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排名都呼吁成立国改委 中国曾有个体改委

国家发改委教授研究员、经济学家宋承敏:_中国食品安全报
& & & & & & & &
第A3版: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主题论坛
&&&&&&&&&&
国家发改委教授研究员、经济学家宋承敏:
11月8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教授研究员、经济学家宋承敏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宋承敏表示,在全国许多行业亏损的情况下,食品行业却逆流而上,而且是少数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前几名,大家应该对食品行业充满信心。食品行业的良好表现,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刚需,消费者可以不买电视机、没有其他消费,但是一定要吃饭。二是一次性消费,工业品是耐用品,但用餐等消费行为是一次性消费。三是食品有保鲜期,所以不大可能长时间、大面积地过剩。四是产量有限。宋承敏表示,综合来说食品行业的发展广阔。 但是,宋承敏也提出,食品行业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食品的质量问题。过去经济发展追求数量,现在必须从数量扩张型转变到质量提升型,将来就是要提高质量。要全面提高质量,不仅需要生产者、管理者,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护自己的权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法律解决、管理解决、监督解决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解决。全面提高质量还有一个核心,是人的问题。 食品安全主要的问题是信用问题。一是企业讲信用。讲了信用才会有市场,才会吸引消费者,才会有朋友,才会有投资者,员工才会有积极性。二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如何让别人相信自己是讲信用的呢?这个是值得大家探讨的话题,如何找到让消费者消费的办法很重要,第一个办法是产品进入实验室化验,第二个办法是二维码,第三个是政府主管部门发文件,是放心、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但这样做了之后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第一个是实验室化验,主管部门有条件,但是普通的消费者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做这个事情,太麻烦。所以焦点问题是不仅要找到让别人相信你的办法,而且最好找到一个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的办法,那便是诚信。 在强调诚信对于食品行业的重要性时,宋承敏举例:商鞅变法中,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大众传媒,当时完全可以把法律改革宣传刻在青铜器上,也可以游说。但当局者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把一个木柱子放在北城门,发一个公告谁把这根柱子从北城门搬到南城门就给五两银子,人们都不信,后来增加到十两,有一个小伙子做了这件事情,马上给他十两银子。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相信了商鞅是一诺千金。最后,宋承敏倡议各位从业者以信用为本,用流淌在血液里的善良为食品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诚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 广告热线:010-8
京ICP备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新左派经济学家谈中国经济(二)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意见
高梁(顾南九),男,1948年生,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的次子。最有影响的著作为《挺起中国的脊梁——全球化的冲击和中国的战略产业》。
 他是顾准的儿子。他是国家发改委大飞机项目协调小组负责人。他是吴敬琏先生的研究生。他曾经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与张维迎等“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起为中国改革出谋献策,但是独有的经历使他对改革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开始与原来的同道们分道扬镳。他认为要争人民富裕,国家强盛,就要争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要发展民族产业,要保护战略产业。他的身世浮沉与观念嬗变,在一代人中颇为独特。针对“顾准倡导市场,而他的儿子反市场”的说法,高梁嗤之以鼻,“再怎么着,我对父亲的了解,对他的做派为人,比别人了解得更多一些。一句话,守住实事求是、为多数人服务这两条,就可以所向披靡。管别人怎么看我说我,家破人亡都不怕,死都不怕,怕什么?没有这样的劲头还搞为国家服务?搞什么经济学研究?那叫蛀虫,名利场的蛀虫!”
高粱精彩语录:
1、“什么道理都不能走极端,现在的人就是走极端了,过去‘极左’,现在‘极右’。好像越极端越革命,才能得到桂冠。这叫哗众取宠,这叫做右的僵化”。
2、“有人指责我们是要搞闭关锁国不开放,说搞高技术是陷阱。其实,殖民化的资本主义陷阱是最可怕的
3、“民粹主义是什么?如果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服务,这个立场被称为民粹主义,那我坚持这个民粹主义,我觉得没错”。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意见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必须讨论清楚
我们搞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20多年了。在80年代,改革的推动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冲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和现实体制的阻力。为了避免无谓的意识形态争论、减少改革阻力,中央提倡“不争论”。理论界也长期推崇“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定式,有意回避改革目标的讨论,人们只是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种种提法的递进中,感受到鼓励私人经济和市场化的取向。
90年代中期以来,遍及全国的“产权改革”,引起了急剧的社会分化,这在去年秋天短暂的争论得到了强烈的表现。于是最近出现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呼声。但是,什么是改革的“底”?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在一些人看来,俄罗斯和东欧的“一夜进入资本主义”才是值得效法的,似乎全面私有化就是“底”。但是,改革是关系全国人民利益的大事,改革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改革的目标必须获得多数人的理解和赞同。
另一方面,今天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80年代完全不同。当今社会,市场化已经有了足够的推动力,但是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社会正出现种种复杂矛盾,因此16届3中全才提出“五统筹”。既然如此,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混沌政策,必须公开地把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方法讨论清楚。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合理性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剥夺资本,追求最大社会公平。对于今天人均资源如此紧张的中国来说,节制资本权力的过度膨胀,更多关注劳动大众利益,是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还在于:通过国家力量,驱逐列强控制,消灭腐败的官僚资本,在动员体制下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起飞的基础,告别了百年积弱。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
今天,我们是在开放环境下搞改革、搞建设。我国经济所以能够持续增长,实际上是灵活的私人经济和多年积累的强大工业和科技基础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这是“混合经济”的功绩。如果真的“一步跨到私有制”,就会重蹈俄国和东欧的覆辙,工业基础被摧毁,或被跨国公司控制。
今天,我国的工业、科技实力仍很落后,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跨国公司的强力竞争和侵蚀。东欧经验表明,后进国家的市场化如果失去国家屏障,本国经济的产权乃至命脉必将被外国资本控制。
本人对16届3中全会关于“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推进公有多种形式,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精神的认同,决非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是出于对国家战略的理解。在国家命脉产业、战略产业和部分支柱产业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国防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贯彻自主创新方针、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支点。特别是国有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是国家战略产业的组织者,承担着技术创新和积累的任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不是“能不能”搞好的问题,而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必须搞好的问题。
任何后进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以国家作为后盾,抵御强国经济的挤压和侵蚀。无数事实表明,“民族工业”决不是过时的概念。当代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所遵循的规则,是弱肉强食,跨国公司之间的争斗是以国家(国家联盟)为后盾的强国之间的较量。我们千万不可被自由主义教条的迷雾蒙住眼睛,把政府作用彻底从竞争领域撤出,那样我们将成为拉美式的依附型经济、就将失去政治的独立,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
现在,不少理论家喜欢把把所有的坏事都归罪于国企体制,同时又把“民营经济”理想化,好像只要民营经济介入,事情就搞定;国企改革是“一股就灵、一私就灵”。这是十分片面的。
我国的国有企业的体制早已不是80年代的僵化状态,今天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的问题。而私营企业从总体看,在工业组织管理和科技创新方面还很薄弱,普遍缺乏长期战略性经营能力,还有很长的成长过程。一国的工业组织和科技积累,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国家的长期支持,不能断裂。从这个道理出发,“休克”无异于自杀。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而不是不顾经济结构的单向私有化。改革必须兼顾局部和全体,眼前和长远,经济和政治。要把发挥民营企业微观活力,和国有大企业在命脉和战略产业的支柱稳定作用结合起来,不可随便被市场挤垮,不可被外国资本控制。这是国家在命脉产业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领域保留主导权的基本理由。本人理解,以上所述就是20年来中央一再强调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现实含义所在。
三、用“MBO”方式搞私有化改革的错误
从法理上看,我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属于全民,作为国资委的“准政府机构”,是作为全民资产的代表,并负责监管这笔资产的正确使用。从实际经济活动看,也是如此。“组织部门可以把企业的干部调来换去”的行为,恰恰就是政府行使“事实所有权”的行为。问题在于过去是“政资不分”、“政企不分”,把企业干部和公务员混在一起由组织部管,因“组织部门不懂企业的事”导致用人机制不当,需要改革。
但是,如果把经营者看作理所当然的企业所有者,那是对现实的经济关系的真正混淆,在实践上将导致所有权的混乱。现代企业只要上了规模,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是必然的,两者合一是倒退。经济学家华生曾正确地指出:“管理者(如)有MBO的可能,谁不愿意把企业居为己有……理论上MBO有一个自杀性、癌症一样的矛盾,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不能这样。职业经理人出现就是分工专业化的需要。鼓励MBO的文化是毁灭性的文化,是对产权不尊重”(,《财经》研讨会,搜狐网)。
用“经营者是事实的企业主”做理论论据,可以颠覆今日“按要素分配”的制度基础,这将导致产权关系的长期和全面混乱,同样也会挖空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
今天国有经济困难很多,效率不高,腐败横行,那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决不可用顺水推舟,纵容腐败来“推进改革”。这是前一段流行理论的误区,也是理论家的堕落。
四、国有企业的“热天冰棍”现象仅仅是体制造成的吗?
