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里的员工来源分几种?都是做出什么成绩才能进入亚投行的资金来源

投行里的员工来源分几种?都是做出什么成绩才能进入投行的? - 知乎6825被浏览1182998分享邀请回答2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前一段时间看热门奥斯卡电影『Spotlight』的评论, 里面有一句话感触颇深:&/p&&br&&p&&b&『当聪明人用笨办法下功夫, 这才是优秀的可怕。』&/b&&br&&/p&&br&&p&投行没做过全职, 但是一个暑假在纽约一家精品投行的实习也是深有同感的。表面上, 投行看上去是一个把常春藤的顶级毕业生聚集在一起,挥舞着鞭子一遍一遍的做ppt,拉表格,从日出到日落。 我在做实习之前看过很多前辈写的投行帖子, 印象是:辛苦,麻木, 势力,考运气。 不需要任何技巧,只需要能熬夜,能狠下心来做事情,在外加一些运气, 谁都可以做。 真正等到我实习的时候,有些事情看表面是运气,深入看了,确实是聪明。&/p&&br&&p&讲道理太空讲一个事例吧。 隐去了利益相关部分大家将就着看好了。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哥大(对,就是那所著名的明星爱去的学校...)大三的学生,是我同一届的实习生,就叫他H吧。 看上去白白净净的,每天白衬衫,领带天天不一样。由于是精品投行,实习生人数也少,我们两个于是玩得就很多。 H出生于东欧某国,小时候国家动荡,每隔半年就得搬一次家。爸爸给人做会计, 他跟着后面学, 每天看到凌晨,于是14岁时就开始帮别人算账打零工挣钱了。 后来全家移民美国,自己努力学习申请到了全奖上了哥大。 &/p&&br&&p&每次我们谈话, 他最自豪的就是那段替人算账的日子。每天白天上学, 下午放学后开始工作, 别人做一天的东西他要能在半天内做完而且不出错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 于是他就苦练记性, 这样别人要来回翻找的数字他都能一分不差的直接背出来,这样一点点把时间挤出来。 那时候锻炼出来的记性和反应能力, 也为后面的故事打下了基础。&/p&&br&&p&开始第三周,我上了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是风能相关产业的M&A(并购), 我们是卖方代表。 我上项目的时候,基本上条款已经敲定好了, 就等双方走个过场, 投个票, 签个字的事情。就在一天晚上,当我在公司里看着YouTube吃着Seamless叫来的晚餐,手机突然响了。 买方看中了一个别的项目想反悔, 这笔交易可能要挂。 &/p&&br&&p&然后就是项目组开会。 VP问我”你从刚进公司开始盯风能,你去看看美国有哪些新能源的fund有可能卖掉这个项目?“ 我一下就头皮发麻了 - 虽然说我确实在研究风能, 但是我从来没有关注过哪些基金可能会买;更何况时间这么短,哪来得及拉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 就当我要说需要点时间的时候, 我隔壁的和我一起开始实习的哥大小哥主动说清楚情况, 可以来帮我。 我心想, 我好歹还看了三个星期市场, 你能帮上毛线忙。 &/p&&br&&p&结果我错了。我们刚回小隔间坐下来, 他就说了好几个他知道的在2010年之后做了相同级别风能收购的fund。 然后在又开始头脑风暴有哪些别的新能源基金可能想要diversify portfolio可能会买。 列完了后, 就开始写分析, 比较可能性, 最后写出报告结论。 一气呵成,早上5点就完成了。 期间我本来想帮忙, 但是看他给我解释的时间比做的时间都长, 我也就不好意思插手了, 就打了打下手。 &/p&&br&&p&最后这个项目还是买了出去。董事总经理根据小哥提供的list开始打电话, 最后在牵线搭桥下找了一个fund接盘,价格没有很好,不过总算卖出去了。 我实习结束后也就没打算留下, 小哥也没有留下, 最后去高盛工作了。 走之前我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他会知道那么多。他跟我说 “我做excel、ppt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想为什么这边要这么算? 做 comparable 的时候我都会想这些公司以后还有哪些收购的可能性。 工作虽然简单重复, 但是仔细学还是能学到很多的。要注重长期积累。“ 我跟他的区别,就是我在一遍一遍的excel的折磨下,脑子越发迟钝和容易开小差,而他已经不仅摸清了每一个关注的公司的信息,并且分门别类的储存在脑海里。 &/p&&br&&p&通过一整个实习,我对投行的偏见基本全部消失,我并不觉得投行是个拼时间拼运气的行业。只是一味当苦力的分析师, 估计最后也不会在这条路上走远, 真正的投行精英, 每一次ppt,每一个excel都见证了一次成长。这种不被重复苦力劳动吓到,并且能从中不断学习的能力,才是成就这些人的原因。&/p&
