读产品,并率先在国内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生成解译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移动&电子回执&项目、农业部&动物标识溯源系统&和种公牛冻精生产管理系统等项目产品远销北美、欧洲、韩国等海外市场。
  3、厦门信达(000701):
  该公司是自动识别芯片生产商。主营生产、销售无线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标签等。08年公司生产的图书馆专用电子标签,中标厦门市图书馆RFID管理系统项目。
  4、东信和平(002017):
  该公司是智能卡生产商,是国内智能卡企业龙头。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银行、身份识别、社保、公交等各个应用领域的智能卡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拥有5条智能卡封装生产线,是国内最大移动通信智能卡产品的生产企业。
关注电子发烧友微信
有趣有料的资讯及技术干货
下载发烧友APP
打造属于您的人脉电子圈
关注发烧友课堂
锁定最新课程活动及技术直播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而转移。
作者如不同意转载,既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物联网相关文章
物联网相关下载
论坛精华干货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60被浏览9,73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物联网还有哪些创业机会?来听听行业专家们怎么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微信号:freesvc),授权虎嗅网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每个网络信号都有实体的话,我们眼前的世界一定会越来越拥挤。二十年前,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方式。现在,这一运动正在以相同的方式改变我们与周遭物理世界的联系。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预测,到 2020 年时,全球物联网设备安装量将达到 281 亿台。“物体”不再了无生气,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交互关联。本篇,行业专家和创业者们将一起聊聊物联网创业机会。1.陈孝良声智科技 CEO,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声智科技从事语音交互芯片、模组和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并提供整体声学技术和语音识别解决方案。声、光、电融合传感将会创造出更多新数据,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让机器适应人类,是人工智能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声、光、电、热、力、磁,这几种传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世界感知物理世界的主要途径。其中,声学(麦克风)、光学(摄像头、激光雷达)和电学(GPS、电子雷达)更是核心要素。从投资角度看,当前著名的人工智能企业基本可以按这三个传感方式来划分。这里有个问题值得琢磨:声、光、电传感技术早于计算机而出现,比如留声机、照相机和雷达。为什么直到现在,它们才开始引起产业界的重视?纵观技术历史,总是声学先行,光学和电学次之。所以,我们不妨以声学领域的麦克风技术为例展开探讨。计算机和手机很早就配置了麦克风,但直到 Amazon 推出一款麦克风阵列的 Echo,产业界对这类产品忽然变得极度关注并争相模仿。究其原因,除了这款产品在计算和通信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更主要的原因是场景发生了变化。在 Echo 出现之前,麦克风解决的一直都是近场问题。近场语音交互要求人类适应机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技术的不足,是典型的由于技术限制而刻意回避场景的案例。但实际上,人类之间的语音交互都会拉开一定距离。所以,现在我们开始需要机器适应人类的远场语音交互。机器适应人类,这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人工智能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之一。这并非声学领域特有的问题,当汽车安装摄像头和雷达,以及自行车安装 GPS 时,场景变化带来的技术挑战才会凸显出来,因为真实场景所需要的技术并非是简单升级而是颠覆性创新。这也是当前技术型创业公司被青睐的主要原因。然而,单一传感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总是有限,不足以推动整个技术和社会的变革。例如,麦克风阵列可以采集人类自然对话的语音信息,从而逐渐演化、理解人类语言。这意味着将来机器可以读懂我们的思想,十分可怕。但这种理解其实还比较片面,缺乏图像、位置等其他传感信息的支持。从这个层面来说,人工智能必须融合多种传感方式,而非局限于声、光、电、热、力、磁,再加上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才能在某些领域超越人类,从而看懂世界,推动更多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当机器获取的融合数据足以覆盖人类产生的数据的十分之一时,大多时候,人类只需要说一说、看一看或者想一想,机器就能捕捉到背后的思想。未来到底会产生哪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尚不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广告模式肯定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最佳商业模式。2.赵晓光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 年连续 7 年获得《新财富》电子行业分析师第一名。新的数据流必须依靠硬件创新来产生。机会存在于制造业,如材料、设备、芯片、汽车、军民融合领域等。目前,全球科技行业都面临着困局。