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初9婆婆在小小房子婆婆里四个角落洒酒是什么意思

婆婆、妈妈母亲节快乐
婆婆----妈妈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婆婆的角色很重要。她承载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更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安康。我的婆婆今年66岁,我跟婆婆在一起已经生活了近20年,这些年,婆婆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为我们一家人劳作,疼爱我们的心总是那么细致入微。
我的妈妈今年也66岁,在两个弟媳眼里,我的妈妈也是非常合格的婆婆。
在婆家,婆婆的言行深深地感染着我;在娘家,妈妈的举止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她们一样,是婆婆也是妈妈,为了一家人从来都不辞辛苦。
在两个妈妈66岁生日之际,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作为儿媳,我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婆婆的一天天,这些日记,都很普通,大部分都是婆婆在和柴米油盐打交道,但是我想通过这些普通的文字体现出一位婆婆的不普通!我想以这种形式祝福婆婆、妈妈:您的辛苦,儿女记下了,儿媳、女儿祝福两位妈妈健康、快乐!我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婆婆、妈妈幸福!
正月二十一我和老公结婚那天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自由恋爱。虽然两家相隔只有50多公里,但是我们两家都位于山东与河北搭界处。从我家到婆家,要经过三个县,两个省,又隔县又跨省,自然风俗不同。1991年正月21我和老公结婚那天,婆家安排了几个亲戚陪着我和我的娘家人。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婆家院里的一个负责端菜送饭的年龄稍大一点的男人手里端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一个馒头,就来到我们这桌酒席前,说是要给我的娘家人上“热馍馍”。因为我们不懂这“热馍馍”是怎么回事,就问陪我们的几个亲戚,她们告诉我们这是在给娘家人讨喜钱儿,意思就是娘家人来到这里,他们忙里忙外的挺辛苦,所以他们就趁着热闹给娘家人要钱,这钱就是答谢他们的辛苦钱,所以娘家人一定要给,而且要出手大方才给新娘子挡脸。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当时我和几个娘家人都没带多少钱。觉得特别尴尬。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见婆婆正在外屋跟人说话,我也没多想,站起来直接走出屋就去找婆婆,因为很突然,没有准备,见了婆婆以后,才觉得称呼应该改了,很不好意思的喊了一声:娘,然后开始给婆婆告诉“热馍馍”的事情,记得当时我还挺生气的样子。婆婆听了以后,不但没着急,反而笑着告诉我:咱这里都这样,你们没准备不要紧,我去给你们拿去,不过可不能跟人家着急,咱今天高兴,人家才凑这个热闹的。一会儿,婆婆就把那个上“热馍馍”的高兴的打发走了。来婆家的第一天,婆婆就给我解了围。对婆婆的第一印象:可亲。
正月二十五
婆婆说中午包饺子。为了讨好婆婆,我自动要求干点什么。婆婆就让我先和块儿面。哎吆,这下可麻烦了。我在娘家是老大,按说做饭的事儿应该不在话下,可因为那时候家里种的地多,娘的身体又不太好,娘一直拿我等儿子使。除了上学就是到地里忙农活,哪有时间学做饭啊。谁知刚来婆家三天就遇到难题了。我往面盆儿里一瓢一瓢地舀着面,婆婆过来了,笑着问我在家和过面没有,我赶紧说:没有,我今天学学。接着婆婆就告诉我:把水倒进面里以后,手别沾水,先把水周围的面往水里和,等把盆里的面都搅合成了面穗,在和,这样既不弄得满手是面,面盆也一干二净。在婆婆的耐心指导下,我很快就和好了一块儿面,串门儿的邻居还夸我这新媳妇干活利索呢。哈哈,我跟婆婆的第一次家务活儿配合非常默契。以后不会的事儿多了,慢慢跟婆婆学吧。
1991年正月二十七
昨天婆婆和公公去县城住下了,没回来。院里的一个叔伯奶奶和一个姑姑跟我和老公做伴。我和老公不会弄烧暖气的炉子(一直在上学,所以不会弄)。结果到晚上炉子就灭了。我和老公怕两个老人冷,就给两个老人屋里点了一个蜂窝煤炉子。由于生活常识少,晚上也没把炉子搬出来。第二天早晨我做好饭喊两个老人起来吃饭,才发现俩老人都中煤气了。当时的情景把我和老公吓坏了:她俩都躺在炕上闭着眼,问谁谁也不搭腔。我和老公赶快喊来院里的人,给老人家盖好被子抬到院子里。谢天谢地!俩老人一会儿都醒过来了。一天的时间我们家里又是医生,又是来看俩老人的邻居。说实话我当时的心情特别乱。晚上婆婆和公公才回来,我心里想,婆婆就两天没在家,我和老公就弄得家里一团糟,婆婆准会着急。结果婆婆不但没着急,还安慰我呢:你姑和你奶奶没事咱就认万福,咱让医生好好给俩老人看看。好开明的婆婆!
1991年正月二十九
今天两位老人都没事儿了,这几天我跟婆婆一直在精心照顾他俩,主要是婆婆。自从婆婆一回来,炉子也生气来了,俩老人因为中煤气弄脏的床单、被罩也都洗干净了,乱糟糟的一团也都次序了。婆婆给俩老人拣着可口的饭菜做,晚上婆婆跟她俩在一个屋睡。俩老人今天想回家,婆婆还一再劝他们再多住几天。老人看着婆婆也够累的,所以坚持回去。
小外甥一岁多该断奶了,婆婆怕孩子跟着妈妈断奶费劲,再者这段时间,老公的姐姐工作也很紧张,婆婆就决定带着小外甥回老家住上一周。问好熟人的一辆车,我们帮助把小外甥吃的、用的,以及婆婆的换洗衣服打了两个包,放到车上。婆婆要带着外甥在老家待七天。
今天婆婆带着外甥从老家回来了。小外甥倒是挺欢的,婆婆可累坏了。看孩子可不是轻活儿,在县城,我们都能轮流看看,在老家,白天黑夜就婆婆一个人。婆婆说:白天还好点,不找他妈,一到晚上,非要跟他妈睡觉。有好几个晚上都到11点多了,还在院子里玩那些拿回去的小玩具,等玩的实在是困了,才消停消停。好累心的婆婆。
今天,在婆婆的一再催促下,我和老公实在没办法只好去医院妇产科看医生。(我们邻居有两个跟我们结婚时间差不多的,人家都快生孩子了,婆婆见我们还没动静,着急,老催我们去医院查查。)检查结果是我的输卵管有炎症,问题不太大,但要治疗一段时间。医生给我开了一些针剂和中药,要求一天打一针,并且每天喝一副中药。下午下班之前婆婆就把药熬好了,晚上喝的时候差点吐出来。药可真苦,真不想喝了,可一想婆婆的良苦用心(在蜂窝煤上熬了两个小时),还是撇着气儿喝下去了。今天刚刚开始,我喝药苦,婆婆每天下午一边看小外甥一边还得坚持给我熬药也不容易。
每次回到家,婆婆都会在厨房忙着做饭。今天下班回到家,把买的菜放到厨房,一看婆婆不在厨房。正纳闷儿,婆婆和邻居家的一个阿姨从客厅出来了。婆婆出去送人,我打了个招呼就赶快做饭。我们家住的是平房,厨房和大门口挨着。婆婆和那位阿姨说的话我听得一清二楚,婆婆:以后别往心里去,大家在一起住着还能没个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也不能互相记着帐,过去就算完。阿姨:嫂子,这些天我别扭的不行,今天跟你说道说道,心里好多了。婆婆:好了,明天我喊上她,咱们三个一块儿赶个集,说个话就没事儿了。奥,婆婆又“和稀泥”呢。“和稀泥”的事儿常有。邻居之间闹个别扭、有个误会,只要来找婆婆说理儿,婆婆准让她“生气而来,高兴而归”。好热心的婆婆!
腊月二十八
今天,婆婆和公公回老家过年,因为老公的奶奶去年刚去世,按老家的风俗,老人刚去世的前三年,“儿子、媳妇”要为老人守孝三年(过年这几天)。婆婆早早收拾回老家的东西:被子、褥子、衣服、鞭炮、对联、吃的东西和过年用的一些纸啊、香啊等。装了满满三个纸箱子。回家以后,婆婆还要先打扫屋子,点上炉子,然后再转转邻居,挺忙活的一天呢。
知道我怀孕这些天来,婆婆对我千般的呵护。以前婆婆也对我特别好,不过这些天对我更是爱护有加,尤其从吃饭上,我这些天不爱吃肉,婆婆就捡着素的变换着花样儿给我做着吃。今儿包的素水饺,味道又鲜又香,馅里有好种蔬菜:红萝卜、藕、豆腐、粉干等等。今儿婆婆还上街买了一个西瓜。老公回家一看就笑着说:“咱娘真疼你,西瓜这么贵也&&&&&&&&&&&&&&&&&&&&&&&&&&&&&&&&&&&&&&&
舍得给你买。”
今儿我们家炖的排骨,婆婆说这顿排骨是捡来的。
来婆婆家半年多了,跟婆婆学了一个好习惯:勤俭持家。以前,买了东西就把包装往垃圾车里一扔
,一开始也没注意,婆婆也没说过我。有一次我给老公买了件衬衣,还和往常一样,把包装扔进垃圾车。结果我去厕所的时候,看见婆婆正把包装盒从垃圾车里捡出来,放到西房的一个大纸箱里。从那以后,我也知道把能卖钱的垃圾放在那儿了。今儿炖的排骨就是婆婆用卖垃圾的钱买的。
十月二十一
儿子十月初十出生,今天儿子十一天了,这些天可把婆婆忙坏了,平时家务活我还能帮婆婆干点,这些天不但帮不了婆婆,婆婆还要伺候我和孩子。
每天早晨起来,婆婆先帮我把孩子的事儿弄利索(哈,不好意思,孩子这么小,胳膊腿都软软的,不敢动他),再去准备早饭,现在又是冬天,我们自己家烧土暖气,一天到晚往屋里端煤,往外面倒煤渣就好多次。公公跟老公虽然在家的时候也帮婆婆干点,但这些家务事婆婆还是主力。
每天上午、下午孩子一会拉、一会尿(哈,小家伙事儿挺多啊),婆婆都来帮我收拾,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婆婆很少能坐坐,偶尔有时间,还要拆洗孩子的小衣服,抽空再做上。婆婆爱干净,我说孩子尿上一点没关系,可婆婆就赶快拆洗。
明天孩子十二天,亲戚朋友还说来玩,婆婆下午又去街上买了一些菜回来。好忙的婆婆!
