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理财签约到期到期对接是什么意思

“无缝对接”买理财要长短搭配
□现代快报记者 张瑾
通讯员 陈武
今年已经68岁的王先生和老伴都是机关单位的退休员工,除了生活开支,每月退休金尚有不少剩余。十多年间,王先生一直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打理闲暇资金,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老年人投资首先要保证不赔本,银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最合适”。
王先生退休生活的一大块时间就是到各家银行了解在售的理财产品情况,收集宣传折页,对比收益,然后选出最合适的产品购买。在银行间“转悠”被他当做退休后的一项“娱乐”。
王先生介绍,前几年,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也能到5%以上,因此多是购买短期理财,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总结出了选择产品的技巧:由于每种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和起息日都不尽相同,一些起息快的产品收益相应会更多。
“我不是一直买的都是银行理财产品吗,我有个专门的笔记本,记着每个产品的到期时间。在一款产品快到期前,我就到各家银行去看看有哪些理财产品在卖或者即将要卖,还有就是购买额度,在一笔资金到期前就选好产品,尽量让两期产品时间衔接上最短,最好是这边一到期另一边当天起息或者隔天起息。”王先生说。
王先生也表示,自己一边做理财,一边在改进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方式。比如以前挑选理财产品只奔着预期收益高的,但其实并不是个好选择。比如,一些收益率高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续上,整体的收益不一定划算。另外,理财产品有募集期,到期后不一定当天到账,前前后后这些日子钱都按活期利息算,并不划算。
“去年买的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5.5%的产品,93天的投资时间。到期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都降下来了。后来我续的产品只有4.2%的收益率。如果我当时买一只收益率稍微低一点但是投资期限更长的理财产品,收益要更高。”王先生总结道。
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理财经理 黄葵
王先生这样做,降低了资金闲置时间,保证了资金几乎都能够在理财中周转而不在活期账户多做停留。这种投资方式很适合一些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但需付出较多时间及精力,也可以考虑配置部分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长短搭配,便于调度。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不断降低,而且一些收益较高的产品会被“秒杀”,因此建议投资者尽可能购买中长期理财,并且及时了解募集情况,尽量在发售第一日就去购买,以免份额售罄。另外,是否加大长期理财产品的购买份额,还要看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情况,如果闲置资金近期不会用于其他花销,可适当增加长期理财产品的份额;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则不建议过多购买长期产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银行理财为何提前终止?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11月30日,今年累计有77款银行提前终止。从历史数据看,在2011年至2014年同期,出现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仅分别为33只、44只、55只和38只,都不及今年的水平。
  据了解,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是指银行单方面在理财产品尚未到期时,向投资者返还本金和相应收益。在实际操作中,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按照预期收益率计算,但由于理财天数缩短,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会相应减少。
  理财类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在今年很常见。近期,多家银行都发出关于理财类产品提前终止的通知,其中不仅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告诉记者:“随着利率下行,部分优质企业较容易从市场上找到成本更低的资金,去置换之前成本较高的债务。企业提前还款后,相应的银行理财产品计划被迫终止。此外,个别银行披露其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与股市的非理性调整有一定关系。”
  一位内人士指出,“非标资产”的产品提前终止,都是投资项目的借款企业提前还款。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资金成本降低,相比之下,企业更早发生过融资的财务成本偏高,提前还款动力较大。
  此外,有部分涉及股市的产品因受到三季度股市下跌的冲击而选择提前终止。闫自杰指出,如某国有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中明确写明,该产品是通过产品绕道股市,受股市下跌影响而提前终止。
  记者了解到,提前终止理财让想锁定长期限的投资者收益缩水,很多投资者对银行单方面终止条款愤愤不平,认为这是“霸王条款”。对此,闫自杰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其他固收类产品相对稳健,但并不像国债那样的无风险收益品种,在面对经济周期波动、利率下行等无法规避的系统性风险时,银行通过提前终止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投资者可理性看待这一情况。
  对于市场上一些质疑银行自行终止产品权利、设立“霸王条款”的说法。闫自杰认为,这种说法有将银行理财等同于存款的错误逻辑,不符合理财产品作为投资品种,投资者需承担风险的原则。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银行单方面提前终止产品看似不公平,但很多理财产品在发售时,说明书上都已有,即银行有权根据投资时的情况决定是否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运作。而这样的条约一旦在产品说明书上出现,则被默认为投资者同意,因此所谓公平也是见仁见智。
  据了解,银行理财作为资产管理计划,背后对接的是各种投资标的,在产品设计上,多数产品的风险溢价较低,尤其非结构性的产品,因此相对来说风险等级较低,但并非没有风险。
  在产品的合同中,风险会被明确提示。闫自杰介绍,银行在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预估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示,这一方面是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权益的表现。
