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每月如何结转库存商品怎么结转成本成本

生产成本怎么结转
生产成本怎么结转
范文一:生产成本如何结转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1、采购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2、材料领用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3、计提工资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其他应付款—社保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现金 / 银行存款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借:制造费用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5、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营业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贷:累计折旧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8、销售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9、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原文地址:
范文二:生产成本如何结转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1、采购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2、材料领用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3、计提工资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其他应付款—社保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现金 / 银行存款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借:制造费用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5、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营业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贷:累计折旧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8、销售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9、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针对你的问题,首先企业的产成品一般都会入库变成库存商品,实际销售产品,直接按照上面的销售处理。另外你所说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都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产品成本。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阅读详情:
范文三:房地产成本结转房产工程尚未决算是否能结转成本问:我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单位,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已取得了大产权证,但目前海未与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还有部分未付的工程款尚未取得施工单位的发票。事物所审计时提出按照会计准则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予结转成本,但我单位认为大部分工程款都已经真实发生并且已经付款,可以预估成本,结转收入,此问题比较迷惑,请给予指教! 答:事务所的说法有根据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贵单位的工程款只是大部分能够准确计量,但不符合“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规定,因此不能按预估的成本来结转收入。问:我公司属于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在房屋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将所收到的销售收入计入了预收账款项目中,将支付的工程款及相关配套和前期费用计入了开发成本中,这样会计核算是否妥当? 答:按照《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一、企业取得的各项经营收入应于销售实现时及时入账:1.转让,销售土地和商品房,应在土地和商品房已经移交,已将发票结算账单提交买主时,作为销售实现。2.代建的房屋和工程,应在房屋和工程竣工验收,办妥财产交接手续,并已将代建的房屋和工程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提交委托单位时,作为销售实现。3.对土地和商品房采取分期收款销售办法的,可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分次转入收入。4.出租开发产品,应在出租合同(或协议)规定日期收取租金后作为收入实现;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已到,租用方未付租金的,仍应视为经营收入实现。二、“开发间接费用”期末应按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开发成本”科目,贷记“开发间接费用”。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三、“开发成本”科目:企业已经开发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待建工程,应及时进行成本结转。月终结转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在建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四、“经营成本”科目,月份终了,企业应根据本月已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经营成本”,贷记“开发产品”、“分期收款开发产品”科目。综上所述,只有“开发间接费用”需要按月结转,“经营收入”。“经营成本”、“开发成本” 在具备相应条件时方可结转。问:我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产品已竣工,向房管部门竣工报备。目前工程在结算中,已取得承建方部分土建成本发票。在这种条件下,我公司取得售楼收入是继续按15%利润率预缴企业所得税,还是将所有的预收帐款结转为销售收入按照依帐征收(收入-相应结转的计税成本一期间费用-营业外收支)申报?答: 根据国税发[2006]31号文第二条规定,凡符合文件要求的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完工产品进行成本结转.请问:房地产会计中每个月末如何结转成本?房地产会计交的税款是按“预收帐款”计算缴纳,那么,在未工的前提下,每月是如何结转成本计算出“本年利润”的?答:房地产企业按“预收账款”缴纳税款有两种税,一是营业税及城建教育附加,二是企业所得税。对于第一种情况按预收账款的实际数量作为计税依据进行纳税;对于第二种情况,则按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利润率进行估算企业利润,然后按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至于本年利润则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之后余额结转出本年利润。问:我是一家房地产企业,假如说是03年10月开发的房子,04年9月一期工程完工,05年2月二期工程完工,04年1月开始预售,到04年末共取得销售收入3000万,到04年末,由上开发成本科目余额为2800万,05年销售收入为2500万,05年本年帐上发生成本2600万(即05年1月-12月帐上发生成本2600万),06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06年1-12月发生成本700万,请问各年的成本应如何结转,是帐上有多少成本就转多少呢,还是如何结转。
注,整个小区总销售面积60000平方,总开发成本6100万,预计全部售完,可实现销售收入6400万。04年售出3万平方,05年售出2万平方,06年售出3000平方,还余7000平方未售出。 答:我们公司是有多少转多少,不过我认为应该遵循“配比原则”,当期结转的成本应为:当期销售面积*预计总开发成本/总销售面积,到年底或项目完成时再按实际的开发总成本调整。答: 你们也是按有多少转多少的原则结转的呀,那你们当地的税务部门认可了吗,我的认为和你的一致,应当按配比原则进行,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我们当地的税务部门可不这样认为,他们也认为是有多少转多少。问:房地产企业当月做了销售,当月要结转销售成本吗开发成本发票没有到位,审计价又没有出来,无法估算,想在年度结转成本,当月只做销售,营业税按销售缴纳,所得税不影响,当月做了销售可以不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按照收入与成本合理配比的要求,当期确认的收入,应在同期结转成本。你所说这种情况,可先将实现的销售计入预收账款,并按预计利润率预计所得税,待取得开发产品结算发票后再转入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开发成本。并进行所得税清算。问:房地产企业如何结转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答: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当期准予扣除的开发产品销售成本,是指已实现销售的开发产品的成本,按当期已实现销售的可售面积和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确认。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和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成本对象总成本÷总可售面积?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已实现销售的可售面积×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问:房地产开发企业把租金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吗?