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慈善基金会法规定的基金会管理费用是多少

慈善组织管理费支出上限细化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0:42来源:东方财富网
昨日,民政部对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慈善法》配套文件《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了具体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多年一直因为透明度较低而被社会诟病的慈善组织管理费支出,《规定》在《慈善法》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明确规定。《规定》提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而拥有同样资格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年度管理费用则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13%。
按照《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除这类慈善组织外,其他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授权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制定。而本次新政就是对相关细节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据悉,《规定》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的列支原则、列支范围、列支比例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
根据《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与《慈善法》中规定的相同,还是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而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年度管理费用则进一步放开至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13%。另外,对于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规定》明确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以净资产规模为基数计算年度慈善活动支出比例,区分不同规模档次确定年度慈善活动支出和年度管理费用标准。业内称,此项规定将大大降低慈善组织通过管理费进行贪污浪费的风险。
根据公开资料,慈善组织的管理费用包括: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工作经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社会保障费;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资产盘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因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聘请中介机构费等。此前,对于《慈善法》将管理费15%降至10%的变化,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曾解释称:将管理费占比的上限界定在10%,是在国务院基金管理条例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规定的,并充分听取了一些基金会、社会团体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本次《规定》,有慈善领域资深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坚持《慈善法》中规定的管理费支出上限且适度的进行“分类处理”,一方面显示出我国在严防募捐费用被浪费、贪污方面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给生存压力确实较大的中小型慈善组织一定的“缓冲”空间。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1.50% 1.5%
1.5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5%
0.60% 0.8%
0.60% 0.8%
0.60% 1.5%
0.60% 1.5%
0.60% 1.5%
0.64% 1.6%
0.60% 1.2%
0.60% 1.2%
0.60% 0.8%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03%(10-26)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业界争议声中 慈善法仍确定机构管理费用上限为10%
【财新网】(记者 石睿 盛梦露)3月16日上午,历经十数年研究、酝酿和折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终获全国人大通过。据财新记者获悉,其中,备受公益领域人士争议的“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的年度管理费用”比例,在最终通过的法律条文中,仍被确定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这一经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建议修改后的结果,比3月9日慈善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之初的“不得超过当年度总支出的15%”,压缩了5%。在全国人大表决前夕,曾有20多家公益基金会联名提出呼吁,担忧遭到下调的管理费用比例,恐对公益行业发展造成打击。管理费用比例争议何来当前,中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运行成本费用的上限,都是比照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依循颁布于2004年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但是,业内普遍认为,上述规定限制了许多小型基金会的发展。同时,受此规定影响,不少慈善组织的人事成本只能长期保持在低档水平,导致难以引进优质人才或留下资深人才。在公益领域人士的反复呼吁下,在3月9日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慈善法》草案曾提出,具公募资格的基金会的管理成本,“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5%”,拟将公益行业目前普遍依循的10%标准,放宽5个百分点。然而,上述“从10%到15%”的变化,却引来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质疑和反对,继而引发舆论热议。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工商联界别21组有关慈善法草案的讨论会上,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志列、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等委员均认为,15%的管理费过高,应予下调。根据各方意见和建议,3月13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慈善法草案作出92处修改。其中,最明显的调整之一,就是把此前草案中,关于基金会运行费用占当年度总支出的上限比例,从“15%”又降回“10%”。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表示,这一改动很可能把一部善法变为恶法,对很多组织来说,“10%和15%是天壤之别”。3月15日下午,在《慈善法草案》于全国人大表决前夕,包括壹基金在内的全国22家基金会联名发函提交全国人大,建议取消慈善法草案中,公募基金会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年度总支出的10%的规定。