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医改后工资养结合可以招商引资吗

家门口就能享受医养服务    浙江日报
我的图书馆
家门口就能享受医养服务    浙江日报
温州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
家门口就能享受医养服务
本报记者 周琳子 通讯员 杨霁舒
  “年纪一大毛病就多了起来,去医院太远,医养结合服务站离我家就几步路,可方便了。”在温州龙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启动仪式上,首位签约老人陈国伟连连为“居家医养结合”的服务新模式叫好。服务站首次将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相结合,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为载体,通过巡诊,为老人们建立健康档案、家庭病床、健康体检、慢性管理,针对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目前,温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为132.6万人,占总人口的16.38%。老年医护资源紧缺,老年康复病床一床难求。为推进“养”和“医”无缝对接,温州各地统筹社会资源,通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等模式,探索医养结合新方式。近日,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公布第二批40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温州市成为我省唯一单位入选其中。  民资引入增量  社会力量办医养结合机构  走进温州老年病医院刚刚启用的综合内科住院病区,见到这样一组景象:几位老人依靠着坐在阳台,映着阳光听戏哼曲,护士正给老人进行精心护理……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一病区将常见的老年疾病都纳入同一科室,患者们不用像过去那样再一个个科室来回跑,康复养老更加省心了。  在温州市中医院的“老大本营”,由温州市中医院和复星医药集团合作成立的温州老年病医院开创了我省“民营资本+公立医院”办医新模式。复星投入资金2.5亿元,市中医院“老班底”成立管理团队和医疗团队,按照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标准进行建设,计划五年内开放床位500张。开业以来,医院门诊和住院均实现“双增长”。  这样的医院在温州已经不止一家。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温州怡宁老年医院,设置床位300张,一期已开放床位100张,专业诊治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精心照护康复为主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群体。  今年5月,由温州市慈善总会与温州怡宁老年医院联合创立的“老年慢性病专项慈善基金”成立。温州怡宁老年医院院长王谦介绍,温州地区患慢性疾病的“三无老人”或家庭贫困老人,该基金专项用于帮助温州贫困老人慢性疾病的治疗。  同时,各地还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收民资创办涉及老年康复、养老等相关的“医养结合”项目。现已有温州老年康复中心等10余家被纳入招商引资项目。  今年以来,温州全市社会资本办医共引进项目62个,协议引进资本近98亿元,目前已建成开业37家,项目投资规模和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盘活闲置资源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  “慢一点,您走得再慢一点,咱们不着急!”龙湾人民医院与红景天老人公寓合办的康复中心里,住院护士正帮助患者老张进行康复训练。然而过去,老张却很难这么“慢慢”地享受康复治疗。  “我在三年前住进红景天老人公寓,以前一旦需要治疗,就必须在住院的同时,花钱‘养’着老人公寓里的养老床位,不然等出院后,就很可能没法保住养老院的位置。”她回忆道。这得益于龙湾人民医院和红景天老人公寓“携手”所创的公办医院与民营养老院合作新模式。  龙湾区人民医院利用住院区闲置病房,采取养老护理外包的方式,由红景天承担养老护理,目前拥有养老床位26张,入住率达到92.3%。  除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服务中心外,另一个自主开办的案例也通过医疗资源的盘活,让老人们有了更安心养老和康复的去处。  在温州万福养老护理中心,每天早上有医生过来查房,有护士一天查房3次,可以免费测血糖、测血压、测体温。中心分为养老区、医疗区、重症医学护理区等区块,当老人在养老过程中出现疾病情况,可及时转入医疗区,进行检查治疗,病情好转稳定后又转入养老区。  这家养老护理中心的前身是温州万福医院,医院曾经因“没病小治,小病大治”等负面消息缠身,运营状况几近瘫痪。1000多万元的民资注入,医护人员“大换血”后,万福养老护理中心迎来成功转型。  优质资源下沉  医疗服务进养老院和社区  苍南县灵溪镇福德养老院的老董今年已经85岁,自从养老院里开了医务室,他每天早上都要去林型转医生办公室转一转。“他是我们苍南县人民医院的退休医生,业务精,态度好,还带着好些常用药给养老院建了个大药房。”说起林医生的好,老董根本停不下来。  原来,林型转刚到养老院的时候,老董的老伴已经一周多时间不进食了。“他的老伴84岁,患有比较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因为厌食症导致一部分身体机能下降,我到的时候,她已经不进食了。”林型转一边给她输液,一边和其他老人一起给她做心理辅导,经过1周调理后,老董的老伴不仅恢复正常进食,身体状况甚至比过去更好了。  “人才来了,优质资源也来了,这种医疗资源的双下沉对我们这些有迫切需求,又缺少医疗服务的养老院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苍南县德福养老院院长董荣长说。  温州现有60岁以上老人132.6万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8.4万人,不止养老院里的老人需要医疗服务的支撑,老年患者在居家养老中也面临这样的难题。  龙湾区人民医院为了有效解决辖区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建立了温州市首家公私联营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成立了2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并推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等多种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得到了市民的欢迎。
馆藏&403075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浅析当前“医养结合”现状及对策
发布日期:
洪& 梅&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是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为老人提供持续服务。近年来,全国各地包括我市的医养结合都有试点和推广。通过对区民政局、热南街道,以及清江花苑、白云亭等社区的走访调研,我们认为我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值得肯定,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现状、有力推广。一、目前的养老现状我国目前养老的形式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主要形式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如: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把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重点签约对象,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对辖区居民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五种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等,就是社区养老。这种模式还没有普及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积极推广。机构养老是以养老机构为主导,为老年人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如养老院、敬老院等。2013年12月,我市召开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按照新设、协议、引进、转型、增设和延诊等形式进行,由合作医疗机构为老人提供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对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由区域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根据老人和家属的需要,为符合上门医疗条件的老人提供上门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对有养老需求的社会老人,实行有偿上门服务,根据物价部门规定合理收费,政府加大扶持补助力度,采取社会公益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二、依然存在的问题通俗地说,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在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奔波。由于老年慢性病康复时间长,往往是治疗结束而护理和康复未结束,一些患病老人为方便就医,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占床严重,使得大医院一床难求,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住不了。而机构养老尚不能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需要,受经济条件、传统思想、认同感等因素的影响,机构养老并不是当前养老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机构数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服务能力不足,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多为日常生活照护,仅有少数能够提供医疗服务,部分养老机构存在设施条件差、活动空间狭小等问题,且护理人员普遍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并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的需要。同时,无论是医疗机构改制或养老院服务项目拓展,普遍遭遇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由于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单位,也影响了众多养老院转型为医养机构;而缺乏老年医疗护理专用人才,则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委主办,医疗事业由卫生部门主管,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老人的医养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区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由政府全资经营,如鼓楼区社会福利院,服务较好、收费低廉,老人预约排队已到10年之后;二是政府与社会个体共同投资,如鼓楼区金康老年护理中心,收费标准随租赁经营场所租金、期限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由社会组织或个体投资经营,如银杏树养老院,收费较高,多数老人不愿入住。以上三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养老院只是简单的老人生活护理,医疗服务项目不能真正有效地满足入住老人的需求。三、改进的措施及对策其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由卫生部门核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成为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由民政部门确认其非营利性并纳入医保。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建立统一完善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标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这样既解决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难题,又减轻了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还能促进养老行业护理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医疗康复产业的发展。建议卫生、社保、民政和老龄等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割,明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制定和完善统一具体的机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机构星级评定制度和评估制度,进而设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同时,建立相对集中、统一和独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支付机构,整合各职能部门的相应资金,如卫生部门用于社区的预防保健经费、医保费用中支付于医疗机构和家庭病床的老年人医疗项目经费以及民政和老龄部门用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等,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给予整体的资金扶持。其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养老主要模式。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已比较完善,且都毗邻居民区,我们认为可以运用现有资源,开展医养融合的新尝试。在规模较大、有病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康复病区,如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南医大二附院的医疗资源成立康复病区,让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离开医院也可以得到康复锻炼,既避免了对三级医院有限床位的长期占用,又解决了居家休养缺乏指导而影响康复的难题。这样的模式应该大力推广。对于规模比较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联合附近的养老机构成立康复病区,这样也是响应国家的医改新政策,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司其职,又互相联合,形成点对点、面对面的辐射。支持成立由发改、卫生、民政、财政、物价、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医养融合服务工作组,制定发展规划,协调部门关系,出台扶持政策,切实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为医养融合的服务体。