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蔬菜联合社社会化营销建议服务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关于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  |  | 站群导航 
当前位置: &&&&&&&&
关于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信息分类:其他有关文件
文件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责任部门:
赣市府发〔2015〕38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蔬菜是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成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湿润温和,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常年露天生产的气候优势和生态安全的品质优势,是发展蔬菜生产的适宜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把蔬菜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培育,蔬菜基地呈现出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生产规模不大、品种结构不丰、科技投入不足、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流通、加工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加快发展蔬菜产业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本地应季蔬菜自给能力和保障水平,而且有利于引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的短平快项目。各地要充分认识发展蔬菜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把蔬菜列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作为“十三五”规划及今后重点培植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强化政策引导,补好发展短板,全力扬优成势,努力促进蔬菜产业大发展、大提升,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推动蔬菜产业由粗放种植向集约高效转变。坚持适度规模种植,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规模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商品化育苗,大力培育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村组、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引领千家万户发展适度规模蔬菜生产。坚持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蔬菜全产业链,以工业化理念统筹推进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引导发展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等业态,推动蔬菜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坚持社会化服务,发挥蔬菜协会、合作社作用,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信息收集与分析,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规模蔬菜基地和蔬菜种植专业乡(村、组)大幅增加,品种结构更加合理,加工流通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应用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本地蔬菜自给能力和保障水平,把蔬菜打造成为产值过百亿的农业支柱产业,把赣州打造成江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全市年度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60万吨,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建成保障中心城区供给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发展20亩以上适度规模蔬菜基地的面积占全市蔬菜总播面的30%左右;农民人均蔬菜年增收占当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以上。
三、主要发展任务
(一)优化生产布局,科学构建产业体系。一是规划区域布局。按照“三区两带”的蔬菜产业布局,坚持集中连片种植、保持相对稳定、一次规划到位的要求,综合城镇发展、种植习惯、土地水源、产地环境和产业基础等因素,抓紧编制产业布局规划。其中,将章贡、赣县、南康、信丰、兴国、于都、上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建成赣州市中心城区蔬菜保障区;将瑞金、宁都、石城、安远、定南、全南、龙南、信丰等地打造建设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外销区;将定南、大余、崇义、会昌、寻乌等地打造建设自保平衡蔬菜供应区。围绕105、323国道沿线及周边地区,发展规模蔬菜种植和加工,丰富拓展产业功能,打造集生产、观光为一体的现代蔬菜产业带。二是调整品种布局。引导蔬菜种植主体瞄准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品种。针对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的区域,以4月至9月为主要上市时段,大力发展瓜菜类蔬菜,其他时季重点发展耐寒和半耐寒蔬菜。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特产蔬菜和山野菜,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三是优化茬口布局。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推广轮间套作模式,着力提高复种指数。抓好大棚早春蔬菜、秋季露地蔬菜、冬闲地轮作蔬菜生产,通过春提早、秋延后措施,积极抢抓东南沿海和省内目标市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和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农办、市城乡规划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矿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培育经营主体,加快扩张产业规模。一是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引导现有蔬菜基地巩固提升,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连片种植。鼓励返乡农民创业,吸纳工商资本、社会资金投入,采取直接投资、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建设一批带动型蔬菜基地。积极推进政策创新,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引导发展适度规模蔬菜种植。按照每个村组2―3个主导品种的要求,引导农民群众集中连片发展蔬菜专业化生产,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二是着力提升组织化水平。支持蔬菜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乡镇和1000亩以上的村建立蔬菜合作社,规范合作社运营行为,保障菜农合法权益。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专业村组)+农户”等蔬菜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稳定产销关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强化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培育流转市场,强化管理服务,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向蔬菜种植企业、规模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集中。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市场信息、种植技术、生产资料等公共服务。