1992年腊月二十九
婆婆公公昨天(腊月二十八)就回老家过你年了,就留下我、老公、老公的妹妹和刚俩多月的儿子我们四个在县城过年。虽然婆婆把吃的、用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可我们仨大人看着一个孩子还是觉得一天够紧张的:早晨7点多起床,妹妹看着孩子;我做饭、收拾屋子;老公给孩子洗芥子。完成这些任务就快9点了。跟孩子玩一会儿就该做中午饭了。中午吃完饭如果孩子睡一会儿,我们还可以歇歇,孩子不睡,我们就得逗着孩子玩(别看才2个多月,一离眼就哭,老愿意让人陪着玩)。今儿下午我剁了一些白菜馅儿,准备明天包饺子用。晚上吃完晚饭,又洗了好几块芥子,喂完孩子就到了8点了。自从生了孩子,婆婆这是第一次不在家。婆婆在家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生活挺有规律的,婆婆不在家,我们就有些手忙脚乱了。婆婆才走了两天,我们就开始数着天儿的过日子,再过4天婆婆就该回来了,我们的生活就该步入正轨了。再熬4天。
今儿晚上单位有事,加班到9点多。回到家,孩子已经睡着。婆婆告诉我:今儿这个觉儿睡的可费劲了,8点多这个小玩意儿就困了,开始闹着找妈,我就哄着他“一会妈就来”,结果等了一会儿见你还不来,就又开始闹、哭,我哄着他到大门口看看“妈来没”,一说这话,他就不闹了,到大门口等了一会看看还没来,就又接着哭。折腾了好几趟,没法了,哄着上前面小卖部买了点东西,他也哭累了才睡着。虽然婆婆给我说这些的时候是笑着说的,但是婆婆看孩子的辛苦,我心里早就感受到了。
上班走的时候,婆婆说中午炖排骨。我说只要单位事儿不多,我就早回来一会儿。结果一直到11点半我才回家。等我回到家一看,还是婆婆和儿子俩人“守老营”,其他人等还都没回来,看来今天是忙到一块儿了。婆婆已经把排骨炖到高压锅里,正跟儿子在院里玩。我进厨房一看,哎吆,这个乱啊:积木被儿子扔了一地;地上还有儿子的两件小衣服;勺子、铲子、筷子都在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摆着。哈哈,我一看这阵势,就知道儿子没少给婆婆出难题。果不其然,婆婆在外面听见我正收拾,就笑着告诉我:今天这顿饭可真难做,11点了,你们还没人家来,我心思给小家伙一堆积木,让他玩着我赶快做饭,他是一点也不老实,一看见我拿铲子、勺子,他就往我脸前爬,好不容易把骨头炒到锅里,光剩往里倒水了,我一没注意,他就给我把一盆水弄洒了。他浑身上上下全湿了,我又给他换上衣服。12点多,一家人才到齐,排骨也炖好了,吃完饭,想让婆婆赶快休息,老公看孩子,我刷洗,可婆婆还是没闲着,给儿子把弄湿的衣服又洗了。真是不知累的婆婆!
今天老家来了个亲戚,吃完中午饭,婆婆把烟递给他。他自己点着一支,同时也给婆婆一支。婆婆说:我早就不抽了。婆婆这一说,我才注意。以前婆婆会抽烟,在我的印象里,每天吃了饭刷洗完,或者干活多了累点,婆婆爱抽一支,可是从什么不抽的,我还真没在意。问婆婆,婆婆才说:从你生孩子不长时间我就不抽了。抽烟忒耽误工夫。哈哈,别人忌烟跟天大的事儿一样,可婆婆忌烟怎么就这么容易啊。
这几天儿子腹泻,我也请了假,跟婆婆在家一起看孩子。前几天一直在家门口的小门诊看,老是不好(有一天婆婆抱着孩子,没注意孩子拉了婆婆一身)。又去医院儿科看,医生建议我们住院治疗。我和儿子在医院等着,婆婆回家拿被褥。儿子在医院输了7天液,婆婆天天给孩子送饭,不让她送,她心疼孩子:医院的饭没咱家做的好吃,孩子本来肚子就不好(奶奶疼孙子,再辛苦也不说)。在医院输了3天的时候,孩子还是拉,效果不明显,医生又给开了小中药,一天一付,晚上睡前喝。婆婆更忙活了,每天下午还要熬好药,晚上吃完饭再往医院送。老公说回去拿,让婆婆别跑了,婆婆不放心,她说我们弄不了孩子,药那么苦,得哄着孩子喝下去。所以后来这几天,她每天晚上哄着孩子喝了药才回家,回去的时候都9点多了。
我们放暑假了。这些天我看孩子,想让婆婆歇歇。可婆婆有婆婆的安排,她这几天买回好几块纯棉小花布,说趁我有空儿看孩子这段时间,她给孩子把冬天要穿的棉衣做好。孩子睡着的时候,我也在一旁看婆婆做。孩子的小衣服还不如大人的好做,小棉袄还好点,尤其是小棉裤,又是墩子,又是袜脚的,我看着就头疼。婆婆可是个巧事儿人,样儿样儿做的精巧细致。我们一起住的邻居们,谁家有小孩不会做这样的小衣服,都来找婆婆帮忙,婆婆一点也不嫌烦,甚至有时候还给人家做好了送去。婆婆连着做了好几天,今天快完工了:四个小棉袄;六个小棉裤(三条带袜脚,三条不带袜脚);两条小被子。厚的薄的都有,用婆婆的话说,早早做好了天一冷不用抓瞎。好有料理的婆婆!
今天周六,一家人都在家,有看孩子的,有洗衣服的。我帮婆婆侍弄我们家的小菜园。家里院子不是很大,但是让婆婆整理的井井有条。去年我们家刚搬过来,院子里光秃秃的,今年春天婆婆让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机。靠北墙种了一溜儿月季花,屋门口右边还有棵石榴树。靠南墙比较大的一块地方,婆婆种了好几样蔬菜: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平时我们都去上班,婆婆在家要看孩子,只有每天早上、周六、周日我们看着孩子婆婆才有时间侍弄这些蔬菜(我们这些人跟婆婆比都有点好吃懒做的毛病,哈哈,婆婆也不跟我们计较)。今天,我跟婆婆收获了不少:茄子五个,豆角足足有好几斤;西红柿4个;还有绿绿的辣椒(邻居家有的时候喜欢吃辣,忘了买,就会来我们家摘上几个)。我们看孩子的时候也会给孩子上一课:这是月季花,粉红色的,这是豆角,这是黄瓜,还有西红柿。中午不用上街买菜了,我们家自己生产的这些够我们吃一天的。绝对绿色、环保、营养十足的放心食品。不足20平米的小院儿,有花、有果还有蔬菜,让我们既保眼福,又饱口福。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婆婆的功劳可真大了去了!
昨天下了大雪,以前这个时候天还挺暖和的,所以一点准备也没有,婆婆种的白菜全被埋在雪里了(我们家在北边买了一个空地,打算盖房子还没盖,婆婆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种上白菜)。要不是昨天雪下得那么大,婆婆昨天就要来扒。今天跟婆婆一起从雪里往外扒白菜。幸好,雪还没有化,白菜也没冻。婆婆用铁锨产下来,我负责装车往家推,别看只是三间房子的地方,还真不少,光白菜就足足有一百多棵。婆婆还见缝插针:在白菜的四周种的红萝卜、白萝卜。平时不是上班就是看孩子,很少来这里(虽然离我们家只有200米),其实不光是我,我们家其他成员也很少来,这些菜都是婆婆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一手种的,浇水、施肥也没少费劲呢,所以我们也很珍惜婆婆的老婆的劳动成果,连个菜帮儿也不舍得扔,留着蒸包子剁馅儿挺好的。
1993年11月
儿子一周多了。这些天小家伙老愿意自己走,又走不利索,我们怕他摔着,只好扶着他走。小孩儿这段时间也是最累人的一段时间。一家人婆婆看孩子时间最长,婆婆这些天也常说腰疼,都是又看孩子又做饭累的,嘴上不说,记在心里了。下了班一点也不敢耽误时间,赶快往家跑,替替婆婆。
晚上九点多了,公公和老公有事还没回家,我哄儿子睡觉,婆婆给儿子做棉裤。儿子睡着以后,我去婆婆屋里看她做的棉裤,婆婆一下子就笑了:你看看,我心里竟挂着他爷儿俩了,本来想做两条棉裤,结果四条腿儿都做成一顺儿了。我也笑起来:明天再做吧,今儿这么晚了。婆婆说:反正他爷儿俩也没回来,躺下我也睡不着。说着婆婆开始拆那两条一顺儿的裤腿。好辛苦的婆婆!
1993年11月
今儿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婆婆教我给孩子做棉衣。我给婆婆提了好几次了这个要求,婆婆说:就这么一个孩子,往后也大点了,我自己做就行,你学嘛。哈哈,我就觉得:艺不压身,愿意学学。婆婆这才拿出孩子的衣服片儿手把手地教给我做。缝缝补补的针线活以前我一点也不会,都是来到婆婆家跟婆婆学的:裤腰儿松点,拆了修修;裤子边长了截下一点;上衣、裤子哪里肥点瘦点拆了重新缝缝,这些活我都能干得了。有的时候,单位同事遇到这些小活儿我还给他们帮忙呢,这都要归功于婆婆,每次我问到婆婆,婆婆总是耐心地教我,一点也不嫌烦。
今天跟婆婆一块儿去走亲戚。一个老家的亲戚给孩子过三周岁生日。我跟婆婆商量好骑自行车去。昨天婆婆已把给孩子做生日的东西买好。今天,我们10点出发,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跟婆婆边说话、边骑车,边欣赏一路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家来了好多人呢,我不太不熟悉。他们见了婆婆都打招呼,婆婆也非常高兴的把我介绍给他们,同时也给我告诉:这是你姑姑,那是你大娘,这个喊嫂子……..婆婆跟老家的人感情可深了,他们见了有说不完的话,尤其当老家的人问起我们家的情况时,婆婆更是一脸笑容。从心里往外地透着知足和幸福。
1994年腊月二十九
今年过年婆婆公公不回老家过年了。过年的事我就不用管了,光听婆婆安排就可以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婆婆就布置下午的任务:老公的妹妹看孩子;老公和公公熬浆糊、贴对联;我剁白菜馅儿;婆婆收拾一些零碎儿活儿。下午2点开始,4点多基本都完成任务。站在院子里一看,在婆婆的安排下,我们家的小院年味儿可浓了。
今儿中午接了孩子又买了一些公公爱吃的鸡胗才回家。到家以后婆婆说:以后别买了,这么贵,你爸爸愿意吃他自己下班的时候捎回来。跟婆婆公公在一起这几年,每次我买的东西贵点婆婆就这么说。我们这一大家人的生活都由婆婆打理。婆婆没有工资,就光公公那些工资确实够紧张的,虽然婆婆不让我们交一分钱,我和老公也隔三差五地也往家买点东西。有了孩子以后,儿子的体质比较差,从两个多月开始,每三个多月就跟医院儿科打一次交道。婆婆更体谅我们了:你俩那些工资,光管孩子吧,又吃药又打针的,再加上一个月回趟娘家也剩不下多少,以后别往家买东西了。
今儿中午,婆婆炸了带鱼,老公的姐姐也领着小外甥来家吃饭。刚收拾好打算开饭,老家来了几个亲戚找公公来办事。公公赶快走出餐厅,把他们迎进客厅。婆婆给我们说:咱们先别吃饭了,快安排几个菜,好让他们几个喝两杯。看看冰箱里也没什么菜,我上街买菜,婆婆和大姑姐俩人赶快在家安排。等安排就绪,我和大姑姐就嘟囔:“来这么晚,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婆婆听了小声说,“行啦,可别让你爸听见,谁也不愿意给人添麻烦啊,人家大响午的跑这么远来找你爸,肯定有急事。”这些年来,我也看出来了,来我们家的人,不管穷的富的,老的少的,也不管早还是晚,婆婆都是好吃好喝好待成,可有耐心了。如果看出我们稍微有点烦感,婆婆还说呢:“人家谁也不是常来,说不准什么时候上咱家来一次,可不能慢怠人家。”
1995年九月初十
今天儿子三周岁生日,老家来了好多亲戚,我娘家也来了不少人。这几天婆婆可忙坏了:有准备酒菜,又准备饭,足足准备了三天,今天下午四点多,亲戚们全走了,我们把从邻居家借来的桌凳都送回去,晚上吃完饭,快让婆婆歇歇儿。
天下着雪,虽然不大,但是天儿很冷。中午下班刚一进家门,就看见一辆熟悉的破自行车,老家的邻居又来给我们家送豆腐呢。来给我们家送豆腐的是个老人,快70了,他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婆婆还在老家住的时候,他曾经向婆婆借过500块钱,因为老是还不了,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几乎每年腊月二十几都会骑车驮着他家做的豆腐给我们送来(其实从第一年来给我家送豆腐,婆婆就说,500块钱不要了)。中午公公和老公有事没回家吃饭,我跟婆婆做了四个菜招待这位老人。吃完饭,老人快走的时候,婆婆跟以前一样照例给老人捎上两瓶酒和一些水果。老人说什么也不要:奶奶(我们家在老家的辈分大,尽管老人70多了,按辈分他还称呼婆婆奶奶),我驮来一个豆腐还赶不上你给我带回去的东西多呢。婆婆说:xx,你看你这是说的嘛话呀,以后你岁数也大了,别往这里跑了,道儿这么远,这里做豆腐的也不少。那500块钱,你别惦记着了,你年年来送豆腐,我心里怪不得劲儿的。好仁慈的婆婆!