那么应如何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答:根据新会计准则房地产公司出租房地产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贷:开发产品实现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对商品房成本结转问题的思考一、商品房成本结转的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成本结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商品房竣工验收办理决算后把归集的开发成本按一定标准分配结转到商品房中去。二是在商品房销售以后才把已销商品房成本结转到销售成本中去。商品房的成本结转既不同于一般商品成本,也不同于建筑施工成本,而有以下特点:1.成本构成的不可分割性。商品房的开发从决策立项到房屋交付使用,成本的归集分配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项、土地址用、拆迁安置、工程勘探、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到建筑施工前的各项税费都是以开发项目归集的,按土地面积(也可以采用建筑面积)作为标准分配的,这一阶段成本通常称为前期开发成本。第二阶段从建筑施工的招标或发包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办理决算为止。由于现行国家法规不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工程施工,这就需要将建设工程招标或发包出去,所以第二阶段开发成本也称建筑安装成本。第一阶段按土地面积(或建筑面积)分摊的前期开发成本和第二阶段的建筑安装成本,就构成了商品房直接开发成本。当然在整个开发期间还会发生人员工资、办公费、筹资费等间接开发成本,也要按适当标准分配到建设工程中去。但不论是直接开发成本,还是间接开发成本,都无法按楼层或户型来确定成本。2.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一般商品的售价总是围绕成本上下波动,而商品房却不同,商品房成本形成是整体的,成本载体是整个建设工程,但销售时是按楼层或户型为单位的。从单个楼层或户型看,售价明显不与成本配比。如同一结构(砖混或框架)商品房,底层建筑施工成本低,高层建筑施工成本高,这是建筑施工的特点所决定的。但销售时,底层售价反而高于高层。如果开发“丁字型”楼房,虽然同楼层成本一样,由于朝向不同,其售价相差很大。3.商品房价格的不确定性。商品房的建设在工艺上与一般建设工程是相同的。不过,一般建设工程是根据“买主”的要求建造的,工程竣工验收并办理决算后,收入即可实现。至于款项能否收回,只涉及到坏账损失而已。但商品房竣工验收后,却不能确定“买主”,也不能确定价格,只有与“买主”签订购销合同后销售才能成立。二、商品房成本结转的方法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都要求商品房以“买主”购买的商品房作为独立的产品按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和进行成本的结转。但现行成本结转方法又都是按独立产品作为计量单位结转的。所以现行成本结转方法不能适应商品房开发与销售这一特殊业务的经济内容,使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结转处于无序状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1.有些企业按当期竣工验收后商品房的总成本除以开发建筑面积得出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随后按销售面积乘以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就是本期销售成本。由于商品房售价受楼层、朝向因素影响,售房价格差异很大,采用上述分摊方法,计算出的经营成果会严重失真。2.有些企业通过确定系数的方法,根据总成本按楼层面积和系数计算出各楼层成本,再根据各层成本按建筑面积计算出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进而计算每个户型成本。这种方法,首先是确定系数的依据尚无科学标准,全凭人为估算,其次对于朝向不同的楼层,售价差异也大,所以提供的财务信息也会失真。3.还有些企业凭经验或受某些利益的驱使,随意确定成本售价比率进行成本结转。采用的比率也不尽相同,有的采用成本与实际售价比率,有的采用成本与计划售价比率。对于成本结转没有一个公允、合理、科学的法则约束,其结果不是侵害国家利益,就是加重企业经营风险,损害投资人利益。当开发的商品房达到可销售状态时,开发企业会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为了解决商品房销售成本结转错位这一特殊问题,有必要引进这个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求得一个计划销售成本率(即:实际开发成本除以计划销售总额)来进行商品房成本的结转。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分为实际售价成本率结转法和计划售价成本率结转法。实际售价成本率法,是在季度前两个月按实际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销售成本,季末再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减去季度前两个月已转销售成本等于季本销售成本的方法调整。具体操作程序是:分类明细账应按开、竣工时间相同或相近且一并办理工程决算的商品房设置账户,商品明细账应在分类明细账基础上再按计划价格相同的商品房房分类设户,价格不同分别设置,季度前两个月可按分类明细账结转,即按分类明细账记载的当月实际销售额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成本结转数,对销售栏只登记数量。待季本将未销售房面积的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月末留存成本,用倒挤的方法结转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优点是可以简化上作量。缺点是季度前两个月受房价折扣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并且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较详细的成本资料。计划售价成本率法,就是始终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进行成本结转。只要是开发建设工程在办理竣工决算后,就可以把商品房成本按楼、楼层、单元予以确定,甚至可以计算出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因此可以按单元设置账户,也可以把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相同的商品房归类记入同一账户。销售后,按单元设置账户的企仆直接对号入座结转。按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归类设户的,可按销售面积乘以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得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虽然结转工作量较大,但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提供信息可靠及时,并将结转成本工作量分散在日常工作中,适用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阅读详情:
范文四:房地产企业成本结转是一个工程完工后才结转吗?在没有完工期间是怎样的?最佳答案一、土地开发支出划分和归集的原则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土地,按其用途可将它分为如下两种:一种是为了转让、出租而开发的商品性土地(也叫商品性建设场地);另一种是为开发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而开发的自用土地。前者是企业的最终开发产品,其费用支出单独构成土地的开发成本;而后者则是企业的中间开发产品,其费用支出应计入商品房、出租房等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现行会计制度中设置的“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科目,它的核算的内容,与企业发生的土地开发支出并不完全对口,原则上仅限于企业开发各种商品性土地所发生的支出。企业为开发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而开发的土地,其费用可分清负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在“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如果企业开发的自用土地,分不清负担对象,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其费用可先通过“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科目进行归集,待土地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再按一定的标准(如房屋占地面积或房屋建筑面积等)将其分配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如果企业开发商品房、出租房使用的土地属于企业开发商品性土地的一部分,则应将整块土地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在“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 账户中归集其发生的全部开发支出,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于土地开发完成时,将成本结转到“开发产品”账户。待使用土地时,再将使用土地所应负担的开发成本,从“开发产品”账户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涨户,计入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的开发成本。二、土地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和成本项目的设置 (一)土地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为了既有利于土地开发支出的归集,又有利于土地开发成本的结转,对需要单独核算土地开发成本的开发项目,可按下列原则确定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对象: 1.对开发面积不大、开发工期较短的土地,可以每一块独立的开发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2.对开发面积较大、开发工期较长、分区域开发的土地,可以一定区域作为土地开发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应在开工之前确定,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更不能相互混淆。 (二)土地开发成本项目的设置 企业开发的土地,因其设计要求不同,开发的层次、程度和内容都不相同,有的只是进行场地的清理平整,如原有建筑物、障碍物的拆除和土地的平整;有的除了场地平整外,还要进行地下各种管线的铺设、地面道路的建设等。