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a股上市时间通过了吗

富士康要在A股上市了,我们值得高兴吗!富士康要在A股上市了,我们值得高兴吗!探索财经百家号2月份的时候市场在传言富士康要上市了,而且要插队上市,上市会很快。当时尚且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快到底是多快,别人排队三五年,插队的话,三五个月能上市算快马加鞭吧。结果传出消息,富士康3月8日开始上会,只用了区区一个月就上会了!上会之后,离上市那也就十几天了!至于上会的成功率,那还用问嘛,都已经如此特事特办了,哪个不开眼的会否决掉他,肯定是100%的通过率。富士康是一个超大型代工企业,算是加工领域的独角兽,但是并不算高新技术的新经济,富士康的上市,其属性更多的偏向于白马蓝筹股,因为其结构稳定,未来不确定性小,行业成熟,多家投行,目前正在紧急洽谈各行业独角兽准备推荐上市。富士康算是钦点的企业,其上市不仅仅是IPO的问题,也涉及的大国竞争的因素,所以并不能表示zjh的意思。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监管层更倾向于让各行各业的独角兽上市,宁可让今天的阿里插队上市,也不愿意让10年前的阿里上市。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功能就是融资。我不禁想问现在的富士康还有什么成长性,随着他的上市,投行富了,高管富力,政府有了政绩了,我等股民除了高位接盘又得到了什么呢。对于富士康上市欢欣鼓舞的人们,我不得不泼一盆冷水。你们了解富士康吗,再富士康工作过吗。上下班收身把员工当贼一样防,保安行使管理职能(职能和素质不匹配)最有意思的是,台湾人号称台干,和大陆人不走一个通道(搞笑)流行加班文化,有时候我就纳闷了,没有加班费怎么还加班。别人告诉我人家(台干)都天天加,我能不加吗。我一听就呵呵了你看到台干天天加班,可你没看到台干年薪百万。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是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我要告诉你们他创造的大部分都是低端岗位,从事时间长了大部分员工都会是无用阶层的一员。而且里边的歧视非常严重,大学生歧视没有学历的农民工,台干又反过来歧视大学生。呵呵:我再想有学历怎么了,你TMD干的也是出卖劳动力的活,无非就是站着和坐着的区别。正式有富士康这样企业的存在,才拉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得利的永远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一生注定贫穷。这种发达国家淘汰的企业,我们也不应该欢迎。那些每天高呼中国要靠自造业,要靠匠人精神的专家们,你们的孩子在工厂吗?没有学历的还是学门技术,有学历的还是去阿里,华为这样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开的工资才对的起你的付出,而且他们也代表经济发展的方向。中国经济都转型了,可我大A还是没有转变过来,怎么不见你为360特事特办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探索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您提供第一手财经资讯,传播有价值的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富士康首发获通过 从上报到过会仅用36天创历史最快_网易科技
富士康首发获通过 从上报到过会仅用36天创历史最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速度”:富士康首发获通过 从上报到过会仅用36天创历史最快)
3月8日消息,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召开2018年第41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从2月1日,富士康股份招股书申报稿上报之日算起,到过会仅仅用了36天,富士康股份创造了A股市场IPO的新速度,打破了此前记录——2017年中国公司IPO平均审核周期为1年3个月,2016年以前平均审核周期高达3年。今年年初以来,证监会开放对新科技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上市通道,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月28日,在美退市逾两年的三六零成功回归A股。2月9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预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申报稿于2月1日报送,拟在上交所上市。2月22日,富士康招股书就已进入“预披露更新”状态,这距离其预披露不过两周时间。3月4日,富士康“闪电”进入审批环节,再到今日首发获通过,颠覆了很多人对中国独角兽公司登陆A股速度的认知。财经网此前报道指出,截止富士康申请上市时,公司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也存在重组前扣非净利润为零等硬伤,但证监会确实开了“绿灯”。平安证券分析师闫磊在今年3月的研报中写道:如富士康能够成功在A股上市,不仅能够为自身的转型提供资本支持,进入IPO快速通道也表明国家对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重视。不过,富士康和科技领域尤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有着本质性的不同。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门槛是,申请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良性的盈利水平是能够在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富士康的招股书披露,从2015年至2017年,富士康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2727亿、3545亿人民币,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44亿、144亿、159亿人民币,远高于不少A股可比上市公司水平。...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表示,A股此前对于公司IPO的审核条件比较严格,但这是一套已经成型的公司价值判断标准,“要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需要各方的配合,也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现在才刚刚起步。”目前看来,富士康的快速审批只是一个特例,而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独角兽公司来说,不仅A股上市道路漫长,海外上市同样也不轻松。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姚立伟_NT605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富士康拟A股上市 市值有望超6000亿|富士康|鸿海|A股_新浪网
