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会出现童工的法定年龄?

当前位置: >>
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06
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 ?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四节:资本主义积累 第五节: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六节: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资本原始积累 1、含义:农民和小生产者破产成为无产者, 资本向少数人集中的过程。 2、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3、途径:圈地运动,推行殖民制度,贩卖 黑奴,进行商业战争,发行国家公债,建立 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等 中国式城市化“圈地运动”大跃进将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1)农业生产用地大幅地、急速地减少,乡村体系迅速 减少、消失,这将毁灭我国的乡村环境,危及我国的 粮食安全; (2)低级的、重复的、污染的工业区大幅增加,城市和 乡村中积聚的工业和城市污染大幅增加,这将破坏我 国的工业结构,危及我国生态和城市安全; (3)农村失地人口和城市赤贫人口大幅增加,这将破坏 我国的城市和乡村环境,危及我国未来的人口安全; (4)我国城市和乡村民族和传统文化资源迅速消失,直 至消亡,这将重挫我国的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危及 我国的文化安全; (5)中华民族文明大规模地、迅速地消亡,这将毁灭中 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地位,危及中华民族 生命力的安全。 三、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 条件: 第一,必须拥有大量的有人身自由的,但丧失了一切 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就是出卖劳动力的雇 佣工人; 第二,必须在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为进行资本 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 单纯依靠小生产者的分化方法来形成这两个条件, 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这种蜗牛爬行的速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当时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化的封建贵族必然使用暴力手段,加速这两个条 件的形成,从而加速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历史过渡。这一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 ??为什么说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萌芽?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 展有哪些表现? 因为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 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 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 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 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 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技工 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 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清朝的发展除了规模, 产量,技术和工具有所进步外,主要是长途运输 业兴起,出现许多大型商业城市,工商业小城镇 也有很大发展. ?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欧洲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究竟有什么不 同和相同之处,从原因、表现、代表、 结果、影响来分析说明,为什么中国的 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有哪些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在中国和欧洲的情况有 很大的不同。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 出现后,蓬勃发展,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 尼德兰革命成功后出现了荷兰共和国――世界 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 欧洲出现的时间相差不大,但发展极其缓慢。 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清朝前期, 经历了两个世纪,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还 处于萌芽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根本 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 ?①产生时间不同:中国是明朝中后期,约15世纪后期, 西欧是14、15世纪。中国略晚。 ②分布地区不同。中国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 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而西欧则出现在许 多国家许多城市,并深入农村。 ③商业资本所起作用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 手工业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西欧 资本主义萌芽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 ④发展环境不同。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西欧则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 掠夺和重商主义推行而发展很快。 ⑤结果影响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 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中国的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的 原因:???①封建统治者统治政策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和 贸易发展。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 展,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 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而手工工场主和商人将赚来 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也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国家设立许多关 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④封建王朝实行闭关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 英国的崛起???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劳动阶层,即都 市的工作人口、如商人和手艺人提升到 精英阶层的尊严地位 在英国农产品贸易、土地所有权和国家 政府本身都被视为是大都市的附属物 而大都市则充满着资本主义的精神 英国 多佛港 直布罗陀海峡 埃及亚历山大港非洲之角 亚丁湾新加坡 马六甲英国控制了世界贸易的五把钥匙 世界五大海峡 法国与荷兰的问题???但是在法国这些劳动阶层从来就没有得 到过尊重,一直处于被鄙视的第三等级 法兰西的逻辑是 皇帝和贵族征税(掠夺)---消费---衰亡 荷兰甚至都没有把商业精神接纳到整个 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中 德国的崛起?? ?德国通过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合作把商业 精神变成了国家意志 于是便有了德国的财政学与亚当? 斯密的 国富论的区别 并且有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日本成为民族国家的途径?? ??? ?是从研究荷兰开始的,其后果是放弃“国学” 建立民族国家需要把平民提高到社会精英的地位 那么问题就在于如果解决日本传统社会中的天皇与武 士阶层(前者就像法兰西皇帝,后者就像法国的贵族) 把天皇架空,把武士变成社会精英(这就叫做对内改 革) 与此同时,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这叫做对外开放) 日本在1985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于 日本经济、制度和政治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 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最后飞跃,以至在1989年的泡沫 经济破灭后走上了长期衰退的道路(后美国世界) 美国体制美国人首先是英国人 ? 所以美国一开始就是制度化的资本主义 ? 由于没有本地贵族,美国比所有国家更加强调平等 ? 美国是个土地资源极为丰裕的国家,所以问题的关键 就在于如何把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 ? 汉密尔顿主义 依靠农业剩余产品的贸易总是无法与工业制造国的贸易 进行有效的竞争 ? 首先是与英国之间的独立战争,然后是南北战争 ? 土地辽阔,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 ? 经济科学的发展? 汉密尔顿主义???“整个美国政治史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汉密尔顿主义者和杰斐 逊主义者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伟大的博弈》。 汉密尔顿的主要功绩在于为美国建立了中央税收制度,开创了 以政府信用发行国债,建立了以监管货币发行为主要任务的中 央银行。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为美国带来了300年的经济繁荣, 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使华尔街成为国际金融 中心。