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无运输工具的承运业务实载率

道路运输车辆单耗与实载率的关系模型--《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道路运输车辆单耗与实载率的关系模型
【摘要】:为确定道路运输车辆实载率的提升对车辆油耗的影响情况,从道路运输车辆实载率和单耗的定义出发,通过数学理论计算,燃油消耗率特性分析等方法,确定了车辆实载率和单耗的变化存在倒数关系。进一步以除实载率外其他油耗影响因素均相同的六工况循环实际道路试验所得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得出了不同车型车辆实载率和单耗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残差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最终证明实载率的提高会造成车辆单耗下降,随着基础实载率的提高,提高相同比例,单耗的降低呈下降趋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U467【正文快照】:
0引言为应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部分道路运输企业采用高投人、高风险的粗矿型发展模式,盲目增加运力,造成车辆实载率下降,车辆单耗上升,导致燃油浪费。另一方面,当车辆实载率已到达一定水平后,再次提高车辆实载率的边际成本将大于对燃油消耗的节省成本。因此,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雷雨龙,阴晓峰,谭晶星;[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习江鹏;王丹;;[J];交通企业管理;2008年09期
朱希恩;[J];汽车技术;1992年08期
王云龙;李显生;王梦瑶;刘莉;董国亮;蔡凤田;;[J];汽车技术;2009年01期
方茂东;杜建波;;[J];中国环保产业;2008年10期
黄进;;[J];管理评论;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强,李启月,邓建;[J];四川有色金属;1997年02期
倪小东;殷福才;孙世群;褚巍;盛周君;李诚;;[J];安徽化工;2007年06期
李永义;柴干;吕孟兴;;[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雷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栾硕;胡东方;肖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王昊;王炜;陈竣;;[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王震远,樊怀玉;[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屈祖玉,董玉兰,李长荣,卢燕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卢琳,罗德贵,李长荣,屈祖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张志刚,王鹏,李安贵,蔡美峰,张红英;[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弘;戚静;何黎明;;[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何宁璇;;[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朱志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玉宝;杨丽;;[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赵永亮;丰佳;曾鸣;;[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倪先其;;[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田燕玲;;[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任少飞;王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侯晓武;郦亮;牟在根;;[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周欣;倪亚洲;;[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平录;[D];浙江大学;2010年
杨远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力劭;[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郑贤清;[D];复旦大学;2011年
张驰;[D];长安大学;2010年
于福华;[D];长安大学;2011年
陈清洪;[D];重庆大学;2010年
钱润华;[D];清华大学;2010年
马洪;[D];清华大学;2010年
张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宇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许晗;[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王赛政;[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张威;[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谭少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尹小梅;[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卿焱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李长春;[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彭利兵;[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华;吴欣;;[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8年02期
张辉;邱彬;;[J];汽车工程;2007年06期
朱希恩;[J];汽车技术;1992年08期
方茂东;杜建波;;[J];中国环保产业;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宇彬;[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王敏,赵京,白师贤;[J];汽车工程;1995年05期
兰凤崇,陈吉清,王望予,钦传军;[J];汽车工程;1997年03期
,林逸;[J];汽车技术;2002年06期
刘青,郭孔辉,陈秉聪;[J];农业机械学报;1998年02期
赵雅兴;[J];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刘聚德,詹宏斌,李礽,王志新,庄继德;[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90年04期
刘焦;朱贺飞;;[J];山西建筑;2007年31期
郝峥;刘懿;靳晓雄;;[J];轻型汽车技术;2000年06期
蒋祖国;[J];航空学报;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汉奎;吕寿坤;徐殿国;;[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翁永刚;;[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井大海;甄少华;;[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张国栋;陈锦昌;;[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胡蓉蓉;高晓东;姚晶晶;蒋友进;;[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李超;潘建明;张相年;蒋琳兰;;[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朱诗兵;;[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周立佳;;[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1997年
付兴方;李宗植;;[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马为民;胡维银;;[A];水土保持依法行政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邵长春 特约记者
青云;[N];海南日报;2009年
颜美平 毛韦清;[N];学知报;2011年
傅莲英;[N];国际商报;2009年
