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蝇蛆养殖技术术

& & & & & & & & & & & &
第3版:深度
本版标题导航
第3版:深度
&&&&&&&&&&
划区养殖 技术引导
▲梅县区丙村镇金宝养殖合作社养猪场,将粪便分离发酵,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利用生产沼气。
养猪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成为我市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的难题。目前各县均大致实施划“区”养殖的管理办法,即设立禁养和限养区域,合理引导养猪业迁出环境敏感区,集中在污染危害相对较低的区域。以养猪数量较多的蕉岭县为例,去年该县以“划、拆、控、治、建、转”的措施整治农村养猪污染,在全县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依法拆除、取缔禁养区内的养猪场和拆除违章搭建的猪舍,禁止限养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养猪场,对限养区内的养猪场进行限期治理,规划建设集中养猪基地和病死猪处理场,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饲养、统一品种、统一处理,同时制订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养猪户转产转业。 从技术层次说,推广沼气无疑是解决养猪污染的一大办法。梅县区丙村镇的金宝生猪专业合作社利用10个沼气池600立方米的容量,消纳了1000多头猪的粪尿污水排放;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的养猪户余伟,也利用沼气处理管理好100多头猪的污粪,他还把沼液引入养猪场周边6个池塘用来养浮萍等可用作饲料的绿植,仅此一项一年能产生4000多元纯利。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地区还采取“片处理”,即以行政村为单元,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方,建设一个较大规模的沼气工程点,由专业公司负责回收村养猪户、甚至周边邻村散养户的猪粪猪尿进行集中处理,再将产出的沼气集中供应给该村住户。利用规范的沼气处理,可有效改变养猪场污水横流的脏乱,达到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虾养殖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