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这次能赢得了阿里巴巴和订酒店用美团还是携程吗

携程美团牵手仍是大概率事件 关键是利益分配_网易科技
携程美团牵手仍是大概率事件 关键是利益分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携程美团牵手仍是大概率事件)
文/孝羽过去20多天里,关于携程美团的合并传闻已经出现了多个版本,而36氪近日又独家获取另一种说法:美团酒旅或与携程商旅合并。另外也有接近美团的人士透露,美团 CEO 王兴、酒旅事业群 CEO 陈亮在过去一段时间确实在商榷与携程之间的合作,但结果还没定下来。“一直在谈,变数很多,几方在博弈”,一名接近百度的人士这样告诉36氪,而百度也是本次传闻的主角之一。这意味着诸如金额、股份等细节都还在商定。据此,综合多方信息判断,携程和美团牵手仍是大概率事件。但由于利益牵扯多方,导致谈判复杂,最后谈判的结果如何,现在可能连携程、美团双方都还未有定论。实际上,自打美团酒旅分拆、携程发行可转债及 ADS 进行募资,关于二者“必有一合”的传闻就没停止过,美团内部也弥漫着“合并就会裁员”的紧张气氛。双方轮番站出来辟谣,已经上升到了互呛的局面,而这样的戏码似乎每一次“大并购”事件前都会上演。与其在双方“模棱两可”的喊话中找寻蛛丝马迹,我们不妨来分析下携程与美团间“合与不合”的利益纠葛。势在必得的携程据旅游商业观察,携程想要介入美团酒旅实际早有端倪,一次是在2015年底,美团点评获得33亿融资之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携程可能会插一脚,称去哪儿网当时“切死美团”的市场活动,目的就是在对美团进行施压,希望为携程赢取最优的投资价格。第二次是在今年6月去哪儿退市,当时有人爆料称:美团融资不顺,想和携程合并,但百度不同意。时任美团酒旅事业群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钟永建予以了反击,两起传言在当时市场上并未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对此也不了了之。而这第三次,恰是美团酒旅传言独立的当口。从9月 6 日携程宣布发行 7.5 亿美元可转债及 2250 万股 ADS,不到一周时间,即截至 9月 13 日,携程就完成了 2850 万股 ADS,定价为45.96美元/股,与此同时,总额 9 亿美元的于 2022 年到期的高级可转换债券也同步发行完成。携程募资总计超过 22 亿美元,百度、Priceline 均有增持。聘金充足,且看诚意了。实际上,无论是 9 月 8 日携程执行副总裁、大住宿事业群 CEO 孙茂华表态“我们本就没必要与美团酒店合并”,还是 9 月 13 日携程 CEO 梁建章发声“不需要这样的美团”,如此高调的表态,都像是给美团酒旅施压,扰乱潜在买家的心神。而且,或许是“唯一一家盈利的在线旅游企业”在收艺龙、并去哪儿的时候,后者可都是亏损的,这分明与其不收美团酒旅的原因相悖。难得搬出梁建章的态度,携程可谓“用心良苦”。在携程的“去对手化”战略中,大多时候投资竞对它都要占有董事会席位—— 2014年,携程 2.25 亿美元投资同程,成为第二大股东;在途牛上市前夕,携程 1500 万美元入股并获一个董事会席位 ——此举不光将潜在对手变成竞合关系,携程还能通过董事会掌握所投公司的战略布局,而美团这样一个“威胁”兼好棋,携程怎么可能放弃。因此在36氪看来,携程肯定是想投美团的,聘金、诚意充足的情况下,关键就在于美团的态度了,最后会是开多少价、占多少股的问题。拿捏不定的美团美团这边看似态度也强硬,一直只说不合、要独立发展,但并没有说不会接受携程投资。这也正是美团酒旅焦虑的问题:这钱要还是不要?接受携程的投资,意味着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对于盈利已有起色,且有望成为美团“T型战略”支柱之一的美团酒旅来说,携程还是有足够的筹码,再发动“价格战”等方式将其拉入亏损泥潭,硬碰硬的话,美团酒旅不一定能经受住。并且,传去年亏损累计有 21 亿人民币的美团,似乎也疲于面对一场大型战役,与点评合并以来,团队整合、开源节流都还是个首要问题。另一边,投资人也乐于携程入局。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团酒旅目前估值约 100 亿美金,新一轮融资计划是在 10亿美金左右,占股 10%,除携程而外,肯定还有很多投资人瞄着美团酒旅。