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古龙镇高速公路出口预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广西梧州市藤县古龙镇供水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 16:10:3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藤县古龙镇人民政府委托,拟对古龙镇供水工程勘察设计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特诚邀请有关单位参加竞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项目名称:古龙镇供水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编号:NNPZWZ-资金来源:财政资金二、竞标内容:古龙镇供水工程勘察设计(具体内容详见竞争性谈判采购文件)三、竞标人资格:1.国内注册(指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注册的)符合本次竞标采购内容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具备工程勘察(岩土专业)乙级以上(含)资质的工程地质勘察资质及市政专业设计资质乙级以上(含)资质的企业。2.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3.无行贿、受贿犯罪记录。四、报名及购买谈判采购文件须知1.根据梧检会[2010]1号文要求,潜在竞标人应先到藤县人民检察院进行行贿、受贿犯罪查询。竞标人须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代理人办理时须提供),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以上复印件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和受贿、行贿违法犯罪档案查询申请等各一份亲自到藤县人民检察院查询有无受贿、行贿记录。2.报名时须由竞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携带藤县检察院出具的行贿犯罪查询回执原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有效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资质证书复印件、如是委托代理人报名需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以上复印件均需加盖企业公章)。五、报名、购买竞争性谈判文件时间及地点:时间:日至09月20日正常工作时间地点: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梧州营业部(梧州市新兴二路1119号西堤新苑5号楼地层)或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藤县办事处(地址:金桃四街32号二楼)竞争性谈判采购文件成本费:250 元/份,售后不退。六、竞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地点:竞标文件必须以密封形式于日下午3:30分前,在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藤县办事处(地址:金桃四街32号二楼)递交,逾期不受理。七、截标时间和地点:于日下午3:30分在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藤县办事处(地址:金桃四街32号二楼)截标,参加竞标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参加。八、谈判时间及地点:日下午3:30分截标后为与竞标人谈判时间,具体时间由采购代理机构另行通知。地点: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藤县办事处(地址:金桃四街32号二楼),参加竞标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必须持证件(法定代表凭资格证书和身份证或委托代理人凭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和身份证)依时到达指定地点等候当面谈判。九、采购代理单位信息:采购代理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邓小姐&& 电话:、十、招标单位:藤县古龙镇人民政府广西省梧州市藤县太平镇到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的开车时间_百度知道
广西省梧州市藤县太平镇到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的开车时间
广西省梧州市藤县太平镇到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的开车时间
我有更好的答案
驾车路线:全程约247.6公里起点:太平镇1.梧州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350米,左前方转弯2.行驶780米,右转进入G3213.沿G321行驶45.0公里,过右侧的兴达大厦约50米后,左转进入藤州大道4.沿藤州大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G3215.沿G321行驶7.6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6.沿匝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苍硕高速公路7.沿苍硕高速公路行驶21.3公里,直行上匝道8.沿匝道行驶8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包茂高速公路9.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6.2公里,朝苍梧/广州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广昆高速公路10.沿广昆高速公路行驶540米,直行进入广昆高速公路11.沿广昆高速公路行驶156.9公里,在肇庆西/高要西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12.沿匝道行驶1.1公里,过青湾桥约250米后,在第1个出口,直行进入S27313.肇庆市内驾车方案1) 沿S273行驶3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要南四路2) 沿要南四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要南三路3) 沿要南三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要南二路4) 沿要南二路行驶960米,过右侧的全民便利店约300米后,进入府前大街5) 沿府前大街行驶5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高要市开车约4小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藤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广西梧州市藤县古龙镇卫星地图|广西梧州市藤县古龙镇地图全图高清版|广西梧州市藤县古龙镇最新高清卫星电子地图全图
& 广西梧州市藤县古龙镇卫星地图
