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讨论一个当下投资热门创业项目比较热门的话题,为什么大陆人都跑到香港买保险?

  大家都记得,无论英国、法国还是美国,有权者或者刚刚取得权力的一小撮聚在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大宪章、人权宣言与宪法。当这些“游戏规则”制定好后,首先被关进笼子的就是这些制定游戏规则的统治者,带头遵守游戏规则的也是他们。请问,对于无权无势的普通民众来说,这样的游戏规则,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遵守?
  公共厕所冲便的事情!!!  我在国内某高校工作(部属、211、985),我经常在校内办公场所、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地方的男厕所(本人男,从没去过女厕所,对女厕所情况不了解)看到很多人便后不冲水,着实让人恶心!也不便对此类现象下“素质不高”的结论,只是说明情况!在校外遇到此类现象就更不用多说了...........
  很里的样子
  说说我在香港看到一些事,就事论事,站队党道德帝闭嘴。  刚过关,内地妈妈开始教导自己的小朋友,在香港不能随便丢垃圾,会被罚款。当一个地方注重社会秩序和公共礼仪的时候,进入到这个地方的人也会尊重这套公约并乐意去遵守,在内地,乱抛垃圾根本就不是事,日常生活中亦无人监管,大人自己不乱扔就已经很好了,更别提主动教育孩子了。同理,在内地时上公交一窝蜂,在香港会乖乖排队。因为绝大部分人排队的时候,你不会当那个另类。而大部分人都不排队甚至争先恐后你推我攘的时候,没人出来指责他们素质低了,网络上的道德帝们就一个不见了,估计他们都有车,不用挤交通工具。  如果内地人在香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排队,那才叫素质低。如果内地人在内地不排队,到香港之后会排队。那只能说他们太滑头,知道在什么环境里面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几千年的文化大国,知道的大道理比哪国人都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偶有小部分人想去坚守吧,反而会变成另类。  人比西瓜,大环境比土壤。想在沙漠里面种西瓜是不可能的,不能只怪西瓜不争气没仙人掌耐旱。问题的根源是土壤适不适合种西瓜,要是这土壤改良不了,西瓜智能换地种。
  全是放屁!  这些毛病,你要挑,总是能挑到
  香港人素质高,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承认了  美国人素质高,中东被他搞的一团乱。
  了解了解
  上个月刚刚去玩的,去之前肯定是带着偏见和随时准备吵架的心去的。到了那没遇到电视上说的那些事情,在澳洲牛奶公司吃了两次东西,没觉得态度特别恶劣,有一次还觉得他们挺照顾大陆游客的玻璃心的。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是浅水湾边上的一个便利店女店员,态度较差,原因不得而知。因为是一群女人去玩,就算我前几个月才从韩国买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东西回家,但香港优惠的价格还是忍不住又买了东西,有一个朋友帮家人带了奶粉,在拿着一堆东西回酒店的时候,迎来了个别年轻人不是特别友善的注目礼,但他们还缺少点勇气来和我们吵架。  我大概属于比较有观察力的类型,地铁坐了一天就发现应该靠边站扶梯,给人留快速通行的位置,拿行李坐升降梯也会自觉靠边排队,上下楼梯是靠左行,同行的妹子有的没注意,我一般会提醒提醒,毕竟这是个好习惯,不能因为我们来旅游就影响他们的正常秩序,我觉得无论去哪个国家地区都应注意这点礼貌,当地人拿出点不知者无罪的宽容,融洽的相处应该没那么难吧~  去一趟香港,才有了点资格来讨论,之前对香港很多评价其实挺不靠谱,回头想想确实是这样的,香港没有那么好(空间狭小,略冷漠),但也没传说的那么差。
  国人的素质的确需要提高,原因也跟教育和法律没有跟上有很大关系,但是楼主说的两地海关的问题不敢苟同,我没有走过车辆通道,但是走过的人行通道并没有明显的大陆开柜位少,香港开柜位多,大陆关员严肃,但态度认真;香港关员常有不耐烦的表现,有时候态度有点懒洋洋,还会一边工作一边跟旁边的同僚说话,通常过大陆关比过香港关要快。  香港关在管理上比较好,会有专人指挥人流和安排排队。
  贱人就是矫情,看出楼主有他妈的多贱啊
替广大内地人 骂一句楼主,我¥你妈
  @i既然你读懂了你朋友的意思,那你应该去把那车推一下的,许多内地人也会这样做的,你不动,说明你是个奇葩,还好意思发帖。mstrongzy
  贱人就是矫情
  楼主写的东西太长了,只看了第一个故事,但本人也在深圳生活几年,也谈谈自身的看法。  谈到所谓的素质其实不仅仅要看到内陆人在香港人的表现,也要看到香港人在内陆的表现,更要看到整个人群的正反两面。  首先说说楼主所说的现象吧,确实有,也不少,但我感觉还是小部分人,比如本人及本人周边的同事,别说机场的手推车,连超市的我都会码的好好的,  其次说说某些在深圳的香港人表现吧,很多一部分人经常在罗湖地铁站F出口的天桥下摆摊,阻塞非机动车道,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到,还有很大部分港人在深圳地铁上大声吹牛,楼主有没有听到,还有些香港人在某些饭店面对服务员的时候责难东西难吃希望费用减半,不知道楼主有没有遇到,但我这个在深圳也没多长时间的人却都碰到了,不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砍价还价落成买卖最后还要埋怨质量不如香港的港人也是比比皆是,有时候个人感觉也是醉了,既然知道质量不好,那你可以选择别的嘛,这样岂不是让人瞧不起。  最后再说说香港人在香港人的表现吧,前段时间某银行运钞车在香港发生事故,纸币散落大马路港人哄抢的新闻不知道楼主是否还记得,最后也是主管部门普及相关犯法知识才得以追回的。这样一看,其实与大陆很多你所谓不高不好不通情达理的人相比,也是半斤八两。  说了这么多港人的不良习俗,不是为了表明大陆居民多好,也不是想说港人和我们一个素质,毋庸非议,香港经过这么多年的现代文明洗礼,很多地方比我们好,但是,我们不应该站在挑刺的角度去看我们大陆,因为你从开始角度选错了,剩下的,也就只剩下你所谓的那个视野范围内的事例了。
  50到70年代的人从革命时代活下本就不容易,等日子好些又搞文革和上山下乡,其中的黑暗是你们不能所想像的,文化断层厉害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素质也是一代代建立起来的
  @imstrongzy 其实很多事情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不能用简单的一句素质的问题来解决。中国发展太快了,变化太快,很多事情并非按常理可以清楚的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点时间,一切都会变好的!需要一个过程。
  橘生南则为橘,生于北则为枳  看看这一贴的某些回复就知道踩痛了多少阿Q、自干五、井底之蛙和土鳖们的那根尾巴。。。
  楼主何时你能把你骨子里的奴性剔除了,看问题就能更真实一些了。
  mark方便以后看
  嘿嘿。香港人素质好高啊  
  公平  有一次在香港给朋友买一种著名的小吃,他要作为礼物给内地朋友带回去。那小吃实在太有人气,所以每次去都毫无意外地要大排长龙。店家又火上浇油,竟让“丧心病狂”地采用“惜售”政策:不但每人每次只能买两盒,而且每天每人只能买一次。如果你排完一次队买到规定数量的上限,那就意味着你几天理论上已经没有再次购买的机会。虽然在内地很少看到如此奇葩的店规,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这家店的生意“变态火爆”。更神奇的是,这么好的生意之下,它的分店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最最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虽然这家店的客户主要来自内地游客,但却从来没有听说老板有在仅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开分店的计划——扯得有点远了,回头说说那次我的经历。  店规虽然写得清楚,但在我们善于变通的内地人眼里,总有曲径通幽的办法。那天我和一个小伙伴一起前往,采购任务是10盒。如果按照店方规定,我们当天最多只能购买8盒,与事主10盒的期望值还有一点差距。要知道,在我们注重礼尚往来的内地,如果出门带回来的礼物不够分的,不但会非常没有面子,也很有可能引发“绝交”等恶性后果。所以为了不让我们的朋友留下遗憾,我和小伙伴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困难,最终搞到10盒。