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祥很有电商创建信营销天赋?听说创建了很多公司?

传统企业迈过电商最后一道坎:全网碎片化销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传统企业迈过电商最后一道坎:全网碎片化销售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知乎最大的局限性源自于&b&「幸存者偏差」&/b&。&br&&br&&ul&&li&&b&我们每天在知乎上看到的文字、图片,以及背后的知识、体验和故事,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幸存者」:&/b&&/li&&/ul&&u&第一步筛选:习惯上知乎的人,大多是社会阶层中有较高经济实力、知识水平、人文素养的人。&/u&&br&相对于街边早出晚归的摊煎饼小贩、在工地挥汗如雨的搬砖民工、在田间日夜劳作的农民兄弟,知乎用户有着足够的闲钱与闲情,足以每天抽出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上一个并非充斥着娱乐八卦、股票推荐、惊天阴谋等「低级趣味」的网站,来探求知识、经验与见解,说明大多数用户已脱离了底层生活的束缚,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br&&br&&u&第二步筛选:来知乎积极回答问题的活跃用户,是知乎用户中的中坚力量、行业精英。&/u&&br&他们或在金融、法律、IT、互联网、艺术等「高端」领域浸淫多年,拥有着深刻的行业洞见;或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对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各国的风土人情如数家珍;或游历过大江南北,在你从未踏足过的角落领略过最美的风景。相对数量庞大的「三零用户」「知乎小白」,这些人时刻关注着世界最前沿的动向,他们知道如何结识行业的大牛、去哪能品尝到最独特的日料、如何鉴赏艺术大师最得意的作品。在这一点上,知乎虽然浏览的门槛近乎于零,但持续积极参与、输出高质量回答的门槛却很高;甚至,除了广博的见识,连文笔的好坏、表达能力的强弱,都成了用户在知乎活跃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br&&br&&u&第三步筛选:你最终看到的回答,是经过社交群体与媒体甄选,「希望」你看到的东西。&/u&&br&大多数人获取知乎信息的渠道无非是首页 timeline、知乎日报、发现栏目、微博微信转载的推送,这些渠道已经经过你关注的行业精英、有趣的用户、知乎大 V、各位媒体小编们的精心挑选,代表了知乎知识海洋中的精粹。然而,通过关注用户来获取信息的形式决定了,你所看到的大部分内容,是经过你关注的少部分人甄选过的、使你被动接受到的信息,在形式上和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甚至 QQ 空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正如 &a data-hash=&6bec4cda1f510& href=&///people/6bec4cda1f51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不鳥萬如一& data-tip=&p$b$6bec4cda1f510& data-hovercard=&p$b$6bec4cda1f510&&@不鳥萬如一&/a&(Lawrence Li)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个性化阅读是不是个笑话?&/a&」中提到:「個性化閱讀是跟個性最無關的閱讀。越有個性的人,越是主動型讀者,也就越不需要程序算法來幫他推薦該讀什麼。」;同理,我们似乎可以说:「越有个性的人,越是主动型的读者、体验者和发现者,也就越不需要通过关注他人的动态来帮他推荐该看什么」(知乎运营除外)。&br&&br&&u&经过三层筛选,最终「幸存者」数量有多少?&/u&&br&按照&a href=&///?target=http%3A//dat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统计局&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数据,我国目前人口约 13.7 亿人;&a href=&///?target=https%3A///hlwfzyj/jcsj/&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告诉我们,截至 2014 年 6 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 6.3 亿;然而,根据 &a href=&///?target=http%3A///display/cards/767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 年 3 月的一篇报道&i class=&icon-external&&&/i&&/a&,知乎用户目前约 1700 多万人,按照 1-2% 的活跃用户比例推算,真正发言的人仅 20 万人左右;实际我们每个人关注的几百号用户中,只有少部分会每天会在知乎上码字,而平均每天被大家浏览、阅读、最终点赞甚至收藏的回答,我猜不超过 50 个。按照每年上 300 天知乎计算,我们每年所阅读的 1 万多个知乎回答,不过代表了极少数拥有特定社会地位、处于特定生活状态中的人,在 13.7 亿人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br&&br&归根结底,最终映入你眼帘的知乎回答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的精华,&b&它代表了你密切关注的、有实力发言、善于表达的部分高端人群的或多或少经过 PS 的人生&/b&,从这个意义上讲,知乎不止是带你发现了「更大的世界」,更是带你发现了远比世俗生活「更酷炫、更有趣、更高端」的「极少数人的世界」。&br&&br&&br&&ul&&li&&b&当然,「幸存者偏差」并不是知乎的错误,反而正是知乎以及其他类似网站所必然拥有的特征。&/b&&br&&/li&&/ul&正因为知乎所拥有的局限性,才保证了网站的专注度以及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使得你我与「星辰大海」「诗和远方」中间只隔着一次简单的鼠标点击,只要你肯动一动手指,便可以实现与大牛的近距离接触。&br&&br&&br&&ul&&li&&b&只不过,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知乎上的「世界」和真正的普罗大众的「世界」相距甚远。&/b&&br&&/li&&/ul&离开了知乎,你的生活不再是「如何看待 XX 产品 1000 万美元的融资」「吃遍米其林三星餐厅是怎样的体验」「世界上最好的滑雪场在哪里」,而是「如何用仅剩的 1000 块工资过完这个月剩下的 20 天」「吃遍海淀区的沙县小吃是怎样的体验」「菜市场里又便宜又好的土豆在哪个摊位」。「星辰大海」「诗和远方」停留在了屏幕之上,而绝大多数人平凡、平庸的生活仍在继续。&br&&br&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知乎是一个完全免费的旅游向导、百科全书式的生活指南,能让我们借助互联网这个伟大的发明,足不出户,以近乎零成本围观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但是,正因为成本太低,让许多普通用户产生了一种错觉,误以为「知乎即普通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进而不免产生以下两种的想法:&br&&ol&&li&为什么知乎用户的生活都如此的丰富多彩,而我的生活却如此的枯燥乏味?为什么我和他们生活在差距如此之大的两个世界中?&/li&&li&在知乎看遍了他人「轻描淡写」的高大上生活,我似乎也可以不用费吹灰之力,「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迎娶白富美,荣升 CEO,走上人生巅峰。(如同 &a data-hash=&184d63c15edb58b42e0a& href=&///people/184d63c15edb58b42e0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曾加& data-tip=&p$b$184d63c15edb58b42e0a& data-hovercard=&p$b$184d63c15edb58b42e0a&&@曾加&/a& 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听过哪些「最真理」的句子?&/a&」中所说:「在一群出色的人中间,常常误以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然后忘了努力。」)&/li&&/ol&&br&依愚人之见,在知乎上,我们最需要牢记的两点并不是时刻保持友善和认真(当然这些非常重要),而是:&br&&ol&&li&&b&你在知乎上所看到的,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或多或少被 PS 过的生活,它并不代表普罗大众的真实生活状态;&/b&&/li&&li&&b&知乎的作用是&/b&&b&「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而不是「代」你体验更大的世界。&/b&&/li&&/ol&&br&&b&&u&希望在知乎带我们领略了别人眼中「更酷炫、更有趣、更高端的世界」后,你我能够回到现实生活中,用双脚丈量、用双手创造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u&&/b&
知乎最大的局限性源自于「幸存者偏差」。 我们每天在知乎上看到的文字、图片,以及背后的知识、体验和故事,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幸存者」:第一步筛选:习惯上知乎的人,大多是社会阶层中有较高经济实力、知识水平、人文素养的人。 相对于街边早出晚归的摊…