统筹整合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改善蔬菜种植区域灌溉水渠、生产用电、道路通达、土壤地力等条件,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和粮食局、市政府农办、市供销社、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交通运输局、赣州供电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一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充实和配强技术力量,强化田间地头服务指导。原则上蔬菜种植重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应配备一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常年种菜1000亩以上的专业村,由县一级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统一聘用配备菜技员。支持龙头企业、农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与相关科研、教学机构的联系合作,通过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分层次组织技术人员、合作社负责人、规模基地种菜大户和菜农培训,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应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立体栽培、物联网等技术,力争在2―3年内,每个连片种植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菜农都有一名技术明白人。积极引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国内知名企业独立或合作建设蔬菜育苗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性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发展专业村(组)育苗大户。大力推广蔬菜大棚设施栽培,普及喷滴灌配套设施,发展休闲观光和体验蔬菜种植,丰富拓展基地功能,提高土地产出和种植效益。三是建设蔬菜科技园区。抓住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百县百园”建设契机,引导各县(市、区)建设一批蔬菜产业园,引进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和种菜大户进园生产;分别建成一个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交通便利、沟渠畅通、田园清洁,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的蔬菜标准园,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平台和科技示范的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和粮食局、市政府农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四)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积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把发展蔬菜深加工作为三年主攻工业推进计划的重要内容,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鼓励各地通过招商引资、改造重组、联营联合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的加工型蔬菜龙头企业。支持各地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蔬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发展多形式的加工业。积极推进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方便净菜、袋装蔬菜、真空保鲜蔬菜等鲜切蔬菜,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大力开发辣椒、萝卜、生姜、头等传统淹渍蔬菜制品。着眼东南沿海市场需求,培植新型蔬菜加工企业,因地制宜开发速冻蔬菜、脱水蔬菜、蔬菜汁及饮料等新型蔬菜加工制品。三是加快冷贮设施建设。重点引导外销蔬菜生产大县,依托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冷库,提高蔬菜贮藏保鲜能力。扶持加工企业改造和更新设备,完善蔬菜产、贮、销冷藏链设施。四是注重产业配套建设。大力扶持为蔬菜产销配套的种子、棚膜、农药、肥料、包装箱、育苗盘、洗选、制冰、预冷库、冷链等产业,降低蔬菜产销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市政府农办、市农业和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消费安全。一是强化投入品管控。持续开展农资使用专项整治,强化农资常态监督管理。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推进“放心农资”进基地进村(组),从严把好蔬菜生产投入品准入关口。二是强化生产过程监管。加强蔬菜基地土壤、水源等环境监测,严禁在有重金属污染的田块种植蔬菜。推进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制定蔬菜种植加工技术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建立生产记录和销售台账,实现生产档案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溯。三是强化监督抽检。完善蔬菜检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建设,将百亩以上蔬菜基地全部纳入监管监测范围,加强对主要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生鲜蔬菜的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管理,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四是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和推广,创建一批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推进商品蔬菜包装化、商标化生产销售。强化“三品一标”蔬菜基地认证及标志管理,加快蔬菜产品品牌培育,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一批品牌蔬菜和名牌蔬菜。引导规模蔬菜种植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全力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和粮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政府农办、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六)完善流通体系,促进产销有效衔接。一是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围绕建设蔬菜集散地的目标,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南北蔬菜果品交易市场”业态提升,年底前启动建设中心城区蔬菜一级批发市场,使之成为保障赣州中心城区、辐射东南沿海的现代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支持区位和交通条件好、有产业发展基础的县(市、区)规划建设区域性蔬菜批发市场。坚持有特色优势蔬菜产品、有种植生产规模的原则,引导发展一批专业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二是完善农贸市场体系。遵循与城镇建设同步性原则,将农贸市场建设纳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完善中心城区、县城、集镇三级农贸市场体系。综合考虑居住人口、消费群体、市场环境、辐射范围等因素,在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以蔬菜销售为主的社区便利店,补充和完善市场服务网络。三是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培育蔬菜购销经纪人队伍,支持发展冷链等蔬菜流通企业。鼓励现有运输、联运、快递企业拓展服务项目,扶持工商企业及社会力量从事蔬菜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业务。加强与目标市场的交流合作,发展对口供应的蔬菜基地,建立互利合作的产销关系。鼓励蔬菜生产重点县、专业乡镇在目标城市设立蔬菜销售窗口,为蔬菜销售提供便利条件。引导企业、学校、酒店、社区居民与蔬菜生产合作社、企业开展直供直销,实现生产与销售无缝对接。加大信息收集和发布力度,避免总量供求失衡和价格大幅波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和粮食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市物价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四、重点扶持政策
