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全制度与以前的企业制度有何区别

来源: 作者:侯书森,李贞
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选择──兼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企业制度的主要区别
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选择──兼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企业制度的主要区别侯书森,李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由此可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在今后几年中的中心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中的"制度创新",它完全不同于十多年来企业改革中的让利、放权,也不同于某个单项的体制改革,而是一个系统、完整和全新的企业制度创新。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这种企业制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工.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完备的企业体制,或......(本文共计4页)
       
         &
相关文章推荐
《生产力研究》2000年04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IT经理世界》2001年07期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邮电企业管理》2002年05期
《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经营与管理》2003年02期
《化工管理》2003年11期
《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年12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03期
《机电兵船档案》2006年01期
《今日科苑》2007年08期
《发展》2008年01期
《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教学与研究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教学与研究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公司制度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抓住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抓住本质特征了,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抓不住本质特征,工作起来就会不得要领,再三折腾.  现代企业特征本质是什么呢?现代企业制度表面特征形形色色,但本质特征独一无二,就是实行经济主权制度,也就是实行所有者负责制制度.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就是实行所有者负责制制度的.在股份公司中董事会的权利最高,经理则自始至终都将受到董事会的钳制;而董事会成员往往都是持股人,也就是资本所有者.如果某个持股人的资本达到公司全部资本的一定比数,那么他就拥有了完全控制整个公司的权力.这种制度看似寻常,实际上却体现了资本主权或经济主权思想.在股份制企业中,担负最终责任是所有者,而不是经营者,所以,所有者是绝对实权派.  我国有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其实股份制只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企业制度是否现代,不是看它是否实行了股份制,而是看它是否实行了经济主权制度.比如一个较小的私人独资企业,由于资本规模较小而不能成为技术水平一流的股份公司,但是谁也不能因此而断定这个企业是原始型的;它到底现代与否,主要还得看它是否实行了经济主权制度.它或许是由所有者自己家长式地经营着的,也或许是委托他人代理经营的,但无论如何,只要所有者真正掌握着对资本的最终权力,企业就是现代的.而一些较大的技术水平一流的企业,虽然实行股份制了,但是由于只重形式而不真正落实经济主权思想,企业仍然是非现代的.  经济主权思想在西方国家是被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根本原则加以贯彻落实的.正是因为这样,股份制在西方国家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企业制度.而股份企业所表现出的各种优点均是以这一原则的贯彻落实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股份制是不能表现出各种优点并获得如此成功的.  为什么股分制企业贯彻了经济主权思想,就能够优势尽显、战绩卓著呢?我们不难发现,股份制在西方是一种十分成熟健全的责任制度.可以说股份制是一种毫不含糊的责任制.由于企业的经营者是受所有者的委托而成为经营者的,他必须向所有者负完全责任.经营者由于需要,当然也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但是却并不掌握最终权力;最终权力掌握在所有者手中,所有者将决定经营者的任免;此项权力决不委托.相对所有者而言,经营者总是被动者;在这里,平庸和读职是不能容忍的,因此经营者只能克尽职守尽到责任,除此别无选择.经营者对所有者负责,那么所有者又将对谁负责呢?所有者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可靠吗?完全可靠.古语说,不人自害.人对自己最忠诚不二了,每个人都本能地对自己负责任.这一点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觉到. 假如所有者对自己不负责,那么他就会对经营者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而使整个责任制系统在这一环节上出现故障,影响整个责任制度的实在程度.不过我们不必有此忧虑,因为这种假设是不真实的.  由于引入主权机制,责任制度变得相对实在,企业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自然地就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这就象在无形中给企业安装了一套自动化装置.这是一种关于责任的自动化,而非关于机器的自动化.可见,主权是实现责任自动化的基本手段;而股份制正是因为这种责任的自动化而现代化的.股份制由于实行经济主权制度而现代化,所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本持特征实际上就是经济主权制度.  经济主权思想应该是根源于责任制度思想的.要实行真正的责任的制度,就要贯彻落实经济主权思想.因为只有贯彻落实经济主权思想,才能够确保责任制度的实在性.所以经济主权思想慢实行责任制度的必然产物.  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都特别强调过改革产权制度、明析产权关系的重要性.