但是,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不仅是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 上,同时也是以人类贪恋和图利的本性为基础的。正是人类贪 恋的本性和强烈的赚钱欲望,才使一批投机客愿意承担风险, 积极参与交易活动,从而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 杰斐逊主义者憎恶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并且把这归咎于汉密 尔顿的错误政策。也正是因此,他把投机客聚集的纽约称为 “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 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是个一盘散沙的国家??? ?因为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没有天赋的自由平等 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具备整体的竞争性?由此可见,民族主义并不是什么冬眠的动物,所谓 “沉睡的民族主义”是根本不存在的民族主义与德国不同,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仅没有能够创造出民 族国家的意识,反而为了与崛起中的有钱之士争夺社 会精英的地位而打击整个社会的商业精神? 中国对商业精神是极端鄙视的朱熹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制阶层 学者―统治阶层 农民―主要的财富生产者 工匠―次要的财富生产者 商人阶层―基本无用和寄生的人 ? 知识分子和商人是敌视的 ? 商人必须与统治者联盟才能获得生存的可能 性 ? 儒家思想使人狡诈,诱使人们无以复加地崇 拜统治者,以至于使整个国家都怀有一种奴 仆心态? 权力中国(本位制)??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产权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人权 等级制的权力本位(官本位) 中国是被一大批鄙视商业活动的、士大夫出身的官僚阶层所管理、缺 乏人本位与企业本位思想 中国盛行的礼治(实为人治,无人权的国家不会有法治) 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妻之道、主奴之道、杖权欺人、毫无爱心 有道便有术、无道便无术、皇道阻碍了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西方的经验表明: 只有建立起一个不受国家操纵的社会(赋予人民以人权的市民社会)才有可能实 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非西方国家的经验则提供了反面的经验: 印度的商人总是要屈服于王朝的约束 中国富裕的商人经常会放弃商业经营转而研习孔夫子的经典,只有这样它们才能 得到朝廷的宠爱和民众的认同 蒙古人和土耳其人都是好战的武士和贵族,认为贸易(做生意)乏味而又无足轻 重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一、资本和劳动力??? ? ? ?商品流通的公式:W―G―W 资本流通的公式:G―W―G@(一)相似之处: 1.都有买和卖二个阶段,使买和卖二阶段的统一; 2.都有买者卖者和既买又卖者三种当事人; 3.都是商品和货币的互换。 (二)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1、买卖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3、流通的媒介物不同。?? ? ??? ? ? ?(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1目的不同;前者获取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后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使货币增值。 2流通内容不同;前者是价值量相等而使用价 值不同的商品。后者是量发生了变化。 3界限不同。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 可见,资本流通最根本的特点是货币在运动 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不是一 般的商品价值,也“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 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联系????1作为资本的货币总是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是一定 量的货币不就是资本。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价值的增 殖,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关键在于货币所有者必须在 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够创 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从而使价值得到增殖, 货币才能转化成为资本。 3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使 用价值的特点在于,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但能创造 出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大于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4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为什么资本会发生增殖?? ????? ?Pm GDDW ……P……WDDG@ A 增殖原因是资本家在流通中购买了一种特殊的 商品,并在生产中使用了这种特殊的商品。 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 2、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支配自己。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养育子女,赡养父母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的价值; 3、劳动者的发展费用,或者说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其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它是形成价 值的源泉,而且它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 值更多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1、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的 利益而生产;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三、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 ?首先要分析价值形成过程。所谓价值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由此可见,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 值形成过程,当资本家把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 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以上时,就生 产了剩余价值。 所谓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 造的,被资本家无偿获取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那部分新价值 。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不变资本(C)是指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没有发生量的变 化,只是全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了。 ? 可变资本(V) 是指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是再现于新产 品,而是再生产出来,而且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价值量发生了改变,实现了增殖,因此称为可变资本。?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雇佣工人的剩余 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计算? ? ? ? ? ? ??? ?资本家毛纺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为每天8美元,一个工人劳动8 小时,可生产毛线100磅,每磅售价2美元,生产100磅毛线需价 值120美元的原料,问: 1.工人每天劳动力价值:8美元 2.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8美元 3.不变资本:C=120美元 4.工人8小时新创造的价值:V+m=2×100-120=80美元 5.生产新产品的价值:c+v+m=2×100=200美元 6.m=80-8=72 7.m’=m/v=72/8=900% 8.p’=m/(c+v)=72/(120+8)=56% 9.M=m/v.v=m’.v=900%×8=72 ?五、总体劳动者创造价值和 剩余价值 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一 、 资 本 主 义 剩 余 价 值 生 产(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再生 产的实质和目的DD追求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再生 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 费;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一切 矛盾发展的全过程:阶级矛盾、经济危 机等。 (二)、剩余价值率(M@)??M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M@=V=必要劳动=必要劳动时间? ? ? ?剩余价值总量=M@× V 因此,剩余价值的大小取决于M@和资本积累 的大小。 而提高M@的方法有两个:1、延长剩余劳动 时间;2、减少必要劳动时间。 ? ?? ? ?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 日的长度,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进行的 剩余价值生产,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有两个途径:1提高工作日长度;2提高劳动强 度。 有两个限制:1、生理限制;2社会道德限制。 (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必要劳 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进行的剩 余价值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降低必 要劳动时间的关键是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五)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二、资本主义工资??(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 ? ? ?(二)工资的形式1、计时工资。 会产生两种结果:1)工资越低,劳动时间越长; 2)劳动时间越长,工资越低。 2、计件工资。它以计时工资为基础,计件是计时的转化形式。 二种工资利弊:计件工资可以减少监督费用;节省厂房设备照明 等开支;加剧工人之间竞争,不利于工人团结;加强对工人剥削; 有效利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工人从资本家手中所获得货币。实际工资:指雇佣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 数量和(质量)。 (四)相对工资:是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 价值相比较的工资,也叫比较工资。 (五)工资的国民差异 1.自然历史条件不同; 2.劳动生产率; 3.劳动时间; 4.使用童工女工 5.市场供求,工人组织,工人运动。 ?工资总额: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 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 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 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 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 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 在内。(注: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 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 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结论:???1.中国劳动收入被剥夺的野蛮程度已经打破了 原始资本主义底线(deadline) 2.西方国家工资收入一般占GDP的50%--60%, 财政开支占5-10%;而中国工资占11%,财政开 支35%(三公消费) 3.低工资,多就业,高补贴,宽福利??低工资低收入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 社会主义-邓小平)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4.贫富分化 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 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公, 是因为富者的剥削,是因为富者的不道德资 本,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因为 穷者的根本利益未受到保护,是因为垄断行 业的强取豪夺。贫富分化现象如此之严重, 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照 亮了每个人的心。民生好的国家基尼系数在 0.15―0.18,中国2005年是0,467,2008年是 0.47.2009年是0.48.美国0.43,英国0.27. 中国0.4%的富人掌握了全国70%的财富,美 国5%的富人掌握全国60%的财富。中国改革 开发才30年,放手发展私营经济不到20年 (1992年),美国搞了200多年的资本主义。 举例?? ?小额账户管理费的问题,其中一个账户 因每月被银行收取20元小额账户管理费, 不仅账上500元钱已被银行扣光,还倒欠 银行的钱。同时,绝大所多数储户都表 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收费项目。 VIP 汽车火车保险单 中国存财富黑洞 9万亿不明不白分 丢???“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收入倍增”的概念,但 是没有好的机制保证,“收入倍增”的幻想不过 是变成“支出倍增”的现实,比如物价上涨和税 负增加。 虽然中国农民近几年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但这 种底层的改善是和对中层的剥夺的相关的。症 结是中国可以腾挪的空间非常有限,所做的不 过是&拆东墙、补西墙&,因为中国社会已经形 成巨大的财富&黑洞&。 ??日,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 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坛上, 专家认为,这个“黑洞”,将发展成果的相当一 部分吸收进去,因此剩下能够分配的非常有限。 这个“黑洞”有多大?2009年政府通过各种手段 获得的财政收入约11万5千亿元,占了GDP的 三分之一。据另一名学者王小鲁的计算,2008 年,中国有9万亿元的财富不清不楚的“分丢”, 就是“分没”了,这部分也占三分之一。“加起 来就是GDP的三分之二,令人震惊。“ 正是这个财富&黑洞&导致国家有关部门的 统计数据总是在打架。而这种事情是在构建和 谐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中间究竟出了什么问 题,就是机制出了问题。 办法建议:??1.考虑怎么解决中国资源和财富分配的 问题,建立新的资源分配机制 2.打破利益集团,社会力量介入 ??5.所以国家如何完善税收制度,如 何调整分配制度(三次分配或者叫 四次分配),如何提高社会保障, 是解决贫富分化的根本。 6.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 高“劳动所得”。我们国家工人工 资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11%,发达 国家占50―60%,劳动力工资增长 赶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 ??工人:劳动所得,企业:资本所得----两 者差距太大瑞典的劳动所得(工资加雇主为其支付的相当 工资总额约40%的社会保险金)与资方所得 (利润加折旧费)相比,在二次大战战后初期 为1比1,六十年代为2比1,七十年代为3比1, 八十年代为2比1,有些年头甚至达到4比1。 中国的这一比例恰恰相反,2004年为0.65比1, :1,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资本回 报比重却节节上扬!远远低于瑞典在上个世纪 四十年代中期的比例水平。? 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差距大的原 因分析:??资本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过大是一个 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 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 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 2005年降至41.4%,2006年更是仅为40.6%。 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节节上 扬,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6%。这 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趋于下降,而 资本所得却不断上升。 具体原因: ???首先,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客观上是一个资本不 断积累、技术不断进步的进程,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 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等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两 者的关系,就会带来种种弊端,使现代化进程受阻, 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所得挤占劳 动所得”也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主要来 源于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中,劳动为大多 数人所拥有,但资本却相对稀缺,只被少数人所掌握。 其中,劳动的所有者拥有劳动的多与少相差不大,但 资本所有者,其掌握资本的多少却有着天壤之别。因 此,资本所得上升、劳动所得下降,会加大全社会的 收入差距。 再者,“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不利于扩大消 费需求。因为,广大中低收入者通常没有资本等生产 要素,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劳动报酬,劳动所得下 降显然会抑制其消费能力。 ?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逐步提高居民 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 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 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 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 入。” 这无疑是防止“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良方。落 实这一精神,合理切分国民收入的“蛋糕”,让劳动 报酬占有更多份额。惟其如此,才能让全体人民“劳 有所得”,共同富裕,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解决低工资的对策?? ? ?1.提高国内需求,4万(2008年)--9万 (2009年)亿扩大内需。 2.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利益 3.改变舆论导向,中国人值钱 4.对外开发,对内开发统一?中国人凭借我们双手和智慧, 变革历史,真正成为民富国强。 比尔? 盖茨为何值得尊敬??? ? ?职业 软件开发设计师、CEO 财富来源 将知识变为财富 资产 股票、公益基金、企业家精神 值得尊重的理由 第一、依靠知识创造和获得财富 第二、弘扬了企业家精神 第三、产生外部正效应 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 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 为人类提供艾滋病医治和预防基金 文莱苏丹集富的后果?? ? ?富了国王、穷了百姓 对社会财富创造没有任何贡献 对世界和人类发展也没有任何贡献 因此,文莱苏丹的富裕属于传统意义上 的 三、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一)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一重是: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之间存 在的,资本家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所需 要的监督管理; 另一重是:对共同劳动进行指挥和监督 所需要的企业管理。 (二)现代企业制度?? ?1实现形式:公司―合伙―个人独资企业 2.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 开,管理科学 3.内容:产权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组 织制度,财务制度 ?? ?(三)资本主义两权分离 简述委托――代理理论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的出现。这种关系假设两者 都是理性经济人,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作为委托人的 企业所有者希望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能够按照所有者 的利益目标选择行动,使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而经 营者同样以自身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于是,两者 的目标就发生了不一致。这种目标偏离由于所有者与 经营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其结果不可观测,因此产生 了所谓“道德风险”的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的实质就是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就是在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目标不一致情况 下,委托人如何通过机制设计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满意的行为 的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在企业中处处存在,将投资者看成委托人, 经理就是代理人;将经理看成委托人,雇员就是代理人。只要 信息不对称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委托――代理问 题就不可避免。 在信息经济学文献中,常常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员 称为“代理人”(Agent),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 人”(Principal)。委托――代理学理论主要研究委托人如何制定 并用规范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代理人的报酬结构,其结论均源于 正式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在假设人对随机产生无直接的贡献,且代理 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观的基础上认为:在任何满足代理人参与约 束与激励相容约束,且委托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性契约 中,代理人都必须承担部分风险;如果代理人风险中性,最优 契约使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并拥有全部剩余所取权。 信托责任??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 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 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 行为。信托关系由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面的 权利义务构成,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围绕信托财产的管 理和分配而展开。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和收益人是同一 方,信托责任是指受托人对委托人/受益人负有的严格 按委托人意愿(而不是自己的)管理财产的责任。 信托责任这个词语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在上市公 司和国有企业中,套用上面的概念,以上市公司为例, 信托的三方分别为股东/企业管理层/股东,信托责任 是指企业管理层要全心全意为股东利益(而非管理层 自身的利益,比如说办公条件,薪酬水平,通过安排 损害企业的交易拿回扣等)而运作企业资产的责任。 第四节:资本主义积累一、生产和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 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四、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历史趋势 五、相对人口过剩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生产和再生产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 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地规模上重复进行。首先,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 己创造的。 其次,不仅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到底是 都是工人创造的。 再次,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 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 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 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二、资本积累1、含义: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 资本化。 2、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而剩余价值是资 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3、资本积累的原因:1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2迫于 竞争的外在压力。 4、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 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也 就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3、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 本之间的差额增大。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1、含义:所谓资本积聚,是指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 料和劳动力的增加,单个资本的扩大。而资本集中是 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它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来实现。 2、区别:1、资本积聚,不仅会扩大单个资本,而且会 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只是分散资本的合并, 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2、由于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速度的 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是受制约的;而资本集中不受这 一限制,它可以使单个资本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3、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另一方面, 资本集中有利于资本积累和积聚。 四、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历史趋势1、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2、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 例。 3、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着资 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 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 4、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五、相对人口过剩1、原因: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可变 资本相对减少,从而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日 益相对地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却日 益地增加。 因为:1)由于机器的广泛应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 了,导致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涌入工厂。 2)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小生产者迅速分化,大 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纷纷加入雇佣劳动者队伍。 3)人口的增长,使劳动力不断增加。 2、所谓相对人口过剩,就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 对它的需要,即这部分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给资本带来 平均的剩余价值。 3、相对过剩人口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1)相对过剩人口可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 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展的需要。 2)大量相过剩对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 统治和剥削。4、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基本形式1)流动的过剩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 3)停滞的过剩人口 六.失业问题??1.