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投入产出?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管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管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5|
上传日期: 15:54: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如何量化投入产出
 作者: 河北分站 编辑:
  经济不景气时期,项目会首先遭到削减。因为长期以来,提到项目的效益,从IT公司的CEO到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再到企业CIO、CEO,都会不约而同地往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等定性类的话语上靠。你要是让他们拿出完全系统的数据来证明,那大家就会一致顾左右而言他了。这也难怪,作为影响企业管理全局的ERP、CRM、OA等项目,其效益确实很难量化。但不能量化并不表示这些效益没有效益,对于企业CEO来说,在企业管理运营中,能够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信息化会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致选择。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正是由于信息化项目难以量化,他们才会首先被削减。  不过,随着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日渐增多,这种无法量化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学术界对信息化项目的量化模型和标准越来越细化,另一方面,某些信息化项目天然就具有量化的优势。多方通信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典型的可以量化的信息化项目。  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共有6,000多名员工,业务范围涵盖全国100多个主要城市。其80%以上的主要的工作人员都是从事市场推广销售工作的。为了持续提升市场推广水平,他们采用了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多方通信系统。  与一般中国医药企业广泛采用的人海医药营销推广方式不同,自2011年7月份开始使用会畅通讯的远程网络直播会议(Bizconf Streaming Solution)整合方案以来,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辉瑞就已成功召开了79场加网络直播,覆盖其在中国的6000多名员工,与去年同时期相比,节省约150万美元的费用,比率高达95%。据介绍,他们一线的销售分布于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每举办一次大规模的产品培训,在各个主要区域轮循一圈大约要一个月,而利用了上海会畅通讯的网络直播会议,2天就完成了800多名销售人员的产品培训,而且在第一时间就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模式得到了反馈,及时了解了销售人员的培训效果。  日,由辉瑞公司医学部支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周年中国行-暨论文国际投稿案例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酒店成功举办。辉瑞通过上海会畅对会议进行了网上直播。直播互动覆盖了这家外资制药企业全国12个大区的室及4个地区的网络端 ,约有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480名医生以现场或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了为期1天的研讨活动。  由于对远程直播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辉瑞在会议前曾对上海会畅通讯提出了诸多专业咨询。例如:多地互动的音视频效果、人员身份核定、网络传输与电信通讯的融合等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他们都是销售培训会议才会使用远程网络直播的形式,并未想到举办这种学术型的研讨会也可以采用。 这次研讨会网上直播的成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通过远程网络直播召开学术型会议的优势:  相反,如果沿用传统会议方式,参与此类大型的学术会议,全国16个城市的专家前来北京,时间肯定要在36小时以上。而使用远程网络直播的方式,准备时间仅为7小时,即可轻松覆盖全部专家。  在组织会议的费用上,据辉瑞内部统计,若沿用传统方式,全国16个城市的400多名专家前来北京参会的差旅成本大约为 368万,而通过远程网络直播方式,实际产生的费用仅为人民币31万8000元,节省会议经费达336万。  辉瑞公司甚至计算出了使用上海会畅公司后节省的碳打排放量:沿用传统会议方式,则参会者一天会议,人均碳排量达49560kg,而通过远程网络直播的方式,参会者一天实际产生的碳排量仅为3465kg,降低碳排量达到93%(碳排量计算:按照一天会议人均差旅2500标准,差旅平均距离800公里计算)。这应当是到目前为止量化最为精确的信息化项目了。  能实现这样量化的结果,关键与上海会畅推出的多方通讯3.0系统有关。与一般的多方通信提供商不同,上海会畅的多方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在与一开始就对用户进行业务上的分析和咨询,定位出企业最需要多方通信的部门,这样就保证了系统在这些最需要的部门发挥出效益。而一般多方通信提供商只是提供设备或系统,并不深入到客户内部进行研究分析。  这样,多方通信3.0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信息化项目无法量化的现实,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信息化量化冠军。
IT168企业级  摘要:任何投入都会有产出、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已经到了什么阶段或具备了什么样的水平等,这些都" />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摘要:任何投入都会有产出、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企业信息化已经到了什么阶段或具备了什么样的水平等,这些都是每个企业的管理者所关心的。对企业信息化状态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就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它既是对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整体状况的一个客观评价,也是制订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立项等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体系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完备性、科学性、可行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指标内容应该覆盖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所有要素,反映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重点突出,适应变化,易懂、易用。指标数据应该便于采集、分析和比较,从而有利于企业改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作为专门从事信息化评价的机构,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发布了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评价,影响很大,几乎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它包括3大类指标:基本指标、补充(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所谓基本指标是指能体现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的统计指标,其反应的是企业基本发展情况,实践中多用来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所谓补充指标是指以企业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特征出发,结合整个行业特点,参考相关的标准,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效性客观评价的指标。它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其主要通过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指标构成,适宜度指标主要包括:战略适宜度、投资适宜度、应用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与文化适宜度。灵敏度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灵敏度、对外反应灵敏度和管理效率灵敏度。适宜度和灵敏度两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即为效能指标的得分。