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媒体创始人迟耀明: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逻辑有何异同

从沪江投资首尔教育,来看教育BAT们的投资逻辑|沪江|教育|新东方_新浪新闻
  原标题:从沪江投资首尔教育,来看教育BAT们的投资逻辑  “抢头条”已不是娱乐圈的专利,在线教育也来凑热闹。前有猿题库、跟谁学、一起作业网“抢头条”式地扎堆宣布获得融资,今有沪江、好未来同日宣布留学业务布局,玩起头条大战。
  不过,仅两周时间,沪江再次成为头条。9月19日,沪江宣布战略投资专业韩语教学机构首尔教育,首次涉足线下教育。
  进入2016年,教育科技市场整体趋冷,全球在线教育投资明显放缓,资本的流向也更为谨慎和理性。在行业整体趋冷的形势下,类似好未来和沪江这样的教育巨头企业却频频出手投资布局,他们缘何“逆势而行”?
  新东方:“内部孵化+外部合资”,完善全产业链条
  新东方的投资采取“内部孵化+外部合资”形式,内部孵化一批子公司来试水在线教育产品,并向外寻觅项目成立合资公司,以此弥补完善新东方的全产业链条。
  2015年是新东方的投资元年,一年时间里宣布了多起教育科技投资,尤其以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为主。3月,投资一站式在线留学服务网站决胜网;4月,投资专注“体感技术+幼儿教育”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嘿哈科技; 10月,投资主打K12阶段的互联网教育机构乐乐课堂……
  另外,为了补足产业链,新东方也投资了不少教育周边的项目,例如2015年5月投资提供海外留学房产服务的异乡好居,2015年10月投资社会化招聘网站大街网等等。
  2016年,新东方放缓了投资步伐,几乎没有对外公布的投资。但综观新东方的投资项目可以发现,其主要投资布局线上、O2O模式。截至目前,投资范围涉及幼儿、K12、留学和成人培训等多个领域。
  “我们考虑比较多的还是战略布局和协同效应,和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补,能填补我们的业务空白。被投企业所在的细分领域可能是我们不擅长的,也可能是新东方不打算自己做的。”新东方投资总监赵征介绍说。
  好未来:紧锣密鼓的投资步伐,瞄准未来教育方向
  好未来近年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布局可谓大刀阔斧,不论是投资数量还是投资密度,皆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好未来已披露了近30起投资项目。
  好未来 CEO 张邦鑫曾表示,好未来的投资逻辑是:主打技术,投一些有用户的社区和有变现能力的机构,主要瞄准未来教育方向。
  2013年12月,好未来收购考研网,拉开投资并购的序曲。2014年1月,战略投资宝宝树,打通1-24岁的教育产品线;同年,又以重金领投果壳网,由此拓展至高层次教育领域; 2015年6月,正式宣布投资顺顺留学,借此补全其留学短板……
  布局国内的同时,好未来也走向海外,陆续投资了Minerva大学、备考平台LTG、游戏化学习产品Enuma和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等美国公司。
  今年9月5日,好未来宣布全资收购留学培训机构唯佳,并发布留学培训新品牌“乐未来”。相关行业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好未来逐步搭建完成了从0到24岁、线上线下结合、覆盖国内国际的全线教育产品布局。
  可以看出,好未来的投资主要以打通产业链条为主,运用资本的力量为自己的教育生态圈搭建铺路。
  沪江:“少而精”投资布局的背后,酝酿教育大版图
  与新东方和好未来相比,沪江是教育投资领域的后来者。在资本趋冷的2016年,沪江开始频繁出现在一系列的投资新闻事件中,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