今天在婆婆家吃的荠菜饺子。婆婆用肉和荠菜调的馅儿,特别好吃。每年春天这个时候婆婆都要去挖荠菜。这不,这几天婆婆一直跟邻居的几个阿姨们一起去。其实婆婆挖一次就够我们家吃好几顿的:包饺子,烙合子,蒸包子。婆婆的花样可多了,别看就这么一种菜,一次一个口味,我们可从来都没感觉过烦。婆婆每次挖荠菜回来,都择干净,除了我们自己吃的,其余的一小兜儿一小兜儿的放好,然后开始打电话:我们家的两个亲戚,还有没空去挖菜的邻居,让他们来我们家拿,有的时候婆婆还亲自送上门去呢。一春天,我们家吃好多次荠菜,这都要归功于婆婆,婆婆一点也不嫌辛苦:我在家闲着也没事,出去也等于锻炼身体了。其实春寒料峭,这个时候天还不是那么暖和呢,而且有的时候,婆婆他们要骑车好几里地才能挖到。
我跟老公商量着买了一辆摩托。昨天刚买回家,今儿婆婆就给摩托做了一个座套,我一看那块画布就很熟悉,和儿子的小坎肩儿一样。红底儿碎花条绒布。婆婆给儿子做的小坎肩儿就可好看了,我们三口有一次照相的时候儿子还穿着呢。
我因为过敏全身起小水泡住院将近一个星期,这两天刚出院。在我住院的这段时间里,婆婆几乎每天都去医院看我,除了买一些我喜欢吃的东西,去了以后还帮我涂药。就是不去医院,婆婆在家也够紧张的,每天要做饭,还要接送孩子(儿子已经四岁,上幼儿园)。上午一点时间也没有,她都是下午送上孩子以后再去医院。昨天正好是星期六,她带着儿子一块去看我,她看见儿子一星期没见到我,见了我以后那个亲劲儿,婆婆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几天出院回到家,婆婆总是想方设法地挑我爱吃的饭食儿做,菜也捡着贵的买,一点也不嫌烦:炖鸡块;蒸茄荷;烙肉饼,嘴上虽然没说,心里早就说了好多次了:谢谢,婆婆。
昨天晚上,婆婆屋里的灯很晚还没关。今早晨才六点多,就听见开大门的声音。我和老公赶紧起床,觉得可能婆婆或者公公有感冒的,早起来去拿药了。结果起来一看,婆婆出去不知道去哪儿了,公公还没起床。我和老公正纳闷,婆婆回来了。我问婆婆是不是感冒了,结果婆婆笑着告诉我:没有,今天,前面(我们家的前邻)的小慧慧(比我儿子大一岁)跟她妈去东北她姥姥家,昨天小慧慧她妈来给我告诉,说今天去东北,把钥匙放咱家,让我给她看着家点。东北冷,我看着小慧慧的棉鞋那么薄,怕孩子去了冻着脚,她妈也不会做,小慧慧她妈走了以后我就心思给小慧慧做双棉鞋,弄好底儿,弄好面就不早,昨天晚上做到12点多才做好,刚给她送去就穿上了,挺合适的。他们一会儿就走,我怕晚了,早起一会儿过去看看。多热心的婆婆!
前天我们家在北边买的一块地方开始铺地线、盖房子。婆婆早早就准备好了供品:一条鱼;一盘儿点心;一盘儿水果还有一些糖、烟之类的分给盖房子的师傅们。这些我不懂,婆婆也不让我管,都是婆婆自己办的,就图个吉利。那天把这些事办完以后,师傅们开工,我送孩子上学,我去上班。婆婆可比我们忙活得多:既要照应着师傅们一会要这、一会要那,又要准备中午一部分道儿远的师傅在我家吃饭。这几天我觉得婆婆在家太忙,给单位领导说了一下,每天中午11点回家,帮婆婆做做中午饭,到11点半再去接孩子。婆婆看着我来回跑两趟(孩子上幼儿园的地方在我单位附近),就告诉我:以后别来回跑了,你家来这么一会儿还得回去,怪紧张的,单位上你老请假,也不好,别让领导为难。
今儿老家来了个近门儿老乡,在我们家吃的中午饭。吃完饭,跟我婆婆仨人拉起了家常,她跟我说:你娘这个人儿可好了,从来也不说瞧不起人。我跟婆婆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早就看出来了。
婆婆常这么说:谁家常穷,谁家常富啊,穷的咱不能看不起,富的咱也不巴结。所以这些年婆婆对人可长远了。外人都夸我婆婆善良、心好。其实婆婆不但外表很善良,而且内心也很坚强。
公公家就他自己,没有兄弟姐妹。公公以前常在外面工作。婆婆带着三个孩子和老公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婆婆对两位老人特别孝顺。虽然那时候公公的工资很少,但是婆婆总能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就是在家境最困难的时候,婆婆没在老人面前抱怨过一声,用她“柔弱”的坚强撑起这个家。后来条件慢慢好点了,在村里人们的眼里,我们家成了富裕户,可婆婆没有一次张扬过。艰苦的时候很坚强,富裕了以后不张扬,这就是我的婆婆。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前几天我家新买了一套藤子沙发,放在客厅了。今天婆婆给沙发新做的沙发套做好了,可漂亮了(婆婆做了好几天,我们上班的时间她在家做,还没耽误做饭)。布不是太鲜艳,但是很大方。加上婆婆精致的做工,显得特别洋气(邻居家的阿姨过来看还说好看,让婆婆帮着做一套呢)。婆婆的手可巧了,我们家的好多东西都是婆婆做的:枕套;洗衣机罩;缝纫机罩;电扇罩;被罩等等。婆婆做这些东西可有耐心了,稍微有点不合适都要返工。
我们买的衣服有哪不合适,只要给婆婆一说,婆婆就给我们修理好,一点也看不出有修过的迹象。哈哈,巧实的婆婆从来没说过我们事儿多。
今天老家的四大爷来了(四大爷是老家的一个近门儿,70多了,单身,腿有风湿病,耳朵也聋)。他来县城买药,顺便来我家玩玩,婆婆炖的鱼招待他,四大爷临走的时候,婆婆给他带回去一些水果、点心,还拿出公公的一些旧衣服让他带回去穿。四大爷是我们家的常客,只要他来县城都要来我们家玩,有时候也在我家住下,每次他走的时候,婆婆都要让他带回一些生活用品。
今天我们家开始烧暖气。要是依着我们,还要晚烧几天。别看我们管炉子管的少,还嫌麻烦呢。其实我们才干多少活啊,干活最多的是婆婆。就拿倒炉灰渣来说,每次我们把炉灰渣倒在垃圾车上,婆婆再拿着小铁铲翻一遍,把没烧透的煤渣再捡回来。有时候煤渣太碎,婆婆就过一遍筛子,又爆又脏。所以婆婆的手可粗了。这些年,年年如此。我们一说不用这么省,婆婆就说:这不是过日子小气,是不浪费。
1996年12月
这几天婆婆做了好多双棉托鞋。我们这一大家子一人一双,有带后跟的,也有不带后跟的。婆婆的手可真巧,做的棉托和买的一模一样,面儿都是用我们以前穿过的旧衣服毁的,里儿也是我们不穿的旧绒裤,底儿是婆婆在街上买的泡沫底。平均两天婆婆就能做一双。这不,今天,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婆婆就拿着针线盒也来了。不过,我们是全心全意看电视,婆婆是边看电视边做鞋。这些棉托,婆婆都是利用这些零碎时间做的。婆婆说这叫废物利用。旧衣服不穿放着也是放着,扔了可惜,放着占地方,做成棉托正好一举两得。婆婆的手艺不但得到我们一家人的认可,亲戚朋友来串门有的还给婆婆讨要棉托呢。只要别人喜欢,婆婆才不嫌累呢,加班加点给人家做。
1997年三月三&
今天我们三口(这之前我们一直跟婆婆公公一起住)乔迁新居。哈哈,感觉特别新鲜。我们的新家离婆婆家特别近,在一个胡同,隔着三排房子。婆婆说搬家越早越好。我们4点多就起来了,婆婆昨天晚上和了一块儿面,今早上婆婆在老家把面擀成饼放到锅里,到新家再翻个个儿,意思是越过越好(婆婆办这些事)。上午家具衣物基本收拾完了,中午我们在新家做的饭。婆婆好几天前就给我们买好了做饭的一套炊具,今儿就用上了:一个不锈钢的锅(熬饭、蒸馒头两用);煤气灶;一个炒菜的小铁锅(婆婆说做饭还是铁锅好);勺子;铲子;笊篱;碗;筷子;等等。都给我们准备全了。其实,我们是想自己去买呢,不想劳驾婆婆,可婆婆说我这些年没自己过过日子,不知道买什么。哈哈哈,谢谢婆婆了!婆婆想的真周到。
前几天婆婆给我们新房的院子里种花种树:两个窗台底下分别种了一些月季花,婆婆去年秋天拣着各种颜色的花就在老家压好的枝儿;正屋门口东侧种了一棵柿子树,是婆婆在集上买回来的;靠东墙(厕所的北边)种了一些葡萄树,这些葡萄藤也是婆婆去年秋后在邻居家看着葡萄的品种好压的枝。这几天,婆婆天天来看看她帮我种的这些东西:月季开始出芽:葡萄藤也活了,柿子树也有点发绿。哈哈,光秃秃的院子让婆婆一整理还挺生机勃勃的。说实话,除了上下班、接送孩子,也不是没时间,就是懒得干这些活。不过,自从婆婆种上这些以后,跟孩子在院子玩,也觉得挺好。所以婆婆才给我们开玩笑:盖个新房,你仨光管着住,我还得帮着你们搞绿化。
老公的妹妹这个月要结婚,儿女结婚,最忙的就是妈妈。婆婆这些天一直在忙,忙着做被子,忙着买陪嫁,老公姊妹三个,婆婆这是第三次忙活了。婆婆说:孩子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儿,不能让孩子有不满意的地方。为了孩子的满意,婆婆费尽了心思。背面儿要挑花色、质量最好的;家具要选实用又高雅的;生活用品要买实惠耐用的。家具店、家纺店转了一家有一家,只要能买着合适的东西,婆婆不闲累心。好操心的婆婆!