如果美团酒旅不让携程进来,投资人不免担心其处境危险,如若携程入局,最大的风险没了,美团酒旅的融资也将更加顺利。但美团也有顾虑。最不济地想,投资会有尽调,万一携程从里到外把美团酒旅摸清了,结果又不投了,那这是美团最不愿意看到事儿。而即便是接受了投资,前面提到过,以携程强势的风格,势必想在美团酒旅董事会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公司的战略布局尽在携程眼中,发展起来不免掣肘。最后,还是得说美团资方和携程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红杉与沈南鹏,而且作为美团大股东之一的泛大西洋投资,也与携程有着合作往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万一日后美团酒旅发展不达预期,股东们为了利益最大化,最后“联手”美团酒旅装入携程也不是不可能。历史都这样演绎的。百度会不会参与?如果这场角逐有百度参与,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9 月 20 日的一则匿名爆料,让众人的焦点从携程美团转向了更复杂的三方关系。该爆料称:百度将继续增资携程至 30% 左右,并用其置换新美大股份,与此同时,糯米、百度外卖将打包卖给新美大,最终百度持有新美大 10%(一说 25%) 股份。36氪就此求证百度,百度方面不予置评。对此,一些旅游行业人士表示并非不可信,2015 年底,百度将去哪儿卖给携程换取了 25% 的股份,事前也并没有让庄辰超同意(甚至知晓),同样的戏码也可能发生在携程身上。对于去哪儿,百度是控股,但对于携程,百度只是大股东,没有像对去哪儿一样的生杀予夺权,不过,如果能增持到 30% 可能会有特权,对方表示。站在百度利益最大的立场,最后结果则是百度持股美团,美团持股携程,百度间接持股携程。
但携程不会同意的,再则没有董事会同意,百度想卖携程很难,而且百度也不会卖,另外一名行业人士表示。并且对于爆料,该人士认为里面一些内容混淆视听,携程市值 210 亿美金,美团整体估值在 180 亿美金,至少从两者体量来看,美团控股携程并无可能。虽然说不到最后一刻拍板,一切都有变数,但综上而言,36氪会认为这起合并或投资仍是大概率事件,其谈判核心在于几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如果牵扯进了百度以及糯米、百度外卖,那么局面也将更加复杂。待到尘埃落定,这大概会成为继滴滴和 Uber 中国合并后,又一起年度大戏了。
本文来源:36氪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美团成撬动BAT江湖最大变量 中国互联网格局变ATM? -中新网
美团成撬动BAT江湖最大变量 中国互联网格局变ATM?
日 18:10 来源:赛迪网  
  中国互联网行业看上去波澜不断,但是在格局上却是死水微澜――8年间没有一个公司能够挑战BAT一统江湖的市场格局。
  2000年中3大门户上市,确立了中国互联网3巨头的格局。时隔8年左右,在2007年底3巨头变为BAT,3大门户沦为二线,这个格局已经非常稳定地保持了8年。期间有很多公司奋起直追,周鸿t挑战腾讯、百度功败垂成,反而促成了雷军系在BAT的缝隙之中茁壮成长,但是小米+猎豹等依然很难撼动BAT雄踞市场的格局。期间新浪借微博也让腾讯感到威胁,但微信上线后威胁旋即化解,市场又重归传统格局。而再后起的京东、滴滴等,也无可避免地纳入了BAT的版图。
  现在,这个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可能,这个变数就在于美团的这轮融资以及融资前后王兴对于战略伙伴的选择。
  美团创始人王兴一直希望独立发展,即便在阿里有美团10%股份的情况下,也完全没能在业务上干涉美团,从美团在支付上没有力挺支付宝可见一斑。
  但是在当前巨头们纷纷入场O2O的形势下,王兴也一定会选择战略盟友,只不过是跟谁结合结合多深的问题。
  而这个和“谁结合的问题”,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变量。
  美团经过5年发展,月交易额达到110亿,日订单数达到600万单,并且继续保持近200%的年增长率。在团购到店、电影、外卖配送、酒店旅游四个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上3个第一、1个第二,这个体量的选择,足以改变中国互联网的行业格局。