因此,就各个具体的土地开发项目来说,它的开发支出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企业要根据所开发土地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土地开发项目的成本项目。对于会计制度规定的、企业没有发生支出内容的成本项目,如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可不必设置。根据土地开发支出的一般情况,企业对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可设置如下几个成本项目:(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土地批租费;(2)前期工程费;(3)基础设施费;(4)开发间接费。其中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是指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土地开发所发生的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及有关地上、地下物拆迁补偿费等。但对拆迁旧建筑物回收的残值应估价入账并冲减有关成本。开发土地如通过批租方式取得的,应列入批租地价。前期工程费是指土地开发项目前期工程发生的费用,包括规划、设计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水文、地质勘察、测绘费,场地平整费等。基础设施费是指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基础设施费,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等设施费用。开发间接费指应由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用。土地开发项目如要负担不能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费,还应设置“配套设施费”成本项目,用以核算应计入土地开发成本的配套设施费。 三、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 企业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除可将直接计入房屋开发成本的自用土地开发支出在“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核算外,其他土地开发支出均应通过“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账户进行核算。为了分清转让、出租用土地开发成本和不能确定负担对象自用土地开发成本,对土地开发成本应按土地开发项目的类别,分别设置“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和“自用土地开发成本”两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设置明细分类账。对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土地开发支出,可直接记入各土地开发成本明细分类账,并记入“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的开发间接费用,应先在“开发间接费用”账户进行核算,于月份终了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应由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应记入“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间接费用”账户的贷方。 现举例说明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如下; 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某月份内,共发生了下列有关土地开发支出: 301
351 商品性土地
自用土地 支付征地拆迁费 78 000元 72 000元 支付承包设计单位前期工程款 20 000元 18 000元 应付承包施工单位基础设施款 25 000元 18 000元 分配开发间接费 10 000元 合
计 133 000元 108 000元 则在用银行存款支付征地拆迁费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78 000 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72 000 贷;银行存款 150 000 用银行存款支付设计单位前期工程款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20 000 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18 000 贷:银行存款 38 000 将应付施工企业基础设施工程款入账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25 000 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18 000 贷;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 43 000 分配应记入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的开发间接费用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10 000 贷:开发间接费用 10 000 同时应将各项土地开发支出分别记入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明细分类账。 四、已完土地开发成本的结转
已完土地开发成本的结转,应根据已完成开发土地的用途,采用不同的成本结转方法。
为转让、出租而开发的商品性土地,在开发完成并经验收后,应将其实际成本自“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开发产品——土地”账户的借方。假如上述开发企业商品性土地经开发完成并验收,加上以前月份开发支出共元,应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开发产品——土地
贷: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为本企业房屋开发用的土地,应于开发完成把土地投入使用时,将土地开发的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有关房屋的开发成本,结转计入房屋开发成本的土地开发支出,可采用分项平行结转法或归类集中结转法。分项平行结转法是指将土地开发支出的各项费用按成本项目分别平行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对应成本项目。归类集中结转法是指将土地开发支出归类合并为“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和“基础设施费”两个费用项目,然后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和“基础设施费”成本项目。凡与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有关的费用,均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项目;对其他土地开发支出,包括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 则合并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基础设施费”项目。经结转的自用土地开发支出,应将它自“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 假如上述开发企业自用土地在开发完成后,加上以前月份开发车出 540 000元共 648 000元。这块土地用于建造 151出租房和181周转房,其中 151出租房用地1500平方米, 181周转房用、地1200平方米,则单方自用土地开发成本为 240元(648000元/),应结转151出租房开发成本的土地开发支出为360 000元(240元×1500),结转 181周转房开发成本的土地开发支出为 288 000元(240元×1200),在总分类核算上应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648 000 贷: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648 000 如果自用土地开发完成后,还不能确定房屋和配套设施等项目的用地,则应先将其成本结转“开发产品——自用土地”账户的借方,于自用土地投入使用时,再从“开发产品——自用土地”账户的贷方将其开发成本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等账户的借方。阅读详情:
范文五:房地产结转成本步骤房地产公司结转成本的步骤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结转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结转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润。利润该怎样分配。而房地产成本的结转,因为涉及到房地产销售合同、认购协议、销售清单、施工合同、结算单等一系列的资料,和工程部、预算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工程量浩大。结算成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好了,才能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结算。结算第一步:整理销售资料,确认销售收入就是把销售清单跟账面上的收款金额进行核对,看看销售清单的金额是否跟账面金额“预收账款”金额一致。销售清单应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位置、销售单价、销售总价、已经收款、欠款金额等要素。核对一致后,确认一下销售收入和已经销售面积,算出平均单价。按照.确认的销售收入做凭证: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结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合同清单和结算单。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因为施工合同比较多,结算单有的合同可能有,有的可能没有。一般应该把合同按照成本类别分别进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类别,列出清单。清单的要素一般有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金额、增加减少金额、结算数。整理出来之后,分别算出各个类别合同的结算数。结算第三步:整理好的合同清单跟账面金额进行核对。各个类别的合同金额与账面同类别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找出它们的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合同金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1.