在的东北部,东与长州区倒水镇相接,南连濛江镇, 古龙镇 。 西接太平镇、平福乡 北界木格乡。古龙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文化名人莫乃群的故乡,镇内有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文物——隋化窑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三公祠”是著名的文化、史学届名人、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莫乃群的故乡。古龙镇是苍、藤、昭三县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桂东南八角集散地。323省道桂林至段公路贯穿而过,交通方便。离70公里,离县城67公里,东接梧州、广州,北通桂林。全镇188平方公里。含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0个村民委员会。2010年全镇44191人,其中农业4251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有集贸市场4个,10个村全部通电话、通电、通邮、通汽车。建置沿革 民国至1950年属,1958年8月从大坡区分出成立红星公社。1959年4月称古龙公社,1963年改为古龙区,1968年11月复称古龙公社,1984年8月改为古龙乡,1990年2月改镇建制称古龙镇至今。2010年辖古龙村、田心村、忠隆村、合隆村、金凤村、德安村、大村、长沙村、陈平村、木河村、旺龙社区共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镇辖古龙村、田心古龙镇 村、忠隆村、合龙村、金凤村、德安村、大村村、泗洲村、长沙村、陈平村、旺龙社区共1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23省道贯穿而过,离千年商埠70公里,离县城67公里,东往梧州通广州、深圳,北上桂林。改革开放以来,古龙镇经济突飞猛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古龙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构建以八角为主导的特色经济,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有古龙特色的古龙特色经济。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资80万元的镇自来水厂,建立了占地25亩拥有150个铺位的八角专业批发市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通照明,村村有办公楼和教学楼,并且古龙有着十分丰富的八角、西瓜、龙眼、荔枝等农产品资源。经济发展 “担不完古龙谷,斩不尽长洲竹”这是解放前对古龙镇的写照。古龙镇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山清水秀,新中国成立后,古龙镇充分发挥区位优越,使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农业】境内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0年全镇粮食播种40740亩,产量15910吨;经济作物播种13515亩,其中花生播种2205亩,产量440吨;木薯播种10695亩,产量4387吨;其它农作物播种20595亩,其中蔬菜播种14715亩,产量34085吨;西瓜播种5670亩,产量16950吨,香瓜播种195亩,产量300吨。2010年全镇生猪出栏1.534万头,年末存栏1.12万头;家禽出栏22.24万只,年末存栏7.5万只,耕牛年末存栏94头,马存栏126头,猪肉产量1163吨。古龙镇是的生猪生产基地。同时古龙镇还是商品粮、松脂生产基地,古龙是桂东有名的资源大镇。 【林业】林业以种植松、杉等用材林和八角为主。2010年全镇有林地22.24万亩,其中用材林2.4万亩,经济林20万亩;2010年造林2205亩,其中用材林1020亩,经济林1185亩。年产松脂165吨,桂皮35吨,八角3223吨,竹笋干8吨,采伐篙竹22.73万根。
  古龙镇是县内著名的八角之乡。该树属偏阴树种,适宜种植在海拔300米以上山地,境内山地均适宜种植。经多年发展,古龙镇现有八角成林20万亩,占全县八角林的43.48%,占全种植的3.92%。正常年景,全镇每年可生产3000万斤以上的八角鲜果,占全八角总产量的11%,占全县八角产量的83%。古龙镇已成为八角销售的集散地,每年吸引县内其他乡镇1800吨以上的干八角到镇内交易,同时每年吸纳周边的、、、金秀县、等县(市)6000吨以上的干八角进入古龙交易。全镇有4000多人的销售队伍拉动,古龙镇单八角这一项收入人均达1000元以上。2006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八角之乡”称号,2008年法国国家电视2台选在古龙镇拍摄《八角》纪录片。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八角,香飘海内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年6月,全镇铺开林权制度改革,截止2010年12月,已完成勘界10666公顷,占集体林地比例102%,完成发证9666公顷,占集体林地比例92.5%。
  【工业】2010年全镇的工业主要是以林业生产、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工业有:伟业砂砖厂,幸福坤盛石场,宏发木材加工厂,古龙镇幸福林场,十个村的村部林场,古龙食品有限公司,古龙镇农产品贸易公司,古龙光华贸易有限公司,名宇八角加工场,茴油加工厂,香料加工厂,志高工贸等。2010年实现税收173.2万元。安排本地农民工就业1300多人。
  【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11月第一个无公害供港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市重点项目古龙镇供港蔬菜基地座落于古龙镇古龙村,项目规划占地66.6公顷,建成后日产无公害蔬菜20吨以上,品种280多种,主供港、澳地。资源优势 古龙镇在北部,离县城67公里,70公里是、、三县交汇的山区镇,位置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八角种植,历史上就有种植八角的习惯。特别是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努力做好以八角种植为主特色经济,八角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古龙镇现有八角林20万亩,年产生果3000万公斤,年产值达1亿元,八角成为古龙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来源。所产的大红八角以个大质优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梧州年鉴--梧州概览
2010年梧州年鉴--梧州概览
【位置与面积】 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是广西东大门。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云浮市郁南县,东南与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县,西连贵港市平南县,北通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东北与贺州市八步区接壤,西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毗邻。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全境东西距115公里,南北长196公里,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7.17平方公里。
&梧州市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自治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量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交通运输便利,2000吨级船舶可从梧州直达粤港澳;梧州至南宁、桂林、广州高速公路通车营运,缩短了与粤港澳以及大西南的距离,进入&广州2小时经济圈&;梧州机场开通南宁、深圳、广州、珠海、重庆等多条航线,立体交通格局形成。
【行政区划】 2010年,梧州市辖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7个县(市、区)。全市共设镇5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9个。
苍梧县辖镇12个,分别是龙圩镇、大坡镇、广平镇、新地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梨埠镇、木双镇、石桥镇、沙头镇。
岑溪市辖镇14个,分别是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归义镇、筋竹镇、诚谏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
藤县辖镇15个、乡1个,分别是藤州镇、塘步镇、澳险颉⑼恼颉⒔鸺φ颉⑿虑煺颉⑾笃逭颉⒘刖罢颉⑻炱秸颉鹘颉⒑推秸颉⑻秸颉⒐帕颉⒍僬颉⒋罄枵颉⑵礁O纭
蒙山县辖镇6个、乡3个,分别是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