富士康拟A股上市 市值有望超6000亿
富士康拟A股上市 市值有望超6000亿
去年营收3545亿元,净利润为162.2亿元昨日,证监会官网挂出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富士康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内人士指出,富士康预计将成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分拆资产A股上市首例,按照证券会目前发审节奏,富士康有望在6个月内上发审会。数据显示,2017年富士康营收为3545.44亿元;净利润为162.20亿元;共有269049名员工。部分员工合计持股1.4625%招股书显示,中坚公司直接持有富士康41.1443%的股份,并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富泰华、郑州鸿富锦间接持有富士康27.9962%的股份,合计控制发行人69.1405%的股份,为富士康的控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中坚公司为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由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间接持有其100%的权益。鸿海精密是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立于日,1991年上市。  富士康称,因鸿海精密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故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不过,在大众心目中,中国台湾首富郭台铭作为鸿海精密和富士康的创始人,也是公司的老板。  富士康成立于2015年3月,其前身为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由鸿海精密100%控股的机器人控股公司发起成立。日,富士康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其中机器人控股持股75%,深圳鸿富锦持有25%。  日,富士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增加注册资本等决议,同意由深圳鸿富锦等32家主体以其各自持有的南宁富桂、郑州富泰华等13家境内子公司的股权认购,富士康新增注册资本元。  其中,富士康部分员工通过持有上述17家合伙企业的相应合伙份额,在该次增资完成后间接合计持有富士康1.4625%的股份。募资项目总投资272亿元招股书显示,此次富士康保荐券商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其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数量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即不低于17.726亿股。这样发行后,富士康总股本将在194.986亿股以上。  富士康此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21.17亿元)、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10.05亿元)、高效运算数据中心(12.16亿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49.68亿元)、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6.33亿元)、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51.08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升级(86.62亿元)、智能制造产能扩建(35.45亿元)八个部分进行投资,共计投资额约272.54亿元。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上述投资项目均已完成项目备案,若本次实际募资净额(扣除发行费用后)不能满足上述需求,不足部分由富士康通过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等方式解决。总市值有望超6000亿元实际上,登陆A股是鸿海精密“掌门人”郭台铭几年前就提出的设想。2015年6月股东大会上,郭台铭就表示,考虑未来三到五年分拆中国大陆的业务,以期在A股上市。  在计划内,2018年鸿海精密有了实质动作。1月31日,鸿海精密召开股东大会批准富士康的上市计划。在股东会上,董事长郭台铭再度表示,鸿海精密不只是个代工厂,“外界都认为鸿海是代工厂,把公司跟苹果联系在一起,但鸿海将从硬件转型成软件公司。”  鸿海精密在召开股东大会时称,在迈向“工业4.0”、“+互联网”、“8K+5G”时代背景下,为让大数据资料收集更关键、精确、效率、微观,公司将针对物联网传感器、超级电脑、5G通讯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特别是在关键驱动技术上,进一步建构新世代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富士康2017年每股收益约0.90元,按照发行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即17.726亿股,发行后总股本约195亿股,富士康每股收益约0.81元。按照目前A股市场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9倍,富士康上市后较合理的股价约33元。那么,富士康总市值将达6435亿元,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外资控股上市企业。■天府早报记者冷宏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富士康要来A股上市了,所谓宿命,不过是……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富士康要来A股上市了,所谓宿命,不过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格隆汇·磁铁法拉第
香港70年代ICAC(廉政公署)成立前,黑道与警察互相勾结,黑白不分,警界贪腐严重,纵容黑社会经营“黄赌毒”事业及在各势力范围(地盘)收受“保护费”,整个社会乌烟瘴气,被公认为香港社会治安最黑暗的时期。而在这个乱世,出现了一个“赤脚打天下”传奇人物从社会底层爬至顶峰,可称枭雄。大家也清楚,他就是“跛豪”吴锡豪。他的事迹已被多次翻拍成港产片电影,早已家喻户晓。
这是一个仰慕英雄的时代,也是喜欢枭雄的时代。既敬畏普通人难以触及的高度,也唏嘘从高空的坠落,有志难展之人,多以此慰藉失败的苦楚。最记得1991年吴锡豪因病被后任港督提前特赦出狱,而电影《跛豪》也恰在当年上映。当记者们蜂拥前去询问他的感受时,他仅淡淡的讲了一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所谓宿命,不过如此罢了。
一、船大掉头难,劳工代工之王还是机器人代工之王?