方法无非是,等我们两个排队买到之后,先买到的把战利品交给后者,然后再次排队,赌的是维持秩序的那哥们一定不会记住我们这普通平凡的脸蛋。  但事情就是这么“寸”,怕什么来什么。等我第二次排队准备侥幸再次购买时,那位明察秋毫的店员还真就直奔我而来,毫不客气地把我从队伍里提溜出来,理由当然是违反了规定。虽然人家话说得客气,但言语当中的不理解、不耐烦和不屑还是清清楚楚的。不消说,我当然是臊得满脸通红,急急如丧家之犬,落荒而逃了。待到僻静处,定下神来,又不由得愤愤不平起来:这么长的队伍当中,采取和我同样策略的可不止我一个,仅我当时所见,身前身后的人中,刚才已经排过一次队的,就不止一位,为什么单单挑中我?是不是看我好欺负啊?就因为我是内地人吗?这不是典型的不公平吗?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当下撸袖擦掌,准备回去找那店员理论一番。但我那小伙伴只幽幽地说了一句话,就浇灭了我的满腔怒火:本来就是错在我们,还要求什么公平?再说人家店员也没做错啊。  诚哉斯言。人家店家有没有哭着喊着求你来买,你既然来了,就意味着你已经接受的店规。现在你明摆着违反了人家的规矩,有错在先,还要人家给你什么公平待遇,是有些胡搅蛮缠。再者,你要求和你一样犯规的人也一样受到惩罚,听起来固然有点“大义凛然”,但总不免有一种寻求心理平衡的目的在。退一步说,就算因为你的检举,和你一样犯规的人也被抓出来,对你本人有何益?当然,你可以说,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公平的重要性,所以愿意挺身而出指证他人,为的是维护普遍正义。但彼时彼刻,这种唱高调的讲法,听起来更多的是言不由衷的泄愤和“报复”。  还有一次,在香港过海关的时候,见到一位内地游客被海关人员截停,要求开包检查。当时我就听到那位中年妇女大声发泄她的不满,原因是她多带了一罐奶粉被,可能被处罚。听该女士言语中的大意,一是我不过多带了一罐而已,你就查我,那些带更多奶粉的人,你为什么不查?二是一起过关的人这么多,为什么偏偏检查我?是不是看我好欺负?这不公平!其三,我以前拿的更多,都没有被抓到,你们以前干什么去了?云云。最终的处理结果我并不知道,想必香港的海关不会因为她的吵闹就放她一马。但从这个大姐的言辞当中,我明明听出了和我上次在香港购买小吃时一模一样的思维逻辑:虽然我错了,但我要求公平。  我不敢说,那家售卖小吃的店规一定是合理的,也不好说海关的抽查制度是最佳方案,但从我们心理上的第一反应看,哪怕我们有错在先,也不愿意自认不对,反而要从寻求公平待遇的角度为自己辩解。这也许是一种维护面子的狡辩手段,但更多的可能,是希望从“同罪同罚”中获取一些利益——心理上“有同伴、不孤单”的安慰,因为法不责众带来的减免甚至豁免,甚至仅仅为是了出一口气。殊不知,就算和你犯了同样错误的人,也一样接受惩罚,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你的错误,更不会减轻你可能接受的处罚。更可笑者,我们在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但会和其他的“同犯”相比,而且会和自己以前“同样行为而没被抓”的历史相比,横向纵向俱全,出卖别人也出卖自己,无非是为竭力证明自己的“无辜”。但首先需要清楚的一个概念是,我们这么想的前提都已经立不住脚了,根本没有资格去要求什么公平待遇。  小时候考试时,有同学作弊被抓住,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供出自己的同谋和他所发现的其他作弊者。按照香港的说法,他选择做了“污点证人”。但我们都很清楚,他这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帮助老师整顿班风考纪,而是希望通过“同罪同罚”的办法,让自己不是那么孤单。或者寄希望通过“法不责众”减轻自己可能受到的惩罚。殊不知,由于他的出卖,大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愿意搭理他。所谓“求仁得仁”,他固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对于他人来说,其实也因此付出了本可避免的成本,结果是“双输”。  在香港我也碰到一次类似情况,那是在海洋公园,也是因为排队。我们的一位同胞因为插队,被后面的人投诉。他一方面解释说“我的同伴在帮我排啊”(在香港,这是不被认可的),一边愤愤不平地争辩“刚才那个大胡子也插队了,你们为什么不投诉啊,难道就是因为他是个欧洲人吗?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把争论的重点转移到民族、人种差异的高度,确实需要急智。  之所以我们对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乐此不疲,一方面是因为责人易、咎己难,另一方面与我们古已有之的“不患寡患不均”的思维定式有莫大关系,可以称作是一种典型的“中庸之道”。而打着“公平”、“正义”、“舍身求仁”等幌子带来的“告发”、“株连”等恶习,实在算不得我泱泱中华的什么好传统。事实上,有些时候,只要做到客观就已足够,追求那么多的“意义”反而无益。
  不错的文章
  太长······
  写得很好,受教了!
  其实何必厚此薄彼,在英国 香港呆过,他们那边不遵守制度,甚至不遵守法律的人也大有人在,也有很多素质低下的人随地吐痰,乱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反之中国也有很多高素质,有礼貌的人群,这是必然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三六九等,何必外国的月亮就是园这样呢
  个人认为所谓的文化属性就是认知态度,价值观,思辨能力。  虽然小区进出门前面是一个港人也未必会对走在后面的人多扶一下门,隔壁一香港大叔,应该是大爷了包一个东北姑娘,上两楼一港叔也不见得清理自己小狗制造的便便。个人认为这几年港人对大陆人更多是一种偏见,但我相信基本是loser或者少数一部分人行为。大部分港人诚信,公共意识强,做事态度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等都值得学习和赞赏。  确实很多“不合事宜”的国人,满世界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坏印象,也许刚从农村出来的我也曾给人留言下过坏印象。但一个人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对一切事物的认知,思辨能力及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不是有高度积极的心态和修养就要看个人和环境了。  现在香港限制大陆通行次数及各种态度我觉得反而是好的,内地刚好可以改善,我早就不那么想去香港了,亲戚朋友叫我去香港带东西时,我总是说服他们其实东西没有更好,你到专柜买是一样的,售后还方便。到香港也是有成本,算下来那点关税你其实没占到什么便宜的。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表达,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无论他是哪里人,对一切事物应该是至上而下的一种包容与理解(如果能善意的点化他人或者成为一个榜样更好)。大陆人也好,香港人也好,希望都能共同进步创造中国梦。
  以前去上海,因为听不懂上海话,问路的时候,我不相信现在上海人不会讲普通话,人家是搭理你了,但是一口上海话……说完调头就走了,不想告诉可以不说,但是有必要我用普通话问路,你要用上海话回话吗,(问题是一句没听懂对方说什么)  后来去香港,同样问路,香港人普遍普通话不好,虽然我听得懂广东话,但人家很努力的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告诉我路怎么走……  同样大都市,分别为什么这么大……
  我第一次去香港是85年,为期1个月的培训,那时香港人把大陆过来的人称为“表叔”,他们解释是源于样板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一段唱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我也搞不清这种称呼是带有讽刺意味还是一种敬畏。我们一行几人都是初次出国,很像老农进城,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侧目观看。
