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excel统计年龄段人数的是否有目标规划的情况统计调查

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1班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2)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4)从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1班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2)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4)从上表中,你还能获得其它的信息吗?(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关心收入分配的人数是90人,占0.25;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可知共有90&0.25=360(人),则关心住房,养老保险的频数,关心医疗改革和其他的频率可知;(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易知30-35岁的人数为360人,圆心角的度数差应该为百分比乘以360&.(3)根据概率求法,找准两点:①30-35岁段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数目和;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4)从中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的信息即可,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抽取的30-35岁人群的关注情况关心问题频数频率收入分配900.25住房问题540.15物价调控360.1医疗改革180.05养老保险540.15其他1080.3合计0&&.故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是45度;(3)(36+18)&360=0.15.故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0.15;(4)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的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了频数、频率、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从中整理出解决下一题的信息,考查了学生们的理解、加工信息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数学
24、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1班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2)求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
科目:初中数学
20、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1班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2)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4)从上表中,你还能获得其它的信息吗?(写出一条即可)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1班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2)求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关心问题频数频率收入分配900.25住房问题0.15物价调控360.1医疗改革18养老保险0.15其他108合计3601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2年内蒙古乌海二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1班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2)求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关心问题频数频率收入分配900.25住房问题0.15物价调控360.1医疗改革18养老保险0.15其他108合计3601
科目:初中数学
2011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902学生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到目前为止,共有不同年龄段的2880人参与,具体情况统计如下: & 抽取的30-35岁人群的关注情况
& & &&&&&&&& 所调查的2880人年龄分布情况
& & & & & & & & &
(1)请将统计表中遗漏的数据补上; (2)扇形图中表示30-35岁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3)在参加调查的30-35岁段中随机抽取一人,关心物价调控或医疗改革的概率是多少? (4)从上表中,你还能获得其它的信息吗?(写出一条即可)& (原创)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投稿:谢约级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TheSurveyMethodsin PlanningandDesign 6——Confent Analysis 戴菲章俊华 DAIFei.ZHANGJun—hua 摘要: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
开发区2016年春季中小学幼儿园 开学工作检查方案 为全面、准确了解开发区学校开学工作实际情况,教文卫局定于2月19日—25开始对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检查人员 (一)综合检查组 组长:汪君 组员:罗…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几种电压中,最大的是( ) A.发生闪电时云层间的电压 B.无轨电车的电源的电压 C.家庭电路电压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2、.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TheSurveyMethodsin
PlanningandDesign
6——Confent
Analysis
戴菲章俊华
DAIFei.ZHANGJun—hua
摘要: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在规划设计领域研究中应用前景广泛。概要部分包含方法
的概念、价值、发展历程等内容。然后,对方法特点和适用领域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接着,通过建立研究目标、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化处理、信度分析、统计分析6个步骤,进~步详细说明方法的操作过程。最后,案例部分演示了建立绘画中河流景观的分析维度体系、量化河流景观的视觉效果、典型的统计分析手法等方面内容。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内容分析法;分析维度:信度分析,调查方法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4—0072—06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9—02—03:修回日期:2009—03—13
Abstrad:Contentanalysisapplication
origination
objec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method
anddesign
totheIiteralincludes
content.whichcontents
potentialwide
research
fieldofplanningThegeneral
theofits
definition,valueand
Then.thefeatures
andtheapplications
research
planning
anddesign
discussedNext.its
operationexplained
withdetailsby
steps:sellinguppurposes.sampling,designing
analysis
river
dimensions,quantifyingdata.analyzinglandscape
reliabilityandtakingstatistics.Finally,howtheinformationresearches
analysisdimensionsfor
thepidures.how
statistics
toread
oftheriverin
landscapethispaper.