  从年中开始,沪江在3个月内公布了四起投资。6月22日,沪江宣布300万美元投资国际语言教学交易平台7月26日,沪江千万级战略投资在线一对一补习平台海风教育; 9月5日,沪江公布了投资全球留学生跨境服务平台“学无国界myOffer”的消息;9月19日,沪江再度出手,宣布战略投资专业韩语教学机构首尔教育。
  沪江密集公开四起投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不是和上市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投资和上市是两个逻辑。
  据知情人士透露,沪江的绝大部分投资是通过基金来进行的,基金虽然是沪江做主导,但这种非直投的形式,沪江不太可能控股被投企业,也就不会有沪江合并标的公司财务报表的情况发生。所以,对沪江为了满足上市的盈利指标而进行大量投资的推断不太合理。从已经披露的案例来看,沪江投资更多基于长远的战略考量,被投企业和沪江本身业务有极强的协同发展效应。而沪江的上市工作则在稳步推进当中,想象空间巨大,官方会在合适的时机做详细披露。
  该人士还表示,沪江目前已完成十多起投资,涉及语言、留学、IT、K12等多个领域,一张完整的教育生态版图开始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新东方、好未来、沪江的投资共性:
  (1)同时布局线上、线下、O2O:以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例,从他们已经披露的数十家投资项目来看,都在同时布局线上、线下和O2O。沪江由于目前公布的投资项目有限,暂时还未涉及O2O模式方面。
  (2)投资金额及轮次分布上,都以早期投资为主:教育市场的投资金额以数千万居多,且投资标的多为中早期项目。以沪江为例,目前公布的四起投资,都是以Pre-A和A轮为主,投资也基本为战略投资,量级控制在千万级左右。
  (3)在垂直细分领域,皆有布局:以好未来和沪江为例,好未来投资了数家国外前沿教育科技公司,包括Knewton、Minerva、Enuma等,这几起投资,足以说明它在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布局和考量。沪江投资首尔教育则明显表明了它在小语种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力。
  新东方、好未来、沪江的投资区别:
  (1)投资发力时间稍有不同
  好未来属于“出头鸟”,最早发力而且也是目前投资数量最多的一个, 2013年就宣布收购考研网,截至目前已经公布了约30起海内外投资。相较于好未来,新东方在投资布局方面相对“保守”,到2014年才开始有所动作。沪江发力最晚,今年才开始披露投资项目,但根据它3个月四起投资的密度,业内人士预测它将是未来教育投资领域的一匹黑马。
  (2)传统教育企业PK在线教育企业
  按照企业属性来分,新东方、好未来和沪江应该被划分为两个阵营:新东方和好未来皆属于传统教育企业,而沪江则是在线教育企业的典型代表。由于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新东方和好未来这样的传统教育企业都想通过投资的方式转型,布局线上,所以他们披露的投资项目中以在线教育项目居多。
  而沪江自身便带有互联网基因,十五年来一直坚持线上发展,有着巨大的平台优势,能够调动大量的上下游资源,对被投企业进行精准的资源匹配和业务整合,帮助初创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同时,沪江的轻资产模式还能够帮助它更快、更深入地介入到一些传统教育市场中尚未被线上“攻破”的部分。
  通过分析三家公司的投资布局,有行业人士预测,未来教育企业的投资方向将围绕三大领域展开:1、早教和K12,未来几年受全面开放二胎的国家政策影响,婴幼儿早教和K12早期阶段教育的市场容量会很大;2、语言和留学培训;3、新技术,如AI、VR/AR等。三家公司接下来的投资动作,值得持续关注。
我没有玩过网易论坛,却为其即将关停而扼腕叹息。这是一种兔死狐悲的忧伤。
象牙海岸公安部长发誓说:“绝不会宽容违反人权伦理的警察行为。”
要花多少钱,才能保证纽约免受恐怖袭击?专家认为每年要花10亿美元。
