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对债市的影响爆出失联违约,国债期货跌停,到底怎么了

卷入“债市失联、爆仓风波”的国都证券今天宣布停牌了!
来源:债市观察
陷入失联、爆仓风波的国海证券15日早间公告,因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该公司股票(证券简称:国海证券,证券代码:000750;证券简称:15国海债,证券代码:112244)自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 ◆ ◆
失联、爆仓风波
  昨日晚间,在多个同业微信群中,有两个重磅传闻让整个债券市场风声鹤唳。
  这两者消息分别是:(000750,)债券团队负责人出国失联,请廊坊代持的100亿债浮亏巨大,国海直接不要了,章是萝卜章;另外传言某大基金爆仓,公司要赔6亿,而这矛头直指华夏基金。
  自昨晚开始,陷入传闻的几家机构纷纷予以回应。
  目前的状况如下:
  一:国海证券债券团队负责人出国失联。
  最新进展:国海证券有关负责人给出回应,公司正在核查。今早宣布因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自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二:华龙证券出现了约5亿元的债券交易违约。
  最新进展:这一事件属实,不过细节上和媒体报道存在出入。
  三:某大基金货币爆仓,公司要赔6亿。
  最新进展:华夏基金称旗下所有均正常运作,申赎照常,无任何特殊情况。
  四:廊坊银行代持100亿债浮亏巨大。
  最新进展:廊坊银行称与国海证券无业务往来。
  看看今天的债市行情:
  当日开盘,5年期、10年期多品种全部被砸至临近跌停价徘徊。其中TF1703、TF1706、TF1709价格分别下挫至97.58、97.11和96.75%。
  曹山石老师在微博中点评:
  今天,5年期国债期货跌停,10年期国债期货跌停。国海证券停牌。同业链条危机。之前高位死杠的某大行凄风苦雨。大概率需要央行再出手进行流动性管理了。 今年以来和债市联动性更强,债市领先股市,而非跷跷板。对股债而言,流动性和政策环境是更主要的影响变量,而非基本面。
来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昨日,十年期国债成交收益率涨至3.2%,10年国开债收益率涨逾10个基点至3.70%上方。国内债市持续暴跌后,各种消息“如约”沓来。
  昨日晚间,首先曝出了一则国海证券债券负责人失联的消息,请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债浮亏巨大,北京某大基金货币损失惨重。
  很快市场又传来另一则消息:华夏基金旗下的一只货币基金遭遇投资者巨额赎回,公司可能面临6亿元的巨额赔款。
  与此同时,华龙证券又爆出了5亿债券交易违约的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13日华龙证券出现了约5亿元的债券交易违约,截至今日尚未解决。“做的是T+0+1交易,即交易对手当天买入,第二天卖出10年期的农发债券,但是由于价格下跌,第二天华龙证券直接不要了。”
  传闻主角纷纷辟谣。1风波主角一:廊坊银行
  廊坊银行对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表示,“该传闻属于谣言,廊坊银行与传闻提及的*海证券无任何业务往来,不存在传言中所谓的‘债券代持’业务”。
2风波主角二:华夏基金
  另据日报报道:公募行业旗下拥有大型货币基金的公司“人人自危”。华夏、易方达、银华、博时、天弘、上投摩根、华宝兴业、广发、建信、中银、南方、兴业全球12家均向《第一财经日报》进行了辟谣。除此之外,其他公司旗下单只货币基金都未超过600亿规模。
  尽管如此,一财记者还从多个渠道独家获悉,近日银行现金头寸短缺,正在大幅赎回货币基金,光一家大型国有银行近日从多家基金公司赎回了4000亿货币基金。凑巧的是,有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对本报称,就在14日当日,华夏基金旗下一只基金遭遇了巨额赎回,但最终公布的净值没有出现亏损。3风波主角三:华龙证券
  华龙证券公告称:12月14日晚间,部分媒体转发了题为《债市下跌引发华龙证券5亿违约国海证券一负责人失联》的相关报道。我公司对此事件高度关注,立即对相关业务进行全面自查,经查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经公司研究决定,我公司将先于12月15日第一时间完成15国开18等债券交割,维护市场秩序,消除负面影响,并追究相关机构的有关责任。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卢珊&RF10057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国债期货跌停,债市&“黑暗时代”才刚刚开始?_用户_新浪博客
国债期货跌停,债市&“黑暗时代”才刚刚开始?
■ 文 孙静哲
近期,债券市场上负面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华龙证券出现约亿元债券交易违约;国海证券债券团队负责人失联,请廊坊银行代持亿债浮亏宏大、某大基金金钱爆仓,企业要赔亿,而这矛头直指神州基金……虽然这些机构都已经出面辟谣,不过毕竟无风不起浪,实况也许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严重,不过至少能够申说,债券市场的日月粒在不良过!
