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重组被否湘财证券被否

大智慧涉嫌造假被罚60万 收购湘财证券希望渺茫|界面新闻o证券图片来源:华盖创意11月6日晚,大智慧(6015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大智慧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已调查完毕,证监会拟对公司和相关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
经证监会查明,大智慧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2013年涉嫌提前确认有承诺政策的收入8744.69万元;2013年以&打新&等为名营销,涉嫌虚增销售收入287.25万元;涉嫌利用与广告公司的框架协议虚增2013年收入93.34万元;延后确认2013年年终奖减少应计成本费用2495.43万元;涉嫌虚构业务合同虚增2013年收入1567.74万元;子公司涉嫌提前合并天津民泰,影响合并报表利润总额825.01万元,影响商誉433.13万元。
公告显示,依据《证券法》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证监会拟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序列顶格处罚金额);同时,对公司时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相关中层人员给予警告,并依据其责任大小分别给予30万元到3万元不等的罚款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此前,大智慧于4月30日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彼时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已经是调查可能会对公司正在进行中的重组造成影响。2015年1月,大智慧公告称公司拟以85亿元的总价收购湘财证券100%股权,该重组方案当即被视为&年度利好&,湘财证券已经获得证监会互联网券商牌照,通过重组,大智慧可以在互联网券商领域做大做强,于是该公司股票复牌后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
4月17日,《调查通知书》下发的两周前,大智慧重组湘财证券的事项宣布已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然而不久之后的监管调查让上市公司原本正在推进的重组急转直下。5月11日,大智慧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由于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根据有关规定,证监会对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中止审查。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证券部主任王智斌对此指出:&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里有相关规定,最近三年内有重大违法违规的,对于它的重组不予批准。立案调查会对上市公司的重组或者相关的资本市场计划,构成一个法律上的障碍。&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案件调查结论明确之前应当暂停重组&;第四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符合&上市公司及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
目前看来,大智慧的重组计划搁置,湘财证券借壳上市的愿望也已渺茫,而与东方财富(600958.SH)、同花顺(300033.SZ)等在互联网证券领域的竞争差距也将越来越大。大智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及所有收到《告知书》的当事人已经依法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听证或陈述、申辩,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记者邮箱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大智慧并购湘财证券被“暂停”
因信披涉嫌违法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601519)昨日再曝利空,公司称证监会对其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而这也意味着公司并购湘财证券转型互联网券商的发展之路暂时遇阻。公告显示,公司于昨日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由于公司涉嫌信披违规而被立案调查,因而证监会根据相关法规对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中止审查。而在此前市场已经普遍认为大智慧拿到并购湘财证券的批文不存在悬念,因为其重组方案已经获批。今年初,大智慧抛出了一份85亿元“迎娶”湘财证券的重组方案,顶着互联网券商的光环公司股价至今上涨了逾4倍之多。在4月18日,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了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审核通过,不过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拿到正式批文。“在公司遭到立案调查前已经被审核通过了,市场普遍预计公司的重组不会受到影响。”在北京一位私募人士看来,大智慧在即将获得并购许可的紧要关头被监管层按下暂停键,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在一位券商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信披违规内容涉及到重组事项的话,则公司并购湘财证券的方案可能泡汤。而这对于正在转型中的大智慧无疑会是巨大的打击。资料显示,主营不济的大智慧近三年来扣非后净利润已经连续亏损,去年扣非后亏损6.25亿元,最终能够盈利1.07亿元完全是依靠出售子公司股权,由此可见成功收购湘财证券对于大智慧的意义重大。不过,该业内人士也同时表示,中止审查与终止审查不同,在完成相关调查后仍然有可能恢复审查,公司的重组进程也可能继续进行。微信扫一扫,关注您的私人投资管家——腾讯证券公众号:腾讯证券(qqzixuangu)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simonchai]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大智慧85亿并购湘财证券计划落空 曾因财务造假被处罚