inthe
pictures
getquantitative
data,andhow
lakeforthesimilar
displayed
Keywords:landscapemethods
architecture;planning
anddesign;content
analysisway;analysisdimensions;reliabilityanalysis;survey
之前探讨的关于调查方法的系列论文中,除了实地调查的完全观察之外,调查者都不同程度地介入研究的对象,有可能对其产生
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资料调查类的方法属于非介入性研究,即可以使研究者无须身处实地研究社会生活,而且不会在研究过程中影响到研究对象。非介入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和历史ll:l:较分析法…。尽管日本建筑学会编著的《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一书在资料调查类的方法中探讨的是既有资料分析法”。,但是考虑到我国与日本在各类统计调查及资科源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本文将探讨在规划设计研究领域不太受各国国情差别的影响、更为普遍适用的内容分析法。
揭示文献含有的隐形资讯内容,对事物的发展做出预测。比如,在1990年完成的畅销书(2000年大趋势》(Magatrends2000)中,作者奈斯比特和阿布尔丹(Naisbitt&Aburdene)使用内容分析法判断了现代美国生活的主要趋势。他们有规律地考察了每月数以千
计的地区报纸,出版每季的趋势报告。书中考察了一些他们观察到的普遍趋势。同样,在规划与设计学领域,我们也可以通过该方法
研究许多非常有趣且极具价值的课题。比如,通过在规划设计领域国内核心学术期刊的发表论文中,统计“可持续”“历史保护”“生态”等代表不同研究方向的关键词出现频率,可以分析比较不同时期,比如20世纪90年代与2000年以后,各研究方向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再如,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的词频分析,探讨如何在园林设计
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实际上,这里的文献内容含义广泛,包括任何形式的传播媒介,如书籍、杂志、诗歌、报纸、绘画、法律条文、电视媒体等。对文献内容的研究往往容易定性分析,难于定量处理。内容分析法在这方面显示了其特长,提供了客观系统且量化分析的手段。
中体现“五感”的景观元素?或从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构图要素分析中,探讨传统的景观要素构成方式……
内容分析法最早产生于传播学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Lasswell)等人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
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获取了许多军政机密情
报,这项工作不仅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明显的实际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形成一套模式。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Berelson)
内容分析法的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或趋势,
出版了《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Communication
Research)一书,确立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真正使内容分析方法系统化的是上文提到的奈斯比特,他主持出版的“趋势报告”就是运用内容分析法,享誉全球的(2000年大趋势》一书
就是以这些报告为基础写成的。2方法特点
内容分析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它是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根本的优点。
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从一定本质反映文献内容的量化标
准,并将具体的文献内容依照该标;隹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但定量数
据只不过把定性分析已经确定的关系性质转化成数学语言,不管数
据多么完美无缺,仅是对事物现象方面的认识,不能取代定性研究。因此这种方法能够达到对文献内容所反映“质”的更深刻、更精
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般从定
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
它是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规范的方法,内容分析法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类项目和操作规则按步骤进行,不太