函件指出,该限定将直接导致公益慈善组织无法引入优秀的人才促进机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并认为10%的支出比例限定,对“雇佣专职人员来提供社会服务的公益基金会”,及其“下设的专项基金”来说并不合理。如果照此立法,许多机构或将面临被迫关闭的境地,或者将导致机构被迫违规操作,“对公益行业发展造成严重打击”。联名发出该函的机构认为,统一的管理费用标准不适宜管理不同规模的基金会。虽然有的大型基金会年支出总规模可达上亿元,但对于年度总支出只在200万元左右的中小型基金会来说,10%的管理费用,就只有20万元。扣除房租、水电等基本办公费用,剩余的钱甚至难以聘请一名专业人员。此外,不同类型公益组织的服务内容不同,贡献社会的方式不同,因此管理费用占年度总开支的比例也难以一概而论。由上述公益机构发出的联名函件指出,对于直接提供慈善服务的运作型基金会,例如一批服务于农村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残障康复服务、老人服务、等领域的基金会,以及研究型、智库型基金会来说,人力成本是主要支出。“如果把这类机构的人员开支都列入管理费用并设定10%的比例,将导致这些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的基金会无以为继”。这些基金会表示,大部分公益事业发展悠久的国家都不会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故希望全国人大删去《慈善法》草案中这一具体规定,同时使基金会增强公开透明度,通过市场选择和公众力量的无形监督促进行业的自律。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也建议,在法律中未必需要规定管理费用的具体比例,但可以要求慈善组织在年度报告中列出行政支出及其所占比例,并作出说明;同时将其作为必须信息公开的内容,“由社会公众去判断向哪些慈善组织捐赠”。不过,据财新记者获悉,在3月16日表决通过的慈善法条文中,仍维持了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其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度总支出10%的规定。而非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其他慈善组织,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则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3月16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关于慈善法立法的表决结果显示,共有2636票赞成,131票反对,83票弃权。即使《慈善法》的立法过程从倡议到完成,前后共历时十余年,且在业内仍不乏争议。但是,许多长期参与立法研究的专家,仍对慈善法的通过予以肯定。金锦萍表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慈善法今日得以通过,历史意义不可低估。回想四百多年前,英国《伊丽莎白法》(即《慈善法》)实施,与同期颁布的《济贫法》一起成为民间与政府共同为社会筑底的典范。她说,目前自己最关心的后续进展,就是慈善组织的登记与认定制度、慈善税收制度和慈善信托的落地。金锦萍说,在慈善法的立法于今日完成后,“争论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法律的正确解读、实施和配套制度之健全才是关键”。■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fangdo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慈善法建言 明确公募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含义
《慈善法》草案提交两会审议之后,最受关注的条款莫过于第六十条:“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年度管理成本不得超出当年总支出的15%。”不少委员认为“这个比例太高,标准过宽”。
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在认真研究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对慈善法草案逐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草案修改稿。“第六十条”在此修改版中调整如下:“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出当年总支出的10%。”此条文将“年度管理成本”改成了“年度管理费用”,“15%”的比例调整为“10%”。
南都公益观察认为,由于“管理费用”的指代不明,此项条文的修改需要再次慎重考虑。
管理费用的含义需要明确
尽管此次修改将“管理成本”的表述改成了“管理费用”,但是它们指代的内容本身依然是模糊的。
根据日实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六章,非营利组织的“费用”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1、业务活动成本。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其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就一个公募基金会简单说来,就是它的公益支出,包括投入该公益业务或者项目的人的工资、资助金额、物款、差旅等。
2、管理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组织和管理其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行政人员的工资福利(注意,不是项目人员,项目人员的工资福利纳入业务活动成本中核算)、办公室水电费、租金等等行政费用。
3、筹资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对公募基金会来说,可以将简单理解为开展公众筹款发生的费用。
4、其他费用。不属于上述费用的费用。
问题来了,表述后的“管理费用”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是对应于《制度》里的“管理费用”,那么此处就只是指行政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办公行政费用。那么,将比例从“15%”调整至“10%”,实际上标准不是更严格了,而是更宽松了。因为,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是这么规定的“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同样是10%,单单负担行政人员的工资福利显然比要负担机构所有人员的工资福利要来的轻松。
那再来看看,如若不仅仅指代《制度》里的管理费用,而包括里面的几项,比如包括筹资成本。那么10%显然远远不够。国际上许多公募基金会的筹资成本都超过了10%,如世界宣明会,仅筹资成本就10.4%,这还不包括行政管理费以及可能的项目人力支出。世界著名慈善组织乐施会的行为指南清晰载明:“乐施会为募款每支出1元,应募得不少于6元”,这意味着筹资成本在16%是允许的。作为一个面向公众募款的基金会,如果10%的管理费用里包括了筹资费用,那么很多组织将无法开展公募,消亡了。
不宜制定一个具体的比例去管理不同形态的公募基金会
再接着讨论,如果这个“管理费用”不从《制度》费用的规定去考虑,那么延续《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要求,指“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那么问题又回到了之前讨论的: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管理不同形态的基金会是否适宜?
对一个募款额度较高,年度支出2亿元的基金会来说,10%是2000万,管理费用确实压力不太大;但是对2000万的年支出额来说,10%仅是200万,如果这个基金会只是一个资助型的基金会,主要花钱资助别的公益组织去运作项目,在项目上不用投入特别多的人力,也还勉强能承受这个支出规定;但是,如果这个基金会是一个直接提供服务的运作型基金会,比如直接做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做专业的心理治疗,那么就需要聘请大量的专业人员,200万除去出去行政办公、差旅等等,剩下的钱还能聘请几个人呢,又怎么能提供好的服务呢?