卫生部门——明确转型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不变;简化对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紧缺型医疗机构的审批手续;出台规模设置、设施建设及康复项目、护理服务标准等质量评估规定。人员统一管理,身份与编制待遇不变,保障其权益;利用医院和高校资源,进行在职教育与培训,帮助他们获取康复医师等职业发展的从业资格,提高医养融合服务水平与质量。民政部门——强调养老机构与医院的携手衔接、协同联动,共同培育医养融合市场;对养老护理的床位费给予补贴,积极支持医养融合体的发展。财政部门——对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场地、设备、设施等用途的资金给予补助;通过政府补贴,提高人员待遇,稳定队伍。物价部门——逐步调整老年康复护理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重点支持体现技术与服务价值。人社部门——夯实医养融合服务体的物质基础。在医保报销方面,医养融合服务体纳入定点,确保医保费用预算指标合理增长,加大对慢病、大病费用的支付额度;健全监管制度,做好医疗机构费用的控制和质量监管,切实保障参保老人权益。在长期护理费用方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与医保制度的衔接与互助。其三,引入商业保险支持医养发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设计开发适合医养融合的商业保险,如护理保险、健康寿险、意外险等险种,发挥其风险分担作用,从总体上降低老年人的支出压力。我们的另一设想在不远的将来,由政府牵头建立医养融合服务体。这一服务体应该占有一定面积的土地,分为几个功能区的建筑,在内部设置医疗区、生活照料区、慢病治疗区、失能护理区、康复养护区和临终关怀区,通过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分别收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医疗区具备三级医院的功能,康复区可以是慢病需要康复的老人,养老区自然是相对健康颐养天年的老人。医养融合服务体资金来源可以是招商引资,管理可以是分层分片又集中归口的模式。总之,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多元主体的整合有助于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规划和供给链条。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体系总体建设规划,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纳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医疗资源分布规划。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专项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鼓励和引导银行增加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对新建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采用划拨方式或明确土地出让金的优惠标准,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量化、可操作化,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构与拓展。不远的将来,拥有完善的法律政策、充足的资金配套以及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的医养结合模式,必将使我们大家度过愉快幸福的老年生活!(作者系区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养老,期待“医养结合”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包建永 鞠贵芹
关键词之一:正视问题会外声音:在椒江上班的王先生,近几年来为母亲的养老问题伤透了脑筋。老人78岁患老年痴呆症,王先生先把她送到仙居一家养老机构,后来又将她接到椒江,再托人送进杭州的专业护理中心。五六年下来,王先生发现,母亲在养老机构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医养分立———生病时只能去医院治疗,相关的养护跟不上;平常在养老院能解决养护问题,但医疗服务跟不上。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至2015年底,全市户籍人口597.49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109.67万人。“老”问题,不得不正视。医养分立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会内回应: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高素萍说:“我市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重要的民生战略任务。”我市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7.86万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13.94万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趋势加速发展。市人大代表、仙居县南峰街道南门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建慧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很难照顾夫妻双方老人,因此对养老机构的依赖度更高,更需要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市人大代表、台州市立医院院长王海宝说,养老机构可结合医疗资源,设立养护中心,及时为老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在各方努力下,市立医院与民资携手,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打造浙东医院医养中心,走出了公立医院与民资合办医养结合大项目的新路子。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志敏认为,我市目前以居家养老为主,实施社区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制度,是应对“医养分立”问题的不错选择。具体做法是,居民在社区医保定点卫生服务机构选择1名全科医生,与其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该医生将为其提供健康管理、社区医疗和双向转诊、家庭病床、健康评估等个性化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关键词之二:积极推进会外声音:临海市紫阳老年医院是一家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理疗、健康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的民营医院。金先生的岳父年近九旬,在家养老,金先生夫妇不放心,老人也觉得寂寞。他们送老人到多个养老机构,老人都不满意,后来找到紫阳老年医院,老人觉得这里自在,笑容也多了。至2015年底,全市“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15家,占养老机构总数5%左右,有资质的医护人员70余人。跟我市老人人口数量相比,“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严重短缺。会内回应:高素萍说,我市“医养结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全面满足广大群众养老服务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全市仅有4600余张护理型床位,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需求远得不到满足。根据国际通用方法测算,一般老年人口的3%需要特殊护理,台州至少需要3万名专业养老护理员,目前实际人员不足2万人。医养分立及相关报销制度的不配套,也导致老人生病住院“赖床”现象。王建慧建议,一方面要支持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也要调整政策,打通医院与养老机构医保报销政策“壁垒”,既减轻医院的压力,也让老人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高素萍认为,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布局,出台扶持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关键是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标准和准入退出机制,健全等级评定体系,形成差异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层次。王海宝则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他建议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优质民资,找到优秀合作伙伴,最终实现多赢。
