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短期理财产品品买长期的好还是买短期的好呢?

股票/基金&
银行理财产品长期赶紧买 短期多比较
  一个月连续2次降息,银行收益像坐了滑梯一般下落,一年期年化收益率从
5.5%左右跌落到5.15%,如果购买10万元理财产品,最终收益将从5500元降低为5150元,减少350元。比起年初的5.8%收益率,每10万元理财产品更是减少收益650元。在降息预期下,理财产品的早买与晚买,收益相差不小。记者日前采访了建行和中行的相关理财师,他们建议:降息预期下的理财产品购买策略宜
“长期赶紧买,短期多比较”。
  一年期理财产品抢光
  (,)从本月10日起销售一款为期371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5.15%,家住杨浦区的杨阿姨从看到信息后,赶紧将20万元货币基金赎回,第二天中午资金到账后,她即在网上购买,可是无论如何总是显示交易失败,杨阿姨打电话给相熟的理财师问询,理财师一查:已经卖完了。
  浦发银行九江路支行一位理财经理介绍,随着降息,今年以来一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也步入下行通道,在今年3月份以前,
300天以上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就可达到5.8%左右,但5月份350天以上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已经下跌到5.5%,上个月一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4%,进入7月后,
370天以上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直跌至5.15%。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一月堪比一月低的态势,让很多投资者产生紧张心理,再加上今年股市继续不景气,基金也一蹶不振,很多投资者心灰意懒。相比之下,还是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有较高保障,因此有些投资者甚至将基金一股脑儿赎回,购买理财产品。
  “一年期理财产品非常好销,往往在销售第一天就被抢光。
”浦发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说,今年理财产品呈现期限越长越紧俏特征,再加上资金门槛低,大多是5万元,使得一年期理财产品的购买面更广泛。很多投资者看到银行网站公告的一年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长达一周,兴冲冲赶去,却是空欢喜一场。一年期理财产品的紧俏,也带动半年期理财产品的销售,目前半年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在5.05%左右,不少投资者买不到一年期理财产品,就退而求其次,抢购半年期理财产品。近一个月来,半年期理财产品也是上市2天左右就销空。
  尽管第二次降息后,很多银行的半年期和一年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还没有马上跟进下落,但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是可以预期的,因此理财师建议,如果手头余钱对流动性要求不强,意求购买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那么赶紧出手。如果资金额较大达到200万元以上,还可以考虑购买公司发行的产品, 7月上旬发行的信托产品中,
2年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接近10%, 3年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超过11%。
  短期理财货比三家
  据了解,目前为期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相比前2个月均下降了0.4%左右, 3个月期的年化收益率为4.85%、
63天期的年化收益率为4.55%、
35天期的年化收益率为4.25%左右。尽管从字面上看,这些35天期和63天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比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但是否值得购买,却需要投资者仔细比较。
  比如以10万元购买35天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25%,可得收益407.5元,但理财产品发行期长达一周,理财期限结束后资金到账又要4个工作日,前后两段时间短则11天,实际上资金占用时间为46天,实际年化收益率为3.23%左右。记者查询了一家基金公司5月28日至7月12日为时46天的货币基金的收益状况,每万份货币基金的总收益为45.5元,如购买10万元货币基金,则46天可得总收益为455元,比购买35天期的理财产品增加46.5元收益。可见,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数字看着高,实则不及货币基金。
07/13 13:4107/14 11:4907/14 08:2007/13 03:4107/13 00:0407/12 13:4307/12 09:4907/12 02:24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希财网公众号