如果把企业发展分为生产力创新和生产关系创新&2 个环节,那么很多企业都被关系创新冲昏了头脑,认为加一点互联网模式、加一点生态概念就是万能的,反而在生产力创新上比较乏力。分析生产力创新瓶颈的核心方法是看数据流。搞清楚数据从哪里来,如何处理,到哪里去。大多数企业只要解决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成功,三个环节都解决了就有机会成为巨头。新的数据流必须依靠硬件创新来产生。所以,我认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突破点在硬件创新上。过去的产业发展是软、硬件创新交替带动的。2010 年到 2013 年智能手机迅速发展,2013 年 5 月开始,社交、游戏软件火爆起来,直到 2015 年开始全面下跌。按照规律,硬件也会进入一轮集中发展周期。现在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在布局,包括VR、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等,这些其实都不仅仅是产品,更是获取数据的硬件。以智能手机为例,它产生的数据基于&3 个方面:使用人数,从 10% 发展到 80%;使用时长,从每天 2 小时发展到超过 10 小时;智能手机本身可以产生数据。前两点的红利已经快被消耗完了。但第三点,比如摄像头拍照、录视频的数据,此前由于无法结构化,而没有被商业化。但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这一点。从 iOS 8 开始,手机可以自动识别图片并进行归类。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视频数据分析,会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甚至改变传媒行业、广告行业。另一个角度看,科技巨头在做哪件事情,基本上这件事情就越有未来。现在巨头都在做人工智能,它的核心是机器学习,而机器学习的难点在于数据。技术本身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进步的,但是数据具有稀缺性,不是谁都可以拿到。所以,数据是解答一切问题的密码。人工智能这个行业,最后很可能是赢家通吃的。几家科技巨头分割不同市场。苹果有消费端数据,亚马逊有商店数据,Facebook 有社交数据,谷歌有搜索数据,微软有办公数据,他们是行业龙头,其他人看起来很难进场。你可能会问那么这个行业还有机会吗?我的答案是有。机会存在于广阔的传统行业里。以制造业为例,谁能提高产品良率,谁就是赢家。以前这个过程是靠工程师不断调试,现在机器有自我学习能力了,就可以自己在试错中不断走出最优路径。一个制造企业,如果和谷歌、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合作,一定会有未来。人工智能在这里是一个工具性产品。观察过去&5-10 年,可以看到苹果在中国培养了一批市值在 300-500 亿的优秀的模组企业。产业是有递推效应的,这一批企业诞生后,在制造业里会催生 3 个新的投资方向:第一,上游的材料、设备、芯片。材料和设备正好符合“中国智造”,而半导体企业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分工专业化的基础上,变成了一个能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的公司。第二,往汽车产业发展。现在汽车产业的采购格局和十年前的手机行业一样。但现在手机行业把采购权释放出来给到上游企业,代工厂的利润率下降,产业利润会从中游转移到上游,汽车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下一步在汽车产业链的材料、设备、芯片行业会出一批市值 500 亿以上的巨头。第三,往军民融合方向发展。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军品研制竞争里来,民参军企业有望从低附加值芯片、分立器件等向系统级的产品和技术国度。市场化运营的军品产业链对接平台也会开始应用。此外,我还比较看好声学、投影技术方面的机会。这 2 个领域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越来越不匹配的问题,谷歌、亚马逊也都在进场。3. 童瑫睦星科技 (Kolmostar) 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睦星科技提供低成本、低耗电、高精度的室内外定位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物联网节点、移动设备和自动驾驶系统。定位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GPS 成本、功耗的下降和定位精度的提升,将创造众多商业机会。变化将首先从物联网、物流和「机器人」领域开始。未来的定位技术除了服务人类,将更多服务于机器人。作为传感器,GPS 能够提供位置信息、接近原子钟精度级别的时间信息、以及物体的运动速度。实际上,现在的卫星定位技术已经由 GPS 扩展到了北斗、Glonass 等多系统复合定位。这里不加区分地统称为 GPS 系统。过去 40 余年,GPS 已经从最初的军事应用渗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未来,随着 GPS 成本、功耗的下降以及定位精度的提升,我们会看到它在物联网、物流和机器人等领域发挥关键的作用。在物联网领域,GPS 提供的位置信息是各种基于位置服务的基础:出行方面,共享单车是个非常好的例子;智能硬件方面,相信很快会有待机时间长达数周的 GPS 运动手表面世,帮助我们跟踪、记录运动时的心率、速度等数据。相比于现在两三天就需要充电的智能手表,下一代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都会有巨大的提升。同时,随着GPS功耗的下降,可穿戴设备上会有更丰富的基于位置的应用。比如风靡一时的Pokemon Go这种基于位置与运动信息的增强现实游戏;智慧城市方面,位置信息将会覆盖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从所有的交通工具到每一个井盖和垃圾桶。利用这些位置数据,整个管理链条打通之后,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多方面的运行效率。在物流领域,GPS 可以提供运输过程中对于人员、运输工具和货物的实时位置追踪。