  让我们来看下这个变量在各个可能性下的化学反应。
  第一个变数:京东+美团。
  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组合,但这是个非常奇妙的组合。
  这个组合一旦发生,将导致京东超越百度成为下一个巨头,当前京东和百度之间可只有200亿美金的差距了。刘强东曾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足够激进得进入O2O领域。京东在电影、旅游、团购、外卖上都有涉足,但是大多为浅尝辄止的尝试或合作。
  一旦京东+美团,京东将在这四个有巨大想象力的方向上占据绝佳位置,打开想象空间。刘强东另外一个念念不忘的事情是生鲜,生鲜具有用户基数大频率高时效性强等特征,是整个电商行业的制高点,也是空白区,更是电商最大的机会。但是目前京东的业务流程支持不了生鲜品类,所以成为刘强东一直念念不忘,京东到家已经折腾快三年了,仍然不能算是找到方向感,却让美团从外卖切入找到了更快路径。如果京东+美团,将在外卖和生鲜类的最后一公里实时配送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制高点。
  这个领域是一个总计6万亿左右的市场,足够支持京东超越阿里成为电商业的终极赢家。到时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就不再是BAT,而是JAT。为此京东可以出资43亿人民币参股永辉,自然也会考虑参与美团这个更有想象力的资产。
  可能组合方式:京东领投美团,并获得优先增持权。
  第二个变数:阿里+美团。
  阿里从上市至今市值已经跌了1000亿美金,究其根本,淘宝增长遇到瓶颈,支付宝的市场被微信支付快速抢占,天猫无法遏制京东和唯品会,菜鸟不能有效阻击京东的仓储配送优势。
  阿里历史上有两个重大决策错误,一个是2007年在B2C上选择了商城形态而不是京东式的自营模式,这直接让京东有了一个差异化路线可以舍命狂奔。
  这个错误决策的恶果最近终于体现,阿里先是建设菜鸟,后企图通过投资苏宁,来遏制京东,但是这个路线京东的地位已经稳固,这类投资只是给京东添堵,而不能改变格局。另一个重大错误是,2011年聚划算是当时国内事实上最大的团购网站,但是不愿自建线下团队,而逐渐被逼到了商品团购这个没有前途的方向上去。
  要知道,美团横扫O2O的线下铁军领头人物干嘉伟,就是从阿里加入美团的,如果当时阿里把干嘉伟调到聚划算,整个O2O的格局可能因此而改写,今天的那些O2O巨头们可能也都不复存在了。
  如果阿里不犯这两个错误,将会是一家5000亿美金的企业。如果阿里控股或收购美团,整个事情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
  首先,在线支付新兴的高频率大用户基数场景只有两个,一个是交通,一个是到店消费。支付宝跟微信支付在打车大战上表面上打了个平手,实际上是微信支付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支付宝吃了暗亏收场。美团团购的巨大体量,将让支付宝在线下支付场景上拥有了一个压倒微信的优势,这是支付宝跟微信支付抢占支付场景上极少见的大机会。
  其次,阿里要干掉京东,最好的方式不是停留在京东的时代里,亦步亦趋地投资苏宁,历史告诉我们,投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只会和第一差距更加大。
  阿里应该选择跨代进攻:美团外卖+天猫超市的组合将占领外卖生鲜类最后一公里实时配送领域的制高点,阿里直接在下一代战役中抢得先机,不需要跟京东在B2C的战场上纠缠。
  而且,一旦抢占外卖生鲜类的市场,将可以反过来侵蚀京东的B2C业务。
  第三、阿里旅游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老大换过几任,没有形成有效资产,想收购携程都没有谈判砝码。而美团酒店旅游的基础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想整个旅游行业发起进攻的业务储备。
  第四、阿里影业在产业链条上虽然很多布局,但是一直缺乏一个在线上有号召力的产品凝聚用户和品牌,猫眼电影可以作为桥头堡。