(一)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市、县两级财政统筹安排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用于育苗研发、新品种试种推广、新技术示范应用和农民培训,以及规模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流转、品牌培育、冷链物流、育苗中心、市场流通设施等奖补。探索设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扶持蔬菜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和粮食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整合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蔬菜产业,加强以耕地质量、农田渠系和机耕路网等为主要内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蔬菜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和粮食局、市水利局、市政府农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农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蔬菜生产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全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小微信贷通”,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吸引民间资金进入蔬菜产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蔬菜产业种苗研发、商品育苗、市场流通和加工等领域。金融、财政、农粮等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加快项目包装策划,创新贴息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解决蔬菜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蔬菜保险,完善蔬菜保险产品,建立蔬菜产业风险防范机制。〔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政府农办、市农业和粮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重点向蔬菜规模种植生产倾斜。对蔬菜基地和规模种植必须的管理用房、仓库等生产附属设施,按照设施农用地管理。落实蔬菜生产用水用电优惠政策,降低蔬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落实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通行费政策,确保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畅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和粮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蔬菜产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按照“一套班子抓蔬菜产业”的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发展举措,持续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成立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研究确定相关重大事项等。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农业和粮食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农业和粮食局、市财政局、市政府农办、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和粮食局,由市农业和粮食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细化年度工作方案,强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要明确专门工作机构,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抓蔬菜产业发展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和市、县有关部门(单位)要围绕职责、各负其责,主动而为、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发改(物价)部门牵头协同负责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改善蔬菜生产基础条件;负责蔬菜市场价格监测及监管工作,实施价格预测预警。农粮部门负责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展示、推广和培训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筹集、拨付和监督。市政府农办负责培育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发展蔬菜加工业。商务部门负责协调蔬菜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会同农粮等部门共同抓好蔬菜种植基地产销直接对接各种业态培育工作。国土部门负责将规模种植蔬菜基地纳入土地整治规划。水利部门负责协调蔬菜产业发展有关水利设施及相关配套建设。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蔬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畅通和列入规划的蔬菜基地主线道路建设。科技部门协同负责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金融部门负责协调金融机构加强蔬菜生产信贷支持,为种植主体改善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加工、流通等提供信贷服务。公安部门协同负责保障蔬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法行为。工商部门负责规范管理市场交易秩序,查处假冒伪劣及无照经营蔬菜产品等违法行为。质监部门协同负责蔬菜产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培育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蔬菜产业发展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将全市蔬菜产业发展任务逐级分解到县、乡镇,并纳入科学发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制定蔬菜产业发展量化评价指标、年度发展计划,重点考核各地落实蔬菜发展计划、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及领导重视程度和政策资金投入等情况。实行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约谈诫勉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和通报;对在蔬菜产业发展中措施实、力度大、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
2015年11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 & &2015年11月30日印发
【字体:大&中&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8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号
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 | 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承办
网站编辑部: 联系邮箱: edit@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 计划方案范文 工作计划 工作方案 - 第一公文网
欢迎光临第一公文网!