动辄牵扯“国人”是什么心态?&br&&br&半月前,和几个留学生朋友一起去看Gone Girl,片子一结束老美们就粉粉离去,只有我们几个中国人安然留在原地等彩蛋(后来发现的确没有彩蛋)。&br&&br&如果这是题主看到的状况,会不会想问问:“为什么国人总会傻兮兮地等彩蛋而不像美国人那样干净利索地离去呢?”&br&底下答案会不会说:“国人贪小便宜呗,钱都花了要扣住每一分一秒”呢?&br&==================更新分割线==========================&br&&br&刚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星殿的回答(目前第一)与罗登的应和大行其道,而几条澄清实情的答案无人问津。既然碰巧是其中我的回复被顶了上来,这里稍微展开说一下。&br&&br&我初到知乎,不清楚这样的问答在知乎是否月经,但纵观整个社交网络它显然是的,去年卢浮宫洗脚一事便是例子。&br&首先微薄上传开了这样一张图片,图中中国黑衣女子在池边泡脚:&br&&img src=&/a4e2a67b9edbe14a23499b3_b.jp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a4e2a67b9edbe14a23499b3_r.jpg&&&br&迅速地,xx们(我实在不知以什么词代表他们)蜂拥而至,纷纷谴责中国游客素质差、丢人丢到国外去,竟用卢浮宫门前的喷泉池泡脚!没围观到当时盛况的筒子们不要遗憾,看看本问题下面的一些答主的态度就能感受一二O(∩_∩)O~&br&而了解法国状况的人自然也是有的,不久后另一波图片展开攻势:&br&&img src=&/1c715e1fdea453035bada856a4cd6304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1c715e1fdea453035bada856a4cd6304_r.jpg&&&br&看到外国游客们才是泡脚大军的主体后风向立转,占压倒性优势的言论变成了:这是自然的享受生活的方式。&br&&br&国人做某事+其它国家人不做=中国人没素质&br&国人不做某事+其它国家人做=中国人不懂生活/艺术&br&国人做某事+其它国家人做=中国人只会跟风&br&&br&回头来看看我们讨论的电影彩蛋问题:&br&题主以&b&一个&/b&美国人等彩蛋的习惯,来问大家为什么国人不等彩蛋(因为不了解所以提问,这本身没有问题)。由于许多人一时间误以为&b&一个&/b&美国人的习惯=美国人的习惯,忙不迭地对&b&国人&/b&展开攻势,或是为&b&国人&/b&的行为辩解。&br&排名第一的答案:&br&&blockquote&我觉得,是因为举国全民的&b&“急”&/b&!&br&说穿了,就是貌似因为长期资源不足而&b&刻进基因里的焦急&/b&,跟“&b&不排队&/b&”有异曲同工之妙。&/blockquote&排第二的是一份儿心平气和的解释&br&第三表示赞同第一,以&b&嫖客&/b&类比不等彩蛋的观众:&br&&blockquote&对于非影迷观众来说,看电影的主要原因是用来消磨时间的,在他们看来,片尾字幕即意味着电影结束了,他们要去干别的去了,比如和女友吃饭去,取车去,购物去……&br&这就好比对于一般嫖客来说,射精付钱之后,一切都结束了。本来就是为了性欲来的,没理由浪费时间谈别的——该到了向老婆汇报的时间的了……&/blockquote&第四便是本条,以在美国乡村和大城市都呆过的经历讲明了美国观众也是不等彩蛋的居多(等彩蛋也是有的,看个人喜好、看场合),而后我的评论区有人指出:不等可能是因为做了功课。&br&是呀,不等的确可能是做了功课,这可以为题主解惑了,可为什么这样的答案在听说“美国人不等彩蛋”之后才能被想到呢?&br&反看目前第一的答案:美国人为什么不等彩蛋?&br&&blockquote&说穿了,就是貌似因为长期资源不足而&b&刻进基因里的焦急&/b&,跟“&b&不排队&/b&”有异曲同工之妙。&/blockquote&我能说什么呢?摆个笑脸吧O(∩_∩)O~&br&&br&不应该是这样的,对吗?&br&美国人不等,一定是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他们的时间值钱,或是做了功课,一定有很好的理由。中国人不等,是因为刻进基因里的卑微,可以和嫖客心理类比。&br&&br&当然这么偏激的答案不多,多数人还是在说一些客观状况,比如开灯啦,扫地大妈啦。这些解释都合情合理,只一条:&b&&u&他们并不欠谁一个解释&/u&&/b&。&br&喜欢等彩蛋,哪怕外国人都没有这个习惯,也没有人可以依此鄙视你。&br&不喜欢等,哪怕外国人都等,也没有人可以鄙视你。&br&这仅仅是个人的喜好而已,&b&我们需要依靠“外国人也这样做”来获得行动准许吗?&/b&&br&除了与一同看片的伙伴协商,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来博得本就该拥有的尊严。&br&&br&最后,如果一定要从外国学点什么,请学学这个词:diversity。
动辄牵扯“国人”是什么心态? 半月前,和几个留学生朋友一起去看Gone Girl,片子一结束老美们就粉粉离去,只有我们几个中国人安然留在原地等彩蛋(后来发现的确没有彩蛋)。 如果这是题主看到的状况,会不会想问问:“为什么国人总会傻兮兮地等彩蛋而不像…
&img src=&/89a62c9e61b0de3efc441d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9a62c9e61b0de3efc441dd_r.jpg&&&b&
《左倾》&/b&
&b&请 看 过 来。
&/b&&br&&br&&br&&br&&b&请 这 个 问 题 下 的 所 有 关 注 者 看 过 来。
&/b&&br&&br&&b&这个答案复制粘贴了一篇非常长的报道,可是相信我,这篇报道真的有它应该存在和推广的意义。所以我特意重新用电脑登录知乎再一次编辑这个答案。请所有对这个答案匆匆扫了一眼的人们能稍稍放慢一点,求求你们耐心地看完这篇报道,相信我,这很值得。&/b&&br&&br&&br&&b&——————————————————————————————————&br&&/b&&br&&b&原答案如下:&/b&&br&&br&&br&&br&&br&这期GQ写了一篇关于变形计的主人公们“变形”后的后续报道。&br&&br&链接在这:&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MDA1ODAzMg%3D%3D%26mid%3Didx%3D1%26sn%3Dee9b2e828fd5b8f58677c%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Q 报道 | 真人秀剧本、未必真实的节目和魔幻现实&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为方便大家看,我把全文一段一段粘贴复制过来了,额…小标题没有复制&br&&br&全文如下:&br&&br&&blockquote&GQ 报道 | 真人秀剧本、未必真实的节目和魔幻现实 &br&&p&内容来源:智族GQ &/p&&br&原标题《变形记——未必真实的节目和魔幻现实》&br&编辑:张伟
撰文:曾鸣&p&采访:曾鸣、沈杰群&/p&&p&视觉:梁爽 摄影:余小强&br&&/p&&br&&br&&br&&p&2005年底,李泓荔被湖南卫视派去英国进修。一天,在伦敦尤斯顿的旅馆里,她打开第四频道,看到了《Wife Swap》(换妻)。&/p&&p&《Wife Swap 》是一档互换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组挑选两个阶层迥异的家庭,让女主人去对方家里做两周主妇。李泓荔打开电视时,看到了一个清洁工和一个模特互换人生。她脑袋上的电灯泡“叮”地亮了。&/p&&p&在2003年,李泓荔想做一档节目,让农村姑娘和白领丽人互换,以尝试“阶层的互动和流动”。她惊讶地发现,《Wife Swap》制片人斯蒂芬· 兰伯特早就实现了她的创意,“阶层互换”也已成了西方国家常见的模式。&/p&&p&回国后,李泓荔立即着手准备。2006年9月,节目开播。李泓荔给取了个颇为文学化的名字:“变形计”,与卡夫卡的不朽短篇《变形记》一字之差。《变形记》讲的是主人公格雷戈尔变成甲虫的故事。《变形计》的口号则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影像版”。&/p&&p&在第一期节目《网变》中,李泓荔选了一个沉迷网络的城市少年与农村孩子互换。甫一播出,好评如潮,中宣部、公安部专门打来电话表扬,湖南广电为节目颁发了2006年一号宣传嘉奖令。&/p&&p&一般的真人秀,看点在于特定情境下的戏剧性,但《变形计》野心更大。它不仅要讲述,还要介入。当《网变》的城市主人公魏程在农村流下悔恨的泪水决心改过自新时,电视机前无数的观众热泪盈眶。&/p&&p&节目的第三任制片人谢涤葵在文章《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里充满自信地写道:“各种追名逐利的思潮让社会亟须重建道德良知,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五谷不分、好逸恶劳、精神萎靡让家长们头痛不已,《变形计》是我们在偏远山区挖到的一剂良药,专门治疗让很多家长失去信心的城市独生子女病。”&/p&&p&目前,《变形计》已经制作了12季,共48期。这意味着已经有48组孩子经过变形。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孩子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回访了其中3个孩子。我们发现,节目未必真实,现实更加魔幻。&/p&&p&施宁杰是那种典型的《变形计》城市主人公——辍学、抽烟、泡夜店,问妈妈要起钱来各种耍赖,不给就威胁去卖肾。他被称为“《变形计》史上最难以改变的主人公”。&/p&&p&施宁杰家境富裕、单亲,自称“一生坎坷”。他从幼儿园就开始寄宿,在有限的回家时间里,爸妈总在吵架,最终离婚。他的爸爸脾气暴躁,有一次生起气来抄起一把刀说要砍死他。父子俩只有在夜总会才能相处融洽。&/p&&p&15岁时,他第一次去夜总会,是爸爸带他去的,“主要是因为我帮我爸分析很多事情,比如哪个女人比较舒服这些。我爸爸只有这方面跟我不会吵架。”&/p&&p&2011年,他由于各种违反纪律校规,被杭州的学校开除,到南昌和妈妈生活。妈妈经营酒店,工作繁忙,半年都没时间陪他两三次。&/p&&p&他在报名时想法很简单,“上这个就变明星了吧?”早在2008年,12岁的施宁杰就跟妈妈阐明了自己的价值观:读书没有用,他要当明星;他用4个词语来概括自己对明星的理解:“轻松、娱乐、赚钱、被崇拜”。&/p&&p&王红林也是典型的《变形计》农村主人公——父母离婚,她和年迈的奶奶、瘫痪的大伯相依为命。&/p&&p&她被节目组发现是因为大伯王多权。1996年,20岁的王多权为了挣钱结婚,去山西挖煤遭遇矿难,半身瘫痪,未婚妻嫁给了弟弟。2012年,瘫痪半生的王多权被媒体报道,进入《变形计》节目组视野。&/p&&p&这是《变形计》里最常见的故事类型——城市少年桀骜不驯,农村孩子坚强不屈。&/p&&p&他们来自中国阶层结构中的两个极端。施宁杰的妈妈名下有一栋酒店,酒店旁的加油站和土地都是她的资产,而王红林家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到一万块钱。在社科院为我国划分的十个阶层和五个社会等级里,施宁杰属于最上层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王红林属于最底层的“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p&&p&“阶层”的概念在《变形计》里至关重要。李泓荔在《制片人手记》里写道,她2003年萌发《变形计》的创意,始于对中国近年来社会阶层分化的惊奇感受——&/p&&p&“这是真真切切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秘密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由此引起的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让人群在细分中得到归属,我们也许不敢公开承认,我们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秘密的社会。”&/p&&p&这个秘密社会原本是丰富多彩的。李泓荔在第一季进行了多样化尝试,比如让高三的女儿和母亲互换,把厅官弄到农村去救灾,安排俩美国人进入行走学校……&/p&&p&但这些尝试的收视率不好,节目在第二季后基本固定成了城市与农村孩子的互换。&/p&&p&施宁杰和王红林第一次见面准备的见面礼,展示秘密社会的存在:施宁杰的礼物是鲜花和玩具熊,王红林则带了一大箱核桃,体现了完全不同的马斯洛需求层次。&/p&&p&在人物出场介绍里,施宁杰的镜头伴随着飙车、泡吧、通宵打游戏、睡懒觉,为了要钱闯进会议室翻妈妈的提包,带朋友在酒楼胡吃海喝,对着所有能反光的镜面拨弄发型耍帅,做瘦脸操。&/p&&p&总导演蒋良对施宁杰的社会化程度印象深刻。他曾见到施宁杰和妈妈手下的员工开黄色玩笑,“施宁杰说得越黄,那些员工就越来劲儿”。他认为这是双方的“阶层”使然,“如果你的妈妈是我们的老总,那么你说什么都让着你;如果是普通家的小孩,那些员工早就大嘴巴子打过去了。”&/p&&p&王红林面对的生活却很沉重:3岁时,爸妈离婚;不久,爸爸外出打工;长期卧床的大伯数度想过自杀;节目开拍前,爷爷去世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王红林年过六旬的奶奶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大伯只能躺在床上绣十字绣、纳鞋底补贴家用。&/p&&p&所以,当王红林出场时,她的镜头是洗衣、做饭、扫地,思念并怨恨母亲。和施宁杰相比,9岁的王红林身上看不到欲望和爱好。&/p&&p&蒋良将王红林的懂事与礼貌称作“清教徒式的自我要求”,他此前在《晚间新闻》做了10年的记者,经常在社会底层的小孩身上看到这种特质。