其实产权问题也就是主权问题,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责任关系问题;解决产权问题就是要理顺企业内部责任关系,建立实实在在的责任制度.他们对解决主权或产权问题的强调并非偶然的,因为在所有问题中,主权问题是最根本的了;如果主权问题被真正解决了,那么其余问题都将随之迎刃而解.  毛主席曾断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个论断显然是早已过时了,但是我们仍可从中发现某些道理.为什么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呢?抓阶级斗争,就是发动群众跟少数“敌人”进行斗争,少数人当然斗争不过多数人.可是群众容易发动吗?事实表明,群众十分容易发动起来,而且非常积极非常勇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群众是把这种斗争视为自己当家作主的表现,他们的主人的地位是相对于这些“敌人”而言的,参加阶级斗争就是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最高无上的权力.所以群众不但容易发动,而且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主席的这项策略未必愚笨.  人们为什么会对主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呢?大概人们知道主权的力量是无与匹敌的.在所有问题中,主权问题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过去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那么现在则是主权问题,解决就灵.主权是一种最积极的因素.我们所极为关心的效率和命运等问题都是受主权决定着的.因此,人们可以认为主权就是效率,主权就是命运,共至主权就是一切;有了主权,就几乎有了一切,就什么都有了.所以人们一直对主权极有兴趣,为了争取主权,曾不惜付出巨大代价.  长期以来人们为争取主权进行了不懈努力,然而事情总是那么曲折坎坷.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了,但在权力技术上缺乏深入认识和实际经验,不免有时会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我们近些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方面,由于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限制,也未能把主权机制及时引入进来.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效果甚微.无论是利改税,还是放权让利,厂长负责制,培育企业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都效果不很理想.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舍本求末的做法都是必定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  目前我国正大力进行企业租赁、出售、联合、兼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合资合作等转制工作,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是我们不应局限于这些措施,而应切实引入主权机制,使企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否则,无论怎么变幻花样,它们也仍还将是一些虚有其表的阿斗企业.  应该看到,我们现在进行的联合兼并,并不主要是必然的优胜劣汰,而主要是由于偶然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因为在主权机制未引入之前,任何企业都是非现代的,这样它们的优或劣就主要是受偶然因素的影响的.优胜者之所以优,不过是因为偶然遇着一位能人而已;劣汰者之所以劣,也不过是因为偶然遇着一位平庸或拙劣的厂长而已.因此,企业的成败优劣是极为偶然或偶然性的相对较大的.而那些暂时优胜的企业也仍将面临着相对较大偶然性而导致劣汰的风险.如果企业制度已经现代了,由于主权机制的作用,企业的责任制度相对实在,平庸拙劣之人就难以钻营.于是,人才的偶然性就减小了;人才偶然性减小,企业的兼并与被兼并就较少是受人才因素的影响的,而较多是受商品市场的影响的.  承包、租赁、转让等似乎是一种比较实在的责任制了,因为所有者、经营者似乎都是具体的了,似乎主权机制已经被引入进来了,而实际则不然.因为这里的所有者并非最终的所有者,而是带有代理人的性质的.因此这种责任制就可能是不甚实在的.不过这些方法也不是因此而不能使用,只要能从技术上确保所谓的所有者的责任,这些方法也将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的.但是技术上的难度显然较大,或者还要再交付许多学费.  股份制在西方已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也仍然应该有效,不妨引进过来.但是要对它加以适当的改造,否则这种东西在外国有效,到了我国就可能无效或者效果很差.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尤其在所有制方面,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的,西方国家则相反.正是这个特点,使得我们在引进股份制时必须对它加以改造.因为公有制的最终所有者不是行政管理部门,而是全国的广大人民,而全国的广大人民要对某个企业直接行使所有者的权力,是毫无可能的,显然我们必须要对西方的股份制加以切合我国实际的改造.这个事情或许比较难做,然而再难做,也毕竟属于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技术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有些经济学者或许是认为这个事情困难得不能做好,于是提出私有化主张,甚至默认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现象.当然私有化自然也有私有化的道理的,就是它天生就是产权关系十分明确的,无论实行股份制或独资都容易建立责任关系.虽然私有化有这种优点,但是仍不能说明它是一条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公有制真理和希望永存.虽然我国近半个世纪的公有制道路坎坷曲折,但是这主要应该归因于经验,不应该归因于公有制本身.经验不足,事情就难以做成.孙中山中华民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华民国不好,而是因为经验不足.过去我们偏爱计划经济,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看成是对立的关系,现在我们的看法则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变化.我们发觉在公有制下也能够实行市场经济,也能够实行股份制度,也能够建立责任关系.而这只不过是有待我们去加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过去我们没有产生这种认识,也没有进行这种尝试,所以没有理由认为此路不通.主张私有化或许是因为怕费力气,也或许是因为怕走弯路,而选择了一条现成的道路.除非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对公有制完全失去信心,否则这种态度就是不端正的.  