范晓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杨博;[N];中国证券报;2011年
姜业庆;[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所博士
朱一平;[N];国际商报;2011年
CUBN 记者 孙先锋;[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宏飞 编译;[N];中国保险报;2011年
记者 刘鹏;[N];人民长江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长青;[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李贵孚;[D];吉林大学;2007年
袁宝招;[D];河海大学;2006年
赵世刚;[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廖亚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余明杨;[D];中南大学;2008年
赵海翔;[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王伯珉;[D];山东大学;2004年
刘燕;[D];山东大学;2005年
关宏信;[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军;[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王素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李富雄;[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黄涛;[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李亚军;[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郝晓玲;[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毕建欣;[D];福州大学;2005年
柳红;[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朱宁;[D];江苏大学;2005年
王文涛;[D];吉林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1.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运输合理化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的各个环节和总体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实载率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里程之乘积的比率,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它是判断;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货物;位与行驶公里乘积的百分比;提高实载率如进行配载运输等,
1.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运输合理化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运输
的各个环节和总体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实载率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
里程之乘积的比率,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它是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
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占载重吨
位与行驶公里乘积的百分比。
提高实载率如进行配载运输等,可以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空
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减少劳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运输设施固定的情况下,尽量
减少能源动力投入。从而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
目的。如在铁路运输中,在机车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加挂车皮;在内河运输中,将驳
船编成队行,由机运船顶推前进;在公路运输中,实行汽车挂车运输,以增加运输能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化分工,打破物流企
业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单个物流公司车辆自有,自我服务,不断形成规模,且运量
需求有限,难于自我调剂,因而经常容易出现空缺,运力选择不当,不能满载等浪费
现象,且配套的接、发货设施、装卸搬运设施也很难有效的运行,所以浪费颇大。
实行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迂回、倒流、空驶,运力选择不当
等多种全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所以发展社会化
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路运
输。这种运输合理化的表现主要用两点:一是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
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充分利
用分路从门到门和在中途运输中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难以达
到的水平。目击者前在杂货、日用百货及煤炭等货物运输中较为普遍的运用公路
运输,一般认为,目击者前的公路经济里程为200-500公里,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
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新型与特殊货车的出现,公路的经济里程有时可达1000公里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就是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越过商业、物资仓库环节或交通中转
环节,把货物从产地或起运地直接运到销地或用户,以减少中间环节。直达的优势,
尤其是在一次运输批量和用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时表现最为突出。此外,
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运输中,通过直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运输系统,有利于
提高运输的计划水平。
近年来,直达运输的比重逐步增加,它为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创造了条件。特别
需求一提的是,如同其它合理化运输一样,直达运输的合理性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
会有所表现,如果从用户需求来看,批量大到一定程度,直达是合理的,批量较小时
中转是合理的。
6、配载运输
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方法以求合理
化的一种运输方式。
配载运输往往是轻重商品的合理配载,在以重质货物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
时搭载一些轻泡货物,如海运矿石。黄沙等重质货物,在上面捎运木材、毛竹等,
在基本不增加运力的情况下,在基本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了轻泡货的
搭运,因而效果显着。
7、提高技术装载量
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它一方面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运输
工具的载重吨位,另一方面是充分使用车船装载容量。其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种:如,
专用散装及罐车,解决了粉状、液体物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式车皮,
大型托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箱体,
集装箱高速直达加快了运输速度等。