当初选人时,他看了几张王红林和王多权的照片,就知道这一家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我觉得有的乞丐都比他们好。”&/p&&p&让社会阶层两端的孩子互换,这也是《变形计》的基本形式,这种反差将为节目带来冲突和张力。&/p&&p&但把养尊处优的孩子送到另一个极端家庭去是否有积极作用,坊间一直存有争议;而《变形计》隐含的逻辑是:农村是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存在,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贫穷和艰苦能够孕育坚强不屈的精神,城市少年来到农村经过一段时间的互换之后,灵魂会得到拯救。&/p&&p&李哲解释,农村有许多城市不具备的人性之美,比如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这会让城市孩子有所感悟。&/p&&p&蒋良不信服这套逻辑。他不认为把施宁杰送去王红林家有什么意义,“这个家庭陷在绝望里面,他们自己都拯救不了,怎么去拯救一个城市小孩?”&/p&&p&他认为“苦难孕育美德”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他指着照片上王红林的脸说:“这种贫穷、被苦难压榨的生活,造成的心态是扭曲的;这一家人这么悲苦,这种家庭的苦闷和怨气,肯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小孩。”&/p&&br&&p&在节目的画外音里,八仙镇被描述为“山纯水美”。&/p&&p&但为了体现反差,变形的地点偏远和落后才是最重要的。作家袁凌是当地人,他这样描述王红林家的偏远——“从西安出发,穿过亚洲第二长的秦岭隧道,从安康上游的汉江水库入口,顺岚河上行两百来公里,一直往深处走,到达八仙镇。如果你以为走到了世界的尽头,错了,到家还得往里再走一段。”&/p&&p&施宁杰一路上吓得不轻。“那盘山公路!往山上绕,车这边绕过去的时候,车轮半个都在外面,几千米高,一下去人就没了,没护栏的,一绕我就屁眼儿一阵收缩!”&/p&&p&但从来没有去过农村的他还是挺兴奋的,一路上对农村进行各种吐槽,经过一片集市时,他嘻嘻哈哈,“看,索马里首都”;经过一片住宅区时,他又笑眯眯地说,“农村 CBD”。&/p&&p&在八仙镇下车已是傍晚。他提着行李穿过泥泞小路,走到王红林奶奶位于狮坪村九组的家时,天已经全黑了。&/p&&p&那是一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土坯房,连厨房一共8间屋子。王家为了迎接贵客,早就把最好那间房收拾妥当。这种待遇可是王红林不能享受的。王红林的奶奶还杀了只鸡给接风。&/p&&p&施宁杰借口“吃多了会胖”急急放下了筷子,开始参观这个新家。他跑去猪圈看猪,在院子的地上写字,在灯下对着飞蛾挥舞扫帚。&/p&&p&很快他就游览完毕,回到床边。习惯了锦衣华服的他捏捏刚铺好的被窝,有点儿潮。他跟编导说,要不不拍了,回去吧。&/p&&p&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施宁杰就只有一个念头,“回家”。罢拍成了他和节目组随时会爆发的矛盾。&/p&&p&为了让懒散的施宁杰配合拍摄,节目组不得不斗智斗勇:为了不让他逃跑,骗他山里有冤魂;为了防止他耍赖,声称蒋良是特种兵退伍,发起脾气来不得了;为了让他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进行利诱,跑出名次奖两包烟,跑第一名奖三包。&/p&&p&在节目组的要求下,施宁杰完成了一些任务,比如看望因挖煤而残废的村邻。这些人悲惨的命运也许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唏嘘不已,但施宁杰兴味索然,他的印象是,“每个人家里好像都有说不完的苦。你去那里看不到希望,就是这种感觉”。&/p&&p&直到节目拍完,施宁杰都没习惯农村生活,更谈不上融入。干农活时,他怕弄脏鞋,把化肥全撒在了菜叶上;砍柴时,他笨拙地从小坡上滚下来;去学校时,他打着耳钉、戴着项链和戒指,穿着豹纹哈伦裤,鞋上还套着塑料袋。他像个游客一样待在这里,当地人也稀奇地看着他。&/p&&p&施宁杰跟我说,他在八仙镇度过了极其无聊的15天。他还记得自己打发时间的办法:把发胶瓶子里装满水,对着飞虫射击,“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我就这么对着它喷,喷到它掉下来,我就说打下来一架战斗机。每天就玩这个,从早玩到晚。”&/p&&p&《变形计》节目设定里的那种“远山深处的力量”,在施宁杰身上丝毫没有产生作用。在他眼里,八仙镇没有一丝田园牧歌的味道,尽是凋敝和破败,毫无生命力。“方圆至少要半公里才会有另外一户人家,不是小孩就是老头儿,像我这么大岁数的都出去打工了。”&/p&&p&施宁杰在八仙镇生活的另一面并没在节目中体现出来——他仍然赖床,继续抽烟,只是由于手头拮据,不得不接受两块五一包的“猴王”。他吃的并不是王家几乎顿顿都吃的土豆,而是编导给他送来的面包和盒饭。&/p&&p&施宁杰虽然和王红林互换了舞台,但他仍然紧攥着之前的剧本,这份剧本是随他的阶层与生俱来的。王红林在家要喂猪、做饭、做家务,这些施宁杰一样都做不来,他也没有兴趣去学;他和大伯、奶奶,以及这个镇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聊不到一起去,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p&&p&作为王红林的临时监护人,王多权本该在节目里担负起对施宁杰的教育职责,但事实上,他只能躺在床上听着施宁杰和节目组聊成人话题,比如他父亲带他去夜总会的经历。如果是另一个农村小孩在说这些,王多权肯定会予以制止。但他清楚,施宁杰已经超出了他的教育范畴,他还是当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好了。&/p&&p&我问施宁杰,那么,你在八仙镇最大的感悟是什么?&/p&&p&他想了想回答,“投胎投得还不错。”&/p&&p&当然,在屏幕上,施宁杰的变形生活要饱满得多。&/p&&p&根据《变形计》的规律,城市孩子到农村后一般发生如下事情:受到热情招待(主人常常会杀一只鸡);干农活;因不堪生活艰苦逃跑;在学校与老师或同学打斗(不便打斗辱骂亦可);闯下大祸;为弥补打工挣钱;最后落泪醒悟,表示变形成功。&/p&&p&由于要体现先抑后扬的“变形曲线”,城里小孩的闯祸部分往往是节目最刺激的时刻,这一段施宁杰完成得尤为精彩。&/p&&p&从节目画面上看,那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施宁杰先是在屋里转来转去,看上去在憋着气,突然,他一脚踢飞了小凳,踹烂了桌子,最后找来一个锤子,“乒乒乓乓”,把家里的桌椅挨个儿砸了个稀巴烂。&/p&&p&“这都是节目组逼的。”施宁杰说,有一天节目组要求他给王多权洗头。王红林在家时,这是她的工作之一。&/p&&p&“我就随便说了句,我不想洗。他们就很多人跟我讲,‘你不洗,这辈子就回不去了,你就在重山的包围当中等死吧’。我去吃东西,‘不准吃,因为你没给他洗头’,我打电话,‘没信号’,总之就是很贱的那种。不停地挑衅,无限地刺激。‘对,怎么样,我们人多,你怎么样,你生气呀,你生气,你生气也没有用’,这样来挑逗我。”&/p&&p&王多权证实了施宁杰的表述。他当时躺在床上看着这一切发生。施宁杰本就迫切想要回家,在刺激下,烦躁不安的他爆发了。&/p&&p&李哲承认,这是《变形计》常用的手法,“《变形计》本身是比较平淡的一个记录,如何让它变得波澜起伏,其实导演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p&&p&谢涤葵则将经验归纳为八个字,“设计任务,真实记录。”事实上,这几乎是所有真人秀节目通用的手法。&/p&&p&这场打戏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因为砸完之后,一个新任务自然摆在了施宁杰面前:他得去打工挣钱,把家具赔上。节目下半部分的标题是:“施宁杰煤矿打工帮奶奶置家具”。&/p&&p&打工是《变形计》的一个传统内容。在第一季第一集《网变》中,农村爸爸将积攒的20元钱交给主人公魏程,满足他看黄河的玩乐之心,魏程眼睛红了,颤抖着双手接过,哽咽着说,“谢谢,阿爸!”高父则淡然一笑:“谢啥呢,儿子!”看到此处,无数观众潸然泪下。之后,魏程为了还上这20元钱,在工地打工,筋疲力尽后领到20元工资。&/p&&p&从此,打工还钱成了节目的必备环节。在节目组的安排下,施宁杰走上街头寻找打工机会。他在一条街上邂逅了一个煤矿老板,当天就下了矿井,并靠挖煤挣到了50块钱,加上当掉手机的钱,施宁杰给王多权一家买了套新的桌椅。故事不仅感人,并且充满了救赎感——当初王多权就是因为下矿井才残废的。&/p&&p&可这一切并不是施宁杰主动的选择——“他们把我带到那条街,说今天就在这条街找吧。我一个一个问过去,一开始惨遭拒绝,我就回去说不要我;节目组说你再往那边走点儿,我就再问一个,还是不要我;‘再往那边走点儿’,我就一直走到一个洗车厂。在那儿洗车的煤矿老板开始跟我搭话了。我正奇怪,接着他就同意我去挖煤了。”&/p&&p&挖煤这份工作显然并不适合四体不勤的施宁杰。他下到矿井后,铲了四五下就没了力气,煤车虽然还见着底儿,但节目的素材已经足够,于是蒋良亲自上场,帮施宁杰把剩下的煤铲了进去。&/p&&p&变形就此完成了一大半,挖了煤以后的施宁杰仿佛一夜长大,在节目里再也见不到以前飞扬跋扈的样子。&/p&&p&和节目组待了半个月后,施宁杰总结了一个经验:“节目组要你坏的时候,他就会刺激你,激怒你;要你好的时候,你就看到导演们焕然一新了,‘我觉得你今天非常棒’,‘你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举动’,‘你要做一个好人’,这样不停灌输。”&/p&&p&蒋良说:“并不是他本人有什么样的变化,只不过前面只表现坏的一面,后面只表现好的一面;其实前面也有好的一面,后面也有坏的一面,电视选择播出而已。这就是这个节目生命力无法长久的一个重大的原因,本身它就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p&&p&节目播出对王家的一个影响是,王多权迅速掌握了微博、知乎等 SNS 的使用方法。&/p&&p&他发了很多帖子,在网上愤怒地声讨节目组:“这一期的节目里有太多虚假的演绎,各种设计、编排,甚至拍摄过程中很多对孩子过分不合理的要求。为了所谓的正能量你们不觉得这样很过分吗?”&/p&&p&所谓造假,是一件关于洗脚的小事。&/p&&p&与施宁杰不同,王红林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她成了南昌市一所私立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不过,这和施宁杰的世界毫无关系。施宁杰没有在这所学校读过,而施妈妈如往常一样工作繁忙,没有去学校看望过她。&/p&&p&一天中午,吃完中饭的王红林正在午睡,突然被节目组叫醒。原来,为了体现关爱的环境,节目组安排了一位男孩子帮她洗脚。&/p&&p&王红林当时没在意,但两年后她发现,节目播出后网上对她骂声一片——“娇气”、“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p&&p&甚至《变形计》官方出版的书籍也这样记录:“来到城市后,王红林的改变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她居然变得娇气了!她不仅对年长的孩子颐指气使,还让他给自己洗脚。”&/p&&p&更让王多权难以接受的,是节目组真的把王红林的母亲请到了南昌。&/p&&p&这也是整期节目煽情的顶峰。那是“六一”儿童节前的一个周末,王红林和同学在公园游玩时,发现亲生妈妈迎面走来,旁边是摄像机。王红林出生后没见过妈妈几次,一下慌了。母女俩上演了一出追逐、哭闹、拒绝,最后抱在一起互相原谅的亲情大戏。王红林说,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组一直在劝她原谅母亲,不然就不让她回去。&/p&&p&王红林的母女关系,是王家最不愿意提及的伤疤。王红林的妈妈曾是王多权的未婚妻,这个女人对王多权意味着难以言说的痛楚;从王家的家庭格局来看,王红林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因此她和母亲的关系对王家极为敏感。