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期货推出最新消息可能吗

中国原油期货今年会上市吗_百度知道
中国原油期货今年会上市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8年肯定会上市
非常有可能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原油期货2017年将上市 无须担心拉大价格涨幅
来源:第一白银网
12-05 22:51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时间备受市场关注,预计将在2017年上市,据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未来将推出原油期货、白糖、豆粕等商品期权。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时间备受市场关注,预计将在2017年上市,据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未来将推出原油期货、白糖、豆粕等商品期权。并开发更多符合实体经济需求,市场条件所具备的期货新品种。此外,今年一些期货品种交易量很大,但对于期货投机是否会拉大现货价格涨幅的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方星海指出,从今年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变动看,绝大部分时间,期货价格处于贴水的状态,因此期货并没有对现货价格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并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期货市场本身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能更好地满足于实体经济需要的法规、制度、产品和服务。对此,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深圳证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表示,目前深交所期权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上海证交所股票期权试点运行平稳、功能发挥良好,将股票期权试点推广扩大到深交所的条件已经具备。方星海并谈到,期货市场由于交易机制设计的有效性,其价格信号通常领先于现货市场,产生一种领涨领跌的效用,使现货价格调整加速,缩短了调整时间。这其实是好事,价格尽快调整到位,有利于资源分配效率的提高。
一、是改革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开发、上市更多符合实体经济需要、市场条件具备的期货新品种,包括推出原油期货和白糖、豆粕等商品期权。
二、是推动期货经营机构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风险管理公司在场外市场的创新和探索,稳步开展“保险+期货”等期现结合的业务试点,为实体企业量身订制风险管理服务。继续支持期货公司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其通过境内外发行上市、在“新三板”挂牌等方式扩大筹资规模,不断增强资本实力,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
三、是坚持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抓住中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紧贴“一带一路”战略需要,逐步扩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以特定品种的方式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交易。在品种选择上,将以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品种为起步,逐步拓展到其他产品。此外,适应相关期货品种的国际化需求,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和办事处。同时,与相关部门一起继续推动完善税收政策,实现期货保税交割常态化。
四、是全面从严依法监管,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推动《期货法》立法进程;严格防范市场价格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较多,容易发生过度炒作,必须提高监管警惕性。同时,监管措施要尽量少而精准,避免对市场正常运行产生过多的干扰。
五、是严厉打击非法和变相的期货活动。
您确定以游客身份评论,是吗?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下跌,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夜也将迎来调价窗口,在此关键时刻,据媒体报道,中国原油期货已获得监管层批准将于日上市。
原油价格因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长连连跳水,后市风险偏空。但小编提醒各位投资者切莫盲目做空原油,因今日油价仍有三大利好支撑。
国际原油价格欧盘时段震荡于63.50美元附近,而全球股市暴跌导致美指受牵连小幅下跌,但原油价格并不见上行之势,分析师认为,原油多头反弹已见顶,美国WTI原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都将暴跌。
随着今晚最后两个关键数据即将出炉,如今重拾涨势的原油期货能否顶住最后的压力呢?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月率
预期值:--
欧元区12月建筑业产出年率
前值:2.7%
预期值:2.7%
公布值:0.5%
欧元区12月建筑业产出月率
前值:0.5%
预期值:0.5%
公布值:0.1%
大家都爱看
金银多空调查
版权所有 (C)2010 第一白银网 www.silver.org.cn
本网文字内容版权归第一白银网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
关注一牛财经一文看懂中国原油期货上市的前因后果!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市场激荡出许多浪花,虽然相比贵金属市场原油的表现可以说中规中矩,但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国际似乎吹响了上涨的号角。而借着这股东风,似乎也即将迎来崭新的篇章。在2017年,随着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这位新晋的全球最大的石油买家即将开放国内市场进行期货合约交易已经成为了定局,据消息称,中国上市时间或定于1月18日。
据悉,部分期货公司已经收到上市时间信息,正在让有交易需求的客户尽快开户,以在原油期货上市前完成交易编码申请。
那么究竟什么是原油期货?
期货合约指的是今天确定价格,未来以某个约定的时间交货。投资者用它们来对冲价格上涨的风险;
投机者利用它们来押注价格走向。在2017年,纽约和伦敦的石油期货合约超过了实物交易23%,原油成为交易最活跃的商品之一。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国际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WTI)以及在伦敦ICE期货欧洲交易的(Brent)。
中国石油行业希望拥有本地对冲工具,而金融机构投资者将原油期货视为其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产品。
那么为什么中国之前不推出原油期货?