希财网微博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收益步入稳定期 买长期还是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两次降息后,很多人预测收益要下跌,但是两个月过去了,收益的调整并没有预期来得大,个别甚至出现了不降反微涨的情况,让很多投资者直呼看不明白。就在上周,央行出手2200亿元逆回购的消息又暂时打消了市场的降息预期,这也让一些正准备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犯了难,是应该选短期产品观望下,还是坚持投资中长期产品锁定收益?记者 王薇收益不降反升投资者担心“买亏了”8月24日,中山路上某家银行大厅里,金女士在询问了最新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后显得颇为懊悔:“两个月过去了,我看理财收益好像也没怎么降嘛。最近又说不太可能降息了,我会不会买亏呀!”就在1个多月前,当时刚刚结束了两次降息,因为担心理财收益会再次缩水,金女士几乎跑遍了宁波所有的银行,7月10日,她最终购买了一份她认为“最划算”的理财产品188天,预期收益是4.8%的理财产品,“当时觉得银行利率一个月就降了0.5%,之后肯定还要降,一心急就把所有钱都买了半年的产品。”不过两个月过去了,虽然有些银行的理财预期收益有一点点下降,但是大部分银行仍维持原来的收益,变化并没有她想象中这么大,目前市面上3个月的产品,有的收益能达到4.8%,有些半个月的产品也能达到4.0%,而更让她郁闷的是,在8月13日推出了一款纪念行庆20周年的理财产品,549天,预期年化收益5.4385%, 一年半一共能拿到8.18%左右的收益。其实,很多投资者都有金女士一样的感受,觉得目前理财的收益似乎是稳定下来了,原来接近5%的产品比较少,最近反而有转多的趋势,而且短期产品与中长期产品的收益越来越接近,这让很多自认为“买亏了”的投资者在选择短期产品还是长期产品的问题上颇为纠结。两次调息产品收益变化并不大投资者之前的真的买得“不划算”吗?记者从宁波市区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银行的普通理财产品收益与两个月前相比,变化不大,虽然随着上周央行2200亿元逆回购的出手,市场普遍认为目前降息的预期大幅减小,但是预期收益并不见得会在短期内回升。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虽然经历了两次调息,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变化并不大,一是因为理财产品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收益虽与银行利率有些关系,但是并不是完全挂钩,二来是因为调息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过了大幅调整,算是提前消化了降息的一部分影响。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基本为滚动推出,同一款产品虽然推出时间不同,但投资方向、结构基本相同,收益变化并不会太大。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利率比较高的产品,但用个别产品来衡量市场的整体收益水平并不合适,有些产品的投资期限比较接近,但是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比性,因为投资方向、投资风险可能是不同的,产品的设计也有区别,从同类产品看,收益还是有些许下调,只是下调的幅度没有6月份那么大,所以感觉不明显。货币和票据 理财产品主要投资方向如果将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的收益作个排列,基本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产品收益主要集中在4%~5%之间,而且收益上非常接近,这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雷同不无关系。目前的理财产品基本呈现常态化,每月均围绕若干个产品序列按部就班地推广,如果是细心的理财客户,甚至不难推算出其推广的时间。在投资方向上,基本为货币市场、债券、短期票据、同业拆借等项目,收益基本可以预测,也比较稳定,考虑到客户需求,有些银行推出了保证收益型产品,因为在当前经济下行风险暂时未能消除的情况下,银行也倾向于这类保本型或者是低风险型的产品,而高净值、或者创新型产品还得等待时机。市场上并不是没有超过5%的产品,如果是喜欢长期产品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存期超过1年,甚至4年、5年的产品,收益与国债接近,在5.1%~5.4%之间,如果是资产比较多,风险承受能力稍强的,则可以选择组合资产投资类的理财产品,收益基本在6%~8%之间,收益高了,但是风险也较普通理财产品要大。调息预期下降 不妨买个中短期产品观望“两次降息后,理财师建议我购买中长期的产品,因为当时预期利率还要下调,现在看似乎是稳定了,我该如何产品比较合理呢?”这是金女士目前最大的疑问,多位理财专业人士均表示,政府2200亿元的逆回购对市场流通率控制的效果有待市场考验,短期再动用利率手段的可能不大,建议投资者不要再为银行利率的问题纠结自己的投资方向。光大银行宁波分行的理财师毛彤巍认为,目前我们尚处于降息通道中,虽然很多人认为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升息的可能性同样不大,在目前情况下,不同的客户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差别就很大,如追求稳定收益的客户,可以选择一些长期、稳定收益型的产品,而一些希望投资、目前尚在观望的客户,则可以选择一些短期的产品过渡,把握时机。灵桥支行的理财师傅浩达认为,目前经济环境仍不是很景气,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控制效果良好,结合目前的市场形势,以及邻近“十八大”召开的特殊背景,政府的政策基本会以维稳为主,利率基本也会稳定,下一步投资方向究竟在哪里,可以关注“十八大”的情况,比如市场是否有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换届选举是否会带来新情况,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不超过半年的产品,在观望同时也不折损收益。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lilyqi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短期金融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