多用来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进行定级。所谓评议指标是由第三方的专业评价机构,组成专家组对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效的特殊因素展开判断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对所有企业都具有指导评价效用,从企业化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企业效益等6个方面(准则或一级指标),用21个指标定量而客观地描述了企业信息化状况,便于认识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和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值(总指数)I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状况(水平),其计算如下所示: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表示第i类准则(―级指标)的得分。表示第i个准则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l00%。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划分成6个大类,每―类的权重设计如下:战略地位:10%:基础建设:20%;应用状况:20%;人力资源:15%;安全:5%;效益指数:30%。而如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即准则下面还有子准则,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是第i个准则下属的个子准则的指标值;是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可根据层次分析法等,结合政策导向确定。j=1,2,…,,i=1,2,…,n。,各基本指标简述如下:   (1)信息化重视度(分)。从三方面评价:主抓信息化工作领导者的地位;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预算。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软件、硬件、培训、专业IT人员的聘用费用、维护费用。其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4)网络性能水平(分)。   (5)计算机连网率(%)。   (6)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市场调查、销售数据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培训等领域的运用覆盖率。   (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主要包括:信息流程的监控、电子公文交换、文档共享、收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发布、信息集成、业务学习、企业员工个人数据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日程安排等全方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应用。   (8)决策信息化水平(分)。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依据广泛的信息资源,经过采集、初步分析处理后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参考。   中级水平:对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较为详细的处理,然后优先出可靠的决策执行方案,从而更进一步地支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   高级水平:开发出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依据系统分析,来智能化进行决策。   (9)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进行息化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出现信息孤立现象。   中级水平:企业绝大部分(80%)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可以各流程间可以充分共享数据信息。   高级水平:信息化水平涵盖企业全部主要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最优化控制。   (10)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这部分通过以下两大类进行评价:服务对象列表和服务功能列表情况。其中:服务对象列表包括企业员工管理、管理决策者、企业终端客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服务功能列表包括信息发布、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等。   (11)网络营销应用率(%)。企业整个营销收入中,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12)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企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覆盖率以及信息化数据的整合效能和水平。其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13)人力资源指数(分)企业员工大专(含)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   (14)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包括:企业员工掌握IT技术的人数占总员工的比例;管理层非专业IT技术员对信息化技术学习掌握的水平。   (15)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为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所投入的费用:软件、硬件、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等。   (16)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为强化企业信息安全,企业对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企业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保护企业高层信息安全的措施,其它一些有关信息化防范安全措施,如,企业信息实时和定时备份;企业要具备2个以上的ISP;企业级杀毒软件安装,并及时升级程序;单机版杀毒软件安装,并保证及时升级;邮件加密保护;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并有专业IT人员维护;企业档案、员工信息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网络流量相关设备要有备份。   (17)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18)资金运转效率(次/年)。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   (19)增长指数。通过企业自身的调查报表,计算出企业某一时期的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的增长比率,并与同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增长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准确分析企业自身的发展,确定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层次,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总之,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的概念在国内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带动了国家信息化全面建设,人们开始从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信息化水平或绩效方面评估。信息化评价是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信息化评价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涉足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单位尚不多,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7,22.   [2]蔡荃.企业信息系统资源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秦铁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爱玲.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探析[J].企业活力,2008,5.   
【相关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投入产出的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