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维信诺量产柔性屏量产,跌成狗,而京东方投资者

932被浏览577,493分享邀请回答
https://www.zhihu.com/video/094720
。186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热门:&&           
几千亿砸向柔性OLED 只有京东方在玩真的?
作者:touchpanel时间:
来源:旭日显示与触摸
[摘要]继5月10日三星月投片量13.5万片,可年产超3亿片手机柔性OLED面板A4厂动工后,产业链再次传出LGD也对其E6厂进行扩容,把其产能从月投片量从1.5万片扩充到4.5万片。
&&&&北京时间05月16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继5月10日三星月投片量13.5万片,可年产超3亿片手机柔性OLED面板A4厂动工后,产业链再次传出LGD也对其E6厂进行扩容,把其产能从月投片量从1.5万片扩充到4.5万片。&&& 本文来自:
 在获悉苹果从今年开始,新款机型启用柔性OLED面板后,LGD也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启动了其LTPS产能往OLED显示技术的升级动作,并也得到了苹果未来订单转换的默许。而此前,LGD仅在电视领域,独家向全球市场推广其白光OLED电视面板,中小尺寸OLED显示屏仅在第一代苹果智能手表iWatch上接获了订单。
 据笔者从设备供应链上了解到的信息,由于LGD原来中小尺寸的蒸镀设备与三星采用的Canon
Tokki镀膜机不同,因此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的良率不佳,不但此前销往中国部分手机品牌的OLED显示屏出现色准问题,同样在苹果手表和手机机种上,也出现严重的品质问题,甚至LG自己的手机也没有用上OLED显示屏。
 在没法满足苹果的产品品质要求后,LGD失去了第二代iWatch苹果手表的订单,而且也没能进入到苹果手机的OLED面积采购计划。为了扭转这个局面,LGD也只能与设备供应链妥协,加入到Canon
Tokki镀膜机的产能争抢中。
 Canon Tokki与三星合作多年深耕OLED显示技术,但是即便如此,Canon
Tokki镀膜机的年装机量也仅四到五台,远不足以满足苹果在手机上引领OLED显示技术后,行业疯狂扩产所带来的迅猛需求。
 在各方的积极争取下,Canon
Tokki对业界承诺会把镀膜机的产能翻倍,然而2017年全年也仅规划了七台镀膜机的产能,其中三星就拿去了五台来继续扩产,剩下的两台中,有一台就给了LGD,还有一台则被中国厂商京东方订走。
 在全球的OLED产能竞赛中,购买各种镀膜设备供新增或转换产能的需求里面,除三星投入了近20亿美元来外,LGD是紧随其后计划投资约17亿美元做同样的动作。而在全球面板市场上快速崛起的京东方,也以总投入近11亿美元来启动新的柔性OLED产能,其总的配套资金也达到了人民币近千亿的规模。
 京东方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投建了两条产能规模一样的第六代柔性OLED面板产能,每条的月投片量规划为4.8万片。而国产面板厂商中,除了京东方外,还有华星光电、柔宇科技、天马、昆山国显光电、信利、华映等都正在建设柔性OLED产线,甚至还传闻华为、OV等终端厂商也要自建柔性OLED产能。不计那些还在规划的产线,这两年内计划量产的OLED产线里,仅中国本土国产面板厂商在OLED上的投入,就超过了人民币三千亿以上。
 如今全球总共有15条柔性OLED生产线正在建设或处于规划之中。其中本季度LGD在韩国Gumi的第6代生产线,信利惠州4.5代线都有可能会先期量产硬性OLED显示屏,下一个季度则三星在韩国Chonan的OLED产线也要进入量产进程中,前期也是以生产硬性OLED显示屏为主。
 而等到明年,就将近有6条生产线实现量产,全部都是新建的第六代柔性OLED产线,包括京东方成都六代线、三星Chonan六代线、天马武汉六代线、LGD
Phju六代线、夏普Sakai六代线以及JDI Hakusan六代线。
 而到2019年,另外的6条新建OLED生产线也将进入量产进程当中,包括京东方绵阳六代线、和辉上海六代线、维信诺固安六代线、柔宇深圳五代半线、华星光电武汉六代线、信利安徽六代线等。
 不过,上述这些产线的规划产能前景十分美好,但实际上能否真正形成有效产能,却要看镀膜设备厂的装机速度,甚至很可能全球所有新建的柔性OLED产线,都要依赖CanonTokki的镀膜技术。
 仅管柔性OLED显示屏在手机应用上不是必须的,而且在没法达到行业要求时,这些已经确定投建的OLED产线,和还在计划投建的OLED产线,也可以拿来生产硬性OLED显示屏,甚至在拿不到Canon
Tokki成熟柔性镀膜技术的设备时,购置其它厂商的设备来生产硬性OLED显示屏,或者干脆在拿不到OLED设备时,仍然拿来生产LTPS
LCD显示屏,反正好像总会有用武之处。
 不过从在Canon Tokki那的动作上来看,除三星、LGD可以凭借苹果的要约订单得到优先响应外,剩下比较能获得Canon
Tokki支持的,京东方优势或许要比其它厂商稍微高一些。或许国产面板厂商中,真正量产柔性OLED显示屏,只有京东方会来玩真的。
 但是业界仍然为未来十分恐怖的中小尺寸面板产能忧虑,不管这些产能最终能不能完全释放,数量高达15条第六线面板一起开动起来,即便智能手机的市场销量再翻一倍也无法完全消化,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要配置OLED显示屏。
 不过柔性显示确实给了业界在应用场景上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柔性OLED显示屏在成功导入手机后,再切入快消品市场应用垃圾化,或者往上延伸到广告、店装领域应用普及化,那么要吃掉这点儿产能,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业务合作QQ: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
媒体合作QQ: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1220106国产柔性屏加足马力 赶超国外需通力合作
来源: 作者:戈清平 评论:
导语:当人们惊叹于苹果手机iPhone x上采用OLED屏,一时闪亮人们的眼球时,一种号称可弯曲的柔性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博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当人们惊叹于苹果手机iPhone x上采用OLED屏,一时闪亮人们的眼球时,一种号称可弯曲的柔性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博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刚刚闭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维信诺首次展出最新研发成功的全球首款任意折叠柔性屏全模组产品:柔性电子书、柔性全面屏智能手机、柔性显示智能音箱、柔性显示智能首饰盒、柔性显示VR头戴终端等,让人们遥想的可以把大屏幕移动设备折叠起来放进口袋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除了新的产品出现外,面板厂商也在这一领域积极发力。今年以来,国家高新区频频传出好消息:6月中旬,总投资350亿元的武汉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LTPS-AMOLED生产线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工建设;10月底,京东方宣布其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正式量产。近日,凯盛科技宣布将在蚌埠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5000 万片手机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
  作为柔性屏的主要推动者,面板厂商功不可没。然而,过去这一领域长期被三星、LG、JDI为主的韩国、日本厂商把持。纵观整个电子信息领域,我国也是一直处于上游核心技术缺失,特别是&缺芯少屏&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企业研发力度的不断提高,国产面板企业在柔性屏时代终于形成了赶超之势。
  柔性显示屏是未来趋势
  从过去的LED到OLED,再到AMOLED,显示屏一直在进行技术革新。这一革新速度也在不断推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VR设备的发展。
  从2016年开始,随着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不断深入,OLED市场在销量和应用上实现了快速突破。此外,移动显示设备和新型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对OLED屏幕需求较大,加剧了OLED面板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今年苹果手机iPhone x上采用OLED屏更是引爆了市场,带动了其他手机品牌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手机市场对OLED屏幕的需求。
  虽然OLED很火,但AMOLED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下一代屏幕技术。据了解,OLED屏幕需要背光支持,同时容易出现瑕疵,对运行温度的要求也较高。柔性AMOLED显示屏以塑料基板代替了传统的玻璃基板,并采用可主动发光的有机材料以及柔性封装技术,对于OLED的技术替代性很强。
  除了技术上超前外,市场上对AMOLED屏的追求也很火热,这从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能看出。
  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维信诺展出的全球首款任意折叠柔性屏全模组产品受到了参展人员的强烈关注。
  维信诺公司董事长张德强表示,柔性屏是未来人机交互的最佳介质,也将成为下一轮人机交互的重要助推力量。
  张德强认为,新型显示作为人机交互窗口,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万物互联也是大势所趋,显示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显示并不能适应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人们现在使用手机、电视、可穿戴设备、VR、车载等都是以特定的形态去适应感知现在的显示器,在物联的大趋势中,柔性显示可以打破传统交互界面固态不自然、受限的局面,可以拥有未来无限的应用空间,可以说柔性显示将无处不在。
  此外,包括三星、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在不同场合不约而同的提出,将在下一代手机中植入AMOLED显示屏。
  有行业研究机构预计,到2020年年底,AMO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达6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
  合力打破国外垄断
  过去,在显示屏领域,国产面板企业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如今在AMOLED显示屏上,国产面板企业显示出强烈的追赶态势。
  近日,凯盛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已收购池州中光电100%股权,并以其为主体,投资约1 亿元建设在池州经开区建设年产300 万片3D 玻璃盖板生产线,同时还将在蚌埠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5000 万片手机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
  记者从蚌埠高新区了解到,今年4月凯盛科技就已在园区投资建设新型显示产业园。该园区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二期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新一代液晶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8亿片触控显示模组,年应税销售收入150亿元。今年6月,蚌埠高新区还为此举行了2017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凯盛科技集团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
  蚌埠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汤春义表示,凯盛科技选址蚌埠高新区是园区一心一意抓项目、聚精会神促发展,奋力打造&五大发展千亿园区&的努力结果。他称,凯盛科技集团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是今年园区9个重点项目之一,达产后可实现100亿元以上产值,对蚌埠市建设省级硅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将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正在如火如荼开工建设的柔性屏面板生产线的还有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LTPS-AMOLED生产线。据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表示,该项目规划月产4.5万大片玻璃基板,主要生产3&-12&高分辨率柔性和可折叠式智能手机用显示面板,预计2019年二季度投产,2020年一季度量产,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额将超百亿元,将进一步冲击韩国等国外企业在高端AMOLDE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提升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全球竞争力。
