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和蒋介石的关系和物流有什么关系

23253.84-372.59-1.58%
12976.86-255.53-1.93%
4243.78-75.99-1.76%
板块名称平均价格涨跌幅领涨股14.021.36%13.520.92%16.930.01%6.63-0.06%11.63-0.20%
10.5841.65%47.19%
8.2624.24%41.52%
7.8314.17%40.21%
12.0160.99%39.77%
4.066.55%34.49%
地产业务累计到11年底未结算金额约六、七十亿 预计每年增速20-30%
券商股行情
券商营业部动态
券商营业部查询
·····
S&P/TSX综合指数
富时100指数
法国CAC40指数
德国DAX指数
瑞士市场指数
意大利MIB指数
西班牙IBEX指数
瑞士市场指数
中国概念股
国际期货价格
Nymex原油(USD/bbl.)
天然气(USD/MMBtu)
100盎司黄金(USD/toz.)
铜(USd/lb.)
玉米(USd/bu.)
大豆(USd/bu.)
小麦(USd/bu.)
·····
当下飘摇于危机和风险中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就像得了妥瑞氏症的男孩...
这次下调准备金意在安慰市场信心,顺便起着一定...
上市变成披着严厉审核外衣的现金分红,而退市成为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35家上市公司已不存在一分钱的净资产,所剩的只有巨额外债...
下周沪市大盘具体走势预测:再涨无悬念,周线八连阳...
······
QFII增加500亿美元确实利好,但它们也是来挣钱的...
······
昨日博文排行榜
证券博客排行
有以上这些坏习惯,保证你在股市里亏本而归。
炒股N年,经历无数次洗礼。十大杯具经历过几个?
股指的大底在哪?股指在3000点附近会如何走?
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终于尘埃落定,如何应对?
2010年的市场会虎虎生威还是虎头蛇尾?
无限论股热贴
········
股市风云热贴
胆小一紧张就出了,最高7%,看着涨上去,尾盘也比我卖得高...
·九头猫狼·郭施亮的博客·感谢上帝*·郭施亮的博客·郭施亮的博客·郭施亮的博客
原创股评热贴
新股发行改革建议:网下定区间,网上定价格...
·老马识途·山水之间博客·北溟游鲲·子夜sky·老马识途·老马识途
24小时排行榜
社区人气排行702129781163957695580560558510358
·&&&&&&&&&&&&&&&& |
证券合作伙伴
证券业界活动
&&频道外联合作电话:010-鲁迅不骂蒋介石有什么关系?
三剑客微信号羽戈
[摘要]鲁迅的悲剧恰恰在于:在“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民族魂”等种种政治加持与神化之下,他不再被视作一个常人。作者羽戈,青年学者、作家。鲁迅不止一篇文章指出,鲁迅一生嫉恶如仇,骂人无数,却从未骂过蒋介石,连一句批评、嘲讽之言都没有。他在致许广平信中,两次提到蒋介石的名字,都充满了欣赏、期待之情。1927年后,鲁迅与国民党及其政权渐行渐远,甚至势同水火,他的杂文,大半指向国民党当局,寸铁杀人,一刀见血,然而自始至终,他不曾指名道姓批判蒋介石。日晚,鲁迅与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李立三会面,李立三要求鲁迅:“你在社会上是知名人物,有很大影响。我希望你用周树人的真名写一篇文章,痛骂一下蒋介石。”鲁迅当即回绝:“文章是很容易写的。不过,我用真名一发表文章,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只能到外国去当寓公。”夫子自道,足以为这个争议话题一锤定音。不过这也给一些人以口实,他们认为,鲁迅不骂蒋介石,正可见他的精明、滑头、老于世故、不够勇敢云云,有人还拿鲁迅以特约撰述员的身份从国民政府大学院领取津贴(每月300元,前后共计4年)说事,讥嘲鲁迅吃党国的饭,砸党国的锅,人如墙头草,脚踏两只船,哪里有一点斗士的气节可言?关于鲁迅何以不骂蒋介石,王彬彬先生的分析别具一格。他把鲁迅与胡适对照,一度被视为国民党走狗的胡适,反而常常公开批评国民党的领袖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都为其笔锋所横扫,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胡适比鲁迅更有勇气、更富于战斗精神、更不在乎一己安危”。在王彬彬看来,鲁迅与胡适的现实姿态,取决于他们的政治观念:鲁迅对政治,一直持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立场,甚至接近于无政府主义,城头变幻大王旗,政府更迭,于他如变戏法,他对政府,根本不抱希望,“他的敌对和决绝的心态与姿态,使得他难以在责骂蒋介石时指名道姓”;在胡适的政治观中,政府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起初他坚持好政府主义,后来则把“好”字去掉,有一个政府即可,他不赞同推翻现政府,而主张加以改造,基于期望与合作的姿态,他才一再指名道姓批评蒋介石。不得不承认,王彬彬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推敲其逻辑,我只赞成他对胡适的分析。至于鲁迅,既然对政府彻底绝望,为什么还要批评国民党当局呢;只批评国民党当局而不批评蒋介石,哪门子政治观可以提供解释?