款项已经支付,但是施工单位发票没有开具,由于在预付账款挂着,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要少。这样的话,督促施工单位在结算之前,把发票开具过来。2.
施工单位还没有结算,发票也没有开具,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少。这样的话,可以按照国税发2008年41号文进行不超过10%的预提,进入到成本。3.
施工单位质保金发票没有开具。这个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把质保金发票开过来。4.
施工单位因为疏忽,多开了发票,但是企业没有付款,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把成本冲回。5.
有一部分成本,由于金额较小,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做结算。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把这一部分成本按照类别,添加到合同清单里面。最后,合同清单金额和预提之后的账面金额完全一致。预提时候:借:开发成本贷:应付账款-预提按照这个金额结转到开发产品。借:开发产品贷:开发成本结算第四步:计算出开发产品成本单价,结转开发产品到产品销售成本。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结转产品面积,这个面积应该等于可销售面积+车库面积+开发商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公共配套面积。开发产品单价=开发产品/结转产品面积根据第一步算出来的销售金额,计算出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开发产品单价*已经销售面积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开发产品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开发产品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有区别的,开发产品归集的是全部成本对象,也就是说,开发产品是发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营业务成本仅仅归集的是已经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业已经售馨,并且开发商没有自留物业的时候,两者才相等。结算第五步:把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这步跟其他行业的账务处理一样,不详述。阅读详情:
范文六: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单选】 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 10 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 50 万元,燃 料动力费用 30 万元,生产工人工资 10 万元,生产工人福利费 5 万元,制造费用 20 万元,企业 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为 10 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 100 万元。假定该企业 只生产一种产品,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 )万元。 A.5 B.15 C.25 D.35【答案】 C 【知 识 点】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解析】 “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10+50+30+10+5+20-100=25(万元),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 产修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应直接记入管理费用,不记入“生产成本”科目。阅读详情:
范文七:房地产企业怎么结转成本房地产企业怎么结转成本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结转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结转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润。利润该怎样分配。而房地产成本的结转,因为涉及到房地产销售合同、认购协议、销售清单、施工合同、结算单等一系列的资料,和工程部、预算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工程量浩大。结算成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好了,才能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结算。结算第一步:整理销售资料,确认销售收入就是把销售清单跟账面上的收款金额进行核对,看看销售清单的金额是否跟账面金额“预收账款”金额一致。销售清单应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位置、销售单价、销售总价、已经收款、欠款金额等要素。核对一致后,确认一下销售收入和已经销售面积,算出平均单价。按照.确认的销售收入做凭证: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结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合同清单和结算单。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因为施工合同比较多,结算单有的合同可能有,有的可能没有。一般应该把合同按照成本类别分别进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类别,列出清单。清单的要素一般有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金额、增加减少金额、结算数。整理出来之后,分别算出各个类别合同的结算数。结算第三步:整理好的合同清单跟账面金额进行核对。各个类别的合同金额与账面同类别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找出它们的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合同金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1.
款项已经支付,但是施工单位发票没有开具,由于在预付账款挂着,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要少。这样的话,督促施工单位在结算之前,把发票开具过来。2.
施工单位还没有结算,发票也没有开具,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少。这样的话,可以按照国税发2008年41号文进行不超过10%的预提,进入到成本。3.
施工单位质保金发票没有开具。这个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把质保金发票开过来。4.
施工单位因为疏忽,多开了发票,但是企业没有付款,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把成本冲回。5.