受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影响。不同的研究者或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时间里重复这个过程都应得到相同的结论。如果出现不同,就要考虑
研究过程有什么问题。
它属于结构化研究。内容分析法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对分析过程高度控制,所有的参与者按照事先安排的方法程序操作执行。结构化的最大优点是结果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便于用计算机模拟与处理相关数据。
它还属于非介入研究(non—reactiveresearch)。内容分析法的调查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涉及调查对象地或调查对象者。研究者
与被研究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互动,小说已经发表,绘画已经完成,报
纸已经刊出,被研究的事物不受来自研究者的影响干扰,有利于保
证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
它可以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内容分析有助于分析揭示文献
内容的本质,如查明几年来某专题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趋势,追溯学
术发展的轨迹,描述学术发展的历程,依据标;隹鉴别文献内容的优劣,反映个人与团体的态度、兴趣,揭示大众关注的焦点等。
另外,就时间和金钱而言,内容分析法还具有经济性的突出优
点。它可供研究人员个人单独操作,既不需要大量的调查人员,也
不要求特别的设备,只要能接触到资料并加以编码,就可以开展内
可重复性也是内容分析法的一大优点。实验、观察、访问、意识
捕捉类的调查方法,如果采集的数据不够理想,就不得不重新再来~遍。某些情况下,当被研究的对象或事件一去不返时,就不可能
重新补充数据了。而内容分析法与别的方法相比,容易重做调查的
一部分或全部,以得到理想的数据。
当然,内容分析法也有局限性,那就是该方法被局限在考察已经记录好的传播内容上。尽管传播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口
头的、书面的,或者是图像的,f日是它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被记录,以
便于分析。
3适用领域
适合内容分析法的研究领域很广,就调查分析的对象材料性质
而言,它可以是文字记录形态的类型,也可以是非文字记录形态的类犁,比如绘画、电视广告、演讲录音等。比如,有日本学者从地位
类似于中国《红楼梦》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里关于庭园植栽的描述中研究香味景观设计。研究抽出小说中关于植栽香味的21个章回44处描述文字,分析其中描述文字出现较多的主要植栽种类蜡梅、梅、桔、藤(分别是13处、8处、8处、8处描述文字),从空间物理要素与人的体验感受探讨香味景观的设计。分析探讨了香味
植栽与建筑空间布局的关系,具有香味的植栽设计形成的嗅觉景观
与视觉景观的关系等”】。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的综合感受设计景观,要比单纯的视觉景观丰富得多”1。
因为规划设计领域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空间形态,所以利用如
绘画等能反映视觉空间效果的非文字记录形态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类型更为常见。比如,有韩国学者利用博物馆珍藏的关于描绘皇宫景观的24幅系列历史画卷“东阙图”,从建筑、室外空间、植栽、水景、石景等方面分析皇宫造园的构成要素“7(图1)。
就研究主题而言,内容分析法既可应用于规划设计领域历史类
的研究,也适用于前瞻性的趋势分析。例如,日本造园学会组织大
批专家,以1995—2007年13年间该学会杂志上发表的1200多篇
论文内容为分析对象,在2008年完成了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学术领域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趋势的课题研究”1。日本城市规划
学会每2年1次定期进行类似研究,成为引导今后学术研究的重要
东阙图中大造殿的花阶91
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虽然较广,但适于其的内容一般应具有能重复操作、被人的感观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征。通
常对不具备这样特点的、潜在、深层的内容不适于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否则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是否能够建立分析维度,是否经得起信度检验,是否能够抽取到足够多的样本数据等
都是该方法能否适用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只有被人的感观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的事物,才可以建立范围界定清晰的分析
维度,才会在不同评判员的操作下,均可以得到误差范围内的相同数据,经得起信度检验。而且,只有当内容具有重复操作性,调查才