当前不少人用“冰棍”论来证明,如果不趁着眼前一些国有企业效益不错,赶紧卖给私人(或者赶紧MBO),将来亏了就不好卖了。这就是所谓“不抓住改革机遇就是最大失误”的含义。这实际上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破罐破摔的办法化私为公。
企业经理犯罪率越来越高,是最近十年来国企大规模产权改革的现象。这并不能说明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制度的不合理,而恰恰是片面鼓吹“MBO”等不尊重产权理论的误导的结果。为什么80年代经济犯罪相对较少,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犯罪更少?原因是在转轨过程中,过去执政党的“不正之风”已经演变为大规模的腐败之风;组织腐败、企业经营者的腐败、私有部门的腐败作风对政府和国有部门的侵蚀;以及片面强调“经济人”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观念对社会道德意识的腐蚀,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制度”本身。任何社会都有政府,有公共服务和公共经济部门,都有寻租的可能。问题在于通过有效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加以遏制,建立社会道德的防线。
如上文所述,国有经济特别是骨干大型国企,是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支柱,是实现发展战略的基础,决不能听任它“融化掉”,更不能容许“破罐破摔”、“顺水推舟”,把它白送给贪污盗窃分子。一个国家,不论在什么历史转变关头,都绝不能向贪污腐败等卑劣行为退让,如果允许侵吞公产的“产权改革”制度化,那么就是自毁长城。历史的前车之鉴不远。
五、国有企业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何在?
据国资委领导介绍,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实际上是波动型增长的。
有人说:这主要是垄断行业的业绩,应该让利于民。又说:国企搞好了,还改什么?那么我们就要问,国有企业效益提高,难道不是提高了全体人民的福利?有些人就是要坚持“国企改革=产权改革=私有化”。所以,这里的根本的分歧是有些人心目中的改革目标模式就是拉美式的彻底私有化。一天不私到底,一天睡不踏实。
但是,人们的实际感觉是,近年来全国地方国有企业效益大面积滑坡,乘势大规模私有化。笔者曾经和吉林某市一位干了20多年改革的干部交谈,他的体会是20多年来国有企业效益出现三次大滑坡:一是1979年实行“拨改贷”,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普遍给银行打工;二是80年代中期搞经理承包,竭泽而渔,很捞一把;三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大规模产权改革。建议我们研究改革的理论家,从历史的经验上,从企业的权力基础、权力结构和管理制度层面,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深入下去,不要只把兴趣停留在产权改革问题上。
国资委领导曾总结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的原因是:
1、资本金不足(从1979年拨改贷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2、历史上,国有经济布局面太广,特别是多数三线企业,客观条件无法生存;
3、过去国企折旧费太低,被国家拿去铺新摊子,特别是矿山油田等资源型企业,国家没有留够补偿资金。
4、改革以来,乡镇、个体、三资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挤压。
5、自1998年以来,财政停止对亏损企业补贴,金融商业化改革卡住了国有企业的“资金软约束”。
笔者认为,还有三个因素不可忽视:
6、国有企业比其他所有制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
7、税负极端不平等,私有企业逃漏税多,国有企业逃不了;对三资企业的过分优惠使国企承担了大部分财政压力(目前国企的平均实际税负是23%,三资和外资企业是11%),这一歧视国企的政策连续了20多年,经营国企不垮的是天才。
8、近十几年来,国有经济部门干部普遍信仰缺失,腐败急剧上升,大款傍大官,组织腐败,导致国企领导人素质下降。这实际上是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出了问题。国有企业自主权扩大的同时,监管没有跟上来,甚至有人鼓动经理人夺所有人的权,伸手要钱,报酬少了就是“贪污有理”。国企经理的薪酬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找到有德才兼备、既有责任心又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企业负责人,和有效的奖惩制度,也就是企业的组织制度问题。
笔者无意否认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无意贸然开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药方。在此只是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坚持16届3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具体办法,切不可接受“国退民进”的思路;
第二,对剩下的几千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要用搞运动的方式,限期限量完成“产权改革”。就是实行产权改革,也和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同步进行,以效益的提高为标准,成熟一个动一个,区别对待,稳步推进。
&第三,要切实发扬民主,尊重广大职工的意见,不可动用行政力量,强迫群众接受不合理的私相授受的企业改制方案
{原始人读感:作为吴敬琏先生的弟子,高梁先生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无法与其老师相比(甚至可能永远达不到他老师的高度),也无法同左大培、崔之元、杨帆等新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比肩。但作为一个“背叛师门”的典型,还是非常受公众关注的人物。尤其是他与主流经济学家渐行渐远,反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呼吁发展壮大民族产业,赢得了许多人的喝彩,在网络上也拥有众多粉丝。原始人尽管不了解高粱先生的全部,但究其这篇文章的基本学术立场和价值取向来说,还是深表敬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     
&&&&&&&&&&&&&&&&&&&&&&&&&&&&&&&&&&&&&&&&&&&&&&&&&&&&&nbsp       
&&&&&&&&&&&&&&&&&&&&&&&&&&&&&&&&&&&&&&&&&&&&&&&&&&&&&&&&&&&&&&&&&&&&&&&&&&&&&&&&&&&&&&     
      
 &&&&&&&&&&&&&&&&&&&&&&&&&&&&&&&&&&&&&&&&&&&&&&&&&&&     
 &&&&&&&&&&&&&&&&&&&&&&&&&&&&&&&&&&&&&&&&&&&&&&&&&&&&&&&&&&&&&&&&&&&&&&&
&&&&&&&&&&&&&&&&&&&&&&&&&&&&&&&&&&&&&&&&&&&&&&&&&&&&&&&&&&&&&&&&&&&&&&&&&&&&&&&&&&&&&&&&&&&&&&&
浙大经济学家谈中国供给侧改革:制度也是基础设施
&&& &6月19日上午,浙江大学资深文科教授姚先国作为本次T20“创新、新经济与结构改革”国际会议最后一位主旨演讲人登台,赢得了热烈掌声。
  和这两天齐聚安吉的各国专家一样,姚先国的发言聚焦于怎样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办法,这也是人们对即将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的期待。供给侧改革是当前中国的热门话题,而结构性改革是全世界关心的热点。姚先国认为,中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在于创新活力、创新主体和创新发展,旨在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再造微观经济机制。“这就是说,要完善制度环境,优化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释放经济主体的活力。”姚先国说。
  有人说,供给侧改革就是采取西方供给学派的主张;还有人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在姚先国看来,这些都是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他认为,相比政策调整,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制度环境的建设。姚先国向听众展示了浙大完成的《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2015》《中国家族企业健康指数报告2013》等学术研究成果中的相关数据。专家们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其中“创业力”“创新力”“领导力”等指标反映企业家能力和素质,“竞争力”“合规力”“责任力”等指标反映整个企业的情况,中国企业这些指标的得分都较高。而“市场力”“服务力”“包容力”3项表现制度环境的指标则连续几年显著落后,企业家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府过多或不当的干预。“制度环境是中国企业健康发展的软肋。”姚先国说。
  制度环境也是一种基础设施。姚先国说,中国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等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增长,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投入也在近十几年来持续发力,而诸如产权鉴定和保护、交易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等制度性基础设施建设则一直相对滞后,这抑制了中国潜在的经济活力。
  姚先国认为,推进制度性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关键途径是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政府转型,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姚先国说。
附件下载:热门搜索:
》 时政热点
对中国经济,经济学家还有哪些担忧?
更新时间:
    时隔3年,中国经济重新摘得增速全球第一的桂冠。从今年前2月的宏观指标看,经济回稳态势已经确定。
  固化这一回稳态势,中国经济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筑堤堵穴?企稳后的下半程还存有哪些隐忧?近期,高端智库纷纷举办经济形势分析会,一些经济学家就稳增长与防风险、房地产挤出实业以及微观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担忧的理由与对策。
  担忧一:稳增长与防风险如何兼得?
  不久前,国研中心主任李伟说,“L”型增长态势有望从“一竖”过渡到相对平稳的“一横”。
  “去年下半年开始企稳的实体经济在今年开局继续保持平稳,但预计从二季度起,经济再次面临下行压力。”21日,北大经济政策研究所课题组发布《实体经济开局平稳,触底回升为时尚早》的报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颜色解释说,“今年增长6.5%是个艰巨任务。”
  经济学家为何对二季度的经济再起忧色?
  北大经济政策研究所课题组分析认为,如果细究投资这个关键因素会发现,去年开始的一波小阳春,是私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管控趋严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今年不容乐观。而私人投资是去产量、补库存等因素撬动的,产量随时可以恢复,库存也已明显回升,补库存效应接近尾声。因此,小阳春在一季度达到高峰后,二季度经济或又面临逐步下行的压力。
  “靠信贷拉动投资的这条路我们已经走了很多年,这个逻辑也一直用到现在。但是,靠债务驱动经济增长的这条路今后很难再走通。”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在经济微观基础和增长逻辑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稳增长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投资率。从这个角度讲,稳增长与防金融风险是很难兼得的。
  这一隐忧该如何破解?在经济学家看来,唯有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贾俊雪说,决策者始终面临权衡取舍的困境——知道我们需要改善供给面,同时又面对短期经济增长的问题。“其实未必要盯住一到两年的经济增长。稳中求进的重点应放在求进,这个求进也是市场化的改革。”
  刘俏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宏观政策的话语体系,能否不再强调“保增长”。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更多强调如失业率、通胀等与民众获得感关系更为密切的指标。
  担忧二:房地产挤出实业何解?