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问题本身。我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已经是一种错误,质言之,鲁迅骂不骂蒋介石,本来不该是一个问题。纠结于此,纯属庸人自扰。在一些人的头脑当中,所谓勇敢,最直接的标准,便是挑战权威。从孩子到成人,莫不如是。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两个学生比谁胆大,常见一幕,即激将对方,敢不敢去骂班主任,以及怎样骂班主任,譬如到其办公室窗下高喊“王老师大笨蛋”,或者在教室黑板上写“王老师是头猪”,谁的行为最出格、最刺激、最痛快,便证明谁的胆子最大。可是这样的胆大,迅速被证伪。有一小子,曾冲班主任背后扔石头,这在当时的我们看来,简直逆天,然而第二天,学校组织打防疫针,他竟在针头前面哇哇大哭,死活不肯撸袖子。这个案例,恰好可以拿来对比鲁迅不骂蒋介石。首先,要证明一个人勇敢,方式多多,骂班主任或蒋介石只是其中最极端的一条;其次,哪怕敢骂班主任或蒋介石,未必能证明这是一位真正的勇者,极端的方式往往缺乏稳定性,正如极端的思想往往缺乏合理性;复次,有时勇气不是表现在批判,而是建设;最终,一个人有骂班主任或蒋介石的自由,却也有不骂班主任或蒋介石的自由,当沉默的自由被剥夺,批评沦为一种强迫,当“鲁迅,你为什么不骂蒋介石”成其为一个流行论题,那么无论鲁迅作何选择,都无意义。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若强迫一个人去批评,批评同样无意义。这里需要辨明,李立三要求鲁迅批评蒋介石,出自政治斗争的需要;今人要求鲁迅批评蒋介石,大多属于求全责备,以大义责人。我们谈鲁迅这样的人物,常常悬鹄过高,把一个国家的重担、一个时代的使命都压在其人瘦削的肩上,他既要是文学家,还得是革命家,既要侠骨如铁,还得柔情似水,既要大仁,还得大义,既要大智,还得大勇……殊不知世间事本难两全,如智与勇,鲁迅云:“见事太明,做事即失其勇,庄子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盖不独谓将为众所忌,且于自己的前进亦有碍也。”这自然是经验之谈,正有所指。所谓求全,即以鲁迅为斗士,他就要满足斗士的所有德行、所有想象,他不能有一丝犹疑、一刻怯懦,不能缺席那个时代的任何一场战斗,骂蒋介石正是其中之一节;反过来讲,假如连蒋介石都不骂,则无法证明“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如此逻辑,貌似成立,实则陷入了单向度的误区。还是那句话,斗士的标准,不止一条,鲁迅骂不骂蒋介石,都不会影响他的批判精神与勇者风范。拿这一条标准来考量一个人是不是斗士、够不够勇敢,终将一叶障目,显出了自身的狭隘与专断。说远一点。我们惯于要求他人去勇敢,痛斥这个,痛骂那个,一旦其人无以达标,便大喜过望,以为找到了他软弱、犬儒、虚伪的把柄。其实这样的批判,于他人并无损失,只可能照见批判者内心的种种不堪。我说过,道德批判的要义,不在抬高人性的上限,而在维护人性的下限,不在要求“六亿神州尽舜尧”,而在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动辄以大义、大勇责人,毋宁违背了人性,构成了对道德的败坏。与“鲁迅,你为什么不骂蒋介石”相应的一例,则是责问鲁迅为什么不抗日。有一篇文章,专门谈“一二八”事变(日)爆发之后鲁迅的日常生活:1月30日,他率家人躲进了日本人内山完造的书店,借住整整一星期;2月15日夜,“偕三弟、蕴如及广平往同宝泰饮酒”,翌日,不仅“饮酒”,而且“颇醉”,“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元”……在一些人看来,中国与日本激战正酣,身处上海的鲁迅,不去前线支援,不在报刊声援,反而苟全于日本友人的卵翼之下,甚至饮酒作乐,如此行径,不知廉耻,全无心肝,近乎汉奸,哪里称得上“民族魂”呢?我则以为,鲁迅的选择,并未打破底线,他只是不甚爱国,却不曾卖国。他拥有逃亡与苟安的自由,正如拥有沉默的自由。不能因为他是鲁迅,便剥夺了这些常人所享有的自由。然而鲁迅的悲剧恰恰在于:在“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民族魂”等种种政治加持与神化之下,他不再被视作一个常人。转自“三剑客”微信公众号(isanjianke),腾讯文化合作媒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fredalu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福建晋江围头物流中心渐成台湾高粱酒集散地
时间: 17:36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8月22日晋江消息 自8月初首批台湾玉山高粱酒入驻福建晋江围头物流中心以来,已有近6000箱的玉山高粱酒从晋江围头港“登陆”,晋江围头物流中心逐渐成为台湾高粱酒的集散地。
  台商选择围头港“登陆”的原因主要是,航程短、通关快速、物流配送便捷等有利条件。围头港东临台湾海峡,距离台中90海里,目前已开通两条“围头―台中”集装箱航线,每周进出4―6个航次,航程仅10个小时。同时,海关在围头港与围头物流中心启用电子关锁监控系统,进一步便利海关监管货物的流转,使企业既节省成本,又提高了效率。(中国台湾网福建通讯员 文佳)
编辑:李瑞艳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
京公网安备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解密古代物流“镖局”的江湖事!