我们应该积极进行公有制下的市场经济、公有制下的股份制度、公有制下的责任关系的实践,这是十分必要的.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我们对解决这样一个技术问题持有充足信心;其次公有制最便于实现社会力量保障,因此它对人类的意义极不寻常.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一方面是受个人力量保障的,一方面是受社会力量保障的.二者都很重要.然而初看似乎前者重要于后者,因为人们生活所需哪一样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得来的?也确实如此.然而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却是一种纯粹偶然的东西.比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先天不足,有的人则先天良好.这种不足与良好都是偶然的,老天安排的.即使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具备了卓越的能力,也主要是因为受益于某些偶然的有利条件.所以一个人的成功看似必然,实则偶然.人们常说成功一半是靠努力,一半是靠机会,而实际上努力的人总是运运多于成功的人.这大概算是老天给安排的吧.既然是老天安排的,那又有什么公道可言呢?因此,个人力量保障总是存在缺憾的.那么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是用社会力量保障补救个人力量保障.社会力量显然是相对稳固而较少受偶然因素的影响的,因此这种保障就相对必然得多了.实现社会力量保障是人类不断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力量保障将会日益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保障.社会力量保障变得日益重要,公有制也将因而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公有制是最便于实现社会力量保障的社会制度.  既然公有制日益重要,日益不可放弃,我们在引进股份制时就应该让股份制来适应公有制,而不应该让公有制去适应股份制.股份制在中国不是不可以创造性利用的,不是既成不变的套路.何况股份制只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未必非此不可.  如果我们比较钟情股份制,那么怎样把它引进公有制经济中呢?前面讲过,股份制是凭借主权力量管理的责任制度,我国国有企业要实行股分制,只需在经济主权上大作文章,使责任制度周详起来,防止一切可能的虚假.从根本上说来,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国人民;全国人民把他们共同拥有的财产或资本委托给各级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又把这些资本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如此说来,所有者要对自己的资本负责,他首先就要追纠政府部门的责任.由于我国实行公有制制度,政府部门接受委托的资本十分巨大,因此它的责任也是十分巨大.鉴于这样重大的责任,我国应该尽快地完善责任政府制度.目前我国政通人和,形势很好.尤其中央政府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他们大多是品质优秀的人,为了正义敢闯地雷阵、敢跃万丈深渊的人;他们的才能也是很卓越的,甚至许多面临精简下岗的人员也都在电视画面上表现得十分干练.因此我国有希望有够尽快地完善责任政府制度.  由于责任政府制度的实施,政府部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将努力负起所承担的责任.那么政府部门将怎样实现自己的责任呢?很显然,政府部门也是不便于直接经营的,除了委托也是别无妙法.应该如何委托呢?如果是私人资本,通常都能够进行一种正常的比较把握的委托.所有者将挑选一个靠得住的人作为经营者,并且还将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随时进行监督.所有者绝不会随便委托他人,也绝不会委托之后放任自流.因为这是他们对自己负责而进行正常委托的必要手段.国有资本当然也应该实行这种正常的比较把握的委托,但是要因情制宜,善于通变.相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部门便成了所有者;作为所有者,与私人所有者不同的,是政府要挑选一个靠得住的人作为经营者,并随时进行责任监督非常不易做到,因为政府部门远远没有私人所有者那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政府部门本身可能存在着渎职和效率等问题.这样就使得正常委托不便于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委托呢?最好是改变过去单元委托的做法,而实行多元委托.即不把权力只委托给厂长或书记,而同时委托给厂长、财务、监察、全体职工等.如果只是委托给厂长或书记,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不但难以对经营者形成制约,而且还反而会为其所制;还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等的限制,政府部门无法及时而灵活地对经营者的行为做出反应.而如果实行多元委托,由于把一些事务或权力有效地委托出去了,政府部门就能够以有限的精力控制好手中的全部资本.这岂不就是垂拱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了?  在多元委托中,对全体职工的委托最为重要.因为委托给多数人要比委托给一两个人更可靠;一两个人易于谋私或渎职,而多数人则易于谋公或尽职.所以政府部门应该首先是把权力或资本委托给企业全体职工大会;其次才是委托给厂长或书记.如果设立董事会,那么董事会成员主要应从职工中产生,而且由全体职工大会决定.董事会成员确定之后,再从中产生厂长或书记及各部门负责人.经营者或由厂长、书记充任,或由董事会对外招聘.  在这种委托方法中有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真正赋予全体职工权力,使每个职工都拥有一份权力.请注意,这里所讲的权力不同于权利;权利只是一些好处,而权力则是一种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能保障责任的实现.  但是赋予职工权力,职工喜欢接受吗?换句话说,职工喜欢承担责任吗?前面讲过,人们对权力是很有兴趣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天然的权力爱好者.因为权力是一切手段中最具效力的了.可惜我们过去从未在企业中进行过这样的尝试.近来人们对权力显得冷漠,是因为它不够实在,而实在的权力只有傻子才不想去把握.  把经营权委托给全体职工,责任关系就相对实在了,但委托还不算是完全结束.虽然全体职工不便于谋私,但却还存在着全体职工的局部利益与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的冲突,所以政府部门还要加强调整局部与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政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  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把经济主权委托企业全体职工,让职工来决定领导者,而不是直接培训招标企业家而委之.