这里公文范文全部原创,而且可免费浏览。
如果您有好的文章,请投稿和大家一起分享,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投稿不仅能获得积分浏览公文,还能兑换成现金哦。
谢谢您的支持,有您第一公文网才能办的更好,走的更远。
公文分类导航
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产业提升档次、农民增加收益&这一中心,按照&扩规模上设施,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不断扩大设施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品质、壮市场、强龙头、优服务、育品牌,千方百计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远学寿光、近学贯庄&,建立&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装备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市场信息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建成特色明显、绿色生态、产业高效的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先进市。
(二)具体目标
2013年重点在生产设施规模、标准园内外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作社建设、无公害产品认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具体目标为:
1.基地建设。新建改建温室、可盖苫大棚和网棚1万亩。
2.合作社建设。按照一社&五化&(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已建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西凝仁、堤上、徐村三个示范村建立完善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90%以上达到省级合作社标准,合作社所在村菜农入社率达到90%以上。
3.推广技术。完善推广番茄、黄瓜、甜椒、茄子、豆角、菠菜、大葱、大蒜、洋葱、大白菜等12个主要品种栽培操作规范,围绕&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重点推广膜下沟灌、微滴灌、防虫网与粘虫板应用、高垄栽培、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无公害技术普及率达到100%。
4.集约化育苗。完善已有两个(园区和故城)集约化育苗场,引导开展集约化穴盘育苗,年育苗1000万株以上。同时培育贯庄、杜村、西关、只照等示范村育苗场,提高服务能力。
5.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在原有12个示范村建立检测点的基础上,对新增示范村和有代表性的乡镇、村和产地批发市场配备农残速测设施设备,培训检测人员,开展上市产品检测,并与市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实现信息联网,建立统一的检测数据库,实现数据上传、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实时监控、超标预警。
6.培植蔬菜龙头企业。扶持建设藁城市双联蔬菜合作社,与示范村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固定的订单生产关系,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共同开发特色蔬菜品种,开拓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7.&三品一标&认证。认证蔬菜无公害产品4个以上、续展认证绿色产品7个、企业3家以上,扶持被市场认可的注册商标企业争创名优品牌。
8.示范村建设。积极推进13个示范村千亩蔬菜标准园建设,在落实设施、技术物化补贴的同时,重点扶持后坡覆盖、温室内铺设灌溉、运菜、行人为一体的综用垄沟,有重点的扶持观光台、田间路灯建设,全面提升标准园水平。
二、建设内容与地点
(一)&八大基地&建设
1.大棚黄瓜基地。以衡井线两侧为重点,发展高标准大棚、连栋多膜覆盖大棚、优型温室,重点扶持贾市庄镇贯庄、落生、卞家寨、刘海庄、耿家庄;梅花镇尚庄、高庄、崔家庄。
2.温室番茄基地。以新赵线和世纪大道两侧为重点,发展高效日光温室。重点扶持岗上镇西辛庄、杜村;廉州镇系井;丘头镇堤上、周家庄,九门乡黄庄、南孟镇西凝仁。
3.中大棚甜椒基地。以机场路两侧为重点,积极推进中棚改大棚。重点扶持岗上镇故献、双庙、庄合、小丰;廉州镇陈家庄一、二、三排;九门乡只照村。
4.精特菜基地。以高效农业示范场、廉州镇系井、南营镇顺中为重点扶持建设。形成以精特菜生产和加工为主导,一大茬番茄、耐热小黄瓜循环种植的高效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完善温室生产和蔬菜冷贮加工基础设施,增建优型日光温室。
5.露地及中小棚菜基地。以定魏线两侧为重点,引导发展网棚和大棚,促进基地由露地菜向设施蔬菜转变,同时积极发展沙地种植马铃薯。重点扶持常安镇里庄、东辛庄、大常安、后营、南楼;兴安镇东里村、南朋、兴安、苍德、只锦。
6.地膜葱蒜基地。以南营镇朱家寨、马庄、王宫、水范寨等为重点扶持建设,以更新品种为重点,形成大蒜玉米连作、大蒜菜花连作、大蒜茄子连作、洋葱茄子连作等高效种植模式。
7.大棚瓜菜基地。以西关镇后西关村、固德、梁家庄和增村镇东桥寨村为重点扶持建设,积极发展西瓜、茄子或番茄、尖椒轮作生产模式。
8.温室食用菌及露地马铃薯基地。以兴安镇西里村为重点建设,扩大温室生产规模,开展以平菇为主导的食用菌生产;以东里村、南朋、只照为重点开发沙地马铃薯生产,丰富&菜蓝子&。
上述八大蔬菜基地在发展设施生产的同时,还要完善田间道路,铺设地下输水管道,做到健全档案、健全检测机制、健全监管机制,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蔬菜种苗供应、技术管理、农资供应和产品包装销售。
(二)建设&两个园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1.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区。以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为重点,以新品种引试、新技术展示、科研培训、辐射带动为主要功能,加速园区技术展示和服务水平提升。一是充分利用园区已有的温室、连栋温室、大棚、组培及检测设施设备,年引进筛选新、特、优各类蔬菜品种95个以上,丰富园区种植蔬菜品种,提高前瞻性和适用性,为全市更新、扩大特色品种提供支撑。二是进一步完善穴盘育苗设施设备和技术,集中繁供新特优蔬菜种苗,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株。三是加强品牌销售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年销售箱菜1万箱、鲜菜1万吨以上。四是进一步绿化美化入区及区内道路,调整温室大棚种植茬口和品种,推动园区在功能服务和形象提升上整体协调发展。
2.石家庄现代农业观光园。积极引进完善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集约化育苗场、&四园一厅&(蔬菜、南果、花卉、异瓜和生态餐厅)、采摘区建设,2013年完成农产品展示、观赏、示范、园林景观、休闲服务核心区1500亩建设,形成集品种和技术开发、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样板。