万秀区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4个,分别是旺甫镇、城东镇、城北街道办事处、城中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城东街道办事处。
蝶山区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3个,分别是龙湖镇、夏郢镇、角嘴街道办事处、东兴街道办事处、富民街道办事处。
长洲区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2个,分别是长洲镇、倒水镇、大塘街道办事处、兴龙街道办事处。
【建置沿革】 梧州是岭南古都。虞舜时代(前2255~前2207年),全国划为12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属百越(粤)地。周安王十五年(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梧州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兵临五岭,挥师南下,开凿灵渠,进军岭南。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皇统一岭南后,置桂林、象、南海3郡,梧州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赵佗称南越武帝,封赵光为苍梧王。同年,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其时南越国占地&东西万余里&。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其原属地上分置7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北至湖南江永县,南至越南顺化市的广大地区。苍梧郡设置9个县: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富川、荔浦。元封五年(前106年)增置辖猛陵县。郡治广信县苍梧王城。汉代苍梧郡所辖范围,在今广西东部、广东西部及湖南南部的连接地带,北到湖南江永县西南,西到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西南到广西苍梧县西孟陵,东南到广东肇庆市。汉武帝元封元年至元帝建昭四年(前110~前35年),曾把海南岛收归版图,设儋耳、珠崖两郡,所辖扩至海南岛。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将交趾刺史部移治苍梧郡广信县,统辖岭南的苍梧等9郡,梧州成&岭南要地&,为岭南首府。
梧州市自建制以来,历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达700多年,一直为郡、县治所。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广信县为苍梧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称梧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梧州安抚司改为梧州路,设总管府,治梧州,辖苍梧县。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两广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总督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清朝初年,梧州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省梧州府,为府、县治。梧州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9县,郁林1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梧州改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5县。民国元年(1912年),梧州隶属梧州军政分府,为府治。民国2年,广西废府为县,复置苍梧县,隶郁江道,为道治。民国3年6月,郁江道更名苍梧道,辖苍梧、桂平、郁林、信都、藤县、容县、岑溪、平南、贵县、武宣、博白、北流、陆川、兴业、怀集15县。民国16年6月,梧州设市政委员会。同年12月1日,梧州市政府正式成立,为省辖市。民国19年属苍梧民团区。民国21年7月,撤市复归苍梧县,治梧州。民国23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民国29年后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9年11月25日,梧州解放。同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梧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950年1月1日,梧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7月24日,梧州市人民政府改称梧州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梧州市划归梧州专员公署领导,但梧州市人民委员会的政权机构不变,仍为省辖市、专区级机构。1960年10月,梧州地区专员公署与梧州市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1961年5月,恢复地、市建制,梧州市仍为自治区辖市。1968年8月26日,梧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1980年9月29日,恢复梧州市人民政府。1979年2月,梧州市设立万秀区、白云区、鸳江区、蝶山区。1984年9月,撤销鸳江区。1990年8月,撤销白云区。1984年2月,苍梧县由梧州地区划拨梧州市管辖。1984年6月23日,郊区重设。至此,梧州市辖苍梧县、万秀区、蝶山区和郊区。1997年4月,梧州市增辖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辖区扩大为3县1市3区。2003年2月,梧州市辖区调整,撤销市郊区,设长洲区。
【气候】梧州地处桂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夏半年多偏南风,高温、高湿、闷热多雨;冬半年多偏北风,低温、干燥、偏冷少雨。全市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日照南多北少,温度南高北低,雨量南少北多。盛夏常有暴雨与干旱,春多见低温阴雨。晚稻会遇寒露风、霜冻。暴雨、干旱、冰雹、雷电、台风和霜冻等气象灾害偶有发生。2010年,梧州市各地平均气温为20.2℃~22.3℃,年平均气温为21.4℃。各县(市)总降水量为 1592.9~2022.2毫米。全市范围内各站日照总时数为1344.7~1776.6小时。
【资源与物产】
水资源&& 梧州市内主要河流有桂江、浔江和西江。广西境内有784条江河溪流汇集梧州流入西江,经珠江注入南海。梧州市水资源丰富,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5.5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2.31亿立方米。扣除两者之间重复计算水量32.31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5.59亿立方米。其中,市区平均年降雨总量4.62亿立方米,地表水平均年资源量2.6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平均资源量5900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5900万立方米,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亿立方米。人均858立方米,过境水量2083亿立方米。
梧州市河网密布,江河可利用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全市各中小河流水能蕴藏量为54.3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5.59万千瓦。过境河流浔江水能蕴藏量88.32万千瓦,可开发量62.13万千瓦;桂江水能蕴藏量为11.5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9万千瓦。