有可能积累到足够的样本。
4操作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操作过程包括六大步骤:建立研究目标、内
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化处理、信度分析、统计分析。4.1建立研究目标
建立研究目标是研究的起点,适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目标主要
类型有特征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等。特征分析和趋
势分析的研究类型案例,有前文提到韩国宫殿造园构成要素的研究
和日本造园学会近年来研究成果和趋势动向的研究。比较分析的研究目标类型也很常见,比如如果研究若干专业杂志的不同特色,就可以使用这些杂志发表的文章作内容分析,统计代表不同特色倾
向的专业词汇出现频率。意向分析的研究目标,可以应用在比如城市规划的前期调查阶段,从地方报纸等传播媒介中分析市民的发展意向。
4.2内容抽样
内容抽样就是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抽样工作包括2个方
面的内容:一是界定总体,二是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决定总体,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和它的特殊性。完整性是指要包含所有有关的资料,特殊性是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有关的特定资料。内容分析法常用的3种抽样方
式是:来源抽样、时间抽样、分析单位抽样。
1)来源抽样:指对资料来源的取样,如选择怎样的小说、绘画、报
刊、杂志、电视节目等。
2)时间抽样:指选择哪~段时间的资料进行分析。例如要研究
某一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需要对几十年来的有关学术期刊论著进行内容分析,这就需要通过按时间抽样取得。
3)分析单元抽样:分析单元是指在内容分析法中描述或解释研
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确定抽取资料的分析单元,可能是单词、题目、体裁(例如古典绘画中以山水画”’而非人物画、花鸟画作为分析单元研究景观)、段落、项目(例如书或信件)、概
念、语意或者是以上各项的组合等。
例如:日本城市规划学会对学科研究成果和趋势的定期研究,
在内容抽样阶段就运用了上述多种抽样方式。首先,该研究进行的
是来源抽样。因为专业学术期刊多种多样,且很多研究成果收录于
相近专业的学术期刊。所以研究确定抽样来源为城市规划、风景园
林等相近专业的学会杂志,这样既保证了覆盖面,也体现了权威
性。其次,由于该项研究每2年1次定期进行,所以时间抽样确定在过去2~3年内出版的最新研究发表论文集和杂志。接下来,分析单元抽样的过程是指在这些论文集和杂志里,通过关键词检索发表的
研究论文。被抽样的分析单元在这里指的是研究论文。然后,依照
不同关键词将相关论文归类,由这一领域的权威学者负责进行内容
分析研究,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特点,指明今后的研究趋势。
4.3设计分析维度体系
分析维度指根据研究目标而设计的,对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和标准。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是内容分析法操作过程中最为核心且难于把握的一步,其地位作用类似于问卷调查法中的问卷设计。
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有2种基本方法,一是采用现成的分析维度系统,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自行设计。现成的分析维度体系往
往来自传统的理论、以往的经验,或对某个问题既往的研究成果。自行设计分析维度,首先需要熟悉和分析被研究的对象资料,并在
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分析维度。然后,对分析维度进行试用,了解其可行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再进行修订,直到发展出客观性较强的分析维度。无论是采用现成的还是自行设计的分析维度,都需要进行信度分析,以确保维度体系的客观性。此外,确立分析维度还需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1)事先确定:分析类别(维度)必须在进行具体评判记录前事先
确定,不能一边进行资料评判数据输入,一边适应性地修改补充。
2)层次性:分类的层次必须明确,逐级展开,不能越级和出现层次混淆的现象。
3)定量化:设计分析维度时应考虑如何对内容分析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即考虑到使结果适合数据处理的问题。
4)全覆盖:分类必须完全、彻底、能适合于所有分析材料,使所有
分析单位都可归入相应的类别,不能出现无处可归的现象。
5)不重叠:分类项目的含义要有明确的限定范围,而且彼此不能重叠。避免出现对分析单元的判断既可放入这一栏目,又可放入另一栏目的现象。
日本学者蔌岛哲在研究欧洲印象派都市风景画和日本浮世绘风景画里表现出来的景观设计手法时,设计的分析维度体系如(图2)所示。绘画作为非文字的视觉作品,是较难建立分析维度的。研究从景观设计的研究角度,首先在大层次上分为水景、道路景观、建筑景观、绿化景观等主要类型。然后,在大层次上细分景观构成元素的小