事实上,原油期货是中国金融部门多年以来酝酿的计划,只是过程中受到了一些阻力和障碍到这延迟。
中国原油期货概念早在2012年已经成为一个议题,但随后全球原油价格持续暴跌,过高的价格波动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忧。之后在2016年虽然原油开始小幅反弹,但在股市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再次推迟了原油期货计划。
中国推出原因期货会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此次推出的能源交易所与其他期货稍有不同——由于交易所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注册,外商可以先投资中国商品市场。这对美元作为石油市场的全球货币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影响的。原油期货将是第一个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交易的中国产品,这样的参与必将带来更多的交易量。
迪拜酋长银行NBD PJSC宏观策略主管Shady
Shaher表示,由于以美元计价石油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国际做法,所以不会很快因为中国推出原油期货而发生改变(用人民币替换美元结算)。但从长远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很有可能会成为主流,因为中国是一个重要市场,但这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事实上,原油期货的推出也切合了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计划——从原油期货出发,让国际逐步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同时辅以一带一路的影响力让中东舆论更能接受人民币支付,最后最终获得全球原油的定价权。
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将如何运行?
原油期货合约将在今天确定价格,以供日后交割。原油期货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已经确定的价格预防价格上涨;而原油期货投机者则利用这些价格来押注日后原油价格走向。原油是交投最活跃的大宗商品之一,它有两个关键的原油基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和在伦敦洲际交易所(ICE)交易的布伦特原油。
除了即将到来的原油期货之外,中国还推出了哪些大宗商品期货交易?
镍是中国推出的最新一种用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要大宗商品,时间为2015年。短短六周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镍交易价格超过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基准价格。这其中,中国投机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促进了镍的交易量,同时也让市场更易受波动影响。2016年初,伦敦金属交易所时任负责人表示,由于投资者大举投资钢筋和铁矿石等产品,部分中国交易商可能甚至并不清楚他们交易的产品是什么。交易价格急剧上涨,中国因此介入,推出更严格的交易规则、增加交易成本费用和缩短交易时间。
中国推出原油期货之后,人民币是否会对美元形成巨大冲击?
据一些分析人士称,由于用美元进行原油交易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做法,因此短期内人民币将难以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总部位于迪拜的阿联酋EmiratES
NBD银行旗下宏观策略负责人Shady
Shaher表示,从长远来看,人民币交易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但这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体现。彭博社Gadfly专栏作家David
Fickling认为,中国在原油市场中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
所以整体而言,中国此次推出原油期货意义重大。对国内而言,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国内原油巨头拥有了可以对冲价格下跌风险的期货品种,投机者和机构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押注能源行业的长期前景和短期波动。
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4个,分别是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
对国外而言,原油期货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无疑增加了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一个窗口。同时,原油期货的推出也为未来推广以人民币结算原油铺平了道路。而且小编认为,如今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用人民币进行原油交易或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该倡议旨在推动包括中东在内的欧亚大陆的发展。中石油将参与沙特阿美首次公开募股或将使得沙特阿拉伯接受用人民币进行原油交易。
文字关键词:
价格(元)
Copyright (C)独家观察| 人民币原油期货到底何时推出?利用原油期货避险靠谱吗?
「原油期货」
原油期货这粒“蚕宝宝”发育正常了吗?真能为实体企业编织起护佑的大网吗?