  同样在国外待了十几年,觉得香港人很多素质极差,甚至低于中国农民,在youtube上面经常能看到香港年轻人对着不曾相识的说国语的老弱妇孺(东北汉子说再想也不敢骂)爆粗口,屌你老母,如果在西方国家,这种人第二天就会被警察监控,种族歧视是刑事罪,所以个人认为香港的法治也是有问题的。  香港的薪资也倒退严重,但是中国人消息闭塞,还以为他们很有钱,最近这段香港敌视中国的原因其实是教育造成的,学校天天教学生政治,这种地方将来没有发展。我想这样的地方及早分出去对中国人是个好消息。  另外,确实中国有很多中国人,即使被人家骂蝗虫,也觉得人家有钱,骂的对。其实这也是一种无知,如果中国人能真正自己向国际开放,而不是透过香港向国际开放,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觉得香港人的行为多么荒唐和滑稽。
  香港的汉语表达  语言是一种富有归属感的身份标识。特别是对炎黄子孙来说,在海外听到讲汉语的,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对方是和自己站在一个战壕里的。就算在国内,能在外地听到乡音,也会情不自禁地增加一份亲切感和倾诉欲。来香港以前,我只知道香港同胞讲的是粤语,但对于汉语在香港的日常表达中,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其实不甚了了。只是听朋友说,大家都是中国人固然不错,但有些香港人可能听不懂普通话。这显然让我有一些紧张,觉得要面临好大的沟通困难;但随后又释然:就算在内地号称“魔都”的大上海,弄堂中也一样有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记得我以前在上海就见过呢。  因地域关系和历史原因,大部分香港人使用的汉语是广东话。虽然广东话是汉语的一种,但香港的汉语因为受到两种语言的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两种语言就是:英语和文言。  和同样讲普通话的广东人比起来,香港人更喜欢在讲话中夹杂一些英语单词,所以显得更洋气、更“国际范儿”一些。香港在英国治下多年,教育中使用英语教材是通行做法,语言表达方式受英语影响自然也很大,有时候在口头汉语表达时经常会下意识地用某些英语单词来描述某一件东西或者某一种情景,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相信并无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语言学领域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有时候你用一个尝尝的英语句子,不如一个四字汉语成语更准确有力;反过来,有时候你用汉语唠唠叨叨说半天,反不如一两个英语单词就说的明明白白。在一个长时间被殖民的城市,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本不值得奇怪。说实话,刚来香港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确实有一个狭隘的念头一闪而过:香港都回归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不能想内地一样推广普通话呢?但后来看到一个清华的学生跑到港大的课堂上,以同样的理由咆哮取闹时,我为自己曾经有过这种念头深感惭愧。  我认为,香港人讲普通话的困难,至少不比北方人讲粤语少。常常见到一个从容干练的香港人,因为讲普通话憋得脸红脖子粗。而一个初来乍到的北方人再努力尝试用粤语与人沟通时,也往往面临同样的窘境。很多内地朋友和香港客商都遇到过这种尴尬,两个号称同文同宗的人虽然使用的同一种语言,但仍不免言不及义,双方几乎都是一头雾水,进而出现连说带比划、着急到满头大汗的尴尬境地。最后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竟然是:双方干脆放弃使用汉语的努力,改成讲英文,沟通反而更顺畅,估计这情景要是让那些守旧人士看到,一定会颇不以为然,并大叹“人心不古”吧。  正是深受英文表达的影响,香港的书面汉语表达中,往往会让习惯了内地“正宗”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的我们感到很不适应,读起来总有一种极不畅快的感觉(有朋友形象地称之为“便秘状态”)。特别是在阅读讲究准确严谨的法律条文时,更是经常让人纠结得恨不能一头撞死。因为其中不但充满了多个定语的长句,而且经常有状语后置等不符合汉语习惯的做法。例如在表达某种假设时,我们通常先说假设后说结果,而港式中文中则经常会先说结果再讲假设条件,原因是英文就是这种句式安排。所以我们会经常读到“梁振英肯定会连任行政长官,如果他在2017年的投票中获胜的话”之类的句子,让人恨不得把作者揪出来暴揍一顿。曾经有一位在常年内地工作的律师要查阅香港法律条文,但被其佶屈聱牙的中文折磨得痛不欲生,问我有什么高招,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回他说:如果你不能阅读英文原文,就只好忍受。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基本是按照英文的习惯对应着翻译过来的,为的正是尽可能忠于原文,其实是最有利于对法律精神的理解的。  英语对香港的汉语影响还有一个体现,那就是出现了很多译自英语的汉语单词,并被广泛应用,喜闻乐见。例如香港人喜欢用“士多”来指北方人概念中的“小卖部”、“商店”,其实是从英文“store”翻译过来的。此外“巴士”来自“bus”、“贴士”来自“tips”、“的士”是“taxi”的翻译等,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其中文已经深入人心,英文到底是什么,甚至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香港至今使用繁体字,从这一点上其实比内地更忠于汉语的传统(近期好像有人大代表提议要在内地恢复繁体字,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内地已经有人认识到,我们确实在颠覆传统的路上走的太远了)。但对于已经习惯了简体字的我们来说,虽然还能勉强认识个大差不差,但总是觉得阅读进度迟滞,会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挫败感和怨气来。更让人抓狂的是,虽然香港的报纸已经大部分实行横排,但书籍几乎都是竖排的。这无疑会增加我们很多困难。有时候明明发现一本渴求已久的好书,但因为是繁体竖排,最后忍痛割爱,或者退而求其次,看看能否找到一个横排的版本,哪怕一样是繁体,也是一种巨大的安慰。我问过很多内地来港的朋友,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相对于竖排,繁体还是可以忍受的,毕竟大多数繁体字,我们还是认识的(话说回来,认识不代表能写出来)。  港式汉语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文有白,也就是在白话中经常遭遇文言。特别在内地人眼里,这种现象是很有特色的。应该说,在一般读物中,比如政府文件、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中,大部分的汉语表达都已经是白话了,但即使在这些正式的表述中,我们内地人仍能敏锐地发掘其中的文言古风。最典型的当属讣告,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论称呼还是格式,一一因循故例,庄严规整,循规守矩。这种亲人离世后广而告之的古老方式,在香港还是司空见惯,但在内地已经很难见到了。另外,港人行文中常用“惟”字表示转折,报纸上经常用“汉”来指“男子”(“一洋汉”就是“一个外国男人”),用“冀”代替“希望”等,都有文言遗韵。而在一些警示公告类的文字中,仍常见“如有违者,送官究治”、“奉行政长官大人谕”、“面斥不雅”等说法,让处在这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危楼高厦中的我们不禁莞尔。  语言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不听演化,结果之一就是中港两地的部分词语含义出现差异,这是港式汉语的另外一个特点。以我所闻所见,有几个小例很有趣。如:在内地我们用到“地盘”这个词的时候,会自然不自然地想到黑社会等贬义意象,但在香港,这个霸气十足的词语的真实含义是“工地”;当我们在内地说到“检讨”一词时总有一种负面情绪,浮现在眼前的也不外是低头认罪的可怜相,但在香港这个词和严肃认真的“核查、研讨”是同样含义的;另外我们把某一件工作通过合同交给别人去做,通常叫做“外包”,香港则一般称作“外判”;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需要随时注意分辨。另外一个好玩的现象是,当你听到香港人说到“都”这个字的时候,你如果用“也”字来替换一下,才能准确理解他的真正意思;反之亦然。  汉语是我们华人的标签,内地和香港的汉语虽然同出一源,但已经各自分发枝叶,需要使用者用心体悟,才能准确使用了。认真说起来,随着历史变迁而变化的,又何止于汉语呢?
  不知道楼主对昨天大球场香港人全场嘘国歌有什么感想?说好的素质呢?