概念:所谓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劳动 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 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 业机会。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存在失业问题。 有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没有职业,但自身也不 想就业的人,不称为失业者。对失业的规定, 在不同的国家往往有所不同。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 为: (1)自愿性失业 (2)非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 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隐蔽性失业等不同类型。? 2.失业的种类?1、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失业有很多种类,根据主观愿意就业与否,即自愿失 业与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 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 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 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 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 研究的范围。 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 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 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 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 ?2、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 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 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 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 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 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厂 商找到所需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工作都需要花费一 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 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 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 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 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造成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第一是技术变化,原有劳动者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者是 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下降; 第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偏好的改变, 使得某些行业扩大而另一些行业缩小,处于规模缩小行业的劳 动力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 第三是劳动力的不流动性。流动成本的存在制约着失业者从一 个地方或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行业,从而使得 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 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当经济发 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 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 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 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 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 严重。 也就是说,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 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比较严重。通 常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产生的原因。 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 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 间的差额 ? ?除了这几种主要失业类型外,经济 学中常说的失业类型还包括隐藏性失业. 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 际上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 “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 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 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 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阿瑟? 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 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隐藏性失业。 ???3.失业的影响 失业会产生诸多影响,一般可以将 其分成两种: 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 ?4.政府解决失业的措施: 4.1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 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减少税收;采取 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 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4.2供给政策,如通过使工人对工作职位 作出更积极的反应而影响劳动供给。促使雇主 愿意接受或雇佣现有技能的工人,以突破他们 对劳动就业的限制。减少工会等垄断组织对增 加就业的制约。 ??瑞典皇家学院日宣布,美 国经济学家彼得? 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尔? 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 家克里斯托弗? 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学者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 他们的研究成功解释了“高失业”和 “用工荒”为何总是同时存在。 获奖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们对市场的分 析使其可以得到这个奖项。“市场大部 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 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 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 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 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戴蒙德等人的分析告诉大家:?这正是“搜寻摩擦”存在的结果,买卖 双方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寻找和了解 对方。“搜寻摩擦”在没有标准化的产 品进行买卖时尤其容易出现。劳动力市 场中的职位和应聘者便是其中最具代表 性的例子。 高失业与用工荒为什么会同时存 在?(国内经济学家解释)?1用工荒,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口结构问题,实际上是短期经济的劳 动力供给问题,而非长期问题。 2如果用工荒是人口结构问题,那么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厂商 会为了应付这一变化进行市场性的调整,那么资金外移至其他国家, 要么增加薪金,以使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匹配。然而,这一幕我们并没 有看到。我们看到的是,企业的需求远远大于劳动力供给,并且企业 也不可能短期削减生产或者提高薪金来适应劳动力短缺的变化,这说 明用工荒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3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直接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 也就是社会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以至于企业的利润受到压缩。那么 企业为什么还有生产需求呢?企业的利润被政府的货币政策“摧”了 起来,但是是个虚拟的利润。这个“夸张”的,并且令经历过近300年 经济周期洗礼,积累丰富的抗周期经验的发达国家瞠目咂舌的扩张货 币政策,使企业的流动性并没有断裂而且看上去还很充裕,貌似有利 润,貌似能生产,貌似劳动力有需求;但结果劳动力反而没有了,这 实际上还是剥夺了劳动力就业的机会,这就是货币!它并不能改变本 质的经济演化,高失业还是高失业,不会因为高用工荒的假象而不存 在。幻想货币是解决经济周期的“灵丹妙药”,不仅可笑,而且可笑。 七、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积累 过程中的对抗性矛盾: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 另一极却是无产阶级失业、贫困、劳动折磨的积 累。 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必然被 社会主义所替代。 八.怎样理解无产阶级贫困????1.无产阶级贫困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掌握在资产 阶级手中。