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试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对的最大的中心问;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一)人口问
试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可持续发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对的最大的中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延续,并成为直接参与国家最高决策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 1
准。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一种选择,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我国也不例外。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后不久,我国政府也在1994年正式批准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改革开放32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靠资源、能源的高度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不但造成自然资源的耗竭,而且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这种发展模式片面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忽视生态成本与社会效益,进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
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2
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和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并取得较大成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 (一)人口问题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达到12.66亿,我国台湾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人口数分别约有2228万、678万和44万。目前我国人口仍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增长。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它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也使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等等。 (二)资源问题 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在我国,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原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14%和32%左右,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则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1.16亩。由于人为因素和水土流失,我国耕地每年以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这直接威胁到近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人均林地1.8亩,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9。我国人均淡水 3
资源的占有量每年不到2600立方米,全球人均淡水为7180立方米。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 2、资源利用率较低,后备资源不足。我国对于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利用很少。由于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开发利用资源上浪费相当严重,一些地方的矿产采选回收率低,有的铁矿采先回收率仅有60%,煤矿只有40%左右。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源耗费、资源耗费却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而耕地资源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9%,且能源资源普遍短缺。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耕地资源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9%,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碳资源的90%,铁矿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三)环境问题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1)土地生态的恶化。我国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沙漠、荒漠化土地的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陆上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了全国耕地的总和。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2%,每年流失的土地至少在50亿吨以上,相 4
当于耕作层为33厘米厚的耕地1750万亩。(2)水资源的污染。我国的水资源持续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仍很严重,水资源紧张,在中国沿海有200多处向海洋排放石油的污染源,近海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我国水域面积已达河流的三分之二,地下水的二分之一。全国低于严重缺水线的省(市、区)有16个,缺水城市400多座,严重缺水城市100多座。(3)大气污染的加剧。中国是燃煤大国,占一次性能源总量的75%。粉尘污染严重。酸雨范围的扩展迅速,以长江、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后来居上,成了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另外,城市的生活垃圾已经对城市及居民生活环境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中国垃圾的露天堆放量已达1.46亿吨。(4)森林草场的减少。我国的森林锐减。由于盲目开采,毁林造田,原先的茂密的森林早已荡然无存,水草丰盛的牧场则成了风沙肆虐的荒漠。(5)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农业污染也日益严重,目前中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亿亩左右,受劣质化肥污染的农田面积约2500万亩,地膜在土地中残留率高达20%~30%。 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整体优化、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终 5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中学教育、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试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54等内容。 
 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实施可持续...《中国 21 世纪议程》 ,经过反复论证和讨 论修改,...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  了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经济得到更好更快 的发展,真正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速 度论英雄”问题仍然存在,把发展片面理解为 ...  试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中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班级: 班级:10 电信专升本 学号: ...  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__...经济发展 速度,经济发展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发展战略,...[2]张启人:论新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姓名: 学院: 专业: ...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从地方利益还是政治 前途出发都会...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策略 我国是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 境问题,...国的情况, 制 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3]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 蔡守秋 1998.03 杨海琴...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面临人口过剩、资源相对不...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毕业论文-试论资源型城市... 9页 5下载券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是哪些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是哪些
09-07-01 &匿名提问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因为:(1)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但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的痛苦之后,人类开始积极反思,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于是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3)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 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②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③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必要性: (1)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灾害的频繁加剧,反映出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们将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将会成为泡影。 (2)人口形势严峻,环境压力增大。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及人口素质的低下,不但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成为制约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 (3)有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地大物博是 国国情的最大特点,但从人均角度来看, 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各类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又有极大的不均衡性。