有一部分成本,由于金额较小,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做结算。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把这一部分成本按照类别,添加到合同清单里面。最后,合同清单金额和预提之后的账面金额完全一致。预提时候:借:开发成本贷:应付账款-预提按照这个金额结转到开发产品。借:开发产品贷:开发成本结算第四步:计算出开发产品成本单价,结转开发产品到产品销售成本。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结转产品面积,这个面积应该等于可销售面积+车库面积+开发商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公共配套面积。开发产品单价=开发产品/结转产品面积
根据第一步算出来的销售金额,计算出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开发产品单价*已经销售面积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开发产品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开发产品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有区别的,开发产品归集的是全部成本对象,也就是说,开发产品是发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营业务成本仅仅归集的是已经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业已经售馨,并且开发商没有自留物业的时候,两者才相等。结算第五步:把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这一步跟其他行业的账务处理一样,不在赘述。阅读详情:
范文八:房地产成本结转参考房产工程尚未决算是否能结转成本问:我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单位,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已取得了大产权证,但目前海未与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还有部分未付的工程款尚未取得施工单位的发票。事物所审计时提出按照会计准则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予结转成本,但我单位认为大部分工程款都已经真实发生并且已经付款,可以预估成本,结转收入,此问题比较迷惑,请给予指教! 答:事务所的说法有根据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贵单位的工程款只是大部分能够准确计量,但不符合“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规定,因此不能按预估的成本来结转收入。问:我公司属于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在房屋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将所收到的销售收入计入了预收账款项目中,将支付的工程款及相关配套和前期费用计入了开发成本中,这样会计核算是否妥当? 答:按照《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一、企业取得的各项经营收入应于销售实现时及时入账:1.转让,销售土地和商品房,应在土地和商品房已经移交,已将发票结算账单提交买主时,作为销售实现。2.代建的房屋和工程,应在房屋和工程竣工验收,办妥财产交接手续,并已将代建的房屋和工程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提交委托单位时,作为销售实现。3.对土地和商品房采取分期收款销售办法的,可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分次转入收入。4.出租开发产品,应在出租合同(或协议)规定日期收取租金后作为收入实现;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已到,租用方未付租金的,仍应视为经营收入实现。二、“开发间接费用”期末应按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开发成本”科目,贷记“开发间接费用”。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三、“开发成本”科目:企业已经开发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待建工程,应及时进行成本结转。月终结转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在建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四、“经营成本”科目,月份终了,企业应根据本月已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经营成本”,贷记“开发产品”、“分期收款开发产品”科目。综上所述,只有“开发间接费用”需要按月结转,“经营收入”。“经营成本”、“开发成本” 在具备相应条件时方可结转。问:我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产品已竣工,向房管部门竣工报备。目前工程在结算中,已取得承建方部分土建成本发票。在这种条件下,我公司取得售楼收入是继续按15%利润率预缴企业所得税,还是将所有的预收帐款结转为销售收入按照依帐征收(收入-相应结转的计税成本一期间费用-营业外收支)申报?答: 根据国税发[2006]31号文第二条规定,凡符合文件要求的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完工产品进行成本结转.请问:房地产会计中每个月末如何结转成本?房地产会计交的税款是按“预收帐款”计算缴纳,那么,在未工的前提下,每月是如何结转成本计算出“本年利润”的?答:房地产企业按“预收账款”缴纳税款有两种税,一是营业税及城建教育附加,二是企业所得税。对于第一种情况按预收账款的实际数量作为计税依据进行纳税;对于第二种情况,则按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利润率进行估算企业利润,然后按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至于本年利润则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之后余额结转出本年利润。问:我是一家房地产企业,假如说是03年10月开发的房子,04年9月一期工程完工,05年2月二期工程完工,04年1月开始预售,到04年末共取得销售收入3000万,到04年末,由上开发成本科目余额为2800万,05年销售收入为2500万,05年本年帐上发生成本2600万(即05年1月-12月帐上发生成本2600万),06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06年1-12月发生成本700万,请问各年的成本应如何结转,是帐上有多少成本就转多少呢,还是如何结转。 注,整个小区总销售面积60000平方,总开发成本6100万,预计全部售完,可实现销售收入6400万。04年售出3万平方,05年售出2万平方,06年售出3000平方,还余7000平方未售出。 答:我们公司是有多少转多少,不过我认为应该遵循“配比原则”,当期结转的成本应为:当期销售面积*预计总开发成本/总销售面积,到年底或项目完成时再按实际的开发总成本调整。答: 你们也是按有多少转多少的原则结转的呀,那你们当地的税务部门认可了吗,我的认为和你的一致,应当按配比原则进行,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我们当地的税务部门可不这样认为,他们也认为是有多少转多少。问:房地产企业当月做了销售,当月要结转销售成本吗开发成本发票没有到位,审计价又没有出来,无法估算,想在年度结转成本,当月只做销售,营业税按销售缴纳,所得税不影响,当月做了销售可以不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按照收入与成本合理配比的要求,当期确认的收入,应在同期结转成本。你所说这种情况,可先将实现的销售计入预收账款,并按预计利润率预计所得税,待取得开发产品结算发票后再转入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开发成本。并进行所得税清算。问:房地产企业如何结转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答: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当期准予扣除的开发产品销售成本,是指已实现销售的开发产品的成本,按当期已实现销售的可售面积和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确认。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和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成本对象总成本÷总可售面积?已销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已实现销售的可售面积×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 问:房地产开发企业把租金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吗?那么应如何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答:根据新会计准则房地产公司出租房地产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贷:开发产品实现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成本结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1.成本构成的不可分割性;2.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3.商品房价格的不确定性;二、商品房成本结转的方法;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都要求商品房以“买主”购买的商;1.有些企业按当期竣工验收后商品房的总成本除以开;2.有些企业通过确定系数的方法,根据总成本按楼层;3.还有些企业凭经验或受某些利益的驱使,随意确定;当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成本结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商品房竣工验收办理决算后把归集的开发成本按一定标准分配结转到商品房中去。二是在商品房销售以后才把已销商品房成本结转到销售成本中去。商品房的成本结转既不同于一般商品成本,也不同于建筑施工成本,而有以下特点:1.成本构成的不可分割性。商品房的开发从决策立项到房屋交付使用,成本的归集分配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项、土地址用、拆迁安置、工程勘探、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到建筑施工前的各项税费都是以开发项目归集的,按土地面积(也可以采用建筑面积)作为标准分配的,这一阶段成本通常称为前期开发成本。第二阶段从建筑施工的招标或发包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办理决算为止。由于现行国家法规不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工程施工,这就需要将建设工程招标或发包出去,所以第二阶段开发成本也称建筑安装成本。第一阶段按土地面积(或建筑面积)分摊的前期开发成本和第二阶段的建筑安装成本,就构成了商品房直接开发成本。