债市迎来“黑魆魆时世”?
继周一年期国债期货刷新上市以来最大跌幅后,国债期货接续下跌,周二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元,跌元或百分之百,成交手,今日(周四)年期国债期货盘中一度跌幅达百分之百触及跌停,年期国债期货跌百分之百触及跌停。
实则债券市场的调试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从月中旬起始债市就下跌不断,十年期国债调试了个左右,这么的调试幅度已经超过了年钱荒时的短期内调试幅度。
业内子士认为,因为此前资产荒带来的资金堆砌效应,导致局部银行委外涌入债市,进而推高债市杠杆,而国债期货跌停所带来的债市暴跌效应,或将对高杠杆债券资管产品和局部公募基金带来较大影响。风险点来自于公募基金,出奇是混合型基金,假如债券下跌以致基金规模出现回赎,那么不摈除一点基金将会被迫抛售资产来保障流动性充沛。
可谓国债期货是国债基准利率的风向标,它的下跌对囫囵债券市场指导效用很大,市场上出现的违约、失联等现象,都是以基于月中旬以来债市的不断下跌。例如国海等机构,将债券交由银行代持,不过因为债市跌跌不休,以致债券价值减退,债券保有方在代持期终了时违背约定不予回购,这居中存在着宏大的交易性风险。一夜间债市风声鹤唳
伴随着债券市场的“跌跌不休”除开让大量的机构收益回撤,也还导致了不少机构的违约和“爆仓”。
、月日,另一重磅的消息儿是国海证券一债券团队负责人张扬失联,其让廊坊银行代持的债券出现损失。廊坊银行辟谣称:该传说归属谣风,廊坊银行与传说提及的国海证券无任何业务往来,不存在穿为重所谓的“债券代持”业务。
今日午间,时间有了新的进展:国海证券于周四日早盘休市然后在深交所发布停牌公告,经核查,张杨、郭亮所涉业务相关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企业”印章与企业在公安扳机备案的印章不符,纯属伪造。企业未授权张杨、郭亮开展文中所提及的相关业务,更未授权张杨、郭亮签订相关业务协议,企业自身也未签订任何相关协议。张杨、郭亮为企业资产管理分企业原老团队员工,张杨已于年月日离职,郭亮现下已主动到公安扳机投案。
、有媒体报道称:月日华龙证券出现了约亿元的债券交易违约,截至今日尚未解决。“做的是++交易,即交易对手当天买入,次日出售年期的农发债券,不过因为价钱下跌,次日华龙证券直接不要了”。华龙证券称:这一事情属实,然而细节上和媒体报道存在出入。
、月日,有传言称,某大基金的金钱基金爆仓,际遇投资者巨额回赎,企业可能面临亿元的巨额赔款,市场则将矛头指向神州基金。对此,神州基金当日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旗下所有金钱基金均正常运作,申赎如常,无任何时会。
又是爆仓,又是失联,债券市场一夜之间风声鹤唳。
美联储加息火上浇油
昨天美联储年内加息靴子终于坠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告加息增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个基点(百分之百)。
美联储年以来第一次上调加息途径预测,预期年加息次数由次变为次,美国加息途径上调,以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加剧中国“债市黑魆魆时世”。因为美联储加息途径的上调,以致美国债券市场再度大幅调试,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百分之百。回溯此轮美债收益率上行,不难发现对中国影响宏大,此次美债收益率上行将再度加剧中国债市调试,中国“债市黑魆魆时世”远未终了。
从现下我国的经济数据来看,的上行,会导发市场对尾随上涨的担忧。市场担心较好的经济数据会制约金钱政策宽松的空间,这也是中长期利率能否回升的关键点。
中信证券剖析认为,从资金面来看,虽然央行有意柔和“去杠杆”,但短期内资金面仍显偏紧格局。在央行蝉联数日净回笼以及相关部门出台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新政预示限止广义信贷扩出落用意后,上周资金价钱一度飙升。步入月下半月后,随着年关考核、跨年资金准备、年春节较早等因素综合效用,预计资金面又将出现周期性怯场。此时央行更可能会经过公开市场净投放缓解资金短缺,而美联储加息无疑是“火上浇油”。
原文地址(转载请注明):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短线暂无止跌迹象 _ 东方财富网()
短线暂无止跌迹象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15日指数早盘出现分化,由于5亿债券违约以及负责人失联的报道发酵,早盘5年期、10年期期货双双跌停,风险传导至A股导致、等权重板块大幅下跌,拖累主板指数。  综合来看,15日指数冲高回落,两市量能相比周三略有萎缩。从技术面来看,沪指失守60日均线再创新低,虽然早盘表现强势,但是午盘又出现了回落走势,局部的反抽上拉,并不能够改变整体调整的大格局,短期指数仍没有止跌迹象,投资者依然需要控制仓位规避风险。从基本面来看,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由于汇市和股市在之前都已经提前反应,市场表现整体还算平稳,不过债市风暴开始发酵,15日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跌停,国海证券停牌,流动性趋紧带来了15日第三轮的股债双杀,虽然上午央行进行了2450亿元的逆回购紧急向市场输血,但是在年末市场流动性紧张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并不容易修复。因此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年末这段时间继续谨慎,维持相对中性仓位,减少操作频率耐心等待回补机会的出现。