有限的资源要求 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精打细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992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过程与状况,同时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1992年8月,中国政府制定“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当代以及未来的选择。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完成并批准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在此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部门和地方可持续发展实施行动计划。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并明确作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十五”计划还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目标,并专门编制和组织实施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社会和经济的其他领域也都全面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了可持续发展有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及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截止到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1部,环境保护法律6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3部,防灾减灾法律3部。国务院制定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方面的行政规章100余部,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法律起草、监督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的跨部门的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随后还设立了具体管理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该中心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的领导下,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承担制定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日常管理工作。2000年,制定《中国2l世纪议程》领导小组更名为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担任组长,科技部担任副组长。2002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该报告全面总结了自1992年,特别是1996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进展和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以及中国对可持续发展若干国际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与看法。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积极有效地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得到加强,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行动与成就 (1)人口、卫生与社会保障。中国政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2年的11.60‰。下降到2000年的6.95‰。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妇女与儿童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2)城镇化与人居环境。从1992年到2000年,城镇化水平由27.6%提高到36.1%。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3)区域发展与消除贫困。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8000万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4)农业与农村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5)工业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变工业污染防治战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加强了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到2000年底,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0%实现了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1/3。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年,中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6)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并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予以实施。全国已建成了20个国家级园林城市、10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大规模开展防治沙漠化工作,确定了20个重点县、建立了9个试验区和22个试验示范基地。加快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进展,全国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与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大部分具有典型性的生态系统与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制定和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与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使一些濒危物种得到人工或自然繁育。建立了农作物品种资源保存库,加快建立遗传资源库。(7)能源开发与利用。重视节约能源,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0年的5.32吨标准煤降到2000年的2.77吨标准煤(1990年价格水平)。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76.2%降到2000年的68%。推广洁净煤、煤炭清洁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实施了清洁能源和清洁汽车行动计划。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8)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合理地开发水资源,对河流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型产业,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开展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使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在国家扶持下,贫困地区加强了小水电和农村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9)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全国83%左右的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耕地占用补偿制度,1997年到2000年,全国通过开发、整理和复垦增加耕地164万公顷,高于同期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实现了占补平衡。推行荒山、荒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确立和完善土地管理社会监督机制。实施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大力推进农业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技术,保护和改善农田环境质量。(10)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制定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与消除贫困行动,促进贫困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草原资源管理与保护。制定了草原法等法规,加强了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编制了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全国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00万公顷,每年新增约200万公顷。(12)海洋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制定和完善了海洋污染控制、生态保护、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到2000年底,已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69个,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进行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以及近海和大陆架的资源环境调查,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与海洋环境信息、预报服务系统得到加强。 (13)固体废物管理。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了69.2%,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5.1%。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认真履行《巴塞尔公约》,严格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14)化学品无害环境管理。通过加大化工行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减少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汞、砷和铬盐等化学品无害环境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清除有毒化学品生产和储运中的隐患。认真履行和积极参与化学品国际公约的活动。(15)大气保护。划定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在区域内实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制度。通过推广洁净煤和清洁燃烧、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得到控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和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认真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16)防灾减灾。开展防洪抗旱、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防治等综合减灾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全国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了灾害监测和预报水平。开展了灾害保险,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减灾援救活动,灾害损失明显减少。(17)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政府大幅度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围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实施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教育质量逐步提高。