因为小a的父亲受贿犯罪,与小a恋爱的小b的“组织”遂干预到两人的婚姻,这是多么久远的事呵,时光倒流到“文革”了吗?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逻辑有何异同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逻辑有何异同道士叨事百家号鲸媒体讯(文/小鲸)在过去一年里,新东方和好未来投资的公司一共有将近十余家。,新东方投资的公司有:莱特兄弟、凯叔讲故事、Unicareer、掌通家园、小小包麻麻、爱乐奇、异乡好居;好未来投资的公司有:校长邦、翼鸥教育、FaceThink、爱棋道、妈妈帮、画啦啦、咔哒故事、作业盒子、轻轻家教、上海易教。那么,新东方与好未来的投资逻辑有何不同?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呢?根据新东方的四圈战略,新东方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新东方地面教育(地面教育圈),第二圈是线上线下结合的O2O 系统以及服务系统(O2O圈);第三圈是对新东方业务有重大推动和护卫作用的线上系统(护卫圈);第四圈投资圈,是指新东方参股、扶持新公司,未来独立上市或全部由新东方控股,与新东方“护卫圈”相辅相成。虽然新东方在线经过17年的发展终于成为独角兽,但新东方在线压力很大,,其次是四六级等国内考试业务,这是两个天花板较低的细分市场。2016年底,新东方派出“新一代生力军”优能1对1总监朱宇担任东方优播CEO,东方优播的目标是通过30人以下的在线小班直播形式,结合本土化教研,抢夺三四线城市的K12市场。兵分两路,新东方还孵化了以“线上主讲老师+线下辅导老师”为标配的双师模式抢夺三四线市场。好未来在2017年4月发布了由海边直播升级而成的“学而思在线”,以名师直播和个性化辅导的线上双师的方式提供学而思培优的线上课程,同时梳理其与主打大班模式的学而思网校的定位和关系。跟直接竞争对手好未来比起来,新东方的投资和并购比较谨慎,主要考虑的是和新东方业务兼容或者互补,跟新东方业务会产生竞争关系的基本不投,目前K12领域就投资了乐乐课堂(主打内容生产输出)和口语100(走公立校路线)、爱乐奇(走2B路线),其偏爱在早幼教、职业教育、留学后服务和素质教育等新东方不涉足的领域布局。新东方投出的独角兽公司有职业教育领域的达内,新东方还在主打学历教育的尚德转型纯互联网机构时入股。一直崇尚“黑森林法则”的尚德,据称估值量级至少也是准独角兽级别,正在准备赴美上市。如果要数最爱对外投资的教育公司,业内的第一反应是好未来。跟新东方相比,好未来投资就显得更激进,好未来加上好未来系的未来工场(蓝象营)在近六年的投资超百起。年好未来内部对此前的投资节奏和方向进行了复盘,认为过去投资多而杂,太过早期的项目并不适合过多投资。日,原励步事业部董事长吴颖被任命为好未来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全面负责投资事业部的管理工作,包括集团战略投资部、未来之星、好未来产业基金。吴颖此前向鲸媒体透露,之前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都认为,投资就是投未来,是长线的,那以前犯点错是可以容忍的,所以早期阶段可能会更猛一些、没有太多逻辑,看到好的产品或者好的团队背景都会投一下。鲸媒体注意到,因为广撒网,好未来确实投出了独角兽公司,目前回报率最高的应该是母婴社区宝宝树。吴颖说,从2017年开始好未来投资部门的工作重心角度转到了投后管理和投资战略分析,因此投资业务慢了下来。“投资也是业务驱动的,我们希望被投资的公司和我们已有的业务是乘法关系,而不仅是加法关系。”吴颖说,过去是战略投资部自己看项目,有可能投资之后就直接介绍给业务部了,但业务部可能说不容易发生合作;而现在被投资的企业很多是业务部想要与之战略合作的,所以好未来花了很多时间练内功、做消化。从做理科辅导出身的好未来是最早用互联网进行招生的K12辅导公司,2003年张邦鑫就创办了奥数网,他对科技一直保持着敏感,2013年在线教育元年时紧跟时代步伐开始布局,甚至还投资了海外的教育科技公司。在不愿意错过有潜力公司的心态下,好未来对潜在竞争对手亦积极投资,例如战略投资了最早做家教O2O的轻轻家教,甚至拿出旗下智康1对1的业务与轻轻家教进行整合。但这个整合在业界看来并不成功,智康1对1的体量远小于新东方优能1对1的体量,更不用说学大、昂立等专做一对一业务的机构。而轻轻家教已经孵化出线上一对一业务,跟后来好未来投资的海风教育其实已是竞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会非常微妙。