  房地产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高杠杆已成为经济之痛,挤压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数据显示,2016年9月底,居民部门杠杆率已达到49.1%,分别比2010年和2015年提高了21个和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也从2015年的77.4%提高至2016年9月底的83.4%。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刘晓蕾说,房价在过去一年涨速非常快,银行随之发放更多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同时减少了信用贷款。有地企业通过抵押拿到更多贷款,导致了无地企业,通常是中小微、双创企业更加拿不到钱。在银行贷款层面,有地企业挤出了无地企业。在另一层面,虽然房地产的增加拉动了投资的增长,但是,分解这个投资可以发现,房价带来的投资依然重新回到了地产,减少了对实业的投资,导致了房地产挤出实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21日在“跨越2020: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过去是依赖土地的宽供应来保增长,但现在的问题是,继续放土地也拉不快增长,必须要告别依赖土地的发展模式,否则整个经济的运行和金融的风险都会放大。
  “从中长期来看,我最担忧的是,中国未来的增长不可能是两位数,甚至不可能是6%-7%,我们的资产价格怎么着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与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说,如果未来我们的创新没有大的突破,收入也上不去,金融资产和自用性、消费性房地产的价格,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的政策目标,并再度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尹恒建议,对房地产的调控应首当重“稳”,建立长效机制,则需痛下决心,改革土地制度。
  担忧三:微观基础如何改善?
  数据显示,1993年-2016年,我国实际GDP增长和金融附加值的比例呈现负相关。2016年,近25万亿的新增融资量只带来5万亿-6万亿的GDP增长。
  “这说明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益在急剧下滑,更大的金融并没有带来实体经济的迅速增长。”刘俏分析称,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微观基础太弱。
  他举例说,在企业层面,整体的投资资本收益率较低,为了获得增长,只能靠强刺激;国企改革任重道远,刚性兑付的存在使得国有板块杠杆居高不下,但投资资本收益率却在下降;缺乏优质金融资产和资本市场的不振,使得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通过加杠杆循环,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
  “一个经济体的健康运转需要一大批健康的企业。从指标上来看,虽然近一年多来,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率都缓慢回升,但是,这个回升主要发生在国有部门,民营企业的盈利状况却不乐观。”尹恒说。
  2012年,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曾接近20%,在2014年下降至4.9%,2015年降至3.7%。2016年,在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率增加至28.6%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利润增长率只有4.8%。
  “目前,微观基础出现的一些改善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层面,民营企业的盈利状况并没有很大改善。”尹恒说。
  刘俏认为,企业的投资效率不高,是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就要提升企业的投资资本收益率。重塑微观基础,培育一批优质企业,财税改革、企业减负、私有产权保护等都需加速。同时,国企改革也势在必行。
  “狠下决心,减税降费,切实减轻民营经济负担,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激发民众创业热情、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才是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平稳增长的关键。”尹恒说。把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及发改委的改革专家空投到西方世界会怎样?   突发奇想,题目副题就是“把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及发改委的改革专家空投到西方世界会怎样?”   这完全是一个凭想象完成的课题,当然这不是凭空想象,想象的基础是不能脱离当今中国的经济状况与经济学家们、改革专家们的思维特征,让他们带着这种思维到西方世界去工作,也就是说并不给中国的经济学家及改革专家们交代任何具体任务,只是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思维特征、解决问题的方式到美国等西方世界去工作。   好了,我的想象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中国有关方面派遣的一架隐形飞机划破了西方世界的夜空,机上载着数百名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及改革专家,他们分别在不同的西方国家上空跳伞并成功着陆,第二天他们已经腋下夹着公文包、带着眼镜、西装革履的出现在华盛顿、纽约、巴黎、波恩、伦敦、东京、罗马等街头,再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已经进入所在国议会或高级经济咨询及策划部门,有些则当上了总统经济顾问。   他们的工作渐渐有了起色,西方各大报纸首先关于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呼声不绝于耳,指出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乱占土地、破坏环境、耗费资源、会引起金融不稳,他们强烈要求制止电力投资过热、钢铁投资过热、有色金属投资过热、汽车投资过热,舆论整天这样宣传:虽然我们西方世界的人均发电量、钢产量、有色金属产量、汽车产量只是外星人人均的10分之一或百分之一不到,但我们也够了,我们没有任何必要过外星人那样的幸福生活。   接着就是社会舆论开始热炒“一股独大”的危害,他们以安然公司为例,指出一股独大对社会、对企业所带来的危害,他们强烈要求分散微软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法国国家电力公司的股权,这些公司必须出售他们手中占绝对多数的个人股或国有股,以杜绝一股独大的情况。   接着国会通过决议,要减轻企业负担,要求美国钢铁企业、福特汽车公司等企业停止支付高昂的包括职工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在内的职工福利费用。决议指出了企业每年为职工福利开支高达数万亿美元造成企业赢利减少,负担沉重,是典型的企业办社会,必须在2年内预以解决。   美国微软公司、波音公司、因特尔公司是典型的行业垄断,在半年内必须分解成数个独立的公司,比如把微软分解成南北微软公司。   空投到日本的我国经济学家及改革家针对各行各业全体日本人工资差别都不是很大的状况,指出了这种吃大锅饭的危害,改革措施迅速到位,比如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打破了原来的管理结构及工资结构,所有车间主任一级干部的工资必须是工人的5倍,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是工人的8倍,实行企业内部核心企业与非核企业的管理模式,7个人开个会就决定让装配车间当丰田公司的核心层,发动机制造车间是非核心层,核心层车间工人的工资必须是非核心层工人工资的15倍以上。   西方社会会出现什么?我们接着想象:   所有钢铁、电力、汽车等上述项目全部停建、并停止贷款,所有申请新建项目一律不批,没出半年,西方世界就出现了电荒,各地、市都在拉闸限电,都市夜晚连路灯用电也保证不了,钢铁价格、有色金属价格一路攀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滑,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关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本来一个工人1年收入可买一辆轿车变成了20年收入才能购买一辆轿车。由于分解了微软、波音、因特尔等企业,使这些企业的竞争力急剧下降,导致外星人公司乘虚而入,并迅速占领西方市场。大公司的“一股独大”被打破,股东们都有了平等的决策权,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野心扯皮不断,企业内耗不止利润减少,现在正重新为建立“一股独大”的体制而艰难的奋斗着。由于削减企业职工福利,社会失业人员急剧增加,因无钱看病,无钱供子女上学被迫自杀的人数创历史新高,大型企业由于内部优良资产分配不均、利益分配不均,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而陷入内讧,少数人高兴了,多数人愤怒,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西方世界终于有聪明人开始怀疑这一切了,他们向总统问道:总统先生,你身边都是些什么人?怎么他们说电力投资过热我们马上就闹电荒?他们说粮食太多了,3年不用种粮,我们的粮食马上就大规模减产?他们说钢铁投资过热,我们按他们的意思关闭了中、小钢铁厂还不过10天,钢铁就大幅度涨价?他们说汽车投资过热,我们就不让社会游资建立汽车厂了,可为什么汽车价格总是居高不下?   西方世界的总统也起了疑心,虽然多年不再搞阶级斗争,但反恐斗争这根弦还是绷的很紧,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于是下令调查。可一切都晚了,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改革家们已陆续悄然回国,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不!他们本来就是英雄!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  ……………………
  能把这个帖子放出来,说明关天斑竹的良心还没有黑透。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中国机械制造业——我心中永远的痛!         作者:走走转转 提交日期: 0:23:00