野生动物资源&& 梧州市有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2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叶猴、中华鲟、蟒、鳄、巨蜥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小灵猫、苏门羚、麝、水獭、穿山甲、蛤蚧、山瑞、鹦鹉、白腹啄木鸟、鸳鸯、大鲵、文昌鱼、白鹇、原鸡、金鸡共17种。一级保护动物未发现活体,二级保护动物在全市有一定的分布,但除小灵猫和穿山甲外,其他品种的数量都极少。
此外,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经济意义较大的动物,主要有赤麂(黄S)、鼬獾(媚子)、黄鼬(黄鼠狼)、红皮松鼠(松鼠)、鼯鼠(飞虎)、斑林狸(过山虎)、豹猫(狸子)、貉(貉子)、黄腹鼬(香姑娘)、红颊B(树鼠)、青鼬(黄狸)、中南竹鼠(竹鼠)、狐(狐狸)、石獾(獾皮)、华南兔(野兔)、野猪、箭猪、果子狸等。鸟类有环颈雉(野鸡)、山斑鸠、鹧鸪、红毛鸡、猫头鹰、普通鹰、苍鹰、火斑鸠、鹌鹑、褐耳鹰、鸦鹃、长毛兰鹊、翠鸟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蛇类和龟类等。水鱼(鳖,甲鱼)、鹰嘴龟、马鬃蛇、吹风蛇、金环蛇、银环蛇、水律蛇、索蛇、广蛇、山万蛇等尚有少量分布。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3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钛、稀土、金、铁、铜、铅、锌、钼等。初步探明钛矿藏量2350多万吨,多分布在苍梧和藤县,已大量开采。稀土仅梧州市区和苍梧县的储量就有3090万吨,年开采矿石量16.2万吨,可获稀土103吨。黄金为零星分布。非金属矿有水泥矿石、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硫矿以及矿泉等。初步探明重晶石有5万吨。此外,还有稀有金属和镁矿等。梧州水泥矿石资源丰富。岑溪花岗岩矿脉面积176平方公里,总储量21亿立方米以上,有岑溪红、玫瑰红、桔红、芝麻石等品种。其中,命名为&中国岑溪红&的花岗岩约占总储量的85%。
农副产品资源&& 全市耕地总面积9.5万公顷,是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域面积3.77万公顷,其中水产养殖面积3817公顷。粮食作物品种80个,经济作物品种32个,蔬菜品种236个,饲养禽畜品种30个。梧州市物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甘蔗、柑橙、荔枝、沙田柚、西瓜、茶叶、松脂、竹、木柴、桂皮、八角、木薯、粉葛、香芋及中草药材、桑蚕茧等。2010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36168公顷,总产量34.46万吨,江口荔枝、沙头迟熟荔枝、古凤荔枝、尚书柚、崭獭⒘鄣绕分侍乇鹩帕肌L傧匚拮盐鞴鲜侨畲笪拮盐鞴仙统隹诨亍N嘀萆程镨殖勖D谕狻F渲校缮缴程镨种种裁婊蚰叮傧厣程镨衷袢掷嗥辣冉鸨焙陀胖式薄4趁挪妨げ枰逊⒄钩晌嘀菔行碌挠攀撇怠2010年,全市六堡茶种植面积达3533.33公顷,六堡茶年产量7300吨以上。梧州市辖各县是广西玉桂的主要产地,盛产玉桂、桂油。肉桂栽培面积60多万亩,桂皮年产量8000多吨,桂油年产量500多吨。茴油(又称八角油),是制甜香酒及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八角干果年产量1万多吨,茴油年产量800多吨。岑溪市是广西最大的桂圆肉生产基地,年产量3000吨以上。中草药产业和桑蚕茧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达21284.53公顷;桑园面积4517公顷,蚕茧总产量3844吨。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梧州市各县盛产猪、牛、鸡、鸭。其中,岑溪古典三黄鸡以毛黄、嘴黄、脚黄、体形矮小、骨细皮薄、肉质丰嫩而驰名,年出口量达500万羽以上。蒙山猪花长膘快、抗病力强,年外销65万头以上,蒙山是广西有名的猪花外销基地。
森林资源  2010年,梧州市林业用地面积97.1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77.3% 。其中,公益林(地)20.34万公顷,商品林(地)76.80万公顷。实有林面积88.56万公顷,占91.2%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360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含农地乔木林、农地经济林、农地竹林、四旁树覆盖面积)为74.8% ,居广西第一位。同年,获&广西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旅游资源&& 梧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宜人,山在城中,水绕城过。自宋代起就形成了梧州八景: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冈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随着时光流逝,环境变迁,社会发展,旧八景有的已成历史陈迹。梧州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有唐代白鹤观,宋代龙母庙及元丰监铸钱遗址。此外,还有南汉铜钟、桂王墓地、&寿&字碑、允升塔、炳蔚塔、李济深故居、太平天国封王建国地遗址和中山纪念堂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梧州悠久的人文环境,婀娜多姿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南国风情,让游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2003年以后修缮的龙母庙和骑楼城以及重建的四恩寺,更吸引中外游客。国家级AAAA景区骑楼城、龙母庙、历史文化长廊和藤县石表山景区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的梧州市增添了亮点。
较著名的自然景观有藤县石表山、太平狮山、澳虾取⑨捉⒉晕嗨旱染扒
【人口与民族】& 早在新石器时代,梧州就有人类聚居、生息、繁衍。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在梧州活动的原始部落称&苍梧人&v古籍称&仓吾&,为越族分支w,是中国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后发展为壮、侗等民族。秦始皇三十三年v前214年w,中原汉族人南下从漓江、贺江进入梧州,与越人杂居。汉元始二年v2年w,梧州人口1.4万人,至清光绪二十三年v1897年w梧州开埠通商时,人口为4万人。民国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21&。1949年近10万人。2010年末,梧州市常住人口为326.30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63.9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7%。
梧州市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满、蒙古、高山、土家、朝鲜、白、藏、黎、维吾尔、布依、拉祜、哈尼族、傣、鄂伦春、羌、畲等民族。2010年末,全市少数民族人口7.495万人,占总人口2.297%。其中,瑶族38431人,壮族32736人。
【经济快速增长】&& 2010年,梧州市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服务企业年&、&招商引资年&和&工作落实年&活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总量快速壮大。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73亿元,同比增长17.7%,高于预期目标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6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37.87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8亿元,增长10.8%。财政收入56.13亿元,增长40.1%,增速排广西第2位,高于预期目标23.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4.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9年的9%提升到9.8%,工业主导地位继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5.4:55.1:29.5调整为13.9:58.9:27.2。