  写得真好,顶。
  早期的香港台湾势力还是很强大的,据说每逢“双十节”香港大街上到处是青天白日旗,随着大陆势力的不断扩大,台湾势力缩小到九龙地区,直至80年代中后期青天白日旗完全消失。中共当时的官方机构是香港新华社,人员组成与中国驻外使领馆差不多,主要来自:外交部、经贸部、国安、总参二部等,还有众多的中资企业。  香港大部分是外来人口,49年前后不少人怕被镇压逃过去,后来在文革时期香港口岸不定期敞开大门,大量广东人涌入,特赦日由港英政府办理合法身份。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大陆,大陆开放初期,多数进出口贸易经香港转口,香港人纷纷开设公司代理各类商品,迅速致富。  20多年前我曾在香港工作过3年,当时我所接触过的香港人大部分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所谓的高素质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吧。
  2010去香港旅游。同行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丢了一张纸。我赶忙叫她捡起来。旁边一位香港老太婆说她素质低,一脸鄙夷。不知楼主如何看!我个人认为不出十年,港灿只有跪大陆人的份!  
  如果港灿再给脸不要脸!阿共会毫不犹豫的收拾!  
  其实港灿的心态很容易理解。我记得我们村有一户人家,过去日子过得比较好,很看不起其他人!现在大家都富起来了。他们家的老太婆整天去说这家说那家,说人家过去穷!港灿的心态就是,你们有钱怎么样。我文化素质比你高!呸!  
  素质高低和智商高低有关,智商低的人当然就素质低了,,看看大陆传消和电话骗子的盛行就可明白大陆人的平均智商偏低  
  现代通行的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都是在进入大工业化、大城市化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公共场合自动排队,过马路看红绿灯,公共场合不要喧哗等等。想想在三十年前,大部分中国人都还在小城镇小乡村,也许连红绿灯都没有,没有自购的超市,火车飞机更是没坐过。即便以后慢慢进入了大城市,但这些规则还不会深入骨髓。如果是一个人也许可以由农村到城市非常迅速的掌握城市行为规则,表现的甚至像是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的。但放大到整个民族,就不可能做到这个民族三十年内就可以表现的像是城市化了几个世纪一样。从这个视角看现在种种的苛责对13亿人来说,就太不公平了。  事实上内地人的自我克制和服从性还是很强的。虽然有时排队会有人不自觉的插队,偶尔也有人很喧哗。但大家已经很努力的在学习规则了,特别是年轻一代。比如在公交车和地铁上主动给老人孩子让座的人就很多,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则了。在香港的地铁让座率就没有在深圳那么高,很多时候甚至是内地去的人会主动让座,反而香港人自己就没这种意识。也许是他们的城市文明规范里就没包括给老人小孩让座这一条,所以可以心安理得的坐着。而内地去的人从小就被老师灌输让座这一条,很多人都有条件反射了。我几次带着内地过来的亲戚朋友去香港玩,在地铁上他们就很主动的让座给老人小孩。反而那些香港人坐的就很安稳。这让我对两地人素质高下的说法就很不以为然。
  欺负咱没过过关是么?大陆警察验完证,是满脸堆笑将港澳证用双手递给咱,香港工作人员却是毫无表情,单手甩过来!这年头真是不缺自污的傻逼!
  作者:midsummer 时间: 10:40:00  这是机场应该有的服务 机场的管理就应该有这样的预见性 如果发现这事应该立马有专职服务人员去挪走 高效服务 而不是希望你的顾客都来给你当服务员 你就好像鲁迅那种傻逼一样 我就没看见过小日本在中国公共场合抽烟 所有小日本都要觉得丢脸的   --------------------  我们公司的中国大陆的日本人驻在员得确有点丢日本人的脸。  他们在中国是随便扔垃圾,扔烟头的,乱闯馬路,坐地铁不排队的。  但一回到日本,以上习惯全就没有。  日本同事们说,你在中国坐地铁要像日本一样守规范排队上车的话,你上班肯定迟到。
  作者:提辖哥 时间: 00:47:00  欺负咱没过过关是么?大陆警察验完证,是满脸堆笑将港澳证用双手递给咱,香港工作人员却是毫无表情,单手甩过来!这年头真是不缺自污的傻逼!  ----------------------  呵呵。  有机会多行走于世界各国的出入境关口吧。  一样米养百样人,  一听说有人说:大陆警察验完证,是满脸堆笑,俺真是笑喷了。  中国的出入境官不是人人都会笑脸相迎的。  以上道理放之全世界通用。
  作者:破坏之王00 时间: 14:27:00  另外,对于孕妇过关,也是感觉很没礼貌,只要坐车过关,都会问女士是否怀孕,其实怀孕两三个月的,根本不可能在香港生孩子,但是都需要被抓去盘问一番。呵呵,说是对非本地孕妇都要查,可是明显是针对大陆孕妇,其它国籍的放松很多。  ---------------------  大家都知道要为什么要严查大陆孕妇。  心中明白就行了,何必要说出来。
  繁体字  近期看到两个关于繁体字的小故事,都是使用错误的典型案例。  一个故事说的著名的毕福剑先生题字的事情,接受题字的是中国美女台球运动员潘晓婷,题字内容则是毕福剑对潘晓婷的赞誉之词,曰“九球天后”。如果“毕姥爷”按照国人熟悉的方式,使用简体字写出这几个字,那就应该不会惹出此次风波。也许是研习书法者的惯例,也许是毕福剑无意为之,他在写这四个字的时候,使用的是繁体,写出来的是“玖球天後”了。他和受赠者一起展示该书法作品的照片传上网络后,有见识的网友立马指出老毕的用字有误,并且出错率竟然高达令人难以置信的50%!一是“玖”不是繁体字,作为数字“9”的大写,只用于会计记账等专用领域,平常文字中绝少使用。其二则是,繁体的“後”字不能用于“天后”一词中,因为前者只用于表示方位的“后面”的意思,而“王后”、“皇后”中,只能使用简体的“后”字。这事出来后,并没看到毕福剑本人以及受赠者潘晓婷出面辟谣或者发出任何说明,据有心人推断看来确有此事,只是可能俩人都觉得挺晦气,不好意思再站出来说什么,毕竟不是多么光彩的好事。我们固然不能由此推断出“毕福剑没文化,写出来的字准确率只有一半”的粗浅结论,但以他的年龄阅历,都没有搞清楚这两个字简体繁体之间的区别,相比而言更年轻的潘晓婷,能准确辨识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无独有偶,后来网上又出现一个类似的“书法事件”,并且更巧合的是,同样是在这个“后”字上用错。报道中说,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赵清海先生为台湾女演员归亚蕾题字“影後”相送,和毕福剑犯了同样的错误。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以书者的身份,似乎比毕福剑更没有理由用错这个字,这很容易让人们质疑的则是他的专业能力。真要上纲上线,可能危及其事业发展。因为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以书画机构的负责人,竟然对自己业务领域的细枝末节都不甚了了,完全可以算是不学无术。毕福剑好歹不是吃书法这口饭的,尚且情有可原,堂堂院长先生也重蹈覆辙,就“罪不可恕”了。不过看图片中的归亚蕾倒是落落大方,笑意盈盈地配合院长展示其作品,不知道这位来自台湾(理应能准确看出来院长已经用错了字)的这位人气女星在展示职业演技的同时,是不是也在纠结要不要做那个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  对于上述两个小故事,内地的有识之士不免深感纠结,为名人雅仕的“小处随便”扼腕叹息。也有人借此机会,大声疾呼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很多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们举出“愛”简化为“爱”,导致“愛无心”;“親”省成“亲”,造成“親不见”等例子,打的自然是感情牌。