老公的妹妹今年三月结婚,按老家的风俗,娘家在麦收之前要去闺女的婆家看闺女。今天婆婆就去妹妹家看妹妹。婆婆为看闺女已经准备好几天了,买凉席、电扇、毛巾被、还有鸡、鱼什么的,婆婆为别人买东西总是买最好的,她常说:好东西自己用了填坑,别人用了扬名,哈哈,婆婆总是一套一套的,婆婆早早就穿得干净利索的等着车来。虽然这几天买这买那挺辛苦的,但是从婆婆的表现一点也看不出来。
今儿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婆婆开了个玩笑。我:娘,我有两个妈,一个亲妈,一个后妈。婆婆:看来我就是后妈了。我:当然了,但是你这个后妈挺好,和亲妈一样。婆婆:那为什么还有亲后啊
。我:因为我后来才认识的你啊,所以是后妈。我们一家人都笑了,哈哈。
今儿在办公室同事们拉起了婆婆,有说婆婆好的,也有说婆婆偏心向着闺女的。老公姊妹三个,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从来没觉得婆婆偏心过,要说有偏心眼,也是偏着我们家三口。
婆婆和公公今天去德州走亲戚,回来的时候,他们去德州百货大楼转了转。到家的时候已经7点多了。他们大包小包的买了不少东西:给两个孩子买的玩具和零食,给我和老公的姐姐、妹妹一人买了一件小棉马甲。我一看就特别喜欢,穿到身上特别秀气。束身的那种,好几种颜色搭配的小方格,套在毛衣外面,一点也不显得臃肿。婆婆告诉我:她一眼就相中了,又洋气,又实用。我看了下价格,58元:这么贵啊。婆婆说,贵是贵了点,可是好看呢。哈哈哈,明天我穿上,单位同事又该羡慕我了。婆婆每次出门都要给我们买东西,我们一说不让她买,她就说:孩子不论大小。而且,婆婆给我们买东西从来不嫌贵,给她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她总是挑便宜一点的。我们如果给她买的东西好一点,她就会责怪我们:以后别乱花钱了,这么贵,怪浪费的。
1997年11月
今天儿子有点感冒,没上幼儿园。我下了班刚进院,就听见屋里挺热闹。从窗户里往里一瞧:姥姥(婆婆的妈妈,虽然姥姥80多了,可身体很硬朗,眼不花耳不聋,每年冬天都要来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婆婆;儿子仨人正玩扑克玩的带劲儿。儿子玩得可认真了,婆婆边玩扑克边照顾儿子:一会递杯水,一会又削个苹果。婆婆可能今天玩得忘了做饭的时间了,以前这个时间早在厨房忙活了。我没进屋打扰他们,赶紧进厨房做饭。婆婆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看小的,还要给一家人安排三餐,够辛苦了,今天让婆婆也幸福一下。哈哈哈。果然,婆婆中午吃饭的时候笑着说:今天也没做饭就吃上饭了(婆婆觉得做饭就应该是她自己的活一样)。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享受这种待遇,唯独没人说出来。如果哪天我们都下班回家了,婆婆还没做好饭,婆婆就赶紧解释:今天光瞎忙活了,饭都没做好。婆婆整天做饭给我们吃,我们没有哪个人觉得不做饭就吃饭是不正常的事儿。今天婆婆偶尔不做饭反而觉得像“捡了多大的便宜一样”。好知足的婆婆吆!
1997年腊八
今儿是腊八,昨天晚上婆婆就给我准备好了小枣、江米,让我们今儿早上熬腊八粥喝。吃完早饭,孩子上幼儿园,我和老公去婆婆家扫房子。先把屋里能搬的东西搬到院子里,不能搬的永单子盖好。拾掇完一些大件儿,我和老公、公公上班,婆婆自己在收拾那些零碎东西。然后,婆婆用毛巾蒙上头,再穿上旧外套,用提前绑好的笤帚(昨天婆婆就绑好了,把新买的笤帚绑在一根粗竹竿上),清扫屋顶、墙面、墙角的灰尘。
我们中午下班回到家,婆婆已经清扫完,而且还做好了中午饭。吃完饭,我们让婆婆歇歇,我和老公开始把搬出来的东西再搬回屋里。2点多一点,婆婆让我们去上班,别耽误了单位的事,她自己接着收拾。等晚上我们下班回家,婆婆已经收拾利索了,在做晚饭。
每年腊八前后,我们家都安排扫房子,虽然我们觉得房子不太脏,可婆婆总是说:一年到头了,打扫打扫干净,心里也亮堂。家里的事儿都是婆婆安排,也是婆婆领头干,别看我们拉后腿,其实婆婆比我们干的活多多了。
1997年腊月初十
今天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婆婆正的牛肉馅儿包子。吃完饭,婆婆装了10多个包子让老公的姐姐给她婆婆带回去,这不是第一次了。老公的姐姐妯娌三个,婆婆常说:哪一家的老人也不容易,孝顺老人可不能攀伴儿,自己孝顺自己的。
今天老公的妹妹生孩子,剖腹产。妹妹昨天住的院,今天手术。我们一家人早早就来到医院。婆婆也来了。拿着给孩子准备的小被子、小褥子、小衣服。中午手术顺利完成,生了个男孩。婆婆高兴得了不得。孩子一抱出来,婆婆就抱着端详个没够,这是婆婆要看的第六个孩子。(老公姊妹三个,再加上我们三家每家添的一个孩子。)
今天老公和公公都有事,中午不回家吃饭,我跟婆婆说好,婆婆在南边的家里负责看孩子,我在北边的家里打扫卫生,(我们家在一个胡同里盖了两座房子,婆婆公公住得靠南一点,我们住的靠北一点。)中午饭我在北边做,婆婆到时候跟儿子一块来吃。结果我做好饭等了好长一段时间,看看表12点了,婆婆还没来,
我去南边的家看看,锁着门。正纳闷,婆婆带着儿子回来了。一见我,婆婆就跟我说,给孩子打疫苗去了,11点多的时候,孩子逗小猫,结果手上让小猫的爪子给划了一下。吃完玩,婆婆要我帮忙把小猫装进袋子送人。其实,这个小猫儿招人儿喜了,平时我们要是踢它一下,婆婆都不愿意,这次,为了孩子,婆婆要忍痛割爱了。
今天,刚下班回到家,婆婆就给我说起了她和儿子还有西邻玉和姨下午摘丝瓜的事儿,一说起儿子那可爱的劲儿来,婆婆还是控制不住地笑。
今天中午,婆婆熬了丝瓜汤。每年这个季节,我们家都会摘好多比热。我们家院子大,婆婆又勤快,所以,春天一到种丝瓜的季节,婆婆就泡上丝瓜种,等种子冒了芽,就顺着南墙跟种一溜丝瓜。丝瓜既不长虫子,又结瓜多,既环保,又绿色。每到8月份,我们家的南墙上开满了黄花,不长时间,墙里墙外都是丝瓜。周围的邻居有工作忙不种的,婆婆都会送一些给他们。
别人给婆婆的侄子介绍了一个对象,今天在我们家见面(婆婆的侄子在县城打工,媒人说女方今天正好来县城买东西,安排来县城见面)。婆婆告诉我们中午早点回家就可以了,饭菜他准备。考虑婆婆买这些东西挺麻烦的,我请了假10多家赶回家看看有什么要做的。结果,婆婆已经把要准备的东西买全了。11点多,我和婆婆就把一桌饭菜做好了,只等客人到来。11点半客人到齐,大家入席落座。客人走后,我让婆婆歇歇儿,忙了一上午怪累的,我收拾餐厅。可婆婆还是不闲着:你们别管了,收拾收拾快去上班,上午请假了,下午可别再耽误了。婆婆总是可为别人着想了。
1998年11月
今天儿子感冒3天了,发烧没去上学,我也请了假在家陪儿子。上午9:00,刚刚给儿子吃了一片巴米尔,儿子睡着了,我在看书,婆婆来了,还端来冰糖和梨一块熬的梨汁。这几天,婆婆天天往我们的小家跑,虽然不太远,婆婆一会一趟。看儿子吃了药以后出了好多汗,婆婆给儿子松了松被子,结果看见儿子手上、脖子上起了好多的疙瘩。我一开始还以为被子有问题,婆婆说被子是纯棉的,应该没事。接着又问我给儿吃的什么药,我说是巴米尔。婆婆想了想说:是不是巴米尔的事,我那次在小门诊拿药的时候,听门诊的医生说有人吃巴米尔过敏。婆婆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道理。下午,儿子又有点烧,我没再给儿子吃巴米尔,而是给他喝了一勺甜倩,结果儿子烧也退了,身上也没再起疙瘩。婆婆说的果然正确。好细心的婆婆!
今儿单位同事穿了一个棉袄,是她妈妈用两个秋衣做成的,特别暖和。我下班回到家就给婆婆说了:娘,我们同事穿了个棉袄可暖和了,用两个秋衣套成的,你再给孩子做棉袄也那么做吧。婆婆:行啊,我也看见有人穿。下午,婆婆就买了两个秋衣,两个秋裤让我看。婆婆:我今儿买秋衣的时候,心思棉裤也能这么套啊,我就买了俩秋衣、俩秋裤。我们一家人当中只要有人给婆婆提建议,婆婆可容易接受了。而且婆婆还能搞创新呢。
今儿婆婆吃完中午饭说头晕、恶心。我让婆婆歇歇,老公赶快去问医生。结果医生根据症状判断婆婆是中煤气了。医生一说我们一家人才明白,平时烧暖气兼做饭的房间太小,而且又严实,因为是和客厅连着的,婆婆在里面忙活着做饭,怕油烟跑到客厅,所以做饭这一个多小时一直关着门。
下午2点多,婆婆好多了,婆婆说:这几天我一直有这种感觉,以为是感冒上火没说,今儿比较厉害才说的。婆婆有点小毛病从来不吵吵。
今天一天可够忙活的,吃了早饭以后公公和老公、儿子仨人贴对联,挂卒子。我和面、剁馅儿,为下午包饺子做好准备。婆婆准备供品:一碗素丸子;一碗素藕荷;一碗豆腐;一碗黄花菜;一碗素茄荷。婆婆做的可精致了:每碗菜上面都放一些红萝卜丝、菠菜叶、香菜叶(我可弄不了这些,看着就够复杂的)。中午吃完饭他们三个男士休息,我和婆婆包饺子。这个时候我觉得特别惬意:我俩边喝茶,边说话,有的时候还拿块糖放到嘴里,婆婆跟我回忆这一年里发生的事情,甜甜的感觉。今天我们4点多就完成任务。然后开始准备公公和老公回老家请爷爷奶奶的用的纸、香、还有供品。5点多,他们出发,我和婆婆在家准备好茶水,洗好水果,等着他们回来。六点多一点,一家人开始准备吃饭。大年三十的这顿晚饭比较复杂,婆婆得先给老爷爷、老奶奶上好供品,我们才可以吃。吃完饭,将近7点。每年这个时间儿子都要在院子里放礼花,我们一家人欣赏五彩缤纷的花炮。7点半欣赏完毕。然后我们大家开始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每年看晚会婆婆是坐到电视前面最晚的一个,本来我们觉得没什么可准备的了,可婆婆一趟一趟地老是有活干:一会儿拿点瓜子;一会拿香蕉;沏茶水;婆婆看着儿子穿的薄,又给儿子拿来一个小被子。哈哈哈,不是我们不会干,而是我们眼里没这么多活儿。别看我们看不见活儿,还一个劲儿地催着婆婆赶快来坐下。婆婆一年到头不知道什么叫累,满眼里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
今早晨我们家5点起床,吃完饺子才刚刚六点。我和老公给公公婆婆拜完年,接着儿子给爷爷奶奶拜年,公公婆婆笑着拿出二百元钱:大孩子拜年不给钱,小孩儿拜年给钱。这些年,每年公公婆婆都要给儿子压岁钱。我说:平时你们竟给孩子买东西,压岁钱就别给了。可公公婆婆有他们的道理:爷爷奶奶给孩子的压岁钱代表着吉利,必须得要。六点多一点,我们胡同里就开始转着各家问好、祝福。
每年初一的上午、下午家里人不断,婆婆公公喜笑颜开的迎来送往。晚上,婆婆给我们做甜沫喝(玉米粥里放白菜心儿、豆腐条、花生米、豆子等好多样儿)。吃完晚饭,大家看一会儿电视就都想睡觉了,因为三十晚上熬夜熬得,今天实在受不了了。哈哈哈。婆婆仍然是最忙的一个,她要准备明天回老家送老爷爷、老奶奶的东西:纸、水果之类的。因为明天仍然要起早。
我们6点起床。吃完饭,婆婆各处烧香、上供完毕。老公和公共、婆婆一起回老家,我和儿子在家守老营。每年婆婆都嘱咐我:我们走了以后,你拿着扫帚扫扫院子,记着从大门外往里扫,这是收财(我们这里的迷信说法,每年初二这么扫院子好)。哈哈,既然婆婆说了,就照婆婆说的做。
今天可热闹了,我们跟婆婆去婆婆的娘家拜年。(因为老公的姥姥快90了,身体还很硬朗,所以每年这个时间是婆婆家大聚会的日子,婆婆也愿意让我们都去)。我们早早起来洗刷完毕,8点半出发,路上我们又买了一些水果,婆婆在超市换了一些10元、20元的零钱。9点半到了姥姥家,婆婆的妹妹全家、哥哥弟弟的全家都来了,有三十多人呢。
中午吃完饭,婆婆开始给孩子们压岁钱。每年婆婆都会拿着一沓10元、20元的给孩子们分。4点半,我们往回返。到家5点多。在老家呆一天,累得不行,婆婆还说我们呢:你看你们这体格,我快60了还不嫌累呢。
1999年正月初五
自从1997年来聊城上函授,每次都能看到有些人带着孩子来。冬天冷、夏天热,孩子受罪大人也不方便。今儿又看见一个人带着有三周大小的孩子来的。同情他们的同时非常庆幸自己。
不管单位有事,还是出来上函授,说去哪里就去哪里,从来没有因为孩子小拖过后退、耽误过事,有婆婆在,什么事都不用发愁,婆婆管孩子比我还周到呢。
老家院里的一个嫂子子宫肌瘤,在医院做手术,今天是第五天。这几天婆婆可辛苦了。每天婆婆都要去医院瞧瞧,而且每次都给嫂子带一些东西:吃的,用的。嫂子的家人也告诉婆婆:不用天天跑了,好多了。可婆婆总觉得他们在县城没个近人儿,什么叫近啊,有事的时候才看的出来呢。其实,别说是一个院里的,就是外人,婆婆也是这么说。
1999年10月
今天路过一个内衣店处理内衣,我进去看了看,觉得有一种秋裤婆婆穿合适,10块钱一条,也不贵,买了两条。到家婆婆看着也不错挺满意的。我给婆婆说,有这两条换着穿就可以了,以前的那些别穿了。婆婆却说:扔了怪可惜的,倒替着穿吧,在里面也露不着。婆婆对自己可节省了,我就是看了婆婆的秋裤腰上、裤腿上都补了补丁,才给婆婆买的。婆婆对我们可不这么说:年轻的都爱好,旧了就别穿了,买个时尚的,别让人家笑话。
今天上午下第二节课刚到办公室,同事告诉我: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你的手机老响,我就给你接了,你婆婆打来的,让你中午别做饭了,你婆婆炖的鱼。我高兴的笑着说:今儿又省事儿了。办公室的同事都羡慕得了不得。其中一个同事就说:我常听你说你去你婆婆家吃饭,你家天天改善生活啊!我:差不多吧,我婆婆隔三差五地就给我们做好吃的。可勤快了。哈哈,谁让咱摊上一个勤快婆婆呢!