时至年底,人民币原油期货挂牌上市的目标看来是无法实现了。
从今年5月就开始宣称即将上市的人民币原油期货至今没能上市,甚至预计何时上市的消息也不见了踪影。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合约设计有漏洞而不能上市吗?还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
笔者认为,不出意外的话,无论上海期货交易所如何努力,原油期货今年都上不了市,除非将原油期货合约标的油选定为中国原产地原油。
回顾下今年稍早时候人民币原油期货的相关消息:5月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 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能源中心)发布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章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规则》以及原油期货标准合约等11个相关业务细则。6月9日又发布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期货交易者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南(暂行)》,并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17至18日组织第一次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
6月12日晚间,能源中心再发《关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受理客户申请交易编码的通知》,将定于13日起受理客户申请交易编码。
上面的情况让人感到,上期所的能源中心经过长达数年不懈的努力,原油期货终于要破茧上市了!但原油期货这粒“蚕宝宝”发育正常了吗?真能正常吐出丝为实体企业编织起护佑的大网吗?实体企业又该如何在能源三角不可能的背景下利用国内这粒宝贵的“蚕宝宝”避险?要回答好这些问题,的确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笔者愿努力尝试,希望能够有益。
被提前破茧的“蚕宝宝”
2012年年初,国务院批转的发展改革委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指出要“稳妥推进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随即引爆了市场相关各方的激情。在证监会对原油期货上市期限高调预期的“催逼”下,上期所从5月初开始也紧锣密鼓地连续举办了数场原油期货的方案调研会,大有年底前必须完成攻城略地之态势。
同时,上期所明确给出了总体方案的原则,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其中,合约条款是,原油期货合约标的为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单位为100桶/手,最小变动价位为0.01美元/0.1元,日价格最大波动为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7%。该方案对国家石油安全的整体风险有多大?实体企业能否可以从中获得有效的避险?面对这些问题,市场确实研究得少之又少。
当时,笔者受国内某大国企的委托,对上述总体方案、原则及合约条款等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评估,并用内参的形式直报国务院,经克强总理批复后,叫停了该方案,并给出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要求,同时,根据当时国内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初步决定三年内暂不上市。
直到日,中国证监会突然正式批准了原油期货上市,并再次将问题踢给了国务院。与2012版的总体方案对比,尽管2014版的细则稍有变动,而对外贸易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正处节点上,且石油等实体企业依旧没有真正消化得了该总体方案,为此,国务院至今没有批准原油期货挂牌上市的具体时间。
尽管近期“蚕宝宝”又迫不及待地要破茧而出,能源中心也给出了2017版的基本思路,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并颁布了《章程》、《交易规则》以及原油期货标准合约等11个相关业务细则。但在标准合约交割品质条款中规定,交割原油是中质含硫原油,基准品质为API度32.0,硫含量1.5%,具体可交割油种及升贴水由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另行规定。不出意外的话,如此规定基本上就已经丧失掉了进行实物原油贸易时应有的谈判地位,洞开了国内用油安全的风险敞口。
以日本TOCOM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为例,该所在2001年9月推出了以现金结算的、迪拜和阿曼两地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价的金融型期货合约。由于锁定的是迪拜和阿曼原油的价格,因此,丧失了对原油实物交割时的谈判地位,并不得不必须接受亚洲溢价。以至于使日本的原油期货价格成为迪拜交易所原油期货的影子价格,所以,使两个价格有极高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914,且滞后1至3天。见图一。
不仅日本TOCOM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不能反映日本国内对原油真实的需求状况,而且,还成为了国际无疆界金融资本根据迪拜原油期货价格炒做TOCOM交易所原油期货,牟取无风险暴利的最佳金融工具。而日本原油期货沦落到这等地步的最基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自己国家的原产地原油,也就无法准确确定原油期货的交割品质,故只能退其次寻求使用金融型的原油期货合约。
再看俄罗斯,该国Moex交易所推出的是以布伦特原油为标的油、现金交割的金融型期货合约,虽然俄罗斯也曾推出本土乌拉尔原油期货,但随俄罗斯在出口欧洲主方向上谈判能力的下降以及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实际避险的需要,各路资金陆续冷落了乌拉尔原油期货,使其退居二线。反而成全了Moex交易所Brent原油期货,但却使其价格与ICE交易所Brent原油期货价格高度正相关,系数达0.9999。见图二。从此,坐拥原油出口大国优势地位和抱着原产地原油等天赋的俄罗斯却丧失了在国际市场上对原油的定价权。
