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家小企业e家p2p在p2p做多可以借多少钱

P2P预估银行存管高费用:预增成交额1%的成本_网易财经
P2P预估银行存管高费用:预增成交额1%的成本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日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沟通会上,多位广东P2P企业认为,银行资金存管模式尽管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上对于平台的运营成本增加非常大,预计将增加成交规模1%的成本,对于不少平台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
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各类细则的逐步出来,现有的的资金模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昨日,南都记者从汇付天下获悉,为了新规,汇付天下将寻求与合作,将原有P2P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转移至银行开立存管专户。不过,在昨日召开的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沟通会上,多位广东P2P企业认为,银行资金存管模式尽管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上对于平台的运营成本增加非常大。据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PPmoney董事长陈宝国介绍,银行存管模式预计将增加成交规模1%的成本,对于不少平台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南都记者获悉,目前已经和P2P试行业务的银行,一般还在各类手续费以外,向银行收取保证金。支付企业寻求与银行合作在互联网监管的新规之下,P2P的资金存管模式改变已经成为既成事实。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之后,在上周五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在业内看来,上述两个监管文件,直接堵死了现有第三方支付提供的P2P资金存管账户体系。据悉,在银行进入存管市场之前,P2P的资金存管业务主要由第三方支付企业完成,其中汇付天下市场份额最大,占市场份额的1/3。不过对于该文件,汇付天下高级副总裁、汇付数据总裁穆海洁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与央行的沟通,“网络支付管理办法”第八条正确理解是,支付公司不能为金融机构等机构开立支付账户,但支付公司完全可以为金融机构的用户开立支付账户。他提到,“网络支付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中也提到,投资人可在支付机构开立综合支付账户购买和服务,因此,支付机构为P2P平台投资人提供支付账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穆海洁提到,在汇付目前提供的资金账户体系中,确实出于佣金结算等需要,汇付为P2P平台开立账户,为了一旦征求意见稿落实,汇付天下将为P2P企业资金归集划入P&2P机构在银行的存管专户,通过这样的模式满足了“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关于P2P资金存管在银行的要求。而至于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个人客户拥有综合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下同)年累计应不超过20万元。”是否会影响第三方支付为理财类账户提供资金。对此,穆海洁表示,这其实与个人消户关心的5000元限额问题一样,限制的只是支付账户里的余额支付,投资人通过银行账户划拨资金并不受限额影响。平台运营成本将调高在第三方支付企业资金存管账户受到挑战的同时,银行开始酝酿进入该市场,抢占蛋糕。目前部分平台已经内部测试了银行资金存管业务,不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平台与银行的资金存管业务对接也接近尾声。但对于大多数平台而言,要接入银行的资金存管账户,门槛有点高。目前已经和一家银行签署合作的e路同心首席运营官闫梓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在考察平台时一般会开聆讯会,会上银行相关部门一般从股东实力、背景,平台运营的合规性,风控模型,不良的情况以及业务模式的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目前大多数银行对于P2P资金存管业务尚未完全铺开,试点阶段的要求仍相对较高。除了门槛高,对于大多数平台而言,银行存管的介入,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平台的运营成本。据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PPmoney董事长陈宝国介绍,据其了解,目前已经和平台前述合作的银行收费标准是在一定的服务后,按成交规模收取交易费,交易费用为资金进出分别收取2-3‰。但是由于银行一般资金只能封闭,只能单家银行资金进出,因此需要介入第三方支付的介入,第三方支付亦要收取资金分别进入千分之二的收取费。“这样下来综合成本要提高1%,”陈宝国认为,这样收费水平很多平台很难承受得住。“最终成本还是体现在收益率下降上。”另一家广州P2P平台负责人表示,除了手续费,银行还要求一次性收取3000万的保证金,这部分资金必须无息放在银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平台的资金压力。
闫梓向南都记者证实,必须收取一定的保证金。不过其表示,具体银行存管收费标准,银行与平台之间存在议价的空间。银行会根据平台的实力收取费用,并非存在一个行业的统一收费标准。不过,穆海洁对南都记者表示,后续征求意见稿出台后,汇付天下凭借与国内各大银行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为P2P平台搭建银行资金存管的桥梁,降低P2P平台的谈判成本。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您使用所提供的凭据无权查看此目录或页面。删除历史记录
建一个p2p借贷网站要多少钱?
建一个网站要多少钱?
全部回答(2)
请点击举报理由
1回答/0浏览
1回答/2浏览
0回答/0浏览
0回答/0浏览
0回答/0浏览
没有网贷之家账号?