(图好未来新东方全部投资情况对比)新东方近年业务驱动型的并购是对艺术留学培训公司斯芬克的并购,但好未来更“狠”的一点是,教育产业链上其原来没有做的,且和K12有强衔接关系的项目直接并购,最典型的就是考研网、高考派、线下少儿英语机构励步、顺顺留学以及留学培训机构唯佳。2018年宣布投资海风教育和哒哒英语也体现出好未来的开放心态和布局全产业链的急迫心理。以在线外教为例,好未来内部孵化的在线外教业务“乐外教”相比这些创业新秀而言声势不大,“乐外教”曾推出口语陪练类APP“多狮口语”,但一年不到就已经关停。可以关注的是,在2017年8月份,好未来宣布调整旗下业务品牌,上一次是2013年确定多品牌战略。这一次,学而思旗下乐加乐英语、东学堂语文,以及母公司好未来旗下乐未来(唯佳+顺顺)分别整合为“学而思英语”、“学而思语文”、“学而思国际”。好未来内部业务与产品间的纵横联通,也使得旗下覆盖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产品矩阵看上去更清晰,这个矩阵里进行的投资布局也在情理之中。发力AI方面,新东方和好未来是不同的路线。好未来的模式和新兴明星创业公司更接近,希冀自身内部能长出AI的能力,直接收购了擅长情绪识别技术的Facethink——Facethink创始人杨松帆任好未来AI Lab负责人,继而推出了课堂中使用的“魔镜系统”。而新东方则与科大讯飞成立合资公司,借助科大讯飞的智能口语识别和智能批改技术推出了RealSkill学习平台,为雅思、托福考生服务。人工智能投资方面,好未来和新东方都不约而同投资了以“智适应学习”为标签的乂学教育。也是在明星创业者和行业带头大哥的刺激之下,行业传统玩家也在求变。昂立投资了嗨课堂,精锐投资了一米辅导,学大投资孵化了阳光兔,这些都是一对一在线辅导平台,高思推出了向中小培训机构输出教研内容和管理服务的线上产品爱学堂,卓越也推出了以经验输出为核心的牛师帮。这些老牌公司也纷纷在AI+教育和素质教育赛道寻觅猎物。建立护城河以及谋求创新,成为这些公司不得不走的一步。无论新东方和好未来这些老牌教育机构跟独角兽/准独角兽的关系如何。一个正向的变化是,独角兽们倒逼它们进行自我反思和革新,不愿再在互联网、AI上输掉一局。欢迎多多给我们提供稿件和内容:鲸媒体的公共邮箱我们网站http://www.jingmeiti.com/官方微信号为:鲸Media微信号为:jmedia360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道士叨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小道士带你感受风土人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摘要:“我挺喜欢张邦鑫的,”俞敏洪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道,相比俞敏洪的“直白”,张邦鑫之前在公开场合没有太多表示——他也很少参加公众场合。昨日的GES大会上,俞敏洪再次吐露真情,“邦鑫喜不喜欢我不确定,但是我
“我挺喜欢张邦鑫的,”俞敏洪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道,相比俞敏洪的“直白”,张邦鑫之前在公开场合没有太多表示——他也很少参加公众场合。昨日的GES大会上,俞敏洪再次吐露真情,“邦鑫喜不喜欢我不确定,但是我喜欢邦鑫是真的。”张邦鑫罕见地有了回应,“我对俞老师是崇拜。”一场“表露心迹”的对话后,俞敏洪与张邦鑫宣布将联合新东方和好未来的力量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师资力量及学习环境,公益基金规模一个亿。俞敏洪称还会将自己写书的稿费全部捐入其中。“我不会写书,但俞老师出多少我也跟多少,”张邦鑫表示。这两个性格迥异的江苏人创办的企业占领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头位置,且在行业中竞争不断,俞敏洪形容新东方与好未来,“在业务上友好竞争,在教育的高层次方面精诚合作。”张邦鑫点头:“文科生就是有水平。”同为北大校友的两人也常被比较,文科生的俞敏洪最先被业内提起的性格特点是包容,据说吐槽俞敏洪的高管不少,但他们走了之后俞敏洪还会提供帮助。而理科生的张邦鑫,极少公开发言,当然也不会发表对诸如自己每年会喝断几次片儿的调侃。