今天上午快下班的时候包级主任通知:中午我们年级组加班阅卷儿,晚上下班之前把期中考试试卷阅完。老师们一听这紧急通知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有忙着去给孩子准备午饭的;有嘱咐邻居帮忙接孩子的。我只是不慌不忙的给婆婆打了个电话:娘,我中午加班,你给孩子做着饭,让我爸爸在门口等孩子一下。哈哈,加班对我来说没什么可怕的,就这么简单!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今儿婆婆给儿子做了一条小马裤。黑色的,儿子穿上让我看,还真漂亮。再配上上次婆婆公公去德州在德百买的小格子衬衫,挺精神。儿子的好多小衣服都是婆婆的杰作。今天这条马裤是婆婆买的一块布头。婆婆说看着这块布挺凉快的,就买下了。结果,下午儿子穿着婆婆做的小马裤去上学,有好多家长问我在哪儿买的呢!
今天婆婆蒸的包子。吃了中午饭,婆婆让我给刘晓家送一些去。刘晓跟我儿子同岁,我们两家在一个胡同住。我和刘晓的妈妈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看孩子认识的,到后来就熟了,刘晓她妈妈也常来我们家玩。最近刘晓她妈妈让车撞了一下,骨折了。婆婆也知道。所以才让我给她家送点包子去。婆婆说:刘晓她妈腿不能动,他爸爸做饭也不一定能做好,给刘晓多拿几个。我把婆婆的话告诉了刘晓她妈妈以后,她妈妈感激得不得了。
2000年11月
今天写这篇日记,心里很感动,所以给这篇日记起了名字。每年一到10月下旬,手就开始粗糙,拿东西的时候有刺刺拉拉的感觉。所以就赶快买护手霜保护自己的手,洗东西的时候也特别注意不用凉水,洗完以后赶快涂上油。就是这么呵护,手有时候还裂。只要手上裂个小口,哪怕一点点,就疼得不得了。今天中午不经意间看到了婆婆的手:十个手指头有四个裹着胶布;其中左手的食指缝里还有一个刚裂开的小口;好几个手指头的纹纹里有洗不掉的一点点“脏”。嘴上没说,心里有一种感动。我们每年冬天总是对自己的手千般呵护,可婆婆从来都没有怜惜过自己的这双手。婆婆的手是全家最勤快、最粗糙的手。一天到晚,婆婆的这双手不曾闲着。一日三餐,都是婆婆的这双手给我们做的,我们回到家也就是搭把手;我们家院子里的菜啊、花啊,婆婆的这双手给它们浇水施肥最多;几个孩子的衣服、鞋,这些年都是婆婆的这双手做的;每次买护手霜,我也给婆婆买,可婆婆总是说,你们的手细皮嫩肉的抹这个管事,我的手太粗,得抹油性大一点的。所以婆婆自己常买一块钱一小盒的油。而且只是晚上才用。因为白天,婆婆一会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手老是不闲着,刚抹上油一会又洗了,一点用也不管。
今下午我去超市给婆婆买了一副胶皮手套,让婆婆在干活的时候带上。婆婆的手也需要呵护!
今天周末婆婆说包饺子,羊肉馅的,(公公早就买好了)。婆婆提前先发好了一块儿面。是用来蒸包子的。自从2001年冬天我查出有慢性胃炎以后,婆婆可为我着想了,每次包饺子(怕我吃了不好消化),就提前和块面用来蒸小包子。我们家其他人都吃饺子,我就吃包子。不光是包饺子,做别的饭食如烙肉饼,婆婆为了照顾我,也是烙发面的。
跟婆婆学会了“理解”。
今儿中午说好在婆婆家吃饭。12点半了老公还没回家,也没打电话来,我们一家人等到12点40多才吃饭。我就有点火往上冒,嘟囔了两句:不回家吃饭,也不想着提前给家打电话,弄得一家人都等着,这个毛病真烦人。婆婆一听,说:你先别着急,说不准单位有嘛事,等晚上下班问清楚再着急也不晚啊。结果晚上一下班,老公赶紧解释:中午市里来检查,陪着客人下乡镇了,正好手机没电,也不好意思用别人的手机给家告诉。嘴上没说,心里想:还是婆婆说得有道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先别发“无名火”,一家人还是理解万岁。
这些天我一直低烧不退,快一个月了,去医院检查结果就是病毒性感冒,因为心情不好,还要天天去上班,所以我们三口基本就在婆婆家吃饭。婆婆既替我着急还得劝我。今儿邻居说了个办法,让婆婆晚上去给我信信神。婆婆在我们这边等到晚上11点多,跟老公拿着纸、香、水果之类的东西去我们家前面的十字路口烧烧。虽然这是迷信,可婆婆对我的这份真诚已经令我感动不已了。
今天我的体温终于恢复正常了,非常高兴。小门诊的医生说我这些天体温不正常的原因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我觉得有道理,不过我更觉得是婆婆的诚心换来的,婆婆常说:行善积德能换得一家人的平安。
早晨吃完饭就去婆婆家。婆婆早就忙上了:和面;剁馅儿。我也赶快动手,忙到11点饺子包完,我和婆婆又弄了几样菜,12点多一点,婆婆虔诚地上完供,一家人开始吃饭。下午4点多,婆婆又开始准备纸、香、蜡烛、水果什么的。6点半我们吃完晚饭,洗刷完7点多.我、老公、公公看新闻,婆婆和儿子俩人放灯。
放灯是婆婆正月十五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子也喜欢干这个活儿。他俩把窗台上、厕所里、厨房里、院子里,大门口都点上蜡烛,看哪个被风吹灭了,再赶快点上。其实现在有电灯了,我们都说打开电灯就可以了,点蜡烛费事,可婆婆依然按照老习惯,用婆婆的话说:我跟孩子俺俩放灯,不用你们管。我心里明白:放灯是红红火火的意思,婆婆是觉得怎么好怎么做,她这么做是在为我们一家人祈福呢!
正月二十五
今儿早上吃的花糕。婆婆昨天就蒸好了,4个,我们三家一人一个,婆婆和公公留一个。蒸花糕麻烦,赶上周末,我能婆婆,不是周末,婆婆就自己做。按照老家的风俗,正月二十五是打囤的日子,吃花糕就意味着日子越来越好、步步登高,所以就是再费事,婆婆也不嫌。
今儿早上婆婆早早就和好了一块儿面,准备了芝麻、红糖和黄豆,婆婆要给我们做“土里蹦”和料豆。每年二月二婆婆都做。我们说街上有卖的,咱别做了,挺麻烦的。可婆婆说:街上卖的那个有的放糖精,买不准吃了不好,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做的,吃了放心。而且每年婆婆都不少做,还要给邻居们分呢。
今天下班早一点,我先到婆婆家打个逛。结果一进家门,看婆婆的左手用绷带吊着,我吓了一跳,赶忙问婆婆怎么啦。婆婆笑着说:没事,今儿下午你爸爸我俩去中医院找范大夫用小针刀给我把腱鞘炎做了。我:怎么昨天也没听你说啊。婆婆:一个小手术说嘛。我也笑着问婆婆:那你今天打算怎么做饭呢?也不给我们告诉。婆婆:你爸爸帮着我,用右手慢慢着做,反正,你爸爸也不上班,我俩不着急。
平时我们哪个有个头疼感冒,婆婆可拿着当回事儿了,一个劲儿地嘱咐我们吃药不说,还又熬梨汁又买水果的,可她自己有点毛病一点也不拿着当回事,甚至不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小门诊拿点药吃就行了。多体谅人的婆婆!
今天在婆婆家吃饭,婆婆告诉我,有一首歌可好听了,是阎维文唱的,婆婆还记得其中的好几句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不管你走多远,也不管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妈。听这个词可能是写给母亲的吧,我上网一搜还真是阎维文的新作《母亲》。说真的,平时工作这么忙,有的时候有点空儿就想静下心来歇一会儿,还真没时间听听歌休闲休闲。还挺时尚的婆婆,我下决心把这首歌学会,等有时间唱给婆婆听。
前几天婆婆去医院做常规检查,结果查出有子宫肌瘤,接近恶性了,不过还好,幸亏及时发现,当时就和济南的专家预定好,今天来为婆婆做手术。这几天,虽然婆婆心情有些紧张,但还是尽量不给我们增加心理负担。我做饭的时候,婆婆还是来帮我。(婆婆手术前的这几天可真难熬,婆婆心情不好,我们想劝婆婆只是个小手术,不用紧张,可一说话,眼泪就在眼圈儿里打转转。)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婆婆进手术室的时候还冲着我们摆了摆手,尽管我们知道不是大手术,但是当时我们的心情啊,很难受。说不出的那种。11点多,婆婆被医生推出手术室,医生告诉我们:手术很成功。看着当时手上输着液,还处于半醒半昏迷状态的婆婆,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祝婆婆早日康复!