《MIT科技评论》公布了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主要考察该公司的科技领军能力及商业敏感度这两大主要维度,需要做到“高精尖科技创新”与“能够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模式”的完美融合。按照MIT的预测,50家入选者将在未来有机会成为主导行业的公司。榜单不以公司的市值或名气作为参考,而以“拥有真正的创新技术,以及实用又野心勃勃的商业模式”为评选标准,还会给每家入选公司作相应的点评。
而富士康入选此榜单并排名33位,MIT科技评论点评认为它“中国制造业正发生变化的趋势,大量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其中一家工厂削减了6万个岗位。”&
郭台铭接受访问时表示:“变成聪明的企业不是我变聪明了,而是我们的员工变聪明了。”
他指的员工,我想,大部分不是指流水线上的“张全蛋”和“小姐姐”们,指的是那些可以替代人工的工业机器人。
2011年富士康曾经雄心勃勃地宣布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推行机器人计划则是富士康饱受社会舆论指责有关,彼时,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多次遭到环保、劳工组织调查,称其污染环境,甚至长期重负加班导致劳工“过劳死”案例也不少见,而富士康多地工厂发生过的员工跳楼、厂房爆炸等事件更是让其背负了“血汗工厂”的名声。
痛定思痛,从“新”开始,自2011年开始,郭台铭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将率先使用机器人代替部分工人从事单调重复、简单又危险的机械式工作。2013年初曾一度短暂停止招工,直至后来发现机器人并不能在装配的上百甚至数百道工序中顺利完美衔接完全取代人力,实际效率并非太理想,“大跃进式”的机器人计划才不了了之,在2014年以提高工资为代价再次重新启动招工,当时被不少媒体解读为“机器人事业受阻”。曾有受访问的富士康的一位中层称,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
富士康随后宣布跟谷歌联合研发工业机器人,2015年计划在2020年中国工厂实现30%的自动化率,2017年宣布与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合作,2018年大力投身于AI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证明富士康并没有放弃其机器人之梦,反而在此道上越走越远。
整个鸿海集团全球拥有超过120万名的员工,而大部分皆是每道生产组装工序、每条身产线上进行机械重复日夜劳作的工人,大部分在中国。曾经,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人口红利让富士康带上了全球代工之王的王冠;如今,劳动力短缺,面对不可逆转的路易斯拐点,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真正让富士康体会到“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船大不好掉头,重码下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是挣扎?还是服从趋势?是路径依赖还是另辟蹊径?
在我看来,富士康在革命,开始对自己动手术动刀子了,如同郭台铭一样,本身是一个极度矛盾体。切得深,容易动根基,失血过多无疑于自杀。切得浅,浅尝即止,便难阻止腐朽衰老及病毒抗散。亦步亦趋,中庸主义则只能期待科技能改变世界,相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哲学道理。也要记住,从来没有革命是在不痛不痒中成功。郭台铭及富士康,不想放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也不想换髓换骨,短线赌钱,长线赌命。
所谓宿命,不过是越发奋力抗争却只是随波逐流!