好未来与新东方,目前教培行业最大的两家公司,它们的掌舵人是两位个性迥异的江苏人,他们“相杀相爱”的故事仍在继续。行业“冤家”1993年,已辞职自立门户两年的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那时他也许还没想到,自己创办的公司能去美国上市。而此时好未来的掌门人张邦鑫,还是个中学生。2003年时,张邦鑫创办了学而思的前身奥数网,同年涉足线上论坛,很快获得了客源。而在非典肆虐的这一年,学生前来退款,俞敏洪自己借了3000万补上了缺口,虽说学费没收多少,但奠定了口碑。三年后,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新东方上市后,大量的资本似乎忽然发现了课外培训这块市场。到学而思上市,已经是2010年,在学而思上市敲钟的现场,30岁的张邦鑫笑得意气风发。“新东方的上市,其实也为中国的教育机构试了很多路,当时新东方作为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公司,摸索的路、探索的环节很多,但也是在俞老师探索过后,才让我们驾轻就熟了。”GES大会上,37岁的张邦鑫回忆说。以地面教育起家的新东方走在前头,传统的面授模式与线下教室给家长的安全感让未来看起来一片光明且笃定。但在2013年,教育在线化以雪崩似的姿态冲进了资本和市场的视野中。在那一年,学而思做出了更名“好未来”的举动,股票简称由简单的拼音首写字母“XRS”变为了“TAL”,解释为用科技与互联网推动教育进步。新东方与好未来常被认为是老牌教育公司与新晋教育公司的较量。俞敏洪曾在公开场合说,张邦鑫首先是以互联网做地面教育的,而自己是做了地面教育之后,才追赶互联网的步伐。俞敏洪并不避讳谈新东方的“落后”,这是新东方很多高管认同的一点,“老俞很包容”。面对在线教育的冲击,新东方也做出了反应。2016年新东方网在新三板挂牌,进入了公开资本市场。新东方网招股书中,形容自己的主营业务为:基于B2C和B2B商业模式的面向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职业人群的专业在线教育服务。发展至今,以留学语培起家的新东方在K12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刚刚过去的2017财年中,新东方的K12业务收入占到了集团财年总收入的55%,收入增长44.2%。这个数字背后,优能中学营收同比增长40%,泡泡少儿营收增长率超过55%。好未来当然也不局限于起家业务K12培训,旗下除幼小及素质教育事业群,K12及综合能力事业群外,已经发展出国际及终身教育事业群,布局留学考研领域。俞敏洪总结说:“新东方从学而思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中小学的全科培训,如果没有学而思,我们可能不会做,现在他们也在向国外的考试领域深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同时推动中国多个教育领域的发展。”布局领域渐渐趋同,正面交锋就不可避免。今年7月,两张公开谴责“学而思培优挖人”的“大字报”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双方均未回应。暑假往往是K12培训的一大战场,财大气粗的这两大机构更是在每年暑假不吝惜地大展身手,火力全开:新东方在2017财年Q1中称,已经在北京和上海推出不同科目的低价体验式课程,以及在25个其他城市推出数学科的低价体验式课程;而好未来没有计划将“低价课”政策推广到全国,不过对于北京地区,会不断尝试或者更新“价格战”的策略。双方的攻城略地,让众多中小机构很不乐意,“我们该怎么面对?”有愤愤不平者已经公开指责。但双方当然无暇顾及,它们之间在紧张地你追我赶,好未来在布局双师课堂,新东方也不甘落后。“新东方在很多年里都是没有对手的,没有对手真的很痛苦,但是有了竞争对手更痛苦。”俞敏洪形容说,“就像男女之间谈恋爱一样,一下子追上了这个姑娘,反而觉得没劲,追不上又觉得要追上了,才有意思。我觉得新东方跟好未来之间的感觉就是这样。”2015年暑假学而思南京分校推行了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2016年暑假,北京学而思加快双师推进,重点是小升初课程,甚至停开了一些名师线下班。