    ??偶搞了8年的数控机床设计,可惜国家只重视所谓的高兴技术、网络生物,制造业尤其是设计师被迫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偶在中国最著名的一家制造企业工作,拿着800多块。设计过n多数控机床,偶深有体会,不是我们的技术赶不上国外,而是国家熄灭了工程师们的创新原动力,连房子老婆前途衣食都成问题,谈什么为国献身?    俺爱国,国不爱俺,于是俺啪的一声走了,爽!    现在外企做销售,7000/月!    你们问问90年以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有谁还在搞机械设计?有谁搞设计超过6年?几乎是0%!几十门围绕着机械设计的功课,5年时间,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机械设计是一门博大精深无比严谨的学问,通常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20——30年的培养和磨练才能成就,搞机床设计少于6年的工程师基本上还只是个睁眼瞎!创新就更别提了。就像还不会走路的婴儿学跑步一样。    如果一个机械设计师所需要的知识量为1的话,那么一个同样机械专业毕业生为外国人卖机床给中国人的销售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量为前者的一千万分之一,1/,而收入为前者的十倍!    这就是中国机械行业的结症所在!    看看什么人在为中国设计工作母机吧,通常是二、三流高校毕业生,素质通常较差,实在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在搞设计。真的!          作者:至尊大宝 回复日期: 0:31:21     痛!      作者:www9 回复日期: 01:04:01     与楼主同为机械专业~~~    支持一下,机械专业毕业出来的从事机械这行的很少,大都转行了,没钱~~      作者:荒原之马 回复日期: 01:11:43     动力机械的~~~和楼主差不多,改行了。      作者:马前卒 回复日期: 1:19:04           作者:890890 回复日期: 3:58:14     你们这帮牛B人物, 为啥不自己干呀? 国外的不都是自己从小做起来的吗? 从小做再到国家扶持, 这是他们的方法. 国企烂, 你就自己来贝! 所以别装牛B了, 做大事的需要复和型人才, 只懂专业而其他不行的话也就只能给别人做, 埋怨啥?      作者:sadfish 回复日期: 11:28:48     楼上的不懂就别胡说八道。你的意思是让一个工程师设计了数控机床还应该有能力把他卖掉?你在图板上画过0号图没有?画过你就知道了,虽然现在CAD普及,图板的时已经代过去。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博大精深不是行外人可以理会的。    中国现在在许多领域达到和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工业母机的水平恐怕未来三、五十年都无法和别人比肩,因为机械设计与制造是不能象有些行业那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哪怕是取一星半点的巧,举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你想要加工精度为±0.0001的制品,而你手头的机床能够达到的精度只有±0.1,那么对不起,请你先设计一台精度±0.01机床,然后用你手头这台精度0.1的机床把它加工出来,再如此往复,直到达到要求。那么这样一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呢,每个轮回动辄以十年计,有人问我们不是也进口机床吗,不错,但是进口机床只能保证加工出更高精度的产品,但不能保证能够制造出高精度的母机,当然也就更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国家的机械工业水平,原因就在前面说的过程中,机械行业设计和制造(工业)是一对连体婴儿,两者相互从对方发展的过程吸收营养,同进退,而且这个过程的主要工作还必须是独立自主完成的。并且,上述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机械工业体系的建立过程,在某些关键部分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最多也只能起到加速器作用,而不能省去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同时,这个行业积累人才的速度也是慢的可怕,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自己创业,但是一个搞机床人恐怕要到工作多年年以上才能去负责其中一小部分的设计,而要对整体融会贯通,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好容易培养一个合格的出来,却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失掉。    国内外技术水平的鸿沟已然形成,象机械工业,而今迈步从头越,自己搞的代价是国家无法承受的,或者说,为各级急功近利的当权者所不能接受的,如此这般,也只好今年买几套数控机床,明年再引进两条生产线,心里明知是鸩酒一般毒的东西,也只好年复一年得饮下去了。汽车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东西,而机械设计与制造又是其中首当其冲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号称国产轿车有多少国产部件?中国的机械工业水平上不去,恐怕中国人就只有一直开这样的国产车了。    至于楼主曾经的经历,只能说是无奈之极了。虽然偶就是二三流学校毕业的机械系学生,而且现在还忝列与机械相关的设计行业中,但是偶还是要向楼主问好,希望你有机会重操旧业。      作者:我砍我砍 回复日期: 11:45:46     哎    没办法,许多东西不是设计不出来    而是设计出来,但是机制工艺达不到精度要求。    这些差距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    这方面的差距才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与国外工业水平的差异    这种差距是立体化的全方位的    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那些什么所谓彩电手机巨头    买了人家的芯片    自己造外设    整个一国外企业的打工仔    还恬不知耻自称巨头    实在是一文不值        叹息~~~~~~~~~~      作者:天边毅1 回复日期: 12:32:37     只能做大国,不能做强国,确实是悲哀呀!!!      作者:悠悠千百年 回复日期: 13:04:16     只能指望市场了,现在国内仿制的水平渐渐高多了,慢慢的会对这上面的知识和技能人才的看重。这需要一段恢复期,很多传统行业都是这样的。进口机价格太高了,所以国内的粗制滥造的东西也只能是需求者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而这个市场一旦起来,进来的人多了,技术装备就会慢慢先进起来,本土的设计人才和加工技师也会成熟起来。    只是象楼主这样的,目前还没有能够消化得起的单位,因为他们的设备和市场需求没达到这一步。        把永远拿掉吧,相信只是暂时,春天会来的!!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13:30:42     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国产汽车还可以自夸达到多少多少国产率,但你若问问他们制造这些汽车零件的机床,特别是那些精加工机床,几乎都是国外引进的,最后一刀永远是外国设备帮你完成的!    890890:鄙视你!机械制造业永远也不可能出比尔盖茨这种人物。这是一个没有神话的行业!你必须把毕生精力集中在一点上才能把自己打磨成一个优秀设计师!    对不起sadfish,我不是有意贬低二三流学校的学生,但看到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人才流失不由得心痛!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13:43:00     民用的汽车那也就算了,买国外的或者组装吧。但中国的大炮、飞机、坦克、战舰的制造——对不起,靠你自己吧。高精度的工作母机被美国等发达国家联合明令严禁出售给中国。    看着美国人在伊拉克耀武扬威的时候,台湾只能是中国永远的痛!      作者:890890 回复日期: 13:58:20     谁叫你从零做起了? 如果你真无法从零做起, 又拿不到人家的技术, 那你还埋怨啥呀? 你要真有本事好歹也把人家的技术摸清楚呀? 看来你也没啥能力搞合作, 就是个给人打工的料. 总之, 你说来说去都是国家的错, 没好好投入是吧? 还有你为啥要做什么盖茨呢, 人家发就发在看准趋势了, 你这连基础都还没到, 能有什么呀?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15:10:50     核心技术是这么容易摸清楚地吗?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时间的投入,随随便便上几台高精密的设备就        要动辄上亿的资金,没有国家的支持在这个行业想达到先进水平,笑话!你以为机械制造业跟软件业一样        啊,几台计算机就行了?可是中国的it精英似乎做得并不怎样,核心技术都在别人手里,比如这个windows        。    你要不要生活? 看着你的同学现在都拿着1w左右的薪水,你拿800找谁结婚去(虽然现在可能有1000多了        )?声明,我不是狂热的爱国分子,也不是活雷锋。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事实上中国就是被这些满嘴讲管理的人搞坏了,自以为见识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在国外,管理和技术是两        条平行发展的职业生涯线,无论是报酬还是权利、威望都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的说法。技术是这个社会发        展的原动力,管理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没有原动力,没有创新,你还在山洞里茹毛饮血,当然也许你能        把你的山洞顶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好了,我的话到此为止,以后不回了。      作者:890890 回复日期: 15:21:15     你说人家盖茨有国家支持么? 人家不照样搞的好好的! 靠什么? 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不清楚的话, 可以去找找. 总之, 中国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 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结果. 大家都是受害者, 发发牢骚拉倒.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15:27:46     我可以自信的说,我如果还在那个领域工作,再过10-20年我可以模清其关键技术,在数控技术中属于我的一小小块研究领域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让我再拿800块干十年我宁愿跳楼自杀!    最后一次回!      作者:秋雨绵绵 回复日期: 16:02:18     我过去也曾是学机械的,对个人来说,这是个没什么钱途的专业。      