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台湾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台湾和大陆的小朋友抄写‘忧郁的台湾乌龟’100遍,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小朋友抄了十几遍后就不耐烦了,而大陆小朋友每次都能坚持抄完,科学家由此断定大陆小朋友缺乏反抗精神。对此结论我一直很怀疑,直到看到一份台湾小朋友抄写的作业:憂鬱的臺灣烏龜……”,其立场则是维护简化字使用方便的好处。看来,孰是孰非,不是我等升斗小民可以断言的。  香港也使用繁体字(第一次看到香港身份证上被打印成繁体字的自己的名字时,真有一种 “这人是谁”的小小疑惑。),所以我对这两个有关繁体字的故事,更多一份敏感。说实话,对于上述两个小故事,我并没有觉得多么好笑。相反,感到的却是羞愧和庆幸。羞愧的是,关于对繁体字的认识,我的水平绝无可能超过毕福剑和那位院长,所以他们犯的错误我也不能避免。庆幸的是,多亏在香港的这些日子里,我并没有刻意使用繁体字,要不然估计也要出丑了吧。只是咱们不是什么明星大儒,不会像他们一样会被晾晒在聚光灯下,但是在熟知繁体字使用体例的香港人看来,就算当面不说,暗地里也总归不免要讥笑我的浅薄无知吧。我的经验是,有时候工作中确实需要使用繁体字,就采取最笨拙的办法,先用简体字在电脑中输入,再使用办公软件中的简、繁体转换工具,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轻松搞定。现在想想,电脑毕竟不能代替人脑,也许这种一蹴而就的转换,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不过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良策了,只好学习沙漠里的鸵鸟,以一句“就算有问题也是电脑的错”搪塞自己。同时,为了避免出丑,如果需要手写汉字,即使对方是地道的香港人,我也不敢贸然写繁体字,首先是怕自己记不住写法出丑,其次是怕用字错误丢人。  稍微多了解一点,才知道繁体字的学问真不简单。例如简体字里的“干”,在繁体字时代对应的是“干”、“乾”和“幹”三个字:“干涉”“大动干戈”中的“干”不能写繁体字;当表示物体没有水分或水分少时,用繁体字“乾”,如“乾粮”“乾脆”“乾燥”;当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时用繁体字“幹”,如“幹部”“躯幹”“树幹”。“丑”的繁体字“醜”用于“不漂亮”意思时写“醜”,但在“子丑寅卯”中就只能用“丑”。范的繁体字为“範”,写“模范”时用“範”,但做姓氏时只写“范”。“里”的繁体字是“裏”和“裡”两个。用在表示长度、居住时,如写“公里”“里程”“故里”只能写“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繁体字可用“裏”或“裡”。又如,“面粉”可写“麵粉”;“表面”只能用“面”。等等。由此可见,我们改革繁体字使用简体字,虽然是为了提高效率,但手法确实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了一些,现在使用的一个个笔画简单的简体字,在古代其实分别对应好几个写起来复杂得多的繁体字。而现代汉语中多音多义字如此之多,恐怕也是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改革者们一种无奈的补救措施吧。感慨归感慨,必须承认,以上知识,我也是在看了毕福剑的“乌龙事件”后才知道的。在香港天天接触繁体字竟然对这一切熟视无睹,想来既汗颜又后怕——恐怕以前早已经犯过很多类似的错误而不自知。  曾与一个香港的朋友谈起繁体简体的事情,大家的共识是,其实两者无所谓优劣,能充分表达语义就可以了,但从长远来看,总的发展趋势还是统一起来更便于文化传播。一个可供参考的佐证是,英文字母好像并没有繁体简体的分别,由其组成的语言更易传播,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中国政府以前推行简化字改革的时候,有没有做过这一方面的考虑,我们现在已多不关心。只是隐隐觉得“废繁从简”的思路,和当时“大干快上”的整个社会基调是十分契合的,政治色彩浓于学术意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学海无涯,也许直到离开香港的那一天,我都还不能准确使用繁体字。但至少,我知道在使用繁体字的时候,最好还是谨慎一些。这应该可以看作香港给我的一份小小的礼物了。
  个别人的行为不能代表一个群体吧!哪里都有素质高和素质低的人好吗。
  前几天在欧洲参加一个中文旅行团出游了一天,一行香港人24人,年龄40至60之间,一路大声喧哗,到哪里都令人侧目,酒店抢电梯,早上自助餐大盘大盘实物水果朝大背包放,估计连晚餐都拿到了。不知道可能以为中国大陆人。一同旅游8天,炒死了。  
  一共8天,上面打成1天了。  
  很后悔应该用手机录下来的,欧洲大多宾馆电梯窄,那伙香港人明明排在后面,电梯来了一撺就进去。一次下行电梯里面已经有3个人,可以再进一个,可偏偏推着两个大皮箱要进两个,电梯门关不上,里面的西方人只好出来让他们。还是一个台湾团友抱歉说了声sorry  
  文字平和中肯  值得细读  决定每日报到一次拜读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中港矛盾印证了中华民族勇于内斗的民族劣根性。  
  我昨天回复怎么被吞了,是版主删了。我说的是实情,前几天在欧洲欧来欧去旅行团,24个香港人大声喧哗,偷食物,抢电梯是实情。  
  我昨天回复怎么被吞了,是版主删了?我说的是实情,前几天在欧洲欧来欧去旅行团,24个香港人大声喧哗,偷食物,抢电梯是实情。  
  楼主:imstrongzy 时间: 10:02:00  另外加上“长者生活津贴”和“生果金”(“生果金”的俗称就是指长者可以用这笔钱作购买生果之用,粤语地区称水果为生果)  ------------------------------  楼主对生果金这个词的理解可能有点出入。  错 :“生果金”的俗称就是指长者可以用这笔钱作购买生果之用  正 :“生果金”的由来是指这笔钱少得只够买生果(水果)而已。
  普通话  香港也有骚扰电话。以我接听的经验,最多的好像是财务公司推销贷款的,也就是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的电话,这倒和香港“金融之都”的名号非常配合。其次就是推销什么美肤美容服务的——虽然我是男人,也照样接到不少此类电话——好像香港同胞对男人的姿色保养也十分关注。倒是内地那种卖楼、装修、培训之类的推销电话,在香港好像并不多见,至少我没有接到几个,可能这些东西在香港,不需要电话营销的吧。不过,所有这些电话,都是用粤语打过来的,可怜我虽然能听懂几句,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普通话来婉谢。谁知歪打正着,竟然收到奇效:一般来说,对方听到我的普通话,除了那些推销贷款的之外,十有六七就会说一声“Sorry”,然后把电话挂掉,让这边还在挖空心思琢磨该怎么回应的我,省了不少口舌。想必在他们看来,电话那头讲普通话者,并非其理想的目标客户群体;或者说与其费尽口舌花十几二十分钟来说服一个说普通话的,不如用几分钟和说粤语的潜在客户讲起来效率高;又或者电话那头的电话营销小姐,本来也不太会讲普通话,所以就知难而退了。总之,因为这普通话,在和骚扰电话的“暗战”之中,竟然少了不少麻烦,倒真是有一种“失之桑榆得之东隅”的快乐了。  其实在香港,讲普通话往往会受到冷遇。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个有在内地留学经历的日本人,因为在香港用普通话交流,也一视同仁地惨遭歧视。这位笔名叫“老鸟”的日本人曾经在内地生活了19年,可以讲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普通话,现住在香港。他在博客中说:“在香港,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讲,无论我说话多么礼貌,只要腔调太北方,遭白眼的事情时常会发生,以前是,现在更是这样,这确实给我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他进而列举了一些场景:“不管香港本地人怎么说,对我来说这都是一种令人无法接受的歧视,在机场,在银行,在餐厅,在酒店(饭厅),我都经历过因为说普通话对方态度突变的情况,跟前一位还说说笑笑的,到我一开口问是否可以说普通话,人家的表情就变得冷到刺骨”。