&/p&&p&王多权一直拒绝节目组让王红林母女见面的提议,但这一幕最后还是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发生了。&/p&&p&在节目里,这一幕又由于王红林母亲成行的一波三折而显得尤为感人——为了让王红林的妈妈去看望女儿,施宁杰去劝过两次,第一次没有成功。不仅王红林的妈妈不同意,王多权也不同意;两人争来争去,王多权还哭了起来。&/p&&p&在播出的节目里,施宁杰砸桌椅那段被剪辑在他和王多权的争论之后,画外音是:“这个在生活中一直顺风顺水、总是能心想事成的富二代,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片好心,怎么老是碰壁。”&/p&&p&如此一来,王红林妈妈的探望之旅作为主线剧情就显得更为难得,也有机地把施宁杰和王红林两条线绑在了一起。不仅王红林得以母女团圆,施宁杰也做了件成人之美的好事。&/p&&p&王多权告诉我,面对“公主病”的吐槽和大众对“母女亲情”的消费,王红林几乎崩溃了,整个人陷入了抑郁情绪。他在网络上写道,“湖南卫视的节目已深深地伤害到了孩子,《变形计》栏目组,你们也太欺负人了。”&/p&&p&类似的情况,施宁杰遇到的更多。&/p&&p&节目开始有一个夜店的镜头,施宁杰在玩儿的时候,有个人经过不小心洒了水在他身上,两人因此对峙。事后施宁杰才知道这也是节目组安排的。&/p&&p&后来,施宁杰请节目组去餐厅吃饭,结果结账时钱不够,被服务员追讨到街上后,自觉没面子的施宁杰十分生气,表示要罢拍,并威胁要砸掉摄像机。&/p&&p&施宁杰表示,这个窘境也是节目组一手造成的。“他那天完全是要让我丢脸。编导先问我,你包里有多少钱,我好兜着点。我说就七八百。结果他们点了一千五的菜。而且那天是他们叫我去吃饭。我后来借钱付了账以后,节目组又要把钱给我,我说你这样没意思,我又不缺这点儿钱。你故意让我丢这个脸。你早跟我讲,你吃三千我也有。”&/p&&p&节目里还有一个镜头,是施宁杰为了向母亲要钱,死缠烂打,无所不用其极。&/p&&p&施宁杰说,这都是节目组唆使的。“当时栏目组跟我讲,施宁杰,我觉得你今天应该从你妈这里要点儿钱,以展现一下你的能力。我说这有什么好展现的,这不是一个叛逆的事情吗?他说你不体现出你的叛逆怎么会有那种感觉呢?你觉得你是个男人,你就要一千块钱看看。于是我就死命要。当时感觉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现在想来就好像中了圈套的感觉。”&/p&&p&许多观众表示,每次看《变形计》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符合李哲的预期,他说,“很多人看《变形计》就是奔着哭来的。”&/p&&p&李哲的理论是,除了新闻资讯类的节目以外,所有能带给观众情绪的节目绝对是好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带来的是感动的情绪,《快乐大本营》带来的是快乐的情绪,《变形计》带来的就是让人好好哭一场的情绪。&/p&&p&“《变形计》的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一定是非常煽情的,非常催泪的,这是我们节目的标准。我们就是抓住了农村善良、感人的力量。”李哲认为这种情绪释放的作用很有意义,是节目安身立命之本。&/p&&p&节目的逻辑是,农村善良、感人的力量不仅能感动观众,还能感动城市来的那些孩子,帮他们完成变形。&/p&&p&但王多权觉得,这种感动和正能量是建立在王红林的委屈之上的。她和王红林更想不清的是,王红林在节目里处处表现着坚强与懂事,本该与施宁杰的叛逆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怎么还成了反面角色呢?&/p&&p&真人秀节目有一个理论:参与者的表现越本色,就越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而在所有的“本色”里,叛逆是最受欢迎的那一种。&/p&&p&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村孩子参加这个节目很不利。因为大众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农村孩子的本色应该是淳朴和善良。但事实上,娇气、贪玩才是一切孩子的天性,一旦农村孩子在城市舒适的环境中解放这些天性,他们就会遭到大众的指责,似乎他们违背了自己的“本色”。&/p&&p&而城里孩子尽管个个像古惑仔一样吊儿郎当,观众也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只要偶尔表现出一些闪光点,就会被视作是巨大的改变。&/p&&p&可资证明的是:节目播出后,施宁杰不仅没有感受到压力,他在节目中的种种行为反而成了他的名片。“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出去以后别人会非常信任我。打个比方,我跟女孩吃饭,她听说是施宁杰,查一下,觉得我家境还行,跟这个男的出去,不要紧,反正不会把我卖了。”&/p&&p&在八仙镇,他甚至成了一个小明星。王红林说,经常有镇上的中学女生向她要施宁杰的联系方式。&/p&&p&“她们都觉得施宁杰很帅,”王红林低着头,细声细气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他要是农村里面的,她们肯定会骂他。但是他以后的生活,自己可以不管,一生就让自己父母包办了。他不努力、不打拼,自己什么都会有,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是农村的。”&/p&&p&施宁杰和王红林虽然临时更换了舞台,他们与生俱来的身份从未真正改变。《变形计》虽然号称“新生态纪录片”,但本质上还是真人秀。纪录片的逻辑是生活逻辑,真人秀的逻辑是戏剧逻辑。为了戏剧逻辑,节目组必须对环境进行干预,给参与者设计任务。&/p&&p&正是一个个任务导致了《变形计》冲突频发。不过,在面对那盆洗脚水时,王红林浑然不觉自己正面对着一个考验。&/p&&p&节目临近尾声时,王红林还收到了同桌赵佳欣的道歉。“她说节目组安排她来为难我,比如把我的毛巾扔到地上之类的。”&/p&&p&我问施宁杰,在八仙镇有没有被感动过。他说:“节目组有位大哥人很好,节目拍完回到长沙,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饥渴,请我去嫖了个娼。我很感动,经常打电话,叫他有空来南昌玩。”&/p&&p&“讲句真心话,我觉得去《变形计》的少年都不会改,”施宁杰说,他跟好几个参加节目的城市主人公都有联系,“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p&&p&廖洪毅是第八季第一期《少年少年》的主人公,他也同意施宁杰的观点。他因为泡夜店、爱抽烟、花钱大手大脚而被送到山区去变形一个月。与施宁杰不同,他扎扎实实地挑水、生火、做饭、锄地、丢粪……正儿八经地体验了全套农村生活,全程哭了4次,节目末尾更是保证以后再也不去夜店了。&/p&&p&但廖洪毅回到家后第一个晚上就去了夜店。他说:“拍完变形之后一个月,心里还是会觉得农村那儿真的是苦。但是这个点一过,又返回去了,真的又返回去了。你要说我戒掉烟,不抽烟,不去夜店,不玩儿,这是吹牛逼,这是不可能的。”&/p&&p&事实上,不仅《变形计》里短短的山村之行无法改变他们,那些更为坚硬的社会规则也顽固地阻止他们改变。&/p&&p&2012年6月,拍完节目后,施宁杰去了北京读音乐学校,一年后中途退学。为了让儿子改掉懒散的毛病,妈妈送他去南京军区当兵。不到一年半,施宁杰提前退伍。&/p&&p&我问施宁杰,变形后3年过去,自己有什么变化。他说,行为还是非常幼稚,但想法肯定成熟了一点儿。&/p&&p&我问哪个地方成熟了一点儿?&/p&&p&他说,我上《变形计》的时候觉得奥迪 TT 和宝马不错,但是到现在我觉得我应该开法拉利和兰博基尼。这是一个变化。可能这两个车更适合我一点儿,这是单纯的想法。&/p&&p&“但是现在又有改变了,我现在觉得法拉利更好一点儿,虽然兰博基尼要比法拉利贵一点儿,但我跟我妈讲,我说我想买红色法拉利458,为什么?法拉,贵人拉我一把,利,事事顺利。我妈说好,就法拉利,她很信这个东西。”&/p&&p&2015年4月,施宁杰自己写了个故事大纲,问妈妈要了30万,从上海请来导演,召集了一些小伙伴,拍起了电影。&/p&&p&电影的名字叫《朋友圈》。施宁杰在戏里扮演一名富二代,人称施少爷;廖洪毅则扮演一名官二代,外号廖公子。&/p&&p&电影的主要拍摄地点就在他妈妈那栋酒店里,看上去这更像一场盛宴。他们在房间里联机玩《英雄联盟》、在酒店的楼道里撕名牌,所有的小演员都抽烟。他们一高兴就唱唱歌,跳跳舞。余下还有时间,就拍电影。&/p&&p&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电影杀青。5月25日晚,施宁杰带着一班小伙伴去 KTV 开庆功宴。这真是我见过的最无忧无虑、不用担心前途的一班年轻人。喝到微醺时,施宁杰招呼大家玩骰子,“来!左右左右~ 摇动你的手,你的生命就掌握在你的手中。”那是一种对命运毫不担心时的轻松嗓音。&/p&&p&施宁杰并不是《变形计》里唯一想当明星的主人公。有人发现,许多参加《变形计》的城市主人公仍然处于辍学状态,但大多数人都因为参加节目而有了一条新的出路——当明星。&/p&&p&第九季播出《此间少年》中城市主人公李宏毅,被称作“《变形计》史上最帅”。开播后,节目获得8年来最高收视成绩,夺取收视冠军,李宏毅个人的微博粉丝数也从40涨到13万(现在已突破300万)。他已经推出了一张单曲,淘宝店的生意也红红火火,虽然这些改变和“远山深处的力量”没有关系。&/p&&p&几乎所有城市孩子参加《变形计》后都拥有自己的粉丝。李哲说,“一般都有一百万。”&/p&&p&“变星”的主人公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杨键帆、张祥硕、何权谋、陈佩雯,盛运煌、王晨正、李耐阅等城市孩子签约了影视公司,还参演了几部青春系列电影和一些微电影。&/p&&p&李哲说,选择颜值较高的少年已成为《变形计》的一个趋势:“很多参加《变形计》的少年抱着想红的目的,并在参加节目以后利用高涨的影响力牟利,节目也越来越不愿意从报名者里选择参与者。”&/p&&p&相较之下,农村主人公并不懂得经营自己的名声。《山呼海唤》的农村主人公阿吉尽管主演了电影《滚拉拉的枪》,还去柏林电影节走了红毯,但他似乎没有抓住成名的机会,微博的粉丝不到一千个。2011年,初中毕业的阿吉去深圳打工至今,月薪两千。面对媒体,阿吉曾说,他不过是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p&&p&对于节目拼颜值的趋势,蒋良感到遗憾。他认为节目更重要的意义是展示现实。&/p&&p&他曾经把施宁杰和女员工打情骂俏的镜头剪了10分钟放进节目,认为这一幕值得社会警醒。结果,在送审时,这10分钟被剪掉了。蒋良把这个片段留在家里,作为自己试图突破的证据。&/p&&p&“这个节目要表现的是现实,但只能给观众一个设定好的现实——再怎么残酷最后还是有正能量托底的——但现实不是这样的,那个底托不住。所以问题出现了,现实过于锋利,节目是这么浅薄。”&/p&&p&与施宁杰分开几天后,我见到了王红林。节目播出后,王红林得到了“芒果V基金”的援助,一年半来,共获得五千元资助。这项援助将一直持续到王红林大学毕业。&/p&&p&我在八仙镇找到王红林和大伯在镇上的租处时,她还没有放学。那是一个两间屋的房子,没有洗手间,厨房搭在阳台上,楼下是穿流而过的岚河。屋前是省道,卡车不时开过,对话不得不陡然提高音量。王多权笑着喊:“便宜,一年2000 !”&/p&&p&租在这里是为了方便王红林读书。但很难讲是王多权在照顾王红林,还是王红林在照顾王多权。由于长年卧床,王多权的臀部长了俩碗口大的褥疮,溃烂已快蔓延到腰部。&/p&&p&不一会儿,王红林放学回家了。和电视里的她相比,她长高了,皮肤黝黑,胳膊壮实,脸上脱去了一些稚气。冲我笑了一下后,开始像个陀螺一样转了起来,烧水、洗衣服、洗土豆、给大伯上药。和施宁杰相处一段时间,再去看王红林的动作,就跟看电影快进一样。&/p&&p&王红林笑得不多,并且有着明显的特点:嘴角上翘,眉头却不舒展,略呈八字形。3年来,她的生活没有变化,一直和奶奶、大伯生活在一起。这一家人的神情也越来越一致。&/p&&p&最开始,我以为王红林碰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儿,后来才明白,在这个家庭,“愁苦”不是一种表情,而是命运烙上去的符号。