这些数据不仅对物流公司优化业务有帮助,也有利于下游货主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而 GPS 的渗透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GPS 传感器的硬件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高精度厘米级别的定位对于机器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讲的机器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不同产品形态,比如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它们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控制。现在的定位技术主要在服务人类。未来,定位技术会被大量用于服务机器人。目前,这类机器人已有一些行业应用:在北美和澳大利亚,携带高精度 GPS 的无人机和无人农用机械已被大量应用于精准农业,结合遥感数据实施耕地植保、农作物播种、施肥等无人化精细操作。我国很多地区,比如东北和新疆也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突出的工作;在自动驾驶领域,定位是导航和避障的基础。高精度 GPS 与惯性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一起,利用数据融合实现厘米级别定位,从而结合高精度地图,帮助无人车感知周围的环境。4.肖建宏芯翼信息创始人及CEO。美国Texas A&M RFIC 博士,15年研发及工业界经验,曾在Broadcom任资深首席科学家。芯翼信息着力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 芯片研发。技术跟应用相结合时,才能够大概率产生商业创新。物联网芯片迭代,主要需要解决功耗、成本、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摩拜单车使用了蜂窝物联网的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来实现扫码开锁、准确定位,这无疑证实了 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联网)的市场。但从技术推动商业创新的角度来看,摩拜的快速崛起其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更多是应用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我们认为,对于物联网,当技术和应用相结合,对两者都有深刻理解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时,才能够大概率产生商业创新。物联网通讯芯片的迭代逻辑是什么?首先,从80 年代的“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机,手机芯片通过公网基站传输信号来完成。这种方式曾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多,在成本、功耗方面也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水表、电表、气表,早期是靠人力抄表,后来换了 GPRS 智能表,功耗较大,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次。有人估计,在物联网到来时,我们身边至少会有 50 个设备同时与物联网相连接,包括可穿戴装备和周边环境中的监测设备等等。这就要求每个设备成本、功耗足够低,&同时系统能够在有限的频谱上更有效处理这些小数据量设备的通讯。其次,目前的芯片技术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当我们身处地下室、车库或相对密闭空间时,手机信号时常不好;断电时,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等很多监测设备上的传感器状态无法传输。在物联网时代,如果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信号中断,事情将变得非常糟糕。因而,新技术必须要有足够好的覆盖率和稳定性。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技术,简称 NB-IoT)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这种技术在上述对时延不太敏感(无需做到微秒级响应),又需要深度覆盖、低成本传输数据的场所都可以应用。可以想见的场景包括公用事业、健康、智慧城市、智能楼宇、物流、工业、农业环境监控等等。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应用?特别说一下智能家居产业。这个产业之前不温不火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是在没有形成平台化系统的情况下,就去做平台化的事情。换句话说,目前的设备多是针对消费者的单一痛点设计,技术标准很难统一,例如各种无线方式来遥控灯,或者播放音乐。如果有了 NB-IoT, 厂家为了及时监控各种设备(比如冰箱、空调等)的使用状况就可能大规模给设备智能化。 这时,由于统一的标准,产业整体就具备了联网能力和平台化的条件,接下来的一步是由 BAT 或其他平台公司来整合、共享数据。技术的成熟能够大幅推动应用的发展。&在个人消费领域,传感器也有很大迭代空间。例如,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以数据传输和健康监测功能为主,在保障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的安全领域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新的产品功耗能足够低,基本上无需充电,又可以小型化、放到衣服里,需要用的时候通过手机 App 激活,就像“查找 iPhone 功能”一样获知人的位置, 肯定会大概率激发商业创新。&不过,这些应用场景到底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会产生哪些新的商业模式, 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为了更好的推动大规模商业创新, 我们要保持对应用的极大关注,从系统角度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大幅降低功耗成本, 为万物互联提供基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99057.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做正确而非容易的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搜企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