今天是婆婆做完手术第三天,从第二天开始,医生就告诉婆婆为了防止手术以后肠粘连,不能老在床上躺着,必须下床走动走动。昨天婆婆在病房里走了几次,一开始,我们搀着她,后来,她坚持要我们不用管,她自己来。(这些年来婆婆一直照顾别人,哪里受过别人照顾她啊,就是在她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也是尽量能自己来的就自己来。)今天早上,我刚来到病房,就看到婆婆又再慢慢儿走呢。看我一进来,就笑着跟我说话:今天我觉得好多了,自己走挺好的。好坚强的婆婆!昨天我们单位同事来看婆婆,还夸婆婆坚强呢,他们都想婆婆刚做完手术,不让婆婆多说话,可婆婆还跟大家开玩笑呢:我就怕笑,一笑伤口就疼,只要不说笑话就没事儿。婆婆的坚强和乐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昨天去买东西的时候,看到一套睡衣挺漂亮的,想想婆婆这些天要呆在家里养身体,穿着睡衣更舒服,就给婆婆就买了一套,今天中午去医院给婆婆送饭,正好也给婆婆带上。婆婆穿上还挺合适。问我多少钱,我说不贵,才花了37块钱。不过婆婆还是说:我住院这些天,你们买这买那的没少花钱,我衣服不少,以后别买了。接着又告诉我:明天就拆线儿回家,晚上别来送饭了,在这里买点儿就行,这里的饭也挺好的,你在家把孩子照顾好就行,别光往这里跑。其实婆婆住院的这几天,每次我给她送饭,她都会这么嘱咐我。好体谅人的婆婆。
婆婆做手术快一个月了,回家以后的这些天,婆婆虽然没有跟以前一样忙这忙那的,可也没闲着:拆拆孩子的棉衣;补补坏了的袜子;我洗完衣服帮我晾凉;我做饭帮我择择菜。只要看着我忙一点,她就赶快帮我。婆婆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儿。这几天她感觉没什么大碍了,开始侍弄我们家里的小菜园。平时我们家的小菜园都是婆婆种、婆婆管。我们就是帮着她浇浇水什么的,剩下的就是享受婆婆的劳动果实了。这些天婆婆住院,我们也没时间管理菜园,菜上生了好多虫子,黄瓜藤也爬满了地,今天婆婆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捉虫、扎架儿,我们家的小菜园就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机了。
这几天小外甥的手做了个手术,我们一家人都往医院里跑。再有几天就出院了。婆婆今天蒸了包子趁热往医院里送,结果一不小心上楼的时候把脚崴了,幸亏问题不大,医生建议在家休息几天。
今天单位评选模范,我得了县级的,没评上市级模范,很郁闷。回到家,婆婆见我不高兴,就问我,我给婆婆说起我们单位的情况,婆婆笑了:你得个县级的还不满足,还想得市级的,人家什么也没得的怎么办啊。婆婆这么一说我笑了。
婆婆:得知足才行呢,别老想得那么高。别看婆婆没念过多少书,文化不高,也没上过班,可是生活的学问却不浅,跟婆婆说单位上的事也不是一次了,不光是我,还有老公的姐姐也喜欢跟婆婆说说班上的事情。所以,我们单位上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婆婆都知道。在我们眼里,婆婆一点也没有长辈的样子,更像我们的朋友。
2005年10月
今儿中午蒸的包子,我早回来一会帮着婆婆蒸。等儿子、老公回到家,包子刚出锅。我们一家人正好趁热吃。婆婆蒸包子的手艺不比饭店里差。公公在一边看菜谱,指挥者婆婆把作料一样一样地按照顺序往里放。
吃饭的时候儿子说了一句话让我们都高兴坏了:奶奶,咱们家开个小店卖包子也行,你负责蒸,我妈帮你卖。得到孙子的认可,婆婆更高兴了。
2005年腊月
今天婆婆和公公上街回来买回两套新衣服:一套女孩子的;一套男孩子的。不用问准是给小程程和长久买的。果然婆婆让我看看好看吧,我一看就挺漂亮的。小程程和长久是公公的叔伯弟弟的孩子,公公的叔伯弟弟跟我和老公同岁,他家俩孩子,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婆婆说:程程和长久也没奶奶疼,张胜(程程和长久的爸爸)他两口子弄着俩孩子也怪不容易的。咱给他孩子添件儿新衣裳,也省的他们再买了。
婆婆这不是第一次给孩子买东西,几乎每年婆婆公公都要给俩孩子买衣服。
单位同事有好多穿裙子的了,我看着漂亮也买了一条,还搭配了一件比较洋气的上衣,回到家展示给婆婆(以前我没在这个季节穿过裙子),婆婆说:还挺好看,跟电影演员一样。哈哈,婆婆的眼光可时尚了,虽然婆婆文化不高,思想一点也不守旧。
今天婆婆蒸了两样馒头,有白面的,有高粱面的。自从公公查出了血糖高,婆婆做饭可小心了:炒肉一点糖也不放;给公公沏鸡蛋放醋和香油;买点心的时候专门给公公买一些无糖的;婆婆以前爱吃地瓜,但现在熬粥一点不放。婆婆对公公的关心,我结婚以后不长时间就看出来了,公公上班的时候,单位上的事儿多,应酬也多,一天有时候就在家吃一顿早晨饭,晚上或者中午不回家,所以婆婆做早饭从来不凑合。婆婆说:他们喝了酒经常不吃饭,早晨再吃不好,就该闹毛病了。婆婆和公公之间的夫妻感情,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儿婆婆公公上街给儿子买了一套棉衣棉裤。明天是儿子生日,这是他们给儿子买的生日礼物。婆婆说:转了整整一个下午,要么就是样式新质量不好,要么就是质量可以样式不好看。转了好几家才看上这么一套。儿子晚自习放学回来,穿上试了试,还挺好看。婆婆一个劲儿地夸:俺家这孩子穿上就是好看,跟小斑马一样。仨孩子的生日,婆婆公公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总是都提前一天给孩子买好生日礼物。老人的心啊总是想得那么周到!
2006年11月
老公妹夫的弟弟添了一个小女孩(哈哈,有点罗嗦),婆婆说得去医院看看,我正好下午不忙,陪着婆婆一起去的,按说这样的亲戚我们家不用去,可婆婆说:都在县城住着,离得也不远,还是去看看的好。婆婆是个全面人,凡事儿想得可周到了。
2006年11月
今天在婆婆家吃饭,婆婆告诉我:西邻你玉和姨的母亲来了,我今儿买了些东西去看了看。婆婆不但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对邻居的老人也一样。前邻孟婶儿老家是东北的,孟婶儿的母亲每年都来住一段时间,婆婆每次都特意去看看老人家,直至去年老人家去世,婆婆还给老人捎去一百块钱的纸钱。
2007年正月初九
今儿婆婆去走亲戚,去婆婆的舅舅家。每年婆婆在我们家的亲戚都待完之后,大概都是这个时间去。婆婆的舅舅、舅母都80多了,身体都还结实。婆婆准备了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和老公的姨一块儿去。
今儿下了班在婆婆家吃饭。回到家的时候,天还下着雨,婆婆就让我给儿子去学校送雨伞,我笑着着告诉婆婆:我才不去呢,人家孩子不愿意老让家长去。婆婆又让公公去,公公和我的态度一样(我和公公都遭到过儿子的“白眼”,可能孩子都这样,不愿意让家长去学校找他,即使有点小困难,也宁愿自己克服,况且我们家离学校很近。)。等孩子放学回到家,看见儿子的头、衣服都湿了,婆婆心疼的不得了,婆婆赶紧给儿子找衣服换上。婆婆疼孩子的心啊,可见一斑。
母亲节的时候,和单位同事一块儿逛商场,给婆婆买了一件天蓝色T恤衫。这几天婆婆天天穿着。昨天邻居家的阿姨见了我说:你给你婆婆买的T恤真好看,你婆婆可高兴了,我们一块儿上街,你婆婆告诉我们是你给她买的。哈哈,婆婆真会给我们脸上贴金。平时婆婆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每逢母亲节或者婆婆生日,我们也就稍微表示一下,没想到我们一点小小的“孝心”换来的是婆婆大肆宣扬和表扬。婆婆就是那种“有点安慰就满足的人”。
老公的姥姥病了,今年92岁。昨天医生来给姥姥看病,诊断结果是年龄大了,各个器官功能减退,所以即使住院治疗,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建议在家养病。姥姥这段时间在我们家住。考虑姥姥的情况,今天婆婆和公公商量,把姥姥送回老家的舅舅家去,婆婆跟着一块去。10点多,我们帮着把婆婆和姥姥送到车上,婆婆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回老家了。
昨天我们给婆婆打电话了解姥姥的情况,婆婆说姥姥的病情有所好转了。考虑到老家的舅舅家里种的地多,他们如果整天在家伺候姥姥,会耽误了地里的农活。所以婆婆打算在老家待一段时间。今天我和老公商量回老家看看姥姥,顺便给婆婆带一些换洗的衣服。今上午9点多去的,到家10点。婆婆正给姥姥喂饭。
婆婆姊妹五个,排行老二。在我结了婚这些年的印象里,每年春天、冬天,我们都要接姥姥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婆婆跟姊妹几个的关系都很好。谁家里有事,婆婆也是考虑到前面。这次姥姥生病,婆婆也是以身作则,婆婆一个哥哥在济南;一个哥哥在德州;弟弟在老家;妹妹家也在农村。婆婆说他们要不就是离着远,要不就是家里有地。婆婆可为姊妹几个着想了。
今天婆婆从老家回来了。婆婆在老家待了快一个月了,瘦了不少,婆婆的弟弟妹妹觉得婆婆这些天伺候姥姥挺辛苦的,执意让婆婆回家来休息几天,婆婆才回来的。婆婆不在家这段时间,我们也很忙。老公和公公天天往我们家盖新房的工地跑(
从今年正月二十八就开始盖新房);我天天上班;孩子迎接中考。所以婆婆不在家的日子,我们的生活也不是很次序,再加上本来我做饭也不是行家。
本来婆婆就够累了,可婆婆还考虑我们这些天也吃不好。好不容易婆婆回家休息休息,她还为我们着想:炖了一锅排骨;腌了一小盆儿黄瓜咸菜;煮了一些茶蛋;还蒸了一些包子。今天她忙到晚上11点才把她自己的事情处理利索(给她自己拿了一些衣服,给姥姥找了一些纯棉布,因为姥姥大小便没有知觉)。明天婆婆还要再回老家去。
这些天婆婆在老家伺候老人,东面还盖着房子,我和老公单位上的事也不能耽误,所以回家除了吃饭刷锅,卫生一点也顾不上打扫,家里确实有点乱。今天婆婆回来,不但给我们又做了一些好吃的,还把卫生搞了一遍,回到家看到各处又恢复的一尘不染,心里油然而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婆婆就是家。
& 2007年七月二十八
今天姥姥入土为安了。姥姥生病的这些日子,婆婆最辛苦了。在老家整整呆了三个多月,中间只回家来过两三次。婆婆在她姊妹几个当中伺候姥姥的时间最长。婆婆上体谅两个哥哥年龄大、身体不好、离家又远;下体谅弟弟妹妹两家都种着地,怕他们耽误农活。
今儿儿子放假回家。儿子在校不注意卫生,脚上湿疹了。我和老公把儿子接回来先去医院皮肤科看了医生才回家,回到家婆婆已经做好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在等着我们,吃完饭,我让婆婆歇歇,我给儿子熬药水。婆婆可闲不住非要帮我。我跟婆婆给儿子泡完了脚,涂上药,婆婆拿出两双袜子:这是你爷爷开养生会发的,人家专家说是远红外线的,好几十块钱一双,你爷爷我俩没穿,给你留着呢。奶奶可真疼孙子。
2007年11月
儿子因为老是过敏,老公请假去衡水,每天晚上帮儿子涂药。东边新盖的房子需要装修不能离人,婆婆怕我自己害怕每天晚上来和我作伴,我告诉婆婆不要紧,后面也有邻居我不害怕,可婆婆坚持来,今天装修基本上已接近尾声,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婆婆正打扫呢,弄得一身脏。
2007年12月
婆婆的兴趣
婆婆的兴趣可少了,几乎是没有。除了干活还是干活。不过从今年开始,我们几家的孩子都大了,陆续都出去上学,棉衣什么的婆婆不用给他们做了,也不用伺候老人了,相对前几年,婆婆的空闲时间稍微多一点。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谈论足球、排球什么的,婆婆也能评论评论,张怡宁啊,王玉梅、冯坤啊婆婆都知道。今天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说起主持人朱迅,婆婆也发言。我就问婆婆:娘,你也知道啊!婆婆笑眯眯地说:你爸爸看电视,我也跟着看,慢慢地就知道了。原来婆婆的兴趣始终和公公保持一致:公公关注球赛,婆婆也喜欢看球了;公公愿意看星光大道,婆婆也知道周冠军、月冠军是谁了。
婆婆没怎么上过学,公公是中专毕业,我还纳闷他们之间怎么那么多共同语言呢?原来他们之间的默契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
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婆婆打电话来:你接着小程程跟承里一块儿家来吃饭。小程程跟承里是我们老家院里的两个孩子,他们都在我工作的学校里上学,婆婆觉得俩孩子小,离家又远,常隔三差五地给我布置任务:中午叫着他俩一块儿来。今天已经是第n次了。我接着俩孩子到家一看,婆婆已经安排好:肉饼;烤鸭;还有摆的整整齐齐的一个大果盘儿。只要俩孩子来家吃饭,婆婆每次都早早做好了等着俩孩子放学,她说:孩子的功课怪紧张的,别耽误了下午上课。俩孩子吃饱饭走的时候,婆婆再给他们一人带上点水果、饼干之类的零食,让他们在学校里吃,婆婆想得可真周到!