可见普通话在香港,确实不大受待见,无论这个说普通话的是一位内地“老土”,还是一个外国“鬼佬”。当然,如果这日本哥们坚持讲日语,上述问题可能统统都不会存在。或者假定是一位欧美人在香港讲一口标准的“京片子”,估计不仅不会收获白眼,而只会是由衷的赞叹和不绝如缕的媚眼了吧——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我个人的经历与这位日本老兄相差不远。到商场购物,售货员刚才还对着说英语、讲粤语的顾客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到了讲普通话的我这里,虽然不至于冷若冰霜,但刚刚那种殷勤劲儿、热络劲儿,就明显少了几分。在街上用普通话问路,虽然大多数时候都会得到热心指点,但也有几次对方根本充耳不闻。在电梯里,和朋友尽量少讲话,生怕人家听到讲普通话的,会腹诽我们教养不够。乘坐出租车的时候,有些司机压根儿就听不懂普通话,受制于无法沟通,只好灰溜溜地跳下车来。更多的时候,人家并没有在言语、动作上对讲普通话的我们有什么明显的歧视性表示,但自觉处于弱势一方的我们通常都十分敏感,总觉得空气中弥漫着对普通话的蔑视和不屑——具体说来,是对讲普通话人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  粤语是港人的日常交流用语,一如上海话才是上海人的家常话一样。所以香港人对讲普通话者的瞧不上,和上海人称呼所有非上海人为“乡下人”,没什么太大区别。而支撑香港人和上海人自信心的,无非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曾经较高。所谓“谁是老大,谁说了算”的丛林法则,在语言应用上也同样使用。不过在香港,这种情况就更加复杂一些。原因在于,香港是特别行政区,执行的是不同于内地的政治经济政策,所以有意无意之中,这种歧视会被引申为“分裂”、“与中央对抗”、“中港矛盾”等大而化之的高度——任何小事如果被上升到政治高度,也就无法再被看作是“小事一桩”了。特别是近几年,少数激进分子动辄搞些小动作,把两地的“民族主义者”撩拨得面红耳赤,直至摩拳擦掌,早已经在网络上隔空对骂地一塌糊涂了。  其实,随着内地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香港本地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不少港人已经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毕竟内地广阔的市场,对甚少实体经济支撑的香港来说,意味着不言而喻的巨大诱惑。再说,即使不喜欢内地人,但毕竟和钱无仇无恨,又有什么放不下架子的呢?所以不但好多年轻港人北上捞金,而且在香港本地,也有不少人开始热衷于学习普通话,虽然舌头打卷有相当难度,但也还坚持着把每句话说顺溜。还有些当地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专门找机会和内地人“套磁”,在磕磕绊绊之中迅速地成长为熟练的操普通话人士。在正式的商务会谈中,如果对方是只能讲普通话的内地人,香港人也会有意在自己这边安排能将普通话的人参与,为的是表达诚意、增进沟通。不少情况下,如果不能讲普通话,都会半真半假地表示歉意,为自己的“落伍”感到不好意思。确实,现在的香港,已经有很多人能熟练地在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之间随意切换,简直是左右逢源的语言大师,其中的佼佼者,还是以购物中心的导购小姐为甚。  我个人的一次特别体验是,有一次到香港入境处办事,刚刚坐定,窗口那边的一位中年入境官就亲热地用普通话打招呼“吃过了吗?”——虽然不能确定他是不是刚刚学会这句内地人常用的寒暄用语拿我练手,或者是他们公务员系统有此方面的统一要求,但冷不丁听到这么一句,还真有些感动莫名,瞬间觉得坚冰融化、大地回春。要知道,按照以往内地官家的做法,如果他冷冰冰地用粤语跟我讲话,就算我听不懂、说不得,也没资格冲人家发什么脾气啊,毕竟民见官、矮三分。  有人也许会说,香港人也是中国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简直是数典忘宗,是“自绝于人民”,应该深刻反省。其实事情并非如此非黑即白,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上纲上线。就算在内地的广东,也有很多人不能熟练讲普通话,难道你能说他们也不配做中国人吗?当然,我们有理由、有信心认为,只要我们足够强大,也许用不了多久,普通话就会成为全球唯一的通用语言。只是但愿我们不要忘记了今天因为说普通话所受的歧视,更不要意气用事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算是有礼有节了。
  我只能说的确是,大陆人的素质是要加强啊!到处吐口水,小孩子随地小便,南方小城,普遍见闻!没到这时总是觉得中国人实在不争气!但是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中国人表现出的凝聚力又是感人的!让人又爱又恨的
  这帖子里的回复遍地的玻璃心  以前香港电影电视里洋行满口英文的高级白领对香港的普通小民也是优越感爆棚的  经常有用非常轻佻的语气评论他人的情节,正面交锋时态度也是居高临下的礼貌背后满满的恶意啊~~这个就不叫香港人歧视香港人了,why??  港片经常有那种普通小民成功逆袭的故事,仔细观察下这些人逆袭后往往也是在遵循的新进入的圈子的行为规范  但是换成对大陆人展现优越感大陆人的反应就是上升到“歧视”,然后是“相骂无好口”  至于么?!至于么?!至于么?!  何必那么玻璃心,玻璃心是自卑的表现,觉得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做不到,在香港人指责抱着孩子当街小便的时候,态度平静的问他,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问问他香港人带孩子上街孩子要上厕所了找不到是怎么处理的,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扯着你唧唧歪歪而不是回答你的问题,那你就告诉他做人呢,少讲大道理,如果回答不了你去找个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过来帮你回答,我洗耳恭听,如果你听不懂我刚才说的话呢,我用英语跟你再说一次————而不是跳起来说臣妾做不到。  人家跟你讲礼貌,你就要比人家显得更有礼貌  人家跟你耍流氓,你就要比人家更会耍流氓  人家比你激动的时候,你就要比人家冷静  但是人家跟你讲礼貌的时候,你跟人家耍流氓,这肯定不行,因为最后就是大家都开始耍流氓了
  @心岳浩歌
插句话:虽没听说过嘘国歌事件的来龙去脉(内地嘛,你懂的),但如果想像情景没错的话,那应该是个公众聚会的大场合。在类似的场景下,从众心理以及从众行为是很常见的,例如足球比赛的体育馆,地主球迷们一面倒的嘘来访球队是个相似的例子,与个人素质或礼貌无关。至于谈到开帖楼主是否“自我欺骗”,在此不想多说什么,只表示就在公共场所的个人道德以及礼貌素质而言,平均港澳台人士较大陆内地人士表现得体,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至于说具体到个人是否心口一致或是个别素质参差不齐,这也难免,论的是总体,个别个体表现在此不具讨论价值。  换个角度来看也许可以解释一些事:每天都有多个国家地区的人民外游,目前似乎针对中国大陆地区厨房游客的意见较多。如果只是少数一两个国家地区感觉中国游客素质不高,那有可能是偏见,如果此类回馈具有普遍性,那恐怕还得自己反思。  与语言能力无关,人类跨越语言的沟通能力与生俱来,是否抱着开放的心怀,试图尊重其他国家地区的人文景观社会习俗,学会入境随俗,这是第一步。财大气粗、目空一切、用钱砸人的暴发户心态,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心态,够可观的话,这一点不必也无可否认。  期待共勉之。
  我是很讨厌现在这种“群众斗群众”的情况的  出现这种情况,zf控制的舆论功不可没!