前一段时间看热门奥斯卡电影『Spotlight』的评论, 里面有一句话感触颇深: 『当聪明人用笨办法下功夫, 这才是优秀的可怕。』 投行没做过全职, 但是一个暑假在纽约一家精品投行的实习也是深有同感的。表面上, 投行看上去是一个把常春藤的顶级毕业生聚集…
1、外资投行。是指工作地点在香港、纽约等地的投行,或者虽然工作地点在内地,但编制在外资投行、也按照境外职位拿薪水的那种,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br&要北大、清华的,本科最好。&br&要北大、清华中最好的院系的,以高考录取平均分从上往下排,前五个院系都有机会。&br&要北大、清华中最好院系的最好的学生,成绩Top10%以内有机会,实习经历、商业感觉、个人热情等等,大致上也要在10%以内吧。&br&&br&每年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应该在500人以内(数字也可能不准确,大致就是几百人吧)。GS、MS每年大陆招人的数量少则1-2人,多也不太可能超过10人。&br&所以你需要在全中国排名前500,就有大概五十选一的机会进入。&br&&br&2、最好的本土投行,以及本土的合资投行。具体是指中金、中信、UBS(实际上UBS也可以列入外资投行)、东方花旗、一创摩根。。。。&br&要北清人复的,硕士比较好。&br&院系不限,但通常理工科+经济金融的复合背景更好。&br&成绩前50%即可。&br&实习经历、商业历练有一些最好,没有的话就用成绩弥补吧。&br&&br&每年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估计会在几千到1万人吧。&br&这些公司每年招聘的学生数量应该是在500人以内,少的话可能100来人。&br&大概是二十选一的比例(不准确!)的可以进入。&br&&br&3、中等的本土投行。例如海通、民生、国信、国泰君安……&br&要较好的一本院校的硕士,例如上财、中财、外经贸……&br&院系不限,如果有经济金融的背景更好。&br&成绩也不严格限制,但不要弄到经常挂科。&br&这个等级的其实已经谈不上明确的标准了,招聘条件比较灵活。简历上有一些突出的亮点,就能够争取机会。突出的亮点是指在上财管理学院成绩前5%、CFA三级、CPA全过、有律师资格、做过比较牛逼的实习工作等等。&br&招聘人数每年估计会在1000人左右吧,符合标准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这个层级的工作已经不那么炙手可热,很多牛逼的人会选择其他行业更好的工作例如互联网等等,所以竞争激烈程度也还好。&br&&br&4、较差的本土投行。是一些你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券商。&br&这样的工作只是普通工作而已,我想你不会太感兴趣。&br&&br&以上所有标准都有两点备注:&br&1)不是绝对的,但是相对程度不会放宽&br&例如你不是北大清华最好院系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GS、MS。但相对条件不会放宽,你必须在其他方面是中国最好的500个应届毕业生之一,才有大概2%的可能性进入。&br&其他层级类似。&br&2)以上提到的所有筛选比例打个对折,是真实的招聘比例&br&因为VIP和海归还没算进去,这些竞争加入以后,职位机会砍掉至少一半,以上。&br&最好的投行其实已经不太招聘非VIP的应届毕业生了。VIP的小孩进来就能拿单,帮公司几百万几千万的挣钱。别说北大清华了,哈佛学生刚毕业能值100万吗?&br&&br&应届毕业生就是这样一个情况。&br&&br&非应届招聘的情况稍好一点。&br&非应届的通常都是早些年进入投行的,那时候投行还不怎么抢手,人员背景差很多,简历看上去也不光鲜。&br&但是这对现在希望进入投行的人毫无帮助。现在投行已经很抢手了,整个行业布满了人精,等到你有资格作为非应届毕业生跳槽的时候,你还是会发现你周围依然是最好学校最好的学生,带着牛逼的工作经历和你抢职位。你依然像现在毕业的时候一样,毫无竞争力。&br&&br&投资银行是一个已经过度竞争的行业,人才相当饱和。&br&我不但建议普通学生不要考虑这个领域,也建议那些优秀的学生不要考虑这个领域的工作,再好的行业都经不住人才下饺子一样的往里面倒。
1、外资投行。是指工作地点在香港、纽约等地的投行,或者虽然工作地点在内地,但编制在外资投行、也按照境外职位拿薪水的那种,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 要北大、清华的,本科最好。 要北大、清华中最好的院系的,以高考录取平均分从上往下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8866 人关注
671 条内容
678 人关注
156 条内容
6277 人关注
453 条内容
789 人关注