当然在整个开发期间还会发生人员工资、办公费、筹资费等间接开发成本,也要按适当标准分配到建设工程中去。但不论是直接开发成本,还是间接开发成本,都无法按楼层或户型来确定成本。2.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一般商品的售价总是围绕成本上下波动,而商品房却不同,商品房成本形成是整体的,成本载体是整个建设工程,但销售时是按楼层或户型为单位的。从单个楼层或户型看,售价明显不与成本配比。如同一结构(砖混或框架)商品房,底层建筑施工成本低,高层建筑施工成本高,这是建筑施工的特点所决定的。但销售时,底层售价反而高于高层。如果开发“丁字型”楼房,虽然同楼层成本一样,由于朝向不同,其售价相差很大。3.商品房价格的不确定性。商品房的建设在工艺上与一般建设工程是相同的。不过,一般建设工程是根据“买主”的要求建造的,工程竣工验收并办理决算后,收入即可实现。至于款项能否收回,只涉及到坏账损失而已。但商品房竣工验收后,却不能确定“买主”,也不能确定价格,只有与“买主”签订购销合同后销售才能成立。二、商品房成本结转的方法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都要求商品房以“买主”购买的商品房作为独立的产品按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和进行成本的结转。但现行成本结转方法又都是按独立产品作为计量单位结转的。所以现行成本结转方法不能适应商品房开发与销售这一特殊业务的经济内容,使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结转处于无序状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1.有些企业按当期竣工验收后商品房的总成本除以开发建筑面积得出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随后按销售面积乘以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就是本期销售成本。由于商品房售价受楼层、朝向因素影响,售房价格差异很大,采用上述分摊方法,计算出的经营成果会严重失真。2.有些企业通过确定系数的方法,根据总成本按楼层面积和系数计算出各楼层成本,再根据各层成本按建筑面积计算出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进而计算每个户型成本。这种方法,首先是确定系数的依据尚无科学标准,全凭人为估算,其次对于朝向不同的楼层,售价差异也大,所以提供的财务信息也会失真。3.还有些企业凭经验或受某些利益的驱使,随意确定成本售价比率进行成本结转。采用的比率也不尽相同,有的采用成本与实际售价比率,有的采用成本与计划售价比率。对于成本结转没有一个公允、合理、科学的法则约束,其结果不是侵害国家利益,就是加重企业经营风险,损害投资人利益。当开发的商品房达到可销售状态时,开发企业会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为了解决商品房销售成本结转错位这一特殊问题,有必要引进这个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求得一个计划销售成本率(即:实际开发成本除以计划销售总额)来进行商品房成本的结转。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分为实际售价成本率结转法和计划售价成本率结转法。实际售价成本率法,是在季度前两个月按实际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销售成本,季末再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减去季度前两个月已转销售成本等于季本销售成本的方法调整。具体操作程序是:分类明细账应按开、竣工时间相同或相近且一并办理工程决算的商品房设置账户,商品明细账应在分类明细账基础上再按计划价格相同的商品房房分类设户,价格不同分别设置,季度前两个月可按分类明细账结转,即按分类明细账记载的当月实际销售额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成本结转数,对销售栏只登记数量。待季本将未销售房面积的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月末留存成本,用倒挤的方法结转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优点是可以简化上作量。缺点是季度前两个月受房价折扣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并且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较详细的成本资料。计划售价成本率法,就是始终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进行成本结转。只要是开发建设工程在办理竣工决算后,就可以把商品房成本按楼、楼层、单元予以确定,甚至可以计算出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因此可以按单元设置账户,也可以把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相同的商品房归类记入同一账户。销售后,按单元设置账户的企仆直接对号入座结转。按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归类设户的,可按销售面积乘以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得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虽然结转工作量较大,但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提供信息可靠及时,并将结转成本工作量分散在日常工作中,适用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阅读详情:
范文九: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生产成本II.如为生产领用,可不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一并调整。 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了存货的价值后,其任务即结束,存货的实际价值在报表上反映为 “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同价格调整(SAP Tcode:MR21)不同的是,计提跌价准备存货的单价未变, 销售或生产领用时,还是只考虑存货的账面价值。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材料SAP期末如何调整生产成本?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1.单项比较法(记帐时直接带物料号)。2.分类比较法。适用于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存货跌价准备结转方法1.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2.分类比较法前提下,加权计算后结转。具体计算如下:当期应结转的跌价准备=(期初总的跌价准备额÷期初总的存货账面余额)×当 当期转出存货的账面余额.实例:2008年,原油和钢材的价格下跌,一句话形容:比TMD坐飞机还快!某炼化厂年底采用分类法巨额计提原油跌价准备,SAP中如何结转跌价准备?计提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原材料 (分类计提,不带料号)贷:存货跌价准备-原材料调整生产成本分录为(很多企业光计期末并未调整到生产成本):Dr: 存货跌价准备Cr:XX生产成本科目(科目使用问题)生产成本调整问题I.生产成本科目使用注意生产成本需要区分材料费和加工费用 !a.使用生产成本-原材料科目 ?总部达标规定该科目只能通过后勤移动类型过帐?(有没有一种移动类型只记金额,不消耗数量,目前没有!),
为什么一定要限制这科目呢? 特殊情况下放开b. 那就用传说中的”其他费用”科目? 到加工费了,原油的吨加工费报表就惨不忍睹了,当年的吨加工费急速下降!c.新增生产成本-存货跌价结转科目?II.成本对象使用生产成本调整是直接计入生产工单上(要是工单多的企业就不大好办了,幸好多数炼化工厂月底才开一次工单),是否需要带原材料号(要是分类法原料一多就不好办了,幸好原油品种也不会太多),III.事务码使用F-02,直接点现在两个问题:(1). SAP能否自动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歪想: 延用一下ML+ MR22的思路,就是整个类似MR22的Tcode比如叫TMD22,不雅, MD22吧,产生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原材料贷:存货跌价准备-原材料同时存货跌价准备-原材料这单边反映在ML, 期末就可以自动根据消耗数量结转到什么生产成本呀 ,销售成本呀,就比较合适.(2).无需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限制:理论上,凡是存货的市场价或可变现价值低于其成本价的,都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并且规定必须分品种,规格、产地、品牌明细核算,但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很难做到,企业存贷品种及规格少则上万种,多则几十万种,尤其在目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存货市场出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无论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是多少,都需要计提存发跌价损失,一则会计核算工作已非常大,不可能全部做到;二则对于跌价损失金额比较少的存货也要计提跌价损失,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假设M原油,虽然价格下跌很快, 假设无期初库存,无论标准价格制订如何,通过ML都还原为接近市场价或可变现价值的实际价了, 如此情形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罢, 提了的人家也不结到生产成本,省事!已经公开 日 17:37 作者: 屠夫评论# laalaa屠老,有个问题要请教:在更改物料计量单位时,提示"物料待运的需求
已存在",不允许更改,该如何处理呢?谢谢! 12:29
# wordtyy 屠夫兄,可否发表一些,生产成本分摊的屠杀日志。 例如:制造费用按什么分摊原则(分摊公式)分摊至机器工时或生产工单 人工成本按什么分摊原则(分摊公式)分摊至机器工时或生产工单 制汽费/水/电按什么分摊原则(分摊公式)分摊至机器工时或生产工单 14:54
# firethesky 屠夫,请教个问题。 GR的时候,某物料A, 收货数量为50,但是收货对应的会计凭证里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借贷如下: 借: 原材料
贷: 价格差异
然后我检查GR对应的AMOUNT,发现AMOUNT IN Local currency的金额为0。我理解这就是出现上面那个奇怪的借贷科目的原因。但是我回过头检查了物料,订单,AMOUNT不应该为0才对。
检查的内容如下: 1. 物料类型对应的quantity/value update ,都已经选上; 2. PO中的GR-NON VALUATED 标记;没有勾上;
# laalaa firethesky,你的订单会不会是一张免费订单呢?
19:04阅读详情:
范文十:成本会计中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结转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的结转1 辅助生产的相关概念及其内容1.1 辅助生产的相关概念在生产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中,除基本生产车间外,一般都设有辅助生产车间。这些辅助生产车间是专门为基本生产车间和形成管理部门等提供劳务或产品的生产车间,是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以满足企业内部需要为根本。就如此次课程设计设计的实训内容,出现的辅助生产车间主要有修理车间、供电车间、运输车间等。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主要在企业内部提供产品或劳务,有时也会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但后者并不是辅助生产车间的主要任务。辅助生产费用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所消耗的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差旅费、取暖费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产品被基本生产车间消耗的部分,构成企业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被行政管理部门所消耗的部分,构成管理费用的一部分,因此,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或产品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产品成本水平和当期损益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1.2 辅助生产费用的内容1.2.1 直接材料直接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提供劳务或产品而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和燃料等。1.2.2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直接从事劳务供应或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将近、津贴和补贴以及职工福利费等。1.2.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辅助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辅助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财产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2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2.1 直接计入与间接计入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任务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或产品。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品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只提供一种劳务或产品的辅助生产,如供电、供水、运输等车间;另一类是提供多种劳务或产品的辅助生产,如修理、工模具制造等车间。辅助生产的类型与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只提供一种产品或劳务的车间,其所发生的一切耗费都是直接计入耗费,一般可按成本项目直接归集,并且,这些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在期末一般没有在产品,所以其单位成本为归集的生产耗费总额除以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在提供多种劳务或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对于能分清的直接计入耗费应直接计入该种劳务或产品中并予以归集;对于不能分清的共同耗费,作为间接计入耗费,其处理过程为:先按辅助生产车间分别归集,然后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种劳务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同时予以分别归集。如果期末存在在产品,总的生产耗费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确定完工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2.2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设置为了归集辅助生产费用和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需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耗费的料、工、费,贷方登记月末结转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实际成本或劳务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未完工产品成本。若仅提供劳务,则月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当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指提供一种劳务时,按车间设明细账,在明细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车间发生的所有费用都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内。格式如: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直接材料)。当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多种劳务或生产多种产品时,需根据车间按每种劳务或产品设置明细账,账内可按耗费的经济用途分设成本项目。2.3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方法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方法按是否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具体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方法。2.3.1 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同基本生产车间一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指辅助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等发生的费用,比如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等。对于其他能直接计入的耗费直接计入所属的明细账。月末,应将“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经分配结转后,“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无余额。对于以上两项费用的处理分别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水电费)”。实务中,结转制造费用记账凭证的编制如下:在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时,凡是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耗费(无论是为提供劳务或产品发生,还是为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3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程序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程序与辅助生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有关,在此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频繁接触到的是供电、运输、修理等车间,这类车间因提供的劳务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受益单位的耗用量,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若是供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使用,则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A车间”的贷方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B车间”的借方;若是基本生产耗用,则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则记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耗用,记“管理费用”;销售部门耗用记“销售费用”等。对于一些生产工具、模具、修理备用件而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在工具、模具、生产备用件完工入库时,其成本也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转入“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借方,其结转过程与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基本相同。领用时,根据用途按照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从“包装物”等账户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3.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原则(1)谁受益谁承担。对于接受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生产的产品的受益单位均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其中,凡是能够直接确认收益对象的,应直接计入该对象的成本中;不能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按受益比例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受益多的多分配,受益少的少分配。(2)方法简便合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要采用既简便又合理的方法进行。为此,企业应该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具体情况及其管理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既不能只求分配方法的简单而忽略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又不能只求分配结果的准确性而致使分配方法过于复杂。3.3 直接分配法3.3.1 直接分配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之前,首先根据相关原始凭证,如电费耗用明细表、维修工作记录表、汽油费发票、运输作业月报表等对辅助生产车间劳务数量进行汇总。