(三)&四大体系&建设
1.市场体系。重点抓好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兼顾市级中心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加快推行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建设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完善1个市级中心蔬菜批发市场和4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即贯庄蔬菜市场、后西关蔬菜市场、双庙蔬菜市场、东辛庄蔬菜市场),新建西辛庄蔬菜市场。六个市场均与省蔬菜合作总社、批发市场联网,建成网络化市场信息平台。
2.质量安全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年检测能力达到1000个样品以上。同时,在各生产基地乡镇、示范村和蔬菜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实现信息与省市联网,数据上传、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实时监控、超标预警,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功能。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监管,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3.技术支撑体系。以农业高科技园区、蔬菜办为主体,联合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及乡镇技术干部,依托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省农科院、省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单位,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形成覆盖全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品种引试、种苗繁供、产品保鲜加工、品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普及率。
4.物流体系。规划建设一个农产品物流中心,面积200亩,建设物流交易大厅、产品展示、接待、冷藏配套设施,成为石家庄农产品批发配送基地,推动蔬菜批发市场和合作社组织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业务,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四)培育发展一批蔬菜龙头企业
一是蔬菜销售龙头建设。重点是抓好藁城市双联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石家庄神喻王果蔬科技开发公司,加强加工包装车间、恒温储藏、包装预冷、分等定级和冷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将其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带动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配送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蔬菜产业示范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认证绿色农产品、组织菜农、规范包装,发展品牌建设,覆盖最大面积,惠及最多农户,实现最大效益。
二是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抓好石家庄银河食品有限公司、藁城市家家缘农产品有限公司、辛州蔬菜有限公司等蔬菜加工企业。建设特色蔬菜订单生产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共同开发特色蔬菜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满足企业原料需求,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五)建设完善十三个蔬菜产业发展示范村标准园
在2012年确定的12个各具特色的蔬菜规模化生产示范村基础上,今年新增加九门乡黄庄为示范村,2013年西辛庄、杜村、双庙、系井、贯庄、东辛庄、朱家寨、后西关、徐村、周家庄、堤上、西凝仁、黄庄十三个村为建设重点,在每个示范村建设一个规模在1000亩以上(以大蒜、大葱、洋葱为主地膜露地栽培为主的朱家寨面积20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标准园,树立示范村标准园创建标牌。六个示范村标准园全部达到&六化&,实现六个100%。一是规模化种植。设施蔬菜集中连片种植,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二是标准化生产。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示范村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蔬菜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四是品牌化销售。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认证,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蔬菜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五是产业化经营。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六是蔬菜设施装备现代化。配套应用自动卷帘、小型耕作机械、沟灌、滴灌节水系统,减轻菜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合作社达到&一村一社、一社五化(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市、乡、村三级都要建立健全蔬菜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市成立由市长高玉柱为组长,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更顺、副市长孙瑞峰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农经、农机、商贸、水务、农开办、科技、农行、信用联社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省级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把蔬菜产业示范建设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涉及到的镇和村,各乡镇和村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明确责任到人,真正形成上下协调、条块配合的强有力领导指挥体系。
(二)强化科技服务,落实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市组建以蔬菜办、农业高科技园区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专院校专家参加的蔬菜科技服务队伍,明确1名科技人员联系指导一个示范村,采取栽培明白纸塑封入棚、技术培训、田间学校、田间指导、物化补贴等措施普及落实膜下沟灌、微滴灌、防虫网与粘虫板应用、高垄栽培、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