因为我国企业家未必奇缺,而奇缺的是一种真正实在的责任制度以及由此而生成的负责精神.何况企业家是在工作实际中造就出来的.把经济主权委托全体职工正是为了建立真实的责任关系,防止虚假责任关系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尤其在目前我国政府责任尚未严明的情况下,这项技术对实现企业责任具有一定弥补作用.  这项技术措施还有益于实现政企分开.如果把巨额资本直接委托给一个所谓企业家,由于客观存在着的巨大风险,政府部门作为所有者理应对经营者进行很多干预;而如果是委托全体职工,由于风险减小,政府部门就可以少些对企业的干预,使企业增大独立性,从而能够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从国营变成国有.  这项技术措施比较适合用于不很大也不很小的中型企业.这类企业不大不小,数量繁多,政府部门直接经营,显然没有这种精力;,卖给私人或外商,国家又会蒙受巨大损失.所以最好是实行委托全体职工的国有民营或国民合营的委托方式.  政府部门把权力委托给企业的全体职工,这是否会防碍实行减人增效政策呢?这也未必.全体职工大会虽然掌握着企业的最高权力,但是董事会一经产生,它就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确定岗位数量,安排具体人员;对剩余人员仍可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裁减.减人政策固然必要,但不宜过于剧烈,而应该适度.目前我国仍应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责任制度,而这种责任制度是通过主权力力量实现的;我国的所以制是以公有制为主的,公有制不便于直接委托经营,而必须实行间接委托经营,于是在责任关系上增加了一个环节,因而也就侃责任关系增多了松懈的机会.正是我国的这种特殊国情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本质决定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将是多元委托的主权责任制度,而且主要将是委托企业全体职工的主权责任制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现代企业制度 : 经理人分享百科
现代企业制度
>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与组织管理制度。
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倾向与结构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实质上也是的交易。因此了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这一概念入手。
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在所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产权代表着与产权客体处置有关的一组财产权利。在这组财产权利中,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
2、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企业制度是、和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即通常所说的。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的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的制度不同,与改革以来形成的过渡性企业制度也不同。这种不同绝不是形式上的、次要方面的,而是实质性的、主要方面的,表现在:
1.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
2.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董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
4.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5.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与外部的、经营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及其他相配合,通过的收购、、联合、,通过经营者的选择和再选择,通过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使得以优化,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要素条块分割、封闭呆滞,优不胜、劣不汰,行政性严重的状况。
1、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1)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应该是国家是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拥有对企业财产的最终支配权,但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经营或支配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拥有独立行使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2)建立经营者的所有权制约机制。两权分离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仍要在企业经营者那里得到实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能保证国有资产在真正具有经营才能的人手上经营、能明晰企业应负的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责任、能对经营者“用脚投票”等所有权相制约的机制。
(3)明确产权关系上的自负盈亏责任。目前国有企业的自负盈亏主要限于收人分配上,而在产权关系上仍有许多亏损企业把债务包袱推给国家或者拖欠其他企业的债务,国家实际上为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产权制度改革是要在产权关系上明确企业承担的债务责任和。当企业破产时,国家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承担。
(4)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进人可以使一定量的国有资产吸收和组织更多的,放大国有资产的产权功能,提高其控制力、和带动力。同时又能使国有企业经营受到更多国有产权的制约,以保证国有资产营运效益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产权市场实现和流动,推动国有资产存量流向好的企业,流向国民经济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实现国有资产存量的优化配置。