要改天换命,就得敢叫日月换新天,也得愿赌服输吧!一端是“传统”的郭台铭,一端是“新兴”的马斯克,制造业的革命,放不开,得不到。&
二、焦虑或是危机感?在所有可预见的视野,有潜力有未来的都做了!&
外媒曾评价鸿海集团:“富士康在电子行业的崛起令人感到震惊!”由模具业开始起家,20世纪后期,个人电脑时代开始,富士康凭借模具行业累积的优势顺利切入到连接器的制造,后顺理成章,变成代工电脑制造,2000年富士康获得为苹果生产新一代IMAC的机会,富士康与苹果那相爱相杀剪不断的牵绊就是从那一次开始。自2007年iPhone推出以来,苹果始终依赖于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工厂组装设备,富士康也借此跟上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最大风口。2007年前代工诺基亚,2007年后代工苹果,同样为手机巨头代工,显然,后面结果的截然不同,这难道是为谁工作的区别?&
富士康的思维方式是严格的精益制造与严苛的成本控制,业内称为“赤字接单、黑字出货”,即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接受订单,通过采购、制造、营销各个环节的努力,压缩和节省成本,仍以竞争性价格将货交给客户。报表出来,别人认为没有利润的,在富士康就能做出盈利。使用军事化式的管理,极强的纪律性与执行力,“长官”代替了“领导”,富士康把这种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做到了极致,也做到了尽头!
鸿海集团(2317.TW)2016年营收出现负增长,为上市19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状况,即使在遭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也没有陷此困境。毛利率的下滑的大趋势使得净利润增长放缓至2%以下。面对营收与净利双杀,郭台铭焦虑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是业务过度依赖于苹果的后果,2016年苹果公司就占了富士康1420亿美元收入的54%。一旦苹果手机销售下滑,富士康的业绩必定跟随。而有意思的是,两者股价的表现截然不同。投资者对iPhone X的销售能力非常担忧,从日的苹果发布新款手机至今,鸿海集团的股价暴跌了25%,而苹果的股价(排除股市暴跌带来的影响)最高上涨了18%。单单从台湾股票市场的角度,鸿海的走势无论从各种短至一周长至两年的各种时间段来看,皆大幅跑输大市或行业平均。投资者显然对鸿海产业链过于单一的劣势及正在转型困难不再给予耐心。
“成也萧何败萧何”的道理谁都懂,2011年极具危机意识的郭台铭就已经开始计划通过分拆旗下10家子公司挂牌上市,一方面,维持住母公司鸿海集团的每股净资产的上升,起码能让账目看起来美一点,内涵价值更厚实点,以方便转型路上的必要时发债发股融资;另一方面,大面积分拆上市能使得子公司能在市场上融到资金独立发展,不用母公司输血,这样有利于鸿海集团能最大限度地腾出资源,大手大脚地投出资金,建立新的资产。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树倒猢狲散”“火烧连环船”的道理,各大子公司业务皆互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分拆的案例的股价走势来看,结果也许并不理想,但开弓没有回头箭,2018年富士康股份(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决定在A股市场进行IPO了,目前正处于证监会反馈状态。
各大已分拆上市的“鸿海系(富士康系)”的股价表现。
(富智康:前身为富士康国际,承揽苹果品牌以外的手机代工业务,主要业务为代工小米、华为等著名国内手机商组装手机,以安卓系统手机或中低值电子消费社备为主。)
(鸿腾精密:主要为计算机和消费性电子、移动及无线设备、通讯基础设施、汽车、工业、医疗等终端市场提供设计、开发、生产及互连解决方案,制造连接器是其主营业务,是全球第四大连接器厂商。)
(云智汇科技:提供智能制造与工业4.0实践所需的资讯科技服务和和制造业经验,端对端的资讯科技服务和方案提供者。)&
郭台铭先生曾对投资者承诺在鸿海集团的股价不涨回200元,不会退休。1950年出生的郭先生今年已经68岁,内心不想鸿海永远代工,更不想鸿海踏步不前,他要鸿海一直长。这些年,他一直在推动转型。危机感越强,动作就越大,遇强愈强,遇压越强,外界说这是郭台铭的性格。为了鸿海的未来,郭先生犹如再次创业。大家都知道,郭台铭的儿子叫郭守正,传统制造业起家的他,内心深处就是守业、守正。这次出洞,便是“出奇”,守正出奇,一定是郭先生信奉的哲学之一。&
收购夏普(Sharp)容易理解为深挖鸿海“护城河”的努力,但试图以195亿美元的巨额收购日本东芝(Toshiba)公司的内存芯片业务,便可透露出郭台铭已有意往独缺的芯片业务伸手。&