8、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有不少产品同由于产品本身形态及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如果
进行适当加工,针对货物本身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合理运输的
问题,例如将造纸材在产地先加工成纸浆,后压缩体积 。
2. 一)影响物流运输
合理化的因素
物流运输合理化,是由各种经济的、技术的和社会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主要有:
1、运输距离。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
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比例关系,运输距离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
个最基本因素。因此,物流公司在组织商品运输时,首先要考虑运输距离,尽可
能实现运输路径优化。
2、运输环节。因为运输业务活动,需要进行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多一道
环节,就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因此,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
具的运输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
3、运输时间。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
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短有利于运输工具加速周转,充分发挥运力作用,
有利于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
4、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
要根据不同的商品特点,分别利用铁路,水运,汽运等不同的运输工具,选择最
佳的运输线路合理使用运力,以最大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
5、运输费用。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是衡量物流经济效益的重要
指标,也是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目的之一。
上述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有的还相互矛盾。运输时间短了,费用却
不一定省,这就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最佳方案。在一般情况下,运输时间快,
运输费用省,是考虑合理运输的关键,因为这两项因素集中体现了物流过程中的
经济效益。
(二)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物流不合理运输是针对合理运输而言的。不合理运输是违反客观经济效果,违反
商品合理流向和各种动力的合理分工,不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环节过
多的运输是导致运力紧张,流通不畅和运费增加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运输,一
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流运输
是指同一种物资或两种能够相互代用的物资,在同一运输线或平行线上,作相对
方向的运输,与想对方向路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对流。对流运输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明显的对流运输,即在同一运输线上对流。如一方面把甲地的物资运往乙地,
而另一方面又把乙地的同样物资运往甲地,产生这种情况大都是由于货主所属的
地区不 同企业不同所造成的。二是隐蔽性的对流运输,即把同种物资采用不同
的运输方式在平行的两条路线上,朝着相反的方向运输。
2、倒流运输
是指物资从产地运往销地,然后又从销地运回产地的一种回流运输现象。倒流运
输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物资由销地运回产地或转运地;二是由乙地将甲地能够
生产且已消费的同种物资运往甲地,而甲地的同种物资又运往丙地。
3、迂回运输
是指物资运输舍近求远绕道而行的现象。物流过程中的计划不同、组结不善或调
运差错都容易出现迂回现象。
4、重复运输
是指某种物资本来可以从起运地一次直运达到目的地,但由于批发机构或商业仓
库设置不当。或计划不周人为的运到中途地点(例如中转仓库)卸下后,又二次
装运的不合理现象,重复运输增加了一道中间装卸环节,增加了装卸搬运费用,
延长了商品在途时间。
5、过远运输
是指舍近求远的运输现象。即销地本可以由距离较近的产地供应物资,却从远地
采购进来;工产品不是就近供应消费地,却调给较远的其它消费地,违反了近产
近销的原则。是远程运输,由于某些物资的产地与销地客观上存在着较远的距离,
这种远程运输是合理的。
6、运力选择不当
选择运输工具时,未能运用其优势,如弃水走陆(增加成本)铁路和大型船舶的
过近运输,运输上具承载能力不当等。
7、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如可以选择整车运输却选择了零担,应当直达却选择了中转运输,应当中转却选
择了直达等,没有选择最佳托运方式。
3,。:物流运输合理化意义
运输合理化就是在保证物资流向合理的前提下,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质量,
以适宜的运输工具、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线路、最低的运输费用使物资
运至目的地。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充分利用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
合理分工,以最小的社会运输劳动消耗,及时满足国民经济的运输需要。
(二)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消除运输中的种种浪费现象,提高商品运输质量,充分发
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动力。否则,不合理运输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浪费,并相应地转移和追加到产品中去,人为的加大了产品的价值量,提高产
品价格,从而加重需求方的负担。
(三)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使货物走最合理的路线,经最少的环节,以最快的时间,
取最短的里程到达目的地,从而加速货物流通,既可及时供应市场,又可降低物资
部门的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货损货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物品运输合理化重要意义的主要表现
1)合理组织物品的运输,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协调地发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组织物质产品的合理运输,
可以使物质产品迅速地从生产所在地向消费所在地转移,加速资金的周转,促进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2)物品的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运输费用是构成物流费
用(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物流过程中,运输作业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占的比例最大。据统计,物流成本中运输费用的支出约占30%,如果把运输过
程中的装卸搬运费加上,其比例更大。因此,降低运输费用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益、
实现物流系统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3)合理的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着物
流速度的快慢。所以,物品运输时间是决定物流速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组织物品
的运输,可使被运输物品的在途时间尽可能地缩短,能达到到货及时的目的,因
而可以降低库存物品的数量,实现加快物流速度的目标。因此,从宏观的角度讲,
物流速度的加快,减少了物品的库存量,节约了资金的占用,相应地提高了社会