  当凯盛科技集团和华星光电的柔性屏显示面板项目还在开工建设之际,京东方宣布,我国第一条、全球第二条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正式量产,并率先供货国产智能手机。这意味着,&成都造&让我国打破韩国三星独家供给,成为全球第二个可批量生产柔性显示屏的国家。
  据了解,在AMOLED显示屏竞争中,我国企业已经走在全球前列。未来3年内,全球会有15条AMOLED生产线投产,其中9条在我国。随着更多&中国制造&柔性AMOLED显示屏走向全球,我国将真正引领全球柔性AMOLED显示屏产业发展。
  手机上下游厂商要积极合作
  自苹果正式发布首款使用OLED屏幕的手机iPhone x后,手机市场的战线也从芯片、摄像头转移到了屏幕。几乎同一时间,以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为主的国产手机厂商争相发布OLED全面屏手机。
  过去,在显示屏领域,韩国和日本公司几乎垄断了市场,手机厂商没有更多选择,然而在柔性AMOLED显示面板领域,手机厂商有了更多选择。
  就在京东方宣布其柔性AMOLED显示屏开始量产时,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纷纷来站台,为其摇旗呐喊。在交付活动上,京东方正式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十余家客户交付了AMOLED柔性显示屏。
  实际上,早在小米公司发布的旗下红米系列新机红米Pro时就没有选择日韩企业的屏幕。当时,红米Pro上采用的AMOLED屏来自京东方与和辉光电,这也是当时是国产AMOLED屏幕首次被手机厂商大批量使用。
  对于下一代手机是否会继续采用国产面板企业提供的柔性屏,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要看国产面板企业提供的屏幕能否符合公司要求,但合作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除了获得国产手机厂商的青睐外,京东方还在积极向苹果公司兜售其柔性AMOLED显示屏。据悉,目前三星公司是惟一一家向苹果公司提供柔性OLED的公司,如果京东方能够打入苹果供应链,将与三星公司直面竞争。而京东方也在制定计划,将其位于四川绵阳的屏幕生产线和目前正在重庆投资的屏幕生产线用作苹果专用的生产线。
  虽然国内显示屏上下游企业一直在发力,但不得不承认,目前这一领域还是三星、LG、JDI等公司的天下。国产面板企业要想真正对抗日韩厂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还需要国产面板厂商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研发能力,推出真正适合下游企业需求以及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同时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共同瞄准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如此一来,至少在手机行业离真正自给自足的&中国制造&才会更近一步。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京东方柔性屏量产在即:华为成首位客户-电子资讯-捷配电子市场网
您好,欢迎来到捷配电子市场网
您所在的位置:&&>>京东方柔性屏量产在即:华为成首位客户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捷配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捷配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捷配电子市场网,http://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最新技术资料您当前的位置 :
京东方柔性屏量产:是否能解中国燃眉之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打破韩厂垄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成为韩国之外OLED产能最大国
  面板行业在2000年之前经历了两次衰退期造就了韩国和台湾企业,2000年之后在新一波的衰退期当中,中国大陆企业抓住机会大举进军面板业,也造就了京东方等一批大陆面板厂。目前在OLED新一轮的竞争当中,大陆面板厂没有再重蹈液晶的覆辙,抢先布局,打破了韩厂一家独大的局面。
  中国大陆面板厂在一波衰退期中抓住机会大举进军面板产业
  京东方此次量产的成都6代柔性OLED生产线总投资约在465亿左右,该生产线使用了三星一样的业内最先进的半切蒸镀技术,原理就是将玻璃基板切为二分之一进行蒸镀,技术难度非常高,采用的柔性封装技术也实现了显示屏的弯曲和折叠。目前京东方已经交付的客户包括了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十余家厂商,未来将有更多国产手机品牌能够使用到OLED屏幕。
  未来将有更多国产手机品牌能够使用到OLED屏幕
  可以说目前中国OLED产线已经初具规模,逐步由技术上的研发向规模化过渡。此次京东方成都工厂的量产打破三星垄断只是中国OLED面板军团与韩国正面竞争的开始,除去京东方之外,其它面板厂商也正在各地建设OLED产线。华星光电正在武汉建设6代柔性OLED生产线,和辉光电的6代OLED生产线也在上海建设完成,深天马的6代柔性OLED生产线同样也放在了武汉,维信诺的6代柔性OLED线则在北京固安。
  京东方成都6代柔性OLED生产线提前实现量产
  在2017年,全球新增了4条6代柔性OLED生产线,其中包括京东方的成都线,LG Display与天马的武汉线,三星的一条6代柔性OLED产线扩产。而在2018年~2020年期间,全球还将新增12条中小尺寸OLED生产线,其中中国大陆占据6条。可以说未来几年柔性OLED产能的增加主要来自三星和中国大陆面板厂,中国大陆将会成为除韩国之外OLED产能最大的国家。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信诺 京东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