来源:新京报
  历时一年有余,并购湘财证券计划宣告落空。3月8日晚间,大智慧发布公告称,因资产重组障碍基本无法消除等因素,决定终止此次重组。3月9日,大智慧股价下跌5.31%,报收8.91元/股。
  股价一度暴涨4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大智慧公告显示,鉴于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股东大会决议因逾期已经失效,且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面临的障碍基本无法消除,董事会决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申请文件,并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大智慧是一家以经营金融资讯、数据PC终端服务系统等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早在2015年2月,大智慧抛出重磅重组方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财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以总计85亿元购买湘财证券100%股份,同时以不低于5.45元/股配套募资不超过27亿元,用于向湘财证券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
  对于大智慧的此番收购,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很有可能是为了进入时下热门的互联网金融,打造互联网券商概念。
  此次重组备受市场关注,大智慧自日复牌后,公司股价从5.91元一路飙升至日的32元,涨幅高达441%。
  曾被证监会处罚60万
  但该起重组因随后的立案调查风波而增添不确定性。日,大智慧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2015年11月,大智慧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经查明,大智慧存在2013年涉嫌提前确认有承诺政策的收入8744.69万元;2013年以“打新”等为名营销,涉嫌虚增销售收入287.25万元;涉嫌利用与广告公司的框架协议虚增2013年收入93.34万元等违法事实。
  证监会对大智慧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时任高管给予警告并处相应罚款及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日,大智慧披露的2015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在2015年亏损4.5亿至5亿元。
  大智慧表示,亏损的原因是公司在2015年向移动互联金融平台进行战略转型,对原有运行模式和业务体系做了较大规模的整合,对与移动互联金融平台转型战略不匹配的传统业务、沉淀资产和人员等进行规模化的剥离。
  而根据证监会的要求,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应当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由此来看,大智慧的业绩与此前遭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记录,并不符合其收购湘财证券的条件。
  2016年2月,大智慧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延长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方案有效期的议案》,拟对重大资产重组有效期延长6个月。
  多重利空之下,大智慧股价已从去年32元高位跌至目前的8.91元,几近回归到一年前的“原点”。(记者徐伟)
  ■ 背景
  “互联网券商”概念鲜有成功
  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的失败,并不是在互联网证券概念上栽跟头的第一个案例。因与腾讯、百度等网络巨头联姻而有“互联网券商”之称的中山证券,自2014年以来,积极开拓互联网+业务,成为中小券商的一个转型标杆。
  但在2015年11月,中山证券出现高管团队集体离职,有分析称这与高管和股东之间的意见不合有关,中山证券控股股东的股价也从55元骤跌至18元。目前,过去两年内大力谋求转型的互联网券商案例中,除了与同信证券的联姻外,鲜有成功案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券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类似于东方财富与同信证券的联姻,东方财富能够实现流量的变现,直接带来同信证券经纪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证券概念和互联网金融概念一样,炒作起来很美,但落到实处很难。目前市场上很多人为制造的互联网证券概念其实都缺乏真实内容的支撑,迟早要从天上掉到地上,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因为概念炒作更是要谨慎。
  新京报记者 徐伟
  ■ 延展
  年内30家公司终止重组
  3月8日,大智慧、等5家公司发布终止重大资产事项相关公告。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已经有30家上市公司公告终止重组事项。
  “时机不成熟”、“重组条款无法达成一致”,这类含糊其辞的说法,时常出现在上市公司终止重组的原因中。而在重组耗时上,既有长时间筹划,而落得一地鸡毛的公司,也有“任性而为”谋划数日的短命重组。
  长时间筹划重组事项而落得一地鸡毛并非大智慧一家。2015年6月,公告筹划重组停牌。日,沙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因程序复杂,无法达成一致,决定终止重组并复牌。高位停牌加之重组终止利空,沙钢股份股票复牌后连续8个一字跌停,价格从停牌时的23.57元跌至最低的8.03元,截至昨日收盘,股价也仅回升至11.5元。
  也有公司动作迅速,从停牌筹划重组到复牌仅短短数日。3月7日,金圆股份宣布终止重组,原因是拟收购的相关资产尚未取得扩产所需的相关资质证书,这距其2月23日停牌筹划重组只有两个星期。则用时更短,仅筹划了2天就以推进项目条件不成熟为由,决定终止重组。
  除长荣股份外,1月份宣告终止重组的、、等从筹划到终止,均只有不到一个星期时间。
  新京报记者 李春平
(责任编辑:李腾飞)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重组被否清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