【三农地位进一步加强】&& 2010年,梧州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37万亩,粮食总产量83.53万吨,同比增长0.18%。调优农业结构,全市新种砂糖桔、中药材和六堡茶超5万亩,林下养殖规模养殖户2700多户。加大农业优势产业扶持力度,全市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与农户联结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企业80多家。组织举办广西(梧州)春茶节暨六堡茶博览会,企业13家与梧州市签订茶叶项目投资协议,投资额3.2亿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基本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9个,建设生态富民示范村21个。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市冬春水利建设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3.2万亩,同比增加8.3万亩。全年梧州市农业总产值达119.92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7.0%,增长速度高于广西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同比增长15.7%。
【工业产业集群格局形成】&& 2010年,梧州市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初步形成梧州特色集群产业结构,再生资源、陶瓷、不锈钢制品、医药、食品、光电信息、林产林化、礼品、化工和机械造船等十大产业迅速发展。梧州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比2009年翻一番,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开园运行,梧州陶瓷产业园区、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并开始产生效益,全年,梧州市工业园区产值达260亿元,同比增长108%;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达868.93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50家,一批企业纳税超亿元。其中,中恒集团4.2亿元,神冠蛋白肠衣公司2.5亿元,烟草公司1.3亿元,长洲水电公司1.2亿元,梧州供电局1.03亿元,丰业集团公司1亿元。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2010年,梧州市重点企业和传统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第七届梧州国际宝石节首次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经贸交流合作领域得到拓展,共签约项目56个,项目投资总额151.32亿元。成功举办第三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和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协作区第三次联席会议,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 2010年,梧州境内一批高速公路开工或建成通车,全年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0.44亿元。南广铁路梧州段完成投资22.19亿元。一批港口开工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83亿元。2条&二改一&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道207梧州至信都段路面完成大修。续建农村公路386公里,桥梁3座;新建农村公路376公里,桥梁11座。全市交通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4亿元。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2010年,梧州市重点改造旧城区,推进&三冲&(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改造等工程,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建设红岭新区,路网建设全面展开,部分道路建成投入使用;梧州高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启动南岸开发,&苍海项目&蓄水坝、泵站、恩义新桥等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按照城市建设&三部曲&部署,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梧州市区绿化美化、环城森林景观绿化、绿色通道、新农村家园等工程,梧州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248.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9.8平方米,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0年,梧州市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1(3.39)万人,帮助86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7.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低于控制数0.54个百分点。全市开工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85个。其中,竣工18个。组建梧州市职教中心,走职业教育集团化、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新路子。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9.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1208元,月人均增加118.26元,增幅10.85%。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新开工建设和购置廉租住房1596套,新建经济适用房1294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303户。加大民生实事和社会事业投入,政府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完成投资计划110%。惠民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梧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7元,同比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998元,同比增长14.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同比增长15.7%;全市农村居民从事农业人均收入2022.7元,同比增长20.82%;农村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消费支出达2798.4元,同比增长2.87%。