  没有内地的水、副食、各种产品的支持哪来的香港的繁华,就算当做家里的仆人和乡下的老农,也该有点回报和感恩的心吧。
  楼主:超强国中国 时间: 10:05:00   大国国民和岛民是不一样的,大陆人是经过拼死抗争浴血奋战赢得独立解放和自由的,虽然可能土气粗糙一些,但这种自由奔放无所顾忌的豪放气质是融入血液的,而港台人是殖民地顺民的底子,被强制形成了一些西方表面上的礼仪和规矩,这其实不过是浅层次的小节问题,现在拿来了面对心存大义的大陆人秀优越了,有的时候真的没法说理。   和楼主。
  过关排队的时候总是深圳开很多窗口,香港差不多只开深圳一半,所以深圳这么很快香港那面很慢,谢谢  
  香港拟在深圳对岸建超级殡葬城 遭深圳居民反对  从罗湖口岸停车场望向对面,山坡上密密麻麻不少墓地。据停车场保安王伯说,自1996年他来到这上班前,墓地便已存在。  刚结束不久的深圳市两会期间,罗湖区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市人大代表梁锐提交了《关于协调香港拟在沙岭兴建“超级殡葬城”的建议》提案,正式将该问题反映到市政府层面。此事的背景是,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称,香港拟于罗湖口岸对面未发展地区,建设一体化的“超级殡葬城”,以满足香港日益增长的丧葬需求,而此举或将对邻近深圳众多市民造成影响。经调查,此事属实,但深圳方面从政府到居民几乎无人知晓。与之相关的网帖一经发出便引起网友的热切关注和讨论,不少网民就此事发表看法,其中不少居住在罗湖边界的居民表示难以接受。  接连两日,晶报记者实地调查了该项目对罗湖相关片区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向负责该项目的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发采访函,咨询有关事宜,至截稿时仍未获回复。  _________ 说好的素质呢?
  楼主:imstrongzy 时间: 09:13:00  一个有在内地留学经历的日本人,因为在香港用普通话交流,也一视同仁地惨遭歧视。这位笔名叫“老鸟”的日本人曾经在内地生活了19年,可以讲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普通话,现住在香港。他在博客中说:“在香港,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讲,无论我说话多么礼貌,只要腔调太北方,遭白眼的事情时常会发生,以前是,现在更是这样,这确实给我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他进而列举了一些场景:“不管香港本地人怎么说,对我来说这都是一种令人无法接受的歧视,在机场,在银行,在餐厅,在酒店(饭厅),我都经历过因为说普通话对方态度突变的情况,跟前一位还说说笑笑的,到我一开口问是否可以说普通话,人家的表情就变得冷到刺骨”。可见普通话在香港,确实不大受待见,无论这个说普通话的是一位内地“老土”,还是一个外国“鬼佬”。当然,如果这日本哥们坚持讲日语,上述问题可能统统都不会存在。  ----------------------------------  楼主说的这个例子不极端。  会说国语的日本人是躺着也中枪。  在香港的日本人同乡会的集会中,日本人聚在一起,都会偶尔提起这个话题。  当做茶饭后的笑话来说。  一般都是会说广东话的日本人在取笑只会说国语的日本人。  03年之前,在香港使用国语,  香港人会问:“你是从台湾来的吗?”  “不是。我是日本人”  “哇,你的国语说的不错”
(日本人的内心高兴不已)  03年自由行开放后,在香港说国语就等于大陆人了。  无人会再问你,你是台湾人吗?
  @imstrongzy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在素质上,国人是有点。。
  学到一个词:大气随意。  还有,明显感觉到中国国情太复杂,56个民族,矛盾问题却远远不止56个。任何一个话题,交给14亿人来讨论,都有千万种说法,都还有道理,难分对策。中国人要有自己性格,自己的素质。
  最后想说,大气随意这种方式好像只适用于个人,小范围,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地区之类的。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对待外来游客感觉还是彬彬有礼,各方面做到位的好,这样才是大国形象啊。不仅要能大能小,还要大小来的适时。
  让座  看新闻,关于乘坐公交车(香港把公交车成为“巴士”,几乎不适用“公交”一词)让座问题,最近香港的网络上也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一位乘客要求两位年轻人给两位老人让座,结果遭到拒绝,这位乘客就把两位年轻人的照片拍下来,并公布到网上,引起众说纷纭。有人谴责这两位小年轻没有做到尊爱长者,有欠教养。有人主张让座与否,要看占有座位者是否主动,而不应该强求。也有人说也许老人身体硬朗,并不需要别人让座,而这两位年轻人并不一定方便让座(例如可能有病在身等等)。总之,围绕是否应该给老人“让座”与否,一众人等吵得沸沸扬扬,一时间网上网下硝烟弥漫。  这让我想起内地也经常就“让座”问题,引发网民“围观”,有些案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有彪悍老人,因为看不多年轻姑娘不给他让座,不惜诉诸老拳,惹出一场“暴力抢座”的风波。2012年的报道则说,杭州一名小伙因为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被与妇女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鼻血直流。日,宁波某中学女生称放学坐公交回家,因生理期不适未能给几个老人让座而被骂哭。老人说她不仅读书差品行也差,还拿走她校牌说要找校领导。可见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让座”都算是热门话题、敏感由头,经常惹得公众义愤填膺,甚至“酿成血案”。  据我观察,相对于内地,“让座”的风气,在香港要淡的多。在公共汽车上也好,在地铁里也好,经常发现香港当地人并没有主动给老者让座的意思,而那些没有享受到让座“待遇”的老先生老太太,也并没有自以为真理在握,或者愤愤不平的嘟嘟囔囔,或者直接摩拳擦掌,把安坐在座位上的年轻人拽起来,好让自己坐下去。好像在他们双方看来,让不让都无所谓:坐着的觉得不让也不必遭受道德审判,站着的觉得人家不让座也无可指责。反而我等内地人士,如果当时恰好坐在位子上,往往要在内心里做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不让座,觉得有违自己多年来接受的道德教育要求;让座,又怕和人家本地的规矩不符,或者遭到直接拒绝,反而弄得“好心被当个驴肝肺”的悲惨下场,所以经常有如坐针毡的感觉。  为什么在“让座”一事上,香港和内地的观念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有人说香港之所以不流行让座,和他们的“冷漠”本性相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讨生活,一个个都修炼的一副铁石心肠,同情心缺失。也有人说和香港人的“自私”有关:香港人只关心自己,根本不会顾忌别人。也有人说这与香港人的“势利”有关:在香港人看来,“让座”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是彻头彻尾的赔本生意,谁做谁就是傻瓜。还有人说,这和香港的“无礼”有关:这里被殖民的太久了,早已忘记了中华传统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懿德美行,甚至根本忘记自己还是礼仪之邦的国民了。等等。还有联想丰富的人据此大加发挥,认为香港人道德沦丧到如此地步,还好意思天天指责内地人素质低、没教养?实在是恬不知耻,简直就是虚伪透顶!其中原理无非就是“天天说我不好,原来你也不咋的”,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好像找到一点心理平衡就解决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一样。  我的感觉是,“让座”一事,在香港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情,甚至可能根本无关道德审判。虽然给老幼妇孺让座,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向香港,一直都是一种社会共识,但在已经习惯了公平、平等的香港人看来,先上车者有座可坐、后上车者无座站着,既是天经地义,又是规则使然。如果有人主动给有需要的乘客——比如老人、带孩子的人以及带着重物的人——让座,那只是说明让座者品德高尚,不让也不说明人家道德败坏;而如果无人让座,那也无可厚非,更不能苛求对方刹那间提高道德标准,或者使用武力强迫对方加入到“有德者”的行列。一句话,按大土话说,“让座是情分,不让是应该”,并不一定非要上升到素质、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审视。  再者,遭殖民多年,港人对尊严、独立的理解和内地比起来,也已经大有不同。依我的日常观察,虽同属炎黄子孙,但港人似乎更有“国际范儿”,比如虽已头发花白,但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已是老朽(比如谭校长等“七老八十”的老明星们,还不时在舞台上强调存在感),更不愿意被别人当作老人给予特殊照顾,这和我们内地“以老为荣”甚至时时“倚老卖老”的观念,是有很大不同的,倒和常常“为老不尊”的西方人性格更合拍。因此当你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仅仅以自己的判断,贸然给一个“疑似老人”让座,很有可能被拒绝,因为对方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到了需要被让座的程度,站着无妨。所以与其让了座,既失去继续享受座位舒适感的机会,又可能惹得被让座的人一肚子不高兴、不领情,不如遵照“多一事不如少一次”的古训,按兵不动,平安抵达,免得落得个“双输”的下场。  还有,很多人之所以不接受让座,很有可能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不愿意随便受惠于人,以免欠下无法偿还的人情债,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南中国并非罕见。可见,不加分析地因为香港也有“让座”问题就认为“大家素质一样低”,可能还是有些武断了。  我本人就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本来照我的判断,那老人十分需要一个座位,但当我真的让给他坐的时候,他却连连摆手,只是道谢,并不前来落座,即使在车里明显地摇摇晃晃也坚持不买我的账,倒弄得我颇为尴尬。不过对于孕妇,则从未有被拒绝的情况。对于怀抱孩子的,则接受和不接受让座的人数大致相当。可见,对于“是否有需要”的标准,还有待更加用心领会。同理,作为一个来自北方的内地人,对于香港的诸多细节和特色,也还需要深入体味。
  一个自尊,一个面子,一个虚荣,一个虚伪,一个冷眼,一个包容,道尽多少中国人的情感。我经常看到刘德华做的广告,宣传商务人员怎样和客人交流的,实施上,广告上NG的部分我也觉得没有多大的不好,可是广告里还是说应该改进。看来香港对细节部分要求比较精确,但是在包容环节却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沃尔玛怎么做的?进去一看,就是沃尔玛的标语--我们只要好好照顾我们的顾客,我们的服务是没有止境的!
