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个人感想,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

下载费用:10 元 &
领导2017年决胜全面小康发言稿三份合集.doc 领导 2017 年决胜全面小康发言稿 三份合集 篇一:领导 2017 年决胜全面小康发言稿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就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鲜明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广东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 “两个走在前列 ”的奋斗目标。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 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的 “药方 ”。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 “十三五 ”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我们跨越历史关口、实现宏 伟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和方法指引。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到同频共振、知行合一,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 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破除 GDP 至上、拼资源拼投入等陈旧观念,树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的自觉,才能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走出 “一亩三分地 ”“自扫门前雪 ”等思维窠臼,树立 “一盘棋 ”意识,才能弹好 “钢琴 ”,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只有走出 “先污染后治理 ”的思想误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才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树立全球思维,不被贸易保护主义裹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能在内外联动中赢得机遇。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摈弃重效率轻公平等错误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行动是理念的诠释。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广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学笃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要用好辩证法,既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创新手段,守住底线,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同时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守土有责、主 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 ”新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始终遵循的战略指引。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在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等方面与新发展理念准确 “对表 ”,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为广东决胜全面小康积聚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篇二:领导 2017 年决胜全面小康发言稿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于 5 月 3 日 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大会、团结奋进的大会、风清气正的大会。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党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过硬的纪律作风,忠实履行职责,以对党、对人民、对黑龙江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的报告和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坚强有力、值得信赖的省委和省纪委领导集体,选举产生了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龙江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强保证。 大会高度评价张 庆伟同志代表十一届省委所作的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通篇体现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基本经验,勾画了未来五年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体现了中央精神和龙江实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任务与人民意愿的有机结合,是全省 230 多万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是指导龙江今后五年工作的行动纲领,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 振兴发展新路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全省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引领前进的行动指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开辟振兴发展的新境界。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 “四个意识 ”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融入血液、铸 入灵魂,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自信 ”、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在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征程中,牢牢把握 “一条新路子 ”的前进方向、 “两个全面 ”的奋斗目标、 “四个坚持 ”的重大任务、 “三长三短 ”的辩证方法、“五个要发展 ”的根本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坚定不移闯出新路,需要我们以新理念引领新路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是贯穿于 “十三五 ”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新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符合龙江实际的发展之路,我们必须紧紧遵循,坚定走、坚持走。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牢牢把握 “四个坚持 ”,创新实施 “五大规划 ”,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要正确认识龙江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难得历史机遇,用解放思想激活内生动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把宏伟蓝图 变成美好现实,需要我们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明确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把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落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做好发展现代农业、脱贫攻坚、改善民生、思想引领、生态建设等工作,筑牢振兴发展基础 ;要全面深化改革,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着力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激发振兴发展动力活力 ;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化振兴发展保障,不断创造新业绩,努力实现新突破。 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我们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突出领导干部这个 “关键少数 ”,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各级党组织必须自觉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选好人用好人,从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倡廉,以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新成效,为龙江振兴发展赢得风清气正的未来。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未来五年,龙江振兴 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关键期、攻坚期越是考验党性与意志、作风与能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大兴学习之风、发扬工匠精神、树立求实作风,铸造担当品格、打造廉洁形象。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推动振兴发展上,把精力放在狠抓推进落实上,为龙江打造出更多的好把式、快把式、真把式,让龙江大地新风激荡、正气高扬。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让我们在新一届省委领导下,更加 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担负起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责任,切实担负起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向着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篇三:领导 2017 年决胜全面小康发言稿 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尽显风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公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新的 “思想灵魂 ”。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 “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综合国力取得重大成就。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十三五 ”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 “十三五 ”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建议》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国际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明确提出 “十三五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 5 年国家发展蓝图,体现了 “四个全面 ”的战略布局,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确立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战略思维。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导。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建议》提 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 ”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是指导 “十三五 ”规划编制和 “十三五 ”发展的思想灵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成果,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的 “三期叠加 ”的 “新常态 ”,要 摆脱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带来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的 “旧常态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以锲而不舍的 “钉钉子 ”精神,动真碰硬,冲破集团利益藩篱、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实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建议》提出,经济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纵观本次全会公报,共享理念贯穿始终,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按照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这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独有的优越性。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从穿越千年的社会理想,到激荡百年的奋斗历程,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开启了实现全面小康的夙愿与梦想的决定性阶段,也发出了乘胜前进的时代号令。让我们高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旗帜,激发同心同德的精神和力量,奋勇前进 !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207082"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领导 2017年 决胜 全面 小康 发言稿 三份 合集 DOC
& 我的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领导2017年决胜全面小康发言稿三份合集.doc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38.00KB
上传时间:
copyright@
我的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4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意蕴
 来源: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党的根本立场,也具有鲜明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推动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方法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生发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路线、方法与要求,为治国理政和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价值导向、行动依据与方法指引。
  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道理的有力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力量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深化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
  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植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奋斗的一切最终都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资本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与爱戴、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自然成为共产党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认识论。它从深层次上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这一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
  激发宏大的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正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深刻认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发挥人民力量有机统一起来。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中,人民群众是不可忽视的决定性的力量。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力量。无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都必须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奋斗目标。这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力量与实现人民愿望、创造人民福祉的根本要求。
  深化鱼水深情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伟大创造。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表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基本价值取向的鲜明表达。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看,群众路线的核心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的是如何正确做事。这既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辩证过程,也是党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更加凸显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血肉联系,使党与人民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更加明确党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的价值立场,明确党的行动方向与行动路线。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价值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事业与国家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机统一。它构成了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核心,明确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重心,充分体现了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价值导向。
  凸显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核心。新发展理念关系发展全局,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的方法论意义。具体而言,创新发展需要凝聚天下英才之智慧,协调发展需要统筹各领域各群体力量,绿色发展需要解决好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放发展需要开放富民,共享发展需要人民的共同创建。这都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根本意义上的价值指引。在其指引下,发展不仅能把“蛋糕”做大做好,更能把“蛋糕”分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趋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心导向非常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小康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其出发点亦是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其目的是为了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原则与工作重心,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行动方向。
  彰显治国理政新实践的目标旨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时代目标,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谁治国理政。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执政目标、执政政策、执政过程、执政体制等治国理政诸要素之中。
  执政为民内在根据的行动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明确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一内在根据转化为着力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和改进民生、着实提高执政为民能力水平等显见行动。
  改进党的作风的基本依据。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对党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心弦不能松。《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些都成为改进党的作风的基本依据,并推动党从思想与价值观念上抓作风建设,将服务人民的使命转化执政为民的实践,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人民利益与需要确定工作方向。
  改善民生的原初指向。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是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就是改善民生的原本动因和目标指向。它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根本指向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民生福祉。如果发展不能惠及民生,不能回应群众期待,不能增加群众收益,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实践证明,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人民为中心,最终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现实能力水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转化到服务群众这一根本归宿上。服务群众首先要有群众观念,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谋思路、作决策、抓落实,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改革举措成效的重要标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服务群众要有实打实的举措,要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改革创新和转型出关的实践中提高察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能力,增强党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矛盾的能力,强化党提供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不让服务群众成为一句空话。
  (双传学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责任编辑:潘兴彪]
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伟大事业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开幕。
党派团体:
          
地方政协:
                            西藏                 
其他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政协》杂志社 电话:010-- 传真:010-
邮政编码:100811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备案序号:京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是解决 发展理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