  产品被迫终止后,投资者也不必完全失去信心。闫自杰表示,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受利率快速下行影响,提前终止的多是一些收益较高的中长期产品,也有个别银行的中短期产品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不过这些产品的到期收益都是按预期最高收益进行兑付。因此,投资者没必要刻意做预期管理,一旦遇到提前终止,及时进行新产品的对接即可。
(责任编辑:罗浩 )
12/15 07:3512/15 07:1112/15 07:1012/15 07:0812/15 04:1512/15 03:25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股票/基金&
购买理财产品要注意啥:算清实际收益 期限过短不要买
  投资潮流
  本报记者 高改芳
  余额宝4月18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至5.253%。同一天,(,)和(,)基金合作的“掌柜钱包”七日年化收益率为5.938%,兴业银行和合作的“兴业宝”更是达到了6.056%,排在同类产品首位。虽然差别不大,但从中可以看出银行类“宝宝”对产品实现了反超。
  如果把银行强大的资源利用起来,银行理财产品的确比互联网金融产品更有优势。但投资者在关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流动性的同时,要算清实际到期收益。在这方面,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并没有明确的信息披露,银行传统型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仍待加强。
  银行打响阻击战
  兴业银行银银平台余额理财产品“掌柜钱包”3月10日正式对外推广。兴业银行有关人士称,这是目前业内唯一具有银行信用背景的余额理财产品。在余额宝跌到5点多的收益率时,掌柜钱包的收益率依旧为6.39%。而且赎回资金瞬间到账,1分钱起购。
  据了解,“掌柜钱包”背后挂钩的是兴全添利宝这只货币市场基金,与第三方支付公司被银行设置转账上限不同,因为“出身”银行,兴业“掌柜钱包”不设转入限制,银联支付银行转入金额也高达几百万元,转出金额上限为3000万元,这是目前业内最高赎回上限。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很多“宝宝”单日产品总赎回只有500万元,掌柜钱包的客户可享受每日3000万元的赎回额度。
  实际上,高居新浪“互联网理财基金宝投资”排行榜榜首的是“兴业宝”。“兴业宝”
是兴业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余额理财服务,第一期合作伙伴为大成基金。1分钱起购,转入支取无费用,支取实时转入客户的兴业银行账户,收益按日结转,按日支付。
  业内人士分析,兴业银行的这些余额类理财产品,因为是银行系的货币市场基金,从银行拿到高息协议存款应该会有些便利。所以收益率会高于互联网公司的同类产品。而余额类理财产品竞争的两大关键指标是流动性和收益率。所以投资者在关注收益率的同时,要注意其赎回是否能做到实时到账,尤其是在月末、季末这些资金紧张的时点。
  实际收益率“打折”
  除了上述余额类理财产品,银行滚动推出的低风险、传统型理财产品也备受投资者青睐。但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大多数投资者只看期限和收益率两大指标。而到期之后,是否达到预期收益率,很多投资者并不十分清楚。尤其是一年以下的理财产品,这种情况就更多见。
  理财专家建议,因为有募集期和到账期,此类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可能远达不到银行宣称的收益水平。所以要仔细考评每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并以此指导未来的投资。
  因为惧怕风险,上海的张女士一直把闲钱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今年1月,张女士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期限70天,预期最高到期年化收益率为6.30%,同期四大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不到6%。
  今年3月19日,张女士收到现金分红604元和本金5万元。而每到这个时候,张女士根本顾不上计算收益率,而是忙着算计下一步该买啥。这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的新闻见诸报端,张女士才想起给自己的产品算笔账。张女士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是604/*100%=6.30%,达到了预期收益率。但是如果算上长达5天的募集期,以及到期后两天才能到账的时间,实际收益率达不到6.3%。
  莫为小利忙转账
  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3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433款,其中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2979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7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
  工行客户经理介绍,不能仅凭预期最高收益率就决定购买或者不买一款理财产品。例如,该行“挂钩黄金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虽然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很低,且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4%。但该产品有几个限制条件:如果在观察期内挂钩标的始终保持在边界水平之下,则到期收益率为5.4%;如果在观察期内挂钩标的曾经高于或者等于边界水平,则到期收益率为1.30%。也就是说,这是一款看跌黄金的产品,如果在观察期内不巧黄金上涨了,那么收益率就要打折扣。
  “虽然工行设定的指标比较安全,但该产品在历史上的确有两次没有达到预期最高收益。”客户经理说。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普益财富统计中显示的未达预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大多都是这类有条件限制的产品。虽然没有达到最高收益率,但本金和最低收益都有保证,应属于正常范围。
  某银行理财师认为,只有在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次、大面积出现实际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才能说银行在产品设计中可能存在问题。他建议,投资者最好不要购买期限过短的理财产品,例如1个月左右的。因为从募集到最后到期资金到账,起码有4天资金是作为活期存款存在账上的。频繁购买此类短期产品,投资者的实际收益肯定不高。如果再没有合适的产品后续对接,“最后的实际收益很可能和定期存款差不多,甚至比不上定期存款。”该人士称。
  相矛盾的是,银行推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通常期限较短。“所以,不要为了追求零点几个点的收益而增加交易成本。”该理财师说。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到期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