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互相分配费用。耗费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的耗费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耗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数量×该辅助生产车间耗费分配率3.2.2 直接分配方法下的记账凭证编制(1)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由于是记账凭证,因此,填写“记”字,根据题目填写凭证编号“035”,因涉及多张凭证,故采用“带分数编号法”。日期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填写。(2)记账凭证上填写的金额必须与原始凭证的金额相符。在 “合计”行填列合计金额;阿拉伯数字的填写要规范;在合计数字前应填写货币符号,不是合计数字前不应填写货币符号。一笔经济业务因涉及会计科目较多,需填写多张记账凭证的,只在最末一张记账凭证的“合计”行填写合计金额。(3)摘要栏既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需要。要真实准确,简明扼要,书写整洁。(4)填制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份原始凭证单独填制,也可根据同类经济业务的多份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还可根据汇总的原始凭证来填制。为了简化记账凭证的填制手续,对于转账业务,可以用自制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来代替记账凭证。应当指出的是,不同类型业务的原始凭证,不能混同编制一份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之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附件张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构成记账凭证金额的原始凭证计算张数,如转账业务原始凭证的张数计算。二是以所附原始凭证的自然张数为准,即凡与经济业务内容相关的每一张凭证,都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5)记账凭证上多余的金额栏应划斜线(一根黑色斜线)注销。(6)会计分录的书写。由于是直接对外进行分配,并未考虑辅助车间之间的相互分配,因此会计分录的书写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C1车床)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H1铣床)管理费用(电费)管理费用(修理费)管理费用(运输费)销售费用(电费)销售费用(修理费)销售费用(运输费)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3.2.3 直接分配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优点: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耗费只需直接对外一次分配就可完成,因此,计算方法最为简便。缺点: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多时,不进行交互分配,既不便于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耗费水平,并且分配给各基本受益单位(指除辅助生产车间外,一切耗用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的劳务费用也不准确。适用情况: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劳务较少或相互提供劳务价值相等,不禁想交互分配对企业成本计算准确性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3.3 一次交互分配法3.3.1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企业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有相互服务的情况下,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进行一次直接的追加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同直接分配法相同,首先进行劳务数量汇总。第一步: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数量,按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或计划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不再进行无穷的反复分配)。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该劳务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想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该劳务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入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出费用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除以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基本收益单位提供的劳务总量,计算出实际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基本受益单位提供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基本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总量第三步:按交互分配后的实际单位成本分别乘以个基本受益单位本期消耗的劳务量,计算出某一基本受益单位本期应分配的劳务费用。某基本受益单位本期应分配的费用=该基本受益单位本期消耗的劳务量×该劳务交互分配后的实际单位成本3.3.2 一次交互分配法下的记账凭证编制一次交互分配法下,除了会计分录的书写与直接分配法有差异之外,其余处理与直接分配法相同。会计分录的书写为:3.3.3 一次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克服了直接范培发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费用的缺点,计算较为简便,结果较为准确。缺点:由于第一阶段交互分配时所要分配的费用不包括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费用,因此,计算出来的费用分配率不是实际的分配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影响。3.4 计划成本分配法3.4.1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计算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第一步: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及各受益单位(包括基本受益单位和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实耗劳务数量,将辅助生产费用计入各受益单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劳务总成本与按计划成本分配的总费用之间的差额,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或直接转入“管理费用”。某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的总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转入的费用某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成本差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总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的总费用3.4.2 计划成本分配法下记账凭证编制在计划成本法下,其记账凭证的编写格式与一般的记账凭证编制方法相同,但是,由于计划成本往往与实际成本有所差异,因此,与直接分配法不同的是必须要对差异部分进行归集。计划成本下的账务处理:差异部分的账务处理:结转差异,由于是超支差,因此,记在贷方。若为节约差,则记借方,贷方记管理费用。3.4.3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简化和加速了成本分配工作,排除了辅助生产费用变动对受益单位成本的影响,便于分析和考核受益单位的成本责任,也便于通过按计划成本转出辅助生产费用之间的差异来考核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缺点:如果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不够准确,会影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准确性,不利于考核辅助车间及各受益单位的成本责任,并且将较大的差异额列入“管理费用”科目,对当期的损益也有较大影响。适用情况: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制定较为准确的情况下采用。4 实训体会这次实训有会计循环实验为基础,因此对整个系统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整个操作的流程也更加熟悉。与会计循环实验不同的是,这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更注重对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而会计循环使用那则是注重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运用。此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很明显地感觉到不像会计循环实验那样经常犯一些小错误,出现错误的往往是对一些计算方法的不熟悉以、计算时对精确位数的要求以及在编制记账凭证时是否需要对明细科目进行书写等地方。整个实验做下来,很明显的感觉到实务与理论学习的巨大差别。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书本上的知识很系统,思路也明确,我们对一些小知识点感觉可能不会用到,这些会让我们觉得会计处理不会很难。但是在实务中,很考验我们对知识的系统运用。因此,我们平时必须对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除此之外,还真正地体会到会计是一门谨慎,严谨,细致的学科。它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量、核算与反映,容不得一丝马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认真刻苦,即使是最细小的东西也应该掌握,不能大意。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本费用每月结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