  综上,不要再考虑能够靠重新启用口碑或者淘点点的升级让阿里O2O复活,拥有美团将让阿里整个业务链条重新焕发生机,对于2800亿美元跌到1600亿美元的阿里来说,美团的估值即便150亿美金也足够便宜。
  鉴于10%的股份根本不能指挥美团,可能组合方式:阿里增资美团到控股,或者全资收购。
  第三个变数:腾讯+美团。
  腾讯是当前三大巨头中心态最好的一家,这是因为手中握有微信这个神器。
  所有的苦活累活都不用亲自上场,而通过投资参股的方式,建设自己的护城河,把阿里挡在长城之外。腾讯跟O2O唯一的直接交叉点就是微信支付,但是支付本身不是需求,而是依附在交易场景下的基础设施。所以投资交易场景就成了微信的主要战略,投资京东滴滴都是这个逻辑。
  跟阿里比,腾讯最吃亏的地方,就是阿里抢投了美团,退而求其次投资大众点评、以及饿了么、到家美食等。还是那个老故事,投资第二、第三、第四、并不能超越第一,只会让第一更加强大。
  果然,被觊觎厚望的大众点评不够争气,腾讯投钱投人投流量,还是无法改变格局。但是要指望微信事业群的O2O团队,向来强于线上不接地气的腾讯基因,会令这种可能性变得更加的渺茫。
  如果把美团争取进阵营,腾讯将在将在O2O领域拥有最牢固的地位,也成为三巨头中生态格局最健康的一家。
  按照腾讯惯例,可能组合方式:美团合并点评,腾讯换股进入美团。
  第四个变数:百度+美团。
  对O2O转型决心最大的百度,是三巨头中当前面对挑战最大的一家,如果不是靠资本力量不断并购,O2O行业从团购起已经火爆了5年,百度有可能会两手空空。
  百度正在全力以赴打通线上和线下,力图将搜索框内整合的用户,转变为线下的购买力。但是在次之前,团购导航曾经非常赚钱,却是个短线,最后的用户却被美团偷走了。地图业务是老大,却只是个不容易变现的底层建设,无法成为流量入口。打车业务其实很早就做了,但是最终打车大战完全没能上场。虽然是去哪儿的控股股东,但是从去哪儿上一轮融资都没参与看,百度对去哪儿的态度,应该是只输出流量,但不再输血了。
  13年的战略产品轻应用,14年的战略产品直达号……百度一路走来,到15年才开始真正开讲O2O的故事。以百度的基因和战斗力,想在O2O领域迅速有效地遏制住美团,最大的指望就是美团融不到钱了。
  虽然百度有源源不绝的巨额现金流,但以一个5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花近一半的钱去打一个70亿美金的公司,还成不了第一的话,百度的市值会跌到多少?
  这是一个考验想象力的严峻时刻,如果故事将不好,二级市场上大量保守型投资人都会抛售股票,之前巨资收购91等大手笔一度让资本市场看到了期望,股价因此而翻番,但是现在的股价极度疲软的表明,表明百度需要再讲一个非常可人的资本故事。
  就算李彦宏能抗住,百度里大量拿股票的高管也扛不住,记住,公司不是一个人的。从盈利结构来看,百度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是一个倒卖流量的企业,但是百度广告构成中的几大行业逐渐形成垂直流量入口,把百度的流量给短路掉了,百度再也收不成过路费了。这其中包括淘宝和京东成了电商流量入口,58同城成了生活服务信息流量入口,搜房成了房产信息流量入口,携程成了酒店旅游流量入口,优酷成了视频流量入口,美团成了O2O交易流量入口。多年短路之后,百度最大的广告主已经是臭名昭著的莆田系私人医院了。
  即便如此,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也会有教育流量入口,医疗流量入口。届时百度将退化为一个变现能力很差的长尾流量入口!为了避免这个退化,百度不惜砸钱扶持行业老二跟老大血拼。包括爱奇艺血拼优酷,安居客血拼搜房,百姓网骚扰58同城,去哪儿血拼携程,糯米血拼美团。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还会有百度血拼某教育平台,百度血拼某医疗健康平台的格局出现。
  这恰恰是百度战略格局低于腾讯的地方,每个垂直行业都会有其独特基因。百度的钱和流量短期有威慑力,长期必然输给拥有独特基因的垂直行业老大。爱奇艺、去哪儿、安居客都投钱投流量打了多年,也没能改变行业格局可见一斑。百度若不改变这个战略思路,必然陷入多线作战不能自拔,而不能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看Google变身Alphabet,专注于科技创新的模范就在眼前,百度却自甘堕落反其道而行之。百度解脱困境的最优办法,是放弃扶老二打老大的策略,抛弃老二,集中资源寻求投资行业老大,同时基于自己最擅长的技术领先追求创新。
