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净值型产品非净值型保本吗

不要方,这三类理财产品千万不能买!
我的图书馆
不要方,这三类理财产品千万不能买!
人民币加剧动荡,股市迎来股灾纪念一周年,昨天又感觉回到一年前。看着手里充裕的资金,很多人还是选择将钱投向银行。不过,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银行理财的收益也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预期。其中,有三款产品,当前要谨慎购买!一个是开放式理财。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节奏加快,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产品数量日益增多。不过,现在该类产品的运作较为混乱。第二个是保本产品。根据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综合考虑流动性、风险和收益,保本类产品已不是最佳选择。最后是结构化理财。近期有121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部分产品本金甚至亏损达10%。其中结构化理财成为重灾区。要买开放式理财?现在鱼龙混杂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现在,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数量日益增多。部分银行甚至已不发行封闭式产品,全部转为开放式理财产品。5月份有81家商业银行的1798款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93款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正常运作。据了解,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远远不及非净值型产品,是因为投资者对其认可度依然不高。也有银行人士表示,开放式非净值型产品是过渡,净值型产品才是趋势。不过,面对数量呈上升趋势的开放式产品,目前开放式产品运作混乱。混乱主要表现在开放式非净值类产品。多数银行在封闭式产品的基础上套一个开放式的“马甲”,产品仍是一期一期的发行,并且不可存续。而产品开放类型也是五花八门,有日开放、周开放、双周开放、月开放等定期开放式,有按投资周期滚动式,还有不定期开放式。实际上,开放周期不同主要是根据资金锁定时间长短去定投资收益率,但这就造成很多类似名称的产品出现在同一家银行,看上去眼花缭乱。还在买保本产品?已不是最好选择5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增长超10%,但理财收益却再次创新低至3.89%。数据显示,从产品发行量看,5月累计有165家商业银行共发行5987款理财产品,环比增长12.07%。但从产品收益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业内分析,最近几个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下跌属于趋势性下跌,其中保本类理财产品的性价比已接近可投资临界点,综合考虑流动性、风险和收益,保本类理财产品已不是最佳选择。数据显示,目前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降至3.26%,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降至3.21%,这一收益水平已经低于部分商业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相比于定期存款投资起点低、可部分提前支取、风险低等因素,保本类理财产品已不是最佳选择。对于投资者来说,业内人士给出的建议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做投资决策,货比三家很重要,需要查询和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便在千差万别的收益率中选出最优产品。10%亏损!结构化理财成重灾区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有121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112款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占到期结构性产品总数的33.63%。具体来看,特别是从到期实际收益率看,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平安银行是重灾区,到期实际收益率低于1%的30款产品被三家银行包揽,其中汇丰依然有多达5款产品出现本金亏损10%。从各家银行不达标数量看,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合计有92款产品不达标,占到不达标产品总数的76%。从挂钩标的看,挂钩股票指数和黄金的产品最多,分别有35款、41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结构中设计的多空方向与市场实际走势相背离,投资者要想在这类产品上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需要对挂钩标的走势有较准确的判断,并做对方向。&
TA的最新馆藏[转]&[转]&新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个什么鬼?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微信公众号:理财周刊
  通常而言,投资者在选购银行产品的时候,最关注的一是预期年化收益率,二是投资期限。在此,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理财产品是不保障本金、且收益浮动,但投资者一般也会“默认”预期收益的最终实现。
  的确,对于一直以来都以“预期收益型”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而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言,确实不用投资者在购买时考虑太多问题。然而,对于银行理财中的新成员――“净值型产品”,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而且,往后这类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
  净值型产品数量增长
  近年来,开放式、净值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比以往有了明显增加。根据《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2015年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37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0.81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44.64%。
  以为例,根据该行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招行净值型产品余额为9617.02亿元,较年初增长296.33%,占理财业务资金余额的比重为52.82%,较年初提升23.64个百分点。
  此外,《上海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年度报告(2015)》也指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将由传统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型。这意味着往后银行理财产品也会逐步打破“刚性兑付”的传统,将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主体落实在投资者身上。
  银行理财产品像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与开放式基金类似,在开放期内可,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赎回,产品的收益也与产品净值直接相关。因此,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申购份额、赎回金额与实际收益等的计算都与普通的开发基金有相似之处,投资者有必要先进行简单的了解。
  申购份额的计算:申购份额=申购金额÷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