你可以在大伯和奶奶的脸上轻易找到它,它也渐渐在王红林的脸上显现。我总是要提醒自己眼前这个小女孩只有11岁,才能从她那和年龄不称的愁苦表情中回过神来。&/p&&p&王红林正要进入青春期,她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上了电视后,在八仙镇这个3万人的小地方,差不多每一个人都知道了她的“娇气”。聊着聊着,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声音也小下去,最后只剩下沉默。接着我就看到她的眉头拧在一起,嘴噘起来。&/p&&p&周末,我跟着她回到她奶奶在山上的老屋,也是施宁杰3年前变形的地方。&/p&&p&那一天天气很好,可惜房子建在山阴,阳光只能照到院子。“吱呀”推开虚掩的房门,屋子里飘来一股阴凉的霉味。&/p&&p&简单招呼我们之后,王红林开始忙着喂猪、喂狗、喂鸡。我在屋子里转悠,在她书桌前的墙壁上看到用黑色墨迹写的一串英文单词——“TFBOYS”。&/p&&p&等她进屋时,我试探性地和她聊起了这个少年组合。在短暂的羞涩掩过后,她的脸上终于出现了11岁小女孩该有的明快,语速渐渐加快,面带笑容。&/p&&p&我表示我只听过这个组合一首歌的副歌,并且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她立即说出歌名并马上唱了起来,“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她唱的时候很欢快。接着,她向我介绍 TFBOYS 的种种事迹,强调了组合中3位男孩的努力与勤奋。她和班上的同学们排练了《信仰之名》,准备参加学校的活动,但是没有通过预选。&/p&&p&正当我渐渐放松下来时,王红林像惊醒般停下问,“叔叔,你不会把这些写进报道里去吧?”&/p&&p&我问她,这有什么问题吗?&/p&&p&她旋即又切回了往常的神态。在短暂的沉默后,她说,“别人会说,你一个农村的,什么什么……”她的声音低沉下去。很快我又看到了她低垂的睫毛。&/p&&/blockquote&
请 看 过 来。
请 这 个 问 题 下 的 所 有 关 注 者 看 过 来。
这个答案复制粘贴了一篇非常长的报道,可是相信我,这篇报道真的有它应该存在和推广的意义。所以我特意重新用电脑登录知乎再一次编辑这个答案。请所有对这个答案匆匆扫了一眼的人们能稍稍…
因为&b&所有游戏的设计&/b&都是&b&冲着“人性的弱点”&/b&来的。&br&&br&&u&1、即时反馈&/u&&br&你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b&视觉化&/b&、&b&数据化&/b&地显示出来。&br&&br&不要小看每次砍怪物头上飚出的数字,不要小看出招的音效,不要小看伤血的红字和加魔的蓝字,它们都给玩家提供了最最直观即时的反馈。&br&为什么即时反馈是有效的?因为,&b&即时反馈提供给玩家一种可控感&/b&。(有个段子说:电梯里的关门键其实根本无效,但光是这个装饰用的按键却实实在在可以增加乘客的可控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抚效应,不易烦躁。——感谢&a data-hash=&eb1ad61d77dfb610073d& href=&///people/eb1ad61d77dfb610073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地铁风& data-hovercard=&p$b$eb1ad61d77dfb610073d&&@地铁风&/a& 提供的信息:美国的电梯门规定必须是那样的,见&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Placebo_butt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cebo button&i class=&icon-external&&&/i&&/a& 但中国的大部分电梯门按钮是实际有效的。)&br&&br&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听课并不能让你直观看到经验值增长,看书也听不到书本被砍翻的惨叫,被游戏吊高胃口的学生自然觉得无聊、没劲。&br&&br&&u&2、多重系统,多样玩法,小目标渐进&/u&&br&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哎呀,今天先玩到这样吧。但只差7%就升级了,要不就想打到升级吧!啊呀,打到稀有宝石,可以镶嵌武器了,赶紧去收集一下需要的素材。好朋友上线了,约了去打副本……打完了正好零点,又有新任务!……&br&&br&无穷循环。&br&&br&为了将玩家牢牢栓在游戏里,游戏不止提供升级体验,还提供各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玩法。总能让你找到一个10分钟左右的小目标,不断去完成它,获得完成时的成就感。一旦得到这个成就感,为了维持这种欣快的感觉,玩家又迫不及待地投入了下一个小目标。&br&&br&如此算来,平均10分钟一个小高潮,学习又怎么比得过它?&br&&br&&u&3、成就感&/u&&br&&ul&&li&内在激励&/li&&/ul&内在激励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自我能力的确认——这件事我喜欢,我做了,我克服了困难,我完成,我开心。&br&为什么简单的小游戏,比如扫雷、连连看会让人上瘾一般一盘又一盘玩下去?&br&因为它设置了&b&恰到好处的困难让你证明你有能力破解它&/b&。感受到这种力量,你就想一再体验。(还记得刚才那个电梯按钮的例子么?对,这也是一种可控感的体现。)&br&&ul&&li&称号&/li&&/ul&完成了某种成就就会被记录。除了网游,现在还有谁会拼命找理由就为了给你发小红花?&br&&ul&&li&展示&br&&/li&&/ul&可能生活中一个普通小职员在游戏里就是一呼百应的公会老大。&br&这种权力和万众仰慕的感觉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稀缺资源”。&br&举个栗子:史玉柱在《我的营销心得》中提到,《征途》在情人节推出1元的虚拟玫瑰花,最后卖了可能有5000万。为什么?因为他提供了“展示”——只要送99朵以上,就上公告。&br&&br&&u&4、协作和献身&/u&&br&俗话说:人生有四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说的就是,&b&当人和人一起经历过情绪的大起伏,就会产生更亲密的关系&/b&。&br&&br&但大学生活能提供的供人情绪起伏的活动太少,导致同窗关系质量严重下降。取而代之的,变成“&b&一起上过网&/b&”,在游戏里组队、团战、城战、洗白、pvp……虽然所有活动都建立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上,但产生的&b&情感联系&/b&却是真实的。&br&甚至,游戏还能提供现代社会稀缺的“庄严”和“意义”感。呵呵,为自己公会牺牲过的童鞋都懂的。&br&&br&一边是活色生香的鲜活情感,一边按部就班的麻木生活,大学又怎么跟剑三或者魔兽比呢?&br&&br&===============================================&br&另外再补充一点:&br&&br&&u&5、简化世界,路径清晰&/u&&br&据说现代的关键词是“迷茫”,游戏的设计就是为了&b&解除“迷茫”&/b&。&br&&br&游戏体系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演进中,已经形成一套&b&将现实生活总结简化的图谱、话语体系&/b&。&br&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后有什么结果,全部都清楚地向你敞开。只需照着地图、攻略,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br&&br&往大里说,所有人都追求“&b&对世界的理解&/b&”,而这种欲望,在游戏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甚至已经反过来影响现实。&br&请看下图,这是一张微博上流传滴现实职业进阶图,or技能树。&br&&br&&img src=&/4eec28661baa39a13c544d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eec28661baa39a13c544d8_r.jpg&&&br&&br&有木有突然觉得“一切尽在掌握”?^++++^&br&&br&=================================&br&以上,是我的粗浅分析。&br&&br&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强烈推荐一本神书!&br&《&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游戏改变世界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636cc05c7b8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本书前言就提出:&br&&br&&blockquote&游戏满足了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真实人类需求,带来了现实世界提供不了的奖励,它们以现实世界做不到的方式教育我们,鼓励我们,打动我们,以现实世界实现不了的方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很“饥渴”,游戏填饱了我们,对更满意工作的饥渴,对强烈族群感的饥渴以及对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饥渴。&/blockquote&&br&书中的分析和例子都十分精彩,推荐阅读。&br&&br&=====================================&br&本来看到&a data-hash=&fce9a5f852b0ba& href=&///people/fce9a5f852b0b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吴遇安& data-hovercard=&p$b$fce9a5f852b0ba&&@吴遇安&/a&的答案,觉得已经不再需要回答了。&br&不过感觉对于提主提出的“心理学角度”有欠缺,斗胆补充了这篇答案。&br&=====================================&br&十分感谢大家的点赞。&br&作为知乎新人能得到接近三位数的赞,实在是……太赞了!~\(≧▽≦)/~&br&=====================================&br&~~下面是更新~~&br&&br&一开始我读《游戏改变世界》,完全只是想了解一下游戏设计中针对人类心理机制的原理,没想到,读完后,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谈“如何用&b&游戏设计中的珍贵经验&/b&来&b&改造现实生活&/b&”的未来学著作。&br&&br&也就是说,当我们分析完游戏针对“人性弱点”的设计原理后,并不是要唾弃一口“万恶的游戏”,然后就能认清它的“丑恶”面目从此幡然醒悟天天向上了。&br&&br&我们应该从中学习,&b&学习游戏设计的精神、精髓&/b&,将它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上,&b&让生活、学习也借此变得让人上瘾&/b&——这才是我们做此长篇大论分析的原因所在!(下面这部分特别想写给评论中的&a data-hash=&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 href=&///people/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贺Cancy& data-hovercard=&p$b$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贺Cancy&/a& 童鞋,让我们一起奔向让人上瘾的学习生活吧!