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报告期几年前可否通过并购扩大收入规模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创业板IPO取消盈利持续增长要求
  【财新网】(记者 蒋飞 杨璐)推出四年半之后,终于迎来重大改革。证监会今天通过新闻发布会宣布,创业板IPO办法将取消盈利持续增长的要求,简化发行条件。同时,创业板再融资办法也同步出炉,突出小额、快速、灵活的特点。
  此次改革重点还包括:扩大创业板的覆盖面,不再局限于九大行业;强化IPO信息披露要求,加强风险揭示;完善并购机制,通过并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不允许借壳等。
  目前创业板IPO财务条件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主要体现在除了连续三年盈利,还要求盈利持续增长。2013年IPO财务大检查期间撤销申请的主要是创业板企业,且其原因也集中在盈利条件不再满足持续增长的要求。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彻底取消盈利要求,需要修改《证券法》。另外,监管层前一阶段曾就创业板如何服务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进行过讨论,但由于各方的意见不一致,没有体现到此次的改革办法中。
  财新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证监会创业板部曾组织多家创投机构进行研讨,主题是如何界定互联网和高技术企业。监管部门的讨论稿中提出的以研发投入占比作为界定指标,但机构人士多持反对意见。理由是除了初创期的企业之外,取得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往往研发投入占比会出现下降。
  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曾讨论多时,但却迟迟没有出台。此次确定的小额、快速、灵活三项原则,实际上最早是深交所针对中小企业板提出的。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小额再融资可以一次审批多次发行,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如果针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小额定向融资,将可以由企业自主发行,不需要券商保荐和承销。
  财新记者获悉,伴随着《证券法》修订工作,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也正在讨论再融资审核权下放给交易所。但目前尚未有具体进战。
责任编辑:陈慧颖 | 版面编辑:赵志成
更多更快财经资讯请看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当前位置:&&
创业板IPO取消利润增长要求和行业限制
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简称&首发办法&),首发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创业板首发办法放宽了财务准入指标,取消持续增长要求,简化发行条件。
日至4月22日,证监会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和证监会网站对两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创业板自2009年开板以来首次对发行条件等核心内容进行修订。
本次正式发布实施的创业板首发办法,主要修订以下方面:一是适当放宽财务准入指标,取消持续增长要求;二是简化其他发行条件,强化信息披露约束;三是全面落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另外,办法还废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证监会公告[2010]8号),拓展市场服务覆盖面,创业板申报企业不再限于九大行业。
创业板IPO不再要求利润增长
日正式修订的创业板IPO条件,重新拟定如下:
(一)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二)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三)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四)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按照过往规定,创业板上市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即申请人在过去两年持续盈利,两年累计利润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且保持持续增长;或申请人最近一年盈利,利润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IPO咨询机构前瞻投资顾问(主要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上市前细分市场研究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对比发现,本次更新后的首发办法取消了第一个条件中盈利持续增长的要求,第二个条件修改为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去掉了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一项。
创业板申报企业不再限于九大行业
创业板于2009年推出,当时推出的背景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在行业上有一些重点倾斜,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九大领域。
此次修订的创业板首发办法,打破了行业门槛,任何行业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不再局限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九大领域。
前瞻投资顾问认为,创业板成立的初衷是促进科技成长型企业实现融资发展,此次取消了行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提高了创业板的行业覆盖面,除了战略新兴产业,未来,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行业都可以在创业板挂牌融资,在推动创新经济活跃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资本杠杆走向商业大舞台等方面,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从政策面考虑,此次创业板取消行业限制,也体现了管理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态度。
京东阿里纷纷赴美IPO施压创业板
5月22日,综合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商城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17.8亿美元,市值286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最大的IPO。
同时,另一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也于6月2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更新了招股书文件,拟登陆纽交所实施IPO,股票交易代码为&BABA&。目前,市场预计阿里的估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IPO,阿里巴巴也将刷新京东此前的记录,成为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