画家l歌川I广重
东海道五十三次l画名l
口口口口口一
11)河J11
御油?旅人留女
11)树木(2)草地
(3l森林
超近景近景中景远景构成要素
一口口口口■
超近景近景中景远景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No
(2)海洋
13)驳岸
{4)港口
口口口Yes
口口■口口
(5)田野(1l树木
O道p路en。sDace
(5)船舶
13)园林
:;喜薹:
■街道上口驿站出入口
口河流沿线
口驿站外口桥上
图2风景画与景观设计研究的分析维度示例。8
层次,比如,绿化景观由树木、草地、林地、山、田野等元素类型构成。维度,对同一材料独立进行评判分析。
3)对他们各自的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信度系数计算:
接下来,在每一景观元素中分析它们在超近景、近景、中景、远景的景观构成方式。研究综合各种理论,将超近景、近景、中景、远景的标准
分别设置为100m以内、100~300m、301~1000m、1000m以上。此外,视点的位置、视线的高度、构图方式等景观构图的重要方面也作为分析维度。作为分析素材的每幅风景画的景观构成要素,基本都能在这个覆盖全面而不重叠的分析维度体系中被判定为有或无
其中R为信度,K为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2个评判员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K的计算公式为:
1+(几一1)Xk
的结果,从而取得1或O的量化数据。
4.4量化处理
量化处理这里主要是指评判记录,即根据已确定的分类项目和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的信息作分类记录,登记下每一个分析单位中分类项目是否存在和出现的频率。做好评判记录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分类项目用量化方式记录研究对象在各分类项目的量化数据(例如:有、无、数字形式、百分比)。
N1+N2
其中M为2人都完全同意的分析维度(类目),N,为第一评判员所分析的类目数,N,为第二评判员所分析的类目数。
4)根据经验,如果信度分析白勺数值大于O.90,则可以把主评判员
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
5)如果信度值不达标,则需要解决产生问题的环节。可能需要重新修订分析维度,也可能需要对评判者再培训。重复评判过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为止。4.6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指对评判结果(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各分
2)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易于统计分析的评判记录表记录。先把每
一分类项目的情况逐一登记下来,然后再做出总计。
3)t8同分类项目的评判必须由2个以上的评判员分别做出记录,以便进行信度检验。评判记录的结果必须是数字形式。
4)在根据分类项目出现频数进行判断记录时,不要忽略基数。4.5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
析维度(类目)特征及相互关系,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得出关
于研究对象的趋势或特征或异同点等方面的结论。
5案例分析
鉴于规划设计学研究对象以视觉空间景观为主的特点,案例选
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是指2个或2
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行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内容分析法信度分析的基本过程是:
1)对评判者进行操作方法的培训。
用了日本学者蔌岛哲等对于《广重的浮世绘风景画与景观设计》的
研究。九州大学教授蔌岛哲先生是日本对绘画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景观设计方面的权威学者。他研究成果丰硕,并出版了关于欧洲
印象派都市风景画和广重浮世绘风景画与景观设计研究的2部专
著。书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成为规划设计学中运用绘画作品进行内
2)通常由研究工作者本人作为内容分析的主要评判员,同时安
排另外一入以上的其他人作为评判员,每个评判员按照相同的分析
容分析的典犁方法,并对该领域后来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反映景观特色的山水画历史悠久,作品丰富,如果将类似的研
河流特征与景观要素的分析维度…
所占比例/%
所占I:LIN/%
上游4105桥
20526位
527近船10263下游
368景大树821.1要描
15395素
79绘田野
8210i4:3
185由河畔8211
0~50m
14368景桥37要9河
51—100m4
河岸、土堤5
132流宽101—200m5132其他
201~500m11
289、——
501m以上
105景摆渡12
316要物资运输
无11289
生活用水252渔场
注.近景要素经过重复计算
画家视点的分析维度”I