相关推荐:
向帮助了您的知道网友说句感谢的话吧!
提问期内,追加悬赏一次,可延长问题的有效期3天。悬赏越高,会吸引到越多的关注。
追加悬赏:&
微信公众号wdzj-official
&加载中...谁是港股第一家?这三家P2P企业争上了!_九个头条网——更少更重要
关注Ta的:
谁是港股第一家?这三家P2P企业争上了!
关注Ta的:
&近日,跟香港上市的太平洋实业达成买卖协议的P2P企业“财加”在媒体面前宣称自己是“成功登陆香港主板的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股”,这可惹恼了翼龙贷和金融工厂,两人立马在媒体上发声反对。翼龙贷说:投给我们10亿的联想控股可是今年6月就在香港上市了,我们才是第一!金融工厂方面也不服:我们可是今年1月就被在港上市的中国信贷给收购了!你们在我面前这样也敢自称第一?!这3家P2P企业还好不是面对面争这个“港股上市第一个家”的名头,要不然,那场面,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想想也是醉了。为什么这3家P2P企业要为了区区一个名头在媒体面前苦苦争辩呢?答案的关键就在名头中的“第一”和“上市”两个字眼上。P2P企业为什么强调“上市”?为什么争“第一”?这个,你懂的。而为什么要强调“上市”呢?因为这意味着P2P平台不是普通的平台,而是跟上市公司有合作的平台。跟上市公司合作,对很多P2P平台而言,好处多多。好处一:钱多了。上市公司融资更快,成本更低,能够给P2P更有力的资金支持。现在的P2P行业烧钱成风,动不动就是注册即送红包20元,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借贷宝了,号称要发20亿红包。最近有媒体称,借贷宝的红包已经从20亿加到了60亿。这样的烧钱速度,没有上市公司撑腰的中小平台如何支撑得起?而如果平台不烧钱,投资者又哪会到这平台上投资呢?好处二:信用涨了。此外,上市公司在大多数投资者的心目中就是企业“高大上”的代名词。再根据咱们常识里的哲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推断,P2P平台能跟上市公司合作,那一定也很“高大上”。“上市公司”无形中就成了P2P公司的信用币,收买了不少投资者的信任。好处三:曝光率高了。P2P公司与上市公司联姻,这是一个新闻点,媒体现在喜欢报道。媒体能够主动报道,无意中也就为P2P公司做了一次品牌广告,增加了企业的曝光率。为什么上市公司也喜欢强调P2P?不仅P2P企业喜欢强调跟上市公司的合作关系,上市公司也喜欢,尤其是传统企业。据灿盈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发表的《61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P2P》研究结果显示,截至6月上旬,涉及P2P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有37家是制造业,其中就包括那更名为“匹凸匹”的奇葩。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三种心态。浑水摸鱼者想“趁火打劫”,捞上一笔。P2P行业火爆,概念股受捧,如果能够跟P2P搭上边,那么股价就能趁机大涨。典型代表非匹凸匹莫属了。遭受瓶颈者想趁机助力自身的产业转型。上海一位P2P资深分析人士李瑾指出:“上市公司向互联网金融狂飙突进的背后,或是产业转型的需要。由于上市公司从事的主营行业前景黯淡,企业急需转型其它业务;抑或是上市公司主营行业发展遇到瓶颈或空间受限,公司需要扩大行业发展空间。”另外就是,纯粹逐利者就是看好P2P的前景,想要早日布局,抢占先机,构建自己的供应链金融体系。P2P和上市公司的联姻怎么看?&&张叶霞在《61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P2P》一文中写道:“实力强劲的上市公司固然能为P2P网贷平台增信,但从板块分析、财务分析和进入方式分析可得出,涉及P2P网贷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实力参差不齐,持续亏损公司数量较多,且进入方式的不同所担负的责任也不相同。”另外,从今年你我贷和熊猫金控签协议后又宣布终止资产重组、浩宁达和团贷网闪婚闪离,婚期仅持续20天、银之杰与联金所8月终止股权收购合作意向等案例中,我们不难推断,P2P与上市公司合作的脆弱性。因此,咱投资人可别盲目相信上市公司背景,而应该多留意平台与上市公司关联的紧密度,上市公司与平台实力。说到底,风控才是P2P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他都是浮云,锦上添花而已。如果想看更多劲爆内幕,获得当下最火热的有趣头条,请在微信搜索【九哥】微信号:toplines 订阅吧!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跟九哥做个好伙伴:
文章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商每天做多取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