积极拥抱新经济与互联网,并非鸿海所长,务实的商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要么利用自己的长处参与到合作当中,要么搭档这时代最牛的玩家来参与风险投资。与马云、孙正义“交朋友”,深度投入参与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研究,还成为孙正义万亿的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主要参与者,并与软银投资的ARM芯片公司开展深度的生态合作,既牵手做投资,又合作做实业,只见雷声响并不见风雨来。
2017年收购了SMART Technologies公司,并向中国的拼车应用滴滴出行、自拍手机制造商美图(Meitu)以及360度相机制造商Lytro投资。富士康还对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Megvii和比特币初创公司Abra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在与腾讯(Tencent)和谐新能源汽车(Harmony New Energy Auto)公司的合作中,富士康创立了无人驾驶汽车初创公司Future Mobility,目标是到2020年推出全电动和全自动驾驶汽车。&
“出奇”策略进军的行业遍布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生活、工业4.0自动化以及电动汽车行业、新能源行业(太阳能与天然气)等。另外,也正在探索纯电子产品以外的生产,包括医疗、汽车和人工智能行业。“宁杀错,毋放过”,这能看出,对于未来的富士康,是有多渴望能遍地开花,出现在各个角落,但可能么?&
顺带一提的是,不擅于使用职业经理人的鸿海,让投资者放不下心的就是其企业继承人的问题。美林(台湾)前研究主管程淑芬(Sophia Cheng)表示,判断台湾企业业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创始人对下一代继承者的培养情况。这个问题在鸿海更是显得扑朔迷离,是的,守业要有人,长期的转型之路更得后继有人啊,毕竟,能否兑现都是存在于未来!&
鸿海在可见可预见的视野,把有潜力有未来的都做了。分拆子公司和大量投资未来企业股权,让鸿海看起来更像转型为一个投资集团。做很多事,跟把很多事做好,是不同的概念和层次。
郭台铭能把夏普做好,我相信,因为这是他的擅长的地方。参与到未来世代的生产合作中,我相信,因为他成功过,制造也是不可或缺。吃透跟“榨干”政策,组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巨大的资产投入,比如争取到美国威斯康辛州100亿美元建厂的投资,我也相信,因为这是鸿海与郭先生的老模式,老套路。&
但愿景基金能否变为梦想实现基金,还能不能再投出一个“阿里巴巴及马云”,受当代最高水平玩家指点能否点石成金,那只有天知道了。对未来的焦虑,首富们的“投投投”和“买买买”是从来没变过的!只有伟人才知道自己是走在什么道路上,普通人不都是使用导航么?面对未来,也许马云和孙正义,跟没有互联网思维的郭台铭,都差不多的。&
有人说,相由心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干得好时,人会意气风发!迷茫之时,多憔悴!我相信的。&&
现代心理学家说,所谓宿命,不过是一种强迫性重复的表现。如今的鸿海,是重复,还是创新?&
三、IPO事件的点评&
对于富士康股份申请在A股IPO之事,本没有什么好说的,那些只盯住财务报表只看着某项数据就开始毒奶富士康,只能说不甚懂代工业务的性质,而且注册资本在2017那年大幅增长。富士通工业互联网公司(富士康股份)的原注册资本仅为1.3亿元,注册资本变更为177亿元,暴涨了136倍。学过会计的朋友就知道咯,资本对应资产,这是大幅注入资产的行为,这样的报表跟2016年、2015年间的数据,又有什么好比较的嘛。新注入资产后合并报表带来的结果是资产负债率提升到81%,那能上市融资不就降下来了么?截至2017年底,富士康股份总资产1486亿元,总负债1204亿元,富士康股份计划发行10%的股份,即17.73亿股,融资272亿元人民币。发行股份后,资产负债率将下降至68.5%。&
还有些人着眼于持续经营时间不足三年,上市需相关机构特批这事。细数一下就相差几个月,更何况这富士康股份按公布有接近27万名员工。其中,生产制造20万人,占比75.57%;研发/工程4万人,占比14.90%;销售/行政/管理25662人,占比9.54%。超过20万的员工的上市公司,大概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四大行、中国平安、中国中铁等巨无霸公司,关系到20万的普通工人的饭碗,这特批上市有什么好奇怪的?