作者:秋雨绵绵 回复日期: 16:44:44     其实机械也不能说是没有一点拿高薪的机会,搞机械的特点是年纪越大积累越多越值钱,不像搞软件的,年纪大就人老珠黄,不过二三十岁的时候却是人最需要钱的时候。      作者:hobofly 回复日期: 17:34:11     偶也是机械出身的    偶强烈的同意楼主的说法    sign,偶自认为在机械方面学的不错,    至少在我当时所处的那一些人中,我可以排到no。1    但是,现在也转了    没有希望的日子,大家都不想要      作者:虫虫0000 回复日期: 19:21:32     偶是浙大化工机械的,深有同感。    唉!那些趴在画板上画0号图的日子,我的毕业设计也是在制图教室里画出来的。那时侯哪里有听说AUTOCAD!    目前从事营销策划。      作者:idem 回复日期: 19:39:23     偶也曾经是机械专业的,现在改做电子了。    离开了机械行业,有种劫后复生的感觉      作者:louf 回复日期: 19:56:30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些学机械设计人的出路?        我们有必要为这个花费很大的精力吗          作者:fuxiajun 回复日期: 20:48:00     kao,我是北航机械学院的,2001年毕业,那些本专业的职位都低于1000,kao,所以转做销售了      作者:fuxiajun 回复日期: 20:57:31     想起当年课程设计的时候,为了画一个壳体零件剖面图熬夜的日子,再看看现在提着个笔记本到处重复千篇一律的说辞的生活,感慨万千哪......      作者:fuxiajun 回复日期: 20:58:48     至于那个890890,不懂就闭嘴,kao,没人当你是哑巴。      作者:吴周平 回复日期: 21:11:21     顶      作者:yuweiyuwei 回复日期: 21:37:37     顶      作者:予余 回复日期: 23:28:12     其实课程本身设计得就有问题.        不过大部分学校的学生都是混及格而已.        我对每本书都是通读的,却发现最精彩的部分都是上课不讲,考试也不考的.那些随便背背习题,却都能拿高分的同学.不免觉得这样培养的人材,确实也没什么指望的拉.        机械专业需要的就是实验.可是,二三流的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太少.        问声:一流学校的那位:你们学的时候有多少实验啊!      作者:890890 回复日期: 6:17:00     看看中国的教育吧, 从小学, 中学到大学这一串的过程, 是个明眼人也应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咳, 要是说什么国家给你的钱少, 别干就是了, 你自己也搞不来, 激动个啥呀! 就像当年很多创业谁给他们钱干呀? 你这牛B的家伙, 想的就是你一人在那摸技术, 好像就你能似的. 还吹什么自己10-20年搞出个什么名堂, 这一看就知道成不了事. 没有那经商意识没有集体意识, 搞个毛呀你?      作者:fleetlife 回复日期: 11:16:04     我也是学机械的.找工作那阵灰头土脸的,工资都只有1k左右.最后找了高校当辅导员,这样还有2k.大学班上的70%都改行了.国家的基础工业前景堪忧,其实其他基础理论学科的现状和机械都差不多,中国现在搞基础研究的太少了.      作者:芳晴 回复日期: 11:48:24     我觉得中国的制造业如果想更深入的发展,就要先做到两点.第一,制造业企业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综合实力.第二,打造自己的名牌,开发国际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作者:ganxc 回复日期: 11:56:58     再等五年,我想你们就会时来运转的。      作者:饿狼神哥哥 回复日期: 15:14:11     支持樓主,只是俺還沒有跳出來      作者:轻风一动 回复日期: 16:13:59     是呀,我也是机械的,又累又穷,,中国呀中国什么时候能让我们安心.      作者:海南王二 回复日期: 16:38:44     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名记者,因为前不久发生大规模机械走私案(以数控机床等工作母机为主),使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我想提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的机械替代能力低下的真正原因?    2、明年关税下调后,中国机械还有机会吗?    有这里谈可以,有长篇大论发到我信箱也可:          作者:AMSEN 回复日期: 17:21:55     顶~ 机械就是这样。。 我虽然还在学机械 但是我很当心未来能否干这行。。      作者:escape568 回复日期: 17:37:09     我没读书,我不知道了!      作者:影子悠悠 回复日期: 17:46:51     我不是搞机械设计的,我是技工,因此对基础的机床设备都有点了解,国产的机床在我们厂里通常用来做粗加工,只有到了最后的关键步骤或者精细加工了才上进口机床,如果说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是不错,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但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设备制造能力连西班牙都比不上。    人才啊,如果国家,社会再不重视这样的人群,那么我们中国也许还要用很久的进口机器,做世界最大的来料半加工基地。          作者:天下娇子 回复日期: 17:54:20     其实何止是机械制造业,现在我找不出中国有什么技术可以说与世界同步,我本身是搞家电的,你只要扒开家电外面哪层外壳,再看看里面,有什么是国产的?芯片,继电器,电容,全他妈的是欧美日产品,我们就不希望用自己的了?小日本,老美的东西又贵,但是用了国产的问题总是一大堆,心痛啊,辛辛苦苦赚的钱大部分流进了他人的口袋里;我们也再看看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看看哪些元器件上面印了什么?英特尔,三菱。。。。这一方面,我觉的台湾的技术比大陆要好,收回台湾,中国的技术会前进不至十年。      作者:再虚也不补 回复日期: 20:17:57     中国制造业的关键就是装备制造业,基础的机床设备搞不上去,设计的再好也没有用.我就是做机械设计的,每次到那些外加工,看他们用着最原始的机器和方法,生产出那些廉价的没有任何技术价值的东西,真是寒心.难道所谓的世界制造工厂就是这些吗?!    俺曾经到日本工作过一段时间,感触很深,日本的工业水平比我们高的太多了.感触最深的是书店有很多关于机械的科普书,不是中国的枯燥的教科书!说到底,还是教育要上去,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大一大二考英语过级,到了大三就开始找工作,大四有的就到公司实习了,有的考研大部分是跨专业)没找到的更是一门心思找工作.哪里有能静下心来学习的.      作者:拳打美国脚踢日本 回复日期: 20:24:08     请问你是沈阳机床的吗?    有空联系      作者:calvinshang 回复日期: 21:55:13     啥叫工作母机啊?那位给咱扫扫盲呗?      作者:dangziyu 回复日期: 22:00:23     机械~~~学起来最痛苦的学科,国家最薄弱的环节,社会上最不受重视的行业,唉~~~      作者:dangziyu 回复日期: 22:02:16     我是再也不想接触机械了,学起来真的很难受。      作者:dangziyu 回复日期: 22:03:43     我是再也不想接触机械了,学起来真的很难受。枯燥啊。      作者:QuakeIII 回复日期: 22:13:15     人才是说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      作者:林场 回复日期: 23:38:38     中国大量的采购来自国企,宁愿买贵的国外的,没有市场高端需求,国内没有高端的钢板,没有高性能的机床,政副没有大力支持,光靠企业自己太难了。我也是学机诫的,早改行了。      作者:stove2004 回复日期: 23:58:37     890890根本不懂教育,不懂科学,就是一个文盲,从网上贩卖些个别人的思想,装什么大瓣蒜。都不说别的,你懂机械制图嘛?      作者:堕落枭雄 回复日期: 2:56:51     以上各位大师,你们辛苦了,我为你们的遭遇深表同情!    我是做机床设备调剂的,就是倒卖二手机床的,最近缺货,有信息可以和我联系,咱们合作把它给搞了,我的QQ:8155516!      作者:槛外长江 回复日期: 9:48:47     机械专业的。上个世纪的事了。      作者:pmwy 回复日期: 10:03:26     同意楼主,对这一类看不到短期效益的基础工业,就应该由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多投入,多补贴,才可能有发展。    为什么,二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机械还是很热门的专业,就像现在的计算机。为什么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市场经济下,待遇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导向,这时候是否就需要政府来加以干预呢? 我们小时候受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何况一个国家!          作者:孤卒无名 回复日期: 12:06:57           作者:flyabletiger 回复日期: 14:07:52     靠,没想到搞机械设计的这么不值钱。是不是干这行拿高薪的都忙的没空上网啊?      作者:edwinyip 回复日期: 14:59:38     为国家感到痛心!    我是搞软件开发的,深知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核心技术的薄弱,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又能做得了什么?    都说工业是信息业的基础,而机械不正是工业的基础吗?    国家存在这个问题,我想客观、政策方面的原因都有吧。有人可以深入分析一下原因吗?      作者:天之浪漫 回复日期: 16:13:18     其实看看国内企业设计师和销售经理的薪资水平就知道了。      作者:夕阳胸针 回复日期: 18:08:18     寻找风险资金,或者通过募集基金的方式来筹次,自己办企业。        这个方案可行吗?            老是帮庸人打工也不行,靠国企支撑民族经济或科技,是妄想。            难道出路只能是打洋工吗?      作者:ajja 回复日期: 22:40:54     崇敬~之      作者:上包子 回复日期: 0:14:57     与我无关    但真心希望不要失去希望!          作者:小小木头人 回复日期: 13:50:02     呵呵。。。我也是搞机械的,01年毕业,刚到深圳时800一个月。。。。干了半年,画了一千张图差不多,实在干不下去了,现在也是做销售,5k一个月吧,我们班30个人现在还有3个人在搞机械。。。哈哈。。。。      作者:wbglzr 回复日期: 14:15:35     我 也是学机械的 ,想当年设计一个增力头, 剖面图用3张1号图纸夜以继日的 画的 我 吐血,还好熬出来了,现在还是做机械设计。在交大读书时每周都有几个实验,机械就是实验要多,接触一些实际的东西才容易理解。我 现在考了物流工程师,打算明年改行了      作者:祖厉小飞 回复日期: 14:40:30     to 走走转转 :          我不能对你说些什么。