政治文明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 2010年,梧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总体目标,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营造良好政策制度环境。年内,梧州市法制系统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保障,为重点项目20多个提供法律服务,为重大项目合同或协议60多份提出法律意见,为涉法事务文件20份进行法律论证。做好规范性文件、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审查工作,全市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3件,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26件,行政复议决定备案9件。共审查《梧州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梧州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梧州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23件。对《关于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意见》、《梧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等政府重要文件(征求意见稿)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机动轮椅车管理办法(草案修正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14件,提出立法修改意见150多条。向自治区法制办报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3份。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全年行政复议申请233件。其中,受理189件,不予受理9件,调解后申请人不再提出行政复议申请35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开展2010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成为梧州市人民政府法制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
民主决策2010
&&& 民主选干&& 2010年,梧州市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年内,中共梧州市委共提拔处级领导干部114人、调整交流处级干部95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性别结构得到优化。同时,积极开展公开推荐、规范干部提名权工作,在全市范围公开推荐处级领导干部20人。其中,正处级领导干部5人,副处级领导干部15人。配合自治区大力实施公选&千人计划&, 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人到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任职,录用乡镇党委书记5人到梧州市直部门任职,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5人,公开选拔工业化、城镇化人才3人到梧州市发改、工信及建设部门任职,公开选聘城区、街道党建工作组织员27人,树立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积极协调各县(市、区)开展联合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录用科级干部31人。注重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扎实推进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抓住广西开展&干部交流千人计划&契机,整合干部队伍资源,统筹推进干部交流计划,通过需求性、培养性、激励性挂职和互动交流等形式,选派105人干部进行各种形式挂职锻炼。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举办梧州市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规范后备干部管理,对全市新提拔(调整)的正科级干部203人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按职业特征、使用要求、发展潜力等因素进行分类导入组工信息系统,完善正科级干部分类信息库,提高干部工作效能。
民主监督&&& 2010年,中共梧州市委不断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继续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实施《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监督办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结果运用办法》。坚持上级党组织指导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实施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公推公考、&窗口部门百名科长大评议&、&窗口部门服务绩效群众大讲评&、机关作风明察暗访和会风整顿等新举措。建立完善《梧州市限额以下国有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管理规定》等内部管理监督规章制度,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全市处级领导班子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向中共梧州市委、市纪委书面报告2010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加强对政府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监督,对进驻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部门50个688项审批事项,统一使用政务服务通用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建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和服务行为视频监控双重监察体系。全市行政效能投诉机构共受理群众和企业投诉71件,办结68件,办结率96%,解决群众和企业投资者投诉42件,追究责任单位12个。
【发展基层民主】&& 2010年,梧州市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切实的民主权利。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确保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政务公开&& 2010年,梧州市为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高效透明服务型政府,打造&阳光&政府,在&梧州市人民政府网&上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部门和单位76个。2010年,梧州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65件,全部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众可以直接从网上查看涉及公众利益的政府决策、政策文件、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办事流程和下载表格数据,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务公开窗口,梧州市本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单位57个(含中直、区直单位),进驻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审批单位50个(含分中心2个),部门进驻率87.7%;梧州市本级保留有行政审批事项758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688项,事项进驻率90.8%。年内,服务中心接受咨询978件,申请64865件,受理64764件,办结64709件,办结率99.18%,满意率99.98%,综合排名在广西14个地市排第8位,比上年上升2位。