~\(≧▽≦)/~)&br&&br&书中作者举了个很有趣的栗子,我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一下:&br&&br&作者在一次演讲中说:“要是在这场演讲中我每次冒出一个聪明设想,都能加1点智力就好了,或者至少在当众演讲方面能多加几点。哪怕我喜欢喜欢演讲,演讲本身还是一件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看到PPT上弹出一些“+1”的提示框,一定能带给我不少激励。”&br&&br&几天后,作者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你猜上面写着什么?&br&&blockquote&“你的一位朋友XX,承认你的一些强项,并为之+1点。具体来说,他们认可的是以下这些属性:&br&+1智力&br&+1公众演讲&br&+1启发&br&恭喜!日安。”&/blockquote&原来是一位听众,受了作者的启发,在网上做了一个小程序,让每个人都可以为别人送上“+1”,还可以附上理由。你可以在网站上内建的37种不同的个人强项中选择一项或者几项“+1”,网站就会自动给对方发一封电子邮件。如果对方在网站上注册,别人赠送的分数就会累加。&br&&br&&br&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腾讯把“朋友标签”改成这个“+1”系统该多么好玩?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的QQ好友打分。这样,当你听一个失恋的朋友打电话跟你哭诉1小时后,你就可以期待她会记得送你一个“爱心”的“+1”。&br&&br&如此一来,在游戏之外,在现实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规则的设定和帮助来将我们的行动、成绩、效果可视化、数值化,建立即时反馈,形成一系列能满足成就感的小任务,建立联系……也就是说,能让现实变得跟游戏一样一样的!&br&&br&事实上,知乎不已经成功地应用了“+1”这个系统吗?&br&&br&如果没有知乎系统中提供的“+1赞同”,我想,我恐怕是无法静下心来花两三个小时梳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将之系统表述出来的吧?&br&正是由于每个人点点鼠标,花时间阅读、评论,知乎才有游戏上瘾般的魔力,吸引大家来分享知识和见解,产生高质量的回答啊:)&br&&br&但,我认为这还不是现实游戏化的最终形态。&br&&br&还记得我一直在强调游戏提供给人“控制感”这一条吗?&br&&br&是的,最终形态,就是:&b&你来设计游戏,你来设计目标,你来设计进程、系统、称号、奖励,你来给自己发小红花,你来给自己“+1”。&/b&&br&&br&下面是我的一个尝试的企图,抛砖引玉一下哈:&br&&br&——————&br&&blockquote&【成为写作之神 游戏设计】&br&目标:攒够10000分,成为写作之神!&br&计分方式:&br&&ul&&li&写作书1000字5分&br&&/li&&li&小说1000字5分&br&&/li&&li&回答知乎问题2分&br&&/li&&li&读书半个小时写笔记2分,光读书要一个小时1分&br&&/li&&li&观影笔记,3分&br&&/li&&li&一条原创微博1分&br&&/li&&li&把最近总结的理论说给一个人听 2分&br&&/li&&li&其他特殊任务,特殊计分(比如突然要写个书评、写个歌词什么的)&br&&/li&&li&看电影看休闲小说要用分数来购买时间,1分半小时。&br&&/li&&/ul&每天基本分数是10分,达到就可以解锁成就。&br&每累计到100分,可抽奖一次,用两个骰子,抽到数字就是粉丝数,粉丝数代表地位称号。&/blockquote&——————&br&&br&在给自己设计游戏的时候,关键并不在于设计的系统有多完美,最关键的是,给自己另一种看待现实、掌握现实的方式。&br&&br&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幼儿园老师发现一个小朋友在厕所门口憋着不肯进,老师很奇怪,就问小朋友怎么回事。小朋友脸涨得通红,委屈地说“在家里上完厕所,妈妈都会给我鼓掌。”老师怎么劝小朋友,都木有用,最后老师突然灵机一动说:“这里没有妈妈给你鼓掌,那你自己给自己鼓掌好吗?”小朋友一听,就高高兴兴进去了。出来后,自豪地给自己用力鼓了三下掌。&br&&br&你是那个等着妈妈给你鼓掌,别人给你点赞的人呢?还是那个,学会用力给自己鼓掌的小朋友?&br&结果如何先不去管,做了就先给自己点个赞如何?&br&&br&以上。&br&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发。&br&&br&===================&br&&br&ps:哪怕只是改变一下词语系统,都可以让我们转换思维、调整心态——&br&&br&我会告诉你,自从我们公司把去办公室请老板签字叫做“去刷boss”后,整个气氛都欢乐了很多、积极了很多吗?哈哈~&br&&br& 修改&br&&br&【增加一个课堂运用游戏化思维的案例,from《游戏化思维》p172-173,略有改写】&br&受到《魔兽世界》的启发,印第安纳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卡斯特纳瓦开始改革课程。&br&他宣布,所有来上课的学生都可以获得“经验值”,课堂陈述被称为“游戏任务”,考试被称为“打怪”,而家庭作业则变成了“锻造”。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简称“游戏公会”。&br&&br&结果,这门课称为学校的明星课程,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br&&br&学校的课程协调官员感慨道:“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元素是学生们熟悉、喜爱并且更加容易接受的,它给平常的过程换上了崭新的面貌,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b&你的学生是游戏的一代、社交媒体的一代&/b&。”&br&&br& 修改&br&&br&【 感谢知乎日报推荐,再补充一点】&br&&br&&u&6、随机性&/u&&br&为什么卡牌游戏风靡日本,抽卡已经变成了“氪金”?因为它运用了&b&随机性。&/b&&br&&br&&br&关于随机性的强大魔力,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具体资料恕我暂时没找到,全凭记忆写下,欢迎大家给我提供:&br&科学家给鸟一个按钮,只要它按下就能吃到饲料,而另外一只鸟得到的按钮,产生的结果是随机性的,也就是说,可能有饲料,也可能没饲料。结果,比起前者的淡定,后者完全对按钮&b&上瘾&/b&了,不断去按按钮,甚至都不为了吃饲料。&br&仔细想想,从进化角度来说,对随机性上瘾也是符合逻辑的——对于生物延续来说,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一旦得到就意味着生命可以延续,因此,生命机制本身的首要命令就是要最大限度保证食物来源。随机性,就好比草原上的花豹去追羚羊,可能追得到也可能追不到,也好比猴子去果树上找果子,可能找得到也可能找不到,于是,就需要生命体付出更多努力,来确保最终获得食物。为了防止生物体太容易放弃努力,生物基因中直接刻印了对随机性的偏好,也就是上瘾机制,让生物对此乐此不疲——也成了现在游戏性中的一大杀手锏。&br&抽卡让人上瘾的原因中,隐藏着随机性这个杀手,同样的,在“开宝箱”“抽奖”“牌类”游戏中,无不隐藏着随机性的惊喜。&br&这也是游戏让人上瘾的重要原因之一。&br&&br&ps:在这里推荐一下《创造力》这本书。本书中提到的创造过程中的“心流”概念,也很适合用在游戏上瘾的迷狂状态上。&br&&img src=&/80cf5a19223cbac41a9edd4f341cb68d_b.jp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br&下面是书中提到的“心流”状态9个特征,也回答了“创造性为什么产生愉悦”这个问题,和我上面提出的5条游戏上瘾机制基本都能对应上,也附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参考。更具体的内容,欢迎大家自主阅读:&br&&ol&&li&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li&&li&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li&&li&在挑战和技巧之间有一种平衡。&/li&&li&行动和意识相融合。即全神贯注,意识和行动都只有一个共同目标。&/li&&li&摒除杂念,只有当下,使我们摆脱了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压抑和焦虑的害怕。&/li&&li&根本不担心失败。&/li&&li&自我意识消失。自我通过创造这种全神贯注进而遗忘自我的活动得到扩展。&/li&&li&时间感被歪曲。&/li&&li&行为具有自身的目的。做一件事最大的报酬就是做它时获得的体验。&/li&&/ol&&br&======这里是补充结束的分割线======
因为所有游戏的设计都是冲着“人性的弱点”来的。 1、即时反馈 你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视觉化、数据化地显示出来。 不要小看每次砍怪物头上飚出的数字,不要小看出招的音效,不要小看伤血的红字和加魔的蓝字,它们都给玩家提供了最最直观即时的反馈…
报什么恩?我们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不过是社会契约。公民上交税收给国家,国家机器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基础建设,国防安保等等等的政府责任。从而使得中国这个社会群体尽可能的达到利益最大化。这只是对等的契约关系而已。它并没有对我施恩,请问我需要报的是什么恩?&br&&br&再进一步来说,在中国这么高的税收水平线,福利如此之低。要说不平衡,也是国家亏欠我们公民。我上交了那么多的税,结果连个网络都不能正常访问。晚上睡着觉,隔壁的仓库都有可能爆炸。应该是国家给我们公民报恩才对。&br&&br&我只对我的父母和家人以及朋友报恩。是他们不求回报的浪费金钱、时间、精力来照顾我,养育我长大。我只知道如果我小时候没钱交学费的话,国家会让我退学。还有一些在人生路途之中帮助过我的朋友,是他们在我挫折、伤心的时候安慰我,在旅途上帮助我。但这个国家对我并没有恩,不过是社会契约而已,无需报答。&br&&br&说报恩的真是被洗脑教育洗的彻底。公民和国家是社会契约的关系,又不是上下级关系。你们怎么总觉得国家给你赏赐一样?动不动就感觉皇恩浩荡?&br&&br&在评论里面,很多人没理解清楚我所说的社会契约的意思。觉得我交过的税,并不能等于我在中国获得过的好处,这样的想法是曲解了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意义在于:只要我完成了契约上面的义务,那么我就有权利获得契约上面的收益。并不是要求一定要求等价交换。那么只要我在国家遵纪守法,按时交纳法定的税款,那么我就能获得契约中规定的:安稳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基础建设等等等,这里面当然包括良好的基础教育。如果你一定要求税款和收益的等价,那就是曲解了这份契约。如果抱着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完全寄予了富人鄙视穷人的理论依据:我交的税比你多,所以你要卑躬屈膝。显然这是不正确的。不管你是富人还是贫困山区里面的农民,在社会契约上,是平等的。&br&&br&最后引用一下,周星驰版的鹿鼎记里面的台词:&br&&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
陈近南:“小宝,你是个聪明人。我可以用聪明的方法跟你说话,外面的人就不行。”
   韦小宝:“不解!”