在国际上,类似使用这种金融虚拟型交易标的的原油期货交易所还有印度的MCX交易所。巴西虽也是产油大国,但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却推出了以NYMEX交易所的WTI原油为标的的金融型期货合约。他们的原油期货价格无一例外地都成为NYMEX交易所WTI原油和ICE交易所Brent原油期货合约的影子标的。并都无一例外地丧失掉了对原油实物交割时的定价权等。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或是没有自有的原产地原油,或是没有实现将其旗舰期货合约的交割标的绑定在其自有的原产地原油上,以至于丧失了实物交割的锚定,进而丧失了交割的定价权。其结果,使原油期货交易工具不得不被金融化,又会进一步演变成为为国际无疆界金融资本进行全球资产配制与投机套利提供新的现金方式交易的纯金融型交易工具。
因此,如果交割原油的品质标准不能绑定在国内原产地实物原油上,就急于让“蚕宝宝”提前破茧,不仅会使市场成为NYMEX或ICE市场的影子市场,其价格也会成为WTI或Brent的影子价格。但更重要的是,在标准合约还没有发育成熟时,就让其披上婚纱并诱导实体石油企业与之婚配,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发育不良将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纵观全球有原油期货的交易所,如日本TOCOM交易所、俄罗斯Moex交易所、印度的MCX交易所、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伊朗商品交易所,甚至是迪拜商品交易所,他们的共同特征之二就是仅推出了旗舰期货合约,还过分地太强调原油期货在市场中的作用与地位,以至于使全世界都坚信了西方金融学中经典的期货市场的四大功能——价格发现、风险规避、风险投资与资产配制的理论。
然而,这些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并未能如愿以偿地有效地实现这四大功能。在实体企业与金融财团的眼中,这四大功能具有不同的功效和内在逻辑,进而,会使不同市场主体成为交易的对立的双方,以达成零和的博弈效果。
从美国原油期货及其相关市场的演变历程看,单一原油期货合约根本锁定不了实体石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一旦价格走向看错,不仅规避不了价格风险,还必然会无端增加巨额的避险成本,降低可期的收益或净利润。就因如此,以美国NYMEX为代表的交易所通过几十年的创新,在其各种资本资产、大宗商品等市场上铺天盖地推出了围绕着WTI原油旗舰期货合约价格创新而衍生出来的各种类型的石油等能源的金融交易工具。不仅稀释和沉淀了美联储过度投放的美元货币,而且为华尔街和全球的无疆界金融资本投资、套利,甚至是为相关的实体石油企业提供了众多有效的避险和资产配置的金融交易工具,它们的确为美国安全使用原油起到了磐石般的作用。
特别是NYMEX交易所,它围绕着实物标的的原油旗舰期货合约为实体石油公司设计有该合约的期货期权、裂解价差、跨市场套利等交易工具,为中小投机套利者设计有该合约的迷你型期货合约,为金融财团设计有该合约的金融型、蝶式套利、日历价差等交易工具。
而能源中心紧锣密鼓要推出的原油期货,仅类似于NYMEX交易所基于WTI原油旗舰期货合约衍生出来的纯金融交易工具Crude Oil Financial Futures(交易代码:WS)。它不仅缺少相应的期货期权,还缺少原生期货的定价锚,即可实际交割的原产地原油。正因如此,这类交易工具最多也只能封闭50%的价格风险敞口。所以,发育不良的“蚕宝宝”无法为实体石油企业编织出有效的庇护网。实体石油企业若非要参与其中的交易,将犹如是在没有内衣可穿的情况下就披着婚纱去参加婚礼了,风险同样不言而喻。
能源三角不可能对“蚕宝宝”的虐杀
客观地看,由于上帝没有责任心或收受了贿赂,在造地球时将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埋藏地故意分配不均(注:纯属笔者调侃),以至于围绕着一次能源的争夺战、掠夺性开发、通过定价和贸易洗劫资源财富等事件层出不穷。进而,使任何一个单一国家都无法摆脱“能源三角不可能”的桎梏。见图三。
通常“能源三角不可能”的政策选择只能是三选两。因此,第一种策略选择是:追求能源独立和市场定价,同时必须进行进出口管制,牺牲自由的国际能源贸易。使用这种策略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尽管其能源的资源禀赋异常富足,但他也突破不了“能源三角不可能”的束缚。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就一直采用这种模式。直到二战后,美国开始最大限度保护和限制国内资源开发,致使其从70年代后陆续丧失了能源独立;第二种策略是,追求能源独立和能源的自由贸易,在国内会进行价格管制,但在国际市场将丧失定价权。这多发生在能源出口依赖型的资源国中,特别是那些工业基础布局不健全或不合理的资源国;第三种策略是追求贸易自由和市场定价,同时会丧失能源政策的独立性,即使有能源战略,其战略的战略意义往往也会大打折扣,他们由于自身能源资源禀赋的匮乏,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对外部能源市场的依赖性极强。特别是大多数能源净进口的OECD国家。
在中国,由于原油的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需要,进而丧失了独立的先天禀赋;原油及其成品油的进出口贸易尽管有了较大的自由度,但依然受到商务部配额的管制;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虽然是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但仍然要受到阶梯定价机制的牵制。
中国能源,特别是原油市场几乎完全处于失稳的状态。实体石油企业从原材料到成品油的价格风险几乎完全外露。即使能源中心推出了原油期货合约,国内实体石油企业也进场参与,但结果不仅是无法完全有效封闭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敞口,还要额外增加避险成本。长此以往下去的话,“蚕宝宝”将会变成被扔进沙漠中的新郎,在炙热的阳光下孤独地休克。
“蚕宝宝”如何避免裸奔
那么,实体石油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在能源三角不可能的条件下使用好“蚕宝宝”?在目前的方案与市场环境下,笔者真的想不好。若必须回答的话,那就是去做投机交易!