《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的2004年,中国的公募基金会还基本只局限于国字头的基金会,募款额度高,有政府财政支持,10%的支出规定在让基金会有成本控制意识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但是10多年过去了,随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形态也越来越丰富,规模及运作方式各异,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管理,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显然不合适。
此前,包括不少政协委员在内的诸多支持制定严格支出比例的意见,主要来自于将公募基金会的运作与商业机构进行简单类比,如“企业辛苦一年下来,有10%的利润就不错了,这些基金会为什么可以轻轻送送拿15%的利润?”、“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才1.5%”等等。
这其实是缺乏对公益行业的专业认识。首先,公益机构是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的概念,“10%”是支出、是成本。企业的利润是收入减成本之后的盈余。以1000万收入为例,企业如果有10%的利润,亦即100万利润,则在人工成本、市场推广等等方面的费用为900万(注:此处仅为便于理解简单推算,实际核算远较复杂)。那对于一个捐赠收入为1000万的公募基金会来说,10%意味着,基金会最多仅能将100万(为保障机构的平稳正常运作,基金会通常不会将所有收入都用于公益支出,现在的《慈善法》草案也只是要求用于慈善活动支出不低于上一年收入的70%,此处如此使用是为了便于对比和理解)用于工作人员的全部开支即行政办公费用,900万用于为受益人群提供服务、援助。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10%的企业利润归属企业家自身,10%的公募基金会管理支出是为了90%的资金可以更多更有效地惠及他人。
再来看“1.5%的基金管理费”。2015年发行成立的新基金的平均规模是20.08亿元,1.5%就意味着3000多万。这3000多万是该公司的收入,它用来发员工工资,做市场销售推广,用于办公租金等等,这些是它们的支出成本,这个支出成本没人去管,不知道占多大比例,但是“基金经理年薪百万、财务自由”这些新闻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而即使扣除了相比于其他行业这么高的人力成本之后,基金行业依然是让整个社会歆羡的金领行业。
前面讲过,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年募款额在亿元以上的屈指可数。20多亿的捐赠收入基本上不可能。中国扶贫基金会2014年的捐赠收入包括物资在内6亿多,这已业内筹款的翘楚了。按照“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中国扶贫基金会2014年的公益支出大约是4个多亿,10%就是4000多万。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这一比例实际上仅为5%左右,并未在国家允许的10%内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其他有着差不多年度筹款和年度公益支出体量的公募基金会如壹基金也类似。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国家的公募基金会可以称得上是最有效率的公益组织了。所以说不能用一个比例去简单类比逐利的商业机构和非营利的公益组织。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国外在非营利组织支出管理方面的做法。大部分国家都不做出具体的限定,仅规定基金会的管理费必须合理,并未规定具体比例限制。如美国。不做具体的规定,是相信市场调节和公众选择力量。如果一个慈善组织的人力行政成本高了,公众就会选择用脚投票,不给机构捐款;反之如果低,就会获得信任和支持。当然也并非越低越低好,公益活动同样需要成本。太低的限制无法更好的运作项目并引入优秀的人才促进机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这其中的平衡点,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和公众自会给出判断。市场选择和公众力量的无形监督会促进行业的自律,这才是最终慈善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路径。
在由北大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心、南都公益基金会、优酷公益、凤凰公益、南方都市报公益联合主办的“聚焦《慈善法》,直面争议条款”讨论会上,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培峰、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浩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等专家学者也就《慈善法》(草案)的第六十条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赞同不应设定统一标准。
鉴于公益行业特有的非营利组织运作模式、“年度管理费用”这一概念指代未清、以及中国公募基金会的多种丰富形态不适宜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会审议会上,在最终表决之前,我们与各位专家学者一起呼吁两会代表们再次对《慈善法》草案的第六十条进行慎重讨论。
如果此条文在3月16日的表决中通过,我们呼吁,在《慈善法》后续的操作细则中,将“管理费用”明确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所指“管理费用”,为慈善组织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业界争议声中 慈善法仍确定机构管理费用上限为10%
  【财新网】(记者 石睿 盛梦露)3月16日上午,历经十数年研究、酝酿和折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终获全国人大通过。据财新记者获悉,其中,备受公益领域人士争议的“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的年度管理费用”比例,在最终通过的法律条文中,仍被确定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这一经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建议修改后的结果,比3月9日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之初的“不得超过当年度总支出的15%”,压缩了5%。