  举例:某投资者投资5万元人民币于净值型产品,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为1.02元人民币。则投资者实际申购份额=5=49019.60份(不计算申购、赎回费)。
  说明: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通常为(T-1)日终净值,于估值日后第一个银行工作日(T日)公布,首发募集期的理财计划份额净值为1元/份。
  赎回金额的计算:赎回金额=赎回份额×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
  举例:某投资者赎回1万份理财计划份额,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为1.03元人民币,则赎回金额=1=10300元(不计算申购、赎回费)。
  实际收益的计算:实际收益=投资者赎回实际金额-总申购金额
  举例:某投资者申购5万元,申购时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为1.02元,赎回时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为1.05,则投资者总收益为(不计算申购、赎回费):
  申购份额=5=49019.60份
  投资者赎回实际金额=49019.60份×1.05元=51470.58元
  投资者实际收益=00=1470.58元
  说明:如投资者在赎回时的单位净值小于申购时的,就产生了亏损。产品运作期间,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可能为负,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损失全部本金。
  由于净值型产品不再有“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者如果要将其与“预期收益型”产品进行比较,就需要进行将产品历史净值转化为年化收益率的计算。
  年化收益率的近似公式为:年化收益率=(当前净值-初始净值)÷初始净值÷已成立天数×365天。
  如产品成立已满1年,可直接以以下公式来计算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当天净值-去年同一日对应日净值)÷去年同一日对应日净值
  举例: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初始净值为1元,成立270天后最新净值为1.05,那么,其年化收益率=(1.05-1)÷1÷270×365 ≈ 6.76%。
  说明:通过产品的历史净值所计算的年化收益率只能代表其历史上的收益率情况,而不是像“预期年化收益率”指向未来情况,投资者可以用来作参考。
  部分产品有短期赎回费
  一个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通俗解释是“购买时产品净值为1,下一个交易日,如果产品净值变为1.2,则每份收益为1.2-1=0.2”,与以上计算相符。不过,这种说法的前提是――不计申购、赎回费。
  大部分净值型理财产品不需要申购费,但部分银行对其赎回费作出了规定。其中,有银行对申购、赎回均采取零费率政策,如广发银行的“薪享事成净值型人民币理财计划”;也有银行对于持有时间较短的情况,收取一定的赎回费。赎回费的计算基数通常是赎回金额,而非认购金额,即:赎回费=赎回金额×赎回费率。
  部分银行对部分产品收取赎回费。例如,的“得利宝开新添利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对于持有时间小于100天的情况,收取0.3%赎回费;对于持有时间大于等于100天的,则无赎回费率。又如,招商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天添金理财计划”,对于投资者持有不满1年赎回的情况,收取0.1%的赎回费;持有满1年赎回时,不收取赎回费。
  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较多。根据不同产品,收费政策也不同。如针对个人高净值客户发售的“行业优选理财产品”申购、赎回费率均为0%;而另有一款“全权资产委托系列产品―混合型均衡收益”产品则对于持有期小于3个月的情况,收取0.1%的赎回费;持有期大于等于3个月的,不收取赎回费。
  收益可参考“比较基准”
  虽然在购买净值型理财产品前,投资者无法预知产品的收益率,但对于产品的收益率,投资者可以参考银行定期发布的“业绩比较基准”。在此,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投资者可能获得的实际收益,也不是银行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承诺。
  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开新添利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是该行推出的一款定期开放式的净值类理财产品。产品的开放日为产品开放期内每月10号(如当天为非工作日,则开放日延至下一工作日),交通银行会在每个开放日的前一工作日公布下一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
  此外,投资者也不能同购买“预期收益型”产品一样当个“甩手掌柜”就能轻松理财,而是要经常关注银行定期发布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相关信息。如银行定期披露的产品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了解投资状况、投资表现、风险状况等信息,以及对产品及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搜狐理财每周将对重要理财话题,请金融机构的专家与网友线上交流互动,一大波赚钱机会到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更多的投资赚钱资讯,请关注搜狐理财官方微信号【财技】,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责任编辑:谭玉庆 UFO56)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加快转型开放式净值型将成主打
嘉兴在线—南湖晚报
  这几年,嘉兴老百姓的理财意识日渐增强,相比曾经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越来越受青睐。调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1026.29亿元,同比增长45.33%,增速高于同期存款增速38.76个百分点。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下称《年报》)向市场展示了一幅银行业理财市场的全景图。
  从《年报》披露的各项数据可看出,2015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债券市场打破刚兑,存贷款利率不断下调,A股市场跌宕起伏,以股灾为分割点,上半年投资围绕打新、两融收益权、分级A等资本市场相关品种,下半年则在多次降息降准的背景下,银行理财面临资产配置荒,大力发展委托外部投资业务。
  然而,在当前&资产荒&的大环境下,银行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降再降,今年的年中效应也不甚明显。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节奏加快,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数量日益增多。
  开放式理财产品异军突起
  根据《年报》,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数量为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其中,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0.32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5.08万亿元,增幅为96.95%。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46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共发行186792只,累计募集资金158.41万亿元,其中开放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含各开放期内的申购)115.55万亿元。