(1)要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和,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可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可以依据法律制定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培育和促进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规则和社会秩序。政府作为的调控者可以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运用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政府不能再用行政管理的方法使国有企业运行行政化,否则国有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将流于形式。
(2)国有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为此,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即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建立由国务院向大型国有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制度,地方政府向所属大中型企业派财务总监制度。再次,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即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改变国有资产过度分散的状况,集中力量发展和加强国家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扩大企业。
3、加强和改善企业的
(1)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2)要实现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3)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和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4)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除就企业制度本身这三方面进行改革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进行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为企业进人市场自主经营创造良好的;大力培育市场体系、建立和加强市场经济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市场条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分配社会化、市场化步伐等。
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成功的原因则差不多。永煤集团的成功,正是由于它做了一个优秀企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在改制中引进了多元投资者;较好地实施了以煤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内部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等等。把这些因素归结为一点就是,永煤集团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可以说,这是成功的国有企业带有普遍性的特点: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决定了企业的成功。那么,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永远保持成功呢?
如果企业的竞争力仅仅维系在一个领导者身上,这种发展是难以持久的。一个优秀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就要使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这就要靠制度。从企业来讲,这个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它的核心是资产结构,或者叫。解决了制度问题,、经营管理变革等就会随之而来;有了好的制度,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就可以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
要使企业真正建立起以产权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改善,也需要改善。
第一,应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营造一个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因事而变的内部环境。
第二,应为企业创造一个靠市场机制选择管理者的外部环境。
“青岛啤酒”打造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平台
2002年11月,有关青岛啤酒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家中国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与世界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美国安海斯—布希啤酒公司(即A—u公司)正式携手,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1992年,青岛啤酒的年产量只有十多万吨,其生产规模当时在国内排不上前三名。当时,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国企,青岛啤酒虽然知名度非常高,但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也缺少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不仅企业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而且难以适应激烈的。