在我的印象里,婆婆一直在忙,从来就没玩过。前些年,我们几家的孩子小,还有老人,婆婆忙着给我们看孩子,忙着伺候老人,忙着做家务。孩子们都大了,婆婆仍然不闲着,忙着“养生”。婆婆干什么事都认真,“养生”也一样。就拿做“养生功”来说,婆婆一招一式都讲究姿势,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做的不到位,还主动教“老师”呢。还有晚上,婆婆去小区跳舞,婆婆是坚持最长的一个,今晚上在婆婆家吃完晚饭,我和老公特地到婆婆跳舞的那里看了一会儿,婆婆的舞姿还真优美。婆婆在第一排,有新去的不会跳的,婆婆也给指导指导。你可别认为婆婆这是“不务正业”,婆婆说:“年龄大了,要把保健当成功课来做,身体好不但不累赘孩子们,还能为孩子们做点好吃的。身体不好,自己受罪不说,还得耽误孩子们的工作”。你看,,我婆婆多时尚啊!&
今天在婆婆家吃饭,看到厨房里贴着一张彩图,还挺好看,仔细一瞧,才知道是食物之间不易搭配的明细表。我问婆婆:娘,这是在哪里买的。婆婆:不是买的,是你爸爸昨天开养生报告会的时候发的。我一看还真有些咱平时没注意,就贴上了,做饭的时候看看。还有几张呢,你们也贴到厨房里,做饭的时候注意一点。走的时候记得拿着。婆婆可真厉害,做饭也做出学问来了,高!
这几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就是给灾区捐款的事儿。婆婆也特别关心。我就告诉她,我捐了200元,老公单位搞了两次,他一共捐了500元。婆婆就问我:你爸爸他们这些退休的如果想捐点钱,去哪儿捐啊。(婆婆一直没有工作,来县城之前就在家种地。)我说我也不知道,没听说有哪个机构组织,一般都是在岗职工或者在校学生,由单位和学校统一组织捐款。婆婆就让我打听打听。今下午我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民政局统一组织不在岗人员捐款。婆婆听了以后就跟公公商量:明天咱也捐上一千吧。看看灾区的那些孩子真可怜。其实婆婆平时可节俭了,买东西总是货比三家,捡着最便宜的买,衣服旧了,只要还能穿就舍不得扔。多有爱心的婆婆啊!等儿子放学回家,我一定把这事告诉儿子,让儿子也接受一次爱心教育。
上小学5年级的小外甥有些习惯不太好,老公和我商量着让他在我家呆一段时间。他来了有好几天了,这几天,我负责接送,老公负责做饭(主要是中午饭)。今天刚接了外甥回到家,接到老公电话:有事不回家吃饭。我就赶快进厨房打算做饭,一看厨房里放着一兜儿热气腾腾的包子,高兴得不得了,是婆婆蒸好的包子,公共给送来的。刚想给婆婆打电话,婆婆打过来了:刚蒸好的包子,你爸爸给你放厨房了。我说:知道了,正打算做饭呢。婆婆:好了,快吃吧,别打电话了。
外甥来我家这几天,婆婆考虑我上班时间紧,照顾外甥又属于“额外负担”。中午有好几次做好了让公公给我送来。尽管我告诉婆婆不用管我们,可婆婆仍然照送不误。婆婆为我们这一大家人当中任何一个人付出都觉得是应该的,我们姊妹之间一点小小的互相帮助,婆婆倒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了。
今天刚到第二实验小学门口,公公就过来了。公公说在门口已经等我一会儿了。婆婆包的三鲜馅儿饺子,公共给我们送来了一些,我们今儿中午又省事了。
今儿在婆婆家吃饭,婆婆告诉我:东邻你姚大爷心脏不好住院了,今儿上午我跟你爸爸买了点东西到医院看了看。左邻右舍地住了这么长时间,谁家有事婆婆也得去瞧瞧。
我和老公在婆婆的“逼迫”下,买了一个保健床垫,“老伴”牌的,6400元。今天下午给送来了。今天晚上我就趴在床上边保健边看书,感觉还挺好。
一开始,婆婆经常去卖床垫的那儿坐床垫,感觉好就买了一个。然后婆婆就给我们说这种床垫的效果挺好的,人家养生专家就说了,不能等到身体有毛病了才注意养生,不能等到年龄大了才注意保健。说实话,我和老公不太信“保健”床垫的效果,再者我们觉得自己也年轻,暂时还用不着保健。婆婆说这些,我们就哼着哈着。其实我们心里有数:不买。所以婆婆说一次,我们就应付一次;婆婆说两次,我们就应付两次。结果,见我们“老不听她话”,就和公公商量好,他们花钱给我们买一个。他们前两天预交了6400元,也没告诉我们,今天人家来送床垫才给我们说。
我和老公一听,这感情是婆婆见软的不好使,就给我们来硬的了,硬要让我们转变观念,提前保健。哈哈,谢谢婆婆和公公的良苦用心。我赶快去银行取款,把钱还给了婆婆公公。婆婆还说呢:还给我干吗,跟你爸爸俺俩心思你们不信,俺们就给你买,反正有好处没环处。
2008年10月
今儿在婆婆家吃完饭,走的时候婆婆让我稍上一个小塑料盒,我打开一看里面还有一个小勺子。婆婆说:这是你爸爸他们昨天开养生报告会发的,这个小勺是限盐勺。人吃盐多了不好,可咱平时做饭稍微一放盐就超标,用这个小勺子量着放就好多了,你爸爸领了两个,咱家留一个,给你俩一个,等你爸爸再领了再给他们(老公的姐姐妹妹)。哈哈,婆婆有什么稀罕东西总是先给我和老公。
这些年,跟婆婆学了不少生活小常识:少吃盐;晚上不吃姜;菠菜和豆腐在一起减少营养等等。公公订了家庭健康报,只要是报纸上说的、家庭又容易做到的,公公就讲给婆婆听,婆婆一定照做不误,而且婆婆还告诉我们呢。
2008年腊月二十五
今儿婆婆公公过来了。自从我们家盖上这座小楼,还没住过这么多人呢。今年冬天刚刚安装好天然气,暖气烧得也还暖和,我们一家人商量在这边过年,明天儿子放学回家,今儿先把婆婆公公接来。过年的东西婆婆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下午老公开车都拉过来了:一盆炖好的排骨;一盆熏好的肉;两大盆蒸好的馒头;一盆炸好的藕荷(素的和肉的都有);还有枣窝窝白菜什么的。我做晚饭的时候,婆婆也在厨房里忙活。我:娘,你歇歇吧,你刚来先当当客人,我做就行,你都准备好了,挺简单的。婆婆:我想来看看天然气怎么使,你教教我,明天我做饭别不会用。婆婆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给婆婆演示了一下,婆婆又自己操作了一遍(婆婆那边还没有接天然气)。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都在客厅看电视,婆婆站起来笑着说:我再看看天然气我会用了吧,我怕忘了。哈哈,好认真的婆婆,好可爱的婆婆啊!
2009年正月初一
昨天晚上因为看联欢会一家人都困了,所以今儿吃完中午饭,老公和公公就睡觉去了,婆婆我俩包饺子,儿子打算上街。天气特别冷,爱好的儿子穿着新买的衣服(稍微有点薄)就打算走。当时我在厨房,婆婆在院子里。我听见婆婆让儿子穿得厚一点,儿子不听而且还给婆婆打手势:别让我看见。结果婆婆喊起我来了:你快来看看咱家这个孩子穿着这个上街行不行啊。哈哈,婆婆这一喊,儿子赶快回屋去穿羽绒服,还埋怨婆婆呢:奶奶那你真厉害。婆婆笑着说:我说了你不听我就得喊你妈。看来你妈说话比我说话管事。婆婆还挺幽默的呢。
2009年正月初三
今天儿子有点感冒,婆婆赶快给儿子吃了感冒药。中午睡醒以后,我、老公、公公看电视。儿子在自己的卧室看书。婆婆一会儿给儿子削苹果;一会儿给儿子送杯水;一会儿又给儿子送个梨。最后一次,婆婆在儿子卧室里出来笑着给我们说:我去的趟儿数忒多了,人家孩子嫌我啰嗦呢。我一听赶快说:娘,你可别生气。婆婆说:我生嘛气啊,我去了可能影响孩子学习了。婆婆就是这样,特别能“容忍”别人,别说是儿子了,就是我们,这些年和婆婆公公在一起,对我们的懒,对我们刚结婚时的不太懂事,婆婆总是以容忍来维护我们这个家。
就拿平时做家务活来说,除了明摆着的那些家务事之外我们眼里没活儿,婆婆也从来不支使我们。每次都是看见婆婆自己不声不响地收拾我们才来帮忙。这些年,我们这一大家人之间也有过些许摩擦,但每次婆婆的宽容和大度都让我们其中的每一位成员更加珍惜这个大家庭的和谐。
今天有亲戚来给婆婆公公拜年,我和婆婆做了一桌子菜招待他们,下午3点多他们走的。收拾利索之后,我打开电脑看电视剧;儿子和老公上街;婆婆公公看电视。快5点的时候,婆婆在院子里溜达,看见大门口我的电动车正充电,车灯还亮着。就问我:电动车前面的灯亮着行了吧,拧哪里能关上啊。我看电视剧正带劲儿,就随声附和了一下:行了,没事,不用管,电动车充电的时候就得那样。正说着,儿子回来了,婆婆给儿子一说,儿子顺手就把车灯关了。吃晚饭的时候,婆婆说:我还不老呢,你们就欺负我有些事不知道,应付我。哈哈哈,婆婆还挺幽默的呢,我赶紧笑着赔不是:不是应付,是看的着迷了,不愿意动啊!
今天老家的十几个人来我家玩,每年他们都这个时间来,给婆婆公公拜年。上午九点多我和婆婆就开始准备酒菜。一共准备了三桌。只要有人来我家吃饭,婆婆从来不凑合,尤其婆婆看着老家的人特别高兴。鱼啊、虾啊只要是我们家有的,婆婆是一股脑的都上。新鲜、量大、精致。中午11点他们到的,4点多走的。婆婆我俩收拾了近一个小时才收拾完。一般情况下,每年到这个时间我们家的亲戚基本都来过了。所以我们也都从明天开始回自己家吃饭。其实婆婆坚持让我们待到正月十五。哈哈,从腊月十几开始就在婆婆家吃饭了。觉得这些天婆婆怪累的,还是先回自己家,让婆婆和公公清闲几天,十五再来。今天晚上回去的时候,我们每家还要拿回去一些东西:藕荷;馒头之类的。婆婆早给我们准备好了。
今天我们家蒸的牛肉馅包子,婆婆提前在家调好馅儿,弄好面儿,我早回来了一会儿,跟婆婆一块儿包的。婆婆总是想方设法的给我们调剂饭食儿,每次来家吃饭,都那么有胃口(中午吃饱了,晚上都不饿,哈哈)。今天的包子也很不错,和饭店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吃完饭,我刷洗碗筷,婆婆用一个方便袋装了十几个包子。我赶快说:今天吃的已经够多了,晚上都不想吃饭了,我可不拿了。婆婆一听笑了:不是给你拿的,我坐床的那里有个服务员(婆婆每天下午都去坐床,保健的那种,据说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离婚了,自己带着个孩子,挺可怜的,一个月挣的钱也不多,很少给孩子做点好吃的。等下午我去坐床的时候给她带去。上次咱蒸的包子我给她拿了几个,她的孩子可稀罕了,说没吃够,今天我多给她拿几个。婆婆总是这么好心!