究方法运用其中,应该能产生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歌川广重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画家,擅长浮世绘风景画。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是他的系列代表作,描绘沿2条古道从东京到京都500多千米旅途的126幅风景画。专著中收录的系列研究由河川I景观
构图、树木景观构图、建筑景观构图、视点位置与山的
仰角、典型景观与实景、运用了透视法的构图6部分组成。因为篇幅有限,本文仅介绍作为第一部分的河川I景观构图的研究,并着重探讨建立绘画中河流景观的分析维度体系,量化绘画中河流景观的视觉效果,典型的统计分析手法等方面内容”1。
在126幅风景画中有38幅是描绘河川景观的,
因此研究的对象就是这38幅风景画。研究目的是揭
示风景画运用的河川景观构图特征,因此从河流自身特征、周边景观要素、画家视点3大层次设计分析维度o3大层次又进一步分解为4个、3个、3个作为分
析维度的小层次。河流自身特征包括4个维度:上、中、下游的位置关系;描绘场所
类型:河流宽度:;"--7流功能。周边景观要素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要素3个分析维度,如(表1)所示。画家视点分为水视率、俯瞰度、流轴角3个分析维度,如(表2)所示。
水视率和流轴角是研究者基于研究对象特征设计的分析维度,在研究中给予了严
密的概念界定。水视率指画中反映的水面面积占整个画面面积的比率,如{图3)所示。计算这种不规则形态的面积比例,通常使用一种简化的方法。首先,将整个画面覆盖上均匀细密的方格网,统计水面所占方格网的格子数,然后计算水面的格子数占总方格数的比例即可。流轴角指画面的长边与河流的倾斜角度,如(图3)所
示。通过以上10个分析维度,每幅描绘河JII景观的风景画,关于景观内容的基本信
息都可以依照分析维度,被判别为“有或无”(分别赋予1或0的值)和数值的量化数据。
统计分析阶段,研究首先运用单变量统计分析的频数分布,总结河JIl景观表层
的基本特征。频数分布指在统计分组和汇总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组次数的分布状况,
其表格一般包括3个要素:组别、各组的单位数、各组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表1、2)都属于典型的频数分布表。为了进一步形象化地反映各分析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还大量运用了便于交叉分析的柱状图,如(图4)所示。(图4)上方标示的数字表明,在36幅描绘河川的山水画中出现该种景观要素的画幅数量。例如,当画家的视点处于河滩上时,由于此时河流较宽,视线水平,所以有2幅画中出现了船的景观要素,而描绘桥的景观要素1幅也没有。为了解析这些景观要素更深层的结构关系,研究运用了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数量化…类方法,发现水视率和流轴角是影响景观要素的重要因子。数量化…类的分析方法是用来探求事物隐含的共通要因,具体方法
详见章俊华的《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10)——数量化…类》一文”1。当水视率
达到20%或流轴角达到10%时景观要素会出现显著变化。于是,分析依据这2个重要指标,将河川景观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景观构成特点如(表3)所示。频数
分布总结基本特征,数量化…类反映深层结构关系,类似的分析方法多次出现在蔌
岛哲关于绘画与景观设计的研究中。
最后,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显示:广重描绘的河川往往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理念:关于河川周边景
图3水视率与流轴角示意…
水视率0~20%
水祝率小的对岸景【16憾回作)
各种类型的景观构成特点z8一
水剃宰大于20%
水视率大的对岸景(6幅画作)
河j危宽度
河滩0~50m』50~100m’100~200m△
;qj商宽度
0~50m
50—100rr100—200m。200~500m500m以上
山间驿站口
田野J山问
200—500刊500m以上
O~10。
功能物资△
物资J生活
口中景要素
树林岩石俯瞰度
水视率小的河流景
12啼【里I作)
200~500m500m以上
水视率大的河流景(4幅画作)
0~50m
山间河滩0~50m50—100m100~200m
50~100mi
100~200m
200~500m500m以上
功能近景要素
j厅署要素
摆渡物资生活树林
中毒要素远景要素
无山俯瞰大建毓河畔△
河岸有山口
注:口代表出现频率在30%以上.△代表出现频率在10%~30%2_问.空白代表出现频率不到10%。
【3】小泉祜贵子从源氏物语里的庭园植栽看香味景观[C]//东京日本造园学会研究发表论文集,2008,71(5):439—444
【4】章俊华Landscape思潮[Ml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0—106.f5】金铉竣,杈孝妊,沈愚京以东阙图来看朝鲜时代宫殿造园的构成要素特
征It]//日本日本造园学会研究发表论文集,2008,71(5)453—456.
【6J小野良平,等.风景园林研究的动向….日本造园学会杂志,2008,72(1):
1-90.
【71谷光灿,田代顺孝,木下刚,章俊华.从描绘竹子的山水画研究空间的表现[C]//日本:日本造园学会研究发表论文集,2008,71(5)603~606.