(18)信息化建设。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公用电信网。通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促进政府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的全面提高。加快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进程,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19)地方21世纪议程实施。全国25个省(区、市)成立了地方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半数以上的省(区、市)制定了地方21世纪议程和行动计划。在16个省市开展了实施《中国2l世纪议程》地方试点,还建立了100多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20)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全面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270多所高等院校新设置了环境保护院、系、学科。全国许多中小学开展了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在广大农村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中国各类社会团体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积极拥护的态度,妇女、科技界、少数民族、青少年、农民、工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式注册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已超过2000个。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参考答案】:(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从评分标准来讲,只要能答到“当前,我国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要点就可以了(答这一句话就行了)。(另外,mouse学姐讲的也很对。)(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答:总:关键是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a、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民族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b、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继续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同时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c、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d、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e、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学习政治和做政治题目是也是有规律和方法的,每一个专题,你都可以把它切割成三大快,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每一个专题首先应该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是什么”通常包括它的含义和特点等,刚才讲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则纳入“为什么”的范畴,而在做到“怎么做”的一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角度,通常分为党、国家的角度和个人角度,有时还包括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本题中的“主要措施”指代已经很明确,是指国家的角度。当然,如果从准备考试的角度来说的话,只准备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你更应该关注一下我国正在创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等热点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从美学学科产生以来迄今一直没有定论.它的不确定,直接影响现代美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内容的确定,导致美学学科的不成熟和衰微.20世纪拒斥形而上、拒斥本质,试图把关学对象转向经验现象,然而这一转向不仅没能改变美学处境,反而使美学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重新反思美学与形而上的关系,尤其是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质的论述,对于我们思考美学研究对象深有启示.   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首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人和客观世界构成的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精神关系又包含了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等。对于一个客观对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它,这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关系。人与客观现实发生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美学应当对它进行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作为美学的出发点。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会使得美学研究的内容无比丰富。)其次,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再次,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第二,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第三,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艺术能更好的抓住其本质特征。第四,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四种主要观点: 1.美学研究对象应当是美比及美的规律。其理中在于:(1) 有助于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2) 人类审美活动并不限于艺术,以美为对象不会排斥艺术,但如美学仅仅以艺术学对象则会排斥自然美和社会美 (3) 从方法论上看,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深入研究生活美有助更好理解艺术美。2.美学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即艺术哲学。(1) 以往美学史上,大多数美学家都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 艺术在质、量和社会作用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实际生活中的美。 (3) 从方法论上看,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有助于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3.美学研究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这种观点试图从美感经验出发综合前面两种观点。 4.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 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自由创造。 (2) 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浚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神话51888 分类:未分类 提交日期: 17:29:00 浏览:7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具体规划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蓝图,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开展,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农民在想什么,盼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深入到全县9个乡镇农村进行了调研,通过广泛座谈、走访,我切身感受到,党的农村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关注,对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热切向往,对新知识、新观念、新生活比较渴望,对农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一、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抓教育、抓活动、抓示范,把创建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紧密结合、与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出现三个转变:即由组织引导型向自发参与型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单一活动向系列创建方面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坚持以德育人抓教育,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新提高。坚持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基层、进乡镇”、“新农村建设理论进万家”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对新形势下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宣传,增强了农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扎实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婚育新风进万家”、“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评”等系列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逐步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坚持严格考评抓规范,创建工作水平有了新提升。为把农村创建活动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我们注重在规范管理上狠下功夫。一是完善管理办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下发了《文明村镇创建和管理办法》、《文明村、文明户评比标准》及考核实施细则等,使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评考核量化、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了年初申报、半年考核、三年届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基层推荐、层层把关、全面考核的办法,促使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强化考核督导,每年年终,对年初申报的文明村镇按考核细则进行认真考核,实行百分制,严格打分,优胜劣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坚持以城带乡抓联创,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新改善。在创建中确立了“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农村环境治理和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一是以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对农村“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进行了集中治理。