&&& 厂务公开&& 2010年,梧州市企业认真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建立厂务公开栏,召开各种联席会和情况发布会,落实职工民主管理。梧州市各基层工会在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方面注重规范运作。参加企业管理委员会的职工代表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监督。2010年,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100%。厂务公开工作在职代会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建制率也达到100%。并着力在非公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建立工会组织的非公有企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86%,百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95%。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有新发展,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建立职工董事制度80%,建立职工监事制度达80%。
村务公开 &&2010年,梧州市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居)两委工作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村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民会议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听证会制度等进一步健全,村干部的行为和权力运作更加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度和村民的参与意识、管理意积、监督意识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起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村级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有效推进农村党风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2010年,梧州市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民主政治制度,围绕梧州市经济提速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各民主党派积极开展各种议政调研,把调查研究、参政议政作为民主党派为党委、政府献计献策的重要工作。同时,积极参加中共梧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市委统战部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各种征求意见会、座谈会、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测评会、讲评会,为梧州市经济建设、科技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出多项合理建议。围绕梧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重点工作,各民主党派共撰写调研论文50多篇,6篇调研报告受到梧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落实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加强民主监督,担任梧州市监察局、教育局、审计局、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特约监察员、审计员的各民主党派成员共29人。
民主党派队伍稳步发展,民主人士参政议政不断加强。全市共有民主党派成员1554人,任全国政协委员1人、自治区政协委员12人、梧州市政协委员97人。梧州市级政府工作部门32个配备11人党外领导干部,占34.38%;各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169个配备党外领导干部42人,占25%。
【政府职能转变】&& 2010年,梧州市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定位,把社会服务职能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坚持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建立依法、民主、科学、高效的政府,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利用政府宏观调控,普惠广大群众,通过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巩固改革成果,通过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更好服务民生。年内,梧州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开展 &项目攻坚年&、&服务企业年&、&招商引资年&和&工作落实年&活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势头,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2010年,继续在梧州电台办好《公民道德论坛》,推陈出新,设置&真心话、小调查&环节,把低碳生活、预防地质灾害等内容融入节目中,寓教于乐,丰富内容,贴近市民。开展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弘扬先进,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好氛围。开展&我为城市建设出份力&系列活动,引导市民增强文明卫生意识,提高文明卫生素质,树立城市良好形象,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意识不断增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2010年,梧州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扶持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5个,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6个。开通&家校热线&,设立&亲情电话&,加强孩子与家长联系。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通过完善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双百英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等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广西首创性举办首届农村未成年人才艺展演赛,为农村未成年人搭建展现才华的舞台,提高孩子们学习和认知社会的能力。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建立高效联动的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长效机制。注重对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从&五老&志愿者中聘请义务监督员32名,监督网络文化市场。梧州市文明办开展网吧暗访行动,采取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方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2010年,制定《梧州市2010~201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同时,做好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典型示范推动工作持续向前发展。