(编辑:季伟玲)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医养结合”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医养结合”
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医养结合”
长江商报消息 养老院不便就医,医院不能养老
本报讯(记者 胡梦)住老年公寓虽吃喝无忧,但一旦患大病,老人必须上医院治疗,又会陷入无人照顾的困境。省政协委员李少平昨日告诉记者,他参与的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提交的提案《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受到关注。来自民盟界别的政协委员也将目光聚焦于医疗养老,提出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
养老院不便就医,医院不能养老
“现在一对小夫妻,不仅要照顾4个老人,连爷爷奶奶辈可能都要管。”李少平说,我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问题不单纯是吃喝问题,还有医疗问题,只有保障了医养结合,老人的晚年才能称得上有质量,才能减轻年轻人负担。但是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的提案中也分析了当前几种模式的利弊,如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受众广、成本低,但老人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不高;托管养老机构模式在社区设服务站,利弊和前一种模式差不多;第三种是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引进养老机构和在医疗机构设置养老病床,目前在操作上还存在困难。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推进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卫计委去年3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养老院的意见》,力争2020年让每个中心社区建成一所养老院。李少平介绍,医养结合的模式至少需要民政、卫生和人社共同参与推广,如果能从政府层面出台政策则有利于加大推进力度。
针对目前企业在推广这一模式中遇到的困难,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建议,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配套的规划,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财政补贴制度,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
“养老公寓费用太高也是目前的问题,如果将医保引入医养结合机构,可吸引更多老人。”李少平介绍,该建议在民盟湖北省委的提案中也明确提出,在二级医疗机构、大医院的分院中划出病床开展服务,可使用医保卡,农村则以县级医院标准扶植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
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培养
我国养护人员的需求达到1000万,而实际上只有20-30万人从事该项服务。
李少平认为,应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培养,一方面可以在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老年养护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独立的养护学院,为医养结合模式培养后备人才。
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补贴。并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养护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老年养护队伍之中。
同时,在有条件的大医院可以开办养老机构或者开设老年医学专科,专门为老年病人服务。中小医院、业务不饱和的社区医院可以转型发展,投办养老机构,实现与居家养老中心对接。当前位置:
>> 考察医养结合项目
考察医养结合项目
&3月15日,石门县卫生计生局局长张中合带领县红十字会医院、蒙泉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和招商引资企业代表一行赴常德考察“医养结合”项目,其目的是为石门县发展居家养老与医疗养老相结合模式探索一条新途径。
&&&张中合带领考察人员先后参观了正在新建的由政府主导、商业渗入的常德市第一家“医养结合”医院—福寿颐康园,并详细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该医院的介绍:该园总共占地100亩,一期占地20亩主体已完成,建成后可容纳600张床位,分公寓式和居家式,医疗配套有中医、内科、康复理疗等。“医养结合”是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它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医养结合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重点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考察完后,张中合深有感慨地对随行考察的人员说,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既让老年人不用长期占用医院病床,又能满足老人对老年病漫长护理的需求,这是一个民生项目,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模式,在保障老人衣食无忧的同时,还让老人享受到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彻底改善老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建成医养结合医院,可以让老人们得到更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石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唐为兵&
联系电话:)
Copyright (C) 2016 石门县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石门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备案号:湘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卫生院医改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