但是,笔者必须负责任的讲,真正解决的办法是:让“蚕宝宝”足月并发育成熟了再上市,并且给其创造一个没有雾霾(可贸易自由)、没有污染(可市场化定价)的市场环境。
同时要给“蚕宝宝”衍生出其自身的避险工具,即原油期货期权,以及汽油、柴油等主要成品油的期货及其期权、相对应的裂解价差期货及期权。更重要的是还要推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期货,人民币利率期货及其对应的期权,使国内的实体石油企业能够有机会进行有效的资产配制,并在配制资产中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交易所能更有创新能力,能有效地提供更多的交易工具,也要让国际金融资本别总处于无避险工具可用的风险敞口中生存。
至此,笔者还想问:“蚕宝宝”,你何时开始裸奔?你又何时可以不用裸奔了?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名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的原油期货为何迟迟不上市?
我的图书馆
中国的原油期货为何迟迟不上市?
By 嘉信盈泰~24hr全球交易中心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工作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但整个筹备已经用去了5、6年的时间,现在上市时间表仍然未敲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原油期货迟迟不能上市?第一,股灾以来,中国主体金融市场处于疲弱和不稳定的状态,对于监管来说,此时推出新的投资产品压力较大第二,中国原油期货本身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挑战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了三大原油价格指标,定价权目标或长时间无法实现美原油、布伦特原油、迪拜原油,分别在期货、现货、亚洲三个方面具备绝对的影响力和定价权,中国原油期货品种推出后,目标是争取定价权,但现实可能会是与三大指标确定一个价格差之后,长时间跟随美原油价格指标2. 参与度可能会非常有限,由此可能带来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与此前推出大型金融产品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相同,中国原油合约的进入门槛会很高,50w甚至更高的开户门槛,广大的投资人将无法进入。产业套保需求美原油更具有优势,现货交割迪拜油优势明显,因此产业的参与度可能也会很低。机构投资者可能会观望较长时间,中国进行原油投资的机构数量不少、资金实力也很强劲,但可能会用很长时间观察流动性改善情况后才考虑入场。于是,形成一种较恶性的循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激活市场的参与度和流动性。股指推出三年后,才真正成为一个有效的市场。而国债期货,现在已经是一潭死水。3. 交易和监管的难度和挑战极大因为中国投资市场不成熟,因此,即便中国的原油期货合约及监管框架是参照最稳定、公平、公正,久经考验的美原油框架也无济于事。中国的股指期货曾经创造了奇迹,成为全世界流动性、波动性、持仓量、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但是一次股灾,就将规则全改,来自舆论的压力让管理层胆寒。国债期货也是一样。中国的市场环境的复杂性超过任何市场,所以,不是合约设计的好,规则合理就能够解决的。所以,不需要对中国原油上市有所推进这些新闻推测何时上市,市场太复杂,品种本身也存在很大的挑战,每次所谓的工作推进,可能仅仅只是对舆情的一种试探。真正要推出,管理层需要极大的勇气。嘉信盈泰的原油投资,是通过CME GROUP(芝商所集团,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集团)的会员经纪商,真正掌握定价权市场,AAA级大型投行的基金通道,完全基于经纪商模式,所有的交易接入到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市场NYMEX,无点差、无滑点、无交易时间限制、无息配资(最大11倍)。提供三种出入金方式,确保客户资金绝对安全! .....了解详情可搜索 嘉信盈泰
馆藏&11478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油上市时间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