更何况,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家A股的上市公司叫安彩高科(600207),自富士康公布IPO在A股上市的消息以后的交易日连续一字板涨停,为啥会出现这种市场现象呢?就是因为安彩高科的第二大股东: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富鼎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为台湾上市公司鸿海精密。安彩高科自2015年富鼎电子入主后已陆续把壳给“洗”干净,也就是说,富士康股份在A股市场是横竖也要上市的,IPO若不行就可借壳上市,这不给它特批还有意思么?
这次富士康IPO申报书里面还是能感觉到重度的苹果依赖症。首先,从前五大客户占当期营收比例数,可看出富士康股份的业务高度集中在大客户身上。长期保持70%以上的占比,已经算超级高!虽然没有再详细公布前五大客户各自占比,但从另外两个角度,也可感知到苹果在里面的高占比。富士康股份对苹果的依赖还体现在销售和采购的订单上。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股份正在履行的销售订单前三位均来自苹果公司,分别为30.27亿美元、26.32亿美元、18.76亿美元。同时,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股份正在履行的采购订单前三位同样来自苹果公司,分别为12.69亿美元、8.55亿美元、3.28亿美元。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金额远超过其它客户。不过,有意思的是,富士康在需要提到苹果时,往往用“某美国知名品牌客户”代替,大家你懂我懂。
熟悉苹果产业链的人就会知道,富士康位于郑州的基地已经成为生产苹果手机的主要设施,全球苹果手机大约一半都产自这里。富士康股份旗下的重磅子公司的郑州富泰华、河南裕展均为制造苹果产品的重要工厂。单是这两家子公司的合计总资产已超1000亿,合计贡献净利润超21亿,占当期净利润总额的13%。在苹果业务上“薄利多销”的策略并没有改变。
据招股书披露,富士康股份拟在A股上市募集的272亿资金,其中拟投向河南的包含6个智能制造项目,全与高端手机制造及组装相关,总投资102.8亿元,占全部募投项目的37.79%。在智能制造新技术方面,又投入了51亿来提高智能手机机构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手机构件产能扩建又投入了35.4亿。皆以富泰华、裕展为实施主体,在两者身上合共投入约189亿,占全部募资比例的69.5%。上市募集的大部分钱还是投回去跟苹果有关的生意,富士康股份看来未来数年的业绩预期估计还是要指望苹果的新产品的畅销!
另外,拟募集的272亿中约93亿元投向富士康股份计划转型的业务方向,构筑工业互联制造巨头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等。简单说,拿到的钱约七成投到生产,余下三成用于提高智慧,也尚算合理。
2017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58.68亿元,按富士康股份生产制造的20万员工算,人均贡献净利润7.9万。而从现金帐看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高达220亿,可近似地看作人均工资成本,(以全体员工算)约8.1万,这样就得出一个模糊的全景图,富士康股份每请一个员工,所付即所得(近乎)。将来,如果说通过改造升级后,没有在这个指标上得到明显的突破,那都是瞎扯蛋的。
所谓的宿命,不过是孙悟空以为能逃出如来五指山!
尽管富士康嫁来A股,已有点“人老珠黄难上妆”的味道。&
网上流传着很多分析认为富士康股份若在A股成功发行上市,将是稀缺的标的,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代表着高科技、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募集的资金也用于提升富士康在这三方面的水平,市值已被锚定在5000亿以上,认为预估市盈率理应超30倍,达到高科技及互联网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是合理的。而大家知道么,母公司鸿海集团在台湾市场的估值才不超过12倍。
对此,给我的感觉,好比去电影院,看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戏名,和一段剪接过的精彩预告片,总会吸引消费者把全价的电影票给付了。把转型的预期都打满了来发行,那走出电影院撕票骂烂片的事,还遇得少么?更何况富士康现在是一出投资额巨大的超级商业大片,呵呵,你以为富士康已经不是富士康,其实富士康还是富士康。
我还是衷心希望,把工业时代下的组织大规模代工做到极致的富士康还能一路顺利,“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郭先生能问心无愧、不留遗憾地尽力把鸿海集团及富士康发展成为自己心中最想要的状态,不再依赖于某个企业某个产品的,在转型路上少点坎坷,毕竟牵动的是很多的员工及家庭的心,鸿海发展到今天这么大,已经成为了一个要负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
所谓宿命,不过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罢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第一财经网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第一财经APP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凤凰国际iMarkets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533
播放数:289747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士康为什么a股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