【8】蔌岛哲,坂井猛,鸠心治.广重的浮世绘风景画和景观设计【M】.东京:九州大学出版社,2004:”一24
图4画家视点的分析维度…
【9】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0)——数量化…类【J】中国园林,
2000(2}:79—83
观,近景中的桥和船是表现得最为频繁的景观元素:水视率和流轴角是广重构图的2个基本影响因素,水视率20%和流轴角10%是景观类型划分的重要临界值:依据以上2个临界值,河JIl景观典型构图分为4种类型,各类型的景观特征在研究中获得归纳总结。
作者简介:
戴菲,1974年生/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
参考文献:
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绿地环境规划与设计、规划设计学的研究方法等(武汉430074)
章俊华/1962年生/男/浙江宁波人/日本千篥大学园艺学研
究科绿地环境学科博士生导师/R—Land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本千u编委(日本271—8510)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63—274
【2】日本建筑学会府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M】东京.井上书
院,1998
103—106.
77—.....—,——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戴菲, 章俊华, DAI Fei, ZHANG Jun-hua
戴菲,DAI Fei(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 章俊华,ZHANG Jun-hua(R-Land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日本271-8510)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0次
参考文献(9条)
1.艾尔 巴比.邱泽奇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2002
2.日本建筑学会 应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 19983.小泉祐贵子 从源氏物语里的庭园植栽看香味景观 20084.章俊华 Landscape思潮 2008
5.金铉埈.权孝姃.沈愚京 以东阙图来看朝鲜时代宫殿造园的构成要素特征 20086.小野良平 风景园林研究的动向 2008(1)
7.谷光灿.田代顺孝.木下刚.章俊华 从描绘竹子的山水画研究空间的表现 20088.萩岛哲.坂井猛.[角鸟]心治 广重的浮世绘风景画和景观设计 2004
9.章俊华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0)--数量化Ⅲ类(QuantificationTheoryTypeⅢ)[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00(2)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张晋石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2006
自人类定居以来,乡村一直都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作为人类对自然认知及审美的一部分,乡村景观对历史园林、特别是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西亚和伊斯兰园林的面貌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现代文明诞生之后,科学、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园林依然是人们“理想的天堂”,是人们为了补偿人与大自然环境的相对疏远而创造的“第二自然”。由于西方人对理想环境的认知和欣赏更倾向于“人工化自然”的乡村景观这一传统,乡村景观所体现的特点和价值继续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产生了影响,设计师会有意识的从乡村景观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得到创作的灵感;并且,对乡村景观的关注与思考也启发了他们的设计策略。
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20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观受到冲击,也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涉足乡村景观规划的领域,可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论文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以及有关乡村景观规划3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2.会议论文 孟兆祯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之科学发展观 2008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要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自主创新之路.作为社会建设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也必须走这条路.本文探究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科学发展观.文章从科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文化总纲入手,强调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以竖向设计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的生活需要,并介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科学地定义绿地的性质,以达别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实现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科学的体系下与时惧进,创新发展.
3.学位论文 谢耳又 浅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2007
地域特征,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规划与设计的"原点",其对规划与设计的后续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回顾历史,优秀园林规划与设计作品都是在尊重地域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深刻的体现了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属性等地域特征.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建设飞速发展.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国策下,西方各种现代造园思想不断涌入我国,各种园林风格与样式在中国不断登陆.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了国内风景园林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各地建设中也出现了"众景一面"、"千城一面"等忽视本土地域特征所带来的特有现象.一座抹煞了历史的城市,是一座没有根基的城市,一处没有地域精神的场所,是一处没有感召力、亲和力的场所.一方水土一方园林,这句话值得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深思.