   陈近南:“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面当官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对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点的人。对付那些蠢人,就绝不可以跟他们说真话,必须要用宗教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清朝一直欺压我们汉人,抢走我们的银两跟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韦小宝:“要反清抢回我们的钱和女人,是不是?复不复明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啊?行了,大家聪明人。了解!继续!”
   陈近南:“总之,如果成功的话,就有无数的银两跟女人。你愿不愿意去啊?”
&/code&&/pre&&/div&&/blockquote&
报什么恩?我们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不过是社会契约。公民上交税收给国家,国家机器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基础建设,国防安保等等等的政府责任。从而使得中国这个社会群体尽可能的达到利益最大化。这只是对等的契约关系而已。它并没有对我施恩,请问我需要报的…
&p&&b&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来了。&/b&&br&&br&
去看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于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几乎没有效果。&br&&b&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无视政治制度、不管贫穷、富有、腐败或者廉洁,在任何条件下,由任何执政者,都没有成功过!&/b&这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从来没有有效过。&br&&br&
原因是,出生率的降低会导致整个的养育体系完全奢侈品化,注意“完全”,就是说“平价的哺养和教育体系不复存在”了。这种奢侈品化不仅仅是价格的方面,还有精力方面,从而不分贫富的射杀所有生育适龄人口。这个时候给予鼓励生育的政策,不管给多少钱都只能继续加剧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进而降低未来的生育率。&br&&br&
比如说教育,因为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20万,也不惜借钱凑30万给孩子选择重点中学。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为数众多的家庭愿意支付超出家庭所有储蓄的代价来为孩子选择中学;&br&
一个家庭如果是多子女,就绝无可能为孩子支付这么高的价格,否则老二考不上怎么办。如果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多子女,那么整个教育市场结构将完全不同,将像我们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一样,虽然奢侈品仍然存在,但只是小部分人面对这种选择,大部分人不需要直面奢侈品市场。&br&&br&
再比如说婴幼儿的哺育,受限于我国食品监督的暂时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的选择往往是,一边骂地沟油一边吃烧烤,或者一边骂垃圾食品一边吃方便面……
&b&这就是平价市场的逻辑,其关注重点往往是方便和性价比&/b&。&br&
而我们都看到了庞大的奶粉进口和代购市场,在大城市条件好些的家庭,甚至所有的婴幼儿穿用都非进口不买……
每个人都在&u&用自己的物质上限&/u&在支付婴幼儿的哺育;&b&这就是奢侈品的逻辑,在可接受范围内,为一点点好的可能,就支付翻倍的价格&/b&。&br&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的安全关注本来就应该比成人多,这是是无稽之谈,只要看看我国私家车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就行了。似是而非的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关注,实际上是奢侈品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u&社交压力&/u&。&br&&br&
精力投入的奢侈品化恐怕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办法解决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说回我们国家,单胎化使得全家的时间都可以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那种没空照顾小孩的行为和市场都变的非常小,而&u&行为是需要周边社会认同的,市场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成熟&/u&的;&br&
我一个朋友,每周末他和太太开一个小时车送孩子去上英语补习,然后夫妻俩在附近逛一个小时,再用一个小时把孩子接回来;孩子上一个小时课,全家一个周六下午就都没了。这恐怕只有在一胎情况下才有可能。&br&
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于各种课内、课外补习上,现在的钢琴课、美术课都是这个节奏;以前那种半看孩子半学东西的多人兴趣班完全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有明确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br&&br&
有培训目标的技能课程在儿童阶段的广泛存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明显是在强迫和半强迫条件下才能坚持。其广泛的程度是发达的欧美不曾有的(无关发达程度),同样的文化圈的日韩也没有(无关文化沿袭),同样教育体系的前苏联和东欧也没有的(无关教育制度),唯一的指向就是我国特有的单胎化。&br&
当六个成人的所有财富和精力都可以用在一个儿童身上时,这个孩子显然可以获得十分 “奢侈” 的哺养和教育条件,而当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奢侈品化的观念和市场就迅速形成了,并且挤压了平价市场的生存空间。&br&&b&一个不想给孩子上补习和技能课程的家庭迅速发现,其观念不被周围环境所接受,也没有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b&,因为这个市场早已不复存在了。教育市场如此,哺育市场也是同样。&br&
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是因为,这种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是突然出现并且占据主流的,他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结果比照而竞争胜出的,他的对手(平价市场)早早地被政策终结了。&br&&br&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有多胎生育意愿的时候,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无论在财富上还是精力上,都无力应对。&br&
这种情况也调过头在伤害单胎家庭,除了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每个人都会陷入周围跟他相似物质条件的家庭用物质上限对应养育体系所形成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延续到了子女成年,家庭不得不倾其所有为孩子(特别是男孩)购买住宅,甚至背上沉重债务。&br&
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数据,一胎的抚养成本是1,两胎的抚养成本是1.6。我一直认为这个数据是及其有误导性的,因为根据整个社会的多胎家庭的占比,养育成本会有极大的差异;就是说在普遍一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是1、两胎是1.6的话;那么社会如果在普遍多胎的情况下,抚养成本一胎可能只有0.4,两胎可能只有0.5。&br&&br&
很多学者都认为几乎遍及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无法上升(3/25修改,之前为“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育的好处下降了”,这显然是想以一种没办法验证的假想,试图去解释庞大复杂现实的愚蠢行为,类似共产主义。&/p&&p&很简单的一个类比,结婚的好处在现代也是在逐渐降低的,我怎么没观察到结婚率的大幅降低呢;&/p&&p&欧洲和美国“生育的好处”有显著差异么?显然没有,那生育率的显著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大量的高生育率移民使得平价哺育和教育市场一直存在,使得土生土长的美国中产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歇斯底里的压力(类似首尔或者上海)才是主因。&/p&&br&&p&//&/p&&p&本来我以为这是一篇叙述观点的理论文章,应该没什么人愿意读,没想到大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热度,谢谢大家。评论没法一一回复,给大家道歉。&/p&&br&&p&有几个问题做个备注如下:&/p&&p&备注1. 本文旨在阐述生育率降低后极难回升的逻辑关系(对应的是国内开放二胎试点不理想&陷入低生育率问题的发达国家现状),并不涉及对我国历史政策的评价,亦不涉及对未来的悲观乐观,在阐述理论时,我尽量做到无立场。&/p&&p&备注2. 养育精力和市场的奢侈品化更适用于较高城市化率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在短期内就将成为我国的状态,因此该逻辑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小众。&/p&&p&备注3. 文中开头部分,”鼓励生育政策从未成功过“ 指的是国家已经陷入低生育率问题的情况,因此我国建国初期的情况不在此列;严谨不够,在此道歉。&/p&&br&&p&姐妹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生育鼓励(补贴)长期来看是没有用的吗,为什么? - 张小小的回答&/a&&/p&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来了。
去看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于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几乎没有效果。 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
&p&天津的事故中,许多消防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于是有人质疑,像这种规模的事故,不应当派消防员去冒险,而应当采用Burn Down原则,也就是不要派人去灭火,等着里面能燃烧、爆炸的物品一直烧完,等火熄了再去清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原则,Burn Down就是个用来钓鱼的谣言,它的意思是“笨蛋”,用来影射相信这个原则的人。&/p&&br&&p&两派人马为此争论不休。正如在我朝各种公共事件中的争论那样,很少人能做到温和讨论,很多人三言两语不和就开始用各种生殖器和生理缺陷问候对方。&/p&&br&&p&这种骂架当然是没有意义的。大灾当前,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防止灾害的后果进一步扩大,并对受害者进行救援;同时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追查事故的原因与责任人,从而能够防止类似的事件重演。与这两件事无关的争论,只会模糊视线、喧宾夺主。&/p&&br&&p&然而即使仔细阅读肯定和否认Burn
Down原则的各种论点,都会发现论据不足。有的是用谷歌搜索,有的用维基百科,有的用XX百科。说实话,这些都不圣经,找来的不过是间接结果,并不是直接证据。所以我没有轻易发表观点——咱不是消防专业人士。但是弄清楚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在如此重大的事故面前,还在无谓的争论,是不应该的。于是我进行了求证。&/p&&br&&p&首先我找到了(美国)全国防火协会(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NFPA)、美国国家消防局(U.S. Fire Administration, USFA)、国际消防员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re Fighters, IAFF)、英国环保署(Environment Agency, UKEA),浏览了一些资料,没有找到Burn
Down之类的内容,于是我8月16日写了邮件给了NFPA、IAFF、USFA。&/p&&p&我的信是这样写的:&/p&&p&------------------------------------------------------------------&/p&&p&敬启者:&/p&&p&我从中国写信打听是否在火灾处理中有个“burn