导读:说到“镖局”二字,首先就会想到这个威风凛凛的“镖”字,应该是一个典型的“武”字,飞镖、镖师、镖头、保镖等,让人似乎感觉到了武功盖世的威力。显然镖局这个沾了“镖”字的行当,是与武功相关的职业。古代镖局的运镖,也就是武装运送货物,或许是现代物流的雏形吧。不过古代镖局运的镖(货物)只是贵重物 (如奇珍异宝),因此必须要有懂功夫的人保护才能完成。
镖局保镖主要有水路和陆路,那时候也就是车拉船载。镖局有个规矩叫“镖不喊沧州”。说的是过去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你必须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只要在沧州喊镖叫板,保管你栽个大跟头,丢尽脸面。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沧州地界因为武术发达,出的镖师多;再就是因为到了武术之乡,既是对沧州武界的尊重,也是避免逞能之嫌。镖局都有哪些业务?首先是走镖,现在说法就是押运。押运是既运货也保护客人的旅途安全,这是镖局的最大业务。第二个业务相当于银行和邮局的汇款,负责押送饷银,“逢百抽五”。他们不但给票号、银号运饷银,也给官方运税收的税银,这叫“皇杠”。
清末动乱,路途太不安全,当官的不愿去,还怕士兵半道上哗变。电视剧里头的镖局都是镖车上装有银箱,银箱很坚固,还插着镖旗。实际上镖局没这么愚蠢,那不是给山大王送信了吗?一般运饷银的时候都是暗镖,把东西掺在棉花、瓷器里。镖局押送的税银,也是有规定的。地方官就把零钱集中起来做成一个“大锭儿”便于保管,镖箱是按尺寸做的,里头正好放一定数量的方宝,搁在里头不晃动,既便于运输又便于检测重量。到了北京再化成十两一个的、五两一个的方宝。
镖局还有一项业务叫坐店,有点儿像现在的商店保安。还有叫坐夜的,就是夜里看库房。所谓坐夜就是搬张凳子在库房里一坐,完全靠听,是不是有人从门进来、从窗户进来、揭瓦从屋顶进来,就坐着听。至于外头着火了,跟保镖无关。做镖局生意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绿林有硬关系;三是在自身有硬功夫,三者缺一不可。据说当年晚清政府大臣李鸿章的家宅,就是由北京八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派人保护的。会友是北京当时最大的一家镖局,其他的还有永兴、志成、芷兴、义友、光兴等镖局。因此,镖局还有个业务叫作护院。就拿李鸿章来说,他的住宅应该由警卫保护,他却请镖局护院,以至于李鸿章欣然出任了会友镖局的“誉董”。原因是怕慈禧太后看着不顺心,在北京的住宅都是请会友镖局护院,向朝廷表示不会拥兵自重。
八大著名镖局之一的源顺镖局,创办于1878年,位于北京珠市口,创始人就是大刀王五王子斌。源顺镖局其实是个小镖局,也就是四五十人,但它影响很大,都因为有了镖界的“楷模”大刀王五。源顺镖局里头有两块匾,一块是“重义解骖”,说王五很仗义。那次,王五在内蒙古一个叫托克托的地方,碰见几辆镖车让土匪劫了,连骡子、马都被抢走了。冰天雪地里王五慷慨施救,把自己车上拉套的马解下来,给这几辆车驾辕一块儿回了北京,自己的车却是拉着推着回来的。人家非常感激。于是这些人送了匾。另一块匾是“德容感化”,同样值得一提。说的是大刀王五几经努力平息了一起械斗事件。后来,双方醒悟过来联合给王五送了这块匾。
后来,社会发展了,随着火车、汽车、轮船的开通,镖局逐渐难以为继,北京八大镖局先后关闭。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会友镖局,是在1921年关闭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蒋介石与日本的暧昧关系
南方人物周刊【
前不久,“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办,这是大陆第一次以蒋介石为对象的国际研讨会。浙江大学特别成立“蒋介石研究中心”,由陈红民教授担任主任。浙江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蒋介石的后半生》,是该中心的一项颇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蒋介石的后半生》从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说起。
自1895年《马关条约》起,台湾已被日本人统治了半个世纪。时至今日,你还能在台湾的建筑、语言乃至台湾人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找到不少日本的影子。蒋介石在大陆时曾领导抗日,到台湾后,作为胜利者接收回归的台湾,从这层意义上说,日本是他的“敌人”。
然而,蒋介石与日本之间,从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种关系。