今儿婆婆公公去韩国旅游一周回来了。下了班我们都去婆婆家吃饭。哈哈,真热闹,一大家人都到齐了来给婆婆公公接风。吃完饭,公公给我们讲在韩国的经历,婆婆让我们看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儿子和大外甥一人一块韩国手表(180元人民币一块,特别漂亮)。我、老公的姐姐、妹妹一人两样化妆品:一瓶去角质的精油;一瓶乳液。婆婆说这几样化妆品好几百呢,人家都说效果可好了。小外甥一个小书包,一个小暖瓶。哈哈哈,婆婆公公旅游,我们在家坐享其成,每人都有收获。
每次婆婆公公外出旅游或养生,都给我们带回好多稀罕东西。
2009年10月
今天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对“能耐”的解释:能耐就是能忍耐。忽然联想起了婆婆,婆婆就是能忍耐的人。
从结婚到现在将近20年了,我没见婆婆发过一次火儿,绝对一次也没发过。因为某些原因亲戚朋友误会了婆婆公公,婆婆没着过急,婆婆说: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弄清楚的;我和老公的两个姊妹偶尔闹点小矛盾或者跟老公吵个小架儿,不管因为谁,婆婆从来没指责过我们,或者“各打五十大板”或者视而不见让我们自己消化,从来不在其中“搅合”,向着这个偏着那个(现在想想婆婆的做法非常正确,其实姊妹之间、两口子之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间长了也就没事儿了,假如老人偏一个向一个,非把矛盾升级不可)。
婆婆用她的忍耐化解着亲戚朋友之间的误会,用她的忍耐维护着我们这一大家人的团结、和睦,婆婆常说自己就是个家庭妇女,没多大能耐。可我觉得婆婆能耐不小,她用“心地善良、不惹是生非”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幸福、安康,这就是婆婆的能耐!
这几天新买的滨湖小区楼房交钥匙,各项开口费共一万多,加上装修(不是太豪华的那种)一共还需要几万块钱。本来我跟老公打算的挺好的,交上首付之后,还有富余的钱搞装修。可是这期间因为遇到别的事情需要钱,所以暂时把钱挪为他用。正发愁呢,婆婆公公给我们送来三万块钱。嘴上没说,心里那个热乎啊,就别提了。其实这些年,每每我们遇到困难,婆婆公公总是第一个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人。既照顾我们的面子,又照顾我们的钱袋子。有的时候,我跟老公遇到难事,考虑到婆婆公公也不容易,不好意思跟婆婆公公提,婆婆公公知道了以后,每次都会笑着责怪我们:有事不跟我们商量还行啊,瞒着谁也不能瞒着我们,怎么分不出远近来啊!
我们家在滨湖小区买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今天婆婆公公搬家。婆婆好几天前就开始收拾,她说她自己放的东西过来以后好找。婆婆负责在老家收拾装车,我负责在新家接受。虽然有搬家公司为我们搬家,因为婆婆的人缘儿特别好,周围的邻居都早早起来帮忙。接近12点,搬运完毕。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商量那些旧家具怎么处理,我和老公的意见是卖给旧家具市场,婆婆说:咱卖给旧家具市场也卖不了多少钱,我看咱不如送给xx(是我们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他媳妇没工作,还要供俩孩子上学,挺困难的,我那次去他家,看着连个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婆婆的心可好了)。婆婆这么一说,我们都举双手赞成。接着我们开始归置家具,先把大家具放置好,又跟婆婆干了点零活,天就不早了,吃了晚饭,婆婆告诉我们:明天你们别往这里跑了,还得上班,挺紧张的,剩下的零碎活儿,我慢慢收拾就可以了。婆婆又要忙活几天了。
今天星期天,早早来婆婆家,想帮婆婆再收拾一下,结果我到家一看,婆婆已经收拾的干净利索了,才两天的时间,(搬家那天客厅、储藏室、车库都堆满了包袱、纸箱子)。而且沙发上多了漂亮的沙发罩,空调也穿上了漂亮的外衣。婆婆还把我们和孩子的房间也安排好了:儿子的写字台上婆婆买了一盆儿小花,我们的房间里婆婆给铺上了新买的床单。(平时我们没跟婆婆一起住,不过婆婆都给我们安排着)。公公常跟我们开玩笑:你们是全国粮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哈哈!多好的公公婆婆!
今天婆婆糊了好几张袼褙。我问婆婆:娘,现在谁也不穿做的鞋了,你还糊袼褙干嘛?婆婆:现在有地暖这么方便,直接把布糊在地板上,一宿就干了。有这些旧布扔了怪可惜的,送人也没人要。糊成袼褙给人,他们就愿意要了。老家下地干活,还是穿自己做的鞋舒服,等老家他们来了,就给他们。婆婆可会废物利用了。
我们家这仨孩子都是穿婆婆做的棉鞋长大的。做一双棉鞋可费事儿了:先糊袼褙,再把袼褙衲成鞋底儿,然后在做鞋帮儿,边儿还要用布条沿起来。做一双棉鞋要好几天。我们怕婆婆辛苦不让婆婆做,婆婆说:做的鞋穿着舒服,又不臭脚,费点事不要紧。婆婆常常是夏天有时间就做棉鞋,冬天有时间就做夹鞋。
2009年12月
今儿婆婆炖的排骨。中午婆婆让我们都去吃饭。我们到家的时候婆婆已经做好了。除了炖排骨以外,婆婆还做了好几样菜:火腿(小外甥爱吃的);素白菜(我喜欢吃);辣椒炒鸡蛋(老公喜欢吃)。今儿下午在班上跟同事说话,说起中午吃的饭,同事们都说,炖排骨还弄菜,你婆婆不嫌麻烦啊。我婆婆真不嫌麻烦,我们这一大家人谁爱吃什么婆婆心里都有数,只要是我们一家人聚会,婆婆都会照顾我们的口味儿,唯独婆婆不照顾自己,婆婆常说:你们喜欢吃的,我就愿意吃。
2009年12月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窍门:用碱面儿代替餐洗净洗碗,既卫生又环保,今儿在婆婆家吃饭,我告诉了婆婆,结果吃了饭,我刷洗碗筷,婆婆就用一个不锈钢的杯子盛了一些碱面儿放在洗菜盆旁边。婆婆可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了。有的时候我们不经意地说一句话:谁家今儿中午包馄鈍;谁家今儿炖鸡。第二天我们家的餐桌上也会出现那样的饭食,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婆婆好有“心机”啊!
2009年11月
今儿院儿里一个人家的闺女结婚,婆婆早早地就去了,不管是谁家有事儿:孩子结婚、考大学,婆婆都可上心了。婆婆常说:谁家常有事儿啊,咱这院儿里县城就这么几家子,可得走的近乎点。
今儿去婆婆家吃饭,婆婆让我看看我和老公的卧室里她新做的床罩。我一看,哎呀,可真好看,噢,想起来了,做床罩的布是用我们老家的窗帘改的。罩在床上正合适,和买的一样。婆婆说:“这两天没来,我也没出去,你爸爸出去捎回菜来,我就做了个床罩。咱来到这里,旧窗帘也用不着了,放着也没多大用。”婆婆可有创意了,尤其是“以旧翻新”的技术,比如,以前的旧窗纱,婆婆裁成一条儿一条儿的,罩在了沙发靠背上,跟新的一样;包装盒剪得一块块的,缝成精致的糖盒、针线盒、果皮盒,跟装饰品一样,既好看又实用。哈哈,婆婆真能。
今儿中午在婆婆那儿吃了饭,没事可干,我就拿起一本像集看起来。婆婆笑眯眯地问我,你愿意看照片啊,我也愿意看看,等着点,咱搬家搬的照片我都放在储藏室了,我下去拿去。还没等我说话,婆婆就下去了。我也跟着婆婆婆去拿老照片。我俩拿着一大袋子照片上来,坐到沙发上一张一张地看起来。有以前的老照片,看到我不熟悉的,婆婆就给我讲解这是谁是谁,什么时候在哪里照的。尤其是看到我们家这几个孩子小时候的照片,婆婆更是喜上眉梢,一遍一遍地看。我跟婆婆欣赏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足足有1个小时。一看时间2点多了,我该上班去了,婆婆又整整齐齐地把这些“美好”放进了袋子。
昨天婆婆切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切了,今天我来婆婆家做饭。婆婆也不闲着,给我一会递盐,一会递油的,除了沾水的活儿不干。吃完饭,我看婆婆有一堆衣服还没洗,我就给婆婆洗衣服。这些年,不是有特殊事情,婆婆很少让我帮她洗衣服(今儿又给我提供了一次表现的机会)。洗衣服的时候,我发现婆婆的袜子接了一大块。我:娘,这一双袜子你还接它干吗,别要了。婆婆:也不坏,我穿着挺好的,就是觉着袜筒有点短,接上这一块穿着挺舒服的,你可别给我扔了。婆婆的薄棉裤腰上也接了一块儿,我看了也没再问婆婆就给婆婆洗了。婆婆从来就是对别人大方、对自己节俭。
昨天晚上在婆婆家住下,我和老公去小区的娱乐室打乒乓球,10点多才回来。第二天一睁眼,7点多了,赶快起床。结果起来一看公公也刚起来,我就问:爸,我娘呢。公公说:你娘早就醒了,没起,心思你俩昨天晚上打球怪累的,怕早起影响你俩。多理解人的婆婆!
2009年12月
今天在婆婆家吃饭,我跟婆婆一起去储藏室拿东西,拿着东西上楼的时候,婆婆在前面,我在后边。不经意间,看到了婆婆有点弯曲的背。嘴里虽然什么也没说,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想起了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妈妈,你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
2009年12月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跟公公、老公说了一件事,婆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婆婆问了两次,我们也没在意仍继续讨论,等我们不说话了,婆婆说:我问了好几遍也没人说话。哈哈,我赶快说:娘,你别生气啊。婆婆:我生嘛气啊!其实,婆婆常给我们说这句话:都是自己的孩子生嘛气啊!跟婆婆生活这么多年,我们说话办事有不是的地方,婆婆从来不跟我们计较。
今早晨刚起床,公公就打电话来(周末起得晚,哈哈):中午你娘烙肉饼,你俩不用买东西,直接过来吃就行了。快到中午的时候,有人约老公我俩去吃饭,我给婆婆打电话,告诉婆婆不去吃肉饼了,婆婆接的电话:中午不来,晚上来吧,要不来拿一些去。我:恩,知道了,娘。婆婆如果做了好吃的,我们没吃上,婆婆可遗憾呢。
2009年腊月二十一
婆婆昨天晚上打电话说,她和好了一块儿面,今天开始蒸花糕。我今天早晨早早起来就去了(单位已经放假)。到家一看,婆婆已开始行动,煮枣儿;揉面。我也赶紧下手忙活(我的任务是放枣,做花)。我们家每年做花糕都要做20多个(一次只能蒸5个,要蒸好几锅呢,好多人家嫌麻烦,现在都不做这个了,我们自己也就吃几个,其他的都送人。),别看都是送人的,婆婆一点也不凑合,可讲究了。面是最好的,枣儿是乐陵小枣儿。婆婆常说:越是给人的东西越不能凑合,别看花糕不是贵东西,可是家家户户都喜欢,因为它意思好,吉利,吉祥,步步登高。婆婆还挺时尚的!
腊月二十五
今天儿子放假回家,下午一点我们在家出发去接儿子。今天道路太滑,路面还有一曾小雪覆盖,临走的时候,婆婆就嘱咐我:路上慢一点,晚上直接回家就可以,别买东西了。晚上6点多才到家。婆婆早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我们:水煎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