物质产品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4)运输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物品运
输合理化,克服了许多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从而节约了运力,提高了货物的通过
能力,起到合理利用运输能力的作用。同时,由于物品运输的合理性,降低了运
输部门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这些对于缓解我国目前交通运输和能源紧
张的情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运输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
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物品运输合理化,克服了许多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从
而节约了运力,提高了货物的通过能力,起到合理利用运输能力的作用。同时,
由于物品运输的合理性,降低了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这些对
于缓解我国目前交通运输和能源紧张的情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5.试论运输合理化
物流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领域。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所有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制造过程,除了在加工和生产的时间以外,全部都是物流过程的时间。其中,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工的时间仅占10%左右,而物流时间却占90%,很大一部分生产成本消耗在物流过程中;从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角度来看,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来实现资源的配置。然而,对于现代物流来说,最重要的一部分仍然是运输,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最具潜力的领域,所以,应认真组织合理的运输。
一、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涵义及意义
(一)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充分利用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以最小的社会运输劳动消耗,及时满足国民经济的运输需要。
(二)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使货物走最合理的路线,经最少的环节,以最快的时间,取最短的里程到达目的地,从而加速货物流通,既可及时供应市场,又可降低物资部门的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货损货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消除运输中的种种浪费现象,提高商品运输质量,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动力。否则,不合理运输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并相应地转移和追加到产品中去,人为的加大了产品的价值量,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加重需求方的负担。
二、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一)、运输距离。
(二)、运输环节。
(三)、运输时间。
(四)、运输工具。
(五)、运输费用。
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一)、对流运输
(二)、倒流运输
(三)、迂回运输
(四)、重复运输
(五)、过远运输
(六)、运力选择不当
(七)、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四、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二)、合理的选择运输工具
(三)、正确的选择运输线路
(四)、提高货物包装质量,并改进配送中的包装方法
(五)、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六)、减少劳力投入。
(七)、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八)、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04等内容。 
 二、多方位、全视角提升物流运输活动的合理化措施 1、正确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选择, 是指在物流活动中, 当发、 到地点之间具有多种运输方式时,...  四、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运输合理化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 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运输的各个环节 和总体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主要有...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来源:物流博客 作者: 标签: 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加入收藏 推荐好友阅读 摘要: 摘要: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1)运输网络的合理...  2 四、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 3 (一)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4 现代物流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性摘 要:运输是物流体系的...  物流运输合理化途径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浅谈物流运输合理化途径 被誉为“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行业之一的物流业,已经成为中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4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选择是物流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  因此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组织的重要内容,是降低供应链成本, 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六.提高物流运输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快捷的运输管理...  5 三、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意义及有效措施???5 (一) 物流运输合理化意义???...6 物流运输合理化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 07(1)班,刘庆) 摘要: 本文从当代...  论物流运输合理化 8页 20财富值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9页 5财富值 物流...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使货物走最合理的路线,经最少的环节, 以最快的时间,取最...浅谈提高公路货物运输车辆实载率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提高公路货物运输车辆实载率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合理有效的利用运输工具的方法有哪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来源: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的主要运输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