在以上思考下,本论文试图从地域特征的概念和所囊括的对象入手,界定论文的研究范围,同时针对地域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地域特征的认识,得出相关规律性的认知;在这些规律性认知的基础上,以园林作品案例为中心,对地域特征各项因子在规划与设计中如何应用、如何表达的各类手法,进行了剖析与阐述,以求对当今快速发展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4.期刊论文 李国松.杨柳青.LI Guo-song.YANG Liu-qing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几种常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评价分析 -中国园林)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类可实现具备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虚拟场景的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AHP),首先选出它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的评价准则和各个准则下的评价指标,并分别进行权重分析,然后用于对Multigen Vega、VRML、Viewpoint、EONStudio、Virtools、Shockwave3D和Quest3D这7种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评价,得出VRML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最佳的虚拟现实实现方法的结论.
5.期刊论文 谷康.王志楠.曹静怡 从园博会看园林展的规划与设计 -中国园林)
园林展起源于西方国家,旨在通过展览的方式,促进园林、园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园林展纷纷在各大城市举办,不仅带动了园林、园艺事业的长足发展,更为举办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园林展在中国的红火发展,展园的规划设计和后续利用也成为摆在设计者面前一道无法回避的难题.立足于园林展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史,从选址、主题的选择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对园林展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6.期刊论文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教育家孟兆祯院士 -中国林业教育)
孟兆祯,男,汉族,1932年9月(农历)出生于湖北武汉市,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并留校任教.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林学院从事园林教学工作达53年.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风景园林系主任.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定为学科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北京林业大学德育标兵,199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兼职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
7.期刊论文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家梁永基教授 -中国林业教育)
梁永基,男,汉族,日出生于印尼万隆,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造园专业,并留校任教.因院系调整,1956年造园专业并入北京林学院.他从事园林规划与设计教学工作46年,于1989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副主任、园林系副系主任等职.月,受国家派遣赴美国爱达荷大学林业科学与草原学院原野游乐管理系进行学术交流.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及证书.
8.期刊论文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家唐学山教授 -中国林业教育)
唐学山,男,汉族,1940年5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就读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63年8月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林业大学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及园林设计工作.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进修.现兼任北京农学院教授、全国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顾问、杂志编委、全国城市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特邀理事、邓小平同志故乡——四川广安市城市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9.会议论文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关于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并将该学科正名为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作为国家工学类一级学科的报告 2006
本文是关于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并将该学科正名为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作为国家工学类一级学科的报告。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国外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存在问题。
10.学位论文 李瑞冬 基于KAQP培养模式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2009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学科发展、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等现实要求,以及风景园林教育与教学的规范化、多元化及职业化发展需求,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建构面临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能否适应当前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
2)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能否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及其教育的发展趋势?
3)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能否适应当前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和从业环境?
纵观国内外对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国内目前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虽有所涉及,但既缺乏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对接,也缺乏与高等教育理论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而国外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是钊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对我国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虽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但由于国内高等教育制度和开设风景园林专业高等院校的多元化学科背景,国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高校实施具有相当的难度。
为此,本论文以教育目标分类、教学组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育学理论为主线,结合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理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以及本科教学阶段特征决定的专业教学特点,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分解、概括、归纳、演绎等多种研究方法,来建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
论文希望针对目前我国对风景园林专业人员的需求及在教育研究方面的缺位,通过对国内外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与教学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立足KAQ和KAP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剖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建构包括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多层而的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适应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和适应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从业要求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体系,、以此建立高等教育改革、学科发展与具体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纽带。同时,希冀本课题研究能为我国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
专业教学建立一个能与国际对接的基础的规范性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能为开设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各高等院校多元化地实施与拓展应用。关键词:风景园林,本科教育,KAQP模式,专业教学体系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zgyl.aspx
下载时间:日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TheSurveyMethodsin PlanningandDesign 6——Confent Analysis 戴菲章俊华 DAIFei.ZHANGJun—hua 摘要: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TheSurveyMethodsin PlanningandDesign 6——Confent Analysis 戴菲章俊华 DAIFei.ZHANGJun—hua 摘要: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内容分析法 TheSurveyMethodsin PlanningandDesign 6——Confent Analysis 戴菲章俊华 DAIFei.ZHANGJun—hua 摘要: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每个年龄段的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