689 条内容投行里的员工来源分几种?都是做出什么成绩才能进入投行的? - 知乎6825被浏览1182998分享邀请回答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外资投行。是指工作地点在香港、纽约等地的投行,或者虽然工作地点在内地,但编制在外资投行、也按照境外职位拿薪水的那种,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br&要北大、清华的,本科最好。&br&要北大、清华中最好的院系的,以高考录取平均分从上往下排,前五个院系都有机会。&br&要北大、清华中最好院系的最好的学生,成绩Top10%以内有机会,实习经历、商业感觉、个人热情等等,大致上也要在10%以内吧。&br&&br&每年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应该在500人以内(数字也可能不准确,大致就是几百人吧)。GS、MS每年大陆招人的数量少则1-2人,多也不太可能超过10人。&br&所以你需要在全中国排名前500,就有大概五十选一的机会进入。&br&&br&2、最好的本土投行,以及本土的合资投行。具体是指中金、中信、UBS(实际上UBS也可以列入外资投行)、东方花旗、一创摩根。。。。&br&要北清人复的,硕士比较好。&br&院系不限,但通常理工科+经济金融的复合背景更好。&br&成绩前50%即可。&br&实习经历、商业历练有一些最好,没有的话就用成绩弥补吧。&br&&br&每年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估计会在几千到1万人吧。&br&这些公司每年招聘的学生数量应该是在500人以内,少的话可能100来人。&br&大概是二十选一的比例(不准确!)的可以进入。&br&&br&3、中等的本土投行。例如海通、民生、国信、国泰君安……&br&要较好的一本院校的硕士,例如上财、中财、外经贸……&br&院系不限,如果有经济金融的背景更好。&br&成绩也不严格限制,但不要弄到经常挂科。&br&这个等级的其实已经谈不上明确的标准了,招聘条件比较灵活。简历上有一些突出的亮点,就能够争取机会。突出的亮点是指在上财管理学院成绩前5%、CFA三级、CPA全过、有律师资格、做过比较牛逼的实习工作等等。&br&招聘人数每年估计会在1000人左右吧,符合标准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这个层级的工作已经不那么炙手可热,很多牛逼的人会选择其他行业更好的工作例如互联网等等,所以竞争激烈程度也还好。&br&&br&4、较差的本土投行。是一些你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券商。&br&这样的工作只是普通工作而已,我想你不会太感兴趣。&br&&br&以上所有标准都有两点备注:&br&1)不是绝对的,但是相对程度不会放宽&br&例如你不是北大清华最好院系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GS、MS。但相对条件不会放宽,你必须在其他方面是中国最好的500个应届毕业生之一,才有大概2%的可能性进入。&br&其他层级类似。&br&2)以上提到的所有筛选比例打个对折,是真实的招聘比例&br&因为VIP和海归还没算进去,这些竞争加入以后,职位机会砍掉至少一半,以上。&br&最好的投行其实已经不太招聘非VIP的应届毕业生了。VIP的小孩进来就能拿单,帮公司几百万几千万的挣钱。别说北大清华了,哈佛学生刚毕业能值100万吗?&br&&br&应届毕业生就是这样一个情况。&br&&br&非应届招聘的情况稍好一点。&br&非应届的通常都是早些年进入投行的,那时候投行还不怎么抢手,人员背景差很多,简历看上去也不光鲜。&br&但是这对现在希望进入投行的人毫无帮助。现在投行已经很抢手了,整个行业布满了人精,等到你有资格作为非应届毕业生跳槽的时候,你还是会发现你周围依然是最好学校最好的学生,带着牛逼的工作经历和你抢职位。你依然像现在毕业的时候一样,毫无竞争力。&br&&br&投资银行是一个已经过度竞争的行业,人才相当饱和。&br&我不但建议普通学生不要考虑这个领域,也建议那些优秀的学生不要考虑这个领域的工作,再好的行业都经不住人才下饺子一样的往里面倒。
1、外资投行。是指工作地点在香港、纽约等地的投行,或者虽然工作地点在内地,但编制在外资投行、也按照境外职位拿薪水的那种,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 要北大、清华的,本科最好。 要北大、清华中最好的院系的,以高考录取平均分从上往下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8866 人关注
671 条内容
678 人关注
156 条内容
6277 人关注
453 条内容
789 人关注
689 条内容投行里的员工来源分几种?都是做出什么成绩才能进入投行的? - 知乎6825被浏览1182998分享邀请回答8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行员工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