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 基金支持 需要区分 自然基金和北自然青年基金金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没有调查韩春雨论文,等《自然》公布结果
关键字: 韩春雨韩春雨论文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生物技术》韩春雨论文质疑事件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
据澎湃新闻12月15日报道,针对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论文争议事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当天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没有相关进展。《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017年1月底要公布他们的调查结果,咱们先等等他们的调查结果。”
目前,距离韩春雨课题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已经过去7个多月,全球尚无一家实验室宣布能重复NgAgo实验。
而在今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披露,名为“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已经批准,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负责人为韩春雨,批准金额为100万元。
此后,科普作家方舟子,以及国内数位生物学家,先后实名致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开呼吁,作为韩春雨NgAgo技术后续研究的资助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尽早启动学术调查,维护中国学术界声誉。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资料图
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迟迟未就韩春雨论文质疑事件表态。自然科学基金委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北京时间11月29日,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声明中表示,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对韩春雨课题组争议论文的调查,并公布进展。看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等待《自然-生物技术》的调查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在《自然-生物技术》公布调查结果前,韩春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NgAgo后续项目就会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显示,韩春雨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起止年月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了名为“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为韩春雨。
目前,距离日仅剩16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没有说我们在进行调查。您觉得为什么我们要去调查呢?我们那个项目要从明年1月1日才执行。”
当记者提出“如果《自然-生物技术》最终采取撤稿的处理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给予韩春雨项目的相关资助会取消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表示:“这个我们现在具体还不知道,得等到时候看他们的调查结果。”
国内一位一直关注韩春雨事件的学者在听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回应后,对记者表示:“《自然-生物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该相互独立的,而且应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更主动点才对。”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有剽窃他人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变更项目负责人或者终止基金资助项目实施的申请,报基金管理机构批准;基金管理机构也可以直接作出终止基金资助项目实施的决定。
另一方面,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不是资助了此前韩春雨课题组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NgAgo论文,尚不清楚。
今年5月2日,韩春雨课题组的NgAgo论文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致谢”中提到,该篇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为“”的项目支持。该项目负责人是NgAgo论文的第二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沈啸。
韩春雨课题组的NgAgo论文在“致谢”中提到,这篇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为“”的项目支持。
记者查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现,沈啸的该项目名称为“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细胞外源性抗原递呈的影响及其生理意义”,批准金额为80万元,依托单位为浙江大学,起止时间是2013年1月至2016月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为“”的项目由沈啸负责,沈啸是NgAgo论文的第二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不是客观上为韩春雨课题组的NgAgo论文提供了资金?如果是,那么在论文面临全球范围内压倒式质疑时,作为经费资助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权启动学术调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没有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只是表示先等等《自然-生物技术》将在1月底公布的调查结果。
此前,沈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学术常规,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必须在论文的‘致谢’部分标明自己的基金来源。我标注了我的基金,韩春雨没有基金。但这个研究基本上是韩春雨通过各个渠道自筹的,我的资金没有投入实验部分。”(记者/王盈颖)
原标题:自然科学基金委回应韩春雨争议:无进展,等《自然》调查结果
责任编辑:朱敏洁& 登录/注册
您可以从小木虫客户端获取VIP通行码,无需登录继续浏览
STEP1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版客户端
(已安装客户端用户请无视)
STEP2登录页面下方获取VIP通行码
VIP通行码: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立贴留念:祝贺自己青年基金中了,并啰嗦一下本人申请自然基金之路。
立贴留念:祝贺自己青年基金中了,并啰嗦一下本人申请自然基金之路。
本人07年开始读博士(车辆工程,平时跟着老板做横向项目,占用时间较多),09年开始用自己博士论文内容替课题组一位老师申请基金(当时只觉得是练兵,体会一下申请过程,自己的导师做横向,并且年龄偏大,没有申请的需求),当时由于论文尚未深入,申请书写得比较空泛,第一次申请被拒。2010年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比较明确,得出了几个创新的结论。申请书的内容主要围绕几点具体的创新点,而不是像去年那样泛泛而谈。自己觉得申请书写得尚可,成功的把握应该比较大,后来课题组的那位老师在题目和内容上添加了一些试验研究。因为自己的博士马上要毕业了,当时心情很复杂,既希望申请成功,也不想申请上,申请成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信心,但是自己四年来付出的心血像被掏空了一下,以后自己申请用什么题目会是个问题。半年后,比较淡定地得到了通知:面上基金中了,4个同意,另外1个也没有否定。2010年9月份留校报到,开始了自己申请基金之路。由于去年的好成绩,自己对基金心态也变了,不在那么的仰视。果不其然,由于需要重新找题目加上自己的不重视,11年的基金5个差评,体会到了五雷轰顶的感觉。随着慢慢地了解到在高校里自然基金对青年教师的重要性,没有自然基金,后续的人才项目一切免谈,正好面临评副研究员,所以非常重视。今年又重新换了个题目,这是我一直在思考但从未着手研究的一个题目,难度较大,且在本人所处行业内国外研究空白(但这意味着是否具有研究的价值)。写申请书过程中,重视了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另外着重强调了试验研究。申请书写好后,找了几位教授帮看了一下,体会最深的是关于对科学问题的提炼,修改后的申请书感觉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另外本人一篇顶级的也出来了,所以对本次申请抱有很高的期望,但也担心没有前期工作被枪毙。若是没有中,明年都没有信心申请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 && &前几天接到单位领导透消息今年有4~5个青年基金上会,但具体姓名不清楚。本人所在校二级单位总人数不多,科研非教学单位,大部分35岁以下的都拿到了青年基金,估计今年申请青年基金的也只有7~8个人。这几天一直没有消息,一直觉得没有消息就是坏消息,心里忐忑不安。由于学校已经放假,今天抱着试试的态度给学校科技处打电话,想不到电话有人接,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得知自已中了,另外本单位中了3个青年基金,面上的没问。申请成功感觉到异常的兴奋,自己的辛苦有了回报,在此祝福大家,也祝福自己!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自然青年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