在最新的2018财年Q2财报中,好未来总学生人次从上年同期约111.77万增长到本季约224.24万,同比增长100.6%。本季度,好未来净增了8个新的教学中心,其中净增489个培优小班课教室。好在新东方很拼,今年新东方集团刚成立的子公司双师东方,仅在今年春季三个月时间内,就一气进入了四个城市。一年时间里,双师东方共进入了10个城市。而双师东方还计划在未来一年中再进入10个左右的新城市。双师课堂是攻打三四线城市的利器,可偏安一隅的中小机构们,不得不看着自己的奶酪被人“抢”走。新东方与好未来的“入侵”让那些中小机构们十分不安,如何躲过大机构的“洗劫”竞争,俨然成了一门生存“技巧”。也许该转型了,他们数了数刚招收上来的学生数,无奈地想道。而此时,新东方与好未来已经嗅到了新的风口:AI。谁也不想落后,哪怕先后只是个时间的概念。一周前,由新东方和科大讯飞出资设立的东方讯飞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基于AI的学习产品——RealSkill,一款针对托福、雅思考试的智能口语、写作批改产品。两周前,在华硕发布的首款家庭智能机器人Zenbo Qrobot小布中,新东方旗下酷学多纳作为内容合作方亮相。今年4月,新东方在线发布了关于托福的智能学习系统——“知心托福”。今年7月流利说的C轮融资发布会上,流利说宣布与好未来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后者旗下产品英语口语评测技术的合作伙伴。今年8月,好未来索性决定成立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就在上个月,好未来还与清华大学达成合作,旗下AI Lab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共同建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好未来智能教育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建智慧课堂。在好未来的AI+教育布局中,应用了魔镜系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识别,判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期为老师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双方不仅自己做AI,还“抢着”投资那些做AI的教育公司,新东方和好未来曾共同投资了乂学教育,而新东方投资的其他AI+教育公司包括口语100、爱乐奇等,好未来则投资了Facethink、朗播网、作业盒子、Knewton等。面对这部分布局,张邦鑫在GES大会上说除了AI,好未来正在关注脑科学,俞敏洪表示,“邦鑫可能相对更关注技术为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发展,我关注的是技术能做的东西和技术不能做的东西在教育方向上的区分。”树大招风,教育行业里双方“明争暗斗”,连资本市场上的成绩单,也能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年以来,好未来股价破百之后,双方的市值相继突破百亿美元。美东时间7月28日,好未来的市值首次超过新东方。上市早4年,市值被超了,俞敏洪很焦虑吧?不少人猜测。“也许看起来焦虑,他为什么要焦虑?”据说有新东方高管这样说,“毕竟俞老师还经常说自己要闭关呢。”俞敏洪的闭关时间外界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经常能在教育圈各大重磅会议上看见他的身影。雪球数据显示,美东时间11月28日16时,好未来市值为141.84亿美元,新东方市值为139.50亿美元,几天前新东方市值刚超过了好未来,市值你追我赶已经不稀奇了。相比之下,张邦鑫看起来要比他的前辈低调的多。他没说过自己要闭关,但很少露面,一般也不在公开场合过多地做演讲。张邦鑫更擅长默默地扔重点,划目标:2015年曾提出10年要做千亿营收。这很符合一个理科生的行为方式。第二部分 “拥抱彼此”在这次拥抱之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俞敏洪隔空喊话的状态。