(三)强力抓好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耕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健全村有信息员、乡镇有中心、县市有网络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开展信息发布、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纠纷调处等服务。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委托代耕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股份合作社或承包大户流转,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依法有偿自愿向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快培育发展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经营品牌化水平。
(四)强力推进农超对接,健全市场体系。立足京津,放眼全国,以建设大型蔬菜集散市场为重点,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加强农产品与大型超市、城市社区的对接,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培育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与之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带动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化种植,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扩大销售范围,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强力推进蔬菜设施装备现代化。大力发展蔬菜设施,优化设施结构。认真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引落实蔬菜田园作业机械、水利机械、温室自动卷帘机械补贴,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鼓励发展农机大户等各类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农机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市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六)加大投入,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支持示范村和蔬菜基地建设。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农业项目,包括各类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项目、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蔬菜标准化示范村和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市财政列支5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已建标准园提档升级和新建蔬菜生产设施补贴,对连片建设100亩以上的新型温室,每亩给予1500元补助;对连片建设300亩以上的新型温室,每亩给予2000元补助;倡导发展可自动卷帘盖苫小温室,新建连片100亩以上,种植韭菜的可自动卷帘盖苫小温室50亩以上,每亩给予补助2000元。新建温室补贴示范村优先。各组织建设单位,要在11月10日前将计划建设地点、规格、规模、完成时间、扶持要求等以文字形式向农业局蔬菜办报送补贴申请,农业局会同财政局择时审核,在确认所建棚室主体完成后,兑现适度补贴。另外设立奖励基金,对蔬菜产业建设完成好的乡镇给予适度奖励。省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对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区)、集约化育苗、节水灌溉、防虫网、粘虫板、新型防雾滴棚膜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补助。石家庄市配套资金重点用于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和项目管理,为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物质保障。
(七)严格资金管理。市建立项目资金专项账户,农业局按照实施方案提出资金使用方案,严格执行招投标和报账制,杜绝任何形式的挪用、借用,保障资金及时拨付,发挥最大作用。
(八)加强信贷支持。农业银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要加大发展蔬菜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出台贴息贷款等配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经济组织、个人投资蔬菜产业。
(九)大力,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台、藁城报、信息网络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媒体,通过培训、现场会、标语牌、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特别是名新特蔬菜是适应市场、增加种植收益的新途径;大力宣传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宣传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发展设施、出口、名新特蔬菜无公害生产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适应市场消费的客观要求,是提高蔬菜质量和产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引导群众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发展蔬菜产业中来。
以上这篇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计划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网网,谢谢。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23:38:31
网友评论《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评论功能已关闭
本类公文总排行版
本类公文本月排行
本类公文本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航空的飞机不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