面对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纷纷&出逃&,沪深交易所也开始直面A股互联网空白的尴尬现实。5月1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放宽创业板IPO财务准入指标,取消持续增长要求,取消九大行业限制,而上交所也正在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前瞻投资顾问认为,这些新政可视为A股沪深交易所就境外上市热潮所做出的积极应战,为国内互联网公司打开了一扇通往A股的窗口,也体现了A股扩大行业覆盖面、提高包容度的监管风向。
同时,创业板新政,是打开A股大门、丰富资本市场融资标的的一个良好开端。随着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板的落地,以及注册制的推进实施,优质互联网公司和其他高成长新兴企业,也将成为A股的座上宾,为国内投资者创造投资红利。
不过,修订后的创业板IPO发行条件,对于国内互联网公司来说,仍旧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而目前,即使是互联网龙头企业初期也难以实现盈利的,甚至很多公司在境外实现IPO多年后仍旧没有实现盈利。而且,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不同,它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行业潜在变动因素会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甚至是生死存亡构成风险。这也是所有新兴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成长前景大,但面临的风险也很大。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高风险、高收益,境外投资者才给予中概股颇为理想的估值,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显然,对于正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互联网行业来说,无论是修订前,还是修订后的创业板IPO条件,都足以扼杀掉不少企业的A股IPO热情。但前瞻投资顾问认为,长期将香港、美国视为首选上市地的互联网等高成长新兴产业,面对此次创业板取消持续盈利增长指标、上交所筹建战略新兴产业板等A股利好,无疑又多了一条通往资本康庄大道的路径。对于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发展诉求的公司来说,或许恰好是一个契机。
当然,要让优质互联网公司回归A股,降低门槛自然是提高了吸引力,但监管环境、融资环境等问题,也是企业选择上市地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此,A股沪深交易所仍需要克服不少挑战。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资讯榜
日,深圳三甲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开始正式实...创业板IPO财务准入指标降低---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9版:证券·资讯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要闻·关注
第A03 : 要闻·综合
第A04 : 要闻·都市
第A05 : 时事/国内
第A06 : 聚焦 马航飞机失联事件
第A07 : 时事·国际
第A08 : 证券/周刊
第A09 : 证券·资讯
第A10 : 市场动向
第A11 : 相关市场
第A12 : 体育/看台
创业板IPO财务准入指标降低
证监会称,企业满足一年盈利即可申请创业板上市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昨日,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修订后的创业板首发办法,取消了此前盈利收入的硬性要求,企业满足一年盈利条件即可上市,有利于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发展。 张晓军介绍,证监会从六方面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一是修订首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暂行办法,适当降低财务指标要求;二是拓展市场服务覆盖面,申报企业不再限于9大行业;三是建立再融资制度,合理设定发行条件,推出小额快速的定向增发机制;四是完善并购重组制度,简化流程,丰富支付手段,拓宽融资渠道;五是完善首发信披规则,提高有效性和针对性,强化风险揭示和监管;六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抑制投机炒作。创业板上市公司一旦触发退市条件,将坚决、快速退市,不允许借壳上市。 谈到降低创业板IPO财务门槛,张晓军表示,创业板设立时,对企业有两套财务准入指标,要求企业营业收入须增长30%或净利润持续增长,使得部分业绩波动大,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但目前盈利水平较低的企业,难以在创业板上市。修订后的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取消了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更为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显著扩大市场覆盖面。他说,适当放宽财务准入指标并不意味着创业板市场“放水”。首先,放宽发行条件,还权于市场,交由投资者判断,是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其次,放宽财务准入指标,简化发行条件,可以支持更多的企业发行上市,拓宽服务覆盖面;第三,简化发行条件后,监管导向转为披露导向,不会降低对企业的实质性要求,风险可控。 张晓军称,创业板再融资办法的制度设计,总体考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完善资源配置功能,对融资制度进行补充,提供了公开增发、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等多个融资品种,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二是强调投融资功能均衡协调,考虑发行人的需求和投资者回报;公司须最近二年盈利,且按公司章程的规定实施现金分红;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满足资金需求的,不支持其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稀释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三是防范上市公司过度融资;除设定资产负债率的最低要求外,前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或前次募集资金使用进度和效果与披露情况出入较大的上市公司不得再融资;要求本次募集资金用于业务发展,不得用于金融投资、资金拆借等非实业用途。四是合理设置各个融资品种的发行条件,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对于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收购兼并的,可以适当放宽对盈利的要求。 张晓军还对创业板再融资制度中设定“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增发机制的相关制度安排作了介绍,他表示,在发行定价上,创业板遵循“随行就市”原则,将再融资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挂钩,并通过持股锁定期来约束定价行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板ipo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