“我挺喜欢张邦鑫,他也挺喜欢我。”在新东方上市十周年的某场教育投资峰会上,俞敏洪说。相比俞敏洪的“直白”,张邦鑫也许贯彻了理科生一贯的不善言语,公开场合邀请俞敏洪来参加好未来作为主办方的教育大会,算是一种表达方式了。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张合照中,俞敏洪与张邦鑫并肩而立,教育行业的两大巨头在媒体面前笑容标准又收敛。场地是2015年4月,好未来主办的“未来之星”在线教育CEO创业营活动。这是两人首次在公开场合同一亮相。俞敏洪在“未来之星”在线教育CEO创业营活动中直言,“因为有好未来为首的一些教育公司,促使新东方思考了自己的变革”。他还倡议,“以后凡是看到好的教育公司,我们就两家合投。”而张邦鑫在那次会上说,“之所以在线教育CEO能聚到一起,是因为大家有一起服务好客户,认真做教育的共同认知。”教育领域里,新东方与好未来“相杀”得毫不留情,同为江苏人的俞敏洪与张邦鑫也不尽相同。从地域上来说,俞敏洪不大像南方人。他耿直豪爽,从不介意在公开场合自黑。前几天微博上还流传着俞敏洪的一小段演讲视频,标题是“中年男人的成长”。俞敏洪说,“我自己在北大时候就是一个猥琐男。”观众哈哈大笑。在鲁豫的访谈中,俞敏洪也不避讳说“自己一年至少有几次要喝断片儿。”爱喝酒似乎是很传统的一个爱好,俞敏洪本人多少也有传统的性格特征。“他信奉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理念,他可能更愿意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有人这样说。本周二鲸媒体抓取“老俞闲话”的文章中,教育、孩子、老师这几个字眼占据了词云的很大一块面积。开公众号写文章,本身更像个文人的行为。这也不奇怪,俞敏洪本身就是个文科生。而他最先被业内提起的性格特点是包容。据说吐槽俞敏洪的高管不在少数,但他们离开新东方之后,俞敏洪还会提供帮助。而有高管不愿意在高管群里聊天而退出,俞敏洪也不会批评。张邦鑫要低调得多,他很少公开发言,极少参加公开活动,偶尔为好未来举办的大会站台,当然也不会发表对诸如自己每年会喝断几次片儿的调侃。甚至有媒体称其“看起来就像个刚毕业的大男孩”。在网上找张邦鑫的公开演讲资料也极不容易。张邦鑫十足十地展现了一个理科生的形象,好未来的教育口号与科技相关,而学而思最早的起家科目也是理科。好未来很早就注重科技,它很早进行统一教研,把更多的钱花在教学教研的标准化方面,科技元素在智能教学管理系统(ITS)、智能练习系统(IPS)、双师课堂都有所体现。例如,好未来在双师模式中探索表情识别、自适应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新东方在使用新技术上比较谨慎,在2013年那一波在线教育公司兴起后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才逐渐找到了感觉,对于AI,俞敏洪的看法显得比较“文”:“我们未来要关注的,对孩子的培养,是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的培养。科技已经在各个方面把人类推向下一次层级的进步,但科技并不能解决人类内心深刻的孤独和幸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真正的教育。尽管我读了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但邦鑫不用读就懂,我是读了还不懂。”张邦鑫展现了作为理科生的“素养”:“这两天反复提到的一个主题跟脑科学有关。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地把学习过程和内容数据,在将来还能匹配上脑科学知识的话,那么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在投资布局的风格上,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区别也能看出端倪:俞敏洪说,“新东方的投资比好未来要谨慎一点。两者在大方向上可能是一致的,但重点有小小的区别。”好未来投了100多家公司,新东方可能只是一半的数量。且好未来更偏爱创新型公司,强调面向未来,对技术敏感;新东方投资更看重自己产业链和生态的构建。