年内,结合各类重大节庆及梧州市实际,策划组织每月一主题活动,搭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平台。开展和谐创建在基层活动,以&爱心洒基层,真情促和谐&为主题,以&构建爱心联盟机制、建立完善爱心驿站、深化爱心义工服务&为载体,实施&思想导向、价值导向、道德导向、文化导向和榜样导向&等工程5项,开展建设&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活动,和谐创建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与服务基层群众相结合,拓宽和谐创建在基层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文化发展】&& 2010年,梧州市以岭南特色文化名城建设为载体,以文化项目为抓手,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生产精品为重点,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完成编写人文丛书《舜帝在梧州》、《关冕钧》、《梁羽生》的出版任务。儿童歌曲作品《桃花林》、《上网》,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童声飞扬&2010年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进入广西选拔赛决赛,分别获金奖和银奖(排第一),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散文《两访桃花林》获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一等奖。打造西江文化特色文学流派,协调组织&艺术家梧州行&活动,联手西江流域城市,培育中青年作家、艺术家队伍,通过深入生活、开展采风、考察等形式,推出反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和沿江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区(省)级层面的具有区域影响的西江文化流派。加强文化艺术交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中韩文化艺术周、粤剧艺术周等活动,促进文化交融。打造特色品牌,办好&璀璨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全市专业及业余艺术团队、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参与&璀璨广场&文化演出。举办&和谐文化服务行&&&&百团千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梧州市歌舞团、粤剧团等演出单位,组成&文化下乡下基层百场演出&慰问演出队,文化惠民演700多场,观众10多万人。组织开展五年一届群众文艺汇演,在各县(市、区)组织演出7场,演出节目89个。其中,创作节目44个,演员2000多人,参演单位60多个,观众5万人。办好新年音乐会、春节文艺晚会、宝石节主题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为人民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质量】&& 2010年,梧州市环保局环境质量监测表明,梧州市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江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水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省界界首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城市功能区噪声达到国家标准。梧州市各项环境要素达到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
【生态资源保护】&& 2010年,梧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梧州市生态功能区划》、《梧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蒙山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藤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岑溪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促进梧州市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防止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造成生态破坏。
【节能减排】&& 2010年,梧州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1%,控制在1.056吨标煤以下;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6.50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4.69万吨以内。年内,梧州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坚决完成&十一五& 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实施方案》,明确责任,推进梧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到12月底止,梧州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6.06万吨、4.03万吨。建成梧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污水处理厂,并验收投入运行。关停岑溪松香厂和苍梧皮革厂。
【环境综合整治】&& 2010年,梧州市认真开展环境监管与监测,检查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特别是危及江河、水库的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畜禽养殖场等企业,组织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和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检查与整治,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造纸、淀粉等重点行业督察。全年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案件8件,办结6件;受理环境信访件674件,处理率96.14%,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2.26%。完成监控项目验收17个,在&广西监控设施验收网上填报及通报系统&上,梧州市建设完成率、联网率、验收完成率均100%,排广西第一。梧州市企业21家建设在线自动监控设施31套,实现与梧州市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联网。&岑溪市马路镇善村丰木自然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竣工,通过梧州市环保局验收。
【生态建设示范】& 2010年,梧州市生态建设方面,积极申请&2010年生态广西引导资金&,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苍梧县都梅村砂糖桔、中草药林下套种种植基地&、&蒙山县自然农业生态养兔与生态种植百香果推广项目&分别获60万元、70万元补助,推动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举办&6&5世界环境日&环境宣教活动,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工作,梧州市共有绿色学校9所。其中,国家级1所,自治区级8所。绿色医院2家,绿色企业1家,绿色社区3处。启动绿色机关和绿色教育基地等创建工作,创建绿色机关和绿色教育基地各1处。&&&&&&&&&&&&&&&&&&&&&&&&&
(来源:本网站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速公路左侧出口预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