一般提起蒋介石在台湾的“后台”,都会想到美国。实际上,国民党刚到台湾的时候,除了美国,还有一个叫“白团”的日本旧军官组织暗中协助蒋介石,这些人受雇于冈村宁次,歃血为盟,效忠于蒋介石。(冈村宁次由于蒋介石的包庇,二战后免于军事法庭审判,故感念在心。)“白团”的任务是设计“台湾防卫计划”,帮助国民党整顿军务。
“白团”的行动在台湾属于“极机密”。蒋介石自己心里也清楚:一方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国犯下滔天大罪,现在他居然奉他们为“座上宾”,这样一件事实,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在情感上都无法接受;另一方面,日本战败,身为中国“手下败将”的这些日本人,有什么资格对中国人指手画脚呢?所以,即便在日记中,蒋介石言及此事都极其谨慎,仅称他们为“日本教官”而已。为了给接受训练的中国军人“洗脑”,蒋介石搬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做挡箭牌,希望中日军人和睦相处。训练的结果,据蒋介石日记所说,“实超过所预期者”。为此,蒋介石颇感沾沾自喜。但是纸里包不住火,再严格的保密工作也有疏漏。1951年,香港一家报纸披露了与“白团”相关的内幕新闻。消息传到美国政府,后果很严重:美方立刻向蒋介石施压,决不允许日本和台湾这两个其控制之下的“棋子”朋比为奸。“白团”遂逐渐淡出。
台湾时代的蒋介石政权,“外交”上一直处于节节败退之势。由于新中国的崛起,“反攻大陆”越来越成为虚无缥缈的幻想。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主权国家都选择与台湾“断交”。蒋介石又想起了日本。而此时的日本,也看出与台湾合作没有前途,与新中国建交才是明智之举。但是蒋介石非常希望拉拢日本,于是找美国政府出面,要求日本与台湾签订“和约”。日本方面对美国无可奈何,只好出了“奇招”,搞了一次“公投”,结论是:支持与台北或北京缔约者各38%,余下24%国民无所谓。蒋介石仍不死心,派“外交部长”叶公超游说美国,终于成功迫使日本签订“和约”。第二年,日本首相岸信介访台。表面上,台日关系处于“蜜月期”;实际上,这时蒋介石在“外交”上已经成为美国和日本的“鸡肋”。尤其是日本,与新中国建交已在日程表上,而这份“和约”,无疑会是绊脚石。
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在外交上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而台湾则仍处于被动地位。雪上加霜的是,1971年,“中华民国”被逐出联合国,新中国取得常任理事国地位;1972年初,尼克松访华。日本闻知此事,赶紧“趁热打铁”,于同年底与新中国建立邦交,台日关系彻底决裂。
蒋介石的后半生,一直想借助美国和日本“反攻大陆”,可是他终究没有力量挽住历史之舟。
陈红民等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
《宽恕是一种选择》
38岁的玛丽安是一位有3个孩子的母亲,深受家庭冲突之苦:婚前,整夜忍受母亲尖刻的责备,如果回嘴或是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就会引来一连串责罚;生第3个孩子时,她的母亲和丈夫一起酗酒,对她不管不顾。本书是为玛丽安这样深陷于愤怒、怨恨以及自我毁灭的冲动之中,但还在寻找出路的人所写的自助书。1985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发展研究小组开始密集探讨“宽恕”这一课题时,作者是研究小组成员之一。本书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作者相信,如果人们愿意尝试宽恕,就会走出困境。
〔美〕罗伯•恩莱特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12
《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在这本令人震惊的著作中,经济历史学家伯顿•W•福尔索姆揭露了富兰克林•D•罗斯福神话的实质。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的道德品质很成问题,他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他所开创的新政有着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罗斯福的一系列政策虽然改善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却未能真正实现经济复苏,而这才是当时的美国所迫切需要的。
〔美〕伯顿•W•小福尔索姆
华夏出版社 2010.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