然而,就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青岛啤酒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先由一家传统的国有啤酒企业变成了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再由体制僵化的上市公司变成了一个不断收购、兼并而富有竞争力的大型啤酒企业。2003年上半年,青岛啤酒的产量已达到152万吨,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青岛啤酒之所以能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除了公司在企业发展战略、、内部组织构架和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外,青岛啤酒这些年来不断重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也是推动其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1993年,青岛啤酒抓住了一次历史性机遇,跻身于全国首批9家规范化股份制试点的国有企业之列,实施了全面的。当年6月,新设立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中国香港和上海公开发行了H股和A股股票,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了约16亿元人民币的。但是,在青岛啤酒看来,实现上市重要的不仅仅是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也对公司本身产生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即使其踏上了一个有助于形成有效法人治理结构的平台,使企业获得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青岛啤酒的股权结构来看,它以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相互制衡为目标进行设置,上市后的公司总股本为9亿股,其中,国有股为39982万股,占“44.42%;H股为34685万股,占38.54%;法人股占5.93%;A股流通股占11.11%。2001年2月,该公司增发了1亿股A股,总股本达到lo亿股,国有股比重降为39.98%,外资股比重降为34.69%,法人股比重降为5.33%,而A股流通股比重则升至20%。这样,实现了公司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又在保持国有股的相对控股地位的同时,避免了其“一股独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这些年来,青岛啤酒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中国现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实施一种较为可行而又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青岛啤酒在公司董事会设置方面有不少独特而有效的做法。
——1999年,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根据这一文件的精神,当年青岛啤酒结合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立即增加了和外部监事的比重,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率先建立了和外部监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架构。人们注意到,在青岛啤酒董事会的9名成员中,只有4人,由法人股股东提名的有2人,而3名独立董事则分别由知名的金融、法律和会计专家出任。占有董事会人数1/3比例的独立董事不仅广泛参与决策,也对管理层形成了一种监督、制约机制。
——在人员任职设置方面,青岛啤酒推行的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会主席三人分设、不得兼职的做法,这就形成了良好的权力制衡及。依据不同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法规和的规定,青岛啤酒制定及实施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工作实施细则》和《总经理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通过一套“董事会决定干什么,总经理研究怎么干,监事会监督哪些不能干”的规矩,明确界定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的职责、权限和议事程序等,从而使公司的运作结构既协调、高效,又相互制衡。
——在公司经营管理方面,青岛啤酒也较好地处理了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工作关系。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其“发言权”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战略、发展规划、投资购并、财务预决算、机构设置和人事任免等进行审议和决策,并规定凡是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必须由董事会审议批准后方能实施。而的“行动权”则表现在董事会授权及预算范围内对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开发和产品促销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负责。这样,既形成了合理的工作分工和相互制约,又避免了因职责不清而产生的矛盾。青岛啤酒董事长李桂荣把他的权责总结为“四抓、四放”方针,即“抓大放小、抓远放近、抓人放事、抓财放政”,并确定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正式定期会议,审议公司财务预算和决算等,遇有重大投资活动时,则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
由于有了上述功能构架,这几年来,青岛啤酒董事会对一系列收购兼并等重大投资活动的决策,做到了既审慎研究,又决策果断。它对中意的项目没有贻误战机,而对有风险的项目则立马叫停,如对管理层提出的收购制瓶厂和新建易拉罐厂等议案,在进行周密研究分析后,坚决加以否决。事实证明,这些具有前瞻性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从1999年起,青岛啤酒又陆续成立了财务与、与、公司战略发展与投资委员会,确保了董事会科学而高效地运作。这些专门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担任委员,充分发挥了他们在财务、、融资及投资、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同时还制定了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细则,明确规定了委员会的职责、议事程序和会议制度等。除公司董事会秘书室为委员会提供日常的联络、工作支持和服务外,青岛啤酒还在各专门委员会下面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公司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和战略发展部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兼任,负责为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和工作支持,大大方便了委员会开展工作。例如,每年的和定期的,都由公司财务部和董秘室提前5—10天将初稿提供给董事会财务与审计委员会的成员,让他们提前了解相关内容及监管要求。在委员会召开会议时,由财务部负责人介绍财务报告的编制情况,与公司聘请的境外审计师事务所的接受委员会成员的质询并做出解释,在进行补充或修改且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财务报告的内容后,才将财务报告提交给公司董事会进行审议和表决。这样,就起到了严格审核把关、防止遗漏的效果。
评论&&|&& 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