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实施方案》(浚文明〔2008〕4号)和《浚县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工程实施方案》(浚办〔2009〕8号)文件,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组织专门卫生保洁队,清理脏乱差,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环境质量;2008年,浚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县。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活动。几年来,累计组织全县省市县级文明单位200余家与150多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帮助结对村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文明卫生知识教育,整治村容环境卫生,搞好净化、绿化、美化,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村、文明卫生户、遵纪守法光荣户、好媳妇、好儿子、好公婆、致富能手”等系列创评;协助结对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规范和《村民自治章程》;组织送图书、送文艺、送电影进村等活动;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2008年,县一中等7个单位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四坚持以点带面抓示范,文明村镇创建出现新格局。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近年来,我县坚持在农村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坚持在各村评选“文明农户”“好儿子”“好媳妇”“好婆婆”“孝亲敬老之星”“致富带头人”等,并通过公评公议栏,让群众在评中争、在争中评。对评出的典型,及时召开大会进行隆重表彰,并敲锣打鼓为他们送匾送牌,让他们风光足、光荣够,激发群众争做文明人,争做带头人的热情,为群众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同时,坚持文明村镇创评活动,让镇村学有楷模,赶有目标。几年来,全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市级文明村镇28个,县级文明村15个,评选文明农户22000多户,“好儿子”“好媳妇”等先进个人典型5600余人。??五坚持不断创新抓载体,群众性创建活动有了新进展。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吸引农民广泛参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县各乡镇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精心组织、设计、策划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活动,不断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新镇镇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文化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进家庭、移风易俗教育进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活进农家”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善堂镇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黎阳镇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二评一推”活动?即评文明村、文明乡镇企业及推行“礼仪电影”,提高了广大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城关镇以“四下乡”活动为载体,坚持在“送”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下功夫,使“四下乡”,成为常下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在全县农村各地蓬勃兴起。??六是坚持“三理”教育不放松,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农村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宣传教育,坚持开展“三项集中整治”、“三优一争”、“三官三员进村镇”活动,努力创造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三项集中整治”活动中,我县城乡联动,各部门通力协作,真抓实干,共取缔农村“黑网吧”32家,查处违规经营网吧25家次,停业整顿7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3家,收缴各类盗版或不健康图书、音像制品1500余册(盘),取缔录像厅4家、游艺厅6家,有效的净化了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教育引导,通过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奖书信征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视知识竞赛、“红色歌曲进校园”、座谈会、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二、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纵览我县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实效,但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我县的农村整体创建水平还不太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省还处在一般状态,缺少特色和创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建设动力。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只有物质文明建设才是硬指标,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如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影响大、政绩好、见效快。二是经费投入不足,阵地建设滞后。由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不强、创建工作没有吸引力。三是文化队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抓精神文明建设专业人才少,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综合素质不高,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度不快、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四是创建活力不够,载体建设不新。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意识不浓、方式方法单一、思路狭窄、载体不活、创建的效果不明显。??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按照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立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突出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拓展新阵地、建设新文化、创造新环境等重点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民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要抓好形势政策教育。以“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为主题,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形势政策教育;以“看变化,比差距,谋发展”为主题,开展发展前景教育。着力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精实质,宣传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讲清楚,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二要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一部分农民群众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扎实开展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教育,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告别陋习,树立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三要抓好农民培训教育。切实加强思想引导,着力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学习文化、学习知识的新理念,真正把学习当作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基本需要,成为自觉追求;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网络,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各类科学常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抓好进城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教育,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二是农村文化繁荣工程。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一要重点抓好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好村镇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电影放映点等各种文化阵地,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阵地网络。二要开展一批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网络的功能,在农闲季节特别是国庆、元旦、中秋、春节期间,组织灯会、剪纸、绘画、书法、歌咏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自娱自乐。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由政府组织,商家买单,群众看戏,把电影、戏剧送到乡村,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培养一批文艺队伍。在抓好乡镇文化专职干部的配齐配强工作、加强思想和业务的培训提高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要着力抓好农民文化活动队伍、民间社会文化团体、民间艺术人才队伍、文化中介组织队伍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三是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工程。清洁农村环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要求。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美化,一要注意村庄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重点搞好人居环境、文化阵地、垃圾处理设施等规划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使村容镇貌朝着优化、美化、整洁的方向发展。二要注重村容整治。以治理农村“五乱”和“一池三改”为重点,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实现广大农村环境的明显改观。三要注重生态保护。要把加强村庄规划和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倡导农民生态意识,有效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杜绝滥伐、滥垦、滥挖现象,保护农村生态平衡。?? 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有效载体。