国家真的不重视吗?就我们学校今年就业情况来说,机械的没有4级证书,一个月1800不成问题,我们学计算机的谁要啊!6级过了照样签不找工作。也可能是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太差了吧,但是你说机械,不对啊!!!      作者:bobo137 回复日期: 21:07:16     顶      作者:grasswu 回复日期: 21:29:02     啥叫工作母机啊?那位给咱扫扫盲呗?        我也是搞机械,94年毕业,机床2年.不 过 不 明 白 啥叫工作母机? ? ?         谢 谢 !           作者:落水雨 回复日期: 21:32:15     同感~~~~~      作者:weit 回复日期: 21:36:11     飘绿      作者:carllee 回复日期: 21:48:03     我也是搞机械的        刚出来的        03毕业        目前在台湾人的厂子里做技术        画的图纸有数十张了吧        最贵的一张大约要20000多RMB        哈哈画图经常出错,感觉对不起我的大学啊        更是对不起我自己        所以,想到现场做管理 :)      作者:小小木头人 回复日期: 09:55:11     wbglzr 回复日期: 14:15:35       我 也是学机械的 ,想当年设计一个增力头, 剖面图用3张1号图纸夜以继日的 画的 我 吐血,还好熬出来了,现在还是做机械设计。在交大读书时每周都有几个实验,机械就是实验要多,接触一些实际的东西才容易理解。我 现在考了物流工程师,打算明年改行了            老哥你那个交大的啊,说不定我们还是校友呢。。。。。      作者:海南王二 回复日期: 10:57:01     小弟本期在今天出版的〈21世纪经济报道〉第八版(中国)上,写了篇〈15亿走私案背后〉,谈中国机械装备业的现状,但自我感觉写的并不到位,还想请各位业内人士把这个话题谈的纵深开来。          作者:一剑飞仙 回复日期: 11:10:24     这么多学机械的。很高兴大家还关心机械    我发现一点,大家还对0号图这样的东西天天挂在嘴上。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关心机械。    坏事是只有这一点远远不够,一是。现在机械必须和电气、和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和液压相结合,机床(包括数控系统)实是在一个集大成的产品!要想做好这个东西。一定要要有开阔的知识,要能吸收最新的控制技术,最新的电气技术,最新的电脑技术。    这样再加上我们在学校的学的相对很机械的那一部分。就能出来好的新产品。    我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就是机械。传统的,后来做研究生课题是用的计算机控制,再后来转行做软件开发,可以说对机械计算机网络控制等都能掌握得很深!    我一直希望找数控这方面的工作,在这方面我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可惜,机械行业待遇太低。不及其它行业的一半,人都要生活,都要现实条件的没办法。也只好在别的行业做,当然我在别的行业做得也很出色,我想我在机械行业会做得更出色,    但是国家或者国内的企业给我们这样的环境,机制、机会了吗?    希望这样的机会能早点来。      作者:TCAS 回复日期: 12:21:36     小弟我也是学机械的,99年毕业.    0号图,我心中永远的痛啊.    现在早已不干这行了.      作者:橙意咖啡 回复日期: 13:17:58     我也是机械专业毕业的      作者:王贱人 回复日期: 15:19:23     我也是学机械的。先该行做IT啦。    没办法啊,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啊      作者:潘大汉 回复日期: 15:35:35     我是学汽车的,我认为前途一片光明      作者:book5 回复日期: 16:32:07     ding           作者:typhon 回复日期: 16:35:54     好贴子,为啥学机械的难生存:    1.目前待遇好的公司大都是外资的,外资投资项目大都是消费品,很少基础工业。    2,国内基础工业企业都是国企,而且这些国企很多在东北,基本半停不停状态。    3,大量的学机械在外资厂作机械工程师,都是设计电子产品外壳,小五金件,技术含量低,待遇低,这些人干几年都要转行,有的是新人进来。          作者:hahahaha 回复日期: 17:03:13     别怕,等中国的机械行业发达了,搞机械的人收入提高了,中国也就是发达国家了      作者:燕缇 回复日期: 20:27:33     我觉得不一定像大家想的那样子,不知道有多少人接触过军品。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军品里真是藏龙卧虎,还有,我觉得我国也还是    有很多机械设计的高手的,虽然不普遍,但是真的是有。设计的东西    虽然也有抄袭测绘的嫌疑,但是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机床,好像确实    是不行,老外的贵得要死,自己的又不行。哎,我觉得楼上那个编辑    很那个啥,走私机床,也许是为了测绘呢?反正我不觉得是坏事。    很多测绘的原型机都是走私来得。这个好像国家也不反对呢。      作者:土豆彭1 回复日期: 21:12:10     我也是学机械的,不过现在改为贸易了。    我来给大家解释机械行业的问题吧。    机械行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进化慢。而且现在机械和电子联系在一起了。边际成本最大。    电子行业的特点是投资小一些,但进化快。边际成本稍小。    电子行业和软件行业联系在一起了。软件行业的特点是投资小,进化最快。边际成本为0。    【边际成本,通俗的说法就是生产第二个产品的成本】    第一个Windows95软件,成本大。但第二个Windows软件成本为0,仅仅复制一下就可以了。    第一辆自行车的成本大,但第二辆自行车的成本也不小。它有很多的加工步骤和材料成本。    机械行业目前和软件行业结合在一起,很难与国外竞争。除非把中国经济变为彻底的市场经济。这样私人企业还是会从小到大渐进投资的。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2:14:47     没想到居然红脸了。    作者:grasswu 回复日期: 21:29:02       啥叫工作母机啊?那位给咱扫扫盲呗?        我也是搞机械,94年毕业,机床2年.不 过 不 明 白 啥叫工作母机? ? ?         谢 谢 ! ——机械专业的还不明白?也难怪,学校里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是很有差距的。一个老高工对我讲过:学机械的没有从事过这行3年以上基本上还不能叫懂机械。    看来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工作母机:    工业生产的过程如下:高精度的工作母机生产出低精度的工作母机,地精度的工作母机再生产出普通设备和生产线,普通设备和生产线再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如汽车、摩托车等等。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进口产品质量好?因为他们的生产线比我们先进几十年。而他们的生产线比我们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母机比我们先进几十年!中国人引进别人二、三流的生产线(很少有国家愿把一流的生产线卖给中国),但没法引进国外的工作母机,鬼子们很小心的维持着与中国的这几十年的技术鸿沟。这样中国人就不得不买国外的设备、生产线、零部件,却发现即便如此自己生产出的东西的质量怎么也比不过进口商品。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2:31:03     现在设计水平较好的大多是55——70岁的快要退休和已经退休的。    黄金年龄段40-55之间是个空白。而真正最有潜质的应该是90年代后大学毕业的人,因为他们才有可能适应电气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精通机电液气一体化之!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2:40:53     40-55之间的空白是由文革等原因造成。现在还有少数八十年代毕业被统分统配到国企,没机会也没胆量跳巢更不善于混个一官半职的老实巴交的倒霉蛋们在干活,他们这个年龄和英语水平已经无法让他们走出国企了。看来中国制造业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2:47:11     私营企业是中国的另外一线曙光,但毕竟离得太远。在50年内私企不会涉及高投资高风险的基础领域研究的。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2:58:38     怀念0号大图板的时代,几千甚至上万个尺寸的零号加长图。密密麻麻的眼睛都看不清。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地画出来。    因该说机械是工科里的工科,最男人的专业。大学里学业最繁重的专业,最枯燥无趣的专业,最脏的专业,最没有浪漫气息的专业,女孩子最少的专业,也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专业。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3:08:49     可又说回来,学机械的男生是最老实、最沉稳、最严谨、最不活泼、最不善于追求女生的一拨家伙。就内在条件来说最适合做丈夫,但外在条件来说往往又最不适合满足女人的要求。当然更不适合做情人。      作者:走走转转 回复日期: 23:27:20     学弟们恨这个专业,工作三年后更恨这个专业,工作五年后还余恨未消,但认认真真设计八年以上通常会喜欢上它,喜欢上自己运筹帷幄的能力,喜欢上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和成就。但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生活的理智永远无法抗拒!      作者:燕缇 回复日期: 23:31:46     走走转转 看来是老一辈了?说话都很在点子上。          作者:小小木头人 回复日期: 15:56:51     但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生活的理智永远无法抗拒!。。。。。。。。。。。。。。。。。。。。。。。。。。。。。。。。。。。。。。。。。。。。。。。。。。。。。。。。。。。。。。。。。。。。。。。。。。。。。。。。。。。。。。。。。。严重同意。。。。。。。我就是看不惯我们的总工,那个老头辛辛苦苦一辈子,到现在也才拿个6k/月,从他身上我们下面几个被他带的大学生仿佛都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虽然我们都很敬佩他的敬业精神,可是我们不想走他走过的路,所以我们都走了,现在大部分在做市场,也有的搞计算机去了。。。。悲叹阿      作者:longlongago129 回复日期: 16:04:13     曾经见过一鬼佬工程师到维修部门检查工作,看见工作台上有把国产的螺丝刀,拿起来就扔到垃圾桶里.因为公司的设备全是进口的,用国产螺丝刀去做维修,螺丝没拧松,刀口倒缺角了.    