  在全国人大表决前夕,曾有20多家公益基金会联名提出呼吁,担忧遭到下调的管理费用比例,恐对公益行业发展造成打击。
  管理费用比例争议何来
  当前,中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运行成本费用的上限,都是比照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依循颁布于2004年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但是,业内普遍认为,上述规定限制了许多小型基金会的发展。同时,受此规定影响,不少慈善组织的人事成本只能长期保持在低档水平,导致难以引进优质人才或留下资深人才。
  在公益领域人士的反复呼吁下,在3月9日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慈善法》草案曾提出,具公募资格的基金会的管理成本,“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5%”,拟将公益行业目前普遍依循的10%标准,放宽5个百分点。
  然而,上述“从10%到15%”的变化,却引来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质疑和反对,继而引发舆论热议。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工商联界别21组有关慈善法草案的讨论会上,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志列、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等委员均认为,15%的管理费过高,应予下调。
  根据各方意见和建议,3月13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慈善法草案作出92处修改。其中,最明显的调整之一,就是把此前草案中,关于基金会运行费用占当年度总支出的上限比例,从“15%”又降回“10%”。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表示,这一改动很可能把一部善法变为恶法,对很多组织来说,“10%和15%是天壤之别”。
  3月15日下午,在《慈善法草案》于全国人大表决前夕,包括壹基金在内的全国22家基金会联名发函提交全国人大,建议取消慈善法草案中,公募基金会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年度总支出的10%的规定。
  函件指出,该限定将直接导致公益慈善组织无法引入优秀的人才促进机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并认为10%的支出比例限定,对“雇佣专职人员来提供社会服务的公益基金会”,及其“下设的专项基金”来说并不合理。如果照此立法,许多机构或将面临被迫关闭的境地,或者将导致机构被迫违规操作,“对公益行业发展造成严重打击”。
  联名发出该函的机构认为,统一的管理费用标准不适宜管理不同规模的基金会。虽然有的大型基金会年支出总规模可达上亿元,但对于年度总支出只在200万元左右的中小型基金会来说,10%的管理费用,就只有20万元。扣除房租、水电等基本办公费用,剩余的钱甚至难以聘请一名专业人员。
  此外,不同类型公益组织的服务内容不同,贡献社会的方式不同,因此管理费用占年度总开支的比例也难以一概而论。
  由上述公益机构发出的联名函件指出,对于直接提供慈善服务的运作型基金会,例如一批服务于农村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残障康复服务、老人服务、等领域的基金会,以及研究型、智库型基金会来说,人力成本是主要支出。“如果把这类机构的人员开支都列入管理费用并设定10%的比例,将导致这些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的基金会无以为继”。
  这些基金会表示,大部分公益事业发展悠久的国家都不会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故希望全国人大删去《慈善法》草案中这一具体规定,同时使基金会增强公开透明度,通过市场选择和公众力量的无形监督促进行业的自律。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也建议,在法律中未必需要规定管理费用的具体比例,但可以要求慈善组织在年度报告中列出行政支出及其所占比例,并作出说明;同时将其作为必须信息公开的内容,“由社会公众去判断向哪些慈善组织捐赠”。
  不过,据财新记者获悉,在3月16日表决通过的慈善法条文中,仍维持了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其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度总支出10%的规定。而非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其他慈善组织,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则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
  3月16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关于慈善法立法的表决结果显示,共有2636票赞成,131票反对,83票弃权。
  即使《慈善法》的立法过程从倡议到完成,前后共历时十余年,且在业内仍不乏争议。但是,许多长期参与立法研究的专家,仍对慈善法的通过予以肯定。
  金锦萍表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慈善法今日得以通过,历史意义不可低估。回想四百多年前,英国《伊丽莎白法》(即《慈善法》)实施,与同期颁布的《济贫法》一起成为民间与政府共同为社会筑底的典范。她说,目前自己最关心的后续进展,就是慈善组织的登记与认定制度、慈善税收制度和慈善信托的落地。
  金锦萍说,在慈善法的立法于今日完成后,“争论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法律的正确解读、实施和配套制度之健全才是关键”。
责任编辑:徐和谦 | 版面编辑:杜春艳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03月17日 19:44记者 邢昀 03月17日 09:50记者 林子桢 03月16日 16:55记者 石睿 盛梦露 03月16日 16:44
记者 周东旭 03月16日 10:08
03/1503/1403/1303/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民慈善基金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