(责任编辑:DF064)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如果最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市场出现崩盘,金融危机也就来了,次贷危机就是如此。
  国内债券市场经历了一个多月的下行后,终于在美联储决定加息的当晚,12月14日出现了一连串的传言,第二天,继续恐慌性下跌。
  12月15日,史无前例,各期限国债期货开盘全部跌停。十年期国债期货T1703上午跳水,9点半左右跌停,过了半小时在强大的支撑下打开跌停,下午2点50分,反弹到94.7。五年期的TF1703趋势如出一辙。持续三年牛市的债市在这一个月时间发生了突变。债券市场大波动,老戏码上演,各种强平,相互代持互不认账,临时工者前员工纷纷出炉,产品被挤兑,爆仓事件屡见不鲜。
  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现象,甚至让我回想起327国债事件,国债收益率的飙升让人心生敬畏。要知道,国债是信用等级最高的金融产品,当投资者认为最高的信用等级的债券都不可信时,其他企业债等金融产品可想而知,可以想像,市场已经恐慌到了抓狂的程度。
  更可怕的是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高信用等级产品出问题,说明流动性紧张,大家出售有流动性的产品回笼现金。市场下行需要现金时,先出售流动性高的产品,等到市场完全冻结,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
  有人认为此举是因为同业拆借利率上升,存单利率上升导致货基被赎回。《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某策略分析师称,“风险点来自于公募基金,特别是混合型基金,如果债券下跌导致基金规模出现赎回,那么不排除一些基金将会被迫抛售资产来保证流动性充沛”。
  中国金融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传统妇女的最高境界,一言不合,就死给你看。
  嘴巴上一直实行稳健政策的央妈不得不再次出手,保命还是稳健?当然保命。12月15日,央行开展了2450亿元逆回购操作,1400亿元7天期、450亿元14天期和600亿元28天期,利率分别为2.25%、2.4%和2.55%。当天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投放1450亿元,上一交易日净投放600亿元。
  我们必须要问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央行动不动就要净投放保命?市场到底出了什么事?
  外汇占款下行不是从今天开始的,基础货币投放现在没有那么依赖外汇占款,现在还以外汇占款作借口太低级。
  中国债市下行,当然有美联储加息周期,年末资金紧张等外因,但人家美国的债市还没害怕到这个程度呢,咱们先紧张得喘不过气,因此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有这两点。
  一是资金流出、投资回报低甚至不流回境内,境内实体企业没有根本起色,不断撒钱补贴亏损企业。二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无效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扩大杠杆、增加了风险。
  实体不好,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加杠杆获取短期收益,从股市到债市到期市,都是如此。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给出的模型是,银行、非银与企业之间存在三角债循环,2015 年后,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息差逐渐收窄,甚至出现倒挂,银行要找突破口就委外,由外部投资,“银行发理财-委外非银-配置信用债-企业买理财-银行发理财”的资金链条模式出现,逐渐形成了银行、非银与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循环,既放大了基础货币的信用派生作用,也推高了货币乘数,另一方面也内生出大量流动性,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配置压力持续加大。
  大概意思是,你发了钱,银行、企业因为回报低不投实体,企业买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则绕开限制,委托外部机构投资,反正外部机构为了追求高回报可以用高杠杆,据一些人分析杠杆高达1:8,这后续就不断得有钱进来,市场有些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更别提最近一个月债券价格接连下降。这套路说起来都是泪,跟去年股市加杠杆有什么本质区别?跟万能险入股市有什么区别?说穿了就是长短期限错配,加个杠杆,忽悠后续更多的资金进来接盘。
  资金充裕的时候,大家赚钱,市场急剧下行,央妈给钱,一切由印钞兜底。央妈的净投放最终会变成上涨的物价,让大家买单。所以,只要印钞,中国就不会真的发生债务危机、股市危机,但我们一直用印钞来兜底吗?有一天信用彻底坏了怎么办?
  美联储加息是根导火索,市场压抑的情绪喷涌而出。
  想想很可怕,据《财新网》报道,华龙、五矿证券属于利率债交易后不按期交割,撑不住才交割了,原员工私刻公章,从规模看绝非一日之功,金融公司文化以及市场代持风控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整个市场彻查一遍,会怎么样?(叶.檀.财.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市和股市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