就是普通标准螺丝螺母,都不敢用国产的,经常拧着拧着就滑丝,这可是标准件呵!进口家电用国产的电源板,经常就会发现插不进去!!    天天宣扬科教兴国,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基础的技术都不重视,空喊口号有什么用?    一声叹息!!!      作者:ylxin 回复日期: 17:08:59     两声叹息!    我也是学机械的绝少的女生!    一毕业就转行了!      作者:轻风一动 回复日期: 17:16:04     我也是福州大学机械学生,,看到这么多对机械的唉叹,让我心生痛苦,,其实我到大四的时候已经慢慢地喜欢上它了,但可能像楼楼上说的,生活的理智无法抗拒,我可能这一辈子也不会走这一条路了。      作者:踩带皮鞋 回复日期: 19:52:11     我原来准备好好做机械设计的,无奈生活所迫,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理想?看看青海一机,卖一台加工中心搭出去一个人,都是逼的。看看济机,都是外协企业做出来的八国联军,还好意思卖。我们在吃二三十年以前的老本。有钱可以买来别人最新的设计,但是要出一个好的设计系统很难,这是用钱、时间和人堆出来的。到现在一直闹不明白神五是怎么上天的。      作者:rexuecc 回复日期: 20:07:17     现在外企做销售,7000/月!    就要这样/    我对这一行就不怎么有兴趣/    我的专业是材控/    和这个关系很近的/    没想过要搞好这一业/    也不知道要如何办?      作者:ml236 回复日期: 21:25:45     我学汽车机械,毕业5年现失业,性格不适合做销售,想转回做技术又掉下太久。4年大学似乎白浪费了。      作者:rexuecc 回复日期: 21:27:14     我现在就感觉我的大学很浪费/    这个专业啊/      作者:予余 回复日期: 20:01:19     没关系,学了也有好处,就是不会象那些市长似的,自以为GDP有多少多少,以为自己真就是发达地区了.              作者:予余 回复日期: 20:20:08     工作母机,简单的说就是生产机器的机器.    生产机器,就是生产产品的机器.    另外的说法,凡是生产普通用品的,就是一般日用机器.    生产他们的就是工作母机.    其实概念也没那么绝对.    只有流水线是绝对的一般生产机器.    否则,机床就都是普通机器和工作母机.    精度不是衡量工作母机的工作标准,而是看这机床是干什么用的.    国企进了许多精度较好的机器,只是做做初级品,这又能算什么真正的工作母机.        精度只不过是衡量机床的一个方面.        还有个测量问题呢.        差精度的机器做出的零件,通过测量分类,也能做出高一级别精度的机器的.    要不哪里来高精度的机床啊!(机器还不是从低精度到高精度的了.要不第一台高精度的机器从哪里来的?鸡先还是蛋先啊!)    只不过这样的投入就大了,从经济上看成本就不合算了.        技术封锁,难道还能比得过建国初对核武器技术的封锁?    那么多国家都搞不出来,当初政府想要不还是要到了.        技术封锁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利益的封锁.    想当初苏联为了进口高级数控机床通过中间国,不还是弄到了.只要出得起钱,一两台也是可以实现的.        现在的关键是没有核心技术,或者说:知识产权.        我们要感谢小布什.        虽然美国得了中国的便宜却并不满意.仍然千辛万苦的要给我们哪些没有附加值的产业加反倾销税.要引导我们经济产业走正道.        谢谢美国的小布什.      作者:hfwnet 回复日期: 20:36:27     机械行业包括设计制造不行,但算算看,改革以来国家投了多少钱在机械行业?钱用在哪里:金融、房地产、基础建设、官员的享受去了!      作者:予余 回复日期: 20:36:53     日本人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应该就是靠提高教育水平.      作者:凌菲子 回复日期: 21:53:12     咱们国家在整个基础工业方面都做的不好啊!我觉得国家在这些方面投入的太少。尤其是机械,好像是考分不高的才分到什么机械等系了。      作者:症哥 回复日期: 17:47:14     就我所知,软件领域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未见得比机械领域要小多少。        了解了工作母机和流水线、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我立即联想到信息产业中的这么一句话:    一流的公司制定标准,二流的公司构件符合标准的开发(制造)平台,三流的公司在二流公司提供的平台上制造产品。    国内的软件公司大多只能完成一些应用系统,而且还是相当可怜的中国特色的应用系统,在ERP、电子商务这类全球化的业务课题上,国产的优秀产品少之又少。我们的软件产品无非是杀毒汉化之类,或者是和中文语言环境不可分割的东东。而大量的工具软件都是进口+汉化,就连再普通不过的办公自动化,国内都鲜有能与WORD、EXCEL相提并论的东西。更不提中间件、操作系统这些东西了。也难怪老美总是举着知识产权大棒要挟国人了。        至于电子产品方面,我有个朋友在日资的元件工厂从事质检,他告诉我这么一个现象:从他们流水线下来的产品也有合格率的问题,不过就算是不合格元件,其性能指标都不会比市场上普通国产元件差.      作者:netskin 回复日期: 20:26:42     顶,我也是学机械的,而且还是西华大学的,    不过我早就感觉这个行业没多大前途,所以学了第二专业    天生对机械没兴趣,毕业后打算做软件或网络      作者:我爱新生活 回复日期: 21:47:03     胜读十年书.我是机械大四生,应该不干机械.      作者:六号 回复日期: 23:23:50     痛苦      作者:海南王二 回复日期: 23:00:12     15亿元机械走私案的背后            
12:47:3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记者王佴                       财政压力与产业保护的艰难游走                   替代能力的滞后,和关税原因导致的高额价格差,加之厂商对机械设备的迫切要求,成为近年来促使机械走私升温的主要原因。      机械装备工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中国到底是成为全球的加工车间,还是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              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2003年机械工业发展趋势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说:“中国的机械工业已进入历史上少有的高速增长时期。”           被宏观经济拉动的还有机械装备的进口需求,据业内人士透露,仅以机械装备中占主要部分的机床为例,今年中国机床进口额肯定超过去年的31亿美元。          这是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的机械工业连续三年的稳定增长,也是中国机械装备工业难得的黄金时代,但共同分享繁荣的不仅是国内外机械制造厂商,许多走私分子面对丰厚的利润,也纷纷蠢蠢欲动。              走私大案12月3日,广州海关缉私局宣布,经过近十个月的艰苦侦查,该局近日成功侦破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最大的一起商业瞒骗走私案件。          据广州海关新闻办公室林健平主任介绍,此案为境内外不法分子协同作假,通过“洗单”、“洗货”、“洗公司”等典型的商业瞒骗手法,伪报品名、瞒报数量、低报价格,大肆逃证、逃税,走私进口各种机械设备,仅在今年2~10月,该团伙利用瞒骗的手法走私进口各类机械设备495柜,价值超过15亿元人民币,偷逃税款2.5亿元人民币。该案走私的货物以“立式中心加工机”、“精密平面磨床”、“数控立式铣床”等设备及其设备部件为主。  该走私团伙负责联系运输和交接货物的是赖鸿,此人做过12年的中学老师,从1993年开始下海接触“外贸”,精通外贸政策和进出口业务且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团伙中负责境外揽货的是台湾商人黄生,而负责搞定整个通关环节的是深圳泰新进出口公司的李飞。              机械设备进口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该团伙又如何保证其提供“服务”的质量呢?              找买家的任务由赖负责,据林健平介绍,“买家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全部是设备的直接用户,倒卖的倒没有几个。”赖根据买家的要求,拟订好要购买入境的机械设备的清单,将真实清单和装柜图传真给深圳泰新进出口公司的客户部,该部再传真给在台湾的黄,而黄同意后即从台湾组织发货。          此时,泰新公司的制单部再按事先计算好的费用,更改赖原始传真清单内的货物品名、数量、型号,将设备单大幅调低后,再重新制作一份虚假清,传真给公司设在口岸的报关部。报关部根据这份虚假清单来伪造合同、发票等报关单证,实施模糊申报,将拆掉了铭牌的新机械伪报为无品牌、无型号的旧机械,或将高值设备伪报为与之外观相似、功能相仿的低值设备,然后向海关申报进口。据广州海关一位官员介绍,这种手法便是走私分子惯用的“洗单”。              泰新公司为了方便“洗单”,报关时所使用的发票、合同、装箱单等都是按照专门的电脑模版填制,还注册成立多家“空壳”贸易公司和假借多家公司的名义,频繁更换经营单位和收货单位。此种走私方式被称为“洗公司”。          而黄在台湾按单揽货后再发往香港,同时传真告知赖货柜从台湾启运到香港的情况,把货柜号、货物清单、货主等一一列明,赖即安排其香港合伙人接货,并将货柜拖运到李飞在香港专设的益升货柜场。在货物装柜前,由专人进行“洗货”,将机械铭牌卸下,然后根据伪造的装箱单资料重新装柜,运入内地。卸下的铭牌则让货柜车司机交给李飞,再转交赖鸿,由赖鸿交回给货主。              至此,一套机械设备的走私过程始告结束。              旺盛需求“机械装备业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装备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的发展呈互补互进的关系,越是制造业发达地区越是对机械装备要求旺盛。”              这也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天虎教授观点不谋而合——“机械装备工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中国到底是成为全球的加工车间,还是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              顺德顺联国际机械城行政部副经理王国华提供的调研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企业对以机床为主的机械装备产品的需求量每年都在400亿元以上,仅珠三角地区年需求高达200亿元,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以台商、港商企业为主的珠江东岸,需求大概占到7成以上,珠江西岸约占3成。现象表明,主要以生产出口产品的台商、港商企业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虽然随着国内机床产业的技术水平逐渐赶上国际先进水准,这一需求正转向国内市场。