收购方面,新东方收购的多为线下学校作为地域扩张,而好未来收购了不少产业链上的公司,少儿英语、考研、留学等。而在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上,两人的思维更为“泾渭分明”。张邦鑫说好未来新员工在入职时都会讲一句话,“教不好学生等于抢钱和偷钱。包括开放课堂免费试听随时退费,这些模式最后总结了一个词叫‘成就客户’。首先要求企业,其次要求高管,然后影响员工。”理科思维习惯以系统和控制点来对事情进行监控实施,而文科思维在执行中有时会和价值观有偏差,需要实时监督。俞敏洪直言,“从核心价值观来说,以客户为中心,把学习的快乐带给学生,这些理念是没有变过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方法变化可能会比较大。”一个60后,一个80后,身为北大校友的俞敏洪与张邦鑫性格迥异,事业目标却是相似的。毕竟没人能否认,新东方与好未来这两家公司给教培行业带来了多大的进步。新东方与好未来在社会责任上不遗余力。这可能与这两个公司掌舵者的出身有关:俞敏洪与张邦鑫都出生在江苏农村,家境一般,对教育公平化便格外敏感。自1993年成立以来,新东方在捐建希望小学、设立奖助学金、支援灾区等方面投入现金累计1亿多元人民币。日,新东方成立了公益基金。新东方主要在几个方面践行公益:推动教育公平:自强之星、希望小学、烛光行动、新东方“双师课堂”、新东方筑梦行动、北京延庆支教;关注家庭教育: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国行等。前天,新东方刚刚捐赠了5000万元,用以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好未来在公益方面倡导“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好未来成立了好未来公益基金,目前有“同一课堂”、“we+计划”、“家庭教育项目”、“教育共享计划”四大重点项目。今年1月份好未来上线了“希望在线”平台,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实现公益行为。此外,好未来还成立了好未来创始人基金,将陆续捐赠10亿元用于践行教育公平、教育创新、行业推动的社会责任。俞敏洪在昨日又重申:“我很喜欢邦鑫。邦鑫是我师弟,师兄不喜欢师弟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新东方和好未来也互相影响,新东方做全科业务是受了学而思的影响,好未来做留学业务,也是受了新东方的影响。”“我对俞老师应该说是崇拜,”张邦鑫总算公开回应了一次。GES大会上,新东方与好未来发起成立了“情系远山”公益基金,双方共同出资一个亿,为均衡教育力量做贡献。在其他领域,诸如电商、金融、搜索引擎等,我们很难想象两家巨头会在公开场合“亲密”对话,更找不到双方合作成立一家公益基金的例子。民办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而两家跨过当下竞争谋求更高层次的合作也是对中国公益教育的另类突破。俞敏洪形容新东方与好未来,“在业务上友好竞争,在教育的高层次方面精诚合作。”张邦鑫点头:“文科生就是有水平。”这两家巨头,其实在教育市场中的份额加起来不到5%,面临着新型教育独角兽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真的会出现很多公司想来颠覆我们,可能有的喊了,有的没喊但干得比喊得还厉害,”张邦鑫说。在偌大的教育行业中,为了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优质教育机构的精力更多地会放在自身教育质量上,而不仅仅放在竞争上。真正做教育的人,始终心存一份独特的情怀。这也许是新东方与好未来的掌门人有胸怀进行合作,给出一场世纪对话的原因。中国的民办教育行业仍在前行,新东方好未来的竞合姿态中,不仅包含着你追我赶的狠劲,也透露着民办教育家的朴素心愿,这样的竞合背后,是中国民办教育事业仍在蓬勃发展的现状,未来某一天,中国僵化的教育制度会不会受此撼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鲸媒体 德拉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