  封闭式理财产品是这些年来投资者比较习惯的产品,数据显示,封闭式理财产品仍占主要地位。但今年上半年,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产品宣传来看,开放式理财产品增长迅速。事实上,以数据分析,截至2014年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3604只,资金余额5.24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分别为6.55%和34.91%,其中资金余额较2013年末增长3.56万亿元。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增幅较大,年末开放式产品占全市场的比例较6月末提高14.67个百分点。
  而在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4.68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3.15万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5607.5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4079.7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率型向开放式净值型转化为大势所趋。&《年报》指出。
  为啥要推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逐步回暖等外部环境以及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增大、产品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错配等行业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而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形态不利于真正落实理财产品风险承担主体,也不利于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情况。&业内人士总结分析,&通过创设可申购、可赎回、收益浮动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银行可利用动态管理、组合投资的手段灵活配置各种金融资产,单一基础资产的风险得到分散,解决了实体经济需要长期资金但理财资金端需要流动性的矛盾,同时产品风险收益情况也可通过净值波动及时披露给投资者,如此将彻底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事实上,早在2014年12月,银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应通过加大银行发售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的成本,推动银行改变目前理财产品的主流形态,引导商业银行发行组合管理类的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以及产品与资产不存在期限错配的项目融资类产品(先有项目,再有资金),使得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真正过手给投资人。&
  这就意味着,市民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多一份理性和对产品基本的了解,而不是简单地依靠预期收益率来决定是否购买。&其实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降低风险的方式,也是倒逼投资者更多关注产品内容,而不是仅仅关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此作为购买的标准。&有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买理财产品能赚多少钱?
  对于市民孙女士来说,买理财产品可能是目前在她心目中比较靠谱的投资方式了。&买黄金深套,白银也买过,也是套,去年炒股没多久就碰上股灾,赔了个精光。还好有几笔钱我是固定买一年期理财产品的,虽然4%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不算高,但每年都是稳稳的,至少没亏过。&回忆自己这几年的理财史,孙女士想想也肉疼。
  理财产品为客户带来了丰厚回报。《年报》显示,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651.0亿元,比2014年增长1529.7亿元,增幅为21.48%,其中封闭式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9%。分投资者类型来看,一般个人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4696.9亿元,机构专属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2379.5亿元,私人银行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816.8亿元,银行同业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757.8亿元。同时,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理财业务收益约1169.9亿元。
  同时,从这组数据中也不难发现,银行理财收益在不断下滑。2014年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5.06%,较2013年提高56个基点;但是,2015年封闭式产品的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4.69%,主要是下半年在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收益率下降明显。其实2015年上半年借助打新、两融收益权等,银行理财仍有不少5%至6%收益的产品。
  今年初以来,资产配置荒仍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还将继续下滑。
  净值型理财产品怎么买?
  那么,净值型理财产品该怎么买呢?记者综合了多位理财师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开放式基金类似,为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承诺固定收益,获得的收益只与产品净值有关,但可提供净值查询,并按每日、每周、每月等固定周期公布净值。此时大部分投资者会有种错觉,认为风险很大,其实银行用净值来计算的理财产品都是比较稳健的产品。
  那么,如何判断这个产品的往期收益率呢?事实上,净值型理财产品刚成立时通常都是从1开始计数的,假设一款理财产品已经成立270天,最新的净值是1.05,那么,其年化收益率=(当前净值-初始净值)/初始净值/已成立天数&365天=(1.05-1)/1/270&365=6.759%。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有申购费和赎回费的,投资者在计算收益时还需将申购费和赎回费刨除。
  而在大家关心的盈亏上,此类产品的购买或赎回是按照份额计算的。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净值是变化的,比如想购买5万元的产品,该产品的净值为1.06元,那么理财份额=50000元/1.06元&47169.81份。当这款产品净值涨到1.08元时,你想赎回,你的赎回总金额是47169.81份&1.08元&50943.40元。想知道自己盈亏多少钱,就是净值的差价乘以份数。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需要清算时间来计算净值和份额,因此这类产品的到账时间最快也是T+1日。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4
此次《措施》贷款方面趋严,名下已拥有一套住房或无住房但有...…
记者昨日专访到了站在这一职业顶端的两位“超级网红”——张...…
24小时热点新闻
通过淘宝、QQ群等途径,花费数元购买“新用户资质”,就可以通过全新账户下单,获得外卖平台的首单减免优惠,全程不超过10分钟,且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2月份浙江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8.5%。11个设区市价格全部上涨,其中杭州、嘉兴和宁波价格分别上涨25.6%、18.4%和10.8%,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2.0、0和0.4个百分点。
现在游客来一趟宁波,到底能买点什么样的伴手礼适合送人或者留作纪念?宁波发展伴手礼经济,还可以发展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闭式非净值型保本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