一要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二要实行城乡共建。有计划地组织县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支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工农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和结对帮扶,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三要活化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每年都要下达必须完成的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以确保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利益牵引机制。要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尽快制定和出台多渠道的投入与产出办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群众推动参与的良好局面。??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提质工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的提质扩面工作。一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师生的教学、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村孩子都能“读上书、读好书”,使更多的学生能接受公平的优质的教育。二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使广大农民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断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三要充分发挥城市公共服务带动功能。加大城市人才、智力、信息、资金等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动员城市支援农村。特别要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镇、村延伸,加快构建以县乡为龙头,以村镇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服务网络。?? 六是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工程。狠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贯彻落实。根据《测评体系》的相关要求,完善监督奖励机制。积极协调各相关责任单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三理”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学‘三理’知识,做美德少年”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三官三员”进社区进村镇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淫秽口袋书和有害卡通画、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净化文化市场,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作为建矿 40多年且现已破产的老矿,矿区社保建设有两个特点:一人员结构复杂,过去由于煤炭企业困难,历史欠帐很多,遗留了许多问题。二是成分复杂。有国有企业破产后部分人员领取一次性安置费和失业保障金人员,离退休人员较多,又有部分原**矿遗留的工伤残人员及遗属等人员,如职工住房紧张,医疗设施差,子女就学困难,下岗工人多,再就业难度大,当时遗留问题多又没有及时解决的很多难题,这就成了不稳定因素。同时,煤炭行业与其它行业实际收入和生活条件悬殊,使煤炭企业职工心理失衡。可以说,没有和谐的矿区,就很难讲有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如果能下功夫构建一个和谐矿区,这无疑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成立了社保分局,组建16个党支部,管理2个街道办事处,近30个社区居委会;在矿区社区建设重中之重就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落实到构建稳定和谐矿区上。现就如何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保稳定促和谐社区建设作以浅析探讨。矿区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相处的最基本的社会细胞,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必须要有稳定和谐的社区。因此,加强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共同关注,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在宏观上重视,在微观上引导,在实践中落实。构建和谐矿区,涉及到各个方面,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从总体上来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加快发展。1、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一是加强指导。**局工作站党总支应加强对社区党支部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力度。坚持月定期例会制度,定期研究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和谐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组织。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选好配齐社区党支部支委委员,在继续保留和使用一批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的同时,还要选聘一批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和热心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退管人员充实到社区党支部中。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改进社区党支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健全机制。各工作站党总支要把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应建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选好、用好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领导具体抓,广播、文化、教育、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加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将社区建设成为稳定和谐的新格局。四是完善制度。各工作站党总支根据社区实际制定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细则,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任务要落实到人头,并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作为各社区党支部年终评比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2、加大投入,确保稳定。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党委要加大对社区的扶贫解困投入力度,确保社区稳定和谐,应积极主动筹措资金,力所能及地为社区退管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确保居民安居乐业。二是增加造血功能。为他们出主义,想办法,与有关部门联系尽量让那些特困职工自己发展起来,变输血为造血,为社区的良好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三是鼓励社区党支部支委工作积极性。要做好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乐于为社区服务的稳定的党支部支委成员队伍。支持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放手工作,安心工作,确保支委队伍的稳定。四是加强阵地建设。每一个社区,至少应有一个户外活动场所,没有的应尽快找地方,想办法筹建,已有的要合理利用;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大力推广中心点学习经验,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各社区应积极创建一个活动点或活动中心,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县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都来关心和支持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社区的和谐发展献计献策。二是扩大宣传。各工作站党总支应进一步深入社区,加大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宣传报道工作力度,积极宣传社区在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广大退管人员,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社区的方针、政策,使社区工作报纸有文、广播有声。三是寓教于乐。社区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发动社会文化力量,发挥民间文化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文艺晚会以及各类庆典活动的时机,组织居民积极参加各级文艺演出;组织退管人员参加舞蹈、秧歌、门球等集体活动,举办各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不断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要以各种文明创意活动为载体,使退管人员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得启迪。4、上下共识,齐抓共管。一是团结协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社区党支部应结合退管人员的思想实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退管人员人人支持、参与社区工作。社区党支部要带头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社区退管人员。二是齐抓共管。解决退管人员的实际困难,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是社区最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工作站党总支应齐心协力,各司其职。要进一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活动,竭尽全力解决退管人员的生活困难;三是自强自治。社区退管人员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无私无畏,乐于奉献,自强自立,敢于争先”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早日致富奔小康。社区党支部要积极引导退管人员当家作主,自主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总之,加强矿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保稳定促和谐社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来发展和创新,构建和谐稳定矿区是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矿区退管职工和家属的期待,是矿区经济发展的有力社会保障,通过加强矿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保稳定促和谐社区建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把和谐稳定的矿区社区建设好。我们作为矿区社保系统工作的一员,要积极投入到构建和谐稳定矿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对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0[好评] [差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