但在购置中高级设备时,台商、港商企业大部分仍是从境外进口设备。              一位在珠三角地区设厂多年的台商认为,这首先是一种品牌的信任问题,“我们在台湾时就用台湾或者国外的机械装备,对这些产品都比较了解,到了内地之后,我们一般还会选择它们。”其次,许多高端设备,国内仍无替代能力。          广州数控设备厂营销部负责人陈永贵也向记者证实,在高水平机械设备上,国内厂家与国外生产商存在极大差距,“我们的产品是数控车床的控制设备,虽然在国内市场占到了一定的份额,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外厂家渐渐放弃的低端市场”。              “与国外的机械装备相比,我们是全方位落后的。说实话现在行业竞争虽然激烈,但还是国内厂家自己厮打,谈不上与国外交手。”在入住了110家国内机械装备制造商,却罕有国外厂家的华南地区最大的机械市场——顺联机械城里,较早研制和生产数控机床的宝鸡机床厂销售代表李礼涛工程师向记者表示,眼下进口机床基本上与国产机床还能保持相安无事,“毕竟各做各的市场,就算有交叉,它们在价格上要贵得多。”他指着一台代表该厂最高技术水平的CK75系列车床告诉记者,“进口的同类的机床要比我们贵近30%。”              据中国机械工业景气监测中心行业研究处姚之驹工程师介绍,“数控机床中属限制进口类的普通税率有两档,分别为20%和50%税率,还有部份数控车床属鼓励进口范围,享受优惠关税,税率在10%左右。”“该类设备总体平均关税约为17%。”              走私原动力“替代能力的滞后,由关税原因导致的高额价格差,加之厂商对机械设备的迫切要求,成为近年来促使机械走私升温的主要原因。”一位在珠三角地区长期从事机械进出口贸易的人士分析。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对机械设备关税的屡次反复,则是在财政压力与产业保护两个目标间的艰难游走。              商务部研究员马宇向记者介绍,“在1995年以前,我国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中的机械设备采取免关税和增值税的政策,所以当时促进了机械设备和技术等投资品的大规模进口,虽然造成一定的逆差和出现一些虚假外资企业的现象,但其积极作用也不能低估。当时我国进口中约40%左右是机械设备,其中相当部分是高技术含量的投资品进口,每年的技术引进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投资品进口约150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企业技术改造。”              但“自1995底,基于税收增长和产业保护的原因,国家拟对1995年底后外资企业引进资本品取消优惠政策,于是造成了各企业纷纷抢在年底前签订进口设备合同,引发了假注资、假合资等现象。当年的外资合资合同金额也创下了破纪录的1000亿美元。但最后发现税收上并没有收上多少钱”。“此后,国家又开始调节贸易政策,但现实情况仍是过高的关税,多数机械设备进口关税、增值税之和在30%左右,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要高。加之在机械进口中严格的计划、配额、许可证甚至进口登记管理,加大了企业引技术的成本,降低了进口的效率。”              马宇认为,“我国贸易政策的不稳定,缘于贸易目标的含糊与摇摆,而贸易目标的不清晰,重要原因在于对进口的正面积极作用的认识不足,过于注重进口的冲击而忽视进口的奠基作用。一味的靠保护是不够的”。              姚之驹向记者证实,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机床类产品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从入世前的14.45%下调到%左右,平均每年下降1.2个百分点。而“一些现在关税10%左右的机械设备,从日起就要开始取消关税了。”          记者在采访中,许多厂家的销售代表对今年国产机械装备的销售前景看好,“大环境好,我们这几年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是,不知这样的好日子还能继续多久?或许正如蔡惟慈在今年的机械工业发展趋势论坛中所言,“从行业的发展质量来看,中国的机械工业其实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重大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自主产业能力还不强;其次是在重大技术装备中扮演重要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未能够进入市场进行良性循环;最关键的就是在技术上的差距,我们自主研发能力弱,在国际市场中只能在低端市场进行竞争将大大约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挑灯赏菊 回复日期: 23:13:29     政府啊!!!!!为什么会这样啊?      作者:radioway 回复日期: 23:54:35     原微软中国区的总裁 高群耀 就是学机械,力学的后来在美国通用    干过,应用机械的知识编写了软件机器人,据他说非常的好用(见其自传),完成了飞机发动机设计方面的一些关键设计。        可见机械的背景知识还是很重要的,各位学机械的兄弟不一定非要去    做销售。      作者:自由人甲 回复日期: 12:07:08     我学机械的,还没毕业。现在就已经决定转行了。      作者:肖容 回复日期: 18:35:12     我也是机械专业毕业的,后来到了一家通讯公司做销售。我们公司生产部门的设备全部是进口德国的,很是郁闷,悲哀啊!      作者:summerary 回复日期: 18:45:41     我原先也是学机械专业的,去实习看到许多设备都是来自国外。因此国内公司根本不存在掌握核心技术。    现在国家上上下下都特别浮躁。连教育界也是。现在学生读大学、硕士、博士都要交钱。可想而知,连博士也要交钱。还有什么人搞研究呢!教授、博导也为了整到经费,不搞科研。长此以往,这发展现状可想而知!    我觉得教育应该免费。      作者:guo_weichao 回复日期: 20:35:59     想到这些我都想流泪,我是机械专业的硕士,我那么喜欢机械,但我恐怕还得放弃,很多事情我没有办法左右的,我们国家的行业现状就是这样。      作者:不知道爱情是什么 回复日期: 16:31:22     机械是工科里的工科,最男人的专业。大学里学业最繁重的专业,最枯燥无趣的专业,最脏的专业,最没有浪漫气息的专业,女孩子最少的专业,也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专业。        同意!!        我也是学机械专业,干了几年,转行了。虽然我很喜欢这个行业。    无奈。      作者:dinser 回复日期: 17:26:35     我看过德国波许公司的电机,那水平就是高,光的锌版转成的外壳就够我们学很久,尽管看起来是那么的简单。    一个事实,他们的产品噪音小。效率高,不服不行。    再说了,过内学机械的,有多少人能熟练的运用cad,pro/e ,ug,matlab等软件呢??      作者:宾夕法尼亚的小蛇 回复日期: 20:50:00     我北航机械的    在班里面32人继续这个行业的几乎就没有人了    连我们的老师都不做这个了    悲哀!    我们美好的大学时光!      作者:drgonsky 回复日期: 17:11:17     俺是北航机械97的,毕业即转行,郁闷ing      作者:静隐 回复日期: 20:47:13     机械行业的功力非长期钻研不可,没有任何投机取巧。我们国家的基础实在是薄弱。别说机械吧,只是机械所用的材料这一关,落后就不知多少年。还在机械行业时,外国人就讽刺我们是“样品国家”,因为在基础领域实在欠帐太多。现在的社会风气又是如此的急功近利,又能指望什么呢?    北航是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去过多次,我的大伯就是从当年的汉阳兵工厂分出去的一个车间在解放初期调入北航机械系的,七十多岁了,留下太多的遗憾。    我的岳父,是五十年代先入北航后分到西北大学的,在北航两年,西北大学两年,但是近七十岁了,对于材料的热处理及热压与锻造工艺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是对装甲车辆有用的,你说急不急?一辈子改写教科书上的几句话,你说机械行业难不难?    既然大家都说了,就总还有些热血吧,我们也坚信,总有一些民族的脊梁在默默奋斗,想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敬意。      作者:jsdc 回复日期: 16:00:16     ?原来取得上海户口这样容易!神秘的上海滩,老子终于进来了!!          想进上海到那里打拼一下的兄弟姐妹们一定要看看了,否则有人会后悔的,真的。          或许大家也可以借助我所走到捷径,很顺利,省了很多事。不过最好是本科学历,否则我可能也没法给你什么好的建议,有可能会让你失望的。想去上海发展而为难于户口的可以给我发邮件( , .cn )或QQ:(注明上海即可).         折磨了自己数年之久的户口问题终于解决了,乐颠颠的办完了各种手续,临走时对那个三十四岁的阿姨说了声“小姐,谢谢”就狂奔而去了。          “可爱的上海,老子终于进来了。”          尽管我曾经不屑成为上海人,觉得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还是承认:中国的等级制度还是比较严重,没有上海户口真的很难受。除非你是欧美的老外--发展中国家中国高贵的朋友,只有那样的人才不会受歧视,去应聘时才没有异样的眼光,办事时才没有有意无意的刁难。上海查暂住证大多苦的是民工兄弟,对于我这个人模狗样的家伙还是比较很少查的,但即使如此,每次早出晚归也是提心吊胆,跟没良民证就怕鬼子上门一样的。         没有户口在这个城市生存下来会有很多问题,方方面面的,给你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等,公司总会想方设法克扣你的待遇。而且有些公司帮员工办理上海户口之后需要签署五年以上合同,并制订出严厉的违约条款,如果遇见更好的机会而提前离开将要支付一万左右的违约金,这在人才流动自由的城市让人多么难以接受啊。          但是如果能够正常融入上海这个大都市,那我们真的会拥有无数珍贵的机会,这是过去的你所无法想象的:          1、最重要的,信息发达,传达流畅,视野宽阔,而不会让机会仅仅因为你不知道而很冤枉的溜走          2、发展方向多,想出国的,想考研的,想工作的,想生活的,想旅游的,想看大海的。          3、生活的好地方,生活便利,物价较北京深圳也相对低一些,特别是对些小资而言,你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最新最好的戏剧、电影等等          4、感受现代化气息的好地方,虽然说上海的高楼大多都是中央部委和外省市资金开建的,但上海除了这些显示其现代化程度的还有很多很多          5、摆脱北方肆虐的灰尘满天的天气,享受从天气到生活以至所有方面的精致生活方式,天空湛蓝,微风徐徐          6、机会多,无论你从事什么专业,都可以发现你在这里会有无数个职位适合你。          7、结识更多朋友的地方,他们可能和你很投脾气,也可能在你的事业上帮助你,这些朋友对你很有用。          8、最后,摆脱窝囊的过去,重新开拓一个新天地的机会          有了上海户口,对于这些机会你将与其他人拥有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经济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