down”原则。&/p&&p&您可能已经知道,8月12日,中国北方城市天津发生了一场爆炸,数十名(也许上百名)消防员遇难。公众批评消防指挥官一开始就忽视了爆炸的危险,才让这些消防员的生命受到威胁,最终遇难。部分人声称,在欧美国家,处理火灾时有一个“burn down”原则,即:如果火势不可控制且到达一定的危险程度(以至于不能被消防员扑灭),那么为了保障消防员的安全,则需要(或者消防员有权)让火继续燃烧,直到熄灭。同时,他们在外围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建立防火隔离带,并且/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威胁的人。&/p&&p&现在,人们在愤怒地争论到底有没有这么个“burn
down”原则。我决定来寻求您专业的证言。如果未来再有火灾发生,您的意见会非常重要(例如:是否有人应该为此受到责难等)。&/p&&p&您若能拨冗回复,我将感激不尽。&/p&&p&致礼&/p&&p&冰寒 草于上海&/p&&p&-------------------------------------------------&/p&&p&NFPA是最先回复的,收件者把邮件转给一位中国的协调员,草草回复了几句没有实质性内容,给了一份文件列表,让我自己去查,但我并不是NFPA的会员,也无法下载这些文件。IAFF则完全没有回复,幸运的是,8月19日我收到了USFA的回复,回复者是USFA图书馆负责防火与信息的主管Edward Metz。&/p&&p&他写道:&/p&&p&---------------------------------------&/p&&p&下午好,我把你的问题转给了我们这儿好几位防火项目的专家,可能晚点时间会得到他们的消息。不过,看起来并没有正式写下来的“burn down”原则。总体而言,你是对的:如果火势不可控制,消防指挥员可以决定设立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并且可以不冒险让消防员进场。但这要根据很多情势而定,也许有时,消防指挥员也觉得必须让消防员冒险。&/p&&p&在美国消防界有句大家熟知的老话:能救多点就冒险,只救少点少冒险,救不出啥就别冒险。&/p&&p&所以,不管在哪种情况下,指挥员必须权衡风险和收益。这得取决于判断力,当然指挥员能否作出合适的决定,能否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很关键,例如有无平民、火灾中的建筑性质、潜在的化学物品或有害物质等。换言之,并没有一刀切的做法。指挥员必须迅速研判形势——尽可能精确、尽可能快速,然后作出尽可能最佳的选择,而且要准备好,当有更多信息时,随时修改完善这个决定。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很多都取决于沟通。我希望以上能帮到你,并对那些在火灾中失去生命的勇士们表示哀悼和同情。&/p&&p&Edward Metz&/p&&p&------------------------------------------------&/p&&p&我向Ed表示了感谢,并进一步跟他说为何弄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他问了好几个人,我也很期待其他专家的答复。&/p&&p&我的信如下:&/p&&p&------------------------------------------------&/p&&p&Dear Ed,&/p&&p&太感谢你的回复了!我会把你的建议,以及其他你咨询的专家的建议译成中文。我确信这些信息对平息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非常重要,并且让人们可以认真思考让消防员一遇火灾就冒险是否恰当?&/p&&p&你可能会理解:如果消防员不进入火场,有人可能会抱怨他们;如果指挥员让消防员冒险,他可能被指责。也许有时候指挥员会因为一些别的原因让消防员无谓地冒险,如政治性的原因(例如要显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形象、不想被公众指责等),或者个人原因(想显示英雄气概等)。公众有必要理解一个决定是如何、因何而作出的。唯有如此,才可能达成一致、团结一心,去寻找火灾的原因,并学会预防下一场灾难。&/p&&p&致礼&/p&&p&冰寒&/p&&p&------------------------------------------------&/p&&p&今天,8月20日,我收到了Ed的再次复信,内容如下:&/p&&p&------------------------------------------------&/p&&p&你好冰寒:&/p&&p&我得到了几位同事的回复,他们证实了我昨天给你写的内容。他们指出,美国交通部《紧急事件响应指南》阐述了一项原则,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撤出火场/有害区,并让火自行燃烧。例如第129或130条(PDF文件199页):“超大型火灾,用无人值守固定架固定水龙带或机动喷嘴;如果无法做到这点,则撤离火场,让火燃烧。”这份指南列了172种场景及在那些条件下应当采取的措施。每种场景对应一种类型的化学或其它有害物质。在284页,描述了设立保护区,以及如何作出疏散或就地避险的决定。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内容,你可以在这里下载完整的PDF文件,也许值得一读:&a href=&///?target=http%3A//1.usa.gov/1J3rfQ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1.usa.gov/1J3rfQ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p&&p&另一位同事回复你的问题如下:“&b&是的,原则上和实际操作中,消防指挥员可以决定不扑救火灾,长期以来这是真的&/b&。最近宾西法尼亚Hanover发生的有害物质事故就实行了这个原则。更著名的是几十年前缅因州Westbrook发生的五金店事故。我忘记那位指挥员的名字了,他就让那个五金店burn down,因为里面堆放了农药。他们用水龙带帮助控制火势,冲出的液体封闭处理。我们在70年代有许多BLEVE罐事故(注:BLEVE,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ur explosion,沸腾液体扩散蒸气爆炸),那时消防部门就是这么处理的。”&/p&&p&最后,在面对有害化学物质时,有时第一个困难就是确定到底是什么物质。可能天津的情况说这个不适合,不过我可以把国家医学图书馆的这个网页分享给你,设计这个网页是为了帮助消防员确定可能会遇到什么化学品。消防员用小型手持式设备,在火灾现场就可以访问: &a href=&///?target=http%3A//webwiser.nlm.nih.gov/getHomeData.d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bwiser.nlm.nih.gov/ge&/span&&span class=&invisible&&tHomeData.d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jsessionid=AB864F43A3BC5C63561F4
&/p&&p&我们国家的消防员过去有种过度冒险的文化,所以这些工具和原则就慢慢出来了,用以帮助指挥员更好地作出决定,记着在赶到现场要尽快、尽可能准确地评估形势。然而这些并不完美。人性如斯,所以失误难免。但这种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改变,而且训练也在改善。&/p&&p&敬礼并致良好的祝愿。&/p&&p&Ed&/p&&p&-----------------------------------&/p&&p&&b&总结&/b&&/p&&p&通过上述对话,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没有白纸黑字儿写下“&/b&&b&burn down&/b&&b&”原则,但是原则上和实际操作中,是存在这个规则的。&/b&是否派人进入火场扑救,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评估,对于不可控制而危险很大的火情,指挥员可以决定不派员冒险进入,而仅在外围采取措施防止火势扩大,或者疏散人群。但是,在作出这些决定前,应当尽可能多地了解火场信息——否则,就是拿消防员的生命开玩笑。&/p&&p&天津港消防是否知道这是个危险品仓库?进入前是否知道里面存放的物质?是否知道爆炸可能的规模与后果?如果在这些都不知道的情况就派消防员强行进场扑救,那么在决策和行动上是不科学的。从事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3000吨的准炸药、700吨的氰化钠,够得上是超大型火灾了。&/p&&p&无独有偶,我找到了英国环境署的文件:&b&pollution prevention guidelines: Controlled
Burn: PPG28, 第5页&/b&&/p&&p&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Fire and Rescue Service Act 2004
(Reference 9) and, in Scotland, the Fire`(Scotland) Act 2005 (Reference 10)
place &b&no legal duty &/b&on Fire and
Rescue Authorities to extinguish fires.Their duty is only to provide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and protecting life and property in the event of a fire. &/p&&p&For Scotland, the ‘Fire (Scotland) Act 2005’, “extinguishing”,
in relation to a fire, includes “containing and controlling”, giving Incident
Commanders the option of using a controlled burn.&/p&&br&&p&(此处稍作说明:controlled burn down是指有控制地烧毁。例如某些建筑年久失修,修复的价值已经不大,其它方式拆毁又太费事,就使用这种方法。有专门的文件规范去指导如何有控制的烧毁,这和事故中的let it burn down有所不同)&/p&&p&====================================&/p&&p&谨以此文向英勇的消防员们致敬,并衷心希望我们的消防系统可以做得更科学,在保卫公众财产和生命的时候,也能够审时度势,保证消防员的安全。他们的身后也是无数个家庭,他们的离开,不应当只是换来个英雄的称号,他们也不希望未来有人无辜遇难。&/p&&p&最后,向Edward Metz友好、专业的帮助表示感谢。他在回复、咨询中表现出的快速、准确、专业水准,令我肃然起敬。&/p&&p&====================================&/p&&p&&b&附邮件原文&/b&(隐去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p&&p&&b&From:&/b& 冰寒 (8月16日)&/p&&p&收件人:IAFF FEMA USFA-WEBMASTER; FEMA
NFPA publicaffairs&br&&b&Subject:&/b& Is there a burn down principle in uncontrollable fire
accidents?&/p&&p&Dear Sir/Madam,&/p&&p&I am writing from
China to inquire if there is a &burn down& principle in fire
accidents.&/p&&p& As you may
have known that in the Tianjin (a north city in China) blast on Aug. 12, tens
of, may be more than 100 firemen lives were lost in the accident. The
commanders are now blamed by the public that they ignored the danger of the
blast at the beginning and it was their fault risked the lives of those lost
firemen. Some people claimed that there is a &burn down& principle in
US and EU countries, which means that when a fire is out of control and
dangerous enough (that cannot be put out by firemen), for the safety of
firemen, they need (or have the option) to let the fire continue to burn till it
is &down&. In the meantime, they take precautious actions such as
building up a peripheral &fire barrier& zone, and/or evacuating
people that may be endangered.&/p&&p&People are angrily
a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光布袋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