  你觉得香港让你受气了, 你可以选择不去。
就这么简单。
  @imstrongzy   素质问题不要看到一个说一个,每个人国家和地方都有素质高低的人,就算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段表现出来的形态都不一样,所以不要拿你看到的个例去分析问题,你有没有全面的调查过呢?  经常逛论坛 ,贴吧,软文毫无意义!
  老是素质素质的人太可笑,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看完了两页半,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连狗狗的便便都比大陆的人香,文化理念不同无需再看。感谢楼主分享自己很多糗事和脸红~~
  LZ是上海男人吗?为什么总是纠缠这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一群嘘自己国家国歌的人,日常生活中即便再遵守秩序再讲礼貌,那也是一群畜生!!!!
  印象最深的是深圳这边自助通关要按大拇指,感觉像犯人按手印,而且扫描通行证后,机器屏幕也把自己的身份大头照给旁边的人看个一清二楚;香港那边则是按食指,屏幕不显示本人照片,感觉舒服多了。
  我支持部分国人(排除素质已经很高的)应该提高素质,不要再给中国蒙羞,给别人造成不便肯定不对,错的就要改,做得不够好的就要努力做好,不要再找乱七八糟的借口了。
  “不知自已做错了而一再的错下去”这主要是她从来就不思考过自已的行为是否对别人造成不便或伤害。是一社会责任的常识问题,我们的学校或政府部门从不将这些公众场合礼议常识推广出去。  学校你给缵助费我给你好学校,别的不管,政府忙于征地!没时间管。  社会的人自已跌倒了,说扶他的人是推他的人!  谁来扶正这个社会风气?  不错,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民间团体-自愿者社工,来帮扶,但他们的资源有限,想做的很多,但又做不了多少!  谁才可以扶正这个社会风气?
  路过.........
  我们主流社会还没达到香港社会那种程度,政府差得就更远了。
  你说了半天就是说内地人不懂规矩,但是能说明什么呢?对,也就是没素质,不懂规矩,如果懂了规矩呢!但是香港人呢,倒是懂了规矩了,但是懂规矩说明他就是个好人吗?你说了半天,就是以偏概全,说不懂规矩我支持,但是因为不懂规矩而说这个人就是个坏人我只能说你是个伪君子!
  只是有一小部分人是这样不代表所有国人都会这样
  国人就是低素质!
  喜欢LZ的行文风格。鄙人久居深圳,往返于深港无数次,对两地文化差异也略有感触。内地的问题是发展太快了,国民的精神层面跟不上,再者人多地广,素质参次不齐,连人口在内地城市之间流动都有各种问题,开放自由行后一骨脑涌到香港,让港人见识到各色人等,难免会有抵触情绪。而香港的问题是生存空间狭小,自然资源有限,普通港人已生活不易,加上内地经济崛起,与香港竞争更激烈,港府振兴经济不力,心理落差之下,自然把怨气撒到内地客身上。国人的思维方式普遍缺乏西方国家的妥协思想,总强调不破不立,非白即黑,非此即彼,这一点在今天港陆矛盾尤为明显,所以造成现在的对立格局,双方都需要反思。理解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其实内地真正对香港比较熟悉的人,反倒并不那么愤愤,像我很多同事对香港的整体评价还是偏正面。一方土地一方人,到人家地盘就按人家规矩办事,没什么好说的。香港的年轻人去欧美机会多,倒来内地少,以为他们在香港见到的就是所有大陆人。所以说陆港两地的愤愤,都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就不会那么偏执了。  
  楼主,请谈谈你的所思所想!      
  对楼主评价就八个字:上下其手,自甘下贱!
  楼主应该这样说,一个白人用了车随手扔过道里,一个内地妇女看到并把车归位,这样大家都是皆大欢喜,也是喜闻乐见,显得内地人素质高。。否则等网友拍你砖,砸死你!!  
  做为流氓,就要有流氓的样子,你难道不知道美国、俄国、法国等流氓国的国民在世界上旅游的评价排名都不高吗(特别是你美爹最让人厌),中国只是赶上了趟、终于回复了流氓国的本色而已,在大国的国民心中,自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气势,不像某些港灿似的,小里巴气的,对歪国人、特别是主子英国恨不得想当狗舔屎,结果对他老子中国就鄙视得不得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这就跟父母恨不得射在墙上的不孝儿子一样,知道父母不会拿自己怎么样,就使劲的作,往死里作,而父母总不能一巴掌抽到这个不孝子吧,就只有让他去,早死早超生。  楼主,你是那一种呢,千万不根说你是大陆人哦,你若是大陆人,早就被射在墙上了!
  我說一個故事,去年暑假在南區的一個沙灘陪兒子游水,旁邊來了一家人,老頭坐下來就嗑瓜子,老伯在沙上挖了個洞,吃的瓜子殼扔進去,扔了一堆埋上又挖第二個洞。我忍不住拿了個塑膠袋遞給他,請他把瓜子殼吐在裏面,我說我兒子天天在這沙灘玩,你要是這樣把垃圾埋在沙里不好。  老頭有點愕然,旁邊一女的不幹了,指責我說這話什麽意思?說他們會清理,沙灘又不是你家的等等,吵的全沙灘的遊客都望過來。最後我說這樣吧,我幫你清理掉,你們離開這,不然我要報警了。  不知道這女的回內地會不會告訴別人在香港受了歧視,然後一大波憤青指著我說你們香港人自己也有在沙灘扔垃圾的爲什麽不說。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幾年前,好像是南昌的一個公務員,無意中發現了在大嶼山的一個沙灘可以宿營,以後經常和朋友拖兒帶女的過來,在沙灘上搭帳篷,白天留下一兩個大人看守小孩在沙灘玩,其他人進城吃喝購物,晚上回來洗衣服睡覺。  我們知道這件事的起因是有天晚上幾個南亞裔青年在沙灘喝啤酒吵鬧,然後扔酒瓶垃圾,跟這群女人吵了起來,大家言語不通,南昌大媽非常激動,有人報警把警察和記者招來了。一大媽對著電視鏡頭說:他們亂扔垃圾,把我們沙灘給搞髒了,還打爛了酒瓶子,我們小孩明天還要玩。。。  說實話我當時挺感動的,我想作為主人,上面的老伯誰也不喜歡,下面的大媽誰都會覺得很可愛,這是人之常情,先拋開受別人歧視的念頭,做一個受歡迎的客人,這不是正常的邏輯嗎.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当下热门争议话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