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他们为了生存, 只得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取得少量工 资,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无产阶级的这种 经济地位,使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长期处于 困窘之中。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是剩余价 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由此产 生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 ? ? ? ? ?2.无产阶级贫困主要表现 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是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发生影 响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加深。 ②产业后备军的扩大。 ③工资被限制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狭小范围内,往 往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作用,不仅决定了无产 阶级经济状况的恶化,还决定了无产阶级在其他方面 境况的恶化。马克思说:“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 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 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 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 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第708页)。 ?在考察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时,必须进行全 面的分析,必须着眼于整个无产阶级的状况。 既要看到无产阶级在经济高涨时期的情形,也 要看到在危机阶段的痛苦处境;既要看到在业 工人的生活状况,也要看到失业工人的悲惨遭 遇;既要分析工人在经济上所受的剥削,也要 正视他们在政治上和精神上所受的奴役和摧残; 既要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也不应该 忽视世界其他国家工人的状况。从世界范围看, 发展中国家的无产阶级由于受到国际垄断资本 以及本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有些甚至还没 有摆脱封建势力的羁绊,他们终年劳动,含辛茹 苦,其劳动条件之恶劣,物质待遇之低下,精 神生活之贫乏,更是不堪言状。 3.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特别是关于绝对贫困化问 题,中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一种意见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规律是一条统一的规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贫困化规 律就一定发生作用,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 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不能割裂为相对贫困化和 绝对贫困化。?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在阐述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时,虽然没有提出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的范 畴,但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相对贫困化 和绝对贫困化区分开来,才能把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 阶级的经济地位讲清楚。 ? ? ???关于绝对贫困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①认为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这种绝对恶化是一种间歇出现的经济现象。 ②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主要表现为实际工资低于 劳动力价值的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者的差 距越来越大。 ③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有“狭义”和“广义”两 种。前者指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后者指 “各种各样的贫困”,诸如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的价 值、失业人口的增加、劳动折磨的加强以及精神的贫 困等等。前者是有时存在,而后者则是经常存在的。 ④认为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总的状况恶化, 不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也不能把绝对贫 困化划分为狭义和广义。 结论:?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包括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情况。1.相对贫困化,是指在国民收入总额中,无产阶级的收入所 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资产阶级的收入所占比重则越来越大。 例如,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计算,采矿工业和加工工业工 人的工资,在他们创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889年为 40.8%,1919年为37.7%,1929年为32.3%,1939年为31.3%, 1947年为27.8%。 2.绝对贫困化,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 条件和劳动条件恶化。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的是:工人的 实际工资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劳动强度提高以及劳动条件和 居住状况恶化等等。 第五节: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一、成本价格和利润???????商品价值(W)=C+V+M 但在资本家看来,商品价值无外是两个部分: 1成 本价格K, C+V;2资本的增殖部分,即利润P。 ? W=K+P 当人们把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做全部预付资本的 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年P@=(年M)/(C+V)=(m@? n)/(c+v)= v? m@? v/(c+v)? n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1、m@的高低;2、c:v的高低;3、资本周转次数(n);4、 不变资本的节约。 二、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产业资本时在生产领域中(工业、农业等)进行周转的资 本。 ? 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它是M在生产领域中的转化 形式。 ? 产业利润是一种平均利润。 ? 平均利润率产生的前提条件 : 1.资本可以在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2.不同部门剩余价值率相同但利润率不同 3.等量资本要求 获得等量利润。?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只是一个动态的趋势,并不是绝对的平均;2、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并不排斥个别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获得超额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 格(K+ P)。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三、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活动: 一、从事生产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活动,如商 品的保管、运输、包装、分类等,即在流通领域 中进行的生产性活动,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从事商品买卖的活动,也就是纯粹的商业 活动。只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商业利润也是平均利 润。 纯粹的商业雇佣工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商业资本 家的剥削。 ?? ? ? ?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四、生息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的运动过程:G――G@ 借出 Pm 还贷 G――GDDW ? P ? WDDG@――G@@ ? ? ? ? A 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0&利率&平均利润率(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银行资本=自有资本+借入资本 2、银行业务:中介业务;信用业务 信用业务包括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3、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经营费用支出 银行利润/银行自有资本=平均利润率? ??? ?(三)股份资本和股息股票既然能够带来股息收入,那么就有价格,股票价格是资本 化的收入。 股票价格=股息/利率, 发行价高于票面价构成创业利润。 五、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 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业资本家收取 的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 超额利润(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地主和农业资 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封建农民向地主交纳地租,资本主义农场主向地 主交纳地租。前者是封建强制关系,后者是共同 瓜分利润。 (二)地租的形式: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三)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土地所 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即资本化的地租。 土地 价格=地租/利率 级差地租? ? ? ? ? ? ?1、含义:就是耕种某些较好的土地所获取的,归 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由于这种地租与土地 的等级相联系。 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劣等地上生产的农产品的生产价 格来决定的。 2、条件是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异。 3、原因是土地有限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4、源泉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5、类型: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6、劣等地也会由于农产品需求的上升而产生级差 地租。 绝对地租? ?? ?1、含义:是租种优、中、劣各类土地绝对必须缴 纳的地租。 2、条件:在农业生产落后的情况下,是农业资本 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在农业发 达的情况下,这个条件就不存在了。 3、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4、来源: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它只存在于少数自然条件特殊的 土地上,如杭州龙井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及其地位、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有: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 佣劳动者阶级、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1)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体系下资本家从事生产、 贸易、金融、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 制中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2)资本家阶级,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 集团和利益主体。他们是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组织者。 (3)雇佣劳动者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劳 动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个阶级的内部 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的创造者。 (4)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在激烈的 竞争中,中间阶级会不断地发生分化。他们也是资本主义社会 的经济活动的组织者。 (5)资产阶级政府,是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整社会经济活 动的,并且这种干预越来越经常化,资产阶级政府在资本主义 经济运行中是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以上各个主体的经济活动, 共同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 第六节: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企业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 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 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实现了价值地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地全部运动过 程,叫做资本循环。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 ?Pm商品资本G ―― W ? ?P ? ?W′―― G@ ?? ?? ?? ?? A生产 m 实现 m为生产m准备条件 一 、 企 业 资 本 2、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循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欲,决定了资本的不断循环。资本的连 续循环用公式表示为: ① ② G ―― W ? P?W′――G′G ―― W ?P ?W′―― GFG … ? ? ? ? ? ? ? ? ③ 从连续循环公式中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形式:? ?货币资本循环:G――W? P?W′――G′,即为G―― G′ ? ? ? ?生产资本循环:P?W′――G′G――W?P ,即为P ―― P ? ? ? ?商品资本循环:W′――G′G――W?P?W′,即W′―― W′ ?? ?? ???货币资本循环,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而且G &G′,有了价值增殖。因此,它的特点最明显、最典型 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但是也造 成一种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就会产生出更多的货币。 生产资本循环,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资本的生产形式,因 此,它的特点直接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连续不断的再生 产过程,也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来自于流通过程,而是 生产过程,但是它又创造了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不 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商品资本循环,其起点和终点都是作为生产过程直接结 果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表明资本循环是包 括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运动,但也造成一种假象,似乎 资本主义资本循环是为了获得商品。 3、资本顺利循环的条件? ? ?空间上并存 时间上继起 上述条件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 关系。只有这两个条件的协调统一,才能实现 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运动。 二 、 企 业 资 本 周 转1、资本周转速度的衡量指标 ①资本周转时间???? ?储备时间 劳动时间 生产时间 非劳动时间 自然力作用时间 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因素有: 1)企业产品的性质和特点。有的产品生产周期长,有的周期短。 2)企业的生产条件,包括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 3)产品的市场条件,包括供求、交通、信息等。②资本周转次数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①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 ②不同资本的周转时间(速度)。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含义:?固定资本是指那些使用价值或物质形态整体地、连续地加入生产过程,而价值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程度,逐渐地转移 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如厂房、机器设备、工具 等以劳动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使用价值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改变形态或消失, 价值也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或重新创造出来的那部分 生产资本。如以燃料、原材料、劳动力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 产资本。?2)与C、V划分的区别①划分的依据不同:C与V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作用 的不同来划分的;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周转方式 的不同来划分。 ②包含的内容不同:C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V包括劳动力; 而固定资本包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力。 ③划分的意义不同:C与V的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 带来的,而是由V带来的;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说明了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3)磨损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是由自然力的作用和使用引起的 无形磨损(精神磨损)是由科技进步引起的。 由于科技的进步,使生产同样的机器设备的劳动 生产率提高了;或者生产出效率更高、性能更好的新 的机器设备,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贬值; 4)固定资本更新: 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5)维持 A: 使用 ? B: 维修,其费用属于流动资本 3、企业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一年内预付资 固定资本的年周转总额+流动资本的年周转总额 = 预付资本总额 本的周转次数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1)直接影响预付资本量。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的预 付量。 (2)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量。资本周转速度与年 剩余价值量是成正比的。 (3)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与年 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一)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关于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和生产 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 生产增长的原理。 (一)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 ? 从实物形式看,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从价值形式看,由C、V、M三部分组成。 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3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根本条件是社会生产各部门、 生产与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假定条件? ?①整个社会生产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 ? ?②生产周期为一年; ③商品按价值出售; ④不存在对外贸易。再假定:第Ⅰ部类:资本为5000;C:V=4:1 ;m′=100% 第Ⅱ部类: 资本为2500; C:V=4:1 ;m′=100% ??2、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一年以后,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为:???? ? ?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③ ② Ⅱ: 2000c + 500v + 500m = 3000① ①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 ②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③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Ⅰ(v+m)=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 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这 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 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 值上必须相等。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 实现条件。 ②Ⅰ(c+v+m)=Ⅰc+Ⅱc,即第一部类所生产的 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 变资本的价值总和。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生产 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 ③Ⅱ(c+v+m)=Ⅰ(v+m)+Ⅱ(v+m) , 即 第 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 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总和。这个条件表 明,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 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相等。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前提条件①Ⅰ(c+v+m)&Ⅰc+Ⅱ ②Ⅱ(c+v+m)&Ⅰ(v+m/x)+Ⅱ(V+m/x) ? 2、扩大再生产的进行 ? 假定两大部类的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 ?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 Ⅱ: 1500c + 750v + 750m = 3000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Ⅰ(v+△v+m/x)=Ⅱc+△c,即第一部类原有的 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 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 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 资本价值之和。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 现条件, ②Ⅰ(c+v+m)=Ⅰ(c+△c)+Ⅱ(c+△c),即 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 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 值之和。 ③Ⅱ(c+v+m)=Ⅰ(v+△v+m/x)+Ⅱ(v+△v+ m/x),即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 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追加可变 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思考题?? ?????1、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2、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3、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 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工资怎样掩 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7、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 ? ? ? ?8、试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 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9、试述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 10、比较分析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和 我国的失业问题。 1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影响因素。 1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 联系。 ? ? ? ? ? ???13、简述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可 变资本的区别 14、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 1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6、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7、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8、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9、试述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尝试用此 理论分析最近的经济危机。 2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 ? ? ? ? ?21、平均利润的形成。 22、试述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23、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分配。 24、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5、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6、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中国家庭储蓄在 GDP 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21%下降到了2006年的1...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王社荣 2006 年 09 月 27 日 中央电大财经部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2015 年春政治经济学课程(专科必修)期末复习 2015.06.06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核...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剩余价值 2.资本 3....政治经济学讲义4.1第二篇经济制度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隐藏&& 第二篇 经济制度 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篇“商品经济” ,同学们已经对商品和货...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 使学生懂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货币转化为 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教...1998-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 10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西方...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2...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 年 5 月出版。...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21页 1下载券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 70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 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生产关系同铁器工具...1页 2财富值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28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一) 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演变...举报文档 lctdtt贡献于2011-06-14 0.0分 (0人评价)暂无用户评价 我要评价...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工的法定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