  尽管两家进来PK甚为激烈,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百度跟美团发生化学反应的概率最高!百度最终大概率会考虑用糯米+百度外卖+去哪儿跟美团换股。此举两全其美,美团减少一个对手并获得百度的流量支持,百度持有一个有巨大想象力垂直行业老大的股票,还不用亲自上场干脏活累活。想想腾讯拿易迅跟京东换股的故事,即可知道。
  当然,最后是百度+去哪儿的控股模式,还是腾讯+京东的参股模式,这取决于双方交战一段时间之后对彼此的认知了。可能组合方式:百度用糯米+去哪儿+百度外卖跟美团换股。
  第五个变数:美团保持独立。
  当一个变量变数太多的时候,反而可能成为常量。
  当美团跟这么多巨头会有化学反应的时候,独立投资人的风险就大幅降低。一个风险有限想象很大的投资机会是所有投资人的最爱。当然,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美团在这一轮里融足够多的钱,不低于15亿美金。因为只有这么多钱可以支持美团打到格局明朗。百度虽然号称要投资200亿人民币,但是两百亿人民币也只是30亿美金,以美团和百度的效率对比,全局开战的百度,30亿美金也拿不到一点突破的美团15亿美金的结果。而这一仗,如果美团打输,京东阿里腾讯会抢购美团,王兴会在锁定期满后继续创业;如果百度打输将成为滑铁卢,彻底退出三巨头的行列。
  中国互联网格局,或许因此而变成了ATM。
>IT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1,577被浏览71,880分享邀请回答76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美团点评拟在5年内投资数亿美元 与携程阿里争旅行业霸权
作者:来源:凤凰科技 16:39
  需投入更多营销资金、降价
  和共享单车领域不同,美团和阿里进入的是一个已经拥有主导性公司的旅行行业。携程网获得了美国旅游服务巨头Priceline的投资,通过在2016年与去哪儿网合并巩固了市场地位,同时结束了代价昂贵的补贴战。在此之前,携程网还收购了艺龙旅行网,后者的投资者中也包括腾讯。
  “如果美团想把现有用户转化为旅行用户,那么他们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营销资金和折扣。和携程网以及其他旅行网站相比,美团的价格必须更具吸引力,”晨星投资者服务公司分析师玛丽?孙(Marie Sun)表示。
  中国在线旅行支出不断增长
  在线旅行是一个关键领域,因为它刺激了消费者在食品、娱乐等领域的广泛支出。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预计,从酒店到机票在内的各种数字服务销售额今年将增长28%,超过1130亿美元。而且,它还有很大增长潜力。彭博行业研究编制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旅行预订收入只占据中国旅游业总收入的10%,而美国为56%。
  陈亮称,美团旅行在今年4月份的酒店客房预订量增长60%至1700万间,目标是在2018年下半年达到每月2000万间。
  陈亮的策略与携程网管理层不谋而合,后者已经强调了小城市居民的旅行潜力。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城市的三分之一,但是在2013年至2015年,这一数字增长了21%。
  “后来者有机会取得成功,”伯恩斯坦高级研究分析师波特什?瓦杰帕伊(Fancy Chance)表示,“在线酒店客房模式的利润率十分高。但是,携程网能够发动另一场价格战,他们有能力这么做。美团能够发起多大规模的进攻值得关注。”
  投资者也已经注意到了阿里在旅行行业的野心。去年11月,阿里宣布,飞猪应用的注册用户超过2亿,日均访问用户达1000万。
  陈亮对此不屑一顾。“对于阿里来说,这项业务太小。看看他们的物流业务、金融业务,都很庞大。他们会优先发展大业务,”他表示。(编译/箫雨)
  新鲜有料的产业新闻、深入浅出的企业市场分析,轻松逗比的科技人物吐槽。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和携程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